大卡司奶茶和一点点比:教育叙事:被理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1:09:39

教育叙事:被理解

(2011-02-25 08:35:26)转载 标签:

独立思考

错误作用

教育观念

教学效率

生命质量

教育

分类: 教育故事

在博友“如兰”的博客中,读到了下述两则案例以及博主的点评:

案例一:《圆的认识》

教师出示要求:画一个直径是 6厘米的圆。

师A:画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是几厘米?

生:3厘米。

师A:可题目中要求是6厘米啊?

生:圆规两脚的距离是圆的半径,直径6厘米,半径就是3厘米。

(老师开心地笑了)

师A:都会画吗?

生(齐答):会。

……

(生齐画,全画对了。)

案例二:《圆的认识》

教师出示要求:画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

师B:看清要求了吗?开始画。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了起来,教师巡视。)

师B:画好了吗?请用直尺量一量你画的圆的直径是不是6厘米。

(学生都量了起来,不时有学生发出“哎呀”声,并急忙重新画圆)

师B:刚才量过之后,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擦了重画了,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我量了之后发现我的圆的直径不是6厘米,而是12厘米。

师B:怎么会12厘米呢?

生:我发现圆规两脚的距离应是圆的半径,而不是圆的直径。

……

同一个环节,不同的处理方式,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也截然不同。

案例一,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其“被理解了”

独立思考,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是不依靠别人,完全凭借自己独立进行的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应从课堂抓起,我们看到案例中老师不放心学生,害怕学生画错了,所以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这一知识点,通过个别优秀学生回答的方式告诉了所有学生。然而,这样无形中就剥夺了大部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从教学结果看似乎学生全都画对了,其实有很多学生是“被理解了”,他们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就知道该怎么画了。而案例二,老师就不一样了,他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或发现错误后的独立反思,发现“圆规两脚的距离是圆的半径,而不是圆的直径”这一规律。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能力发展也是不一样的。

独立自主不仅意味着行动上的自立,而且意味着思想上的自立,即凡事能独立思考。在像案例一中A老师这样长期“呵护”下,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将逐渐丧失,会养成“大树下等枣子”的习惯,遇到问题不独立思考,遇到难题就不知所措。而在案例二中,老师大胆放手下成长的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善于自我反思,因为B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只要有认知活动,就会有错误发生。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认知活动,那就肯定会有错误发生。错误也是掌握知识、技能必经的过程。老师不需要更不能因为害怕学生犯错误,而想方设法阻止学生犯错。学生的错误是其思维的真实写照,也是教学中的巨大财富。学生只有经历了犯错误的过程,对知识才能理解得更深刻;老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错误,才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做到因错施教。

案例一中老师因为害怕学生犯错,想方设法让学生能全做对。从结果看,学生是都画对了,但其实学生是“被理解了”。而案例二中老师就不一样,让学生独立去尝试,这样学生的各种错误尽展眼前,再通过“量一量你画的圆的直径是不是6厘米”,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自我调整。让学生经历“画错——反思——修改”的过程,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这一知识点。

 

读上述案例,对博主有关独立思考、体验错误等方面的评论深表赞同。除此之外,我觉得这两个案例还可以给我们如下的体会:

第一,教学观念决定教学行为。

所谓教学观念,就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在教师A看来,将知识讲正确是非常重要的,教的清晰学生才有可能学的明白;在教师B看来,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很重要,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既是教学的资源,也是培养学生反思的切入点。由于秉持不同的观念,在让学生画圆时的操作流程就不相同,由此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观念。很多时候,这些教学观念隐存于自己的思想之中,外人无法将其描绘出来,甚至自己也讲不清楚。但正是这些教学观念决定了教师思考教学问题和开展教学活动基本框架。教师如果明了自己有哪些教学观念,就能够解释自己的各种教学行为了。将别人的课堂或者教学案例作为镜子来照自己,或许是教师认识自己教学观念的好途径。

第二,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也能做到有效教学。

在班级授课中,每个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即使是通过选拔考进来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更是迥然不同。在班级教学的实际情境中,教师们通常采用的策略是“面向大多数”,表现为对一个班级学生的总体发展水平和知识状况作出笼统的估计,并据此设计出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教师A就是这样的设计他的教学的。

教师B的课堂实践告诉我们,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也可以实现有效教学。其要点在于教师要改变那种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恰当设置学习问题,将探究知识的过程交还给学生。教师自己要清楚,课堂不是给教师提供的展现自己学术素养的舞台,而是要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的、自主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知识,体验获得新知的快乐。

第三,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

学生是以整个生命进入课堂的,教师的教学,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学生在课堂中整体生命的发展质量更加重要。

读上述的案例,我也想到一个案例: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老师教孩子们学习生字词,两个老师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

教师A:要求学生按照课后的生字表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将它们一个个圈出来;

教师B: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词。

结果,教师A所在班级的学生找出的生字词是相同的,而教师B所在班级每一个学生找出来的生字词都不完全相同,他们都找到了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生词。

无论是画圆的案例还是认识生字词的案例,教师A关心的都是知识点的讲授,目中无人,所以学生一直处在“被理解”的学习状态上;教师B关心的是学生个体的生命状态和生命发展质量,孩子一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从各方面都会获得很大长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