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interesting表情包:一 条 妙 修 行 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7:48:29
 

著述者:梦幻老人

 

前 言

一九八八年,阿灵顿德州大学,举办佛学讲座,要我同大家研讨佛法。开始时,应同学之要求,作佛学问答之探讨。其后,介绍了《六祖法宝坛经》、《金刚经》、《维摩诘经》等经论。八九年暑期,张怡秋博士自台返校,带来数十本国语注音《楞严经》,分赠诸教授及同学,于是要我略说楞严。

我与《楞严经》是很有缘的,当我第一次去台中参访李炳南老居士,临别时,李老师送我一部《楞严经》,以及一本永嘉大师《证道歌》。他指著经本对我说:“八万四千法门,都在这部经中,这是座宝山,你进去后,不要空手走出来。”

我回台北后,很用功地勤读楞严,只觉文句古朴优美,内容丰富深广,全经文字体裁,犹如现代戏剧之剧本。因为有此一想,遂决定将经中阿难尊者与摩登伽女一段法缘,编写了一个广播剧,叫做“法海情波”,经台湾广播电台播出。当时还没有电视,每星期日联播节目的广播剧,红极一时,家家户户无不收听,颇收传化之效。马来西亚华人,亦非常喜爱,该地华人学校拟排演此剧,托悟一法师辗转向我索取剧本。我与悟一法师素不相识,恰逢家父忌辰,在善导寺超荐,悟一法师与我不期而遇,托我打听法海情波广播剧的编剧,遂自我介绍。悟一法师大喜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让我找得好苦,总算有缘有缘。

这个广播剧,并没有注入楞严之奥义,仅是与大家结一点初机佛缘而已。

其间数十年,一有闲暇,即与楞严为伴,每读诵一次,即有一次发明;每深究一番,即有一番进展,常读经至深夜,不知黎明之将至。

德大既要我略说楞严,于是我重温楞严之时,发现念佛三昧之妙法门。遂在略说楞严时,将念佛三昧作片断之介绍。其后,同学们对念佛三昧这个法门,认有新义发现,应做有系统之研究。遂将历次所说录音,加以剪辑整理,分为法门缘起,及修持心要二个部份。同学们在研究中,发现不明之处,一一提出疑问,均经及时解答。又将问答汇集,作为第三部份,剪辑成每卷九十分钟音带三卷。几经研听,发现录音带在寻找资料时,倒带顺带很不方便,于是大家建议,将音带抄录为文字,出版成册,既可方便携带,又可随时翻阅。经大众之力,今辑录定稿,但管窥之见,尚希诸君指教。

 

再 版 序

本书初版发行后,经诸方大德推荐,各学佛社团纷纷来函索取,存书早已告罄,后索者未偿其愿,经同修等决定,再版以应需求。

有初机读者,不能全明见性之义,希望再详加说明。

佛在楞严会上告诉阿难尊者:一切众生不能明了自己本性,是因为执著“别业妄见”和“同分妄见”的缘故。

要知本性从来清净无相,但为无明所熏,一念不觉妄动,转本有智光,动彼净心而成业识。以无明为因,业识为缘,因缘和合,于无生中虚妄有生,非实有生,乃自己个别惑、业所招之幻有身境,迷而不知,执此幻有之自身相为实有,此即“别业妄见”。

见身外但由惑现之幻有世界、众生,乃与众同分之虚影,迷而不知,执此幻有世界、众生相为实有,即“同分妄见”。

若离此二种妄见,则本性全显。

圆瑛法师在《楞严经讲义》中解释“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经文时说:“诸有智者,指中根人,若上根利智之人,一闻便悟,不须譬喻,无智者,喻亦难明。”

本书乃撷取《楞严经》中适于末法众生修持之精义,但末法众生根器不一,若上根利智,当然一看就明了,中根之人,看此书时,须在最要处,微细观想譬喻所说境界,反复观想,亦能明了。若初机之人,因初闻佛法,则不易全明其义。

此次再版,已在须要观想文字之右侧,加注句点,以利初机对文中难明处,作细密之观想。

若发愿修习“念佛三昧”者,必须起智观想本书修持心要所说,“自性之探索”及“如幻妙音”之奥义,务须彻底明了。

初习时不易契合,这是当然,但不碍事,经中佛说:“清净修证,渐次深入。”只要不断渐次练习,功夫到了,从生至熟,熟了就能深入,处处见本具之性,时时闻妙音密圆,回光返照,运用自如。但必须持之以恒,不可荒废。

诸菩萨不以门户之见而推荐护持本书之诸方大德,末学谨此敬致感谢之忱。

来函索书未获者,因存书告罄,今方再版寄上,劳君久待,尚希见谅。

 

二零零一年春 梦幻老人 序於美国德州

三版序

陆延青同修,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任教母校,后经延聘来美。偶于坊间,阅《一条妙修行路》,遂觅址造访,晤谈间,得知陆同修乃虔诚正信佛弟子,为人谦恭有礼,彼之入佛,是吴天成老师引导。吴老师常依教学之缘,引导同学皈依佛门,令人赞叹。

圆妙精舍,自本书再版后,应各方之需,已发行至全球五大洲,唯无机缘,独缺祖国大陆一地,经与陆同修谈及,彼云吴老师定能帮助,遂将本书邮寄吴老师审阅,后以电话联系,吴老师当即应允协助,本书三版,方顺利发行于祖国,此菩萨之助,乃殊盛之因缘也。

本书再版后,接获同修数则疑问,今简复如下:

有问曰:“妙音既非有声,又非无声,究竟是什么?”

妙音者,不可思议之音也,乃无始以来本有之音,是真常的,无有生灭;是如幻的,似有似无;是修道者直趋证果之妙修行路。楞严会上文殊菩萨说: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地,实以闻中入。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旋汝倒闻机,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磐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佛在楞严会上,说完妙觉成无上道后,最后暗示大家,修道要以观察如幻的“妙音如谷响”,作为圆修的下手处,来渐次地深入。

文殊菩萨说:“旋汝倒闻机,返闻闻自性”,我们反闻耳内如幻的“妙音”,这“妙音”就是我们的“自性”。

有问曰:“修念佛三昧,要多久才能进入三昧?”

三昧就是正定,本尊大势至菩萨说的“念佛三昧”和观世音菩萨说的“金刚三昧”,都是首楞严大定所摄,首楞严大定,不同于常途以功夫引起之定,亦不同于起心对境之定,此乃自性妙定。正以性本自具,天然不动,不假修成,纵在迷位,其体如故。当我们观想妙音时,此一观想,非意识分别,因为意识分别是生灭心,故非了义。我们的观想,是依本觉不生灭之理性,起始觉回光返照之观智,用微密观照,融合妙音。“我们在观想妙音的当下,即在念佛三昧之中”。念佛三昧,二六时中,皆与我们同在,是常住不动的,是不生不灭的,所以是殊盛的法门。

有问曰:“如果病重之人,来日不多,欲修念佛三昧,但须经初善中善四十二日,方入后善,有无其他方法,使其速成?”

若欲速成,必具上根利智,一闻即悟,发坚猛精进心,按本书修持心要,礼佛发愿,尊大势至菩萨为本尊,持念楞严心咒,观想本尊放光灌顶,然后不动念,观想真空妙觉,空性圆明,二六时中,一念不生,惟融妙音密圆,无有造作,不假功用,任运自在,能如此不退,经三日即可入三摩地。何以故?楞严经三卷,阿难尊者见性后说:“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法身乃本有之真心自性,此心不生不灭,人人本具之清净法身,昔被颠倒妄想覆盖,今倒想已销,则亲见本有佛性。权教多重事相,必假修成,实教则重性具,贵在了悟。所谓须经三日者,因经中佛说:“是法日劫相倍,”也就是一日如同一劫,权教称历三僧祗劫方获法身,今一日如同一劫,三日如同三劫,所以须经三日。何况本尊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当众发愿:“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照此修持,专住念佛三昧,就是念佛人,命终时本尊主动来带领你归于净土。所以上根利智之人,三日即可速成。

有许多同修在修念佛三昧时,直接从观想妙音开始,这是不对的。修念佛三昧,每次必须先从观想自性开始,要把我们的自性澈底观察了解,领悟这片灵知不昧,历历分明,不生不灭,元清净体的本觉真空自性,来作为我们的本修因,这样才不会被妄想的生灭心纠缠,然后顺利地向果地修证。

我要再次感谢陆延青同修,他在百忙中,策划本书扫描,放上网际网络,使念佛三昧法门,更能传播于世界,以后诸君如欲上网,请入“chlotus.net”即可收视,亦可下载,是亦殊盛之因缘也。

 

二○○二年春 梦幻老人 时年八十 序于水月道场

 

一条妙修行路---“念佛三昧”           

      

壹、法门缘起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首先说: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性,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当世尊释迦牟尼成佛以后,第一件想到的事就是一切众生。因为世尊当初见众生苦,所以出家求离苦之道,如今成佛了,于是救度众生的大慈悲心涌发,因此,前往鹿野苑度五比丘,说“苦、集、灭、道”之佛法。就这样不断地度众生,说佛法,一说就说了四十九年。

四十九年不算短,佛究竟说了些什么呢?我们看大藏经有那么许多册,所以传说佛总共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为什么要说那么多法门?因为众生根机不同,有八万四千种不同根机的众生,所以佛才说这么多法门。既然有这么多法门,有没有比较方便的法门?譬如说在时间上可以缩短,在成效上可以增大。有的,如果众生根机合,当然有的,但是学佛的人,要根机和法门完全契合,实在也不容易。譬如我最初就遇到这个难题。

我正信佛的开始,是民国四十年左右,那时汐止秀峰山,慈航法师圆寂后开缸不烂,这是件轰动全世界的事。当初慈航法师圆寂前,写好遗嘱,要弟子在他圆寂三年后开缸,将不烂肉身装金。满了三年,弟子都不敢开缸,因为慈航法师生前是个大胖子,葬在汐止山上,那里常下雨,湿气很重,谁能保证不腐烂?所以迟迟不敢。又过了二年,最后由道安法师决定开缸,因为道安法师是慈航法师永久纪念会的主任委员,结果在开缸后,发现遗体完整不烂,于是轰动全球,各国派来采访新闻的记者,来了一大群。

我为了好奇,也随人群去汐止看热闹。山上到处是人山人海,排了半天队,才能绕慈航法师肉身走一圈。从这件不可思议的事后,我才坚定学佛的信心。

后来在新店,也有位清严法师,圆寂以后,遗言弟子按时开缸,也是遗体不烂。当时我还带了我们家的老大和老么,去六张犁一个小山头参拜,清严法师圆寂时,只有四十几岁,这么年轻,就修到如此的成就,实在难得。

由于这些因缘,坚定了我的学佛信心后,就有很多朋友时常约我去研究佛学。最初随朋友到台北市的中山北路六条通的佛堂,听演培法师讲《金刚经》。后来又随朋友去厦门街,皈依了上师贡噶老人学密,上师为我们开顶,灵源法师也和我们在一起开顶,上师用吉祥草,插进我们每人的头顶门。后来贡噶精舍搬迁到台北县永和镇,离我住的地方更远了,就没有再去。这时候刚好有朋友约我去松山寺,去松山寺向道安法师学禅,那时道安法师住在松山寺大殿旁的一幢小楼上,楼上有两个房间、一间客厅、一间卧房,他的卧房没有床,只有一张四方形用木板做的像吃饭的桌子,他夜里就坐在上面打坐。因为松山寺也办了一个佛教月刊,道安法师叫我每月要写一篇有关佛学的文章。后来我写了两个广播剧,一个叫“法海情波”,内容就是《楞严经》的缘起,讲阿难尊者与摩登伽女的一段法缘。另一个广播剧叫“长生果”,取材于《菩提树》月刊,是讲印度古王朝的事,这二个广播剧,都在当时的中广公司台湾台的星期联播节目播出。道安法师听了录音很高兴,说了很多鼓励我的话。后来朋友又拉我去华严莲社听南亭法师讲《华严经》,又有朋友说台中的李炳南老居士,是当今净土宗的龙象,所以又去台中参访李老居士,经李老居士开示后,才下决心修净土法门,并且拜李老居士为师,学佛有不明的地方,经常写信请教,有时去台中当面请益。

