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高中乱序百度云:[转载]一堂好课好在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28:28

一堂好课好在哪

——有感于一节科学课

窦桂梅

  “名医一把刀,名角一台戏,名师一堂课”。傅老师是名师,她的课,要听。因为,那一定是节好课。
  什么是一节好课?“好课”怎样炼成的?这些问题,专家、教师们已经讨论得热火朝天。关于好课的评论永远不会休止,每一个人的心中,依然是各有所见——如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教师的成长;教学内容的合理与教学效果的有效等。但,不管怎样,努力让自己上出一节节“好课”,应该是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追求。
  下面,让我们走进傅老师的这节科学课,看看这节好课“好”在哪里。
  一、经意与不经意之间
  
“好课”是看不出教师“教”的痕迹的。师生互动、对话,是教师引领学生探奇览胜的一段生活,然而却是“自然”的旅程。看似教师的随便聊天,可课上常常有高潮迭起,悬念频生,旅程中,往往是山重水复,别有洞天——而这些,其实都是教师经意备课的结果。
  这样课,教学内容在保持相对确定的同时,却有着更多的变数,有时是教师的有意延伸拓展,有时则是学生无意的“节外生枝”。学生既有计划内的收获,又有计划外的得益;课堂教学既有“有心栽花”的繁花似锦,又有“无心插柳”的岸柳成行。
  “水生植物”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教学内容。在前三课里,学生们已经实地观察了树木与小草,并且掌握了运用维恩图的方法,分析大树与小草的形态特征。那么,这堂课的流程,可以说,教师的“教”一定体现在不经意中。然而,听课的我,分明感到,一切却在教师经意的准备中。限于篇幅,这里仅谈谈教师的开头设计。
  为了寻找水生植物,傅老师费了一番功夫——“水葫芦”、“水芙蓉”、“铁黄冠”,这三种在已是九月底的北京不好找。可这三种植物被她“植”到了教室。评课时,我问,从哪里找来的这三种植物?“很多北京的孩子都没有见过,我必须让学生亲眼看看这些水生植物。所以,我花了整个中午的时间,跑了三个水族馆,才买到这几种植物。”傅老师一脸自豪。
  “既然没有见过,学生必然新鲜,为什么正式观察的时候,那么安静?”我又问。
  “是啊,当时,我想找来大罩子,先把它们罩起来,该观察的时候再打开,给学生惊奇。可又一想,如果突然打开,学生的眼睛还不都得被它们吸引了?还有什么精神头进入理性的学习呢?忽然间发现,我犯了一个大多的错误,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不正是学习的前奏吗?课前,我干脆先让学生一睹为快,将三种共十株植物,分别摆放在教室中间的空地上,沉水植物‘铁黄冠’摆放在水族缸里,一盆浮水植物‘水葫芦’摆放在讲台上……”老师滔滔不绝。原来,这样的安排是“别有用心”:
  1、充分利用课前时间,学生在正式听讲时,不会被触手可及的“材料”所影响。2、事先观察所有植物,有一个整体印象,课上再“分配”给各小组一种植物,避免了对其它植物的好奇。3、事先让学生观察,便于营造积极的兴趣,营造共同的话题,随之进入学习。
  于是,你看到,上课,学生们落座后,教室安静下来。这个时候,她没有急于汇报,而是又组织了两次观察,先是坐在教室内圈的同学下位子观察三种植物,然后是坐在教室外圈的同学观察。这种安排是有组织的,是孩子们沉静时的观察。你看,三种植物的“模样”又被印证了一次。可想,课,在转入研究它们“机理”的好奇心中,已经开始了。
  的确,如果教师没有这么充分的考虑,只为了给学生惊奇,上课时突然拿出来,想想,学生的状态会怎样?
  教学的境界是什么?使受教育者可能的“发展”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发展”就是学生的“变化”,是积极的变化。因而,上课之前,与你课之后,学生是不是有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也就成了衡量你的课是否称得上“好课”的重要尺度。
  傅老师的经意,全在润物无声的教学环节中,学生获得了知识的累积,能力的提高,思维的敏捷,获得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进而投身学习的态度更积极、更主动,正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二、轻松与不轻松之间
  
