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如清风toki微博名是:謝國忠:泡沫支援大量灰色收入 或佔GDP的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9:44:43

謝國忠:泡沫支援大量灰色收入 或佔GDP的10%

2011年12月23日 08:44 來源: 燕趙都市網

  2012將是近20年來形勢最不穩的一年。目前狀況不錯的主要新興國家,如巴西、印度,可能發生危機。中國經濟增速可能減半。美歐經濟與政治危機可能連綿不絕

  明年可能是近20年來形勢最不穩定的一年。一場政治危機可能吞噬多個面臨轉型的主要國家。從美國開始的金融危機,如今正肆虐在歐洲,明年可能將一些相對穩定的主要新興經濟體拖下水。

  金磚四國明年將經受嚴峻的考驗,其中有些國家可能會經歷一場老式的貨幣危機。2008年,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主要發達國家放鬆了貨幣和財政政策。這使得相當一部分資金流向了新興經濟體,尤其是金磚四國。迄今,熱錢支撐了這些國家的增長,但不幸的是,這類所謂的增長不過是老式的信貸泡沫。

  三種力量正在摧毀金磚四國的熱錢泡沫。首先,美元匯率正在上升。美國的政治僵局限制了美國財政擴張,導致美元升值。其次,擴張過度的歐洲銀行將緊縮了數萬億歐元的規模,令流動性大量喪失。歐洲央行還有待於泵入足夠的流動性以填補缺口。第三,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破裂,降低了大宗商品價格,而此前,這支援了新興經濟體的經濟。

  如果歐洲央行和美聯儲儘快推出實質性的量化寬鬆政策,金磚四國的熱錢泡沫可能會恢復。但是,我懷疑這一政策不會及時推出,且數額遠遠不夠。明年金磚四國的泡沫可能最終破裂。因為“金磚四國”這一個詞,上千個對衝基金誕生,並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熱錢泡沫。只有10年前的網路股熱潮,才能與之媲美。

  巴西和印度可能出現貨幣大幅貶值。如果處理不當,比如,妄想用其有限的外匯儲備支撐本國貨幣,那麼,一旦其外匯儲備枯竭,就可能爆發貨幣危機。儘管擁有有利的貿易條件,巴西和印度的經常賬戶仍有大量赤字。然而,由於熱錢的流入,他們也積累了大量外匯儲備。

  印度每個月的貿易赤字約為10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7%-8%。貿易赤字缺口由三個渠道填補:出口到西方的服務、印度勞動力在海外的收入以及熱錢流入。然而這三個來源都在枯竭:西方國家購買印度的服務的能力在削弱;印度的勞動力收入受到中東局勢動蕩的影響;熱錢的流向也已逆轉。印度的外匯儲備約為3000億美元,而該國的熱錢大約是其兩倍,隨著熱錢流出,這一儲備將很快被耗盡。一旦盧比開始貶值,印度的外匯儲備將在幾天內消耗殆盡。

  印度最好的防禦就是讓貨幣自由浮動,不加以干預,就像亞洲金融危機時印尼做的那樣。印度的外匯儲備相對GDP的比例,正好約等於1997年金融危機前印尼的這一數字。

  在俄羅斯,儘管國內一些行業狀況不佳,但能源出口將經濟撐了起來。普京時代的繁榮由全球能源熱潮造就。一旦熱潮終結,普京領導的俄羅斯將沒有足夠的錢,去購買其生活在廣闊腹地的人民的忠誠。在所有的大宗商品中,能源的基本面最好,俄羅斯很可能再次走運。然而,全球經濟衰退將打壓能源價格,哪怕只是暫時的。而俄羅斯並沒有維持社會和平的緩衝機制。

  中國的外匯儲備是印度的10倍,且其資本賬戶不開放。因此,熱錢流出不太可能壓垮人民幣。但大陸房地產泡沫正在破裂,該泡沫誇大了經濟增長並嚴重扭曲了資金分配。而正常化過程將是長期的,可能持續到2014年,這一再平衡可能會使實際經濟增長率減低一半。此外,泡沫支援著大量灰色收入,可能佔到GDP的10%。當泡沫破裂時,實際經濟不可能支撐起這一負擔。按照歷史經驗,中國將推出一個大規模的反腐敗運動作為正常化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減輕經濟的這一塊負擔。

  明年,西方國家將不斷經歷政治危機。面對新興經濟體,西方國家喪失了競爭力,加上人口老齡化,將導致其生活品質下降。債務泡沫已經將這一困境推遲了十年。即使美國和歐洲目前就能穩定金融系統,政治家們仍需面對生活水準降低的現實——這是個棘手的政治問題。

  在美國,明年的總統大選可能會和1968年一樣混亂。民主黨很可能將公平作為競選要點,而共和黨會要求更小規模的政府。主要利益集團的政治立場基本不可調和。美國經濟目前似乎呈上升趨勢,但政治鬥爭引起的信心危機很可能促使經濟再度倒退。

  歐洲的精英們似乎正在德國的領導下聯合起來,希望通過緊縮政策拯救歐元。但說服民眾接受這一政策可能不太容易。很難想像,這樣大幅度生活標準下降能夠不引起社會劇變。

  自2008年以來,大部分經濟發展只是海市蜃樓,建基於西方國家不可持續的政府支援和新興經濟體的泡沫。明年,這兩種支援因素都會消失,海市蜃樓將會破滅。如果你認為2008年的情況已經很壞,那麼在即將到來的2012年,係好安全帶吧。世界可能不會毀滅,但你的錢包將會縮小。

  (謝國忠為玫瑰石公司董事,獨立經濟學家。本文英文版首先發表在《南華早報》。財新實習記者孫甜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