到美国来后,因为阿灵顿德州大学的佛学社,要我同大家讨论佛学,北德州大学的同学也要我去讲,为了讲材,自己要先做准备,所以特别用功。有一年,阿灵顿德州大学的张怡秋博士,(现在新竹某校教书)他暑假从台湾回来,带了几十本国语注音的《楞严经》与大家结缘,所以同学们要求讲《楞严经》。因此我又重温《楞严经》,这段时间,我对《楞严经》有重大的突破。

这部经,教我们从凡夫一直修到成佛为止,而且方法巧妙,与其他经典不同。有人说这部经的当机者,都是初果以上的声闻、缘觉、菩萨,我们凡夫智慧还未开,怎么能修呢?其实我们只要发愿,照样可以修证成佛。因为在《楞严经》中说: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

这段经文说明,佛已为众生开了一条妙修行路。我们这些末法众生,只要照这条妙修行路修,也能修证成佛。这条妙修行路究竟是个什么法门呢?它就是《楞严经》中所说的“念佛三昧”。

现在我们把“念佛三昧”作一个介绍:“念佛三昧”这个法门,是《楞严经》第五卷大势至菩萨所说。在楞严会上,阿难尊者为求佛指示一个方便入三摩地的方法。所以佛就在楞严会上要菩萨和大罗汉,将最初发心证悟圆通大道,方便入三摩地的方法说出来,让阿难尊者及大众选择。提出报告的大菩萨和大罗汉,有二十五位,大势至菩萨是第二十四个报告的。现在我们要了解“念佛三昧”这个法门,先要了解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提出的圆通报告,这段经文,一般称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经上说: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而白佛言:”

这几句经文是说大势至菩萨,带领五十二位同修的菩萨,从座位起立向佛顶礼。

现在我们要了解大势至是怎样的一位菩萨。

《观经》上说: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众生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名大势至。”

《思益经》上说:

“投足处振动大千,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又名得大势,以能成办一切所应作事故,得大势力也。”

《悲华经》上说:

“往昔因中,弥陀作轮王时,观音为长子,势至为次子,今在极乐,居弥陀左右,辅弼佛化,候补作佛。”

阿弥陀名无量寿,乃有量之无量,亦有涅盘,弥陀涅盘以后,正法于上半夜灭尽,下半夜观世音菩萨成佛,名普光功德山王如来。佛寿与正法也无量,正法住世时,大势至菩萨教化众生,候补成佛,至正法于上半夜灭,大势至菩萨于下半夜成佛,名善住功德宝王如来。

我们了解大势至菩萨后,继续圆通章下面经文: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这段经文,就是“念佛三昧”法门的出处。经中说明“彼佛教我念佛三昧”,教即佛度众生方便方法,教以修因剋果。念佛三昧即修因剋果之胜方便,念佛是修行,三昧是得定。念佛有四种:

一、“持名念佛”,是《阿弥陀经》所说。

二、“观像念佛”,是《观无量寿佛经》所说。

三、“观想念佛”,是《楞严经》所说。

四、“实相念佛”,也是《楞严经》所说。

这四种念佛,名字有差别,义理有浅深,《楞严经》所说“念佛三昧”,乃观想念佛和实像念佛所摄。如《楞严经》中:

“佛告阿难,诸有智者,应以譬喻而得开悟。”

譬喻必须通过观想,若不起智观想,譬喻还是譬喻,因何而得开悟。在《楞严经》第二卷佛告诉阿难尊者说:撃愦忧爸皇嵌辔徘考牵陨菽λ⒚芄壅眨闹胁荒苊髁恕 奢摩他,是自性本定之理。微密观照,即称理所起之真智,开解返照自性本定,与识心分别不同。奢摩他微密观照,就是楞严三方便里的最初方便,也就是观想念佛。经中又说:

“汝等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又说:

“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

所谓实相,即如来藏清净本然真实之相。善思维就是观想,从观想念佛,无得疲怠,就能通达清净实相,这就是实相念佛。

现在我们继续介绍《圆通章》经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

这段经文是譬喻众生在惑、业、苦的障碍中迷而不觉。下面经文说: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这是譬喻觉而不迷,菩提心发,众生和佛共为一体。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这是说明十方诸佛,慈悲哀怜众生,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如果子女迷真背觉,逃离母亲,那个母亲虽然想念儿女,但亦无可奈何!假如子女一念回心,忆想母亲,那么母子二人,心心相契,就不会违背远离。下面经文说: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忆佛念佛,有事有理。若事忆念,则专心注意,无有杂念,能念所念,心佛分明,唯此一念,更无余念,念念相续,成就定力。若理忆念,则以微密观照,返照自性,能所一如,心佛不二,湛寂灵明,成就慧力,必定见佛,是始觉功深本觉显现,于自心中,现法身佛。再看下面经文: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既然已现本性法身佛,从此进修,中中流入,妙庄严海。心佛一如,惟心自佛,何用假心外他佛作方便?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心佛开发,自得显现。下面经文是: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这句经文是讲的悟后起修,前段经文讲的是顿悟,这段经文是讲事修,事修是要次第一步步地熏修,象衣裳经过长时香熏,就有香气。下面经文很重要了,经上说: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这十二个字,可以说含盖了全部《楞严经》,现在我们要解释这十二个字经文,先要了解《楞严经》中二个重要问题。在第一卷阿难尊者请佛开示奢摩他路时,佛告诉他说:“ 诸修行人不能得无上菩提,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成饭,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

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静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这两种根本,是我们一切众生,无始以来就有,但是我们都不知道。现在简单地说:第一种根本就是我们认为第六意识的攀缘心,就是我们的自性,于是成为生死根本。因为攀缘心是有生有灭的,我们凡夫,时时刻刻都在生攀缘心,一念刚灭一念又起,所以不能超越生死。佛在菩提树下证道时说: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妄想执著,就是攀缘心,也就是第六意识,又称之为妄心。

第二种根本是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也就是本觉真心,阿赖耶识,能生一切缘。但是,阿赖耶识不能反缘本生识海,如眼睛有见,能遍见一切,但不能反见自眼。因为不能反缘本明,所以迷掉真本,而去攀缘六尘,起惑造业,随业受报,轮回不息。简单说:第一种根本是“妄心”。第二种根本是“真心”。

第二个要了解的重要问题,是二决定义,佛在《楞严经》第四卷告阿难尊者及大众:“汝等决定发心,于妙三摩地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第一义:尔等若欲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这段经文说明,修道若在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此心即第六识攀缘心,也就是根本妄心,而求诸佛最上一乘不生不灭是不可能的。所以佛继续告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生死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什么是不生灭圆湛性?就是《楞严经》前面十番显见的见性,亦即耳门所用的闻性。简单说,佛要大众发心修道时,“要以不生灭自性为因地心。”

第二义:是佛要大众详审烦恼根本,就是现前眼耳鼻舌身意,因为六根缘六尘,而生六识,因六识分别执著,于是生起一切烦恼。所以佛告诉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才能断得。”

这二件重要事,关系非常大,大势至菩萨所说:”我本因地”,就是说大势至菩萨,依从不生灭性大开圆觉的第二种根本“真心”为本修因,亦即经题所说“如来密因”。“以念佛心”四字,是说大势至菩萨依不生灭的本修因,起智观照,修因剋果。 “念”就是观想、观照,也就是圆修。 “佛心”就是不生灭的灵觉心,在圆修的过程中,完全用的观想念佛。“入无生忍”,是圆证的果地,也就是首楞严大定。

接下来《圆通章》的经文是:

“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上段经文十二字,是属自利。这段经文十二字是属利他。也就是为我们念佛人开了往生净土的保证班。 “今于此界”,是指我们现住的娑婆世界。 “摄念佛人”,摄是摄受,也就是带领念佛人。“归于净土” 这净土是西方净土,因大势至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辅弼佛化,候补作佛,当然是归于西方净土。大势至菩萨虽然在楞严会上,发愿在娑婆世界带领念佛人归于净土,但是我们这些念佛的凡夫,必须依照菩萨所说去闻、思、修,这样才能被菩萨所摄受,才能保证归于净土。假如我们完全照念佛三昧的法门精进修行,很快就能到达净土,用不着等到命终,因为这个法门是佛为我们开的一条妙修行路。经上说:是胜义中真胜义性。如幻三摩地,弹指超无学。不历僧祗获法身。日劫相倍,就是修一天如同修一劫一样。所以古德赞以“修巧效速”也。下面经文是: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这是菩萨回答佛所问:“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的话。前面二十三位菩萨报告的圆通法门,每位都选择一根,大势至菩萨是六根都摄,所以说:“我无选择”。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八个字,就是我们凡夫修念佛三昧的妙修行路。楞严会上提出圆通报告的二十五位菩萨,除大势至菩萨外,都是选一根、或一尘、或一大,不是“都摄六根”。因为他们主要是让阿难选择,阿难已是初果须陀洹,已断三界八十八使,不入色声香味触法,等于是大学毕业进研究所,只要选一门专修。大势至菩萨跟他们不同,他是“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的”,而此娑婆世界的念佛人,还没有修到不入色声香味触法的初果,等于是中学生,一定要读完大学,才能进研究所。这完全为我们凡夫而设,所以佛称之为“妙修行路”。

为什么要修“都摄六根”呢?《楞严经》五卷说:“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净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从这段经文中,可知六根是何等重要。这个“摄”字,是收摄的意思,就是把六根都收摄起来。如眼不看色,耳不闻声。因为六根缘六尘,就产生了六识,六识生起后,就有爱憎分别,于是一切烦恼从此而生,所以要把六根收摄起来。六根收摄以后是怎样呢?要知这六根,原是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精明就是我们妙明真心,就是清净自性。所以禅宗临济祖师说:“ 有一无位真人,在汝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指的就是这个。因为六根缘尘生识,而有妄想执著,所以成为第一种生死根本。如果把六根收摄起来,就是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惟余一觉。这时就显出净念来了,这个净念,就是我们的清净心,我们的自性。也就是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就是我们第二种根本“真心”。前面所说原是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是真心和妄心同体,如果尘既不缘、根无所偶,便是息妄显真。也就是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既然已经歇即菩提,为何还要“净念相继”呢?在《楞严经》四卷中佛告阿难,根中积生无始虚习,这种虚习要修方能断。虽然前面根不缘尘,让六根一时清净,但是无始以来,六根所染的虚妄习气太多了:必须勤修方能断得。所以佛说:“理则顿悟,趁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六根虽一时显出清净,但是不能恒净。因为根中习气,随时攀缘生起,于是净念便被污染。要净念不被污染,就要用奢摩他微密观照来修,照住我们的净念。妄念若起,我们马上觉照,所以古德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就是事修,用这种事修观照的方法,才能使我们的“净念相继”。经过次第觉照,妄念渐渐微细了,这时候便慢慢契入三摩地。三摩地也是“定”的名字,得三摩地,就是到了圆证果地的阶段。“斯为第一”,是赞美念佛三昧法门。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经文,到此结束。我们照这个法门修,就会被大势至菩萨摄往西方净土,因为这是菩萨在楞严会上发的愿,所以称之为保证班。

当我们被摄往西方净士後,我们有没有离开娑婆世界呢?这就不是一定的。得三摩地,是定慧均等,在三摩地中,我们的清净心体,是一尘不染的,十方三世都在我们的清净心中。佛在经中说:“虚空在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极乐世界,娑婆世界,十方净土,都在我们一尘不染的心中,虽然我们被摄往净土,但并未跑到我们的心体以外去。古德说:“生则一定生,去则实不去。”就是说的这个。

得三摩地,到了净土,还要不要再修?

