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玩具厂在哪里:东西方“家族”的观念差异和导致的婚姻差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1:26:28
东西方“家族”的观念差异和导致的婚姻差别 鹤翔 发布于:  中國的家族意识和儒学。中国通常被认为儒学为基础,那么家族意识,就是很能表现儒学根本的一个方面。儒学有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要求。其中对于家族的一个要求就是家谱。传统上一个家族有一个连贯的刚性很强的家谱。主要就是一个一个家庭形成的。家庭以男子为主要参考系,女子辅助男子。女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在这种儒学传统下的女子是不能离婚的,因为离婚标志着女子无地自容。她不能成为男方家族的成员,也不能属于娘家家族的成员。她的子女有时就不能编入任何一个家谱中。在一个家族至上的社会中毫无地位。所以传统中国女子也不会离婚。男子娶女子为妻,这里结婚娶妻的传统要求就是男子通过结婚形成连贯的家庭历史谱系。中国家族传统上极其重视家庭的伦理关系。极为重视结婚,重视婚生,如果男子不结婚,不生育,所以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不被容忍的。非婚生的情况下,那么这个家庭谱树就会断裂,不能连贯。所以私生子有时候不能被家谱收录。所以对于传统中国家庭,作为一个男人,必须结婚,必须生育,甚至必须生育男性后代,否则,仅仅这一点就要求这个家族的男性如果没有男性后辈,甚至要娶妾保证这个家族的延续性。作为中国家族下的男人,甚至可以说是无条件要遵从家族的要求,传宗接代。如果一个家族不能延续下去,那么他祖上的努力就完结了。所以多子多福,保证家族有充分的余地不至于人丁不旺。女性,女子对于本家族的延续是没有贡献的,她将来就会变成人家家的人。这个传宗接代的“孝”和孝敬父母的“孝”实际上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伦理,宗教,文化和家族传承的形而上的哲学和政治。而后者是家庭感情和反哺爱母的真实感受。在这种形而上学的哲学中,是否对父母孝顺已经是后一个层面上的事物,最高层面上的事物是对于家族延续至关重要的传宗接代。极端的讲,哪怕是子女对父母不孝顺,如果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使命,也对得起列祖列宗。否则,哪怕是对父母孝顺倍至,子女也是不“孝”的,因为子女的父母将无法对列祖列宗交代!子女对父母不孝只是有负一代人,而子女对家族不孝(无后)那么有负整个家族谱系。家族观念,形成封建的皇族制度,也就是家天下。皇帝的爱情也被无条件的服从于家族树的政治哲学中,三千宠爱根本上讲并非一种淫乱,而是保证龙种不断。清朝皇帝绝后影响了清朝国祚就是一个证明。但是这种过度的家族观念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大家族有多的配偶,小家族缺乏配偶,最后家族谱系断裂,消亡。形成了社会动荡。或许这种家族观念比孔子儒学形成时间更早,是构建中国社会文化的更加根本的一种理论模式。而孔子是从这种文化中集大成者。开封建几千年绵延不断历史的先河。我和来自新西兰的同学交流,他说孔子可能是西方社会所知道的最著名的中国人。那么儒教呢,我这个来自孔子故乡的学者就和他交流了这样一个文化现象。而交流的出发点是东西方为什么结婚率和离婚率东方一个高一个低,西方一个低一个高的原因的探讨。西方的结婚就更加随意。更加接近兴起则交,兴尽则离。兴有则婚,兴无则逍遥故我。而东方儒学下的婚姻,更需要在家族的涵盖下无条件的结婚,无条件的生育,而且结婚后的夫妻妻子要从一而终,妻子的所有覆盖在丈夫一方的家族的历史中。她们连有个名字的必要性都不存在,所以她们只是用一个“*家媳妇”就足以涵盖她在社会中的所有意义和人生必要性。中国的传统婚姻是大事,不可不结,女子从属于男方家族之中,如果女方和其他男性有私生子,这个私生子就无法论为该男方家族的家谱中的成员。“杂种”在这种状况下是极为不可容忍的情况。同样传统中国最不可容忍和歹毒的骂人话就是骂断子绝孙,可见传宗接代,并且是纯正的后代的重要。男性三方四妾,出轨至多是多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收为小妾即可。而女方出轨如果不能被男方家庭容纳,那么嫁给其他家族就很困难,这也是贞操曾经严重关注的原因。这种文化偏重男方的选择权利,但总体上极大地制约了非婚生和婚外性行为的可能性。当然,这里的婚生是一夫多妻制下的婚姻。同时极大地约束女方的离婚权益。在中国古代,女方提出的离婚极少。西方的女性和男性的婚姻关系也要求一夫一妻制,主要是从对主虔诚的角度出发,表现为结婚概率小,难发生,离婚概率大,容易发生。西方也有家谱,但是这种家谱和中国的家谱概念以及这种概念下形成的夫妻感情也是不同的。当然我说的是传统意义的中国家谱谱系概念。现在中国人的单身也多了,结婚后离婚也多了。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中国很多传统的家族谱系消亡和断裂,就是绝后。但是传统的力量还是巨大的,所以中国和西方相比的结婚率仍然高,结婚后生育率高,离婚率低。西方的离婚像打个响指那样简单,但是结婚却极为困难,比率很少。生育也是不很自愿的事情。没有中国的这种家族文化传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也有别的方法可以做到中国的特点。任何一个宗教或者文化的核心特点完全可以用男女婚姻关系和家庭组织的特点涵盖的。韩国虽然有人说和中国一样,有相同的儒教文化渊源。实际上这是错觉。比如说家谱。有次有个姓孟的男子说孟子是他的祖辈,我还真的信以为真。当后来一个可能是孟姓的女子居然也说她是是孟子的第多少代传人的时候,我就越来越感觉其中牵强附会的可能。中韩更大的差别就是女追(决定是否结婚)男,但是同时也是女抛男。也就是女子掌控家庭存续的决定者。传统中国是男定女,但是同样是男选女,男弃女。男子是掌控家庭的根本决定者。另外说一个字:“家”,为什么是一个房子,下面一只猪,而不是人。或许房子里有人,有房子住,另外还有家畜,猪有衣食保障,有经济来源,喂猪的食物也是农耕社会的收获。这个字发明的是很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