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领取试用品:领导者决策、应变、创新等能力训练汇总(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31:24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第四章 理财能力训练
理财是公司的一个重要而且具有技巧的方面,不仅包括对赚钱的含义的清楚认识,也包括对成本控制、资金投向、效率、风险等关键问题的判断和把握,公司几乎所有重大决策往往与财务相关。做生意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如果不会理财,就不可能会赚钱,即使赚了钱,也会白白流失。
□世界巨富的理财观
过分的节约意味着巨大的浪费。斯坦利先生是《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美500家最大公司之一的总裁,他的个人理财观具有独到之处。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是必要的,但不要为节约一美分的钱财而绞尽脑汁,而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开源。所以他说,过分的节约意味着巨大的浪费。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1998年被泰国《民族报》评为“泰国十大杰出企业家”之首的施利华,曾是一家股票公司的老板,他曾净赚了几个亿。可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放弃了股票,转而炒房地产,并把所有的积蓄和银行贷款全部投了进去。他认为,这样做可能有较大风险,但对人生却极富挑战意义。商场如赌场,只有时时准备着从零开始,明天才会更好。
拒绝奢侈。韩国首富、现代集团的创办人郑周永,虽然腰缠万贯,但却异常俭朴。他在创业时曾以“喝咖啡浪费外汇”为由告诫部下要勤俭节约。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省下更换鞋底的费用,他给自己的鞋底钉上铁掌。至今,他仍穿着20世纪70年代穿过的工作服,家中用的电视机还是1988年生产的17英寸的电视机。
三十岁以后再理财。在亚洲富豪中位居首席的李嘉诚,其许多个人理财秘诀颇值得大众学习借鉴。他认为,一个人在30岁以前,所有的钱都要靠双手勤劳换来。20~30岁之间是努力赚钱和存钱的时候,30岁以后才是开始重视理财的时候。因为这时候赚钱已经不重要,而如何管钱则显得比较重要。
三分钱邮票都不忘了记账。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虽拥有巨额财富,但他始终保持锱铢必较的理财态度。他的各种花费开支都要记录,就连三分钱邮票也不漏记。因此,他的记账本从不离身。人们发现,他的每本账都记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正是这一“绝招”,令他在经营石油公司时,总是能准确无误地掌握成本与开支、销售与利润等数据。
钱要用在刀刃上。作为印尼首富,林绍良的资产总额已超过70亿美元。目前,在他名下共有192家公司,分布在印尼及世界各地,涉及金融、地产、矿产、电子、航运等七十多种行业。林绍良虽是商界巨贾,但从不炫耀富贵,而是处处精打细算,从不乱花一分钱。他的个人理财观是:钱要用在刀刃上。
□投资10大秘诀
成为成功商人并非难事。如果按如下10条原则行事,那你就会比其他大多数投资者获得更好的回报。
1.攒钱
如果你每年攒3500元,连续攒20年,每年的投资回报率为10%,到时总额将超过20万元。很惊人?其实,这其中有7万元是你自己积攒起来的。
启示:要赚钱,你得有钱。这意味着每月要存一笔钱。
2.尽早起步
假设你的目标是攒20万元,但你早10年开始攒钱,你就不是每年存3500元,连续20年,则是每年存1200元,连续30年,结果如何?你实际存入的钱只有3.6万元。
启示:你开始得越早,你获得的回报就越多,也就越容易达到你的投资目标。
3.购买股票
从长远看,股票的回报优于债券,而债券又好于现金投资--如货币市场基金、国库券和储蓄。
启示:如果您想获得足以抵消通货膨胀的良好的长期回报,把钱投资于股票。
4.其他选择
股票的表现反复无常,比债券和现金投资更不稳定。
启示:如果担心市场波动或可能急需用钱,你就选择短期债券和现金投资。
5.始终如一
一些投资者想要占尽好处,既要从牛市中获利,又要避开市场风暴。但事实上是,预测市场变动是异常困难和代价昂贵的。
启示:在投资组合中,明确你的股票投资比例,然后坚持不变。
6.四面撒网
如果你只持有几种股票,你可能获得巨大收益或遭受巨大损失。
而当你在投资组合中增添多种其他的股票,那么,你也许就缩小了获利范围,但同时,你的潜在损失也没那么严重了。
这样说来,投资多样化像是好坏参半。可它实际上是一份必要的保险。
启示:谨慎使你的投资多样化。
7.减少投资成本
当你进行一项投资时,你永远不敢保证自己是赢家。但如果承担较大的投资成本,那肯定会降低你的投资收益。
启示:为确保你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考虑选择低成本的共同基金,同时使账户管理费降到最低,并减少经纪人佣金和其他交易费用。
8.寻找理财好帮手
大多数人认为,理财顾问是为那些有钱人准备的。不过,即使是普通人在理财方面也需要帮助。生活中的许多变化,例如结婚、生孩子甚至是找一个新工作,都是你重新审视你的财务状况的好时候。一名理财顾问可以在投资、保险等一系列领域为你提供帮助,并找出适合你的最佳方案。
启示:虽然理财顾问可以向你提供建议,但你必须对自己的资金承担最终的责任。
9.指数基金
总体上说,投资者无法战胜股市,因为我们合在一起就成了市场。事实上,一旦考虑到投资成本,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就注定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
启示:考虑指数基金。有了这些基金,你也许无法击败市场,但肯定会比大多数其他投资者做得更好。
10.自我控制
一个完美的投资策略可能被几个仓促的决定毁于一旦。
启示:保持冷静,写下你的投资策略。随后,在与家人或朋友讨论之前,不要改变决定。
□如何进行投资理财
理财是公司的一个重要而且具有技巧的方面,不仅包括对赚钱含义的清楚认识,也包括对成本控制、资金投向、效率、风险等关键问题的判断和把握,公司几乎所有重大决策都与财务相关,而决策水平的高低正是理财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下面是关于理财的一些新概念:
·减掉税金和通货膨胀后所剩的才是真赚的。
记住,谈到钱时永远是指真正所值,而非看起来是多少。你所赚的每一块钱都含有税金及通货膨胀在内。不管通货膨胀率多么低,对公司的财富都有影响。
·对资产做最大的运用。
公司所投资项目的将来价值可能是上涨,也可能是下跌,尽量避免把资金投向一些华而不实的项目上,而应该尽量用现有的钱就能不断地赚钱。
·投资尽量不要分散,把钱集中在适当的项目上。
别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因为所有的钱全投进一个项目,很可能变成一无所有。有分散的时候,也有集中的时候,假如公司刚刚起步赚钱,那么投资最好集中。
·赚钱比守钱更重要。
资金运作要在安全基础上居于攻势。任何投资都具有风险,只要胆大心细,当机立断,风险或多或少是可以避免的,不冒风险永远也赚不了钱。
·合理利用借贷工具。
妥善运用借贷可在最短时间内创造最多的财富,任何公司都无法避免与借贷打交道,关键是不能盲目地借贷。
·选择有力而稳定的投资。
能赚钱的投资一定要包括两个特性--有力和稳定。所谓有力是指投资能快速成长;所谓稳定是指投资必须持续性成长,价值不断上升,而不会忽涨忽跌,无从把握。
·永远不要忘记控制。
公司不可预见的开支和无形中的资金浪费常常会大大出乎公司老板的意料,因此,对公司资金要严密控制。
1.投资不以数字多寡计算
赚钱就像魔法,很多人中了这种魔法而无法清醒,走入商界“贪得无厌”的倾向,使自己成为钱奴。财富一旦聚积到一定地步并没有什么意义了,最多只能证明自己的财产多过某人,证明自己比另一个老板更有本领罢了。
用数字衡量富有,是不实际的。因为吾生也有涯死亦有涯,不可能赚光世界的钱,数字的比较只是衡量金钱的多寡。
富有的生活,应该是在不工作仍生活如常,并无生活水准上的倒退,这样已算富有了。
数字是虚无飘渺之物,数字对于人来说,无特殊意义。投资目的应指向经济生活要求,而不应以数字衡量。
·保住老本。
投资并不等于赚钱,有些钱是血汗钱,一定不可以失去,保住老本,就可免去失败时一生劳动成果尽丧。
·稳定收入。
有些投资可以带来稳定的收入,帮补家计。例如债券等,都可给人带来稳定的收益。
·将风险分散。
若把积蓄放在一个盘子内,一旦发生倾泻,将会一无所有。如果分散,就可免于“一次意外,足以致命”的危险。
·提高生活水平。
当投资获利时,就不至于节衣缩食。提高生活水平可能是下层人的投资目的。不少人希望一朝暴富,摆脱穷困。
·资本增值。
保本只求守住老本,但投资如果要获利,必须资本增值。资本可缓缓增值,也可有竞争性地增值。前者可买入蓝筹股,后者则是四五线股可促成的目标。
富人对投资的需要,并不如低下阶层迫切。未到富豪级的市民,依然有经济压力,最好能有计划、有目标地投资,使自己的财富可以升值。
2.保本为先,利润为次
即使你淡泊名利,但生存于这个世界上,也还是要消费,还是希望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即使你不爱应酬,足不出户,衣、食、住、行仍少不得。各种交际需要钱,家庭各项开支也要钱。
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个人投资理财,都必须自保。假如自己资金上百万,赔掉十万八万,对于生活并无大影响,但如果这些钱是仅有的资金,失去后就一无所有。赔掉老本,从头来并不容易。
而且,如果资金对于你很重要的话,投资的心理压力就大,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情况下,终日担心赔掉积蓄,影响日后的生活,看错的机会就大增。所以对于投机,大家最好量力而为,以赔得起的钱进行投资活动。
事实上,如果保不住本金,进取性的理想岂不是空谈吗?先为自己储蓄些稳妥的资产,不要全将资金放入冒险投资里。投资应先求自保,利润次之。
当你将大部分资本用作自保后,可以用你赔得起的钱去做风险较大的投机活动。
3.“分散投资”好处多
投资原则千百条,“分散投资”原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在进行投资的时候,要对比智者的经验思考一下,分散投资虽然可能会使盈利减少,但却使风险降低。
·集中投资的不智。
股票市场:如果你见投资股票的人都在酒店吃鱼翅,市场价位有升无跌,屡创佳绩。不倾囊而出似乎有点对不起自己时,你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这时要三思而行,谁也想不到11元的泰盛认股证,一夜间跌到1元,其后变成废纸,全部投入者,葬身股海。
物业:遇到物业陷入低潮,楼市崩溃,炒家频呼救命。更有新闻爆出,想必都是全身心投入之故。
期货:当猪瘟盛行,疯牛症蔓延时,查好仓的生猪期货好友,都想快手平仓。谁也想不到恒生指数期货,何时完全崩溃,原来九月份期指数做3.890,停市后跌到1.975,期货好仓合约损失惨重。甚至连淡仓的经纪,亦担心收不到钱,因为很多公司的期货已告“赔突”,期货保证公司的财力,也是问题。看中时可能会没钱收,看错一棋全盘皆输,全部投入是不明智的做法。
外汇:货币有升有跌,看得中财息兼收。但如果全买外汇,一旦该国出现不利市场的消息,你就必须与那个国家“同命运”。
存款:所有存款放在银行,安全吗?比较起来,存款还是较放心,但怕通货膨胀,还有战乱、内乱、自然灾害等风波降低利率或造成其他不利。
·分散投资的好处。
每个市场都有不同的影响因素,如果B市场不利,资金只小注于这个市场,而其他市场的投资,却可以力保,不致因为风浪而全军覆没。
分散投资的目的,就是要存款储蓄贬值时,放弃存款坐以待毙,但又不致一夜输光。
不过,要注意投资的分散比例。假如把20%的资金投资于股票,30%投资于房地产,40%存入黄金户口等,即使金融市场出现风暴,自己的资本也不会损失殆尽。
·分散投资的分散形式。
不同地域的投资要放眼四海,例如参与外国矿股,甚至瑞士银行的外币存款,都不会影响自己的财富;
投资于不同市场,都要以避免危险为易。避免任何的失利,全盘资金尽失;
同一市场内不同的投资。比如股市内,有几百种股票;外汇市场亦有数种货币可供买卖。
要做到分散投资,有一定困难。因为有些人把资本投放到不同的市场,但见炒股好赚,便把钱全调到股市。股市突然间有什么不利消息,投资人士就发觉自己大部分被侵吞了。很多金融风暴都没有先兆,投资者往往因为市场兴旺,而舍弃分散投资的策略。分析市场对分散投资亦有影响,因为投资者不都精通金股外汇,也不是都专门做投资。这对投资的分散,有一定的限制。
□信用融资的魅力
很多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敢或不愿意用负债经营来进行创业活动,促进事业的发展,甚至把“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债观念推广到企业的资金运营方面。这种筹资和经营观念,看不到存在着可以利用的广大的社会资金,固守着“无债”经营,因而只会束缚其事业的发展。作为一个现代创业者,既不要怕凭借经营,敢于借入外部资金,又要避免盲目借债,其核心问题就在于,科学而慎重地做出合理的借入资金决策,以谋取可能而且最佳的经济效益。
1.谋位成功者的启示
有一对老夫妇,经营着一家利润很高的小商店。由于年事已高,子女们又不愿操父母旧业而纷纷外出,这对老夫妇决定卖掉这家商店。这时,一位买主来了。他深知这家商店的潜力,决心买下。卖方提出的卖出价是26.5万元,但买方只有2万元存款和折合3万元的家产。于是他到银行去贷款。经过努力,银行只同意贷款10万元,并要以他的资产做抵押。现在,缺口还有14.5万元。怎么办呢?这位聪明的买主想到了“借力成功”,他干脆把卖主也当作银行,向卖主“借”钱。当然,具体做法不是这样简单。他通过与卖主谈判,达成了延缓付这14.5万元的协议,条件是买方3万元资产做抵押。买方以自己的资产两次做抵押,不仅向银行借到了钱,也向卖方“借”到了钱,利用卖方的资金为自己做生意。买方终于买下了这家商店,通过精明的经营,商店生意红火,不断地获利、还借款,而那对老夫妇也心满意足地享受着晚年的安乐时光。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显然可以看出现代经济中,“谋借”对于一个创业者的成功来说有多么大的意义。借钱是要还的,而且还要付利息,当然贷款的利息要比存款利息高。借钱来生财当然是有风险的。但如果不冒这个风险,你就连第一步也迈不出去。一位获得成功的创业者说:“我最需要的就是让别人来强迫我做那些我自己能做,而且应该做的事情。换句话说,就是需要一种压力”。强迫自己借钱,就给了自己一种压力,使你陷入背水一战的局面。你只好强迫自己行动起来,改掉散漫的习气,使资金尽快周转起来,这就是借钱的第一个作用。当然更重要的是借钱能使你的企业更适应于目前的经营形式,使企业运转起来,而且使你更慎重地审视你自己的投资方向。
作为一个企业最主要的还是应了解谋借的具体方式、操作技巧以及其中的一些原则和谋借决策时应注意的问题。总的来说在现代经济中谋借的具体方式可以分为:银行贷款、企业内部融资、租赁业务、商业信用等等。企业只要认真掌握其技巧自然可在商海之中纵横捭阖,解除资金上的后顾之忧了。也可以说只要“谋借”成功,就为今后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
2.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成功--企业内部融资
具体来说,企业内部融资是指企业筹集内部资金的融资方式,企业的内部融资属于企业的自有资金。而自有资金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自身积累逐步形成的,同其他融资方式相比,企业内部融资最大特点就是融资成本最低,所以在具体操作中,这一种融资方式应处于创业者“谋借”的首选位置。
3.向最大债主“谋借”的策略--银行贷款
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它以一定的成本聚集了大量储户的巨额资金,然后把这些资金运用出去赚取利润。银行除一部分用于投资外,大部分都用于发放贷款。银行就像一个资金“蓄水池”,随时准备向符合其条件的企业提供它们所需要的各种期限和数量的贷款。其贷款具体形式如下:
(1)抵押贷款。即指借款人向银行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信贷抵押的贷款方式。
(2)信用贷款。即银行仅凭对借款人资信的信任而发放的贷款,借款人无须向银行提供抵押物。
(3)担保贷款。即以担保人的信用为担保而发放的贷款。
(4)贴现贷款。即指借款人在急需资金时,以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以便融通资金的一种贷款方式。
4.花小钱办大事--融资中的租赁
在现代经济中,租赁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为企业所广泛采用。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租赁有其严格的科学界定,它是在不改变财产所有权的前提下,租用财产使用权的经济行为。财产所有者(出租人)按照契约规定,将财产租给使用者(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期交纳一定的租金给出租人,有关财产的所有权仍归出租人,承租人只享有使用权。就目前而言,对一个资金短缺的企业,租赁则不失为一种好的筹、融资方式,在具体的操作中租赁可以分为两大类。
(1)融资性租赁。亦称金融租赁,是以融通资金为目的的租赁。当企业需要购买或更新设备,而一时又无法凑足资金时,可以借助于这种方式,租赁公司不是向其直接贷款,而是根据企业的指定,代其购入设备,然后租
给企业有偿使用。它是现代租赁的最主要形式。在融资性租赁中,由于设备是由出租人完全根据承租人的意愿选定的,因而出租人对于出租的设备性能,老化风险,是否适用以及维修保养均不负任何责任。融资性租赁以承租
人对设备的长期使用为前提,期限一般为3~10年,甚至更长,在租赁期内,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撤销合约。只有当设备毁坏或被证明为已经丧失使用价值的情况下经过双方协商才能终止合约。即便如此,承租人也应保证出
租人的正常利益不受损失。租赁期满后,双方有三种处理设备的选择:一是承租人将设备退还出租人;二是承租人继续租赁该设备;三是按现值由承租人购买该项设备。
(2)操作性租赁。也叫服务性租赁或经营性租赁。这种租赁主要解决承租人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对一些大中型通用设备的短期需求,设备用完后即退还出租人。例如,出租人买下建筑施工机械、车船、电子计算机等,然后
出租给承租人。在操作性租赁中,所有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管理工作都由出租人负责,且出租人要自行承担设备的老化风险。承租人在经过预先通知后,可以中途解除合约。因此,设备的租期一般都比预期使用寿命要短。由于以上风险,操作性租赁的租金一般比融资性租赁的租金高。当然对承租人而言,之所以愿意支付较高的代价,是因为这种方式可以给他带来某些好处,使用频度不高的设备,一旦有新产品问世,就可立即转换租赁。我们前面提到的租借照相机,实际上就是一种最简单的不用订立合约的操作性租赁。
了解以上步骤之后,企业就可以进行更为准确、全面的“谋借”决策。通过租赁这一行为为企业扩大规模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风险行为。可以说至此企业应该对租赁这一种信贷行为有了一个
比较理性的理解。“心动不如行动”,假如您的企业现在正处于规模扩大而资金短缺的时期,而且企业内部筹资和银行借贷均已无效,奉劝您不妨照上面所说的去试一试租赁这一种形式,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5.现代商业信用的威力
商业信用对于创业者来说也是一种“谋借”的方式之一,它主要指的是发生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一种信用和借贷行为。充分利用商业信用对创业者的“谋借”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可以说商业信用的花样已在不断翻新。但目前其主要形式有如下两种。
(1)向商品购买者预收货款。对于单件价值高,或者批量大的产品,生产企业可以向商品购买者预收一定数量的购货款,这也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条渠道。预收货款在我国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从消费者方面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中的积蓄不断增多,现在全国城乡储蓄总额已达到1万亿元以上,这部分资金暂时处于闲置状态,是一种潜在的购买力,人们一旦有自己喜爱的产品出现,就会去购买,他们需要物美价廉的商品来改善生活水平。在这种形势下,对一些供不应求的商品,如果生产企业能够保证在一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向消费者提供,并在价格上给予相当于存款利息的优惠,则消费者就会乐于将存款取出来,作为购买商品的预付款项,预付给企业,从而使社会闲置资金投入生产。从生产企业来看,企业为了取得紧缺原材料以及设备的供应,有时也乐于向供货企业预付一定的购货款项。预收货款对于周转资金不足,或要进行扩大再生产而没有足够资金的企业来说,解决了资金紧缺的矛盾,还利用企业生产发展。
(2)采用赊购方式购进商品。企业在资金不足,而又急需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时,可以采取赊购的方式,获得需要的商品。企业在赊购商品时,先从卖者手中获得商品,并不向卖者支付现款,而是在一定的期限内付清货款,即贷款的延期支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从赊购商品到支付货款,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间隔,所以对赊购商品的企业来讲,实际等于获得了一笔贷款,只是这笔贷款不是从银行获得,而是从出卖商品的企业那里获得的。
赊销商品是商业信用的一种形式,又可称为未清账信用。这种信用通常是在卖方对买方的信用可靠程度做了充分调查了解之后才提供的。卖者在提供信用后的惟一证据,只是购买者的购货定单,一份表示货已交运的发票和一笔登记应收款分户账的记录。如果在赊购商品时卖方为了安全,可以要求卖方自己开具,买方承诺。这种票据就是商业票据。商业票据可以转让与抵押,也可以贴现,这样卖方就不必担心因提供信用而发生资金短缺。
企业可以利用赊购方式获得急需的商品,在一定时期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企业在赊购商品时,必须考虑赊购成本高低。因为赊购商品的金额是按照商品的销售价格来支付的。表面上看,是债务人“无偿”占用了债权人的资金,实际上,提供信用的企业已经把这笔款项的利息加到价格中去了,利息已随价格转嫁给购买者了。有些企业在赊销商品时,规定了现金折扣的办法,即购货方若在货款到期前提前付款,可以按发票金额享受一定优惠(折扣)。购买者若能提前归还货款,就可以减少一笔支出,若不能提前归还,则只能放弃优惠价格,而多支付款项。但是企业有时为了筹资,常常延长对货款的占用,利用这笔款项进行生产周转,以带来更大的利润。是放弃优惠价格,利用这笔赊购款,还是提前归还货款,获得优惠价格,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怎样做更有利于企业的利益,既能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又能筹集到足够的生产资金。
□勿让钱死板地躺在那里
怎样不让钱死板地躺在那里,让它“活”起来呢?有的新管理人,初涉商场比较顺利地赚到一笔钱,就想打退堂鼓:或把这一收益赶紧投资到家庭建设之中;或把钱存到银行吃利息;或一味地等得稳妥生意,避免竞争带来的风险,而不想把已赢得的利润返回投资做生意再去赚钱,更不想投资到带有很大风险性的房地产、股票生意之中。从而造成把本来可以活起来的资金封死了,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实,经营者最初不管赚到多少钱,都应该明白俗话中所讲的“家有资财万贯,不如经商开店”、“死水怕用勺子舀”这个道理。生活中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觉。钱再多也不够花。为什么?因为“坐吃”必然带来“山空”。试想,一个雪球,放在雪地上不动,只能是越来越小;相反,如果把它滚起来,就会越来越大。钱财亦是如此,只有流通起来才能赚取更多的利润,正所谓“钱财滚进门”。
一位成功的商人曾对资金做过生动的比喻:“资金于企业如同血液于人体,血液循环欠佳导致人体肌肤失调,资金运用不灵造成公司经营不善。如何保持充分的资金并灵活运用,是经营者不能不注意的事。”
资金只有在不断反复运动中才能发挥其增值的作用。商人把钱拿到手中,或死存起来,或纳入流通领域,情况则大不相同。商人完全可以把钱用以办工厂、开商店、买债券、买股票等等投资之中,把“死钱”变成“活钱”,让它在流通中为你增利。其实,学过一点资金论的人都知道,流通增利的奥妙在于钱财能够创造剩余价值。一个简单的道理,用货币去购买商品,然后再把商品销售出去,这时所得到的货币已经含有了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原来的货币已经增值了。假若经营者能够出色地管理着自己的工厂,办好自己的公司,看准炒股的时机,让它健康地运作,时间越长久,钱财的雪球便越来越大,经营者手中的钱财也会变作一棵摇钱树。也许有许多经营者会反对上述的阐述,也许有许多经营者还是认为储蓄能够使自己的钱财四平八稳地增值。是的,储蓄不是不好,但世上有哪个百万富翁是靠储蓄起家的?经营者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储蓄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不是经营者储蓄的钱重要,而是那份决心、自制重要。千万不要指望你的储蓄会使你致富。即使地下市场的高利息也不足使你致富。一块钱在一年内赚不到15%,便是错误的投资。也许你说储蓄很安全,赚利息也很容易。试问一下,当你知道死储蓄只会使你一天比一天穷困,你还会觉得安全吗?
