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优美句子:《冠心病名医方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8 17:09:03

《冠心病名医方1》54-37(冠心病预防与治疗)

(2009-03-30 22:36:28)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自我保健

(一)冠心病

1.两和散  蒲辅周

组成

人参   丹参   鸡血藤  血竭或藏红花琥珀

石菖蒲 炒没药  香附   远志肉      茯神

功用  两和气血。

主治  冠心病。

方解 蒲氏认为冠心病属虚证,不是实证,虚多实少。病因是“心气不足,营气不周”,病位在心脏。根据“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的原则,以补为本,以通为用。“通心气,调营卫”,主张“活血顺气”,不主张“破血攻气”。

本方以人参为主药(也可以党参代替,糖参不如党参),目的是“助心气”;

丹参性偏凉,必要时可改用当归;

鸡血藤养血活血,功过桃仁;

血竭活血而不伤正气,如缺药,可改用郁金;

石菖蒲具有止痛、运中、强心作用。

应用此方治疗心绞痛有效,没有副作用,对于需要较长期服用者,也可耐受,是通补兼施的好方子。

 

2.冠通汤  张镜人

组成

丹参9克      炒赤芍9克  桃仁4.5-9克 降香3克

生香附9-15克 广郁金15克  全瓜萎15克  玄胡9克

远志3克      清灸草3克

功用  疏通心脉。

主治  冠心病。

加减

气虚加党参9克,兼脉结代者加川桂枝3克;

阴虚加生地12克,兼脉结代加党参9克,大麦冬9克,五味子3克;

痰湿加制半夏6克,炒陈皮6克;

痰热加川贝粉3克(冲),炒竹茹6克;

胸膺窒闷较甚者加砂仁3克(后下)、佛手片6克或檀香15克,薤白9克;

心前区疼痛较甚者加川楝子9克,炙乳、没各4.5克;

刺痛或绞痛加红花1.5克,失笑散4.5—9克(包);

胸膺闷窒及心前区疼痛患者,还可加服三七粉1.5克或冠心苏合丸每日2—3次,每次半丸或l丸,含化或温开水化服;

心悸加炒枣仁9克,茯苓12克,茶树根1.5克;

血脂高属温热加茵陈15克,泽泻15克,或生山楂9克,麦芽12克;

属肝肾阴虚者加桑寄生15克,制首乌9克,制黄精9克;

血压高加梧桐根30克,桑树根15克.枸杞根15克或桃树根30克,决明子9克.

 

3.理冠通痹汤  程万里

组成

桂枝6克 党参l2克  当归12克  制首活血祛瘀以治标。

主治 冠心病。临床主要症见阵发心胸疼痛。

方解

本方以桂枝强心阳;

党参益心气;

当归、制首乌养心血;

瓜萎、薤白豁痰理气;

丹参、红花、川芎、郁金活血祛瘀。

综观全方具温通灵动之性,祛瘀生新之功,养正之中寓行瘀之用,散结之内无伤正之偏.为治疗冠心病之主方。

加减

若血瘀偏重,症见心区刺痛,唇舌色暗或有瘀斑,脉弦涩者,可在方中加活血化瘀之药,如元胡、三七粉等;

若痰浊偏重,可见胸部闷痛不适,舌苔白腻,脉弦滑,则去制首乌,加入化痰之药,如半夏、茯苓、陈皮、石菖蒲等;

若苔黄腻,脉滑数者,可加黄连、竹茹、胆南星等以清热化痰;

若气滞偏重可加理气之药,如枳实、桔梗、檀香、砂仁等;

若见心胸疼痛,面白气短,舌淡,脉迟或见结代,可加入温阳补气之药,如制附子、干姜、黄芪、炙甘草;

若疼痛剧烈不止,四肢厥冷,精神倦怠,脉沉微欲绝,此为阳虚欲脱之证,急宜回阳固脱,益气复脉,方中去桂枝、川芎、当归、首乌、郁金,加人参、制附子、干姜、麦冬、五味子、炙甘草等;

若见心胸阵痛、头晕目眩,心悸易惊,睡眠不安,唇舌色淡,脉细弱者,为血虚偏重,宜加补血养心之药,如干地黄、枸杞子、五昧子、阿胶、酸枣仁等;

若有脾虚而见脘痞腹胀,便溏者,宜去瓜萎、当归、制首乌,加白术、茯苓、山药、内金等健脾助运。

疗效 以理冠通痹汤为基础方,基于以上加减原则,临床观察治疗冠心病患者120例,治疗后疗效观察:

显效65例,占54.10%;

改善49例,占40.8%;

症状无改变者4例,占3.3%;

加重者2例,占1.7%.