要的,从此进修,修而无修,双摄定慧,中中流入萨婆若海,带果而行因。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住持本定,历位增进。最后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这就是经题中的菩萨万行。

这时候要用什么法门来进修呢?

修到此处,我们已经等于大学毕业,与阿难尊者同级了,要选一门深入的法门来修。在楞严会上,佛要大罗汉大菩萨说出各自修行证道的法门,说了六尘、六根、六识,加上七大,总共二十五个法门,然后要文殊菩萨代阿难选。佛在经中说:“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文殊菩萨选的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他的理由如下:“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地,实以闻中入。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盘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惟观世音。”文殊菩萨又将耳根与其他根尘作比较,他说:“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即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声无即无灭,声有亦非生。这两句是指的 “闻性”,也就是说:声无的时候,闻性并没有灭;声有的时候,闻性也没有生。因为闻性是真常的,无有生灭。因此文殊菩萨将耳根的根性,也就是闻性,作为带果行因的本修因,用来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菩提涅盘。

现在我们知道用耳根圆通来进修菩萨道了,但是怎样的无修而修,修即无修呢?耳根圆通,是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所说,我们要明了如何修耳根圆通,先要明了观世音菩萨所说的重要点。

第一,观世音菩萨说:“忆念我昔,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

第二,观世音菩萨说:“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最后,观世音菩萨总结说:“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古观音佛,教观世音菩萨,从闻、思、修,三慧下手。此三慧不同常途,常途以闻经解义为闻慧,思修亦即将所闻声教思维修习。但是此地的闻慧,是从耳根闻性,起智观照,不闻所闻之声尘,但闻能闻之闻性。思慧即正智观察,不著空有二边,一味反闻自性。修慧即是闻熏,闻熏闻修是法,起智反闻修习,入流照性,这种修法就是无修而修,修即无修,譬如幻事,从无而有,有即非有,修成而得三昧,称之金刚三昧,也称念佛三昧,这就是楞严大定。

三摩地就是正定,有修中三摩,证中三摩,还有相似位、分证位差别。总之,这些都是带果行因,进修菩萨万行,历位增进五十五位菩萨道。大家看《楞严经》第八卷,便明了如何去修。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要走火入魔,切记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什么见到佛菩萨,以及见到种种现象,都是虚妄假像,《楞严经》最后说的五十种阴魔,一定要明了,不要修到最后,入了魔道,那才冤枉。

关于大势至菩萨修的念佛三昧,和观世音菩萨修的金刚三昧,以及《楞严经》中所说奢摩他,三摩地、禅那,都是正定的异名。皆为首楞严王三昧所摄,一般称为楞严大定。此定体,不独自心不动,乃统万法悉皆本来不动。性本自具,天然不动,不假修成。自大开圆解而起行,直至历位成佛,此定皆无退出。非一般之定,有入定、住定、出定。所以称一切事究竟坚固之定。

修这个法门有没有条件呢?有条件,要严守四种清净明诲,也就是淫、杀、盗、妄四戒。这四戒与一般五戒不同,此戒首戒淫。五戒首戒杀。为什么此四戒首先戒淫?佛在楞严会上告阿难说:“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广行贪淫,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这段经文,首先告诉我们,生死相续,出不了六道轮回,就是我们淫心未断。在《楞严经》第八卷佛说: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乾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淫心如断,欲爱乾枯了,就已了分段生死,不再轮回生死相续。这就是佛要我们先断淫心的原因。《楞严经》开始时,阿难尊者外出应供,遭摩登伽女以先梵天咒迷惑,摄入婬席,婬躬抚摩,将毁戒体。这时佛以楞严神咒,令文殊菩萨去救护阿难。阿难被救回祗园精舍,摩登伽女跟随而来,吵闹不休,经佛一番开示,摩登伽女淫心顿歇,当即证入声闻二果斯陀含。这时的阿难还是初果须陀洹,摩登伽女因亲闻佛示,顿歇淫心,而证斯陀含,超越了阿难。所以修一切法首重淫戒。非但淫欲之行为不可有,连淫心都不能起,所以这是非常难的戒。普通五戒中的淫戒,是戒邪淫不戒正淫,修念佛三昧的淫戒,是戒邪淫也戒正淫,戒淫行也戒淫心,戒淫行容易守,戒淫心不起就不容易了。其他三戒比较不难,就不详说,所以想修念佛三昧法门的,先要问问自己,能不能严守这四种清净明诲。

若能严守四种清净明诲了,还要必须是念佛人。所谓念佛人,是说你能照此法门而修,以大势至菩萨为本尊,专修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样才是念佛人, “念”就是修持,“佛”就是清净心。

照这样修,不攀缘,不退转。最后,大势至菩萨就会带领我们归于净土,永不轮回。然后在西方净土,进修五十五位菩萨道,直至圆满菩提。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经上说:

“末劫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今天遇上这样一个胜义中真胜义性的念佛三昧法门,这是佛为我们开的“一条妙修行路”。如果这个法门与你契机,就千万不要错过。

下面讲的是修法如何下手,也就是说明怎样修念佛三昧。

 

 

 

贰、修持心要

 

修念佛三昧这个法门,开始的时候,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最少要修一个钟点。如果事务忙碌,可暂停晚修,早修不可废。以后就要看时间允许,慢慢增加。

在修法开始前,面对佛像,无佛像的可面对西方,或者面对你觉得适合的方位。 “合掌,口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诵毕,开始拜佛四拜:“第一拜、口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第二拜、口称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第三拜、口称南无观世音菩萨。第四拜、口称南无本尊大势至菩萨。”拜完佛,诵念发愿文:

一、愿以念佛心、归于净土。

二、愿求无上道、度化众生。

三、愿尊大势至菩萨为本尊,尽形寿、誓随本尊进修。

念毕发愿文后,接诵 “楞严心咒”(附后)三遍,楞严心咒就是《楞严经》上的楞严神咒,从四百一十九句开始至结尾,很快没有太多句。

念完三遍楞严心咒后、开始入座,不拘方式,盘腿亦可,坐椅子上也可。入座后,身体要摆正,头要直,双眼微合,不要紧闭,放下身心,不要观出入息,呼吸让其自然。

身体调正后,全身觉得轻松自然。

这时候开始观想,观想我们正前方虚空,出现了我们的本尊大势至菩萨。本尊对着我们,放出无量智光,光芒刹那从我们头顶灌进,我们就化成本尊大势至菩萨。我们化菩萨后,也从顶门放出无量智光。菩萨所放的光,和我们所放的光、互融互摄,照耀十方虚空,悉皆光明无量。本尊见我们化菩萨放光,于是本尊的法身,与我们的自性融合,来加持我们修法。

现在本尊的法身和我们的自性融合在一齐了,我们现在的观想是自性之探索。自性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佛在说法时,因说不同的法门,所以用的名词就不一样,如在

楞严会上说“真心”、“如来藏”

金刚会上说 “实相”、 “真空。

在净土经上说 “清净心”

其他经中说 “真如”、 “本性”、 “菩提”、 “法性” “般若”、 “法身”等等,都是“佛性”假名。

既然我们人人本具佛性,这佛性在那里?

我们的佛性,是无所在,是无所不在。何以我们见不到?

要见我们本具的佛性,先要了解《楞严经》上所说: “真妄和合,离妄显真。”以及“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我们的性体是真妄和合的,真心像太阳,妄心像乌云,太阳被乌云遮蔽了,所以不见。太阳是不动的,乌云是漂来漂去的,要见到太阳,一定要把乌云驱散,这就是离妄显真。

现在要观想离妄显真。我们在观想的时候,不可离开经义去乱想,要闻思而修。听到哪里,或者看到哪里,就要观到哪里。要记住,佛说:“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所以观想,是观想听到或者看到的譬喻,一切所见所闻,都是譬喻。现在先观离妄,要观离妄,先要找到我们的性体在那里。既然性体是无所在无所不在,那么假定性体在我们的大脑附近,可是大脑也在我们的性体之内。现在,我们观想,我们的性体是真妄和合的,只要离妄,就能显真。妄心、就是攀缘心,妄心中的妄念是不停的在动,一下生起,一下又灭了!就这样生灭、灭生的不断,所以我们找妄念很容易,你念头一动,那就是妄念生起。要离妄显真,就是要念头不动,念头不动,就是离妄,因此要离妄,就要不动念。

现在我们来实验一下,从现在开始先把眼皮合起,不看外面,大家观想不要动念!忍住念头不动。这时候,当我们不动念时,我们的心体,是一片真空,但历历分明,灵知不昧。这一片本觉的真空,就是我们灵知不变的妙真如性,就是我们的菩提涅盘元清净体,也就是真心,清净心,这就是我们的佛性,又称为理法身。

现在大家不动念,不动念时这片本觉真空,是本来就有的,不是不动念而生的,既不是生的,当然就没有东西可灭。这片真空是不动的,所以是清净的。真空不是顽空,真空不空,能生妙有,真空是不碍妙有的,妙有亦不碍真空的。所以六祖说: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就是我们不生灭的自性。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义理与上面所说是一样的。 “狂心”就是妄念, “若歇”就是离妄不动念, “歇即菩提”,就是不动念时即显菩提,菩提就是自性元清净体。《圆觉经》上说: “若离妄缘,即如如佛。”离妄就是离妄缘,如如佛就是佛性。

《六祖坛经》上说:五祖传法给六祖后,六祖带了衣钵往南方去,有一个惠明法师追去夺衣钵,六祖问他是为衣而来,还是为法而来。答曰:为法而来。六祖告日: “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善恶是相对的,是攀缘心。六祖要他不思善不思恶,就是要他不动念,不动念就是离妄。正恁么时,就是当下。也就是在你不动念的当下,所显的本觉真空,就是你惠明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自性。惠明听后大悟,拜别而去。

现在大家悟了没有?“悟”,是“觉悟”,觉悟我们无始以来本具的一片真空佛性,在凡不减,在佛不增。如果我们“领悟”这片本觉真空,就是我们的元清净体,那么你就明心见性了。在教下称之为大开圆解。“见性”,不是用“眼去看”,而是用 “理去了解觉悟”的。这一个阶段,是我们修念佛三昧的第一步,称之“圆解”。也就是本尊在圆通章所说:“我本因地”四个字。我们现在修的,就是《楞严经》上的二决定义中的第一义。经上佛告阿难,修道若在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此心即第六识攀缘心,也就是根本妄心,用来求诸佛最上一乘不生不灭是不可能的。要契合如来“常、乐、我、净”,先要选择不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这就是因该果海,果澈因缘,修如是因,得如是果。

现在我们已经见到不生灭元清净体的自性,那么我们就以这个不生不灭元清净体的自性,作为我们的本修因,称性而起修,然后向果地修证。

这就是修道的第一重关,称之为圆解,圆解以后,就进入圆修,圆修得力,精进不退,就会慢慢契入圆证三摩地。所以圆解是第一重关,如果你没有领悟真空佛性,没有见到不生灭自性,就不能往下修。因为你没有见性,不知自性是个什么样。那是没有离开妄念的缘故。你没离妄,就是被生灭心所染,还在不断地攀缘。这就是因不正,如果这样修下去,永远无法超脱生死轮回。