犹太人经商,很重要的秘方是:有钱不存入银行生利息。在18世纪中期以前,犹太人热衷于放贷业务,就是把自己的钱放贷出去,从中赚取高利。19世纪后直至现在,犹太人宁愿把自己的钱用于高回报率的投资或买卖,也不肯把钱存入银行。
犹太人这种“不作存款”的秘诀,是一门资金管理科学。俗语讲:“有钱不置半年闲”,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生意经。它讲明做生意要合理地使用资金,千方百计地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减少利息的支出,使商品单位利润和总额利润都得到增加。
怎么才能使钱活起来呢?作为商人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
1.善于分析市场走势,把钱投向回报率高的项目
犹太人善于精打细算,把钱存入银行,年息最多也不过10%左右。而把钱投入做生意或生产项目中,如果利润回报率为10%,一年滚动周转4次,就可获得40%的增值。如果对市场走势观察分析准确的话,每次周转会盈利30%或更多些,那么一年滚动周转4次,所得的利润则超过100%了。所以,犹太商人乃至普通百姓,一般不会把钱存入银行的,即使一时未寻到有利的投资目标,他们也宁可拿着现金,等待投资时机。
2.善于营销,保证商品不停留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商人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其商品不积压,经常保持勤产勤进,快销快出,这样就不会积压资金。商品一旦积压,既妨碍了扩大生产经营,又增加利息、仓租等费用。要达到商品不积压,除在于产品的质量和款式外,很重要的一环是营销。根据营销学的道理,商人要千方百计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达到盈利的目的,在整个营销过程中,促销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正如“皇帝女儿要出嫁,还得相亲一句话”的道理一样,质优款新的产品也要有得力的促销手段才能卖出去并卖得好的价格。
3.善于确保资金安全,防止因小失大
从事经营,风险是时刻存在的。古人讲:“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盈利是与风险并存并成正比的。如何化险为夷呢?犹太人做买卖很有规矩。如规定交易必须订立合约,一切按合约条款办事;又如买卖不放账,如要求放账者必须提供银行担保或相应物业抵押等。他们绝不做那些以言代约,随随便便的“君子协定”买卖。正因如此,他们不会有受骗上当现象。犹太人有一句谚语说:“老子对儿子也不能相信,只相信自己。”其道理出自以契约办事的习惯。
□储蓄投资的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提到储蓄,几乎妇孺皆知。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当他们手中开始有剩钱,考虑如何使这些钱保值增值的时候,储蓄往往成为其首选的投资方式。
那么,储蓄这种最古老、最具传统的投资方式,凭什么在人们心中保持魅力、长盛不衰呢?我们不妨先看看储蓄投资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优势。
1.储蓄是风险最小的家庭投资方式
储户把钱存入银行,等于银行向储户借钱,作为接纳储户资金的代价,银行要按一定的利率和期限付给储户相当的利息。储蓄存款不仅能够到期时拿回本金,而且能够挣得利息,储户坐收渔利,何乐而不为呢?同其他投资方式比较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储蓄承担的风险小得多。如果你有5000元钱,把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按照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5.22%(年)计算,到期后,你可从银行得到5261元;但如果你将这5000元拿去买股票,碰上股市低迷而被套牢,很可能已不值5000元了。
2.储蓄是最灵活的家庭投资方式
银行开展的储蓄业务,形式十分多样,包括活期、定期、定活两便。有奖、专项储蓄等多种方式;从时间来看,储蓄存款除了活期存款可以随时存现金外,定期存款还有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8年等不同期限和利率档次。储户可依据家庭经济条件、收支状况、特殊目的等灵活掌握,自由选择。即使是使用定期存款方式,同时存款尚未到期,若急需钱用,储户也能通过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提前支取手续。由此可见,储蓄投资可以灵活地选取存款方式和存款期限,具有很强的变化性,投资者可以灵活调配资金。
3.储蓄投资是最方便的家庭投资方式
我国的储蓄业务由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各类投资公司、农村与城市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部门承办,储蓄业务网点遍布全国各地。每个储户都可就近参与储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银行电脑化、网络化的发展,信用卡的使用,异地通存通兑业务的开办,方便了各地储户。有的银行还装有自动取款机(ATM),不仅节约了储蓄排队等候的时间,而且能24小时为储户提供服务。
4.储蓄是最安全的家庭投资方式
储蓄凭证大多数是记名和留有家庭住址的,有的还可以加盖印鉴、设置密码或指明凭身份证领取。储户存单和存折储户自己保管,如果不慎遗失,储户只要及时持本人身份证向原开户储蓄所申请挂失,就能保证存款不受流失。如果已经加盖了印鉴,设置密码或指明凭身份证领取的储蓄凭证,只要印鉴、身份证不丢失、密码不泄露,即便是丢失了存单,别人也很难冒领,加强了储蓄存款的安全性。
储蓄投资的这些优势是其他投资方式所无法相匹配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家庭理财时,绝不能忽略储蓄投资。虽然储蓄投资的收益不是很好,但其安全性好、流动性强,通过储蓄投资,我们可使搁置的钱保值增值。可以对付家庭生活中的不时之需,还可以为家庭的长远、特殊目的而储蓄(如住房储蓄)。
俗话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跬步而致千里。”有计划地储蓄,能够使家庭财富稳步增长,建成家庭经济的蓄水池,为提高我们的家庭生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5.如何进行储蓄投资
储蓄投资具有强大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随意地把钱存入银行就行了。要想使你的钱在储蓄投资中获得满意的效果,达到家庭投资的目的,必须事先制定好储蓄投资计划。
制定储蓄投资计划前,应先了解分析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
(1)我国人民币储蓄存款的种类及各种类的特点;
(2)家庭实际情况及储蓄投资的目的;
(3)当前经济形势及国家有关金融政策。
6.哪些储蓄方式可供我们选择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个人储蓄存款种类包括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定期储蓄又细分为:整存整取定期储蓄;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定活两便储蓄。
7.宏观的投资环境对储蓄投资的影响
(1)在国家经济发展处于兴盛阶段时,因为投资上涨社会需求猛增,银行存款利率较高;相反,在萧条时期,投资削减,需求减少,银行利率下降。因此,家庭储蓄应了解经济周期,使存款周期尽可能与经济周期步调一致。
(2)在高通货膨胀期间,拥有现金存款等货币性资产会造成购买力下降,而金银首饰等实物资产却不会贬值。因此,应尽早将存款转换为实物资产,以降低损失。
□每天花十五分钟投资
许多人只羡慕他人的成功,但却不愿意同时付出金钱和时间来行动,使自己同样成功。他们的借口是没有时间。他们真是没有时间吗?结论是否定的,只不过他们没有专心地利用而已。
你每周花多长时间看电视?不知道,那我来告诉你。
成年人每周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为二十八小时,这是根据尼尔森集体调查得到的数据。
还有你的计算机呢?你每天花多少时间上网?三十分钟?一个小时?还是更多?
是的,你很忙。每个人都忙,又是孩子,又是工作,又是妻子。但是仔细想一想,我们确实在很多事情上浪费了很多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他没有时间的原因。其实你有足够的时间,只是一个妥善安排的问题,看电视,上网等等又有什么比你家庭未来的财政状况更重要的呢?
投资并不是一项全职的工作。它不需要你一周付出四十个小时。在被调查的百万富翁投资者中,每人平均每周用在投资和投资决策上的时间为十二小时,换言之,每天不足二小时。而且其中许多人比这还要少得多。
得克萨斯州的工程师汉克·怀尔斯通一天大约花十五分钟在投资上,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他知道保持投资方案的简单和有效的重要性。他只拥有五种股票和四种共同基金。他每笔投资的持有时间大约为五年。他最大的投资是401(K)计划。他遵循K-1-S路径--保持简单。成绩怎么样?他的资产已超过一百万美元。
在花必要的时间管理好投资方面,他是一个好榜样。别把你的投资太多样化。如果你的资产是清一色的股票,你可以用十五到二十种股票有效地实施多元化战略。如果你的资产组合中包含了共同基金,股票的种类可以减少。尽管只有五种股票和四种共同基金,他也相当有效地实施多样化战略了。
如果你实施的是长期投资战略,也可以合理地减少对资产监控的力度。怀尔斯通平均每笔投资的持有时间是五年,而百分之七十五的日常百万富翁持股时间就在五年或五年以上,如果你计划长期持有投资,你就不必为股市上的一点波动或是某则消息而担心不已。你可以把你的精力放在宏观大局上,不必为每天的行情操心。
把注意力放在简单的、危险性小的投资上,就可以减少花在跟踪投资上的时间。汉克并没有购买那些需要具备高等数学知识才能理解的投资,也没有购买连美国国税局也难以理清的有限合伙制。
不错,我们当中有些日常百万富翁每周花比十二小时多得多的时间在他们的投资上。杰西·卡恩每周花在投资上的时间为二十五至三十小时。五十九岁的卡恩拥有价值一百六十万美元的资产,持有四十七只股票和两种共同基金。“人们应当花至少同样的时间,这样,在他们规划下一个假期时,经济上就会宽裕。”
你无需每周花三十个小时在投资上。你每周花在投资上的时间不应超过十二个小时。如果使你的投资保持简单并且集中在长期投资上,它所需要的时间只是每天几分钟。而它的结果可能就是你的成功,你应该学会并应用这种方法,如果你想成功的话。
□借贷投资的方法
借贷投资也是一种理财致富的方法。
1.用别人的钱赚自己的钱
善用别人的钱赚钱,是获得巨额财富的一条捷径。富兰克林、尼克松、希尔顿都曾用过这个方法。如果你已经很节约,同样的方法仍然适用。
威廉·尼克松说:“百万富翁几乎都是负债累累。”
富兰克林在1784年《给年轻企业家的遗言》中说:“钱是多产的,自然生生不息。钱生钱,利滚利。”
“用别人的钱”是正当的、诚实的,绝不背叛道德良知。同时,要作优惠的回报。
诚信是无法代替的,没有诚信的人,即使花言巧语,也会被人戳穿。借用别人的钱,首先要诚信,诚信是所有事业成功的基石。
银行是你的朋友。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放款,把钱借给有信用的人,择取利息;借出愈多,获利愈大。银行是专家,也是你的朋友,它想要帮助你,比任何人更迫切见到你成功。
2.争取投资人的三步策略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个人创业不可能单凭自己的资本,还必须吸纳别人的资本投入。争取你的投资人,形成多点支撑,就能使自己的事业稳如泰山、如日中天。因此,争取别人对你的事业的投资就显得极为重要。
公司的大小新旧对其筹集资金的难易程度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其道理浅显易懂,大公司股票上市形成轰动,其本身就是一种免费的宣传。旧公司本来就有知名度,亦可使其在筹措资金方面的努力减少许多困难。反之,对尚未有知名度的新成立的中小私营公司而言,怎样才能使投资者对企业产生兴趣和信心?如何使广大投资者在广阔的投资领域中,独青睐于贵公司?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资金市场,出奇制胜,获得所需资金?说实话,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根据现代创富理念,获得发展资金的重要途径是吸引投资,市场上有无数投资者,如何吸引投资者使其对你留心,进而使其对你的公司的发展前途和潜力拥有信心,从而对注入资金在本公司产生兴趣,真心采取投资行为呢?你面临的是广大投资群体,这些投资群体包括银行、其他大型投资公司等。然而,什么样的策略才能抓住这些投资者呢?现代创富理念要求你分三步走。
首先,必须从制订一个完备的经营计划入手。一份详尽的经营计划,就是一块事业成功的敲门砖,或者,就是投资大门的门票。要吸引投资者,而没有一个备录完全,内容详实的经济计划可供潜在的投资者参考或进一步研究,这简直就是空中楼阁。
一份成功的经营计划应该包括以下条件:
(1)清晰可读,条理分明,排列井然有序,重点突出,内容充实,提纲简洁;
(2)长短适中,文字不可太华丽,亦不可太平淡;
(3)计划书里,至少要说明公司未来几年内的营业目标及其有关的经营理念;
(4)计划公司每年生产产品与服务项目的数量及品质,连同该项产品的消费者与服务对象等,并应给予简介分析;
(5)对公司潜力与将来在市场上可能面对的最新营销竞争情况,以及有关的可能发展都应该作简要说明,而且要给出有力的证据,才能取得投资者的信赖;
(6)各种固定与变动成本、直接与间接成本、销售数量与价格、营运成绩与利润、股东与盈余分配的办法及实际情形等,也应作扼要说明;
(7)应简介公司经理人及其他干部的资历与能力;
(8)公司财务计划与执行情况;
(9)必须告诉投资人,在正常情况下,只要适当操作,其投资股本应在多少时间内获得回收;
(10)为了尽快有效吸引所需投资金额,应谨慎选择吸引投资的对象,全力以赴,重点出击,避开由于目标太多无法兼顾反而坐失良机;
(11)当公司代表与有关对象直接面谈,以口头介绍此经营计划时,应更加把握重点,简明扼要地点出其重要部分。
由于投资者的心态及观点与企业家的心态大相径庭,了解投资者的心态及观点十分重要。由于企业家开创事业之初,原已经过谨慎的市场调查及本身的经验实力估量,觉得可行且有获利前途,方才毅然投入时间、金钱、财务与物力去开拓事业,所以大体上,他是以乐观的心态来对待其企业之未来发展与前途的。换句话说,即使企业面临困境或遇到某些经营上的障碍,企业家以其创始人的心态,也总是不由自主地以乐观的心理期待否极泰来,坚信自己可以挺过难关,始终不肯轻易接受该企业可能结束的命运。反之,投资者的心情与之大相径庭,他未曾付出开创企业的心力,当然也就缺乏一份天然的关怀与爱心。他们关心的只是成本与利润,投入资金的回报。所以,了解这个根本差异,对撰写以吸引投资为目的的计划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投资者估量企业风险与利润时有他自己考虑的因素。投资者投资前考虑如下四大要素。
(1)具有充分证据表明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已获消费者首肯。投资人希望看到公司即将推出的新产品或服务项目有消费者愿意采用--仍然是在试用或展示期间的赞誉也行。受消费者肯定或青睐的产品才是公司通往成功之路的保障。
(2)配合投资者实现其需要。投资者所注重的是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但缺乏与企业家相同的与企业共存亡的信念,他们的投资目的仅仅是为了赢利。于是,当他们一旦发觉投资将不能按期收回便会决定收回投资。
(3)掌握投资重点。投资人希望企业家与经营者确切掌握公司的重点产品,积极拓展重点业务,才能稳保赢利;他们不希望公司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经营项目如果太多,可能会使公司像百货公司一样没有风格,从而影响其主力产品的推广与利润的实现。
(4)拥有特许经营权、专利权、商标等。一个拥有专利权、著作权与商标的公司,并不能确保在经营上就一定一帆风顺,因为事业成功的因素非常多,但拥有特许经营权、专利著作权者,可以说它的竞争已降至最少。竞争少就是风险低,风险低就使获利可能性增大,投资者对此还是非常喜欢的。
第二步,寻找恰当投资人。企业经营者为了吸纳投资,认真地拟写营运计划书,发现缺陷后,又一再改写,最终是希望能提出一个最完备的计划书,达成吸引投资者的目的。可是别忘记了,拥有一套完美的计划并不意味着资金已经唾手可得。好的经营方略虽然不一定需要让大众知道,但却需要让所有潜在的参与投资者明白,此时更需要进一步去找寻投资可能性高的投资者,然后加以介绍解释,以获取信任,赢得信心,才能达到吸引投资的目的。所以,好的经营计划应在最适合的时机,以最得意的方式,展现给最适当的对象。所有的条件具备,则这场吸引投资的争夺战就可以说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那么哪些是值得争夺的潜在投资人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专业的投资公司。这种投资公司在西方很多见。伴随20世纪80年代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的发展,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单一商人或少数人的资力或其举债能力已无法应付企业扩充所需的资金,于是专业投资公司应运而生。相信随着中国加入WTO,这种投资公司就会像雨后春笋一样越来越多。
第二类,是次于专业投资公司规模的较小的投资基金。投资基金略具公司雏形,不过规模较小,资金也较少,尽管亦属专业投资,但因其资金财力不能和专业投资公司相比,所以其平均每笔投入的资金额都小于投资公司。因投资规模较小,所以投资的风险也较小。
第三类,是非正式投资人。非正式投资人,这个名词,最早是由美国一位商学院的教授提出来的。他对这个名词的定义是,具有雄厚财力的个人或群体,并不是正式地等待投资机会,而是被动地采取或参与投资行动。这些投资人的资金规模不能对大公司进行投资,所以他们是中小公司争取的较为理想的对象。
最后一步就是与投资者面洽。应该为这最后一步作充分的准备。投资还将着重考虑哪些要素呢?
①商人及其相关人员对此次要谈的经营计划是否有充分的准备?
②面谈解说有关产品简介与市场分析时,是否清晰准确,是否与经营和计划所写相符合?
③商人如何评价该公司经营理念与取得投资人的信赖?
④商人对其公司人员经营管理背景与专长的了解程度如何?
⑤他们回答投资人提问的速度、深度与广度怎样?
⑥投资人本身对该企业的直观感觉如何?对该商人的个人印象如何?
作为要创富的你必须首先从这几方面做准备,才能确保获取投资成功。
3.会借还要会还
从下面的事例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借用他人的金钱之后,还要善于掌握还钱的时机。
1928年,斯加特还是一位年轻的推销员,他去访问芝加哥大陆伊利诺斯银行和信托公司的一位职员。当时这位银行家正在同一位顾客谈话,斯加特便在一旁等着。这时他从侧面听到银行家说:“市场经济不能保持永远上升,我正在出售我的股票。”(这就是说,这位银行家预测到经济萧条时期将要来到,所以就采取了行动。)
美国有些很聪明、眼光很锐利的投资者,今年他们还拥有财富,到了来年股票市场急剧下跌的时候,便丢失了财富,因为他们匮乏周期知识,或者他们虽有周期的知识,却未能像那位银行家那样,马上行动起来。
那进各行各业,包括农业的人,因为他们的财富是通过银行的信贷而获取的,所以都失去了自己的财富。当他们的担保品的价值上升时,他们就借更多的钱,买更多的担保品如耕地或别的资产。而当他们的担保品的市场价值下跌,银行家被迫向他们回收贷款时,他们就无力偿还信贷,以致破产。
周期是定期循环的。在1970年的上半年,百万计的人再次失去他们的财富,这是因为他们未能及时售出他们的部分担保品,还清他们的信贷,或者因为他们没有自动限制,还在购买新的担保品,背上新债。因此当你借用他人资金时,你一定要计算好怎样才能向借款给你的个人或机构还清贷款。
重要的是:如果你已丧失了你的部分财富或全部财富,仍要记住:周期是循环的。要毫无疑虑地在恰当的时候重新奋起。今天的许多富人都是以前丧失过财富的人。但是,由于他们没有丧失积极的心态,他们从自己的教训中重获利益的勇气,结果他们终于赢得了更大的财富。
□造势融资
一般而言,商人创业的第一步便是筹措创业所需要的资本,这对商人来说恰恰是最难的。通常的资本金来源有这样几种途径:依靠个人积累,但有些创业者在有创业的欲望后,往往并没有相应的资金做后盾,这时如果不能解决资本问题的话,恐怕只能等待创业计划的落空了;另外的解决办法恐怕是找亲友借贷,如果亲友可以借贷当然是最好的,但有的亲友自己也没有钱,即使有钱,他也不一定对你的创业计划有兴趣,不可能将钱投入到没有把握的地方;还有一个办法是找银行,但这个办法实际上也困难重重,银行首先让你提供抵押,然后再提供担保,当你把所有的手续办妥时,机会可能已经错过去了。
因此,创业时期的资本金来源,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没有资本金却能创业成功的人,却大有人在。他们身无分文,却能驰骋商海。这其中的秘密是什么呢?
这些年,商界不断刮风,先是房地产风、过节风、股票风等等。每一次刮风都能刮出几个百万、甚至千万富翁。他们在“刮风”前还不能算是商界的成功人士,却能借风而起,成为时代风云人物。
广东斗门县白藤湖,是围海造田的农场,它拥有三万亩土地和面积相当于三倍西湖的淡水湖。然而,这里却是一个贫困的地方,这里的农民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却没有相应的资金做前期投资,他们想招商,却没有人看好这个地区。
钟华生却看上了这个地方。他认为白藤湖虽然不是特区,但靠近港澳;虽然白藤湖比较偏远,但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白藤湖虽然严重地缺乏资金、人才、信息、技术,但有灵活的政策,这里干部群众要求改变贫困面貌的热情很高,一定可以很好地配合。
钟华生决定在白藤湖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民度假村。但一无资金,二无人才,靠什么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呢?
为了吸引投资者,他们带领人们制定了最打动人心的优惠条件:谁来建房均可免收地皮费;谁来投资,企业的所有权均归投资者所有。土地本来是无价之宝,这里却是无偿奉送,令许多人想不通,但是局面一下子打开了。投资者在白藤湖大兴土木,一幢幢别墅拔地而起,旅游业也因此兴旺发达起来,带动了山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办企业有了条件,产业结构得到改变了,农村贸易的活跃使这个地区有了活力。旅游业的发达,使白藤湖的水产品以及土特产品增值,价格不断上升。
房屋建在白藤湖,每年升值25%,旅游业的兴旺使白藤湖地区成为吸引各地观光客的胜地,他们的到来又成为资金、人才、智力的媒介,许多买卖、合作项目因此一一达成。建筑公司为当地盖别墅,农民向旅游者卖农产品,贸易靠旅游发展,商业以工业为导向,白藤湖地区的经济渐渐成为一个有机循环的系统,成为投资者愿意选择的地方。
钟华生利用白藤湖美丽的自然风光,在没有资金、人才的情况下,用无偿出售土地所有权的方法造势,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而大批投资者的涌入,又抬高了白藤湖地区的价值,这里终于抓住了机遇,有了很大的发展。
无独有偶,在日本也有一个依靠土地发家的富翁。
这个富翁名叫中山洋介,开始时,中山洋介和别人一样,手中既无资金,也无技术。但他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有一股不服输的志气。当他跟别人说起准备经商时,大家都不相信。可他不但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而且经营的还是资本量很大的房地产生意。
经营房地产,利润很大,但风险也很大,要有一大笔的资本做后盾,对于一般人而言,恐怕只能看别人赚钱了。但中山没有悲观,他有白手起家的妙计。
中山洋介经考察发现,在日本,土地十分宝贵,不少人想开工厂,但资本金连土地都买不起,更谈不上建筑厂房了。与此相反,许多土地却还闲置着。如果不买土地,只租用土地,那些企业主就可以负担得起,而且肯定能受到欢迎。
有了这样一个构思,中山洋介立即行动起来。他首先打听那些闲置的土地。这些土地往往比较偏僻,多是卖不出去的土地。他同这些土地的所有者商谈,提出改造利用土地的计划,土地所有者正为这些土地没有买主着急,现在有一个开发的方法,真是雪中送炭。他们纷纷愿意出让土地,有的甚至还拿出一定的资金充做股份。
有了土地,中山洋介组建洋介土地开发公司,组织人员上门推销土地。这些工厂主正为没有资金兴建工厂着急,现在看到可以不用巨额资金,又有土地可以出租,当然十分高兴,上门和中山签约的厂主络绎不绝。
中山的做法是,租用厂房者收取租金后,扣除代办费用和厂房分摊偿还金,所剩的钱归土地所有者。厂房租金和土地租金之间的差额,除去修建厂房的费用,便是中山洋介的赢利。
企业主、土地所有者、中山洋介三方达成协议后,中山洋介就向银行贷款、建房,然后按分期还款的方式归还银行的费用。
中山洋介实际上起到了一个中介的作用。以他为纽带,土地所有者和工厂主联系起来。一开始,这一创意就很吸引人。那些偏僻的土地有了用处,而工厂主可以减去积累资金的时间。中山洋介第一年仅手续费用就收入了20亿日元,有了这笔钱,就不用再向银行贷款了。就这样,中山洋介从营造小厂房到建筑大厂房,再到营建更大规模的工业区,他的公司像滚雪球似地越滚越大,公司的经营也不再只限于租用土地。白手起家的中山洋介,终于成为日本数一数二的大企业家。
看完上面两个成功典范,很多人羡慕他们机会好。你看,说到底不就是当中介吗,就那么走运地发了。其实他们真正是不简单的人,他们在没有创业资金的情况下,硬是凭自己的头脑,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将买与卖成功地联系起来。一般人是发现市场供需,他们却是创造市场供需,有这样的头脑能不发吗?--哪怕是空手,也能套得住狼。
□把握住新的利润增长点
能够屹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不倒的企业,往往得益于它们对机会的及时把握,例如通用电气、可口可乐这样的名牌企业,前者发展到今天,其产品的构成已经和原先的定义相去甚远,而后者也不仅仅坚持一种可口可乐,这些企业有口皆碑的成功得益于他们对发展机会的敏锐识别力和把握能力,不断地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因此,机遇无处不在,要成就为顶尖的企业,关键在于经营者能不能敏锐地把握住这种市场变化的趋势,在别人发觉这一趋势的巨大市场机会之前,抢先一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机会,发掘出新的利润增长点。
以二次世界大战为转折,人类已进入老龄周期,“银发”浪潮席卷各地,“银发消费”成为时髦。美国是世界上少数长寿的国家之一,5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11%左右,全美共有5000多万老龄消费者,尤以近几年来发展更甚,这种迅速演变的人口结构和不断发展的消费趋势,既使企业面临挑战,也给经营者带来了机遇。美国一些企业已注意到这一变化,不失时机地调整经营战略,以丰富多彩的“银发”产品和体贴入微的温情手段,掏出老年消费者的几十年积蓄,并使他们掏得乐意,感到快慰。
麦当劳快餐食品公司美国经营总部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该美国总部是成功的典范,经营很有特色。该部从20世纪70年代创办起,就一直奉行“方便、快捷和温情”的原则,尤以“温情经营”而著称,赢得了40%的美国老年消费者。
麦当劳美国总部的策略是:在食品结构上尽可能从老年消费者的消化吸收能力、营养需求和健体的角度考虑,以软、少、精美为主;在价格制定上,根据老年消费者的经济源减少,购买力相对趋弱的情况,确定少赚多卖,以众取胜的思想,从“针尖”上削铁,从广销中盈利;在供应形式上,根据老年人体力不支、不爱运动和好逛公园的特点,实行店内接待和店外服务相结合,多设经营网点,就近满足他们的需要,同时与“教堂”、“老人院”等慈善福利机构挂钩,送货上门,定点销售等。这种体贴入微的服务有效争取了银发消费者,使麦当劳美国总部成为汉堡跨国集团在海外办得最成功的大企业之一,年营业额高达10亿多美元。
重视残疾消费者的市场是麦当劳公司推行温情经营的又一成功之举。公司总裁雷·克罗克的观点是:“你的公司如果想从第一社区(指最直接的服务地区)赚钱,你就得为该社区有所付出。”麦当劳公司据此而采取两条经营策略:尽可能录用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弱智残疾人,且不分种族,现在全公司有7000多名弱智残疾雇员,这在美国是独一无二的;为弱智残疾消费者提供最方便的服务,包括送货上门,预约定做,优先满足,优惠供应等等。这样,不仅方便了弱智残疾人及其家属,而且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和支持。最明显的效应是1992年4月,在洛杉矶爆发的黑人骚动事件中,许多白人工作的商店被捣毁,损失惨重,而麦当劳公司在各地的分店却丝毫无损。
□抛弃不当的理财方式
做生意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如果不会理财,就不可能会赚钱,即使赚了钱,也会白白流失。理财不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不重视资金周转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人体要靠血液在周身循环流动,为全身的器官提供营养;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也必须有一定的资金作保证,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资金周转速度慢,将使小本经营者很被动。
天津郊区有家配件厂,一年前与另一个组装汽车的厂家订了供应配件的合同。按成本计算,所供应的30几种配件,利润可以达到34%,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但对方要求所订配件,要按照组装汽车的数量分批供应,随要随供,要多少供多少。这个条件,看上去并不苛刻,但执行起来,却给配件厂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原来对方组装汽车用的是进口发动机,每次进口的批量不等,进得多,需要的配件量大,配件厂加班加点突击生产才能供得上;进得少,需要的配件量小,配件厂平时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压在厂里,一年之内,这些配件的原料和成品长期占用着140多万元资金。厂内缺乏流动资金,其他生产项目都被迫停了下来。经营者只注意了单项生产的利润,忽略了资金占用这个因素,结果给自己造成了非常被动的局面。
