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宠物猫店:少林点穴法 点穴总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57:05
少林点穴法 点穴总论

第一节 点穴须知

  点穴者,为擒拿法之妙,技击法之冠,是少林家传武技之瑰宝也。
  点穴者,仅以星斗山河之象,沙虫猿鸟之形,据其部位,仿其动作,而演变为
拳法奇技,渐而丰增武林之彩。少林僧兵盛达两千时,武技日益高妙,击法日渐出
奇。为了门户,必精其术。得之皮毛者,可借新奇而自掩;得其真传者,视其珍异而
自秘。如此千余年,至日减其技,渐而失传。
  今日武家,门派众多,惜日仅少林、武当两派。两派之史,少林久远。北齐稠禅
师,是少林寺最早的一个武功超群之武僧,为少林拳法的奠基者。武当之祖是张
三丰,张氏生于宋代徽宗年间,其武技精奥超群。少林武当,无分轩轾,友合一家,
技击有岐。今人评曰:“外家少林,内家武当,外家主刚,内家主柔。”其实两家都
刚柔兼备。凡武家皆含阴阳造化之机,具刚柔互济之道,始足以效实用。否则,纵百炼
之钢,亦必有折损之时。
  点穴法,其理极精,得真技难。善此技者又互相慎秘而不外传,所以至今能精
其法者甚少。
  习武者,仅能拳技其名,而不知其法,实令人可惜。点穴法为制人之武技,与
医学紧密相关,其理深奥,非精心研练者,难通其术。先师无不告诫:“练点穴之法,
必高武德,立苦恒志,几十年如一日,方能获得真功。”
  凡习点穴术者,须深如:人之所以能生存,其理在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生机勃
勃,欣欣向荣,体皆健壮。若气血失调,则死机潜伏,垂危欲绝。故先师劝后生要常
日习武,频练体肢,使阴阳平衡,气血畅通,骨壮筋柔,全身力宏,益寿延年。
  气与血,为人生养命之源,循行全身,永无静止。而经行之道,亦有一定之规,
经行这时,亦有一定之序,丝毫不爽,皆有所现。人身12经365穴。气血沿经络循
一周,气血必经行一度,其经行则以十二时为准。吾人若悉知此规,施其点穴法,
皆能效验。攻者心破,守者心坚,常胜也。
   习武者尚德不尚力。力虽足以伤人,而人未必心悦诚服。唯德者,力虽逊于
人,而人必帖然,此不易之理也。盖武技之精者,一出手即可制敌亡命,而对于生
命垂危之人,则略施手法.即可使其复苏。若能杀人,而不能生人者,则谓之死手,
无可取也。故学武必先学生人之道。
  “治伤非难勘穴难,用药非难辨症难。”盖治伤者必先认定其所伤之处。究属
何伤,究属何穴,然后依其症而定其治法,或用手法而治其外表,或用药物而治其
内伤,药到病除,手到复春也。
  凡属少室贤徒弟子,学其武,必先重武德。有技无德者,非少林之徒;偏守武德
而无技者,蠢才,无用也。少林寺院武僧和寺外皈依门徒,虽武艺超群,却永藏于
暗处,从不无故伤人,众人也不知其通武也,真可谓:
      切记先师训,尚德葆朱心。少室真武技,莫传恶歹人。
           英名芳千秋,歹徒臭万处。

  (1)宗旨 习点穴法,必先识诸穴所在部位,后辩明其起止循经路线,还须知
晓各穴位与脏腑、脑颅.气血、五行、阴阳之依存,生克、制约之关系,方能沿其道
渐而习悉之。无分春夏秋冬,无分生计贫富。无分畅阻顺逆,苦恒久之,方能学到其
功,练成绝技也。
  (2)用途 一者失也。偶被歹徒恶技所伤,因气血停滞不能循环,四肢萎滞不
能转动,或致不动声息,不省人事,此属内伤。用点穴法医治,能使君愈也。
  二者护身也,君出门在外,若遭暴客歹徒之劫,危及生命,可用点穴法解之、
破之、而转危为安。
  三者健身也。习点穴之方,虽表功在手,但力源在脏,内外发一点,皆动百节
内外,全身动也。静者积,积之必滞,疾也;动者通,通畅百节必活,健也。
  (3)少林寺习武戒约
  ①习此技术者,以强健体魄为要旨,宜期夕行事,不可随意作辍。
  ②宜入佛门,慈悲为怀,纵于技术精熟,只可习以自卫,切戒逞气血之私,好
勇斗狠,犯者与违反国法同罪。
  ③平日对待师长,宜敬谨,遇事勿得有违抗及傲慢之行为。
  ④对待后辈,须和顺、温良、诚信,孝双亲,不得恃强凌弱,任意妄为。
  ⑤于挚锡游行之时,如与俗家相遇,宜以忍辱救世为主旨,不可轻恃技术而
逞强。
  ⑥凡属少林师法,不可逞愤相较,但偶而遭遇,未知来路,须先以左手作掌上
与眉齐,如系同派则以右掌照式签之,则彼此相知,当互为援助,以示同道之谊。
  ⑦饮酒食肉为佛门之大戒,宜敬奉遵守,前辈曰:酒能夺志,肉可昏神也。
  ⑧女色男风犯之必遭天谴,亦为佛门之所难容,凡吾宗门弟子,必严守戒规,
勿毫违矣。
  ⑨凡俗家弟子,不可轻以技术相授,以免危害于世,违佛氏之本旨。如深知其
人,性情纯良,而又无强悍暴狠之行,习者始可一保衣钵。但饮酒淫欲之戒须使其
人誓为谨守,勿得以一时之兴会,而妄官其毕生,此禅宗之第一要义,切勿轻而视
之也。
  ⑩戒恃强争胜之心,及贪得自夸之习,世之以此自丧其身而兼流毒于人者
不知凡几。盖技击术之于人其关系至为紧要,或技炫于一时,或务得当室因之生
意外之波澜,为禅门之败类,贻羞当世取祸俄顷,是岂先师创立此术之意也乎,凡
此后学者宜切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