现在你必须直心地返思,你有没有领悟到那不动之念,所显示的一片本觉真空佛性?你如果领悟了,就是开悟,就是见性,就是大开圆解。如果你没有领悟,你必须从头开始,再仔细地观想。细观文字所指的境界,必须真领悟这清净本觉的真空佛性。因为我们接下去圆修,是称性而修,如果不见性,如何能称性而修呢?假如经过很多次反复观想,还是不能领悟,那是你不能马上契机,还是修持名念佛较好。因为持名念佛,是一切法门的基础,虽然你不能修这个法门,但是念佛三昧已经与你结缘成种。把基础打好,再修念佛三昧,就容易多了。

各位现在如果见了性,就完成本尊大势至菩萨所说 “我本因地”第一个阶段。往下就是 “以念佛心”四个字,这四个字包括了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个阶段是圆修。先从都摄六根起,都摄六根,就是把六根统统收摄起来,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先从眼根开始,把眼闭了,就可以不看外面,鼻子不去闻外面的味,嘴吧闭起不开口,身体端正不动,这样把眼、鼻、舌、身四根收摄起来了。现在来收摄耳根,让耳根不听外边声音。这就比较难了,因为眼可以把眼皮合起,舌可以把嘴吧闭起,惟有耳朵没有东西阻挡。所以文殊菩萨叫我们:

“旋汝倒闻机。”

什么叫旋汝倒闻机呢?我们耳朵都是听外边的声音,现在文殊菩萨叫我们把能闻的闻机倒过来,不听外面听里面。文殊菩萨继续说: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反听里面的自性,闻性和自性圆通了,就成了无上道。这是文殊菩萨在楞严会上讲的。观世音菩萨报告圆通的时候,说得更清楚,他说: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

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

这几句看来容易,做起来不知从何下手。其实这就是文殊菩萨讲的“反闻闻自性”。反闻是不听外面听里面,闻自性,是听里面的自性。在前面圆解的时候,我们已经领悟到自性,那是一片真空的清净心。我们如何去闻这一片真空的清净心呢?要知道,这个反闻的“闻”,不是用耳根的浮尘根去闻,也不是用耳朵的胜义根去闻,它是用耳根的闻性去“闻”的。但是所闻的自性,既是一片真空,哪有声音可闻呢?现在,大家把妄念息离,闭起眼仔细听耳朵里面,有一种嗡嗡杭杭的声音出现,这声音像夏夜的虫鸣,又象夜空的天籁声。现在大家来试听,先把一切念头停息,闭眼专闻耳内,慢慢你就听到一种微妙的声音。

这声音不能说有,因为声有是因动而生,自性是不动的,因此所闻的自性非有声。既非有声,便是无声,无声是幽闲。佛说:

“内守幽闲,犹为前尘分别影事。”

因此所闻的自性非无声。既然是非有声、非无声、到底应该如何闻?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说:

“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

这个“如幻”两个字,非常非常的重要,因为 “如幻”就是 “似有非有,似无非无”。我们所听到的这种微妙的声音,就同“如幻”一样,是从我们自性流露出来的,所以称之为“妙音”。《楞严经》第八卷,佛开始正答阿难尊者因果诸位,尚未说明修证如何下手。直至说完妙觉,成无上道。最后才告诉大家说: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

“金刚”就是如来藏的性体。“观察”就是藏性之用。“毗婆舍那”就是定慧双流之观想。所谓 “十种深喻”,就是《大品般若经》上所说之 “十喻”:

“观一切业如幻,一切法如焰,一切身如水月,妙色如空华,妙音如谷响。诸佛国土如乾达婆城,佛事如梦,佛身如影,报身如像,法身如化,不可取,不可舍,一切空故。”

佛为结显清净修法,以如幻十种譬喻,作为清净修证的下手处。前面文殊菩萨已经选了耳根圆通,又说明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地,实以闻中入。”

我们观察这如幻十种深喻,唯有“妙音如谷响”,可以与“耳根圆通”,及“清净在音闻”的教体相应。

在《楞严经》第一卷,佛就告诉阿难尊者:

“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

佛就是明明要我们在十种深喻中,领悟与教体相应的譬喻,用奢摩他微密观照,反闻如“谷响”的“如幻妙音”下手。任运定慧双流,寂照一如,无修而修,无证而证,照这样的渐次深入。

二十五位大菩萨罗汉、在楞严会上报告圆通时,起先是桥陈那五比丘,以 “妙音密圆”得阿罗汉道。这是最初报告的六尘中的声尘。按理说,六尘中最先的是色尘,为什么把声尘的“妙音密圆”提到最初报告呢?这就是暗示,修道必须先从 “妙音密圆”下手。

在《楞严经》文殊菩萨选圆通时说: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法华经》上也说: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这两部经中都说妙音像梵音、海潮音一样。因为妙音是清净无著如谷响、像夜空清净的天籁,所以称之为梵音,但有时会像海潮所发隆隆的大声。这种妙音,经上说是超越世间的音声,也就是说妙音是出世间的,所以我们要慢慢地体会。

说到妙音,我把最初发现妙音的因缘,报告给大家。以前在台湾,我自己有个工作坊,工作坊里有个工读生职员,在东吴大学读书,她叫江琼音,吃住都在我处。她下午去上课,我们晚上要等她回来后方睡觉。有一天,我在楼下客厅等她放学,就趁此空闲,阅读永嘉大师的《证道歌》,当我读到?/P>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来空空无大千。”

这时候我就观想 “无大千”,大千世界都没有了,当然地球也空了,那么这个我,就在空空无大千之中,一切都是空的,我身体也是空的,唯有知觉存在。正当这时,突然一阵门铃响,当时一惊,全身忽然清凉,同时有一种嗡嗡杭杭的声音,在我大脑周围。我心中非常清楚,是江琼音放学回来了,于是我去开大门。开门后,我就上楼去卧房睡觉。这其间,一身清凉舒适无比,一生从来没有这样舒服过。这杭杭的声音,不断的在我耳根左右。上床以后,似睡非睡,心中明明了了,觉得还不到一刻钟时间,天已亮了:直到我吃完早饭,身体上的清凉舒适,才渐渐退去。

遇到这件不可思议的事后,我不明究竟,就去问道安法师,道安法师没有告诉我什么原因,只是叫我到他那里去出家,要我赶快决定。我回家一想,家里三个孩子还在上学,如果我一出家,孩子怎么办,我不能丢下他们不管。自己下不了决心,又不明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我就写了封信问台中的李炳南老师,李老师很快给我回信,他告诉我,我问的事,他在下期《菩提树》月刊中的佛学问答中详细说明,要我看下期《菩提树》月刊,并且说了许多鼓励我的话。李老师在《菩提树》月刊上告诉我,这叫粗相清净,能维持一整夜是非常少有的,这是过去的善根遇缘而发,和现在道心精进所显示的,不是平常可得,希你要更精进。

我所以说这段往事,是告诉大家,我是怎样发现妙音的,自从那次后,妙音一直与我同在。其实,这妙音与任何人都是同在的,只是你起先没注意。现在大家把妄想歇下,不要动念,仔细听听、耳朵里有一种似有似无的声音,这就是妙音,如果你还是听不到,那是你没有用心听。《楞严经》中的二十五圣自陈圆通时,普贤菩萨说:

“我用心闻,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经上明明说:“一切由心造,心生一切法生。” 你起智观照,观想这两句经文, “一切由心造”,妙音也属一切,换句话说妙音由心造。“心生一切法生”,也就是心生妙音生。所以普贤菩萨用心闻,心闻就发明,发明这个妙音。这个妙音,是从心中流露出来的,没有经过耳朵浮尘根和胜义根。起初开始听妙音、会有点模糊不清,但你用心慢慢听,就会觉得越听越清楚。平常时间,妙音从未停止,我们开车时,妙音同在,我们坐飞机,妙音也不减,我试过几次,飞机上的噪音很大,可是我们一用心听,妙音就与我们同在。

古诗中有: “须知淡泊听,声在无声中。”恰似反闻妙音之写照。

当我们听到妙音时,这就是入流亡所,也就是把耳根收摄起来了。耳根收摄后,六根已收摄五根,余下一个意根。意根是缘法尘的,意根缘法,是依前五根缘尘所生之识,称为五俱意识,前五根都收摄了,尘就没有根可缘,因无缘,所以五俱意识也生不起来了,剩下独头意识。独头意识是依于五俱意识的,既然五俱意识不生,独头意识也就无依。五俱意识和独头意识都不生了,意根也就收摄起来了。意根收摄后,意识就不能起,于是就转识成智,转成了妙观察智。第七未那识,是执著前六识为我,恒审思量。现在六识不生,人我已空,第七末那识无所可执,于是也转识成智,转成为平等性智。

现在 “都摄六根”已经完成了,也就是六根俱收摄,惟余一精明。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惟余一觉。这时候就显出净念来了!这个净念,就是一精明,和惟余一觉的“觉”。也就是清净心,也称之为自性。

修完 “都摄六根”以后,接著就要修 “净念相继”。刚才我们收摄六根后,已经显出净念来了,为什么还要修净念相继呢?要晓得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我们六根所染的习漏,像尘沙一样多。现在虽然显出净念来,但许许多多的习漏,都潜藏在阿赖耶识里面,它们会不时的冒出妄念,如果不加处理,马上就妄想执著,生起一切烦恼,把净念污染。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要修净念相继。

净念相继怎么修呢?首先,我们要用第六识所转的妙观察智,守住净念。像猫守老鼠一样的紧紧看守著,如果一觉察到妄念冒出来,马上就用微密观照,照住妄念。照住后,妄念就会自然消失。微密观照,就是观照般若,都是自性起的妙用,也称为真如自熏。这样修,不要急,要慢慢来,经上说:

“理可顿悟,趁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现在我们就是事修,要一步步地次第尽。古德称这一段修持为“保”,就是保持净念的意思,又称之为初善。这一个阶段,如果每天修二小时,最少要修满二十一天。如果习漏减少了,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古德称之为中善,又称为“任”,就是任运的意思,也就是不再紧守住净念。现在放任净念,让其自由自在,但是妙观察智仍旧要注意,如果发觉净念生起妄想,还是要用微密观照照住它,妄念消除后,让净念相继。这个阶段,最少也要修二十一天。

修完中善后,就要进入后善。这个阶段,要把一切方法都舍弃,如妙观察智,微密观照等等都要丢掉,只剩一个净念,其余都空了,净念像天上的明月,四周都是碧空。到这个阶段,有时你会觉得不耐,妄念欲动,这时你可运用反闻闻自性的方法,如幻闻熏闻修,专闻妙音。其他一切都不管,一切都空了,连空也要丢掉,不要有一个空在那里,也就是把一切都灭尽了,唯有一个如幻的妙音。这个妙音,因为是不生灭的、不动的、寂净的、不变的,所以它是真常的。把身心融会在如幻妙音里,就这样安住在这个真常的妙音,一切不取不著,唯有妙音密圆。久而久之,就慢慢契入一念不生如幻之境。这时的你,是虚心绝待,妙体孤圆,就渐渐证入三摩地。

入三摩地、净念就与本觉合一,本觉就是我们无始以来的性体,也就是如来藏、真如、法身、佛性、清净心。像一面大圆镜,十方世界,一切万象都在镜中所现,本觉明明了了,但虽明明了了,可是不起分别。三摩地就是正定,而这个正定是本来有的,是我们的觉性常住之地,而我们的觉性是遍一切处,十方世界都为觉性普融,所以我们要在那里、就可以在那里、现在我们就归于西方净土。三摩地也是念佛三昧、三昧也是正定,正定是定慧均等的,定就是寂,慧就是照,所以我们在三昧中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能消除掉举,就是不让习漏生起,照能消除昏沉,就是不让睡意侵袭。正定是寂照同时,明明了了不起分别。