2.不进行财务核算
小本经营者通常很少对店里的财务做整体的规划。小本经营者在开业前很少会预估营业额,也不拟订年度预算和销售计划,因此在成本和利润的控制上,往往不得要领。
只重现金的赚赔,忽略实际经营的盈亏,是小本经营者的经营误区。以一家花店为例,店主一直觉得花店生意很好,每天都有现金盈余,所以每个月都慷慨地发奖金给员工,但年终一结算,却发现亏损不少。探究其中原因,原来是未将当初投入的设备和人力(老板本身的薪资)费用算进成本。好的财务管理不仅可以避免亏损,还可能使原来每个月2万元的盈余增加为3万元。开店前正确预估所需资金,以便有效控制成本,是私营公司财务管理的第一步。
由于私营公司资金通常不充裕,因此,预估的资金即使只有几千元出入,也可能令私营公司经营者焦头烂额。一般来说,开业资金的基本项目包括装璜费、基本进货费、广告促销费、店面押金和第一个月租金,其中店面租金往往占相当比例。开店者必须将租金和押金比例控制在总资金的30%以下,因为除非营业利润很高,或对营运十分有把握,否则很可能吃掉大部分盈余。
除了备妥基本费用外,预留一份准备金也是资金有限的小店不可省略的。小本经营者通常会有3个月~6个月的亏损期,所以开业之初就要预留至少3个月~6个月的固定支出费用(指每个月的经常性支出,如薪资、水电费、租金)和两个月的进货成本最安全。
3.认为负债都是坏事
从幼年开始到成年,我们曾经反复听到,并且也深信不疑:欠债是件坏事,如果办得到,千万不可以欠别人的钱。为了买东西应该先积存了足够的钱,然后才去购买,这听起来是对的,但是却只是部分正确。负债有时是件好事,这尽管同我们自幼就认定的道理有所抵触,但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从根本上讲,有两种负债:消费负债和投资负债。消费负债指你为出去度假或买一只新手表而借钱;投资负债却是另一回事了,这时你借钱不是为满足近期需要,而是为了最终创造财富。
譬如说,经过认真评估和财务咨询之后,你胸有成竹地认定,如果买上一台电脑操纵的印刷机,就能大大提高产量,招来新的生意,那么就不要因循坐误,而应尽快购进。如果你仍然在想“还是赚足钱再买吧”,那就需要再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对机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业务可能处于停滞状态,这显然是失大于得。因此应毫不犹豫地举债购进这台印刷机,并尽可能地在借款协议中争取到对自己最有利的条款。
总之,“等有钱时再扩大业务”,这听起来很负责任,但实际上却是不合时宜的想法。为了让企业飞跃发展,你一定要在必要时扩展业务,否则就会造成经济损失,而由于扩展业务是需要资本的,你就会心甘情愿地举债,不再把借债当做烦恼的事情,而当做一种杠杆--当做使业务从地面起飞的方法。
4.赊账过多
做生意,以现金交易为好,不宜赊销。如果卖出1000元的货是赊销的,不如卖800元的货是现金交易的好。这里所说的现金交易,包括开户单位和个人利用转账方式进行结算。有许多谚语是说明这一问题的,如:“船家不打过两钱”、“现有小钱,胜过以后大钱”、“隔夜的金子,顶不上当日的铜”、“立着放债,跪着讨钱”、“赊出容易、收回艰难”、“本小利薄,赊欠不得”等。
相对而言,做生意卖货,现金交易和赊销,后者较前者利少弊多:①是影响资金周转;②是减少利润;③是不能按时交税;④是讨账占用人力、财力;⑤是赊出容易,收回困难;⑥是往往因人事的变动和对方企业的变化,造成呆账、瞎账、乱账,有的可能一分钱也收不回来。有个县供销社,为扶持农民发展副业生产投入几十万元,收不回来。以至最后收账时,有些农民赖账。这种经济损失给人教训很深刻,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赊销。商品的买卖应坚持现金交易,一手钱、一手货,对买卖双方都有好处。
据介绍:犹太商人经商,绝招之一是彻底采取现金主义。他们认定惟有现金才能保障他们的生活,以对抗天灾人祸。做生意说千道万的诀窍,归根结底要讲现金。
5.开支过大
大家都知道投资回收额(利润)等于销售总量减费用,利润和费用是呈反方向运动的。如果费用低,利润就高;如果费用高,利润则低。费用与资金控制紧密相关,而现在许多老板脑子里不知道如何管理资金,忽视对资金的控制,造成费用节节上升,而利润却不断下降,直接影响了老板的艰苦创业、以致半途而废。
著名的风险资本家弗雷德·阿德勒说:“我的一个‘定律’是:成功的可能性与经理办公室的大小成反比。”一味地追求豪华舒适的办公室、办公桌,出入豪华汽车,在高级饭店里摆宴,再加上一些名誉性的花销,开支巨大,将宝贵的资金用在消费而不是用在生产上。资金管理盲目、成本高。销路缩小,利润不可能提高。
一位女老板在她第一次创业失败时说:“我如果再次办企业,驾驶的会是一辆小型货车,而不是奔驰。”简单的话语中却包含了一条道理:节约资金是创业的第一步。
6.铺张浪费
商品经营中的浪费是人们不易觉察到的,它就像一个无形的黑洞,随时都可以把整个企业吞噬掉。资金十分有限的商人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必然会导致经营上的失败。作为商人,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制定良好的制度来降低成本:
(1)作业规范化。明确规定长途电话和普通电话的通话时间和每位发言人的发言时间;严格控制办公用品的申领;清楚规定每个物品所在的地方等等,尽量做到物尽其用和节省时间。这些繁琐小事,如不加以规定,大把大把的钞票就会不知不觉消失了。
(2)养成随手关灯、关水的习惯,可节省20%的电费水费。
(3)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加工次数,可省下许多加工费和电费。
(4)尽量减少操作失误,减少无效工作和废次品率。
(5)聘用能身兼数职的员工,以节省工资费用。
(6)经常评估、考核员工的工作效率。人往往有惰性,时常要人提醒、督促才会进步,只有不断地评估、考核员工效率,才能激发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一提高,成本自然就降低。
(7)裁减或调换能力差的员工。
(8)发动员工提出改进作业、革新产品的合理化建议,并对优秀方案给予奖励。
(9)对于邮递的成本,要反复思考,哪些必要,哪些不必要,哪些须快件发寄,哪些平信即可。
□理财最有效的9种方法
作为新商人要想理好财,成为理财的高手,应遵循以下9个原则。
1.精于安排存款余额
公司不仅要求助银行解决资金的困难,同时银行有时也要求公司在存款方面给予银行有效协助。在金融业有的银行希望增加月底存款余额,以表示公司业绩,也有个别银行希望增加平均余额。所以公司事先把握这些微妙关系后,在月中将重点放在重视平均余额的银行,到月底前就将钱存入重视月底余额的银行,从而搞好与银行的关系。另外会计报表中的某项目,如资产负债表项目,都是用月末账户余额反映,巧妙安排某些账户月末余额,
对各项指标形成有重要影响。
2.尽量查明支出增加的原因,确保收支平衡
各项费用及资金的运用,在预算确定后就要严格按预算执行,一旦发现超支就应迅速查明其原因,明确责任,制定措施,杜绝不必要的开支。另在出现销售下滑,不能实现其预算收入时,应作为抑制支出的信号,也要相应地压缩相关的支出。以确保收支平衡。
3.经常注意利率趋势及金融情势
金融情势与市场景气密不可分。银根宽松意味着金融情势缓和,也就是说资金充裕,工商公司也不需要太多的资金,以至连带利息下降;相反,“金融紧缩”意味着各行各业都需要资金,各银行也缺乏放贷的资金,不仅借款困难,利息也会提高,事先预测出金融市场未来情势变化,在资金筹措和运用上会有助益。
4.做好资金调度,充分运用剩余资金
公司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是资金,做好资金调度,实质上就是做好公司的物资调度工作。为此,公司财务部门要按月编制切实可行的资金周转表,通过该表了解资金从哪来?又流向何处去?产生不足的原因以及筹措资金渠道等问题。销售收入、收款计划的估计要保守,要沉着应付突发性支出,要充分利用剩余资金。为此,要掌握剩余资金究竟有多少?可运用的期间有多长?要注意投资的获利率以及获利后的课税问题。资金周转加快了,就
可产生较好效益。
5.提高员工的理财意识,发动员工理财
利润是通过资金周转产生的,在同样销售利润率的条件下,资金周转越快,利润就越多,但是要加速资金周转不只是财务人员的事。材料采购、产品设计、工艺规程、生产状况、劳动效率、产品推销、货款回收等都与资金周转息息相关,应动员每一位员工结合自己的岗位参与资金周转。对每一个部门及岗位应有资金使用规划,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核,根据完成的优劣给予奖惩,从而提高资金利用效果。
6.与主要客户维持良好关系,争取客户支持与协助
在经营活动中公司购买材料要同供应商发生往来,推销产品要同销售商发生往来,这些往来均要通过结算。在结算中必须讲信用提高信誉度,公司应在互利的基础上,与他们搞好关系,相互支持,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给予协助。
7.与税务部门搞好关系,依然缴纳各种税金
依法纳税是公司的义务,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种较多、征收环节复杂,税率也不一样。公司应与税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对不清楚的政策,请税务部门给予指导,能缓交的尽量缓交,能免交的尽量争取免交。对一些优惠政策要争取充分享受。
8.同多家银行处好关系
公司只同一家银行往来,不仅无法任意安排使用存款,甚至公司资金的出入也会被这家银行了如指掌。不与其他银行往来,也就不了解其他行利息行情,只能出现惟此银行是从的倾向,一旦发生资金周转不灵,自然不能向其他银行申请贷款。另外,公司应主动向银行说明公司长处、短处,根据情形可以要求银行给予经营方面的指导等,由于与银行维持良好关系,当公司遇到困难时,银行会协助解决。
9.加强与银行往来技巧,不忘推销自己和公司
商人在同银行及有关部门来往时,要随时不忘推销自己和公司,特别是对主要往来行更为重要,偶尔也可与分行经理打个照面,加深对他的影响,在往来中要注意结交银行内部实力派,了解放款业务的承办人,加强同他们的联系。
公司借贷时银行要求提供各种资料,为避免这些资料发生矛盾,一定要准确编制。但是要明确,和银行往来如同做生意,是公司活动的一部分,是为公司谋利益才往来的,在西方,不管交情多厚的银行,一旦公司经营发生困难,银行也会与公司断绝往来,因此,当公司发生经营困难时,他们不让银行知道,防止落井下石。
□积累财富的关键方面
积累财富的关键是明白构成的主要因素,这样就可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资本
资本是企业或个人发起或企业扩张时所保留的金钱。
比如说,你准备生产一批价值600元的皮衣,你的皮革的成本大约是300元。如果没有发生意外的话,这个月卖出的货品所得的钱足以支付下个月购买生产原料的费用。如果你收到的订单并没有大到能让你生产出比上个月多出一倍的量,一切还都可以进行,没什么起伏。直到有一天工商质量杂刊登了一条关于你制造皮衣的报道,你的订单增到了20000元,而不是先前的600元。如果你要接下这批订单,你就必须花8000元来购买皮革。然而你却只有600元的银行存款,怎么办?
你以前没有过和银行打交道的经验,银行对你也不了解,而且你也没有办法让银行相信你的订单的可信度。你也不大可能要求你的客户预先付款。所以,你现在所需要的钱就叫做“资本”。
你顺利地解决了扩充的问题,开始经营起每月生产2000元的皮衣工厂。可是有一天,你的最大的客户--一个知名的百货公司忽然发生了财务危机,无法准时付款,这怎么办呢?你当然希望继续和这家公司做生意,如果这个重要时刻背弃了你的客户,说不准你们以后再也没有合作的机会了。如果这家百货公司过去的信用纪录相当好,你的客户可以写一封保证书给银行,银行就很有可能借钱给你。否则,你的事业就很有可能中途倒台。
2.投资者
一般来说,投资者是指在某一个计划或企业上投入资金,并希望在未来得到回报的人。
投资者与借款者不同。借款人是贷方先借你一笔钱,在约定的时间内,你必须归还这笔钱,另外还要付给贷方利息,投资人则不同,他和你一起分享这家公司的利润,同时也分担风险。如果这家公司赔钱,他可能会损失掉他的投资,但如果这家公司赚了钱,他也相对会获得利润。
如果一个经营者决定用选择贷款的方式来增加他的资金,那么就表示他已经肩负起了所谓的“责任”了。也就是说,即使他的投资计划失败,他也必须还清负债;就算他入狱,当他出狱之后,他仍然得负责将这笔账还清。这就是贷款与投资的不同。
3.贷款
贷款一般指银行或信用合作社等机构借钱给用钱的部门或个人。
贷款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担保的贷款;另一种是无担保的贷款。前者一般叫抵押贷款,后者叫信用贷款。如果贷款者无法偿还债务时,取得无担保的贷款保证的贷款者(比如银行),将有权拍卖某项属于贷款者的财产,以弥补他的损失。
当铺就属于这种类型的贷款者。在当铺的交易过程中,典当的物品与所能借的金额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你拿一个价值1000元的东西到当铺典当,也许只能换来100元。在银行,你拿价值20万元的汽车可借到15万元,只要你能向银行提出保证,让银行相信车子出事时,所有损失都可以通过保险来赔付。当一家公司宣布破产时,银行拥有有担保的贷款,贷方可以拍卖这家公司的资产作为债务抵偿。
4.毛利与净利
毛利和净利,数字不敏感的人,对这两个概念常常被混淆。
所谓毛利,是根据一项产品或服务的最终售价推算来的。比如说,这本书的最终售价就是你在书店里买到的价格。如果你想知道出版这本书的毛利,只要用售价乘以发行的数量,就会得出来。
同样的规则可以应用于任何产品。毛利计算出来之后,再扣除其他的营销费用,最后得到的数字就是净利。需要说明的是,净利没有一定的定义。还用上面那本书的例子,对一个出版社而言,净利可能是指一本书售价的10%;在书店方面,由于他们只需向出版社付一定的购买成本,10%的净利对他来说,与出版社10%的售价净利是完全不同的。
5.积小胜为大胜
霍华·休斯曾被喻为美国“飞机大王”,曾是控制美国的十大财团之一的老板,他是美国环球航空公司的董事长。
有关这位大富豪的创业过程,是充满曲折和神秘色彩的,并非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这里只选一件小事:
有一次,霍华·休斯开车往飞机场去,车上还有另一位美国富豪福斯先生。他们边开车边谈生意。福斯滔滔不绝地谈起一笔2300万美元的大生意,他说要设法做成它。休斯听了福斯的话,似有所悟,立即把车靠边停下,赶着往路旁的一家药店走去。
福斯不知怎么一回事,只好在车上坐着等候。一会儿,休斯回来了,福斯困惑不解地问休斯干什么去了。
“打电话,”他说,“我把我在环球航空公司(他自己拥有的公司)的那张票退掉。因为我要陪您乘另一班机。”他答完后又说起福斯所说的那笔2300万美元的生意事。
福斯笑着说:“我们正在谈着2300万美元的大生意,而您却为了节省150美元的机票把我放下去打电话了,这么急停下来差点要把我们撞死了。”
休斯却认真地回答:“这2300万美元的大生意能否成功还是个问题呢,但节省150美元却是实实在在的现款。”
“一鸟在飞胜过两鸟在林”,这正是休斯的经营思想,这是他的稳当实在制胜之道。他认为,既然2300万美元也是由许多个150美元组成的,那么,就没有理由因2300万美元可能到手而放弃、浪费150美元。他认为那种崇尚“小钱不出大钱不入”的说法不全对。其实,注重效益,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正是在竞争中积小胜为大胜的道理。也是稳扎稳打,降低经营成本即增加收入的道理。
□善于控制成本
成本降低对企业提高或稳定利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延误成本的降低是一种自杀行为。
每一个人都知道一个公式:利润=销售额-成本。所以对成本降低这个概念,必须记住它和“利润增加”这个术语是可以换用的。因为它使企业的“减数”减小,从而差值增加。那么究竟该如何去降低成本呢?
1.大有作为的第一个月
有效地降低成本计划包括短期和长期两种方式。短期方式可称之为临时的应急措施,在一个月内就可以完毕,它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分析企业的组织机构。
分析组织机构的目的是确定公司各个部门怎样合理配置和改编,从而做到不仅降低成本而且又能提高效率和生产率。例如,你的某些经理可能承担太多的责任,而其他一些经理却没有承担足够的责任。从组织机构分析中,不能忽视每一个你要支付工资的人员--从最高执行经理到工人,从每个部门,直到销售部中地位最低的人员。对大多数公司来说,组织机构可以做得简单而切实有效,因而组织机构分析,一年至少应该重复两次。
第二步:在分析组织机构后对全部经营管理作比率分析。
首先你需要从审计主任那里要一组公司最近5年(最好是10年)公司营运的详细数字。这些数字都是最基本的,如:销售量,毛利,销售开支,一般费用和行政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用,债务成本和税前利润等。对每一个数字你还必须知道这个数字相对于销售量的百分比。下一步是对这些数字做客观分析,先找出毛利占销售量百分比最高的年份,找出销售成本,一般行政管理费用,研究和开发费用和债务成本占销售量最低的年份,以上找出的都是最佳比率,你会发现,这些比率并不是集中在同一年。当然,销售量是一个因素,将这些比率都单列出来,假如它发生在同一年,比如是你毛利率最高的一年,你会发现,其他费用若用那些最佳比率来算,你的利润就会大幅度提高,从这里吸取的一个教训是永远没有自满的余地。你的每一年都不是最佳的。如果有可能的话,你还应将你的数据与其他公司相比较,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这会让你大有启发,接下来的一步就是确定哪种成本是在正常限度之内,哪种成本占销售量的百分比不必要增加了,这就是所谓的微观分析方法。在这一步中你不能再像上一步那样,只列出销售成本等其他比较系统的比率了,你还应该细分,比如销售成本中你应细分原材料,固定资产损耗,人员工资,一些其他的制造费用等,其他如监督管理费,销售人员工资及佣金,仓库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固定开支,差旅费和招待费等,分门别类。应该想方设法将这些费用降低。这里反复强调的是,增加利润最好的办法不是增加销售量,而是降低成本,成本降低之时,就没有必要采用应收账款或库存量的形式增加营运资金而形成新的债务资金。格言是:销售是要花钱的,而成本降低不花钱。
第三步:在一月之久的临时性成本降低计划中,剩下的时间花在工作抽样上。
工作抽样可简化为最简单的形式,是一种任意抽样法,通过观察和应用数学概率得到有关人员活动和机器的真实情况。这是管理层的一个实用性的、然而基本上使用不当的工具。工作抽样是对工厂内或公司内不同工位的活动频率和效率进行抽样,能明显地反映出工人和机器两者的生产率以及低效率的程度。
对于成本降低而言,工作抽样是最有效、最实际、最科学的方法之一。它是既合理又迅速地精简不必要人员的最好工具,也是比较省钱并能避免付出昂贵代价避免出错误的一种方法。另外,它还可以替代工作标准,并能对现有标准系统和设备利用率做总的评估。
工作抽样是以一个工作抽样观察员进入车间或办公室的一个特定部位观察特定职能而开始的。该观察员记录每个人在做什么,他们做事的速度,每台机器发生了什么。这些观察是任意的,可进行几百次,绝对没有固定的时间进度表。
随着工作抽样的完成,你的“大有作为的一个月”也就该结束了。通过三个步骤即组织机构分析、比率分析和工作抽样,你会降低人员费用10%~20%,当然这只是临时性的应急措施,下一步要求更加深入的程序,需大半年才能完成,进行下一步更有价值的成本降低计划,会实实在在地增加利润。
2.降低成本--创业者应优先考虑的问题
在商人全部的成本降低计划中,紧接着上一个月的一个步骤应该是确定优先考虑事项。哪里能实现最大的节省,哪里就应集中商人的力量。比如,商人的公司销售金额可以这样分解,材料45%,直接劳务8%,制造费用22%,销售成本75%,毛利25%,推销11%,一般和行政管理费用9%,税前利润5%,假如创业者的企业是一个金属加工的公司,销售额分解分析如上所述,那么显然该创业者的优先考虑顺序应该是:①材料(45%);②制造费用(22%);③推销(11%);④一般和行政管理费用(9%);⑤直接劳务(8%)。如果企业的成本的每一项都比原来降低10%,那么,在盈亏表中,材料费用就会少4.5个百分点(45%×10%),而制造费用就会少2.2个百分点,现在企业主可以清楚地看出我为什么要说优先顺序是材料、制造费用,最后是直接劳务了,因为材料费用降低对你整个成本降低的功劳最大,最后,该企业算得的利润率是14.5%,而不是原来的5%,因而企业成本降低10%,利润几乎达到原来的3倍!许多经理在确定降低成本优先考虑事项中犯的另一个根本性错误是购置新装置和设备。购置新装置和设备的确能降低或去掉某些成本。但由于折旧费用,也会使制造费用增加很多。如果折旧这部分很大,则抵消购置新装置和设备的作用也很大;如果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就很明显能取得节省。在所有其他成本降低选择用完以后,购置新装备和设备可以作为最后一个手段。也许有人会提出通过增加销售量的途径来解决增加利润的问题,如上面刚刚举的例子,要使利润额比原来增加两倍,确切地说是190%,那么企业的销售量必须增加至少190%,假如毛利率不变的话,而这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另一种情况,如果发生高通货膨胀,这种举动的结果可能会更惨。因为增加销售额是以拥有巨大的运营资金为前提条件,在高通货膨胀时期,你拥有的这笔运营资金可以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通货膨胀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如果再加上利息率的上升,那么对很多大公司和大多数中小型公司来说,破产是毫无疑问的,而那些拥有巨额营运资金用以支撑销售量的企业所受的冲击往往是首当其冲的。因而在高通货膨胀率时期,我们必须:①通过全面的成本降低计划,理顺组织机构,而不是通过销售量的增加来获得更多的利润;②对自身进行评估,确定自己的数字以及在高通货膨胀率经济中营运资金的需求怎样影响这些数字;③为使营运资金宽松些,卖掉或关闭那些勉强支撑的业务;④通过严格的应收账款和改进库存管理,时时处处尽可能减少营运资金。
3.采购之道
在企业里,采购部门常常控制着40%~50%的销售金额,减少材料成本也许是整个降低成本计划中最有效的一步。利用现有的人员,常常不需要额外的支出就可以降低成本,材料几乎永远是能实现最大节省的领域;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采购上。
尽管以最低的价格从合格的卖主那里采购某一特定材料的简单原则看起来是最明显不过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的重要性几乎从来没有真正地被认识到。管理者,常在口头上承认采购作用的定义,但并没有真正地懂得正确的采购方法可以使赤字变为赢利。这些态度通常是因为管理层对采购缺乏全面的了解而产生的。
本节强调采购部门的重要性,这是由于采购部门被看成是降低成本努力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所有商人都必须认识和明白下列五个关键性的采购原则。
(1)不要害怕采购部门。许多创业者对采购作用并不熟悉。要花时间学习本章所谈的各种成本降低方法。最重要的是,不要使自己和采购部门及你的采购负责人隔离开来,要参与进去。
(2)把力量集中在“一号”部件上。大多数情况下,在所有生产部件和材料中有5%~10%,约占全部材料成本的70%~75%。要保证你的采购部门在代价较高的“一号”部件的选择、交货和周转上花费最多的工作时间。在这方面,有效的采购、替代或重新设计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通过提供全面的材料成本情况,标出“一号”部件也可作为产品定价的准则。
(3)不要加速完成采购。要允许企业的采购部门运用其创造力、想像力和专业经验,以尽量低的价格采购部件和材料。不要像你定一份咖啡那样对待采购部门。不要根据蹩脚的预测或因为缺少正确的销售和生产制造计划,就让采购部门迅速办理。
(4)不要一棵树上吊死。对采购部门来说,陷入坏习惯是通常的事,例如和一个特定的供应商维持关系,因为他们在一起做生意已有多年了。仅仅因为在特别短的时期一个特定的推销人员或销售商设法为公司提供一种产品并不意味着该供应商在以后若干年仍能保持竞争力。事实上,创业者完全可以挑起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这样可以刺激他们降低某些材料的价格。
(5)能做出准确的预测。企业作为材料的消耗者和产品的供应者,必须能对原材料未来的走向及产品的趋势做出预测,特别是那些较为短缺的原材料,有许多往往需要进口,短缺会常常发生,价格有时会猛涨。如果创业者不会做准确的预测,及采取相应的措施,也许最需要一种材料的时候,正是它价格最高的时候。
采购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和采购部件占企业销售额的百分比。对大多数公司来说,材料为最大的成本,然而对采购部门没有给以恰当的重视。其结果是,由于缺乏理解、敷衍从事、疏忽、缺少正确的信息和计划,使企业和分支机构不必要地损失利润。
4.做精确的销售预测
销售预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个企业至少应该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概念:其产品究竟有多少能卖出去。如果生产的量太多,库存资金投入和储存费用增加,过时废弃的情况也会增加,因为过时废弃与库存资金投入有直接关系。如果生产的量太少,则失去销售机会,疏远顾客,使销售人员感到灰心。问题出在没有进行销售预测。
特别是在经济或商业周期发生重大变化期间,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原材料和零售需求起伏波动大。经济中或一个特定市场中的突然变化几乎能立刻把一种产品的订货周期从3周提高到3个月或6个月。在严重的工商业衰退期后,商业周期出现突然好转之时,铸锻车间的情况尤是如此。这种突然的急剧的变化会给最好的库存管理系统带来混乱。避免或缓和一方面短缺而另一方面过量情况所需的基础是根据准确的相关数据所做的透彻的、全面的和准确的销售预测。一个企业永远不能肯定它应该生产的产品数量,因而,保持有效库存管理将很困难。
另外,在一个企业不能按计划表交货时,其原因一般是因为库存脱货妨碍了生产,而库存短缺或库存脱货的原因,可进一步设想部分地是由于不准确的销售预测。错误的销售预测是多数经营管理中的一个共同的弱点。这是一种代价很高的浪费,而可靠的销售预测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取得的,花钱也不多。
在任何销售预测分析中,必须使用四个经济数据基本要素:①趋势;②周期;③季节性变化;④不规则变化。
弄懂每个术语是必要的,即使你并不具有你自己的经济指示量,作为创业者,你必须充分知道如何向一些专家或咨询专家提出合适的问题,并理解提供给你的信息。
趋势是一系列经济数据长期的长距的动向,与逐月发生的变化没有什么关系,它们的走向显露得极其缓慢。
周期是指较短的持续时期,尽管一般不能规定其长短。它们通常以发展和紧缩的交替期为特征。持续时间变化很大,任何一种方向的烈度变化也很大。
季节性变化发生在一年中某个时期内,在每年的同一时期并以大致相同的程度再发生。烈度变化一般和长期趋势轮廓线相符合。
不规则变化是具有经济影响的不可预见或非再次发生事件的结果。例如,在关键性工业中的罢工会引起不规则变化。
可以集体使用或分开使用这四种类别中的要素,在预测中使用这些要素的组成部分。一个有名望的分析事务所在帮助其重要零售业客户进行销售预测中采用他们称之为时间系列分析的方法。这是把周期的和长期的(或趋势)因素和其他形式的因素,特别是由于季节性变化产生的因素区分开来的一种统计方法。
虽然这些分析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制造运行管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分析被用于所有最敏感的销售预测,零售。它们的前提是对一年中每个月的季节性影响有无重要性给零售商做出有关短期经营的正确决定提供必要的指导。决定中包括确定价格、库存量、采购以及销售人员多少等重要方面的方针。
时间系列分析还包括这样一些指示量,如可支配的收入(即纳税后收入)、国民生产总值、顾客服务开支、商品消费价格指数、服务消费价格指数以及耐用品和非耐用品开支等。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际上适用于所有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为一个以上的客户服务。创业者希望从本企业销售经理那里取得有价值的销售预测报告,必须肯定至少下列几项已作为影响因素列入分析中:
①企业销售量的历史趋势轮廓线,其中清楚的识别出季节性变化;
②行业预测;
③国家经济预测;
④可获得的有关竞争者计划的全部信息;
⑤表示相关经济指标状态的研究结果。
另外,销售经理自己的研究结果也必须应用到分析中去,其中包括:
①预测期间内销售受到最大重视(广告,特殊推销,折扣等)的产品;
②受到竞争者最激烈竞争的产品;
③竞争最少的产品;
④逐步淘汰的、降级的或替代的产品;
⑤构成销售量大部分的A类产品。
□最低成本的财务运营
现代企业中销售和利润的增长很重要,但是不能缺乏成本意识。多少数量的销售要花费多少成本,成本率是上升还是下降等等,必须经常装在大脑里。
当代市场经济中,竞争对手拥挤,顾客争夺激烈,如果不是十分有特色的商品,争夺往往会通过价格来进行。另外,独特的商品一经销售,即使当初买卖红火,但不久类似商品登场,结果还是靠价格决定胜负。
在流通世界,廉价商店急速抬头。特定的商品用现金大量买进,以此降低成本,进而极端地降低卖价,即所谓的薄利多销。为降低商店总体的成本,不讲究商品的陈列,有的商店将装着商品的纸箱重叠着卖,还有的商店省略包装。总之,彻底地降低成本,靠低价格战略来招揽顾客。
无论如何,现在的企业竞争以成本决胜负已变得非常浓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成本感觉是经营者最为重要的经营感觉,这点毫不夸张。
经营的基本原则是以最小的牺牲获得最大的成果,换言之,即以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大的销售额。但销售额不论怎么提高,成本花费过大,不出丝毫利润的经营毫无意义。相反,只关心降低成本,疏忽了增大销售额也会让人伤脑筋。
企业降低成本的努力,是为了在扩大利润幅度的同时,提高销售。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价格,由此把顾客拉到本公司,即是为了提高销售额而努力降低成本。
当然,经营变为价格竞争并不是令人高兴的事,这样一来,不管怎样说规模大总会占上风,中小企业没有获胜的优势。因此,为了以最小的牺牲获得最大的成果,与自己的公司置身在哪一行业,进入哪一种事业有密切的关系。在此暂且不谈这个问题。
总之,确实希望老板在考虑成本的时候,不要只看与成本有关的数字,必须具有包括销售额在内的整体经营视点,这是成本管理负责人与经营者的基本不同点。成本管理负责人应倾注全力降低成本,而经营者去关心此事却是错误的。有的商人只会一个劲地喊:“要降低成本,降低!”应该考虑一下是否说得过头了。
那么,商人对有关成本的那些数字,怎样看才行呢?