这堂课上得轻松愉快。然而,透过轻松的背后,你又能看到科学教师的不轻松。一周那么多课。每一堂课都要做实物准备。不像其它学科,大多带着笔记本,拿着教科书即可。而且,科学教师面对的,可是不同的班级。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原有的学科基础、学生的智力水平有差异,学生的强势、弱势智慧有侧重,有的班级中还有那么多差异。正所谓尖子生、中间生,边缘生、学困生、待优生。即使是在同一类的学生中情况也是千差万别。
  基于此,一堂课对授课班级的学生来说是否有意义,对多少学生有意义,对这些学生有多少意义——这些,老师要考虑。如何使一堂课对普遍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如何使一堂课对于所有学生的意义最大化,这是每个老师必须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去思考、探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另外,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学生在多媒体下“科学与自然”的大背景下,他们思维开阔,面对每天生活的大千世界——我深深感到,这样的课,学生的提问“五花八门”。这就显示教师必须有内在的知识储备。只有储备充足,课堂才能被教师这位“司机”把课堂这列火车开动起来。
  首先体现在教师的学科知识储备。本课涉及水生植物的内容,教师是一定要了解不管是陆地,还是水生“植物”,这一更广泛的内涵。同时,还要具体了解水生植物和地面植物的相关联系与区别。
  我看到了老师的“胸有成竹”。由于放开提问,学生走一步,提问一次。教师呢,基本是能让学生解决的,就让学生解决,解决不了的,就自己说明。
  比如,老师让学生观察水葫芦在水中浮起的样子。学生发现葫芦里有一个个孔,老师告诉学生,这里有空气,所以,“水葫芦”就能浮在水上面。比如,水生植物的茎与陆地植物的茎,长势不同。学生并不知道,就奇怪地问,为什么水葫芦的茎都是横着的。老师说,地面植物的“茎”是往下走的,水生的是横着走的。这叫“走茎”。再比如,当学生判断水生植物的部分名称,不准确的时候,把铁皇冠的“叶柄”部分当作根。老师及时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展示,让学生发现,究竟哪里是“根”。
  其次,该课还能看到教师组织课堂的能力储备。学生有好多时候要下地,要讨论,但每每都能被老师调节好情绪,并有一定的“秩序”。这离老师平时的训练养成是分不开的。尽管如此,这堂课,有些学生还是急迫一些,一让下地,就有冲到前面的孩子。只见教师不紧不慢的几句话,及时引导:“你冲上来,大家可都看不到了。要让自己看见,也让所有人都能看见。” 还有,观察水葫芦。教师进行植物切割,学生发出叹息,表示心疼。老师自然地来了一句:“它在为我们发现自己的结构,也许不难过。”一句话,几个孩子乖乖地按秩序观察了……
  再有,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储备。教学中,教师随手画了水葫芦,包括“根”、“茎”、“叶”——画得非常形象。于是,学生也自然到前面进行,观察,然后画出根茎叶。(关于这一点,后文专有说明)
  除了这些本来的储备,还有课堂上临时突发的应变能力。这恰恰反映了一个教师的课堂智慧。比如,观察“水芙蓉”——“根那么多,这是为什么?”学生问。“使根最大面积吸收养分。”——这是学科知识难不倒老师。可学生紧接着又问:“不同的环境,生活着不同的植物?为什么是这样的?”教师应变:“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啊。”学生又问:“那又怎么繁殖呢?”教师出示了水芙蓉的花,表示繁殖。这些,都是教师课前备的料,不一定在这堂课都讲。可学生提到了,教师就把储备在电脑中的图片调出来,让学生观察。真好。
  还有,在理解水生植物和陆地植物不同的时候,有个学生还在追问:“我们清华园的荷花池,水边的柳树,不也是在水里吗?”其实,前面老师讲过红柳是陆地植物,该生应该推理出结论。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让学生再去荷花池,用自己的眼睛直观去判断不是更好吗?——高明。
  判断哪些是水生植物时,学生说“珊瑚”,“海葵”、“海参”是水生植物,教师反映特快,马上纠正是动物。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学生又问,它们的确长的像植物。老师及时补充了一句:“以前动植物演变的时候,也许有相同的地方。”
  教学最后,教师进行归类水生植物和陆地植物的异同点。学生还在提问为什么有些水生植物能开花结果,有些却不能?于是“多样性”就被揭示了出来。还有,像“形态”、“特征”等这些词语在教学中也出现了,老师也应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含义,并到达自然运用的目的。高超啊。
  描述了上述这么多教学现象——你看,教师可不轻松啊。然而,“紧张”的气氛中,学生轻松地了解了这三种植物的名称;通过解剖一个“水葫芦”的茎,了解到“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的奥秘;知道了水生植物是指能长期生活在水域中的植物;知道了水域的概念是河流、湖泊、海洋、湿地等自然环境;了解到正是因为地球上环境的多样,才使植物的种类多样;找到“水葫芦”与“水芙蓉”的根都是毛茸茸的共同特征;知道了发达的根系是水生植物生活在水中的法宝;还了解了其它一些水生植物的种类……
  三、圆满与不圆满之间
  