现在我们已经归于净土,住在念佛三味中,还要不要再修呢?当然要的,在成佛之前,都没离开修行路。我们当初发的第一愿,是以念佛心归于净土。第二愿是求无上道度化众生。我们第一愿已经修成了,接下去是修第二愿。第二愿是带果行因,上求下化,从此进修菩萨道。以如幻闻熏闻修,反闻自性、一门深入。中中流入如来妙庄严海,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入圣种性、安立圣位、住持本定,历位增进五十五位菩萨道,最后一直到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我们修这个第二愿如何下手呢?在楞严会上文殊菩萨说: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又说: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盘门,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惟观世音。”

文殊菩萨告诉我们,在娑婆世界修清净心,要用音闻修,才是真的教体。因为过去的微尘一样多的佛,都以音闻修成涅盘,所以未来的修学人,(指的就是我们)当依这个法门修。我文殊也是修这个法门成道的,并不是单独观世音菩萨而已。因为观世音菩萨就是用音闻下手,以耳根圆通、一门深入而得道。所以文殊菩萨称: “妙音观世音。”

当我们了解进修菩萨道的法门后,我们在三摩地中,双摄定慧,如幻闻熏闻修。这就是观世音菩萨从耳门圆照三昧的修法。如幻是从无而有,有即非有。闻熏是闻妙音而不断。闻修是保持妙音无修而修。简单地说:我们从三摩地中,带果行因进修时,离一切法,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反闻自性中妙音,似有似无,绵绵不断,二六时中,无修而修、修即无修,不假作意,无功用道,任运自在。切记切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不著,惟有妙音密圆。

这样修,就是如幻闻熏闻修,直到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这就是证圆通体。古德说:尽大地是自己光明,无一法不在光明里。

如果你觉得需要详细了解,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你可阅读《楞严经》第八卷,从三渐次,乾慧地起,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到等觉妙觉,都有说明。

我们修法,千万不要把名位摆在心上,心上一有名位之想,自性马上被污染。所以在进修菩萨道时,绝不可想现在修到什么程度,这一想,就是攀缘心生,明明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怎么可以动念生心呢?修行人修到什么程度,每个人都不一样,经上讲的是通盘的,因每人过去生中修持的不同,所以慧根不一样,现在生中修持的功夫也是每人不同,因此有的进步快、有的慢,但我们不必去挂念,水到自然渠成。古德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是讲的这个。

在这里我要特别告诉大家,佛在楞严会上告诉阿难说:

“是修行人,若不永断淫心,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我们如果修法的时候,淫心一起,清净即远离。淫心若不断,当我们命终后,我们的中阴身所见到的,都是男女在交媾,你若喜男的,即入胎为女。若喜女的,则入胎为男。至于牛胎马腹、或入人胎,要看你这生的造作因缘。入众生胎,就出不了轮回,这样修道多可惜。所以要断淫心,就要学菩萨行,经上说:

“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菩萨都怕,我们能不怕吗?所以从今以后,不可看一切色情的电影、录影带、照片、书籍,还有影歌星的写真集。见到异性,看是自己父母儿女兄弟姐妹。见一切相即离,不动念,能这样,就可以永断淫心了。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不退转。在大家修第一愿成就时,如不退转,你当下就在净土了,用不著本尊来带领。也许你会说,我每天还有其他事,怎么办?大家要知道我们修的念佛三昧,就是金刚三昧,就是首楞严大定。这个定,没有入定、住定、出定。二六时中,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定,不是坐在那里合着眼空心不动,这在经中叫作:“内守幽闲。”

佛说:“内守幽闲,犹是前尘分别影事。”

我们修的三昧,是以微密观照,亦就是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舍识用根,活活泼泼,当我们作务的时候,是不变随缘,随缘作务,但不攀缘。工作完了,我们就随缘不变,净念相继,妙音密圆,时刻不断。这样就是不退转。每次修完法下座时,先要按摩双腿,血气畅通后,再起身作务。

大家能照这样修,就是在佛为我们开的一条妙修行路中,进修菩提大道。我们要感恩佛的开示,感恩本尊大势至菩萨的带领。修持中如有任何问题,欢迎提出来讨论。恭祝大家法喜充满。

 

叁、问答汇集

 

大家听了念佛三昧法门缘起,以及修持心要录音后,提出很多问题,现在把问题汇集起来加以说明。有些是几个人,提出同一性质的问题、合并在一个问题上答覆,就不重复了:

问:经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而我们现在修念佛三昧,在最初圆解时,要观想 “真妄和合,离妄显真。”这二句是否同一义?

答:这二句不是同一义。所谓言妄显真的这个“言”字,是当“用”来讲,用妄显真,就是对妄而立真,真外有妄可对,真即非真,于是妄真就同二妄。在《中论》上讲:“若法因待成,是法还成待。”就是同一义。因为真心是绝诸对待的,我们观想的是离妄显真,要注意这个 “离”字,不是“言”字。离妄就是离去妄想执著,妄想执著就是攀缘心,也就是《楞严经》中二种根本的第一种根本。妄心譬如乌云,真心譬如太阳。如果是言妄显诸真,也就是乌云生起来了,结果乌云遮蔽了大阳,那么乌云还是乌云,太阳也在乌云里。离妄显真就不同了,是把遮住太阳的乌云驱离,太阳就显出本来面目了。离妄显真,在修念佛三昧中,是很重要的,《楞严经》妙奢摩他微密观照最初方便,就是观照离妄显真。如果妄心不离,真心就不能显。真心不能显,就见不了性。不能见性,就不能立不生灭的本修因。不立本修因,就不能修因克果。不能见性,就不能圆解。不能圆解,就不能圆修圆证。佛经,大都是对声闻、缘觉、菩萨所讲,我们凡夫,若不具有高度智慧,不易明了其义,所以经典大都有各种注疏。大家读经的时候,不懂没有关系,多读了就会懂,但是千万不可错解经义。

问:自心取自心,与奢摩他微密观照,有什么不同?

答:奢摩他,是常住妙明不动的定体。依定体而起自性本具的即定之慧,所生始觉的智用,这个就是微密观照。因此,微密观照是离妄绝相,照体独立的。自心取自心就不同了!一切众生不明了见分和相分本来不离一心,妄自以能见之见分,取所见之相分,所以名之为自心取自心。见分和相分从那里来的?那是最初一念无明妄动,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转成第八识,见分和相分,都是依第八识自证分所起。我们的六根,就是八识见分,属于心法,六尘是第八识的相分,属于色法。见分相分,像蜗牛两角,出则成双,收则归一。见相二分,皆是如来藏随染缘起用,其性体都是如来藏清净本然,所以称见相二分为自心。自心本来没有什么不好,坏就坏在这个“取”字上。用见分的六根,来取相分的六尘,于是生识,周遍计度,计我计所,引起烦恼。所以佛在楞严会上说: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这段经文就是说,因为上六根执取六尘,而生六识,造业受报,要我们舍识用根。用根,是用根中之性,不是用浮尘根去攀缘。如果用浮尘根去攀缘,就是自心取自心。我们如果能够根不缘尘,则识无所生。“识”就是攀缘心,也就是妄心,根不缘尘就是“幻法云何立”。幻法就是第六识,舍识,就是离妄,妄离了,真就显了。

问:读《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其解释重在持名念佛,与我们所修念佛三昧不同,其故安在?

答:《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疏钞,是通盘的解释。每本经典,都有各种不同注疏,各家之说,往往不一,但其终点是一致的。我们所修的念佛三昧,是特别的,是殊胜的。一切佛经,都是活用的,不是死的,条条大路都可到长安。譬如达拉斯这个地方,最早去休士顿,要从三十五号公路,经奥司汀,接十号公路,才可以到达休士顿。但后来开了一条四十五号高速公路,可以从达拉斯直接通达休士顿,比以前缩短了很多路,省了很多时间。那么你现在去休士顿,究竟选那一条路呢?况且疏钞上也说:“亦有上智,专以理念,或有钝根,专于事念,或有中人,兼于理事,皆随机宜,不必疑阻。”这就是说修法最要是契机,不能契机,就不必勉强。在疏钞序文中说到:“莲池大师讲,即念即空,居然本体。非于念外,别得菩提。执持名号,至于一心,则复还空寂之体。当知净土唯心,更无外境。自性还归本体,是愿生彼国义。莲师虽力主西方净上,而不遗见性之旨。见性为净土指归,而净土为见性入路,未相违也。见性与不见性,而念佛修净土,皆不可忽也。此义似本章所未及言,以质诸真能念佛人,为何如也。”这篇序文,说得较为客观。有一次我去看李炳南老师,我问老师,为什么有的经的注解有好几种,而每种所论都不相同?李老师说:读经还是看原本好,因为原本是佛说的,注疏都是后人的解释。原本佛经,是圣言量,如果看不懂,只要多读,慢慢就会领悟。

问:我们修第一愿,是以念佛心归于净土,是指西方极乐国的佛净土,但西方净土有几种,我们归于那一种净土?

答:西方净土有几种,这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西方净土有四种;

  1. 凡圣同居土。
  2. 方便有馀土。
  3. 实报庄严土。
  4. 常寂光土。

    第二种说净土有五种:

  5. 忆想外境念佛,则生变化土。
  6. 摄境归心念佛,则生劣受用土。
  7. 心境互融念佛,则归胜受用土。
  8. 心境双泯念佛,则生法性土。
  9. 圆通无尽念佛,则归法界无障碍土。

    通常说西方净土,都是说的第一种四土。至于归于那一种净土,要看你修持功夫的深浅。如果功夫深,精进不退,可以往生实报庄严土。不过归于那一种净土,实在不是我们修行人应该注意的事,因为你想到生什么土,就已经是动念了,攀缘心生,菩提心灭,净念又被污染了。况且,一真法界中,净土也是化城,不是究竟之地。所以我们第一愿是以念佛心归于净土,接著第二愿是求无上道度化众生。净土,只是我们修道的歇脚处,况且十方净土都在我们心中。跟着本尊修,本尊修的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也修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修到最后,我们得三摩地了,自然就归于本尊的净土。如果最后还没有得三摩地,本尊也会带领我们归于本尊的净土。这是经上所说,所以我们不必计度归于什么净土。

    问:不到命终,就能生净土,这是真的吗?

    答:这个问题,有很多人问,大家如果仔细观察,当你大开圆解,不动念的当下,这片真空觉性,明明了了,不生不灭,尽十方虚空都在你觉性之中。既无生灭,那有命终?既是真空,那有秽土?我们的觉性,本是清净的,本是具足的。经上说:“心净土净。”秽土是你一念妄动,而生不觉,不觉无明,而有惑、业、苦。如果你离妄显真,歇即菩提,十方圆妙净明,净土不就在你心中吗?这有什么真假?只是你悟不悟而已。

    问:我们修法的时候,在观想不动念的当下,的确显示出一片清净境界,但这时,我们既不动念了,究竟还有没有念?禅宗以无念为宗,无念,就是没有念,如果我们没有念,怎能觉察到本具的自性?

    答:念,就是真如自性,真如自性是念之体,念是真如自性之用。六根能念,就是真如自性起念。如果没有真如,六根马上就坏。人死了,六根还在,但是不能起作用,因为念离开了。不动念,就是不攀缘,无念,是无妄念。所以《坛经》上说:

    “无念之念,是为正念。”

    我们所用的微密观照,就是正念,正念就是正觉,假如没有念,便成了砖头瓦块了。

    问:当我们观想不动念的当下,所显示的一片真空境界就是真心的全部吗?还是有少分带妄?