(1)相对于销售额花费了多少直接成本。商人不应该看直接成本多少,而应该看相对于销售额的比率。在其意义上,把附加价值比率作为指标最合适。附加价值即企业活动所产生的新价值,一般来说,包括零售和批发业的商业是指销售额总利润(销售额减去销售成本),制造业等工业是指加工额(生产额或销售额减去材料费、外协费),建设业是指完成加工额(完成工程额减去材料费、劳务费、外协费),这些数字相当于附加价值。附加价值与销售额之比为附加价值比率,这几年的大致平均值,制造业为41%~42%,建设业为27%~28%,批发业为18%左右,零售业为大约30%。如果本公司的数字比这些平均值低,说明直接成本花费过多,在这种情况下,努力降低进价,降低对外协作成本等等,将成为经营的重要课题。
(2)直接成本以外的成本花费了多少,指标为销售管理费。销售管理费是指销售员工资、运输、广告宣传、接待交际等销售费加上事务员工资、办公用品、差旅、通讯、房租等管理费。销售管理费与销售额之比即销售管理费比率,平均值制造业大约19%,建设业大约14%,批发业16%~17%,零售业大约28%。超过了这个数值,则说明你的公司比其他公司销售管理费高,因此,必须展开节俭经费的运动。
(3)人事费的大小。人事费简而言之,是指关系到人的经费,合计为工资、奖金、福利保健费等。人事费与销售额之比,即人事费比率,平均值为制造业17%~18%,建设业12%~13%,批发业超过6%,零售业超过13%。人事费过大时,由于不能降低工资,只有削减人员或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努力提高销售额,也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关注每一个人提高了多少成果。
以上三个数字是商人应该看得最为重要的数字。另外,更细的是支付利息比率、广告宣传费比率、福利保健费比率等。通过各种成本,可以看到各种指标。
商人的成本感觉,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视点,即单位小时成本和成果,也就是公司每小时花费多少成本,获得多少成果。时间是人们平等拥有的资产,要从这个资产是否有效地被利用的视点去看待成本和成果。
具体来说,就是将销售额和毛利润及有关成本的数字除以实际工作时间。重要的是从其视点上经常检查整个公司和每个职工的动向。以这样的感觉环视公司内部的情况,会意外地发现浪费时间的现象。例如,五点钟为下
班时间,经常在四点半左右工作效率就已经开始下降。其实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企业的实际情况都是如此。
如果五点钟为下班时间,那么在五点钟之前的时间里,全体员工对工作全力以赴才是本来的姿态,但事实上在大约30分钟之前就已经在开始整理,在与同事聊天,这30分钟几乎没有什么成果可言。
加班时又怎么样呢?当然,也有人在继续全力以赴,但也有些人一到加班便拖拖拉拉。这种人一般是没有必要加班却在加班,即不外乎为了挣加班费的“生活加班”。仔细检查的话,会发现成果只有白天的1/2或1/3左
右的情况不等。这样一来,加班费使人事费猛涨,大大压制利润,导致所谓的人事费破产。
比起表面上出现的数字,严格地关注单位小时成本和成果这些日常的现实更为重要。
一个立志成功的商人为了养成这种感觉,不妨首先计算一下自己单位小时的人事费是多少,可能的话以十分钟,不,以一分钟单位来计算看看。而且,也算算单位小时产生了多少成果。再者,经常检查一下员工们到下班
时间为止的工作时间是否在全力冲刺,是否在拖拖拉拉地加班。
□把降低管理费当作多挣钱的方法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力求勤俭持家。公司经营和工业生产也是如此,要想取得更多的利润,节约每一分钱,实行最低成本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福特公司总经理李·艾柯卡在他的自传中说:“多挣钱的方法只有两个:多卖,或者降低管理费。”
节约成本开支、降低产品售价,这是提高竞争力、改善经营效益的关键所在。艾柯卡在福特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都非常重视降低成本。减少开支也是他经营成功的秘诀所在。
艾柯卡刚担任福特公司总经理时,第一件要办的事就是召开高级经理会议,确定降低成本的计划。他提出了“四个5000万”和“不赌钱”计划。
“四个5000万”也就是在抓住时机、减少生产混乱、降低设计成本、改革旧式经营方法这四个方面,争取各减5000万管理费。
以前工厂每年准备转产时,要花两个星期的时间,而这期间大多数的工人和机器都闲着。这使一部分人力和物力浪费,长期积累,这也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艾柯卡想,如果更好地利用电脑和更周密地计划,过渡期可以从两星期减为一星期。过3年后,福特公司就能利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做好转产准备,这一速度在汽车行业是旷古未有的,为公司每年减少了几百万的成本开支。
3年后,艾柯卡实现了“四个5000万”的目标,公司利润增加2亿元,也就是在不多卖一辆车的情况下,就增加了40%的利润。
一般的大公司,都有几十项业务是赔钱的,或者说赚钱很少,福特公司也如此。艾柯卡对汽车公司的每项业务都是用利润率来衡量的。他认为每个厂的经理都应该心中有数:他的厂是在给公司赚钱呢,还是他造的部件成本比外购还贵?
所以,他宣布:给每个经理3年时间,要是他的部门还不能赚钱,那就只好把它卖出去算了。
到了70年代初,艾柯卡甩掉了将近20个赔钱部门,其中有一个是生产洗衣机设备的,办厂几年,没有赚过一分钱。这就是艾柯卡的“不赔钱”计划,他通过这种办法尽量减少公司负担,节约原材料、劳动力和机器设备,使公司的相对利润急剧上升。艾柯卡也因此得到了众多员工们的一致好评。
“不赔钱”计划实行了两年,该卖的工厂都卖掉了,为公司收回了不少资金,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在克莱斯勒公司,艾柯卡在格林沃尔德、米勒等人的帮助下,裁人减薪,减少劳务成本,并以此为基础,双管齐下:改善库存管理、改变采购办法。
他大胆地引进日本“本田无库存生产”的库存管理技术,取代原来的“以防万一”大量库存的制度;采用“基本部件一体化,车型品种多样化”的产品策略,将产品零配件由7万多种减少为不到1万种,进一步减少了进货与库存,节约了大量管理费用;废止将产品存放在公司的“销售银行”待机而售的制度,实行与销售商订货生产的新制度,改变了产品库存的局面。经过上述改革,克莱斯勒公司的年库存额由21亿美元下降至12亿美元,管理费用也大大下降,为公司节约了一大笔资金。
艾柯卡还从多方面强化成本核算,尽量降低成本。自产零部件如果比外购贵,就依靠外购;进口零部件较贵的,就不依赖进口而自己生产;各工种的成本预算,必须与同行业中的低成本作比较,而不能“按需编制”。这一切都有效地降低了成本,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精心设计每个财务环节
尽管财务管理十分重要,而许多小型企业却几乎没有正规的财务管理。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小型企业通常没有专业的财务人员,二是正规的财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合许多小型企业的财务实际情况。当然,一些商人有意将自己的财务情况变得复杂,也是一个原因。
实际上,财务管理对于私营公司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能帮助商人做好现金周转的决策;其次,能使商人明白自己是否真正赚钱,到底赚了多少钱;第三,规范的财务管理可以防止员工的“偷手”。以下从商人的角度讨论财务管理,并以实务的角度讨论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措施。
现行的财务制度在很多地方并不适应现代企业的营运实际情况。例如,在存货价值的评估与确定上,通常将进货成本作为存货的价值入账。而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过季存货的价值几乎一钱不值。这样,账面上或许是盈利,但实际上已经是亏损。其他企业可以这样处理,但商人这样处理,只能是自欺欺人。
1.现金流量管理
一家利润很高、规模很大的企业可能会破产倒闭?当然有可能。企业倒闭的原因不在于利润的高低,而在于现金的周转。当企业没有办法支付到期债务的时候,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很快垮掉。因为,成熟的企业多是建立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企业既对外欠债,外界又欠企业的债。如何维持一种平衡,是现金流量管理的重点,也是企业管理的重点。
财务上有专业的现金流量表处理这个问题,对商人来说,显得复杂了一点。商人可以通过以下程序确定自己未来一定阶段的现金流量,并据此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许多生意都有明显的周期,这种周期可能是一年、半年、三个月等,但很少是财务规定的一个月。因此,首先你必须根据自己生意的特点,确定自己现金管理的周期,而不是财务规定的周期。
现金流量预计与你营业的规模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你也必须提前确定自己的业务规模。实际情况可能有很大的出入,不要紧,因为现金流量预计仅仅是一种预计,帮助你理解自己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资金情况。
大家都知道,做100万元的生意,本钱并不需要100万,或许10万8万的就可以了。本钱仅仅是营运周期内的启动资金。生意启动之后,完全可以从供应商获得一定的商业信用,同时,也可以通过销售获得现金收入,滚动进行。在现金流量预计的过程中,你一定要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相对准确地做出判断。
只要你提前知道自己在现金周转问题上面临的实际情况,通常都可以顺利过关,不至于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当供应商知道你的财务状况不好之后,一般不会再提供商业信用,反而会增加催款的力度,使你的现金周转雪上加霜。这种情况出现之后,你生意的利润再高、规模再大,都可能倒闭。
在你经营实务中,或许你已经感觉到,维持自己生意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通常不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现金周转困难一般都发生在扩大经营规模、实施新的创业计划、个人消费非常、大量用款、严重的营销决策错误等。所以再一次提醒你,事业出现上述四种情况的时候,通常会出现现金周转压力,必须提前预算,做好准备。否则,将干净、彻底地终结你苦心经营的事业。
2.利润的确定
现金周转仅仅是针对你营运过程的现金流动情况,直接反映与决定你是否仍然被人尊敬地称为商人,还是被人调侃地称为商人(已经破产的商人)。当你辛辛苦苦经营自己的事业,除了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之外,你还希望获得更多的收益,也就是你企业的利润。
小型企业如果完全按照正规的财务制度进行利润结算,除了过于复杂之外,往往还不能真实地反映你正确的利润,原因前面已经讲过。这会影响你对许多问题的看法,甚至威胁你事业的生存。
许多商人对利润的计算十分简单。经营一年之后,手上的现金比启动资金高的部分就是当年的利润。这种方法简单,但过于保守。因为所有的存货、固定投入、应收应付账都没有进行相应的计算,是最典型的短期利润计算法,潜在的前提就是明天所有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这种方法对于一些真正意义的小生意、高风险的生意是比较适合的,但并不适合多数商人的生意。
适合商人利润的计算方法,应当简单计算、保守评估风险与价值、符合你事业的实际情况。本处讨论的利润核算是为你自己服务的,而不是给其他人审查或者阅读的。
第一步,确定利润表上各分项的金额。
期初余额:利润周期开始时你资产的余额,包括现金、存货、资产价值。
应收账款:外界欠你的金额,建议你保守评估真实的价值,有很多可能不是按照账面金额收款的,甚至会成为呆账。一般你应当将账面价值打20%~40%的折扣。
应付账款:如果你想继续经营,欠别人的钱迟早是要还的。尽管实际还款的金额小于账面的金额,但你计算利润的时候,还是应当按照账面的金额计算。
期末余额:利润周期结束时你的资产余额。除了现金之外,建议你都保守评估,都应当以立即变现的角度评估存货、固定资产的价值。
第二步,计算自己的利润。
利润=期末余额+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期初余额
的确,这种利润的计算方法绝对不符合正规的财务制度,但对于你相对合理地评估自己的利润,具有一定的价值。实际上,无论按照什么方式进行利润核算,都有不合理的地方。重要的是能否帮助自己对生意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3.往来业务管理
无论做什么生意,都涉及各种往来的业务,而且通常伴随着资金往来。在商业信用已经广泛使用的现代市场环境中,你必须管理好生意的往来业务账。
在生意中,你欠人家的钱,忘记了或者搞错了,将伤害你生意场上的形象与信誉;反之,别人欠你的钱,忘记了或者搞错了,将是你直接的损失,别人通常得了便宜也不会念你的好,远远不及你捐给希望工程有意义。
公司不管财务管理处于什么水平,都有一本账,记录与客户往来的账。但在实务中,与客户对账将是商人最常见、最头疼的事情,而且往往是越对越不明白,最后两个商人以一种大概齐的方式结束一个阶段。
许多商人一看没有办法,多半会聘请一名专业的会计人员,管理自己生意的往来账目,结果一般都不理想。除了表面看起来正规之外,账目通常是更加混乱。因为专业的财务人员几乎没有办法处理小公司生意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结算方式,他们会习惯地强烈要求每一分钱都必须做平。而这与小公司的生意现实实在是差异太大,而且双方几乎没有办法沟通。因此,小公司必须建立一种适合自己的客户往来的管理方法。
其实,流水账是最适合小公司管理往来业务的财务管理方法。
小公司的流水账必须有几个特点,首先是不同的客户必须分开;其次,一般采用产品明细带金额的方法记账;第三,记账说明的空白一定要足够大,详细记录当时的情况,以备与客户对账。
另外,现在的电脑财务管理软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尤其是一些专业的进销管理软件,比较适合小公司管理自己的往来业务。当你采用电脑管理之后,还有一个好处,你或许会让人刮目相看,提高自己的声誉和形象。所以,建议你采用电脑管理,反正迟早要采用。
4.防止“偷手”
现在各种“偷手”几乎是最普通的事情,但所有的商人都在想方设法防止自己员工的“偷手”,即便你自己的创业资金都是由“偷手”积累下来的。所有的商人都从骨子里反对自己员工的“偷手”,你却为了展开业务,千方百计地拉客户(客户公司的部门经理与员工)下水,让客户“偷手”。
防止“偷手”绝对不能从道义上入手,向你的工作人员讲述自己都感到自相矛盾的仁义道德,谁都会觉得是在搞笑。大家都知道,一些强调企业文化的大中型企业的工作人员,“偷手”的胃口远远超过许多商人的想像力。白花花的银子摆在面前,很少有不下水的,尤其是为私人企业打工的工作人员。
下面是一些防止“偷手”的实战高招:
(1)给工作人员合理的报酬。
也就是高薪养廉吧,实施这一招,你多半会感到一定程度的心疼,而工作人员并不认为是什么高薪。
(2)不要让工作人员有“偷手”的机会。
前提是你生意的规模不能太大;你必须亲自参与业务的实施;搞好与客户、商人关系。
建立防止“偷手”的财务制度。不要迷信财务制度的效果,通常只能减少“偷手”的可能性,增加“偷手”的成本,如同防盗门的作用一样。相关的财务制度可以参照正规的财务规章制度。关键在于你一定要重视,并且随时检查。
5.公私分开
许多公司混乱的财务现状,与商人公私不分有直接重要的关系。本来生意的现金周转、利润水平都处于相对理想的状态,但你个人的高消费足可以严重影响你生意的财务状况。同时,尽管是“肉烂在锅里”,但由于财务的公私不分,很难使你的事业正常发展。
我们都知道,尽量减少企业营运过程中的不可预计因素,是保证企业顺利营运与发展的重要措施。商人的日常消费如果实施供给制,完全由你的企业按需供应,则将增加企业的营运费用,不知不觉地比同行高出一截成本。同时,古人已经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商人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快速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如果再有一些不良嗜好,处于创业期的企业通常很难承担如此高额的费用,离破产也就不远了。
公私分开对于合伙经营的小型企业,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如果大家都不遵守游戏规则,转眼之间,一家前途光明的企业也就倒闭了。
自主创业,也必须承担必要的家庭责任,也有必要的个人消费。如果不能从企业中随便拿钱,岂不是要喝西北风?在实务中有一个良好的方法,可以解决商人公私分开的问题,就是自己给自己开一份适当的工资。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与方法,可以解决小型企业的许多问题。
首先,你有一份工资可以养家糊口,并在一定阶段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同时还防止你过早地进入奢侈消费的行列,对你事业上积累必要的发展资金有利。
其次,每月固定的商人工资,与聘请一名总经理的价值一样,是一种合理的营运成本,降低了企业的营运风险。
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中,有多种情况。有参与企业业务的,也有不少与企业无业务关系的;参与的程度、个人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异。如果采用同样的利润分配形式,是鞭打快牛,将严重伤害部分合伙人的利益与积极性,导致企业的解体。而通过工资差异的调节,至少可以缓解这种矛盾。
□借贷要把握正确时机
借贷是一门艺术,也是做人的艺术,借贷双方都要学习。若要借钱给朋友,最好能公事公办,朋友关系才不致产生裂痕,且在借贷金钱时应撇开私人因素,避免产生莫名的困扰及无谓的顾虑。
有人说:“金钱往来只会使人际关系更加恶化。”就举朋友和朋友间的借贷行为做例子:有两个相当要好的朋友,经常会在彼此有困难时互伸援助之手解决难题,但金钱方面的接触却很少有。其中有一位到了结婚时候,却因没钱结婚及装修新居而困扰,另一位朋友即决定无条件的借给他几千元,当时朋友非常感激,也顺利结了婚。然而事后,两人渐渐疏远且见面时都觉得不自在,原因是他们似乎已从朋友的平等关系,一变而为主从的尊卑关系。尽管借贷关系消失后,两人却再也没有恢复以往的朋友关系了。
这种心态也可应用在其他筹钱的对象上。如果能仔细推敲其中每个环节,包括筹钱动机、筹钱方式的选择、技巧的运用、成本利息运算和组合等,这些环节都需巧妙地运用各种技术去达成与衔接。因此称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实不为过,值得大家去学习与钻研。
虽然借用别人的钱财可以为自己赚取更多的钱,但是借钱也并非是信手拈来的事,借钱很有讲究,借钱的时机也是有讲究的。不讲究时机就可能借了钱发不了财,还要赔本。把握住正确的借钱时机,决定了你借来的钱是否能够替你赚取更多的钱。
依据现代财商理念,通常以下的因素,决定你的借贷是否适时:
1.利率低垂
资本的成本其实就是利息。如果利率回复钱存入银行已经可以有十三厘的利息收入,不少投资都收不到如此的回报。但既然银行发给存户的利息如此高,转手借给你的利息自然会比存款利率更高。如果借入的资本利息很高,但投资的利润却不能弥补这些利息支出,借钱就显得并不合算。但如果投资的预期回报丰厚,利率又低垂,借钱投资就大多没有错。
2.通涨高挺
如果物价指数如脱缰的野马,自己拿住钞票就会逐渐失去一些购买力。既然如此,就更应去借钱。因为银行只会收取利息,并不去理会物价指数。如果银行年利率十厘,借入三百万的话就要明年还三百三十万。但如果是明年百物腾贵,今年三百万的楼宇明年会升值到八百万,现时借入三百万买楼,一年之后就升值两倍多,而你还给银行的钱,只是三百万本金加上三十万元的支出。这个例子虽然有点夸张,但事实上却是借钱时要考虑的因素。因为货币购买力下降,还本还息时只需给予已经贬值的货币,无形中自己也赚了不少,小小利息根本不足挂齿。
3.投资计划
借钱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借贷毫无用途的话,徒然浪费了信贷额的利息。站在投资理财的角度而言,你必须先行策划这一笔钱怎样运用,投资在哪些生意上面。有了详细的计划后,借钱就是要配合的必须行动。如果借钱用来存钱(把贷款用以收息),这些不明智的投资计划和借贷是不合适的,天下没有如此的傻人。
4.利润风险比率
利润风险比率是投资学一个甚为重要的名词。一个投资是否值得一搏,就要看利润风险比率。比如收益大于风险,赚就会赚一千万,赔就赔一万,如此投资就应该值得一搏。但如果赚钱最多都是赚一万元,赔就可赔上千万元,风险如此大,收益如此小,明白人一看就知不值一搏。如果利润大,风险又小的话,即使借钱也值得一试。
借钱期越长,由于通胀累积的缘故,还款已经变得微不足道。借钱期越长,反而会使你越有信心把巨额的借贷还完。钱财的数目并没有变,变的只是钞票的实际价值。
□莫吃备耕的种子
你自身的利益在于何处?在于短期的获利还是在于长期的关系?
