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88必发官网 百度:大提琴演奏大师帕布洛·卡萨尔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09:34
(2011-12-23 00:02:11)
标签:音乐
布洛·卡萨尔斯
西班牙
巴赫
大提琴
文化
分类:音乐空间
大提琴演奏大师帕布洛·卡萨尔斯
帕布洛·卡萨尔斯出生于1876年12月29日,于西班牙境内的卡塔洛尼亚(Catalonia)。大家可能听过那首非常著名的《白鸟之歌》,那就是帕布洛·卡萨尔斯的家乡,西班牙卡塔洛尼亚的民歌。自从西班牙在二次大战后,西班牙完全沦为佛朗哥的独裁统治,完全违背帕布洛·卡萨尔斯坚持自由和平的理念,因此他远离家园,但是他的思乡之情,浓浓的乡愁却充分表现在这首非常感人的“白鸟之歌”中。帕布洛·卡萨尔斯的父亲是个音乐家,这对幼小的帕布洛·卡萨尔斯有着深远的影响。11岁时,帕布洛·卡萨尔斯首次接触大提琴并深深爱上这一乐器,并将一生奉献给了大提琴。一个偶然的机会,帕布洛·卡萨尔斯的父亲来巴塞罗那看帕布洛·卡萨尔斯,并且一起去逛了一间海边的老乐谱店,而13岁的帕布洛·卡萨尔斯,注意到一捆破旧褪色的乐谱,谁也想不到这是音乐之父巴赫失传已久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当时,没有任何人识货,帕布洛·卡萨尔斯在全身心投入研究了12年后,到了25岁才发表。成就了一番传奇!
帕布洛·卡萨尔斯在巴塞罗那学习后,成名却是在法国。1900年左右他住到巴黎,认识画家徳加Degas、文学家罗曼罗兰(RomanRolland)、小提琴家易沙意(Ysaye)、提博(Thibaud)、恩奈斯库(Enesco)、钢琴家科尔托(Cortot)Cortot、作曲家拉威尔(Ravel)、荀白克(Schoenberg)。自20世纪初开始作世界巡演,他与钢琴家科尔托、小提琴家蒂博组成"黄金三重奏团"(后来因为科尔托与德国的关系而与之决裂)。帕布洛·卡萨尔斯于1920年又组建了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管弦乐团,自任指挥。1936年在希特勒的纳粹分子支持下,佛朗哥夺取了政权。为抗议佛朗哥当局,帕布洛·卡萨尔斯愤而离开西班牙,隐居法国小镇普拉德。为支持和声援帕布洛·卡萨尔斯,世界各地的演奏家齐聚普拉德,自1950年开始以他为中心,举办普拉德音乐节。帕布洛·卡萨尔斯晚年定居于波多黎各的桑图尔塞。大师于1973年10月22日逝世于波多黎各,享年97岁。
    帕布洛·卡萨尔斯之所以非凡,主要是由于他的思想,由于他把具体技巧和伟大理想结合起来的能力。
发现并率先演奏了巴赫的6首大提琴独奏组曲,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绩。
帕布洛·卡萨尔斯说,他在巴赫的作品中,看见上帝的存在。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巴赫的音乐。巴赫是最能创造奇迹的作曲家。首先,他是精通了全部作曲奥秘的惟—一人,其他人如神乎其神的莫扎特也好,力拔千钧的贝多芬也好,均未能做到。难怪同时代的许多作曲家都猜测巴赫找到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作曲公式!其次,巴赫一方面是时代的集大成者;另一方面遥瞻未来。他的大提琴独奏组曲等于提前170年写出来。而贝多芬的晚期弦乐四重奏在写成50年后,已经逐渐为公众理解:在170年后(大致就是现在)更是早已成为高谈阔论的好题材。作曲家推旧出新的创作不被同时代人理解本不稀奇,但像巴赫这样遭受旷日持久的漠视仍属绝无仅有。最后,巴赫的才能如浩瀚的海洋,漫漫无边。6套组曲,每套里面包含6首舞曲,一共36首舞曲,令后来者目瞪口呆,无以为继。小提琴独奏奏鸣曲尚有伊萨伊、巴托克续香火,虽然不及,倒也十分精彩。大提琴独奏组曲,柯达伊只写了1首,已经江郎才尽、水枯石干;布里顿勉力写成3首,内容不乏创意,毕竟捉襟见肘。准确地说,究竟何时,为什么,为谁,巴赫写下了这些煌煌巨著,至今还是个谜。