课堂上,教师心态平和、教风平实。没有花拳秀腿,无须标新立异;不刻意求新,不一味求活,而是求真、求实上见了功夫。可以说,这是一堂圆满的课。
  1、制图本领得到训练。这节课能力训练的重点是使用简图的方法,描绘一种水生植物的样子。既然是能力训练的要点,就要落实。只见这一落实环节并不复杂,老师从水槽中捞出一株“水葫芦”,在黑板上,从根部画起,然后选择一株当中的,完整的茎与叶画里出来,完成后用连线的方式将各部位的名称标注出来。教学时间不过2分钟。学生掌握方法后,马上就绘制了水生植物,并试着标注出根、茎、叶的位置。如下图:



  这处的“教”很有必要,也很自然。有些课,教师往往以为,儿童什么都会,在课上没有潜移默化地“教”,而是让学生直接画。实际上学生根本不知如何去做。比如让低年级的学生查资料,但如何查资料却没有教。这就好比,餐桌上有美味佳肴,而我们的孩子却不会使用筷子,望着美味佳肴不是吃不进嘴里,就是将色、香、味具佳食品搞得乱七八糟,使食者无味。学会简画就如同教会孩子怎样使用筷子。
  2、归纳概括得到提升。在“个人研究”的时间里,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一项工作,并在“小组研究”。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交流质量有了提高,并督促其养成独立的思考能力。5分钟里,教师一边要下组解释孩子们的问题,一边要选择“小老师”。因为“小老师”的工作应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它应是教学的补充,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孩子表达能力,还使学生共同相长。5分钟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小老师也走向讲台,讲解他们的观察以及概括情况。如图:


  接下来的归纳总结水到渠成,并潜移默化地演示了归纳推理的过程:1、水葫芦的形态特征是具有根、茎、叶三部分;2、水芙蓉的形态特征是具有根、茎、叶三部分;3、铁黄冠的形态特征是具有根、茎、叶三部分……更重要的是,归纳出——大多数水生植物都具有根、茎、叶三部分。
  在此基础上,师生又归纳出下面的维恩图:


  通过此图,整合了教材的教学内容,凸现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多样性是植物的个体独特面貌的体现,多样性背后蕴涵植物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写到这,你一定会和我一样感慨:这真是一堂名副其实的好课。当然,透过我的叙述,你一定体会到“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
  凡是留有余地。因此,我要说,好课不必求得大的圆满。一堂课留有些许“缺憾”,几多“瑕疵”,不是上课老师追求的结果,却是事物的必然。课堂教学也和其他事物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留有遗憾的课才是真实的课,有缺憾是真实性的重要指标,而惟有真实的课才配称得上真正的“好课”。而这正是《后现代课程观》中强调的重要一点。
比如,教学内容已全部完成,离下课还剩下2分钟的时间,老师将这两分钟还给学生?或补充记录?或再观察水中的植物?或者干脆就下课?
  再如,学生质疑:“水葫芦都是一样的日期开始生长,最后长得会一样吗?”老师说了一句,会不一样。好比双胞胎姐妹,尽管看上去一样,但也是不一样的。此刻,听课的我,这时一下子想到了一位著名哲学家的经典名句——“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一片叶子。”如果此句作为总结,既是“植物”的延伸,又是在自然科学中渗透“哲学”的思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好的超越。
  说这些,看来有些苛刻了。课上,数十个鲜活的生命在思想的原野上驰骋,在精神的苍穹里神游,这对于教师的驾驭能力、应变能力都是一种挑战,应对这样的挑战,疏漏、欠缺在所难免,而教师也正是在这挑战与修正中,才有了智慧生成。好课炼就实属不易。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堂好课,一定是体现上述“教学艺术”的课。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投入;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智慧的启迪……于是,就在这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砥砺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充满着新的教学生机,洋溢着新的教学活力。
  写下这些,为每天还要忙碌着各种事务的傅老师,苦恼着,欣喜着,感动着,思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