每一项事业,既要看到它的背景,又要看到它的限度。创造性战略的成功与失败都取决于它的构思,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应用。
犹太人被认为是最善于经商的民族,他们有许多的经商格言,其中有一句就是“可以将小麦借给佃户做种子,但做种子的小麦不可食用”。他们认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投资眼光的问题。佃户是看上去没有偿还能力和支付能力的,所以很少有人会借债给他们,那些看上去走投无路的商人其实也相当于佃户,自己的消费如果不加控制,也就会产生吃掉备耕的种子,将用来投资的货币用于奢侈的消费的后果。
犹太人认为,佃户如果得到了作为种子的小麦,只要耕种得法,至少还有归还的能力;而把做种子的小麦做成食品吃掉,则是纯粹的消费行为,吃完之后就会失去耕种的原料,久而久之便只能成为靠借债维持生存的穷人。把这个比喻换成叙述性的语言,就是:把钱借给那些看似没有偿还能力的人,只要他们把钱用于合理投资,将来也许会归还借款;如果把钱用于单纯的消费,那么将血本无归。
洛克菲勒成功的例子就是他“不吃备耕种子”。
1858年,洛克菲勒的父亲借给他1000美元。那个时候,洛克菲勒手里只有将近800美元的积蓄,而且他年仅19岁,刚从中学毕业,他带着这1800美元,踏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试想,如果他当时把这些钱随意挥霍掉,那么世界上将不会有显赫一时的洛克菲勒帝国了。当时,他拿着这1800美元,和比他大十几岁的克拉克一起创办了一个股份制公司,主要经营肉类和谷物等农副产品,股份由洛克菲勒和克拉克二人按他们投资的多少计算。
就这样,洛克菲勒开始积累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这是洛克菲勒在人生中第一次“不吃备耕种子”的经历。
19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开发,美国发现了石油,最开始是在宾夕法尼亚洲。这个消息传开之后,有数以万计的人纷纷奔向那里,架起油井开始采油。这些人都希望从石油开采业中大捞一笔,而原油产量也确实像他们的热情一样节节攀升。洛克菲勒最初也想涉足此行业,但是经过周密地考虑和估计,他认为原油产量的增加肯定会带来市场上原油产品过剩,由此导致油价暴跌,因而没有盲目跟从那些人进行采油冒险。同时,他也在策划针对原油降价做一次可以获大利的投资。
果然,就像洛克菲勒所估计的那样,原油价格在疯狂地铺设管道架设油井采油之后,不到三年之后就已经跌入谷底,价格甚至从最贵时候的每桶20美元降到每桶不到10美分。这个时候,洛克菲勒认为时机完全成熟,应该把储藏的“种子”播撒出去让它开花结果。他认为从原油开采到油类产品开发的时代已经到来,便投资开设一家炼油厂。同时,他从克拉克手中高价买下了肉类和谷物公司的股权,开始全身心投入了石油事业。由于采用了新技术,他的公司很快成为当地最大的一家炼油厂。
洛克菲勒在经营农副产品获利之后,并没有想着如何去挥霍消费,而是想着怎样才能获取更大的收益。所以,他的眼光放得很远,关注着每一个可以带来高额利润的行业。他投资开办炼油厂,可以说是又一次把种子抛出而收获希望的成功。
在炼油厂越做越大的时候,洛克菲勒说服了他的弟弟威廉加入了他的公司,建立了第二家炼油厂,经营石油进出口贸易。而后,经过洛克菲勒兄弟的苦心经营,他们控制了当地26家公司中的21家,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石油帝国。就这样,洛克菲勒把备耕的种子变成了金灿灿的麦田,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摆脱财务困难的基本原则
商人在管理公司时难免会遇到一些财务问题。当客户的付款比预期迟缓时,会产生现金流量问题;当经济普遍不景气时,主要的债权人可能会收紧付款条件;当销售跌落到预期水平之下时,公司可能会产生亏损,不管是什么原因所致,大多数财务问题并不严重,它们只是公司遭遇的暂时挫折,只要用心管理就能很快克服。然而,这些财务问题却不会马上消失,它们会使公司陷入财务困难--财务失败的幽灵会不时困扰公司,所以值得人们严密关切。
虽然公司摆脱财务困境的途径会随着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但所有与财务困难做斗争的公司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重要事实,即严重的财务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得到解决的。一个企业从陷入财务困境到恢复财务健康通常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耗时的过程。事实上,解决严重财务问题的计划常常要实施好几个月,有时甚至好几年。财务问题是慢慢形成的,它们的解决也是如此。
掌握一些基本的管理原则,可以使人们在公司财务失败以前争得时间,摆脱财务困扰。运用这些原则并不等于得到了摆脱公司财务困境的答案,但这些原则可以为人们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时间。有时候,争取时间与问题本身最终得到解决同样的重要。
首先,与债权人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可以争得最多的时间。从一开始就应该让债权人事先知道何时你的公司将缺乏资金而无法按时偿付债务。自然,当公司无力按期偿付债务时资金的匮乏必然会显露出来,可是,让债权人较早地了解事实真相就可以增加债权人的信任感。它可以清楚地表明你对问题的关切,并强化债权人对你最终承担债务的信任。
一旦信息交流建立起来,就应该保持它的公开性,不要对债权人躲躲闪闪,回答问题要迅速并且开诚布公。而且,应该主动地向债权人定期提供你公司财务状况的最新变化。同时,你要传送坦诚的信息,要向你的债权人提供足够多的信息以便使债权人能够理解你的公司财务困难的性质和程度。如果有必要,你甚至应该向债权人提供你的月度和季度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副本。
坦率一般可以产生两方面的互利。第一,让债权人了解客户的财务困难性质。实际上这是在鼓励债权人调整信贷。债权人通常会根据公司的财务问题而调整实际信贷额度。但是当债权人必须为自己是否被蒙在鼓里而操心时,要他做这种调整就难了。第二,知情的债权人常常愿意帮助受困公司解决财务问题。毕竟,许多公司所遇到的只是些暂时的财务问题。当类似的问题一再出现时,债权人就获得了有益的经验。例如,一位重要的供应商可能会同意将一大笔过期账款改为偿付期较长的分期付款贷款;一位设备出租人可能会同意承租人推迟几个月付款,或是重新安排租约,减少承担人每月的支付金额;还有,银行可能会向一个正在挣扎中的公司提供新的贷款以使之摆脱困境。总之,信贷调整取决于你是否坦率地向债权人说明公司的实际财务困难。除非债权人完全了解受困公司的特殊困境,否则他们是不会破例提供援助的。
在坦率交流中公司还应树立可靠的形象。一个在与财务困难抗争的公司经理所做的承诺决不能超过他的实际能力。他或她不应该对一个月也无法付清的账款却允诺一周付清,或者当公司仅能支付半数时却承诺支付全数。
付款一经承诺--不管数额多少--就必须按时支付,这样可使债权人宽心;而不履行诺言--无论金额大小--则会使债权人焦虑不安。
请注意,获得即付现金是帮助受困公司摆脱财务困境的第四个法宝。现金是履行付款承诺和赢得克服财务困扰的必要时间的有形证明。起初看来,这里似乎大有疑问,一般一个具有正向现金流量的公司不会有财务问题。
然而,一个与财务困扰相抗争的公司却常会有几次设法获得现金以便向其债权人购得时间的机会。
那些支付迟缓的客户就是公司获得现金的一个来源。一个在财务上受煎熬的公司不能对支付迟缓的客户心慈手软,向这些客户要求--而非请求--付款,在很多情况下这是得到即付现金的极好来源。应该承认,这种要求会冒犯那些客户,但此刻从那些客户所付欠款获得现金流量比保持友善更重要。毫无疑问,在与财务困扰相抗争中,公司的生存比未来销售或利润更为重要。
为促使友善的客户更迅速付款,受困公司也可以通过提供折扣来改善其现金流量。这类折扣可以超过许多付款条件中给予提早付款者的现金折扣水平。如一个急需现金的公司为了将付款条件从30天改为15天,可以向关系良好的客户提供10%的折扣。或许对一个有着良好的财务状况的公司来说,它必须首先关心其现金流量。
存货是遭受财务困难的公司获得现金的另一个潜在来源。当购买者以现付获得10%或20%的折扣时,周转缓慢的存货或许就会迅速脱手。在上述同样的折扣下,原来按预计速度周转的存货会加快周转速度,有些公司还可能会找到更多获得即付现金的机会。不管怎样,不要让财务妨碍这种可能性。
保持自信是与财务困难做斗争的老板应遵循的最后一项准备。毕竟,债权人不愿意帮助那些对挣扎中的公司的前景表示悲观失望的老板。从另一个方面看,某些切合实际的思考可使老板充满信心。首先,明智的债权人希望看到财务上受困的客户恢复元气。只有当受困公司摆脱财务困境并继续生存和经营时,债权人才有可能获得全额债务的支付,而当公司失败时这种希望就很渺茫了。公司的清算价值只是其继续经营时的价值的一部分。实际上许多债权人(包括银行)都会有远见地向受困扰的公司垫延信贷以帮助其渡过难关。这种友善的输液往往可以使一个困难重重的公司转变为盈利的公司。对遭受财务困扰的公司来说,虽然在现金输入的同时会有一些严厉的经营限制条件,但是,为了能使公司有机会重新获得经营,遵守这些限制只不过是一种小小的代价。
通常,竞争者也希望看到受挫公司能够生存下来。这种愿望完全是出于自利,因为只要在同行业中出现一个财务失败的公司,就会使所有公司都被打上疑问。债权人会变得更谨慎,信贷额度会受到更严格的控制。因此,同行业中任何公司的财务失败都会使幸存者更为艰难。
最后,战胜财务困境的自信来自商人渴望成功的内心。这种渴望可以为克服几乎所有的财务问题--不管其出现时多么严重--提供内在动力。可以说,自信的气度是公司老板摆脱财务困境的必备条件。自信就是一种动力,它可以将一个遭受挫折的公司拉回到健康盈利的阳光大道。
第五章 创新能力训练
万千书库 主题阅读 百家讲坛 武侠大全 世界名著
--创新是创富之源
财商的发展与崛起,始终离不开创新思维。这是创富英雄用无数成功证明了的道理。创新思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思维,它是你获得财富的加速器。虽然传统思维仍然发挥作用,但创新思维将逐渐取得领导地位,并且发挥出强大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的创富将植根于创新思维的沃土之中。
□创新带来财富
财商的发展与崛起,始终离不开创新思维。这是创富英雄用无数成功证明了的道理。
创新思维是人类所独有的。千百年来,人类正是利用着创新思维在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新思维给人类前进和创造财富带来了生命力。从此种意义上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结果,都是创新思维的具体化。古往今来,人们无限赞美创造,崇拜科学发明,敬仰策划大师,但人类对这种创新思维的本质、具体内容及其发展等问题,却知之寥寥。
现代人都拥有一般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形式,但一般的思维不一定能产生创造。创新思维与一般思维尤其是逻辑思维大相径庭。
创新思维一般指的是拓展(人类)认识新领域的一种思维,简而言之,创新思维就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创新思维是人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更深一步地找出新的突破点,寻求新答案的思维。
创新思维是潜伏在人类头脑中的金矿,但它绝不是什么天才之类的独特力量和神秘天赋。创新思维运用于你的头脑,可以顺利解决大到宏伟的计划,小到日常纠纷中的各种难题。
那么,怎样具体理解创新思维呢?举一个例子,你就会明白,创新思维就是9美元变到30万美元的过程。有一个艺人举着一块价值9美元的铜块叫卖:“价值28万美元。”人们不了解,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解释说:“这块价值9美元的铜块,如果制成门柄,价值就增为21美元;如果制成工艺品,价值就变成300美元;如果制成纪念碑,价值就应该达到28万美元。”他的创意打动了华尔街一位金融家,结果那块铜最终被制成了一尊优美的胸像--一位成功人士的纪念像,最终价值为30万美元。从9美元到30万美元,这就是创富英雄的创新思维。
总之,创新思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思维,它是你获得财富的加速器。虽然传统思维仍然发挥作用,但创新思维将逐渐取得领导地位,并且发挥出强大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的创富将植根于创新思维的沃土之中。
一首好歌要有一个好曲子,一部小说要有一个好框架,一幅好画要有一个好主题,而我们发家致富,同样需要一个好的构想,一个好的创意。我们的先辈们也曾梦想发财致富,但他们只知道整日不歇地勤奋,只注重流血流汗的苦干,其结果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如果我们不吸取他们的教训,不激活自己的创新意识,不挖掘自己的创新能力,那么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更难有立足之地,也就更谈不上发财致富。
就拿运动鞋方面来说吧,运动健身,是一个世界性热潮,而乘着这个热潮飞黄腾达,并为香港人熟悉的,就有ADDIDAS和PUMA两大公司。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本来首屈一指的ADDIDAS被NIKE(耐克)运动鞋超越了,从此之后,耐克的创始人黎特就成为“运动鞋大王”。
这位本来是输入日本运动鞋的小小出口商的发财秘诀只有两字:创意。
首先是产品上的创意。黎特的耐克公司,从1980年开始,就集中资源,开发高性能运动鞋市场。它推出一款价格昂贵的跑步鞋,针对那些家境至少是小康,以年收入3万至6万美元的家庭为主的,认真对待跑步这件事,把它视做家常便饭且不可一日无之的中产阶级顾客。这些家庭在美国人数最多,是美国消费市场中主要的消费群。NIKE牌跑步鞋的独特设计,在热衷慢跑的人们中深得好评,都认为它是品质优良,“足下舒适”的高级产品。耐克公司趁机迅速向棒球鞋、网球鞋及其他运动鞋开发。
其次是推销上的创意。如征询运动员的意见,设计更受他们欢迎的球鞋,又和运动员签订推销合约。采用这些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的现金支出,而且要免费赠送球鞋,以及公关的宣传攻势和推销运动相配合。在美国,直接支付现款给职业运动员是不被允许的。但是耐克公司独辟蹊径,它赠送球鞋给一流的大学球队,从而使产品销量大幅度提高。同时,耐克公司也捐助跑步讲习班,组织职业球赛的体育团体和女子网球团体。1981年,耐克公司支付的广告费高达1800万美元之巨,而推广预算中的75%用于上述的捐款。
再次是经营上的创意。黎特1979年,已经由香港进入内地,并计划设厂。经过两年的努力,1981年11月,耐克已经有4个厂设在内地--天津两家、上海两家。这是不言而喻的:内地的生产成本,与美国的生产成本,根本就是两码事。耐克如此懂得降低生产成本,竞争力自然增加不少。
凭创意,耐克成为了年销售额达2亿美元的公司,而黎特则成为国际的运动鞋大王。
创意,就是这样的值钱,这样的有用。许多企业就是借助好的创意发达的,许多人就是靠奇妙的创意致富的。好的创意不仅能产生财富,实际上其本身就是财富。因此,有人专门靠创意来赚钱。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点子公司”。
所谓创意,就是拓宽思路,不断创造新点子,以想人之所未想,为人之所不能为,从而以新、以奇取胜,获得意外的成功和收获!
任何人的一生,都会有很多好的创意产生,关键是要认识到它的价值,抓住机会,让创意付诸实践,成为财富增长的源泉。
杰出的创意可以带来大笔利润,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你可以这样:
1.只有动脑,才能比别人赚更多的钱
汉斯是个德国农民,他因爱动脑筋,常常花费比别人少的力气,而获得更大的收益,当地人都说他是个聪明人。到了土豆收获季节,德国农民就进入了最繁忙的工作时期。他们不仅要把土豆从地里收回来,而且还要把它运送到附近的城里去卖。为了卖个好价钱,大家都要先把土豆按个头分成大、中、小三类。这样做,劳动量实在太大了,每人都只有起早摸黑地干,希望能快点把土豆运到城里赶早上市。汉斯一家与众不同,他们根本不做分捡土豆的工作,而是直接把土豆装进麻袋里运走。
汉斯一家“偷懒”的结果是,他家的土豆总是最早上市,因此每次他赚的钱自然比别家的多。
一个邻居发现了汉斯一家赚的钱比自己多,但是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于是就悄悄地跟踪,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汉斯每次向城里送土豆时,没有开车走一般人都经过的平坦公路,而是载着装土豆的麻袋跑一条颠簸不平的山路。二英里路程下来,因车子的不断颠簸,小的土豆就落到麻袋的最底部,而大的自然留在了上面。卖时仍然是大小能够分开。由于节省了时间,汉斯的土豆上市最早,自然价钱就能卖得更理想了。
农民汉斯这种巧妙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逻辑想象的方法,看起来并不惊天动地,但却能开启我们的大脑。如果你能够激发出自己这样的逻辑想象能力,就可以在自己的成功过程中做得更好了。
2.“点子”就是金钱
波尔格德是石油企业家的儿子。1914年9月刚从英国回到美国,便决心从事石油开采业。
1915年10月,美国俄克拉何马州有一个石油矿井招标,参加投标的企业家很多。有不少投标者实力雄厚、财大气粗,竞争异常激烈。
波尔格德此时才成立的公司资金不足,不是那些大企业家的对手。怎么办呢?经过苦思冥想,波尔格德找到了一个高招--空城妙计。
投标那天,波尔格德租了一身十分华贵的衣服,约了一位他所熟悉的著名银行家,同他一道前往投标会场。
到了会场,波尔格德显得气度不凡,胸有成竹,加上身旁有著名的银行家陪伴,致使在场的企业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那些跃跃欲试,准备在投标中一决胜负的投标者,心里不免忐忑不安,想到波尔格德是石油富商的儿子,现在又有大银行家作“参谋”当“后盾”,感到自己决非波尔格德的对手。
于是,投标会场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企业家们竟三三两两地相继离开了,留下的也不敢竞价。
结果,波尔格德以五百美元的低价就轻而易举地中标了。他这套把戏居然成功了。4个月后,即1916年2月,波尔格德中标的那个油矿打出了优质石油。他马上以4万美元的价格将油矿售出,很快便获得了3万多美元的纯利。
波尔格德一处又一处地投资开采石油,不断成立新的石油公司。到了1917年6月,23岁的波尔格德已成为拥有40家石油公司的富翁。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其实“点子”也是金钱。点子是人们解决问题时想出来的办法,杰出的点子就是最好的创意,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可靠保障。
3.用总统做广告
美国一出版公司,有一批滞销书久久不能脱手,经理忽然想出一个主意:给总统送去一本书,并三番五次去征求意见。忙于政务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便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经理便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一抢而空。不久,他又有书卖不出去,又送一本给总统,总统上过一回当,想奚落他,就说,这本书糟透了。该经理闻之,脑子一转,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又售尽。第三次,他又有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便不作任何答复,但新的广告还是很快出来了:“现有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居然又被一抢而空,总统哭笑不得,出版者发了大财。
□最好的企业是最善于创新的企业
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在20世纪初的那些世界级大企业中,至今仍能位居世界500强之列的只有3%左右。很多公司经过了大起大落,其成败兴衰的背后固然有客观环境的因素,但不可否认有管理方面的主观因素。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企业主动适应变化,创新变革取得了令人赞叹的绩效,而有的企业却因没有持续创新、不断变革被挤出了时代的主流。
然而,当许多公司在无情的全球经济中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塌时,韦尔奇却创造了通用不倒的神话。
韦尔奇是一个“个人和公司的变化大师”。这位通用电气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是这样谈应对变化的:“不断改变自己,改变公司,是这个时代的两大挑战。主管们一定要改变自己,必须学习新技能,使自己更称职,并跟上时代的快速发展。公司也一样,停滞不变的公司只会走向死亡。”
韦尔奇喜欢新点子。他喜欢问员工:“谁没新点子?”他常说:“如果你从来没有过新点子,不如辞职,我们每天起床,都有一大堆的机会。如果你经营一家资产达700亿美元的公司,你会做很多的错事,而可以加以改善的事情简直是不计其数。我们要改善的事情随着时间愈来愈多,却不会减少。”以这种非常积极的态度来看,什么事都可以改善和解决,而且这种态度确实有效。
曾为世界上的大公司如杜邦、诺基亚、可口可乐等一些企业提供过咨询服务的一家公司的总经理面对多变的市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处在今天这样一个不特定的环境中,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围绕着市场,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变革。企业的领导者惟有在不停的创新与变革中,才能预见变化、把握变化并顺应这种变化。”
《商业周刊》评出了2001年全球最好的25位经理人,EBAY的玛格丽特·C·惠特曼被评为第22名。惠特曼确实不简单,1998年5月接手EBAY时,她对支持网上购物的技术还一窍不通,但这并不妨碍她做生意,她把货物从1美元的CD扩大到500万美元的飞机,购物覆盖全球。2001年的业绩是:海外业务比例从2000年的7%提高到2001年的14%;以固定价格卖货,因此提高了16%的销售额。她说:“有上百万的买卖者是我们的福气,我们的调整要比所有公司都快。”
持有同感的,还有许多中国的企业家。比如,方正集团总裁张兆东在谈到方正的成功经验时曾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认为持续创新,保持和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民族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关键。这其中,最难得和最需要中国企业去努力的,是坚持开发和保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方正成功的发展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春兰(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陶建幸的体会是春兰从小做大的经验就是在不断调整中发展。陶总说:“在市场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从适应到不适应又到适应,这个过程是不断地获得经验的过程。1985年我刚上任时,接手的是一个又小又穷的厂,我的作用是告诉大家我们可以做好。1995年以后,企业发展成了三四十个单位,这时的主要问题是解决多元化企业内部的统一运作。我们花了五年的时间解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体制创新问题,创新就是要让企业在新的形势下持续健康地发展,这也是为公司发展迈出的最重要一步。”
英雄所见略同,从更高层次上认识,这也正是企业生存的使命逼迫企业家不得不去创新。正像比尔·盖茨反复强调的那样:“每一个组织的核心能力是不同的……但是每一个组织,不仅仅是企业,都需要一个核心能力--创新。”
《亚洲周刊》在2002年5月份推出了25位杰出的亚洲年轻企业家,中国的丁磊和杨澜入选其中。《亚洲周刊》对这些年轻人的评价是:他们不因循守旧、不依附家族,具有全球化眼光、创业者天性以及对技术力量毫不动摇的信念,他们将重新定义盛行数十年的亚洲商业模式。
的确,对处在变革时代的企业家来说,“创新”确实是他们必须拥有的能力,或许也是最实用的能力,这个能力会帮助他们打破发展中的诸多瓶颈。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把企业家称为市场经济的“原动力”,把创新看作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企业家的任务在于用不同以往、不同别人的全新方法,把生产诸要素组织、综合起来经营。因此,比尔·盖茨提醒我们注意:一名企业家只有有能力将这些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的要求,按照新的方法组织、综合起来,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一个企业,也只有具备创新的核心能力,才是现代市场需要的生命力极强的企业。
一切都要讲求速度!速度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要求。成功的创新也一样。
持续创新技术并不断地推出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能使企业永远保持旺盛生机的活力,是一个公司赢得市场、获得消费者青睐、击败竞争对手的法宝之一。这也是众多成功的公司历经百年而不衰的最重要原因。而一旦企业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后,就自我满足、固步自封,躺在过去的成绩簿上睡大觉,结果在一觉醒来之后,就会发现市场已被新的竞争对手占据。
世界手机巨头诺基亚打破了每两年发布一个新产品的业界规律,而是平均一个多月就有一个新品种问世。为了确保技术的领先,诺基亚公司十分重视技术开发投入,在诺基亚全球5.5万名雇员中,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超过1.7万名,达到31%。1999年公司用于研究和开发新产品的经费达17.55亿欧元,占总营业额的9%,约占芬兰全国工业产品研制总费用的1/4。它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12个国家建立了44个研究与开发中心,其中在美国集中建立了6个研究发展中心。
诺基亚有着产业单一化带来的资源优势,其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增加了两倍,这使得诺基亚在产品的推陈出新上独占鳌头。1994年,诺基亚推出了GSM2110。同年,更先进的GSM5000也被推向市场。它和GSM2100在原理上是一样的。但是GSM5000的外观更豪华,而且拥有便宜的GSM2110所不具备的许多功能。诺基亚第一次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让同一种产品适合不同类型的消费者。
1997年3月诺基亚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集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和互联网连接器、电子记录本于一体的全功能数字式移动电话;1997年,被称为市场上最好的无绳电话--诺基亚6110系列在北京亮相,它的耗电量大幅降低,其电池备用时间可维持一周,又增添了简易电脑游戏、闹钟以及红外调制解调器等功能;后来,诺基亚的8100系列又一次风靡全球。
随着一系列产品的推出,诺基亚移动电话的功能日趋完备。然而这仅仅是诺基亚产品策略的一部分。它认为移动电话是一项个人技术产品,不仅要功能完备,还须符合用户个人的特色。因此,诺基亚将移动电话市场进行细分,并相应地将每一系列的产品分成多种类别,每一类别都针对不同氛围、场合和年龄组。
目前诺基亚每35天就推出一些新外形的产品,其品种之多、速度之快令人咂舌。还有一种新型移动电话,打开即变成一个兼有网上漫游功能的微型电脑,其目标市场是大量的技术人员。虽然这种电脑的速度仍然慢得惊人,但它是诺基亚发展第三代通讯设备--第一代和第二代分别是模拟电话和数字电话,实现电话与电视、电脑乃至厨房电器一体化的初次实验。诺基亚的这一策略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增加了诺基亚移动电话的附加价值,使得每一系列的产品都能在各个目标市场上获得最大利润。
□标新立异是硬道理
不管是老字号还是初进商场的小字辈,都会懂得并切实地运用创新这一策略。
花样翻新,对于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经商过程中,创新意识至关重要,一条好的创新策略可以在商场中获得可观的利润,甚至救活一个企业,改变一个商人的一生。
美国的小本经营者纽克伦就是凭借创新致富的。纽克伦一直希望自己的事业有大的起色,但他一直没有遇到好的机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见几家大开发公司用装垃圾的汽车,把垃圾倒在一个垃圾山里,付给“收货人”一些“管理费”后,开始在垃圾山里收集有用之物整车地装走。
事实上垃圾已成为许多企业烦恼的事情,他们都愿意花钱把它清除掉,但它们并不是废物,垃圾中有许多有用之物,只要设法把它们分离开加以处理,就可以把这些垃圾变废为宝。