',1)">
这些乐谱已知最早的来源是一份1730年左右的手抄本,是巴赫的续弦玛德琳娜的手笔。但是几乎可以肯定,这些乐曲是巴赫1717至1723年间在科滕宫廷逗留期间写成的,那是巴赫硕果累累的时期。克藤宫廷年轻的列奥波德王子比一般的贵族音乐爱好者要高明许多,他是一位娴熟的古大提琴演奏者,“他热爱、熟悉并且理解音乐”,这是巴赫对他的评价。这些组曲也许是写给他解闷的。不过当时在克藤宫廷的乐队中,另有两位大提琴演奏高手阿贝尔和林尼克,巴赫写给他们使用的可能性更大。倘若这样的话,他俩该是多么了不起的演奏家啊!每首组曲都由一段前奏曲揭开序幕,然后是各具特色的法国风格舞曲,最后由一段吉格舞曲来结束。
在巴赫时代,宫廷里盛行典雅精巧的舞步,而法国人在跳舞方面尤具特殊的禀赋。当年路易十四招募了大批“舞林”高手,跳得凡尔赛宫中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欧洲各地小宫廷群起效尤,余风所及,小小的克藤宫廷,亦在所难免。因此,帕布洛·卡萨尔斯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这些乐曲的舞蹈性。
每首组曲都反映了巴赫性格的一个侧面。第一首明快乐观;第二首是悲剧性的;第三首富有英雄气概;第四首表情宏伟,气势宽广;第五首波澜汹涌,深不可测;第六首的前奏曲是全套作品中最精彩的,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浩瀚流走,气宇奔腾,是巴赫一次神奇的发挥,可以称之为是大提琴上的“恰空”。余下的舞曲勾措了恬淡的田园风光,以一种幸福安记的心情,来结束这套美妙的作品。
这些作品虽然用的都是舞曲形式,但却绚丽多姿,绝不单调。在情绪风格和声织体上的变化对比,层出不穷。这是属于越听越有滋味,越能 略变化之妙的杰作。
帕布洛·卡萨尔斯是在他首演了这套巨著35年之后(1936—1939)录下唱片的。这是HMV公司著名制片人盖斯伯格一再劝说的成果。帕布洛·卡萨尔斯自我要求极严,体现在这套唱片中,音准、节奏、渐强渐弱的变化等方面,值得后人研究学习的地方很多。某些重音的加入,有的是为了表示调性的转换或和声的变化;有的是为了划清乐句的需要;也有的是为了衬托复调的特征。帕布洛·卡萨尔斯的功力极深厚,一些快速的经过句,处理得往往像散板那样自由洒脱。克莱斯勒在分句中运用自由速度而又使整个乐句节奏具有严整感的、罕见才能,被帕布洛·卡萨尔斯发挥在像华彩乐段一样长的乐段中,如在第六组曲前奏曲中就是这样。这真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他的厚的风格,正是长年累月绘嗜巴赫的结果。帕布洛·卡萨尔斯从来都是把再现乐曲的内在精神放在首位。栩栩如生是帕布洛·卡萨尔斯演绎巴赫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他的琴声可以用李贺马诗中的名句冲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钢声”来形容。奏到激情迸发处,会化作一弓咆哮而出,震摄人心。这套唱片是巴赫大提琴独奏组曲的权威版本。
编辑本段个人感悟
帕布洛·卡萨尔斯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他说:“一个人只要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生活,他就是年轻的。晴朗的天空、森林和花朵,你们看世界上有多少值得热爱的东西啊!大自然给了我灵感,它是我的老师,是我深思的源泉,是大自然帮助了我,而不是对哲学的研究。”“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欣赏大自然,然后就是巴赫的音乐。就像对待任何一个人那样,我对待音乐的态度是圣洁的。世界上没有两粒沙子是一样的,也没有两个人会完全相同。”这些至理名言同他的大提琴演奏艺术一样是帕布洛·卡萨尔斯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