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试玩赚钱是真的吗:黑作坊用洋垃圾做食品袋(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20:04:44

黑作坊用洋垃圾做食品袋(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3日14:25  北京晚报 微博 ▲黑作坊工人正在分洗废旧塑料(图片由本报Takefoto全亚军央视截屏)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一些村民近日反映,七八年来,他们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糟。水变脏了,空气里满是浓烟和臭气。村民们说,这些变化的根源就是村里那些越来越多的垃圾。这些垃圾是有人专门运进村里的,用来加工各种产品。

  现场

  加工塑料洋垃圾

  记者在赣榆县小沟村看到,村里到处堆满了废旧塑料,有的写有韩国生产等字样的袋子和印有英文的饮料瓶、塑料袋等。

  小沟村有好几家塑料垃圾加工厂,每家厂内都放置着大量的打包垃圾。在其中一家记者看到,几名工人先对塑料垃圾进行分类,水洗后再把它们倒入一个装有碱水的池子。

  水洗和浸泡之后,经过甩干,这些塑料垃圾被填入机器捣碎,然后放在机器里熔化。不过几分钟时间,熔化完成,液态的塑料冷却后凝结成条状,最后,长条状的塑料被切割成颗粒状,这便是成品。那么,这些用于生产塑料颗粒的废旧塑料都是从哪来的呢?

  据加工厂的老板说,这些东西都是从各个港口运回来的。在这些垃圾中,除了废旧塑料袋,记者还看到了整袋标着日文的药品包装,有的里面还有药片。

  据了解,加工户买这些洋垃圾的价钱是一吨两三千元,加工成塑料颗粒后每吨可以卖到大约8000元。如此高额的利润使得洋垃圾加工在赣榆县一些村庄十分盛行,记者看到,不少家庭都开着这种用垃圾加工塑料颗粒的作坊,这些家庭在当地被称为颗粒户。

  污染

  脏水入河渗地下

  简易工棚里,烟雾缭绕,一种十分强烈的刺鼻气味弥漫了整个村庄。塑料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燃烧后会产生和释放出苯、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以及大量粉尘颗粒,人吸入后会引起咳嗽、记忆力减退、皮肤瘙痒等症状,甚至致癌。那些淘汰掉的废旧塑料被随意掩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在门河镇的河东村,村民反映,这样的情况已持续了七八年的时间。洗涤废旧塑料的污水不仅排进了河里,还渗入了地下,村民赖以生存的地下水源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加工

  制成玩具食品袋

  洋垃圾加工毁了周围的环境,而它们的危害,还远远不止这些。这些废旧塑料被加工成塑料颗粒后流向各地,村民介绍,这些颗粒被用来做成包装袋、玩具等各种塑料制品,甚至制成了食品袋。

  工厂声称,他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往再生料中加入颜料,制作出不同颜色的食品袋。据介绍这些食品袋外地和本地的货商都有订货,销路还不错。

  洋垃圾进口是非法的,加工生产更是非法的,不仅破坏了周边环境,更对人们的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而这些非法加工厂竟然可以长期、公开进行生产,那赣榆县的相关部门又是如何监管的呢?

  回应

  非法作坊全停产

  有关部门负责人说,11月份就完成了对非法作坊的治理工作,所有非法作坊已全部停产。

  暗访

  加工点仍在生产

  12月份记者在河东村暗访时发现,这里有十几家加工厂正在昼夜不停地生产。在与赣榆县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后,记者在相关人员陪同下又一次来到河东村。而此时,那些加工厂都大门紧闭。其中一家大门虽然关着,但院子里,工人们还在照常分拣垃圾。另外一家,浸泡塑料的碱水池和清洗池里还冒着热气,两个工人还没来得及离开。

  村民张庆涛家的洋垃圾颗粒加工厂,在七月份的整治行动中,政府工作人员给张庆涛的小加工厂断电的行动还上了当地的电视新闻。但村民反映,执法行动过后不久,张家就恢复了生产。对此,张庆涛矢口否认。而就在一天前,记者还看到张庆涛的加工厂里,工人在院子里分拣垃圾,排气烟囱在冒着白烟;到了晚上,加工垃圾颗粒的厂房亮起了灯,仍在生产。

  监管

  多年为何管不住

  洋垃圾是走私来的,小工厂是无照经营的,而这样的非法加工,在赣榆县却成了一个能让村民致富的产业。这也就难怪这些小加工厂为什么一干七八年,却就是管不住了。对这些既破坏环境又危害人们健康的洋垃圾,不仅要管住生产又要查出源头,这些洋垃圾是怎么进来的?生产出来的产品又流向何方?要查清这些问题,需要工商、质检、海关等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不让洋垃圾再危害一方。X096 据央视焦点访谈

  相关链接

  检察机关

  今年查处食品安全渎职120人

  记者昨天从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获悉,今年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嫌疑人1801人、查处涉嫌渎职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120人。据新华社

  汕头新规

  企业违法加工洋垃圾将出局

  记者日前获悉,汕头市环保部门制定出台了加强和规范汕头市固体废物进口管理的贯彻措施,违法加工进口固体废物的企业将被开除“出局”。

  据汕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