纽克伦于是转了行,决定在没有人涉及的垃圾利用领域创出奇迹。就这样,他购买了一块价格便宜的地来堆放垃圾,买了一些垃圾处理设备,雇佣了几名工人,他的工作就开始了。纽克伦的垃圾公司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他每天处理的垃圾量很小。于是,他决定上门服务,这样他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厂商送来的垃圾。纽克伦指挥手下的人把垃圾中的塑料、玻璃片、破布、废金属、化学废渣分别拣出来,送交有关厂家处理,两个月后,经济效益明显显示出来,他赚了千倍于投资的利润,这一利润比他原来从事的小本经营的利润高出20倍。纽克伦的创新意识就在于从谁也瞧不起的垃圾利用和分拣中发掘出他的事业。
花样翻新,对于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不断推出新产品,企业才会有生命力。一些老字号普遍不景气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固守原有的摊子,不知创新求变,老字号一个个相继消失,就是因为太“老”的缘故。所以,不管是老字号还是初进商场的小字辈,都要懂得并切实地运用创新这一策略。
索尼公司创建于1946年,其前身为盛田昭夫与井深大合作的东京通信工业公司。早期,公司生产伏特计和电报共鸣器、发声器、电饭锅等产品。1950年索尼公司首先开发出全日本第一台录音机和第一盘录音磁带。1955年公司又比较早地在世界上生产出体积小、性能稳定的晶体管收音机。紧接着超小型袖珍式半导体收音机也开始问世。
索尼公司在世界电子工业领域的技术革新及迷你化设计方面起到了领导潮流的作用。在家用电器消费品工艺、尖端技术和质量稳固三个方面始终处于领先水平。同世界同行企业相比较,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较高,而索尼公司无疑又是这方面的杰出典范。
索尼公司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从刚开始的晶体管收音机、袖珍式收音机到便携式收音机、录像机、摄录一体机、激光唱片机、彩色电视机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再到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单放机,索尼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索尼公司一贯注重标新立异,重在以新取胜,以奇取胜。盛田昭夫认为,索尼公司的计划是用新产品来带领广大消费者,而不是被动地去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产品,消费者并不了解新产品,但我们必须有自己独到的判断。因此,我们不必做太多的市场调研,而应不断更新我们对每一种产品及其性能的想法,以便引导消费者,并且通过与消费者沟通来创造市场。
索尼公司处处留意如何开发新的产品,80年代末期,索尼公司发现欧美国家的工作效率很高,如何追上他们?经过研究,公司决定研制一种高效率的秘书实用工具,经过近2年的研制工作,很快推出电子记事本这一新产品,它具有电子计算机和记事功能,一经推出,很快风行日本,接着便迅速占领了欧美及全球市场。每一天,索尼公司都会研制出4种新产品。每年,索尼公司向市场推出的新产品有1000多种,其中200多种是领导潮流、带有全新理念的新产品,这些产品基本上是索尼公司利用自己的高新技术研制出来的。正因为索尼公司能够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创造和开拓新的市场,它的业务才得到迅速扩展。如今,索尼公司的产品已经销往世界上200个国家和地区,据1998年的统计,索尼公司在全世界的销售额达到530亿美元。
在标新立异思路的指导下,索尼公司依靠不断推出的新产品,使自身长期居于全世界企业界的前列,效率也是最高的。这种思路现已成为电脑公司、软件公司等各类现代企业所共同遵循的商业法则。
商人办事必须是通过经营特色表现出来的,有了特色,就有了钱。这就是常理。主要有:
1.专业化经营,市场缝隙别有洞天
现在的世界,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就为小本生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是,与大公司相比,小公司无论在资金、设备方面,还是在人才、技术方面,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如果你自不量力,盲目与大企业争夺市场,一次蚀本足以使你倾家荡产。但大企业再大,也无法一手遮天,小本生意只要充分发挥灵活多样、更新更快的特点,瞄准边角市场,见缝插针,就可能在大企业的夹缝中生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既然“边角市场”为你提供了一条生存缝隙,那么你应采取怎样的经营战术呢?很多成功的例子证明,专业化经营是很有效的策略。
专业化的形式和内容,视企业各自的实力、经营品种、规模、特长的不同而各异,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产品生产单一化。这种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或设立一条生产线。如日本有家叫尼西奇的公司,只生产婴儿纸尿布,已成功地占领了日本婴儿尿布市场。
(2)特色产品或服务专一化。这种企业(或商号)专门生产或销售某一类型产品,或专门提供某种特殊服务,力求产品(或服务)别具特色。例如,专门的“袜子商店”、“纽扣商店”等。
(3)产品订做专门化。这种企业专门生产顾客订做的产品,如特大码鞋子、特肥衣服等。
(4)特殊顾客专门化。这种企业专门承做一个或几个大顾客订做的产品。在美国,就有很多企业专门为大企业生产零部件。
(5)价格质量专门化。这种企业针对不同消费者阶层,或致力于低收入消费者市场,或面向高收入消费者市场,如一间特价旧书店,或一间高级西装店。
2.与众不同是经商的诀窍
卖同样东西的商店到处都是,要使顾客上门,非得有一些特点不可。
商店的特色,好比每个人的特点,商店没有特色,就变得不值得品味。陈列的商品虽然相同,但若服务不同,则会使商品显得不同,这就是因为发挥商店特性的关系。
商店的特色,当然要配合顾客的需要。至于如何去发挥,则要个别考虑。除了要注意地域性和开店条件,还要考虑该地区的收入水平、文化水平等等。
如果在职工集中地区,最好在星期天或假日也照常营业。必要时,还可开店到深夜。
但有时候,难免受到空间、人事、技能、资金等现实因素的限制,因此,应该先从可能事项着手,一步步去发挥特色。例如,把重点放在自己较熟悉、较有竞争性的商品上,由较内行的经理,亲自介绍给上门的顾客,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其实,特色并不限于商品,其他如良好的服务、华丽的店面、诚恳的员工等,只要发挥其中一两项特点,就足以吸引顾客上门了。
3.薄利多销,老套不可轻视
有些人认为,在其推出一个新产品时,其定价越高,身价也越高。他们把新产品的试制成本和利润都加在一起把价格订得很高,想一下子都捞回来。其实事情往往相反,主观上想厚利多销,实际上只能是“厚利难销”,甚至是“厚利滞销”。你生产的东西再好,由于价钱太贵,无人买,你就一个钱也赚不到。而且生产得越多,积压也就越多,包袱也就越重。会做生意的人,都懂得“薄利多销”是一条可取的生财之道。俗话说:“三分毛利吃饱饭,七分毛利饿死人”。这是生意人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
有一种铁锅,从一米高的地方摔下来在地上蹦三蹦,却不见丝毫损伤,并且耐腐蚀、耐氧化,比一般铁锅使用寿命长3倍,这本是一件好事,却带来了三愁:厂家为积压货物而发愁,商业部门为货源而发愁,群众为买不到锅发愁。造成的原因就是因为这种锅的价格定得太高,商业部门拒绝进货。而一些生产铁锅的厂家改行生产新产品,致使老铁锅供应不足,而新铁锅又不能上市,市场上出现了供应紧张的景象,消费者反应很大。后来经过协商,这种锅的价钱调到了一个合理的水平,供销渠道疏通了,顾客争相购买,薄利多销,皆大欢喜。
由此可见,我们不要希求“一口吃个胖子”,而要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薄利也能赚大钱,你若执意要抬高价,追求迅速致富,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
□加速“自我淘汰”
具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及时把握创新的机会是一个成功企业所应必备的条件。这些企业时刻都有一种危机意识:与其让别人迫使自己的产品被淘汰,不如自己淘汰自己的产品,通过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而获得市场的主导权。
企业只能依靠创新所带来的短期优势来获得高额的“创新”利润,而不是试图维持原有的技术或产品优势,才能获得更大发展。
硅谷的太阳微系统公司是一家以不断淘汰自己产品并不断创新取胜的公司。它以企业的运作速度为核心成功地确立了自己的整个竞争战略。自从1982年公司创立,十几年来,公司通过一系列的火速创新以及雷厉风行的企业运作机制逐渐发展壮大。目前,该公司的年销售额已达50亿美元。在高性能工程工作站这一生产领域,产品的换代周期一般是3~5年,而太阳微系统为自己订下了他人难以企及的目标:每12个月使它的工作站的性能提高一倍。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公开向自己的员工及竞争对手提出了这个挑战。太阳微系统公司时刻准备淘汰旧产品,推出自己的新产品,并以其产品价格、性能上的优势打乱竞争对手的阵脚。他们的理论是:与其让别人迫使你的产品淘汰,还不如自己淘汰自己的产品。太阳微系统公司是首先尝到了“自我淘汰”的甜头的企业之一。在一个速度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淘汰自己的产品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法则的优势是可以审时度势,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太阳微系统公司绝不是硅谷中惟一一家认识到只有不断淘汰自己的产品才能获得长远发展的公司。相比之下,太阳微系统公司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它将认识付诸到实践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反过来也是由企业竞争战略的核心认识所决定的:在计算机这一发展节奏快、学科交叉的高科技领域,没有人能在所有相关的技术方面都占尽优势。用太阳微系统公司的一位创立者比尔·乔伊的话说:“在计算机行业,技术呈加速发展。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的技术创新方面都保持优势地位,那些企图包揽所有技术创新专利的人注定要失败。”所以,太阳微系统公司只把业务放在自己最具优势的项目上--为高性能工作平台设计软、硬件--而把其他的工作干净利落地转让给那些专业厂家,他们往往能在某些方面做得更加出色。太阳微系统公司自己几乎不生产任何东西,集成电路板、驱动器、记忆储存芯片、键盘等等都是从外部供货商手中买来的,甚至各部件的组装也承包给别人。这种把精力集中在少数关键项目上的法则所产生的效果之一就是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太阳微系统公司的13000名员工,平均每个员工创造30万美元的销售额,这一指标是IBM公司的2倍。
太阳微系统公司的批评者不无挑剔地说,太阳微系统公司采用别人的部件,是抵挡不住那些低成本的模仿者的进攻的。为了加快自己淘汰旧产品的速度,太阳微系统公司采用了另一条与众不同的法则:一开发出新技术就马上转让给别人,这种反垄断法则有三大优点:
第一,通过转让自己的技术给像东芝这样的伙伴公司,太阳微系统可以使自己的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因此扩大确立自己行业标准地位的机会。
第二,这种转让进一步提高了技术的价值,太阳微系统因此而获得技术上、经济上的利益。
第三,太阳微系统运用这种转让法则激励自己不断创新。考虑到竞争对手将很快掌握自己的最新技术,太阳微系统将以更大的动力、更快的速度创新以确保自己的优势地位。
太阳微系统公司绝不会默守成规。因为它的传统根据地--工作站市场--的发展速度放慢了,其市场份额就受到上挤下压:上有价格低、性能高的HP和硅谷公司的产品,下有奔腾PC机。于是,总裁斯科特·迈克尼利决定进军他认为是计算机行业的下一个战场的PC互联网。麦克尼里认为,在目前的两股行业潮流中存在着一个交汇点,而这里正是潜在的巨大机会所在。这两股潮流是:小机器网络和重量级PC系统。一方面,很多大公司改变过去生产数百万美元的主机系统的做法,转而生产低价格、方便灵活的小机器网络。与此同时,那些生产专项产品的小厂家走的却是另一条路:追求重量级PC系统。麦克尼里准备等在这两股潮流的交汇口,为它俩同时解决问题:低价格的工作站,中等规模的PC网络服务设备。
没有人会低估太阳微系统公司最新挑战的难度,当然,也没有人低估它的优势。斯科特·迈克尼利更清楚自己的处境。一方面,新的战略需要公司在客户支持与服务方面有重大改进,而这从不是太阳微系统的强项。即使像太阳微系统公司这样适应性强的企业,要改变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绝不是一件小事。另一方面,太阳微系统公司也具备两大优势:第一,太阳微系统公司仍然占据着100亿美元工作站市场的37%的份额,它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家硅谷发展速度最快的企业放慢了前进的步伐。
一个商人能够前进的远近,取决于他的观念能否与时俱进。老抱着旧观念不放,不适时地改变自己的观念,除非遇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否则在生意场上不会有所作为。
商人要有世界上最新、变得最快的观念,生意人要顺应时势及时更新观念。如果不适时地改变自己的观念,除非遇上中大奖的好事,否则一辈子也发不了财。如果老抱着旧观念不放,将永远落后于发展着的社会,永远被时代所淘汰。
温州商人之所以能够发财,就在于他们的观念总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并超前于时代。一个商人能够前进多远,取决于他的观念是否跟得上时代的节奏。
电视人杨澜曾说:“有些事情可以不是这样或者本身就不是这样,只是太多的人、太多的时候、按照太相同的生活方式来生活。其实,很多习惯都是可以打破的,因为很多的事情都是人为设置的。比如生孩子,美国妇女从来不做月子,生完孩子就洗澡,也没听说谁落下病根。所以,传统习惯往往阻碍了很多人的创造和发挥。我特别相信这样一句话:‘打破思维定式便是成功的开始。’”
1945年美国企业家威尔逊重金聘请专家发明了一种复印机,获得专利并投入批量生产。本来,威尔逊完全可以靠出售这一新产品发财,但他却远远不满足于这些,反而根据现代营销观念,把成本只有2400美元的新式复印机定价为29500美元出售,利润远远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被有关当局禁止出售。威尔逊明明知道,标价如此之高,当然无人问津或根本不许出售,然而这正是他的目的,因为这样一来,开发租赁服务就完全合法化了。果然,由于这种复印机效果奇佳,当时独一无二,其出租服务大受欢迎,且租赁所得的利润比出售产品高数十倍,威尔逊成了腰缠万贯的复印机之王。
香港大富豪霍英东持有这样的观念:“一个人为商的成功,不是取于社会,而是给予社会……”、“有本事的香港人,赚外国人的钱,不在同胞的钱袋上打主意!”、“拿现成的钱做生意算不上高明,要利用别人的钱,有利息不要紧,赚的钱多过利息!”
一次,霍英东准备开办酒店,他从未做过这一“行”,很多人都劝他三思而后行,不要过于冒险。霍英东的弟弟对赫赫有名的建筑大师余俊南说了一番话:“霍英东喜欢踢足球,他把什么事儿都当作踢球,上场就有赢输两种可能,他准备输,而不准备赢。入商界也是,办酒店就有‘赔’的思想准备,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霍英东经商的关键是第一要输得起;第二要弄清输在什么地方;第三减少‘输’的因素……到了没有‘输’的时候,就赢了!”
在更新观念方面,我国近代民族商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敢争世界第一的华侨企业家张振勋,是我国第一家机制葡萄酒厂--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的创始人。他洞察社会细致入微,以“服务社会,取信于民”为宗旨,在酒的原料、配方、工艺、储存等方面精心谋划,严格把关,因而生产出上等美酒。为在国内外打开销路,与英法等国洋酒和国产名酒展开竞争,张振勋注意研究消费者心理,重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张裕产品。除了在报上刊登广告外,还在车站、码头竖立大幅路牌广告,每逢节日则以新车巨型酒樽上街宣传,并以一两装小樽白兰地沿途赠送。公司附属的玻璃厂专门制作刻有“烟台张裕酿酒公司敬赠”字样的玻璃酒杯、盘碟之类餐具,给酒楼、饭店等使用,并在国外精印宣传小册子、名人题词等,广为赠送。高质量的美酒加上新颖生动的宣传创意,使张裕葡萄酒在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酒赛会”上荣获金牌。
几乎所有能够不断地否定自己并且能够不断进步的人,都是如此。比如举世闻名的美国天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他以10000美元起家,做股票投资。40多年来,给自己挣下了360多亿美元的财富。最初做股票时,他也赔过钱,但他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自己的投资方法。
北京有一家幼儿园,名叫“透明”幼儿园。幼儿园的整个屋里及外边孩子活动的场地的各个角落都安装了一个摄像探头,然后将图像输入电脑,这样孩子的家长可以在任何时候,在网上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这种观念上的创新,使“透明”幼儿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根。
今天我们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改革的挑战,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谁都不敢断定未来是什么样,但无论发生什么,我们至少有两个基本选择:及时改变观念使我们的经商赚钱更加安全;不断地研学、实践、唤醒更多的商业潜能,使我们的经商赚钱更加高明、更加成功!
□物以稀为贵
日本不动产经营商渡边正雄从一个土地推销商手里廉价买了一块山间土地。此举立即引起同行们的嘲笑,大家都嘲笑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大傻瓜。
所有的人都知道那儿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气和其他公共设施,根本找不出可供开发的价值。
只有渡边不管别人的嘲笑,他为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得到这块土地感到十分高兴,对这块土地落后的设备条件,他早就了如指掌。但是,真正让他产生兴趣的到底是什么呢?原来这地方是天皇御用别墅的所在地。为了买下这块地方,他毫不犹豫地将全部家当拿出来做抵押,还借贷了一大笔钱,没有向土地所有者讨价还价,就果断地买下了这几百平方米的土地。
在所有同行嘲笑的目光里,他付完订金,就开始积极地进行土地的规划和建设。他把这块土地分为道路、公园、农田、住宅别墅区,然后就着手分段拍卖和分期建设。这儿没有噪音、没有空气污染……这些都是被城市噪音污染困扰很久的人们所向往的,因此立即就吸引了不少都市人的兴趣。富有的人们订购别墅、订购果园,也有人暂时租赁居民区、果园……生意每天都有进展。才一年多的时间,渡边就把自己手里的土地卖出了五分之四,净赚了5000多亿日元。
纵观大千世界,变化万端,皆因季节有热有冷,人情也像季节一样有热有冷,市场也自然是有热有冷的。在人们普遍趋“热”的时候,只看你有没有胆识和勇气把自己投向“冷”门,历尽艰辛,大干一番。当你在荒无人烟的地方点起第一堆篝火,就会有很多激动的目光朝它投来。也许,它们会暂时离你远远的,但是它们终究会向你靠拢。
参加经济竞争最忌讳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随大流。人家干什么我干什么,人走我随,这将永无成功之日。一个企业,一个经营者,必须学会大胆地走自己的路,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勇于走他人没有走、也不敢走的新路。这样才能达到他人达不到的目标,取得他人无法得到、也意想不到的旺盛财气。
独辟蹊径法是一种竞争力小、成功率高的经营策略,无论是大中小企业还是个体经营者,只要能始终坚持开拓创新的精神,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就能永远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类永远抗拒不了稀有物的吸引力,所以,只要提高稀少物价值,商品就卖得掉。
远在中国明朝的时候,日本出了一位第一次侵略我国藩属朝鲜的武人兼政治家--丰臣秀吉(公元1536~1598年)。当时有一个大阪商人从菲律宾带来了一只非常好看的英国制的壶,贡给丰臣秀吉。秀吉非常喜欢,朝夕把玩爱不释手。后来把这只壶赐给一位立有显赫战功的“大名”(相当于我国封建时代的诸侯)。这位大名当然受宠若惊,非常珍视这把壶,竟把它当做传家宝,世代相传。直到德川时代,日本锁国之令解除后,人们才知道丰臣太阁把玩的、又被大名当做传家之宝的壶,竟是洋人的夜壶。
这则故事颇有讽刺意味。在数百年后的今日读来,仍富有教育意义,也说明了稀少物的可贵。因为这把壶当时在日本全国只有一把,所以丰臣秀吉才把它赐给大名。崇高的荣誉,可以满足人类固有的自尊感。现在有些精明的商人便抓住人类喜爱稀少物的弱点,以极廉的价格在海外批购洋货,运至本国后便以高价出售。当然,如果同样的东西在同时同地陈列出太多,也会失去稀少性的。
如果你(尤其是女性)委托别人在外地买了一件图案精美、设计别致的衣服,在街上还没有发现第二件时,你一定会觉得非常骄傲,自尊心得到最高度的满足。反之,你如果穿的是一件极为平常的、多人穿用的衣服,便没有什么稀奇了,走路的姿态都会不如前者有精神。
可见当今之世,注重物品的独一无二性的人还是相当多的。
成功的商人,曾就此归纳出一套成功的要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瞄准市场,善于变化,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以下分别说明这四个要诀:
人无我有:指的是善于占领由时间差、地区差、季节差因素形成的市场竞争的空白地带。
人有我优:指的是在“我有”之时,就要准备迎接“人有”的挑战,尽快转向“我优”。在保质、保量、保鲜上胜人一筹。
人优我廉:指的是同行竞争,在产品质量、花色都一样的情况下,只有降低成本,实行价廉物美的销售方法。
人廉我转:指的是凡事都有极限,价格竞争到了无法再进行下去的时候,一定是同类产品达到了市场需求的饱和点,最好的办法只有尽快转产或转行。
人要有个性,店要有特色,办企业、做生意要设计和创造自己独特的形象。
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笔无形的资产。有人曾说:如果可口可乐遍及世界各地的工厂在一夜之间被大火烧光的话,那么,第二天世界各大媒介的头条新闻将是:各国银行巨头争先恐后向可口可乐公司贷款。因为这个在红色背景上的八个白色字母标记,已经得到了世界的接纳,可口可乐已为自己树立了“世界第一饮料”的形象,成为美好享受和现代生活的象征,人们绝不会让这样的形象消逝的。
没有一个企业能够获得整个市场,至少不能以同一种方式吸引住所有的购买者,因为购买者实在太多、太分散,而且他们的需要和购买习惯各不相同。此外,企业在满足不同市场部分的能力方面也有巨大差异。因此,每个企业都必须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市场,而不是试图满足整个市场。
“见缝插针”的实质就是抓住时机,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采取行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把“缝”看作是一种机遇的话,“见缝”则是要善于发现机遇,捕捉机遇,然后不失时机地“插针”,充分利用机遇,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
弗纳斯姜汁酒是一种酱色、温和的软饮料。对许多与弗纳斯一道长大的底特律人来说,弗纳斯姜汁酒无与伦比。他们凉着喝,热着饮;早晨喝,中午喝,晚上还喝;夏天喝,冬天也喝;喝瓶装的,也在冷饮柜台喝。他们喜欢气泡冒到鼻尖上痒痒的感觉。他们还说,如果没尝过上面浮有冰淇淋的弗纳斯姜汁酒就算白活了。对许多人来说,弗纳斯姜汁酒甚至还有少许疗效,如:他们用暖过的弗纳斯姜汁酒来治小孩吃坏的肚子或者缓解疼痛的喉咙。对绝大多数底特律成年人来说,弗纳斯那种熟悉的绿黄相间的包装带给他们许多童年时的美好回忆。
软饮行业由两大巨人统帅。可口可乐公司占4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百事可乐公司以约32%的市场占有率向可口可乐发动强劲的挑战。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软饮料战”中的主要斗士。它们为争夺零售货架发生了持续猛烈的战斗,使用的武器包括:源源不断的新产品、大幅度的价格折扣、庞大的销售商促销队伍,以及巨额广告和促销预算。
一些“第二层”品牌,如彭伯、七喜和皇冠,共同占领了约20%的市场份额。它们在较小的可乐和非可乐细分市场中挑战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当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争夺货架时,这些第二层品牌经常会被挤出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制定了基本规则,如果较小的品牌不遵守,就会有被挤出或被吞并的危险。
同时,还有一群专注于虽小却忠贞不渝的细分市场的特制品生产商,相互争夺剩余的市场份额。这些小企业尽管数量很多,但是每一家的市场占有率都很微小,通常不到1%。弗纳斯就属于这“所有的另一类”群体,彭伯和七喜在软饮料战中只是被挤出货架,而这些小企业却有被碾碎的危险。
当人们在比较弗纳斯和可口可乐时,禁不住要问:弗纳斯是如何生存的?可口可乐每年花掉近3.5亿美元做软饮料广告,而弗纳斯只花100万美元。可口可乐有长长的一列品牌和派生品牌,如可口可乐经典、可口可乐Ⅱ、樱桃可口可乐、低卡可口可乐、无咖啡因可口可乐、低卡樱桃可口可乐、无咖啡因低卡可口可乐、雪碧、特伯、甘美黄、小妇人苏打水等,而弗纳斯只有两种形式:原汁的和低卡的。可口可乐巨大的销售推销力量以大幅折扣和促销折让摆布着零售商;而弗纳斯只有小额市场营销预算,并且对零售商没有多少影响。如果你能幸运地在当地超市里找到弗纳斯姜汁酒,它通常和其他特殊饮料一起被藏在货架的最底层。甚至在公司有很大把握的底特律市场,零售店通常也只给弗纳斯少许货架面,而许多可口可乐品牌会有50%到100%的货架面。
但是,弗纳斯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繁荣兴旺!这是怎样办到的呢?弗纳斯没有在主要软饮料细分市场与较大的企业直接较量,而是在市场中“见缝插针”。它集中力量满足弗纳斯忠实饮用者的特殊需要。弗纳斯明白它永远不可能真正挑战可口可乐以获得软饮料市场较大的占有率。但它同样明白可口可乐也永远不可能创造另一种弗纳斯姜汁酒,至少在弗纳斯饮用者的心目中是这样。只要弗纳斯继续满足这些特殊顾客,它就能获得一个虽小但能获利的市场份额。而且,对这个市场中的“小”是绝对不能嗤之以鼻的,因为1%的市场占有率就等于5亿美元的零售额!因此,通过抓住难得的市场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市场位置,弗纳斯在软饮料巨人的阴影下茁壮成长。
□创新能够一本万利
在商业竞争中,各公司的产品常常会“势均力敌”,不分上下,这时竞争的胜负便取决于产品的质量高低。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消费者在比较中就会知道谁优谁劣。那么,他们会择优而劣汰,而劣者将无市场。所以,公司都将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取胜之道。美国一家洗衣机公司的广告中这样写道:“本公司负责维修的人员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如果负责产品维修的人真正孤独了,那么,产品本身一定有很多的朋友。事实上,他们也正是靠优质来取胜的。
你注意到一个奇妙的现象吗?随着社会发展,人的生命周期正在不断延长,而产品的生命周期却在不断缩短。在美国,大约有70%的产品,市场寿命只能维持三年到五年。在日本,新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1951年为7%,1961年为40%,进人90年代后上升到70%以上。这种变化既有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的原因,又有人们的享受由低档次、固定化向高档次、多变化方向发展的原因。公司欲取得竞争胜利,只有创新--创新--再创新。创新成了公司竞争的一个重要策略。要体现新就要做到别人尚未想到的你先想到;别人尚未看到的你先看到;别人尚未行动的你捷足先登;别人都有的你与众不同,使自己的做法总是出乎意料。
公司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地研制新产品,进行多边经营,同时还要不断地转变产品生产方向。
当进行技术革新和研制新产品时,也必须适应因消费者生活方面的改变而引起的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改革公司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内容。在改变产品方向时,公司内部的生产结构也必须改变。