    答:佛在楞严会上告诉阿难:“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就是说我们的真心如第一月。所带一分无明妄见如第二月。无始以来,真心常落妄见之中。所以佛又说:“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陀那微细识,就是第八阿赖耶识,也就是二种根本中的真本,是无始菩提涅磐元清净体,我们称它为真心。但是真心之中,有无始以来所积存的习气,也就是无明,这种习气非常微细,不容易觉察,如果一经妄动,就像山上流下的瀑流一样。所以我们的真心,的确是真妄和合的,但是真心之体是全真,不过参杂无明习气之妄。在《深密经》上也说:“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虽然我们现在观想不动念,当下所显示的真空境界,就是真心、佛性、清净心。但这是理的顿悟,是圆解。所以佛说:“理可顿悟。”在《楞严经》上,这是最初方便。顿悟之后,“趁悟并销。”因为我们悟的真心是第二月,虽然是第二月,与第一月并无不同。所以佛接下去说:“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就是要我们见性圆解后,要继续事修。事修,就是要把微细的习气,慢慢的消除。大家要知,修到等觉菩萨,还有一分无明未破。所以千万不可把最初见性的顿悟,看成已经圆证菩提,那就大错特错了。

    问:我们修念佛三昧,直接修净念相继就可以,为什么要先修见性呢?

    答:譬喻你要去罗马,先要了解罗马是怎样的城市,在什么方向,有那条路可通,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然后我们买一卷介绍罗马的录影带,你在录影带中,看到罗马的古迹,看到梵帝冈教堂。录影带中所介绍的画面,及内容说明,你都一一记忆了解。有了这些准备,再去罗马、就不会走错路了,这便是去罗马的最初方便。也就是比喻修道中的见性。如果没有经过这段最初方便,你去罗马时,也许跑到了巴黎。所以修道要修因克果,称性而修,才不会错误。

    问:在后善这个阶段,我们开始修反闻妙音,到证入三摩地后,还要不要修反闻妙音?

    答:我们修反闻妙音,就是耳根圆通的反闻自性,因为自性中还有无明,无明会随时攀缘,所以我们时时反闻妙音,不让心念空过去攀缘。这样慢慢地一品一品地渐次深入,把无明破尽,所以妙音就是破无明的工具。直到无明破尽,圆满菩提,归无所得,那时,一切自在,妙音也无所得,自性也无所得。

    问:修到无明破尽,圆满菩提,明明是证到菩提涅盘,为什么是归无所得?如果修到后来,是归无所得,那我们何必修呢?

    答:我们要明了,所得就是“有”,菩提涅盘是非有非无,不着两边的一真法界。譬如你家的珍宝,忘记摆在那里,一旦找到了,这珍宝原本是你的,只是找到了,那有所得呢?如果有所得,便成了因得立所,所既妄立,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更成了妄为明觉。把菩提涅盘转为无明,真觉染成妄觉了。

    问:我们观想本尊放光,是不是观想眼睛见到光?

    答:既然是观想,就不属眼根。我们在修法中,如在极净时,也会有心光放出,但自己并未去分别,只是一种自在的感觉,所以不涉及根尘。通常经中所说之光,大都譬喻智慧,所以称之为智光。

    问:我们在观想本尊放光的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像来观想本尊,是随心所想,还是指定一尊菩萨像来观想?

    答:我们修念佛三昧的观想念佛,不是观像念佛,修观像念佛,就要照《观无量寿佛经》所说去观,观经上的第十一观,就是观大势至菩萨像。我们修观想念佛,是心想。经上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就是心中有这个念头,本尊在我前面放光为我灌顶。并不是观想本尊的形像,“观像”是要观形像的,“观想”只是观概念。比方观本尊的法身与我们的自性合而为一,法身是无形像的,自性也是无形像的,虚空和虚空相合,那有形像可见,所以只要有这个概念就行了,记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问:我们观想不动念的一片真空,就是我们的性体,性体既是空的,我们只要观想一切都空,就是见性,何必去反闻妙音呢?

    答:我们性体虽是空的,但这个空是真空,不是顽空,真空是起妙用的,什么是妙用?妙用就是我们的灵觉心,我们的灵觉心是没有形相的,所以是真空。如果执著没有灵觉心的顽空去修,最后就修到四空天去了,还是出不了三界。执空执有,都不是中道。二十五圣自陈圆通时,第一位是桥陈那,以“妙音密圆”得罗汉道,暗示修道要以 “妙音密圆”为第一。中间普贤菩萨,说明“心闻发明,分别自在。”心闻不是耳根浮尘根闻,发明是发明闻性中妙音。文殊菩萨所说:“反闻闻自性”,就是反闻妙音,因为妙音是自性所流露的。最后观世音菩萨用闻、思、修入三摩地,就是闻妙音而思修,如幻闻熏闻修。到了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就能十方圆明,任运自在。所以执著一切都空,是不对的。

    问:我们在观想离妄显真时,的确在不动念后,显示了一片真空,可是这片清净的真空,没多久,杂念就起,杂念一起后,真空就模糊了。还有反闻妙音时,不能马上听到妙音,有时突然听到,断断续续、不能一贯下去,是什么原因?

    答:你在不动念后,所显示一片真空,这就是我们的真如觉性,也就是佛性,你已经开悟见性了。但这是顿悟之理,就是佛说的理可顿悟。因为惑业未除,所以趁悟并销,于是维持不久,就会起心动念。佛接着说: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要继续去除惑,这除惑的事,不是一下就可顿除,要一步步的去做,等以后惑除尽了,这片清净的真空就不会模糊了。你反闻妙音时不能马上听到,是因为刚开始修,闻性与妙音还不能完全契合,慢慢时间久了,妙音自然就与你粘在一起。如果开始闻妙音困难,不妨用佛告阿难有关六入之耳入说:“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这方法,可使你马上闻到声音,但不可常用,因这虚发劳相,不是妙音。

    问:我们所守四种清净明诲的戒,除了没有酒戒外,其余都与普通五戒一样,不过普通五戒中的妄语戒,与我们所守的妄语戒好像有点不同,这不同的主要点在那里?

    答:妄语有两种,一是发言不实,是小妄语。一是妄称证果,是大妄语。普通五戒中的妄语,主要是指小妄语。四种清净明诲的妄语戒,主要是指大妄语。大妄语中妄称证果,是说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未得是未得菩提,妄称自己已得菩提。未证,是未证涅盘,妄称已证涅盘。犯了这种大妄语的人,佛说:“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如果真有修证的菩萨、罗汉,在末法中,随缘度生。经上佛说:“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惟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古德说: “住则不泄,泄则不住。”像慈航法师、清严法师,在圆寂时遗嘱三年开缸,他们在生前从未告诉人,我是菩萨、罗汉。但现在的社会不同了,自称佛,菩萨和本尊的人很多,一不小心,你就会入了魔道。一入魔道,就永失善根,沉沦苦海。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

    问:我们平常都要去工作,工作就不能修法,等我们将来老了,退休以后,就有充裕的时间,那个时候,就可以全心去修行了。如果现在修行,要怎样才能不妨碍工作呢?

    答:你觉得现在修法太早了,等到晚年再修也不迟。但是,无常不会等我们,谁能有把握控制无常呢?今天的报纸上报导,伊拉克所储存的病毒细菌,可以杀死两个地球上的生物。俄国储存的病毒细菌更多了,伊拉克储存的,只占俄国的百分之二十。假如这两国一旦发生问题,全世界都遭殃,地球也给毁灭了,这就是器世界成、住、坏、空的轮转。现在,我们的地球已经进人坏劫了,天气有圣婴现象、干旱、洪水、地震不断。大地到处被污染,人类也不断地斗争凶杀。谁能保证可以平安的活到老?如果我们能现在就修,只要发心,很快就有成就,经上说:“日劫相倍”,就是修一天,等于修了一劫,有这样大的功效,当然很快就能归于净土,归于净土后,就不再轮回了。其实,有工作的人,修念佛三味并没有大碍。早晚修法的时间,如果安排得好,是不妨碍你工作的。上班以后,你也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妙音密圆,不管你是劳心的,还是劳力的,妙音密圆可以帮助你专心一致,使你的工作更具效果。因妙音就是净念,工作时保持清净的头脑,办的事一定是有条不乱,这对你的工作不是有很大帮助吗?

    问:我们在修法前,为什么向释迦佛、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四位佛菩萨礼拜?不拜别的佛菩萨?

    答:我们拜释迦佛,因为他是我们的本师,我们所修的法,就是本师在楞严会上所说。修道人,必须尊师重道,所以向本师礼拜。我们所修的第一愿,是归于净土,是归于阿弥陀佛所辖的极乐国土,当然应该向阿弥陀佛礼拜。第三是拜观音菩萨,我们在第二愿中修菩萨道,就是修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所以观世音菩萨,也是我们的老师,当然应该礼拜。第四是拜本尊大势至菩萨,本尊是教导我们修念佛三昧,和带领我们归于净土的,等于是我们的家长,怎么可以不礼拜呢?至于其他佛菩萨,像微尘一样,太多了,我们那有能力去一一礼拜。所以拜这四位佛菩萨,也等于拜了一切佛菩萨。

    问:最初佛不准妇女出家,是为什么?

    答:一般来说,妇女的惑业比较重,妇女出生后,长大了就有月信,结婚后的生产等等,都是非常痛苦的。而这些痛苦,都是过去生中造的业,所以在修道的过程中,都是障碍。因为种种障碍,所以最初佛不让妇女出家。后来佛制定戒律,男众比丘,女众比丘尼,各守四弃八弃之戒,相沿至今。我们学佛,千万不可把女众看低,要知龙女八岁就成佛。前天《世界日报》刊载一段新闻,说中国大陆九华山,今年一月二日,有一位尼师,开缸不烂,这位尼师已圆寂四年,名字叫释仁义。今年春季,达拉斯佛教会,举办春季佛七,有位马玉叶老居士,要她女儿问佛教会的悟现法师,如果参加佛七时,参加的同修,在佛堂往生,会不会增加许多麻烦?悟现法师说,不麻烦。结果这位马玉叶老居士,在佛七的第四天,今年三月廿四日,上午第二支香,还参加绕佛,归位后,把拜垫摆好,礼佛三拜,就到大殿后,坐上沙发就往生了。像这样预知时至,佛七中往生的,也是女居士。再说,《楞严经》所讲的摩登伽女,原是个妓女,引诱阿难尊者。经世尊派文殊菩萨去救护,方脱淫难。到祗桓精含后,佛陀把人生道理讲给摩登伽女听,摩登伽女当下就证入二果斯陀含。佛为其落发,出家为尼,号性比丘尼。在楞严会上听佛说法,佛说到:“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这时候摩登伽女,心中淫火顿歇,得三果阿那含,爱河乾枯,成精进林。阿难尊者这时还是初果须陀洹。到了文殊菩萨在楞严会上选圆通以后,摩登伽女顿成阿罗汉,证悟四果圣者。而阿难尊者这时才入二果斯陀含。这段往事,在大藏经中的《摩登伽女经》上,说得很详细。摩登伽女是女性,而且是下贱的妓女,可是她智慧比阿难尊者还要高,一遇机缘触发,马上就能开悟,所以我们不可把女众看低,男女一律平等。若从性体上讲,非但人类男女平等,即使猪狗牛羊一切众生,都是平等而无高下。我们修都摄六根时,六根收摄后,第六识转妙观察智,第七识转的就是平等性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平等平等,所以我把小孙女的名字,取名叫一平。

    问:前些时看了一本书,书上说:“释迦佛说:未法时代,佛法在居士手中,不在和尚尼姑手中。我们不剃头,不穿僧衣,穿俗人的衣服,这是大乘菩萨僧。”这说法正确吗?

    答:这句话我没听过,也没有在经论中见过。恕我见识不广,读经不多。不过,从这话的本意看,好像是排斥出家人,这是不对的,出家人是僧宝,是佛法僧三宝之一,僧宝是续佛慧命的,如果真这样,我们皈依三宝变成皈依二宝了!这就偏离了正道。我的管见,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问:说到淫心不起,真的很难,比方我们不看黄色电影书刊,还是容易的事,可是在睡眠后,夜里在生理上就会冲动,心念马上生起,用什么方法可以防止呢?