总有效率为95%,总体结果较满意。

 

4.复脉定痛方  袁家玑

组成

炙甘草12克 党参18克  桂枝9克  瓜萎壳15克

薤白10克   丹参15克 川芎10克  红花7克

延胡索10克  木香9克

功用  益气复阳通脉,行气化瘀。

主治 冠心病。症见:脉律不齐,动辄心悸,胸闷心痛,倦怠无力,面白肢冷,舌质淡紫。

方解 本证由于心气不足,加之痰浊瘀血痹阻心脉,为本虚标实之证。

方中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

党参、桂枝益心气,通心阳.助炙甘草复其血脉;

瓜萎壳甘寒润下,能除胸膈郁结痰气;

薤白滑利通阳,散瘀血,可疗胸痹刺痛;

丹参、川芎、红花、延胡索、广木香行气活血以定痛。

全方具有益气复阳通脉,行气化痰活瘀之效。

加减

气虚甚者,加黄芪、黄精;

脉律不齐加重炙甘草用量;

气滞血瘀心绞痛者,加金铃子散、绛香、鸡血藤、郁金;

心悸短气加茯苓、枣仁;

痰多胸闷者,加二陈汤;

湿痰配用苓桂术甘汤;

热痰合用温胆汤。

 

5.冠心病方  徐文达等

组成

栝萎 薤白  桂枝  丹参  降香香附(制)  泽泻  首乌(制)

功用 温通胸阳,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 冠心病,症见胸闷胸痛,心痛彻背,或引肩臂痛,喘息咳唾痰涎,心悸气短,心烦失眠,舌质暗紫、瘀点、苔白,脉弦滑或迟涩。

加减

若阴寒较甚,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加附子、干姜;

痰浊阻滞,胸中痞塞,加姜半夏、川朴、荜苃、木香;

痰热内蕴者去桂枝,加黄连、姜半夏;

心脉瘀阻,心胸刺痛,及至两胁,因气滞者加木香、砂仁、檀香,

因于血瘀者加桃仁、红花、五灵脂、制乳没、参三七;

心神不宁,惊悸怔忡、失眠多梦,加酸枣仁、远志、柏子仁、琥珀;

肝阳上亢,加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黄芩。

 

6.加味生脉散   高肇基

组成

党参(或太子参)15克 麦冬12克  五味子9克  赤芍12克

丹参18克          川芎9克

功用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主治 冠心病。症见胸闷气短,心悸心慌等。

疗效 本组50例诊断与疗效观察评定均按1974年全国冠心病座谈会之修订标准。

45例有典型心绞痛病例中,显效34例,改善10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97.8%。

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60%。甘油三脂异常30例,治疗后显效、有效共25例,总有效率83%。

β一脂蛋白异常24例,显效有效21例,总有效率87%。胆固醇异常26例,显效,有效13例,总有效率49%。各种症状均有改善。

 

7.宁心汤  孟百三

组成

孩儿参9克 丹参9克 当归6克  川芎3克  赤芍9克

白芍9克  生地9克  桃仁9克 红花5克  茯苓9克

广木香5克 陈皮3克  甘草3克

制法  上药1剂做成宁心汤冲剂2包。

功用 行气活血,化瘀疲止痛,益气养阴。

主治 冠心病,症见胸痛(心绞痛)偏向左侧,痛引肩背,痛如刀绞针刺或如紧束样痛,或如物压痛,伴胸闷心悸气急。

方解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多属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根据祖国医学“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急性心绞痛发作时,可用芳香理气、宣痹通阳之药,如冠心苏合丸、苏合香丸之类解痉止痛,舒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血供,但多用则耗气伤阴,整体疗效欠佳,作用亦不持久。宁心汤功能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益气养阴有:孩儿参、生地、白芍;

活血化瘀有:丹参、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

配以广木香、陈皮、茯苓、甘草以调畅气机。

全方既有培元固本之功,又无耗气伤阴之弊,虽无特殊药物,但因配伍得当,较单纯活血化瘀或芳香止痛药物为优。

加减

兼有面色苍白,肢冷畏寒,自汗乏力,大便溏薄,苔白腻,舌质淡,脉沉缓,时有结代或涩脉.属阳虚,加桂枝4.5克;

见浮肿加熟附片4.5克;

若兼有胸部烧灼感,头晕盗汗,夜寐欠安,口干,舌红少苔,脉细带数,或见代脉,属阴虚,加元参9克,麦冬9克;

若兼有头晕目眩、手麻、肢酸乏力,夜寐多梦,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濡缓,偶有结代,属痰湿,去生地、当归、川芎,加苍术、制半夏、焦楂曲、泽泻各9克。

疗效 用宁心汤治疗冠心病患者85例,其中81例有明显心绞痛,经治疗:

显效(心绞痛基本消失或每周发作1—2次,

发作程度轻微,时间短暂)41例,占50.6%;

改善(心绞痛次数减少1/2左右)37例,占45.7%;

无效3例,占3.7%;

分享

0

阅读(60)评论 (0) 收藏(0)转载(0)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前一篇:《心悸名医方5》54-36(冠心病预防与治疗)后一篇:《冠心病名医方2》54-38(冠心病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