技术开发的最终成果就是要为公司创造出全新的、别人所没有、人所未知的新产品与新工艺,以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但技术开发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对可能取得较大成果的研究与开发需要的时间就更长。而且,技术开发还需要耗费巨额的费用。然而,即使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与时间,是否一定能出成果,还是一个未知数。一般而言,在所有有希望从应用研究进入产品工艺开发阶段的新颖设想中,只有20%的产品投放市场或工艺得到应用。而在这20%的成功设想中,真正能获得市场效益的又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公司直接投资从事技术开发,便具有相当大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直接进行技术开发就可以称作“直”,而引进先进技术研究成果,用较小的投资取得较大的效益,就成了“迂”。所以说,迂直之计,后发先到,是公司技术开发的良策。
作为私营公司来讲财力有限,那么有条捷径便是:模仿,也许有人会问,引进先进技术,那先进的技术原本是人家的,你不过引了进来,能够超过人家吗?回答是肯定的。这里的关键是公司要有较强的消化、吸收和创造的能力。技术引进避免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长期而又不明前景的大量投资,大大减少了技术开发投资的风险性,如果公司能迅速而又巧妙地对别人的成果加以利用和改进提高,就可以完全在自己的市场地位尚未受到严重影响之前,搞出与竞争对手提供的新产品不相逊色或更为先进的产品。
当然,在技术开发上的“后发先至”,并非轻而易举。首先,先进技术的巨大作用和所带来的巨大利润会引起全社会的广泛注意,“后发先至”的理论已被许多老板所熟悉。发明先进技术的人不一定能发财。所以,现在世界各国都在极力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对先进的生产技术及关键环节予以严格保密,或利用专利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各国间的技术间谍战进行激烈。所以想既合法又迅速地得到先进技术,确实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的。
其次,引进先进技术的关键是公司要有较强的消化、吸收和创造能力。要求公司有自己的人才和较高生产技术。日本之所以善于“拿来”、巧于“借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主要一条就是日本的国民教育水平较高,而且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拿来”的大量先进技术,可以通过自身的消化理解,加以改造,最终变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产品的开发还应当以“奇”制胜,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常规的产品与生产流程可说是“正”,而新产品、新工艺、新的经营管理招式则是“奇”。如果一个老板只知道按部就班,几十年一贯制地从事生产经营,不注意信息反馈,及时革新工艺,进行产品更新换代,那么,他必然会在市场竞争中遭到失败。而一个在生产经营上不断开拓创新的公司,则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胜利者的桂冠永远是属于他们的。泰国大力公司是以生产圆珠笔为主的综合性公司,年产圆珠笔3亿多支,其中1/3在国内销售,其他的出口到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注重产品质量,讲求信誉,出售的笔凡顾客不满意的,给予退换,然后研究毛病所在,不断改进。同时,他们不断推出新产品,一件新产品往往只能维持两三年。该公司认为,“多年一成不变是自杀的道路”。因此,他们每年都有两三种新产品投放市场。大力公司正是以优质产品之“奇”,相互结合,才在激烈的圆珠笔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
追求产品的“奇”,并非都要另起炉灶,从头做起。许多产品很有用途,在开发生产初期未被发现,人们便认为其前景不大,其实如果生产者和经营者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原有的产品再开发,就能够开拓出各种新的市场。有的产品,当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只要多动动脑筋,改变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样式,以适应顾客的需要,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样能够得到好的效益的。如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有时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不被消费者所接受的现象。这对公司来说是个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改换销售手法,采取恰到好处的营销策略,就会使事情大有转机。
例如,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原来市场上的老样式的男式圆领汗衫越来越无人问津,只有一些老人才穿它,因此人们便称其为“老头衫”,在许多工厂的仓库里,“老头衫”积压严重,以至工厂发不出工资。佳美针织厂原来的主要产品就是生产这种男式汗衫,由于产品积压,缺乏资金,工厂面临破产的境地。这时厂里有一个年轻的女技术员提出了一条建议,将积压的白汗衫在其后背和前胸部印上一些美术字的警句,例如:“朋友,请自尊”、“喂,别烦我”、“忍一步,海阔天空”等等,做如此小改动,或许能打开销路。她的理论根据是:“年轻人有求新求异求奇的心态,而在衣服上印上漂亮的警句,正符合他们追求新奇的愿望,这样做‘老头衫’有可能变成时装衫。”厂里老板采纳了她的建议,试印了一小批投放市场,美其名曰“文化衫”。令人吃惊的是,销售情况出奇的好。“文化衫”畅销说明,新产品的开发,有的需要有新的技术、新的原材料、新的工艺等等,但也有时只需对原有的产品略加改进,添添补补,化整为零,重新组合,就能成为令人耳目一新、爱不释手的产品,关键就看你能否在平常中见神奇,出奇制胜。
“避实击虚”,钻对手的空子,也是商战之要诀。强者对强者、弱者对强者都可用此法取胜。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愈来愈个性化,新的社会需求也不断增加。一些有经营头脑的公司和个人,在强烈的市场意识指导下,生出许多奇思妙想,开创了一个个能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新行业。我国北方一位乡镇公司皮鞋厂的厂长在逛市场时,看到一个顾客穿着一身时髦的西服,可脚上却踏着一双布鞋,这身装束很不协调,这位鞋厂的厂长不觉上去探问了一下:“您为什么不穿皮鞋?”顾客答道:“脚气严重,没有福气穿啊!”这句不易被人注意的话却拨动了这位善于捕捉信息的厂长的敏感神经,对,研制药物皮鞋,防治脚气病。中国生脚气病的人多,这可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市场呵!他立即向药材公司和有关科研单位取经、学习,并高薪聘请科研人员研制药物皮鞋。不久试验成功,经过上级科研单位的鉴定,防治效果达90%以上,新产品还获得了省和国家的科技成果奖。药物皮鞋上市后,四面八方闻讯赶来买鞋的人差点将皮鞋厂的门挤破了。
开发新产品其实也不仅仅是开发,而且还在于引导,能够引导消费的商人,能够创造出非凡的产品,产品新颖、实用、充满创意,能给生活增添方便,增加乐趣。公司再加以大量的广告宣传,引得人们纷纷购买。这是高明的经营者,但还不是顶尖高手。真正的顶尖高手能够创造一种生活方式,他告诉人们,这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选择了它你就选择了时尚,选择了享受。
成功创造一种生活方式的公司最后都是获取大利润的公司。当然能有这种能力的都是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公司。他们当初引导消费时,主要目的是促销本公司的产品,结果他们的大力提倡加上公司的实力,竟使得一部分人真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变得离不开这些公司所倡导的生活方式,从而离不开这种产品了。其实如果讲究策略,私营公司也可以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的,引导消费带来的收益将令你意想不到,努力引导人们把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来接受它:让它渗入人们的生活中。
□成功需要突发奇想
成功需要突发奇想。其实,世界上许多成功事例都来源于偶然的灵感,并善于抓住这一灵感,耐克的成功也源自于此。
1975年的一天的早晨,鲍尔曼做饭时,突然发现用带有凹凸的小方块铁板上压出来的饼,不但味道好,而且很有弹性。这立刻引起他的联想:如果依照做饼的方法,把烤过的橡胶放上去压一压,然后钉在鞋子下面,鞋子的弹性会不会特别好?鲍尔曼马上拿了一个烘蛋奶饼的铁模和一些橡胶就做起了实验。当他把压出来的橡胶钉在太太的鞋上时,太太走起路来感到非常舒服。实验的结果令鲍尔曼夫妇兴奋不已。接着,鲍尔曼把这种新发现用于运动鞋的改进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鞋底,这种鞋既防潮又有弹性,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作为运动鞋业的后起之秀,耐克全盘效仿了阿迪达斯的生产和营销方式,依靠不断提高的产品质量,很快在体育界打响了名号。
对新样式的精心研制使耐克公司处于此类行业之首,最近十年来,耐克雇用了将近一百人在公司的研制部门,一百四十多种不同类型的鞋走上了生产线,其中一些最新款式和技术先进的类型在市场上名列前茅。根据不同的脚形,体重,奔跑速度,训练计划,性别和不同的技术水平设计的模型样式很多。到1982年,耐克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百分之五十,真正成了鞋业的盟主。
美国康涅狄格州有一家叫雪佛莱-奥兹莫比尔的汽车厂,它的生意曾长期不振,工厂面临倒闭。该厂的总裁对本厂经营和生产进行了反思,总结出自己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是推销方式不灵活。最后他设计了一种大胆的推销方式,即“买一送一”。
新的推销手法是这样开始的:厂内积压了一批轿车,由于未能及时脱手,导致资金不能回笼,仓储负担沉重。该厂决定在全国主要报纸上刊登一则特别广告:谁买一辆托罗纳多牌轿车,就可以免费获得一辆南方牌轿车。
买一送一的做法,由来已久了。但一般的做法是免费赠送一些小额的商品,如买电剃须刀,送一支剃须膏;买录像机,送一盒录像带等等。这种施以顾客小恩小惠的推销方式,已使人们有点视而不见或麻木不仁了。
雪佛莱-奥兹莫比尔汽车厂的这种买一辆轿车赠送一辆轿车的超群出众的办法,一鸣惊人,使很多对广告习以为常的人也刮目相看,并相互转告。许多人看了广告以后,不辞辛苦远途而来看个究竟,该厂的经销部门原来很冷清,此后,一下子门庭若市了。
过去无人问津的积压轿车果真以21500美元一辆被人买走,该厂也一一兑现了广告所承诺的,凡是买一辆托罗纳多牌轿车者,免费赠送一辆崭新的南方牌轿车。如买主不要赠送的轿车,可返还4000多美元。
雪佛莱-奥兹莫比尔汽车厂实施“买一送一”这一招,虽然使每辆轿车少收入约5000美元,但却使积压的车子一售而空。事实上,这些车如果积压一年卖不出去,每辆车损失的利息和仓储、保养费也接近这个数目。
更重要的是,这一举动给工厂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意。它不但使托罗纳多牌轿车名声四扬,提高了知名度,增加了市场占有率,还推出了一个新牌子--南方牌。这种低档轿车开始时以“赠品”作为托罗纳多牌轿车的陪嫁,随着赠送多了,它慢慢地也有了名气。它确实是一种比较实惠的轻便型小轿车,造型小巧玲珑,价格便宜,很适合低收入阶层使用。这样,雪佛莱-奥兹莫比尔汽车厂起死回生了,生意从此兴隆发达起来。
商场中的“奇正”之术核心是开拓创新。比如工艺流程、设备原料可以称之为“正”,而各种计划、宣传、经营手段则谓之“奇”,只有靠灵活多样、出奇制胜的经营之术,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日本索尼公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大制造商。它的成功秘诀就是善用灵感。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说:“我们的理念是,不跟在别人后面,不跟别人做同样的事。”所以,索尼能开发出许多具有创意的独特产品。例如,随身听、Betamax录像机、激光唱片等,都是索尼突破旧传统,走在时代尖端的产品。
盛田昭夫开发“随身听”,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有一天,盛田昭夫看到他那位好拍档井深大提着一架笨重的录音机,戴着耳机,迎面走来。盛田昭夫问道:“你这是怎么回事?”井深大回答:“我喜欢听音乐,但又不愿意吵到别人,所以只好戴上耳机。我不能整天呆在自己房间里,只好提着录音机到处跑啦!”
盛田昭夫的灵感突然被这话触动,新产品“随身听”的构想就此萌芽了。据盛田昭夫最初构想,是要设计一种迷你型的录放音机,就能方便人们提着到处听。
设计的难点在于把放音部分缩小。因为录音部分的零件较小,只要放音部分的零件缩小的问题解决了,配上录音装置,全世界最小的录放音机即可问世。
研究人员完成放音机的缩小设计后,戴上耳机试音,结果意外地发现声音非常美妙,于是索尼公司决定将这种放音机推向市场。1979年夏天,以年轻人为对象的时髦产品“随身听”推出了,一上市就大为轰动。原来索尼公司计划部预估一年卖不到10万部,结果一年售出了400万部,盛田昭夫也因此博得了“随身听先生”的雅号。
在社会群体中,商人是极富创意的一族。往往就是那么一点火花,那么一点改革,带来意想不到的金钱效应。有人称“鸳鸯火锅”是最简单的“创意”,最赚钱的“变革”,是很有道理的。依旧是那样的一口铝锅,不过中间加上一道弧形的“隔”,使之呈现一种八卦形状,这边是红汤(放辣椒),那边是清汤,食客尽可各取所需。这样的一个火锅在今天的中国大陆乃至日本、东南亚都不鲜见。“鸳鸯火锅”所包含的“创意”事实上只属一念之差:“有人吃辣,有人不吃辣”,但正因为没有抹掉这一观念,具有悠长历史传统的“重庆火锅”才得以重新焕发活力,并迅速渗入几个“久攻不下”的市场,如上海、广州等地。
生意与创意也只是一字之差,但创意对生意的作用不可低估。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意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生意的成败。
雀巢公司在1867年由德国人亨利·内斯特尔创立时,还只是家很小的奶品公司。亨利基于对婴儿食品的浓厚兴趣,为那些母亲不能亲自哺育的婴儿,研制了一种以牛奶为基质的婴儿食品。刚上市即解救了一个出生两周、拒食母奶的婴儿。
上市一年后的雀巢奶粉,在产品名称的旁边加了一个鸟巢来点缀,目的是让消费者联想到内斯特尔(Nestle)和雀巢(Nest)的关系,想到鸟巢就想到婴儿食品,此举果然成功。事实上,鸟巢本身就是一个含丰富感情的象征。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人们,一看到这个商标,脑海中就可以联想起安全、责任、温暖、母爱、自然食品、家庭等象征意义。1875年公司就卖出了50万箱奶粉。目前雀巢集团已发展成年销售额达360亿美元的大型食品集团,它的矿泉水、糖果、炼乳、冷冻食品、婴儿食品以及速溶咖啡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有个名叫基利的人,身材矮小,但志气却不小。他与人合伙经营的“世界上最小型糖果店”业务一日好于一日,据估计,他的小店1988年的盈利是5000万美元。基利天生只有3尺6寸。一天,他在街上邂逅一位知己。这位6尺高、400磅重的高大胖子向基利建议:利用自己的身体特点,开办世界上最小型的食品店,经营糖果糕点生意。基利听后开启了“灵感”,就鼓动这位“大”朋友一块干,二人一拍即合。经过18个月的充分准备,“世界上最小型糖果店”在加州开张了。人们纷纷涌来购买这儿“仅此一家,别无分号”的糖果,有的甚至专程赶来看看这一对奇妙的搭档。人们常常为这对“大小”朋友幽默风趣的经营风格而吸引,流连忘返。
1980年,英国人基特·威廉姆斯创作出版了一本名为《化妆舞会》的儿童读物,要小读者根据书中的文字和图画猜出一件“宝物”的埋藏地点。“宝物”是一枚制作极为精巧、价格高昂的金质野兔。该书出版后,俨如一阵旋风,不但数以万计的青少年,就连各阶层的成年人也怀着浓厚的兴趣,按自己在书中得到的启示,在英国各地寻宝。历时两年多,在英国的土地上留下了无数被挖掘的洞穴。最后,一位48岁的工程师在伦敦西北的浅德福希尔村发现了这枚金兔,一场群众探宝的运动才告结束,而这时《化妆舞会》已销售了200多万册。
《孙子兵法·势篇》中说:“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意思是说,大凡打仗,一般都是用正兵抗敌,用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法像天地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止。出奇制胜就是作战时用奇兵奇计,出其不意,战胜敌人,获取胜利。战场与市场虽不尽相同,但是高明的企业家也独具慧眼,能在生产经营中,先知先行,为同行之所未想,为对手之所不能,出奇无穷,使经济实力蒸蒸日上。相反,你能人亦能,你有人亦有,满足于一般经营,习惯于传统的管理,则有倒闭破产的危险。但是,不断出奇品,攻市场之不备,出顾客之不意,必须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立足于市场实际和企业的实力。否则,欲高难攀,徒劳无益。
□避开热门追赶“第二目标”
如果你的火车是在错误的铁路上,你所达到的每一个车站都是错误的。
只为将来的某个目标生活,是肤浅的。是山坡养育生命,而不是山顶。
确立目标是可以的,只要它不会使你失去有趣的迂回道路。
经营需要机遇。机遇特征越明显,追逐的人就越多,对获得机遇效益的期望值就越高,追逐的方向和目标就越集中,从而形成一股巨大的“目标流”,也往往会出现“一哄而上”的局面。这就给企业带来竞争和取得最后成功的难度。
聪明的商人,往往放弃这种众矢之的的第一目标,去捕捉被人们忽略了的、伴随明显机遇而来的第二目标,以满足市场需求中的次生需求。而这种“第二目标”、“次生需求”,实际和第一目标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往往是因为第一目标成为热门之后,随之产生并且为之服务的,因而属于第一目标的派生机遇。打一个比方,如果种苹果成为一本万利的生意,那么一定有很多人将资金投入苹果种植业,这个行业将很快成为热门,也就是人们追求的“第一目标”,而伴随这个热门产生的一些服务性行业,比如卖种树用的铁铲,就属于为了实现第一目标而产生的次生需求,如果发掘这个商机,就是追求“第二目标”,而这个第二目标,是由人们对第一目标的追求所产生的派生机遇。
避开最热门的第一目标,而对派生机遇下功夫,这就是“舍金求玉”的经营策略,它旨在避开第一目标,着力服务于第一目标,取人之舍,独得其利。其实质是经营方向的战略转移。经营决策者在运筹时,跳出传统观念和“流行想法”,克服自身的“知觉障碍”,挖掘新的市场潜力。
19世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出现了一股淘金热潮,这是一个目标明显的机遇,成为许多人追逐的第一目标。当时年仅17岁的小农夫亚摩尔也准备去碰碰运气。他穷得买不起船票,跟着大篷车风餐露宿奔向加州。亚摩尔在加州没有因为挖金矿而发财,却以卖凉水赚了钱。原来,矿山里气候干燥,水源奇缺,找金矿的人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没有水喝。饮水这个需要是伴随第一目标出现的。许多人一边寻找金矿,一边抱怨:“要是有一壶凉水,我就给他一块金币。”后来,由于没有水喝,有人甚至说:“谁要是让我痛饮一顿,老子就出两个金币报答他也无所谓。”这些找矿人的牢骚,给了亚摩尔一个非常有用的信息。他想,如果卖水给找金矿的人喝,也许比找金子赚钱更快。于是,他毅然放弃了找金矿这个第一目标,转而开始向第二目标努力。他开始挖水渠引水,经过过滤,变成清凉可口的饮用水,把水装进桶里、壶里,卖给找金矿的人们。当时还有不少人嘲笑他,说大家来加州是为了找金子发大财,干这种蝇头小利的生意何必背井离乡跑到加州来。亚摩尔并不在意别人的冷言冷语,继续卖他的饮用水。在很短的时间里,他赚到了6000美元。这在当时是很可观的,许多人因为找不到金矿而忍饥挨饿流落他乡,亚摩尔却成为了一个小小的富翁。
这个例子说明,机遇目标明显,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众人逐鹿求利之中,往往会伴随与明显的机遇同时产生的派生机遇。二者同时存在,派生的机遇依靠明显的机遇而产生和发展,并为众人追逐的“目标流”服务,只要第一目标存在,这种伴随而来的经营就一定会成功。舍金求玉,不得金而得玉,因地而宜,因时而宜,也是一种不可轻视的经营策略,关键在于超出常人的眼光和胆略。
现代高速度生活频率如逆水行舟,但在经营中有时候需要以退为进,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投资者迷惑不前的时候,当企业陷入泥潭的时候,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手段,往往在那些无利可图的买卖中。
谁都知道,经商的经济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这不但已经被称为从商者的一个定律,而且也成为经济学中一个不言自明的定律。但是,如果真的有人把眼光投向无利可图的行业进行发展,你会如何看待这种问题呢?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无利可图的,除了公益性的义务志愿服务外,一切的经营活动都可以产生利润。人们认为某一行业无利可图,只不过是人们平日的常识中觉得如此,或者可以说是人们经商观念中的盲点。所以,一旦突破了对盲点的认识而投身于其中,自然大有作为。
美国、日本住在城市的人,平均每二三年就搬一次家。每次搬家,就把半新半旧的制品统统卖掉,到新住所再买新的。日本大一商会董事长大泽隆介发现了这个问题,十年前开始大批买进二手货,然后稍加修理,让它焕然一新再出售。这样差不多可卖到收购价的10倍到20倍。
美国人莫尔顿经营了一家销售公司,经常绞尽脑汁以一些仓底货为顾客换一些他们认为有用的货物,每年的生意额约10亿美元,就这样,他成了“以物易物”巨贾。多年来,从他手上作交换贸易的货物数不胜数,货品类别十分广泛,大到汽车,小至体育和家庭用品。这位以物易物的商业巨子,以这种生意手法不但每年能交易庞大数目的货物,最难得的是帮助商人解决了积压货物的难题。莫尔顿的公司有58名职员,每人每年可以接到350宗大买卖,一些大公司在节日中卖不完的货品,像哈雷彗星热潮过后的望远镜,母亲节后卖不完的朱古力等,他都有办法为它们找到出路。积压的货物一般求售迫切,肯定价廉,若能销出自然利润不菲。
大泽隆介与莫尔顿之所以都会从事旧货购换业务,就是看出了旧货依然有其特殊的经济价值,所以才会对这些被他人丢弃的物品动脑筋。
对无利可图的行业改变认识,从其中找到大展鸿图的商机,则是商人中的智者所为。那个著名的以清理废料起家的犹太商人的故事,就能充分体现明智的商人的远见与机敏。
一位犹太商人和他的儿子在1946年到美国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回答:35美分。父亲说:“你说的没有错,我的孩子,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是,作为一个犹太商人的儿子,你应该说3.5美元。你把一磅铜做成门把手试试看。”20年之后,父亲死了,儿子独自经营铜器店,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上的簧片,做过奥运会的奖牌。靠着这些手艺,他曾经把一磅铜卖到3500美元,这时他已经是一个公司的董事长了。
然而,使他真正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商人的,却是纽约州的一堆垃圾。1974年,美国政府给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了2000吨的废料。这些废料既不能就地焚化,也不能挖坑深埋,清理装运到相距甚远的垃圾场,费用十分昂贵,而且稍微处理不当还会受到当地环保组织的起诉。因此,纽约政府向社会广泛招标。但好几个月过去了,没有人愿意应标。当时这位商人正在法国旅行度假,听到这个消息,立即飞往纽约,看过自由女神像下堆积如山的铜块和螺丝后,他未提任何条件,当即就签约承办废料处理业务。他对废料进行了分类利用,让人把废铜熔化,制成小型的自由女神铜像纪念品,把木头等加工成底座,把废铅、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把废铜皮改铸成纪念币,把水泥碎块做成小石碑,把朽木泥土装在玲珑透明的盒子里作为自由女神像曾经拥有的“纪念品”,甚至把自由女神身上扫下的灰尘都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这样一来,本来一文不值、难以处理的垃圾,顿时身价百倍,人们争相选购,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2000吨废料被一抢而光,他从这堆废料里获得了350万美元的现金。
□从问题中创新
企业的创新是一种系统的组合,不是单一的因素。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游戏:一个人手上有一个白色信封,里面可能是50元钱,也可能是一张罚款单。你有三种选择:a.可以打开信封,但必须遵从信封里的要求;b.也可以不打开信封;c.还可以传给同伴,让同伴打开。究竟作何选择?
不打开信封,当然不会给你的现状造成直接的利益伤害,然而问题当中蕴含的成长或发展的机会,因为你不打开,将与你失之交臂,从而不能突破你个人的现状。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如此。就好比这个信封,撕开它就意味着你将发现新的问题与机会,实现对现状的突破,所以企业要敢于直面问题,从问题中发现创新的生意,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倾听新的声音
在我看来,如果一家企业要想领先,必须寻找创新点,管理层必须给予三种人以不同寻常的发言权。第一种是年轻的,或更准确地说是任何有年轻人的眼力的人。第二种是离公司总部最远的分公司中的人。这些人在公司边缘,他们不得不更要有创造性。第三种是新来的人,尤其是那些来自其他产业的人。
成功的创新活动一定包括一些所有人都会认为很差劲的想法,产生这些想法的人,似乎显得有点不可思议。可能你也喜欢他们,但他们往往会有一些新的点子,这个点子可能正点中你创新的火花。所以,你要鼓励你的员工不要过分在意自己的上司,要问而且要会问问题,要说而且要直说。
2.别忽略不起眼的细节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说:“行之有效的创新在一开始可能并不起眼。”这需要管理者对一切都得要抱一个怀疑的态度,对企业活动中既不相同却又相互关联的每一个细节,绝不能掉以轻心。不然,你就发现不了问题,也就没有了机会。我在公司里,告诫我的员工不要轻易说“不”,“如果你一旦说不,那就等于关上了一扇门,你也就发现不了其中的问题了。”
但是,创新不能是一句空话。任何创新都应源自需求,不能无病装病,故作呻吟,为创新而创新。这是创新最起码的一个原则,企业创新也是一样。
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念创新、清晰、正确的认识环境的变化是前提,找到要解决的问题所在,明确切入点,也就是搞清楚你如何适应环境的问题。
第二,企业的创新是一种系统的组合,不是单一的因素。虽然单一因素的创新很重要,每一个因素的成功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石与保障,但非系统的单一因素创新,只能是创新活动,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企业创新。因为它不会帮助你建立一个全新的程式化。
3.加大无形拉力
创新的过程中充满了需要克服的艰苦的矛盾,有时在做法上、时机上、细节上很难把握。
不过,创新应该始终是管理者的最爱。目前许多企业运用下面四条腿走路,保证了员工在上、下、左、右的全方位支撑中,瞄准企业的目标发展轨迹不断创新和前进。
(1)明确的远景规划,这给员工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指导和增强了员工在企业工作中的信心。
(2)支持平台,这给员工提供了工作中所需直接生产元素和辅助元素,帮助其有效地开展工作。
(3)目标管理体系,其中涵盖过程管理、绩效考核等,这是有形工作的推动力。
(4)人本管理体系,包括基于“人本管理”精神的制度和“文化管理”,这是提高职业道德、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并加大工作效果的无形拉力。
在商品极大丰富、市场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顾客消费观念及行为越来越趋于个性化。对厂家来说,要想了解并满足顾客的需要,途径是多种的,其中,倾听顾客的抱怨,并将之转化为企业创新的原始动力,可以说是最有效的创新途径。
另外,用心倾听顾客的抱怨,企业也因此有机会让产生抱怨的顾客进一步了解企业,促使他们认可企业并成为企业最忠诚的客户。
在中国鼎鼎有名的海尔,有一项关于“大地瓜洗衣机”的发明,这个发明并不是资深的研发经理搞出来的,它来自一位农民的抱怨!