    答:这是生理现象,要谈防止,先要在日常生活中,不看、不听、不想色情方面的东西,除工作外,反闻自性妙音密圆,让心理清净。晚饭后少喝水,水喝多了,睡到半夜,会膀胱发胀,刺激性腺,容易冲动。如果膀胱发胀有尿意,马上起床小解,不要赖床,小解后,洗个冷水脸再睡。如果你能在睡前醒后,都不断反闻妙音,就不容易冲动。睡眠时不要盖太热。要侧面睡,最好向右侧睡。记住,一切唯心造。

    问:我自己是信佛,但我先生什么教都不信,有人说,前世没有佛缘的人,今生不容易信佛,这是不是真的?要用什么方法才能使我先生信佛?

    答:信佛,必须有慧根和机缘,所谓慧根,就是你说前世的佛缘,过去生中信佛学佛,所生的慧种子,都储在我们第八识中,今生遇到机缘,熏发过去的种子,就自然的信佛学佛。我举二个实例:前几年,阿灵顿德州大学为我举办的佛学讲座,李幼丽同修常去听讲,有一次她听完演讲,向主办人把演讲的录音带借回去拷贝,她把拷贝的录音,放给她先生听。她先生是信天主教的,在美国航空公司上班。当她先生听完录音带后,完全转变了信仰。他要李幼丽带他到我这里来,那次他问了我许许多多的问题,他听后像是从一个幻梦中醒悟一样。从此,他信了佛,而且很虔诚,很精进。现在,也在修念佛三昧。

    另外一个实例:是福和市的招太太,达拉斯净宗学会的同修都认识她。她和先生在福和市开餐厅,有一年她身体不舒服,到我这里看病,回去时候我送了一卷念阿弥陀佛名号的录音带给她,她上车后,一面开车一面放念佛的录音。她一听到阿弥陀佛的佛号,就不自禁的哭了起来,一直从达拉斯哭到福和市,约一个多小时。到家后,她先生吓了一大跳,以为太太在路上出了事。从此,她信佛虔诚,经常到净宗学会去供斋,他先生同时也信了佛。还有一位洪同学,他在丹顿北德大修博士。有一年北德大办佛学讲座,要我去讲,我那次简说《维摩诘所说经》。讲完后,他送我上车时告诉我,他在北德大修电脑,已通过博士论文,他这次是第一次听佛学讲座,也是他在北德大最后一次听佛法,因为他已应聘到台湾某大学去教书。他说虽然第一次听佛法,在短短的两小时中,我的人生观全部被改观,好像变了另一个人,以前绝没想到佛法有如此的微妙。这就是机缘的契合,所以前世的佛缘,的确是有的。在永嘉大师《证道歌》中说:“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说他以前已经修了很多劫,证明有慧根是不假的。但是机缘也很重要,有慧根没机缘也发不出来。所以我们对没有信佛的人,要制造机缘,接引他们,如果他过去有佛缘,马上就能信佛学佛。如果他过去没有佛缘,那么你在他的今生,给他种些佛的种子,以后他就会遇缘而发。

    问:有些学佛人,在手臂上烧了戒巴,我们修念佛三昧,要不要烧戒巴?

    答:戒,在学佛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戒有戒相和戒体,在手臂上烧的戒巴,那是戒相,能烧当然好,如果有其他原因不能烧,不必勉强。一切事,我们要了解其原因。戒,是修道的助因,所以要守戒,是因为以戒助定。我们修念佛三昧,也要守四种清净明诲,也就是淫、杀、盗、妄四种戒律。主要是为尘劳惑业素重之人助行,为圆修之方便。佛在经中说:“摄心为戒。”就是收摄其心,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众戒具足。所以心为戒体,一切都是从心建立的。所以摄心,就是众戒具足。我们修念佛三昧时,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离妄以后,攀缘心不起,那里还有淫杀盗妄?

    问:我们在家人俗事多,修习佛法,不容易深入,要怎样修持,才能有成就?

    答:在家居士修学佛法,虽然俗事多,若真能发心学佛,能放下的就放下,不能放下的就随缘,但不攀缘,照样可以学佛。要说到在家居士学佛的成就,那可多得很呢,先说古时,在唐朝有位庞蕴居士,他的妻子儿女一家四口,统统学佛,每人都能临终预知时至,自由往生。尤其他的女儿庞灵照,更是机锋过人。现代的在家居士,也有很多有成就,比如说台中的李炳南老居士,一生都在慈悲度众生。台湾大专学校佛学社社长,从前每年暑假,都去台中李老居士那里学佛法,回校后引导大众学佛。台中还有一位朱居士,是台湾在家人出版佛教杂志最早的,他发行的《菩提树》月刊,世界都在流通。因为内容丰富,印制华丽,人人见到都生欢喜心。他不变初心,一个人的力量,把这个宏法利生工作,一直独撑了几十年。后来台北也有一本《慧矩》月刊出版,也是居士们办的。台湾近年成立了很多印经会,集大众的力量印制经书,弘法利生,如佛陀教育基金会、菩提印经会等等,都是在家居士所办。台北市的念佛团,都是在家居士,从前有个李团长,他有一天在念佛团念完佛,告诉大家,他要向大家告别了,走到会客室,坐上沙发就往生了。在达拉斯,十几年前有位居士叫游建泰,是台湾某大学外语系高材生,毕业后,夫妻二人到美国来念书。他信佛以后,非常精进,居然放下 一切,在家里闭关勤修。他的妻子一面工作,一面供养丈夫,为他护关。几年后,他毅然带了妻子到纽约庄严寺,夫妻双双落发出家。说到纽约庄严寺,就有一位大德沈家桢博士,沈博士最早在纽约办了个轮船公司,后来为了要办道场,在纽约买一块很大的地,辞去轮船公司业务,专心建寺庙,几十年来,他全部心力、财力、投入了道场之中。如今庄严寺已规模宏具,点点滴滴都是沈博士心血所成。非但沈博士如此,他的夫人,也把一生的积蓄,盖了一个图书馆,更使庄严寺完美。还有休士顿的严宽古(*电脑无此字:心古)居士,他捐了几百万美金,帮助佛光会在休士顿、达拉斯、和奥斯汀等地建立道场。这些在家居士们,不图名闻利养,其伟大处,真非言语可以赞叹。以上所说的,都是我们知道的一部份,还有许多在家居士,默默修行,作利他事业,不为人知。善财童子,经文殊菩萨要他出外参访善知识,他总共参访了五十三位,五十三位善知识中,只有六位是出家比丘、比丘尼,其余都是在家居士。所以我们在家人,不要以为没有出家,就不能学佛,不能有成就。只要我们发心,没有办不到的。

    问:一般修法,都要盘腿,修念佛三昧为什么可以不盘腿坐在椅子上修?

    答:修念佛三昧,不是要大家不盘腿。是盘腿也可以,不盘腿坐椅子上也可以。你如果过去盘腿,没有障碍,己经习惯了,当然还是盘腿好。有些人刚开始盘腿,没有多久,两腿发麻酸痛,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这时整个身心,被两腿酸痛占领了,你那里还能不动念去修法。况且,我们修的念佛三昧,是二六时中,行住坐卧都不可离的。坐、只是一个短暂时间,所以不拘任何方式,只要坐得正,把身心放下即可。如果你们是盘腿坐的,当你下座的时候,要用手在膝,大腿、小腿,和脚背上按摩,觉得气血畅通了,再起身作务,这样就不会伤害腿的健康。

    问:为什么忙碌时,可以暂停晚修,早修不可废?

    答:这是特殊情形,其实你把时间安排妥当,也用不著暂停晚修。当我们决定修念佛三昧后,二六时中都要修,提出早晚修,是加强于平时,平时因工作,不能全心修法,所以在早晚拨出一小时专修。为什么可暂停晚修,不停早修呢?因为你已工作一天,心力具疲,在这种情形下修法,容易昏沈入睡,所以不如早点休息,早点起床。早起后,经过一夜休息,疲劳消除了,精神振作了,这时修法,最容易开智慧。其实这些都是为初机而说的,如果你修习已久,与三昧打成一片,那有什么早晚修?无修而修,修即无修,我们的定体,是无始以来本有的,不是修来的,你只要离开攀缘心,早晚都在定中。

    问:修法时,为什么要观想本尊放光,以及与我们合而为一?这有没有效果?

    答:我们修观想念佛,处处要从观想下手。观想本尊放光为我们灌顶,就是祈求本尊用大势威力,用智慧光,加持我们,消除障碍,增长智慧,使我们修法得成就。至于观想与本尊合而为一,这就是观想我们平等真如法性,与佛菩萨法身圆融一如。在永嘉大师《证道歌》中有: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还与如来合。”

    永嘉大师是经惠能祖师印可的大善知识,他的作品《证道歌》,从中国唐朝起,丛林中就列为必修课,所以从前的小沙弥就要背《证道歌》,可见其重要。所谓观想与本尊合一,也就是证道歌中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还与如来合。”这有一比喻,我们比喻一支小蜡烛,小蜡烛点燃后,烛光很微弱。佛菩萨光芒非常的耀亮,像一盏强光灯。这非常耀亮的光和微弱的烛光合而为一后,光光互融互摄而不分,于是小蜡烛微弱的光也融于耀亮的光芒中。至于有没有效果,那要看你是不是认真的观想。如果你诚心去修,成效是非常的快,因为这个法门,经上说是胜义中真胜义性的。

    问:为什么在修法时,要念楞严心咒,其咒义为何?

    答:在《楞严经讲义》上说:楞严神咒共有五会,从四百十九句到最后是咒心,是秘密首楞严。此段既称咒心,则是五会中精要之义。如果时间够,可以持全咒,时间不够,但持此段心 咒,也有无上妙用。经中神咒,不可思议,按例不意译。经上佛说:

    “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离魔事,无有是处。”

    佛又说,

    “是故如来,宣示此咒,于未来世,保护初学,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隐。”

    我们应知,持咒之法,要深信不疑,一味持之以恒,身口意三密相应,不要起心求解,一念不生,自能得益。

    问:我对念佛三昧这个法门,实在很有兴趣,但我刚结婚没多久,如果要守其心不淫,恐难澈底,不知有无其他方法, 可以两全?

    答:说到不淫,大家一定是不愿意的,尤其是在家人。就这个“淫”字,让我们生生世世轮回不息。佛说其心不淫,是对一切惑重众生的助行,如果在家修法,不能当下戒淫,可以先入前方便。所谓前方便,等于大学先修班,先方便修,等你慢慢进入最初方便后,心念渐渐生定,境风慢慢止息,波浪自然而停,到寂然不动念时,便能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即众戒具足,淫念不除自断。所以可入先修班,先修前方便。

    问:请问老菩萨,我们应该怎样称呼你,是称师父,还是大师,还是上师?每月我们怎样奉献和供养?

    答:我不是菩萨,也不是师父,也不是大师、上师。我们的本师是释迦牟尼佛,我们都是同在佛菩萨座下修学的人。所以我们的关系是同学。你称呼我同学也可以,称呼我同修也可以,也可以称呼我师兄或师弟。说到奉献和供养的问题,我要明确的告诉你,这里是不受一切供养的。修念佛三昧的,一切免费,不要你们花一分钱。我们在家人,大都各有行业,要供养,应该供养出家人,因为出家人在寺庙中做续佛慧命的工作,他们没有收益,要靠在家信众的供养才能维生。另外,我们应该供养我们的本尊,因为本尊教我们修念佛三昧,带领我们归于净土,所以我们应该供养我们的本尊。用什么来供养本尊呢?就是认真修持本尊所传的念佛三昧,并且把它传化给大众,把众生引度到佛法里,让大家都脱离轮回的苦海,这就是最好的法供养。

    问:我们还未证菩提前,怎么能去度众生呢?

    答:只要我们开悟了,就可以去度众生。譬如说,有人问我们怎么去罗马。我们告诉他,从达拉斯坐美国航空公司直飞罗马的班机。但是要准备护照,机票,以及联络罗马的接机人,告诉飞机到达的日期,时间,航空公司,班机号码等等。其实,我们没有去过罗马,怎么知道去罗马的情形呢?因为我们早就研究去罗马的行程。我们找过网际网路,去罗马班机有那些。问过航空公司起降的机场时间,以及出入境的手续。我们虽未去过罗马,但是我们对去罗马的一切都明了,所以我们可以告诉去罗马的人正确的信息。度众生也是一样,虽然我们未证菩提,但我们已开悟见性,明了真心是怎样的,以及要怎样修才正确,所以我们就可以告诉众生,修行的正确信息。在《楞严经》第三卷,阿难尊者蒙佛开示后,大开圆解。于是他说偈云: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在《楞严经》第六卷,阿难尊者向佛陈述:

    “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 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阿难这时还未证菩提,只是悟得理法身,故发愿起修,期能早得究竟法身,这是上求佛道以自利。接著他就发愿下度众生以利他。而且请世尊作证明,先入五浊恶世去救苦救难,如果还有一个众生未成佛,自己绝不取证涅盘,亦即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种大愿大行,才真是我们所师法的。最后,恭祝诸君,悲智双运,以报师恩。

 

后 语

 

此书辑录完成时,接一远方同修来信问道:“我们所修念佛三昧,分第一愿与第二愿二个阶段,假如并为一愿,直接向菩提道修,岂不更为方便。”

关于区分第一愿与第二愿的原因,是因我们修法的人,大都还是凡夫,在修法过程中,是渐次而进的,时间一长,很容易退转。如果不能精进不退,便出不了三界,又要展转生死,轮回六道,与菩提道愈行愈远。所以我们皈依大势至菩萨为本尊,修学本尊所修法门。这样,本尊就会带领我们归于净土。只要我们先归于净土,就不再轮回六道,与诸菩萨诸上善人,共同在净土进修菩提道,这不更方便吗?这不更有保障吗?

修这个法门,在契入三摩地前,一定要把住 “妙音密圆”。文殊菩萨告诉我们: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地,实以闻中入。”而且说:“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未来修学人就是我们,就是要我们从妙音密圆去修。并且告诉我们:过去的微尘佛和观世音菩萨、以及文殊菩萨自己,都是从“音闻”修成道的。所以文殊菩萨最后说:“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妙音密圆澈底了悟,妙音密圆就是“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的“音闻”,微尘的佛菩萨,都是修音闻成道的。妙音不是从动静中所生,它是从自性中所流露,因为要“反闻闻自性。”自性那有声音可闻?所以这时自性能生万法的本能,流露出似梵音,海潮音的“妙音”,而这“如幻的妙音”,是似有非有,似无非无的。我们就从耳门反闻深入,安住在 “如幻的妙音”中,闻熏闻修,修即无修,任运自在,这就是妙音密圆的修法。

虽然经上说西方净士距娑婆世界十万亿国土,但是经上也说:十方世界在汝心中。前面是对执著有身相的人所说。后面是对开悟见性的人所说。你见性了,你就心包太虚。十方净士你都可以自由来去。

我们修妙音密圆时,是离一切攀缘心的,所以缘心自在。自在的缘心,是清净的。清净心就是十方净土,所以十方净土都在我们心中,这就是心净土净。我们修妙音密圆时,也是在净土中修的,反闻这如幻的妙音,闻熏闻修,把身心融会在如幻的妙音里,历历分明,这就是妙修行路。如果你能不退转就可直至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攀缘心是凡夫心,凡夫因迷,所以攀缘。清净心是觉悟心,圣贤因觉,所以清净。凡心和圣心,是同一个心,看你会不会转,会转,你就转凡成圣,亦不立圣凡。就在那一念之间。

 

己卯夏梦幻老人时年七七。

 

 

 

附录:念佛三昧与临终成就

 

十多年的老友尹建伟,偕同夫人汤瑞莲到我这里晤谈,建伟兄说:“瑞莲病了,下腰疼痛难忍,吃了止痛药都无效。”我问:“看过医生吗?”他说:“看过了,医生说她是肺癌,可是她胸口不痛,也不咳嗽。”

我随即检查她的疼痛处,按压她的下腰部,她说压的时候不痛。于是我检查她的坐骨神经,因为坐骨神经病变时,常会反射腰际疼痛。当我按压坐骨神经秘穴时,她喊很痛。我告诉她这是坐骨神经的毛病,至于是不是肺癌,那要切片才可决定,我可以肯定的,是你的坐骨神经有障碍。

于是我为她治疗坐骨神经。经过三次治疗,我问她疼痛有没有减少?她说没有。通常坐骨神经病,经过三次治疗,大都疼痛消除或减轻,她经三次治疗后,丝毫没有进步,这个问题显示坐骨神经已由外来因素侵犯,非坐骨神经本身的障碍,所以我建议她作切片检查。

当时我觉得瑞莲的病情很严重,他们夫妻俩都是密宗的修行者,我问她平常有没有持咒?她说有时持,但不契机。当天她回家时,我送了一本《一条妙修行路》给她,我说:如果看了有问题,希你提出讨论。

隔天她到我这里,告诉我书已全看完了,也全部明了内容。当时我很惊奇,很多人看完此书,都有不太明了处,她居然全都了解,我心存疑惑,于是试问她:对自性之探索时,一念不动的当下,你有什么感觉?她说:我感觉身体已不存在,世界也空了,只有知觉明明了了。我又试问她:你听到“妙音”吗?她说:当我觉得身心世界都空了后,耳朵里就有像虫叫的声音,绵绵不断,现在我也听到耳内的妙音。

当时我很感动,我告诉她:你见性开悟了!大势至菩萨的念佛三昧法门,对你很契机,你可以照此修持,会有很大的成就。她听后问我:修持这个法门后,要多久才能进入三昧?我说:三昧就是正定,本尊大势至菩萨说的“念佛三昧”,和观世音菩萨说的“金刚三昧”,都是“首楞严大定”所摄,此定不同于常途以功夫引起之定,亦不同于起心对境之定,此定是自性妙定,人人本具之自性,天然不动,不假修成,纵在迷位,其本体如故。所以修念佛三昧法门,要先从见性开始,然后再观想如幻妙音,当你观想妙音时,此一观想,非意识分别,因为意识分别是生灭心,故非了义。我们观想如幻妙音,是依本觉不生灭之理性,起始觉回光返照之观智,用微密观照,融合不生灭之如幻妙音。“当我们在观想妙音的当下,即在念佛三昧之中”。念佛三昧,二六时中,皆与我们同在,是常在不动的,是不生不灭的本具之定,所以是殊胜的法门。

瑞莲听后又问:书中说修念佛三昧,要经初善、中善四十二天方入后善,如果病重之人,来日不多,此门既称殊胜,有无其他方便使其速成?我告诉她:若欲速成,必具上根利智,一闻即悟之人,发勇猛精进心,按本书修持心要,二六时中,一念不生,惟融如幻妙音,闻熏闻修,无有造作,不假功用,任运自在,能如此不退,经三日夜,即可深入三昧。因为佛在楞严会上说:是法“日劫相倍”,也就是修一日如同一劫。权教称历三劫方获法身,如是三日夜,如同三劫。权教多重事相,必假修成;实教则重性具,贵在了悟。何况本尊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当着佛陀及诸菩萨发愿:“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照此修持,专住念佛三昧,就是念佛人,命终时本尊大势至菩萨主动来带领你归于净土,所以上根利智如你之人,一闻即悟,若能发勇猛精进心,融于如幻妙音,三日夜不退,即有成就。

她听后又问:修法时要一念不生,观想妙音,不就是生“念”吗?我告诉她:这个一念不生的“念”,是指的意识心,因为意识心时时分别执着,是生灭心,所以我们要舍弃它。我们用的观想,是始觉起的智观。观想、观照、反闻、回光返照等,都是楞严经中讲的妙奢摩他所起的微密观照,照体独立,是不生灭的,如幻妙音也是常住不生灭的,我们修法,要以不生灭性为本修因,来修因克果,所以不能起心动念。

她又问:我决定发精进心修念佛三昧,但这样修法,最后有什么成就?我告诉她:你若发勇猛精进心,照此修持,最后可能有两种成就。第一,因你精进不退修持,精神力集中,可能化解色身之障碍,恢复健康的身体,不再有病痛烦恼。第二,如你此界缘尽,即可渐次深入三摩地,自由往生西方净土。你的名字叫汤瑞莲,这个“汤”是八功德水,“瑞莲”是花开见佛,西方净土,早就与你有缘。她听后非常高兴地说:太好了!谢谢你的解说,我一定能做到。

隔日,瑞莲最后一次到我这里,她告诉我说:昨晚我依法修持,一夜之间,感觉身体疼痛减少了,也用不着吃止痛药,而且修不多久,居然入定了,心中明明白白,耳内妙音绵绵,没有多久就天亮了!建伟叫我起床,我才从定中出净。这境界实在很微妙,我还是第一次经历,终算遇到一个妙法门。前几天一位喇嘛告诉我,要我仔细找位医生,一定会医好我的大病,如今果然被我找到了,你不但医一般身体的病,而且还医治我的生死大事之病,我太幸运了!但我要拜托你一件事,建伟学佛多年,什么书都看,杂而不专,请你以后告诉他,要他读《楞严经》和《一条妙修行路》,专修念佛三昧,我已在这个法门中得到益处。

我安慰她说:你放心,我一定找机会跟他说,你回去后,必须勤修勿退,一切当如你意。

隔天她没有来我处,我去电话,是建伟接的,他告诉我瑞莲昨日回家后,一直安睡至今晨,叫她起床也不理。我对他说:我马上来你家看她,你不要叫她。当时我就赶到建伟家,瑞莲很安详地睡在床上,我测她鼻息,出入息都很微弱,节奏均匀,这是深入三昧之境。我告诉建伟不要吵她,也不要动她,她现在身体没有疼痛,所以才能这样安详,我嘱咐后就回家了。

隔天早晨我去电话问建伟,瑞莲情况怎样?他告诉我昨天瑞莲一直睡到傍晚,起床去洗手间方便后,又回睡房到现在,没有疼痛,也没有变化。我要他让她安静地休息,不要惊动她。

经数日后,消息传来,瑞莲毫无痛苦安静地往生了!当时我觉得她走得好快,赞叹她的确做到了!一周后我把建伟请来,转告瑞莲托付之事,建伟不胜悲戚。瑞莲这孩子悟性敏捷,好胜心强,早年台湾大学毕业后,偕建伟来美,二人修完硕士学位,建伟任职德州仪器公司,瑞莲在家奉养公婆,相夫教子,极尽家庭主妇之职,平常不多说话,对人和蔼可亲,谦恭有礼,社区人士如有任何困难,她都挺身相助,亲友无不称其贤德。今能深入三昧,方现其慧根深厚,精进不懈契入圆满之成就,诚殊胜之因果也。

 

摘录《美佛慧讯》

 

楞严心咒

 

多侄他 唵 阿那隶 毗舍提 鞞啰跋者

啰陀唎 盘陀盘陀你 跋者啰谤尼泮。虎吽都嚧雍泮 莎婆诃。

 

(*因为电脑字库限制,若干字无法打印,只得用相近字代替。原字请参考其他经书著作。) 

一切功德 回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