1996年,海尔接到一位顾客的投诉,说海尔洗衣机排水管老是被堵,这是一位四川农民。服务人员觉得很奇怪,因为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不过他们马上上门去维修了。这时他们才发现,这位农民竟然用洗衣机洗地瓜(南方又称红薯)!可想而知,覆在地瓜上面的泥土多,当然容易堵塞。不过,服务人员并没有推卸自己的责任,他们帮顾客加粗了排水管。在服务人员离开时,这位顾客感激之余,说“如果能有洗红薯的洗衣机,就不用这样麻烦你们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农民一句话,海尔人却记在了心上。回去之后,他们经过了仔细的调查,才知道他们冬天用洗衣机洗红薯,夏天用它来洗衣服。进一步调查发现原来那是个“红薯之乡”,每年红薯都能大丰收,但是基本上很难全部卖出去,于是,当地农民就将卖不出去的红薯加工成薯条。不过,在加工前得先把红薯洗干净,但红薯上沾带的泥土洗起来却非常费时费力,于是农民灵机一动,就动用了洗衣机。更深一步的调查发现,在四川农村,有不少洗衣机用过一段时间后,电机转速减弱、电机壳体发烫。因此也就很容易出现像那位农民投诉反映的问题了。
有问题也就有机会,调研结果让张瑞敏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发明一种可以洗红薯的洗衣机。进一步的可行性研究表明,这的确是一个良机。但是,当时有技术人员对这计划想不通,认为太“土”,也太不合理了!但张瑞敏坚决地说,对顾客的要求说不合理是不行的,开发出适应顾客要求的产品,就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市场。
于是,1997年,海尔为该洗衣机立项,成立以工程师李崇正为组长的四人课题组;1998年4月投入批量生产,洗衣机型号为XPIMO-DS,不仅具有一般双桶洗衣机的全部功能,还可以洗地瓜、水果甚至蛤蜊,价格仅为848元。首次生产了一万台,全部投放农村后立刻被一抢而空。
虽然大地瓜洗衣机销量并不大,但它验证了海尔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试想,海尔连这样的市场需求都能满足,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张瑞敏说:“经营者必须想到所有用户。这个产品可能不赚钱,但你赢得了用户,赢得了市场,最终会赚钱的。”他要求科研人员“以用户的难题为我们开发的课题”,而这样做有两个原则,一是设计的人性化,二是使用的简单化。其中,“设计人性化”原则包含三点:一是以生产者为主体;二是以消费者为主体;三是以生活者为主体,每个企业都要经历这三个阶段。在诠释“使用简单化”原则时,张瑞敏说:“用户要的不是复杂的技术,他们要的是使用的便利,我们要把复杂的开发研究工作留给自己,把简单便捷的使用留给消费者。”因此,“使用简单化”就是要用最简便的方式,满足每个人、每个时期的不同需求。可见,在海尔,所有的一切都是紧紧围绕“顾客”而采取行动的。
同时,海尔并不满足于现在的生产组织方式,它还想实现从细分市场到个性化市场的飞跃。善于预测未来的阿尔文·托夫勒说,未来的生产不是大批量的,而是为每一个用户服务,即所谓“生产单个产品”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买方市场的推动下,已经提前出现在一些行业,如食品、服务、珠宝和香水等。就连汽车、房地产这类大宗产品,也开始流行按单个用户要求进行生产的做法了,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模式”中就可略窥一斑。
海尔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他们认为必须摧毁过去的产品开发体制,变“向顾客推销产品”为“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开发什么、生产什么”,进而发展到“顾客还说不清需要什么,我们已经送上产品,让他获得意外的惊喜”,而这一切,无疑不是在以“以消费者为中心”,处处为消费者着想。这样的结果,也同时给海尔带来了更丰厚的利润。
□以奇思异想引导人们的消费习惯
经营中的“奇思异想”并不是凭空捏造,它必须以敏锐的洞察力为前提,既能看到市场的长远发展前景,又能够在当前采取循序渐进的做法,逐步打开、拓宽市场,抢先别人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藤田田是日本麦当劳社社长。他领导的日本麦当劳社曾以雷霆万钧之势,创造了日销售额高达上亿日元的奇迹,迫使招架不住的日本快餐业界不得不全面进行革命性的变革。他洞察先机,在对日本消费者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提出新奇构想,善用犹太人的经商要诀及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精神,创造了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赚钱学”。
现年62岁,戴眼镜的藤田田,是日本商界的一位传奇式人物。1977年7月20日,藤田田在日本国内开设了首家经营汉堡包的麦当劳餐馆。时至今日,他已建立了日本历史上一个无可匹敌的快餐销售帝国。其所属的561家麦当劳餐馆,分布在日本最北部的北海道到半热带地区的冲绳县,每年销售汉堡包达15亿个,并以每年新增50家批发店的发展速度令人刮目相看。由于藤田田经营有方,麦当劳的日本分公司竟成了日本最成功的餐馆联号。1985年销售额高达8.8亿美元,利润6500万美元,这几乎占了美国麦当劳公司的全球销售总额的16%。今天,藤田田开创的麦当劳餐馆拥有非全日制雇员5.5万人,全日制雇员2200人。
藤田田的快餐业在日本饮食界掀起了一场革命,藤田田成了日本人心目中的英雄,他的经营之道和赚钱哲学被奉为圭臬。那么藤田田白手起家,靠什么诀窍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呢?
日本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传统文化浓厚的国家。日本人以米饭为主食已成了数代人的习惯。但在饮料行业上遍布日本的却是咖啡馆。在藤田田所居住的日本国道16号线东京八王附近,仅方圆10公里之内,就有11家咖啡馆。咖啡馆的建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它已经兴盛了40多年。但是咖啡馆的发展已经到了尽头。不久前,美国最大的一家咖啡馆宣布歇业,向咖啡经营者敲响了警钟。对这一点,藤田田已敏锐地觉察到了。他预言,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在餐饮上会越来越追求省时和舒适,不能让人觉得快乐的行为,根本不值得发展或企业化。于是他突发奇想,决定在餐馆内设置游泳池和室内网球场,让顾客在用餐前先去游泳,用餐后打打网球。这座游泳池并不是普通的室内游泳池。游泳池的屋顶呈拱形,自由开闭。夏天打开屋顶,让阳光直射,冬天则关上屋顶,成为温水游泳池。而关上屋顶,可比一般温水游泳池节省三分之一的能源。
结果,前来就餐的人大增,利润直线上升。现代人追求多彩的生活,对于单纯的用餐是不会满足的,人们都想在进餐前做些事情,藤田田准确地把握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江之岛汉堡店距离江之岛车站约1公里,几乎没有行人。一般人认为这个店太偏僻,招不来顾客。藤田田经过调查,发现这里虽然行人稀少,但每天却有大约14000辆汽车通过,怎么留住这些乘车者是江之岛店生存的关键。如果以乘车者作为对象,要求这些顾客从车上下来,购买汉堡包后,再开车离去,可能使顾客觉得很麻烦,而丧失购买欲。
所以,他大胆地假设,让顾客开车进来,坐在车上就能购买自己所要的食品,然后开车离去,这样也许能赚到顾客的钱。于是藤田田马上委托日本松下通信工业和新力电气公司开发新式业务所用传真电话系统。藤田田把这种系统称为“开车通过”系统,乘车前来的顾客只要用电话订购所需要的食品,在出口处就能取得食品,这正好符合忙碌的现代人需要。藤田田把这一系统设置在江之岛汉堡店,结果大受欢迎,一个月竟有9500万日元的收益,在餐饮界引起了极大震动。紧接着,藤田田陆续在30家分店采用了此种系统,业绩也蒸蒸日上。
只有物美价廉的商品才能畅销,这可以说是商界公认的一条定律,但藤田田认为这种观念大错特错。他认为,货品要畅销并非一定是物美价廉,应该再加上X条件才对。X条件是什么呢?藤田田认为那是一种气氛,一种情调。如果说物美、价廉是好演员,那么适合购物的气氛就就是衬托的舞台布景,每项配合得宜,才有成功的演出。价格虽然贵了点,但品质好,再加上合适的购物气氛,商品一样畅销。所以藤田田下令对全国的汉堡店进行重新装修,内部华丽,外部壮观,使人赏心悦目,再加上餐品的优良和良好的服务,怎能不吸引人呢。
藤田田把企业经营分成“顺风经营法”和“逆风经营法”两种。顾客越来越少的企业是属于“逆风经营法”,相反,顾客越来越多的企业则属于“顺风经营法”。如果把目标订在“顺风经营法”,必须以每年增加的人口为企业的对象。因此,藤田田把营运目标定了下来,强迫每年出生的150万人口都吃汉堡包,只要这些人习惯汉堡包的味道,那么他就能获胜。藤田田时时告诫部下一定要好好掌握新生的150万人口。同时,藤田田还告诫部下“至少要忍耐30年的时间,30年后,孩子们长大成人,时代也变了,这些吃汉堡包长大的孩子,相继成为父母后,也会给自己的孩子吃汉堡包。”
让人惊讶的是,藤田田制定策略的重要依据,却是一项统计资料!那项资料表明日本的稻米消费每年平均减少20%,由此,藤田田预测:10年减少20%,20年减少40%,那么稻米生产必定逐年减少,20年后,日本人的食米民族形象将为汉堡民族形象所代替。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岂不是日本政府也保证了麦当劳汉堡店将要财源滚滚吗?就是这样,藤田田随时留心和赚钱有关的各种信息,出奇制胜,使自己的公司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远见卓识,勇于开拓
美国有一家杂志社的记者曾访问松下幸之助,与他谈论了很多问题。
这位记者在欧洲和美国听闻日本的经济蓬勃发展,想亲自视察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要看看经济发展以外的情形。
当时松下和他谈话的内容是:日本使外国人瞠目的种种经济进展情形是他也承认的事实;可是他却认为不能以此现状而自满自足。所以,这位记者当时曾就这个问题向他请教。
他问松下:“为什么不能自满呢?”松下回答他说:“这是因为日本是在跑步,所以速度很快,在外国人看来,自然认为经济发展得非常快速,为这种‘快跑’的发展情形而感到惊讶,可是我却对这种‘快跑’的情形感到非常地担心。”
为何如此呢?这是因为美日两国都是一样,如果以很快的速度跑步前进时,暂可维持领先的局面,但不久速度就会减缓下来,或需要在途中休息。情形恶劣时,可能发生心脏麻痹。所以快跑式的经济膨胀,或快跑式的国力膨胀,结果很快就会撞上天井,无法动弹。个人方面,甚至公司或国家方面,都可以这样设想,所以他认为“快跑”的方式是很不好的经济发展模式。
那么采用“慢跑”的方式如何呢?那就不会有经济快速膨胀,使外国人觉得惊讶的情形,而会被视为稳健成长,那么各位也就不会觉得惊奇了。而且“慢跑”的情形可以拉长,使其继续发展。虽然慢跑比较好,但其疲惫的情形仍是存在的,总有一天会暴露出缺点的。因此他认为最好的形态就是采用普通走路的方式,这样既可使经济蓬勃发展,同时各项文化也可以从同样的速度充实、发展,从而保持平衡的状态。这不仅限于日本的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任何事项也都可依照此形态,携手合作,顺利发展。
日本的经济膨胀情况是以“快跑”的方式形成的,而其他社会道德或教育政治的改善,以及社会公共设施的建立等,并不是以“快跑”,也不是以“慢跑”的方式进行的,其中还有静止不动的情形,这是日本的脆弱之处。
有些学者认为日本既然发展这么快速,免不了会产生将来不知会发生何种事态,是否会压迫或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活动等疑惧的心理。但是松下幸之助说,请外国朋友尽管放心,不用害怕,日本今后将一步一步地发展,外国朋友可以与日本交易,这种发展,不仅是对日本,也是对各国都有益的发展模式,松下公司将来的进程,也规划在这种线路上,愿日本全体企业,都能循着这条路线进行各项建设。
世界各国如果以同样的形态进行各项建设,其间一定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和过失,彼此之间就能达到共存共荣的境界,但是如果有个人单独领先的想法,或者存有过分的欲望的话,社会就会发生动乱,没有什么稳定可言,进而引起各项问题。
飞机也以经济速度飞行,想快速些,也可以飞得更快速,但汽油的消耗也更多,不符合经济原则,因此各项事物的实施,均要考虑到“经济速度”这个原则。
一样的道理,在同样的进步过程中,需要所谓的经济速度和安定感的速度,如果超过这个速度,就会发生毛病,经济方面若是发展过分迅速,结果就会消化不良,比如营养食品,过分进食,以后就会产生营养过多症,不但不能吸收营养,反而损害了身体。
松下认为世间所谓的“进步迅速”,其迅速的程度,也得符合本身的条件,适度而稳定地进步,才算是健全地进步。
经济环境在不断地进步,各公司为了跟上步伐,不断地征求人才,可是往往征求不到适当的人选。而另一方面,那些可能适合的人选却在另一公司成为冗员,不但能力不能发挥,更成为公司进步的绊脚石。这真是个严重的问题。
以他的想法和作风,总是在不断地前进,可能引起一些人的侧目,但那也许和他生于和歌山县有点关联吧。抱着前进的思想和作风去开拓事业的人,固然每个地方都有,不过地方性多少还是有些影响。可能有的地区民情保守,有的地区风气开放进取。在他的故乡和歌山县,远渡海外求发展的人很多,从这一点看来,这里应该是日本较开放的地区。在德川幕府元禄时代,某一年除夕,冒着太平洋的惊涛骇浪,用船舶把大理柑桔运到东京,而获得暴利;后来,在东京经营木材业,专门供应幕府土木工程材料,被称为“政治商人”的纪国文左卫门这位有名的投机客,是他的同乡。
由于故乡中弥漫着这种冒险犯难、投机进取的风气,所以他更深切地体会到在经营上,“比别人先走一步”,是多么重要的事。“比别人先走一步”说来可能平淡无奇,可是在企业竞争上,由于每个对手都在倾尽全力想先走一步,所以要真正做到,真是非常不容易的。
如果商人稍一迟疑,被后来的人赶上,一步可能变成十步,然后变成百步、千步,距离愈拉愈远,终致无法补救。因而松下觉得任何工作都要加速推动,尤其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工作。也正因为有这种顾虑,经营者不可好大喜功,想去完成那些“必须要漫长时间才能产生效果”的工作,或者是太固执地想追求“发明”,因为那太过于冒险。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存在着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可能使原先非常杰出的构思,在片刻之间变得一文不值。
做任何事,前提是必须了解它,我们正处在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一个好的构想,若不立即付诸实施,稍一迟疑,半年过去,可能就不值一提。所以今天想到的好主意,今天就得实行。但为了减低冒进的风险,经营者平时就应训练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力和对未知因素的评估能力,当机立断,才不致被人抢先一步,遭致无可弥补的遗憾。
勤勤恳恳、满身大汗地工作固然值得赞美,但不流汗仍能有惊人的效率,就更可贵。因为如果自始至终都是满身大汗,未免太不理智了,无异于一个人舍弃火车不搭,情愿一步一步走到目的地。时代是不断进步的,由徒步到轿车,由轿车到火车,再由火车到飞机,无时不在进步中。人类流汗的机会愈来愈少,显示了人类生活进步的轨迹。比别人多工作一小时,固然能表现他的努力和勤勉,但是,能够减少工作时间而提高工作效率,不是更可贵吗?这正是人类的工作方法有进步的表现。
但希望如此,必须具备创新的见解。工作固然可贵,却需要有效率。流汗固然值得赞美,“不必流汗的舒适”也是值得称赞的。这并不是主张“怠惰”,而是强调要有效率,要用心去推敲。怎么才能使工作舒适而仍然可以获得惊人的成果?社会的繁荣即来于此。
以“慢郎中”的细致,加上“急惊风”的速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做事小心谨慎,企求万无一失,这是非常重要的态度。疏忽小事,将无从成就大事,任何小的事情,都应该仔细去做,不可粗心大意。
但是,为此而耗费太多的时间,并无助于成就事业。在古代,能够做到精致细密的地步,已经值得自豪,速度的快慢犹在其次。而现在却是分秒必争的时代,所以,除小心谨慎之外,更要迅速,才能称为“成就事业”,也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
做得快而粗制滥造,是不足取的;同样地,做得细致而过于迟缓,也是不足取的。“精密而迅速”,这才是现在所要求的专业的表现。作为主管,一定要认真领会其中的要义。
我们发现,在商人的工作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生产什么,或者说,生产什么才赚钱。那么靠翻阅百科全书、统计报表,甚至咨询专家,是否能找到答案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在流动不息的市场之中,商人只有靠着自己的机敏发现市场的错误,才能够捕捉到--实际上是猜测到--可能的利润机会。而由于从发现机会、形成设想,到组织资源、组织生产活动,到产品最后上市,都需要耗费时间,而在这段时间中,市场一直在发生变化,所以可能别人也发现了同样的机会,在一个他根本不知道的地方跟他竞争。因此,他的决策总是有失败的可能。未来是不确定的,企业家的所有决策永远是在冒险。
切记,风筝因逆风飞扬故能高飞,一开始就要认清这一点:成功并不容易。
在日本,被誉为“摩托之父”的本田宗一郎,原先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他在复杂的环境中惨淡经营,花费毕生精力,创建出世界一流的企业;随后又毫不吝惜地把它交给与自己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年轻人,自己过起恬淡的生活。下面要讲的,就是本田宗一郎的故事。
公元1906年,在日本滨松市磐田郡光明村,一个名叫本田仪平的铁匠家里,响起了婴儿的啼哭声,仪平的妻子美加庆幸头胎生下一个男孩。产婆给刚生下来的男婴洗澡时,意外地发现婴儿左手上有一根针!这无疑给这个孩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男婴的名字叫宗一郎。
宗一郎自幼就对机器有特别的兴趣。他的记忆始于碾米厂的发动机,那是3岁时的事了,他老缠着祖父带他去看“隆哒隆哒”。当时发动机还很少,机器转动,随着隆哒隆哒的响声,进去的稻谷就变成雪白雪白的米了。宗一郎还喜欢看机器锯木头,百看不厌。在家里,他则到大人干活的地方去捡一些乱七八糟的铁屑,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稍稍长大一点的宗一郎并不想在村子里呆一辈子,他早就下了决心,小学毕业后就到东京去。快毕业时,他在父亲订的一份《自行车世界》杂志上,看到了一则招工广告,于是说服了双亲,去信应聘。录取通知书很快就寄来了。毕业典礼一结束,宗一郎马上随父亲到东京去了。
宗一郎应聘的是一家名叫技术商会的汽车修理厂。厂里拥有15名职工,生意相当兴隆。父亲向主人神原侑三问候并把儿子托付给他之后,就匆匆赶回去了。就这样,宗一郎住进了修理厂。
本以为这下子可以天天接触到盼望已久的汽车了,还可以拆卸、研究它的构造,可以调配安装,还可以驾驭它了,哪想到,理想和现实完全是两码事。16岁的宗一郎,他在这里的职责是给主人照看孩子。他兄弟姐妹共9人,自己是老大,在家得照看弟弟和妹妹,到东京来以为可以不管照看孩子的事了,想不到这里和在家毫无两样。
他沮丧得很,甚至想到过逃跑,他也在等待着机会。终于,这一天来临了。主人对宗一郎说:“小伙计,今天实在是忙不过来了,你来帮一把吧。”宗一郎一听高兴极了,马上就去干了起来。由于修理过自行车,他摆弄起来得心应手。从此以后,宗一郎的手艺得到了承认,照看孩子的活儿减少了,修理的活儿多了。
1923年9月,东京地区发生了罕见的大地震,店铺烧了。宗一郎和主人一家搬到神田车站铁桥下,暂时避避风雨。宗一郎整天骑着跨斗式摩托在废墟上乱转,把无家可归的人和回乡的人送下乡,并从农家买回大米。
修理厂终于重新开业了。但是,原先的修理工差不多都回乡下去了,修理工只有宗一郎和另一位师兄。所以活儿就比以前忙多了。主人购进大量被烧坏的汽车,进行修理,然后漆上油漆,就能卖个好价钱。宗一郎的修理技术也越来越高了。
有了日积月累的基础,宗一郎决定回到家乡自己开业。神原同意宗一郎挂“技术商会滨松支店”的牌子,并赞助了200日元,作为营业资金。
宗一郎回到阔别6年的家乡。父亲还是老样子,在默默地劳动。宗一郎挂牌开张了,除宗一郎外,只有一名职工。父亲祝贺长子独立,送了一间房子和一袋大米。
开业后,宗一郎凭一手精湛的修车技术很快赢得了顾客好评。生意越做越大,修理工也增加到6个人。他又建了一间房子,买来各种各样的机器,只要有时间,就钻进那房子里,按自己的想象搞发明创造。大地震之前,汽车轮子的辐条都是木制的,宗一郎把它改成铁制的,在博览会上获得专家好评。他向国家专利局申请获得了专利权。
让大家都不可思议的是,宗一郎28岁那一年,突然关闭了生意兴隆、有50多名工人的修理厂。他对修理业已厌烦了,要向制造业这一领域迈进。
可是,要想成功并不容易,想要成功的人,就得像风筝,与强风对抗,方能升向高峰。
当时,正值国际联盟对日封锁期间,日本政府奖励国产汽车。本田宗一郎这时候开始搞汽车工业,可说是赶上了机遇。但是,资金和原料都存在不少问题。于是宗一郎决定改做活塞环,这是汽车发动机中的关键零部件。
不管怎么说,从修理到制造,是一个大突破。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零部件,但已经向制造业迈出了第一步。然而,制造活塞环也并非像所想的那样简单。它的技术很复杂,里面有许多学问。宗一郎痛感自己只有小学文化,于是就以旁听生身份,到静冈大学工学部学习了两年。
1937年,宗一郎成功地制造出了活塞环。这一年,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成立,以生产卡车为主。宗一郎给自己的公司起名为“东海精密机械公司”,简称“东海精机”。东海精机活塞环的主要买主就是丰田汽车工业公司。
二战后,宗一郎将自己拥有的股份全部卖给了丰田。钱到手后,他曾考虑过干一番事业,但当时社会一片混乱,几乎所有物资都受美国占领军控制,若贸然从事必然失败。宗一郎又从零开始,准备搞纺织机器。他盖了座160平方米的房子,并挂起了“本田技研所”的牌子,着手改良织布机。但是,很快就陷入了僵局。由于投资太大,卖股份所得的一笔资金已所剩无几了,而新织布机还没试制出来。他于是想到了汽车,但汽车比织布机更费资金。他又想到了摩托车。
当时,陆军通信设备上的微型发动机已经派不上用场了,都堆在仓库里,宗一郎得知这一消息后,廉价把它买来,作为动力安装到自行车上。
当时交通十分混乱,火车和公共汽车又少又拥挤。被称为“吧嗒吧嗒”的机动自行车,虽然开动起来响声震耳,黑烟直冒,但仍然很畅销。顾客从各地蜂拥而来,产品供不应求。发动机和自行车的形状、颜色都不尽相同,用白铁皮精心做成的汽油罐,却十分精致。不到10人的技研所,可月产300辆机动自行车。
“吧嗒吧嗒”的月产量后来增到700辆,微型发动机不够用了,就自己开始制造。这时,一位名叫河岛喜好的专科毕业生,加入了宗一郎的事业。几十年后,就是他接替宗一郎,出任本田技术研究工业总公司董事长。
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困难也接着来了。不仅是资金的缺乏问题,还有技术上的困惑。“佳普”是在自行车后轮上装一个发动机的机动自行车,发动机性能越好,车子的耐用性就越差,不少人前来索赔。
真是四面楚歌,公司每天都有倒闭的危险。
最急的当然要数宗一郎了,何况问题就出在技术方面。他日夜思考如何改进发动机性能,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了高功率发动机的汽化器。
由于经受了险些破产的痛苦磨炼,宗一郎终于站到了腾飞的起跑线上。
但是,从小就迷上了汽车的本田宗一郎,一心要生产汽车。接着,宗一郎又把全部精力从摩托车转到汽车上。在汽车F1大赛上夺冠已成为他的新奋斗目标。像摩托车一样,他想通过向世界最高水平的汽车比赛挑战,来提高技术水平。
第一次参赛,结果十分糟糕。宗一郎并不气馁,他分析出不是发动机不好,而是经验不足。他鼓励大家说:“九十九次失败后必将在最后一次取得丰硕成果。”
1965年,本田赛车在欧洲赛程顽强拼搏,终于赢得了胜利。这一胜利,意味着日本的汽车制造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成功的旅途中,难免有杂草和荆棘,时时牵绊着你,让你不得不放慢前进的脚步。当你确知自己在做什么,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实施计划时,你或许要与周遭的狂风搏斗,却不至于有被吹垮的顾虑。因为在灵魂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柔声呼唤着你的名字,鼓励你向前行,不退缩。
做那只逆风飞扬的风筝,风势愈强,飞得愈高。永远不改初衷,永远朝向阳光,永远微笑在蔚蓝的天空下。
□不讲道理的创新
创新是对旧事物的否定,是无法用逻辑证明的,因为以前没有先例。正是不拘常理地挑战极限,真正的创新才能够诞生。
管理学者何继江曾经介绍过一个索尼公司创新的案例,很引人深思。索尼公司发明的随身听曾被誉为20世纪最成功的消费品发明之一,在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之后,索尼公司决定继续进行便携式随身听的研究,把随身听缩到更小,当时由索尼公司的副总裁高条静雄负责这项工作。他向研发部门提出的目标是把随身听缩小到磁带盒大小。面对这一艰巨的研究任务,研究人员作了许多尝试,但仍然不能达到目标,最后无奈地对高条先生说:“随身听里已经没有一点点空间了,再也没法缩小了。”
高条先生说:“我知道如果讲道理的话,我是说不过这些研究人员的,我只能采取一种不太讲理的方式来说服他们。我问他们,真的一点空间都没有了?他们说真的再没有一点点空间了。于是我就拿来一桶水,对他们说,我把随身听放到水桶里,如果没有气泡冒出来,说明确实没有任何空间了,但如果有气泡出来,说明里面还有空间。当然,肯定有气泡冒出来,于是这些研究人员只好承认里面还有空间,不得不再绞尽脑汁进行技术攻关,最终研制出了像磁带盒一样大小的随身听。”
高条先生这种不讲理的创新方式对企业领导者有很多有益的启发:
首先,勇于否定自己。
很多人,尤其是发明者,往往都非常钟爱自己的作品,不愿意改动它,也不许别人改进它。发明T型车的美国汽车大王老福特就不许研发人员对T型车进行改造和创新,哪怕是把车的黑颜色改成其他颜色,老福特还曾经把研发人员偷偷研造的新车亲手砸烂。
新上任的总裁往往会把上一任的很多经营思路和管理方法推倒重来,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却绝不许部属修改和创新。高条先生作为随身听的研制者,推倒自己过去的成绩,又提出了更新的研制目标,这种否定自己的创新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创新需要否定自己,否则,创新者将成为下一次创新的障碍。
第二,像外行那样思考,像内行那样行动。
高条先生为什么要设计像磁带盒大小的随身听,原因很简单,是因为这样的随身听可以放在衬衣口袋里,可以满足外行者的消费需求。
消费者永远不可能像企业那样真正了解产品的技术核心,但作为消费者,他们所期望的是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他们的出发点一定是简单而直接的,对于企业的技术和现实而言,有时候这种要求甚至是“不讲理”的。
然而,企业如果要创新,在考虑产品研发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像外行的消费者那样简单地思考问题,当然,这也包括服务流程以及管理机制的创新。
很多消费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某项产品或某件事打电话到企业去询问,结果电话从行政部转到客户服务部,又转到销售部、技术支持部,电话转了一圈,最后还是没有人真正解决问题。有时候,企业的订单就这样眼睁睁地跑掉了,却无人负责。
为什么组织内互相扯皮,无法迅速响应消费者呢?每一位老总都可以为现在的组织设计说出千万条理由,但作为企业的顾客,只有一个简单的道理是现实的,就是我有事要和你们联系,但你们没有人解决问题。如果一个组织不能灵活地对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进行回应,那么不论它的组织设计是否是由权威的管理专家设计的,在市场面前都是苍白的。
有时候,外行比内行更容易创新,为了创新,你需要像外行那样思考。当然,具体行动的时候你必须是内行,或者依靠专业人员去制定和实施。
第三,创新就是要突破极限。
为了缩小随身听的体积,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即使里面多余的空间只有气泡大小也要努力挤出来。高条先生用这种方式来逼迫研发人员继续创新,如同要把人类的百米短跑纪录缩小0.1秒一样,这同样是在挑战极限。
凡是挑战极限的事情,都无法用逻辑证明,因为以前没有先例。然而,正是有了这种不拘常理的挑战极限,真正的创新才能够诞生。
经营管理的创新有时候也是要用不讲理的方式进行创新。成本是可以压缩50%的,效率是可以提高100%的,这一切都有可能!
领导者决策、应变、创新等能力训练汇总(二)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职场技巧
音画图文
感悟哲理
星座运清
生活百科
史海钩沉
健康常识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您已阅览  秒   感谢光临
背景音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