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亚德酒店:张寒晖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4:08:27

张寒晖

开放分类:中国作曲家中国艺术家中国音乐家人物

编辑词条分享

张寒晖(1902~1946),河北定县人。生于1902年。1925年入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北平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4年回老家组织抗日救国会,同时从事小说和戏剧创作,为宣传抗日奔走呼号。1935年去西安,在东北军中宣传抗日。1937年再度深入农村,宣传抗日救国。1942年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他创作的《松花江上》、《国民大生产》、《去当兵》等著名歌曲,曾在解放区和全国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1946年3月11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张寒晖病逝。

编辑摘要 目录
  • 1 个人简介
  • 2 职业生涯
  • 3 个人作品
  • 4 人生经历

张寒晖 - 个人简介

张寒晖

张寒晖,出生在顺直省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西建阳村一个衰败的书香之家。祖父琴棋书画皆通,曾考取功名,却弃官不做,终生过着一种恬淡的田园生活。父亲以教书为生,酷爱音乐,是位进步的民主主义者。中学毕业后,张寒晖考入了北京戏剧专科学院,曾参加演出《朱砂痣》。毕业留校后,又参加演出了《黄绸衫》、《终身大事》、《英雄与美人》、《一片爱国心》等剧。“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寒晖用古老民歌《三国战将勇》的曲谱填写了《可恨的小日本》;还以《满江红》的曲调填写了《告我青年》,号召青年“激奋进,齐赴国难”。从此,他开始了用民歌唤醒民众投身抗战的革命艺术生涯。

1932年,张寒晖来到西安,被任命为民教馆总务部部长。这期间,他创办了民众剧社,并亲自编导了《不识字的母亲》、《鸟国》等。在这里,他耳闻目睹了西安街头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激起了他创作的念头。他以北方失去亲人的女人在坟头上的哭诉哀声为素材,写成《松花江上》的曲调。他的友人姚一征说:“当歌曲写完后,我们唱到‘爹娘啊,爹娘啊’时,竟呜咽地哭了。”《松花江上》初由省立二中唱起,后流传东北军,并迅速唱遍了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当时,这首歌曲并没有出版,而且谁也不知道作者是张寒晖,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泪却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们,人们争相传抄传唱,在祖国破碎山河的上空,到处飘荡着歌曲中的呼号。

1938年7月7日晚,武汉举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动,十多万群众分乘几百条木船,举着火把汇聚在长江之上。这时候,不知是谁领头唱

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应,十几万人的歌声掀起了巨大的声浪,汇成了人间罕见的、血泪凝聚的感情的交响。张寒晖在西安,还参与省民教馆组织的救亡宣传,成立“西安实验剧团”、“西安铁血剧团”,自当导演和演员,演出了《不识字的母亲》《黑地狱》等话剧。并编辑出版《老百姓报》,深受广大群众欢迎。1941年8月,张寒晖因被国民党监视迫害,来到了陕甘宁根据地,1942年初,他来到延安。被任命为边区文协秘书长兼组织部长。他用陇东民歌曲调又创作了著名的《军民大生产》,这首久唱不衰歌曲后来也被收入到大型革命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他忘我地工作,积劳成疾,终因患肺气肿、心脏疲竭,于1946年3月11日在延安不幸逝世,年仅44岁。他长眠于宝塔山麓,人们将他誉为与聂耳、冼星海齐名的人民艺术家。

张寒晖的一生,除《松花江上》、《军民大生产》外,还创作了《游击乐》、《去当兵》等70多首抗战歌曲。为缅怀他的事迹,2002年,在纪念他百年诞辰之际,西安人民在他曾战斗过的地方——陕西师大附中校园里,为他树立了一座雕像。

张寒晖 - 职业生涯

张寒晖原名张兰璞,到延安后改名韩元。1902年5月5日生于河北定县西建阳村,1946年 3月11日病逝于延安。1922年入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学习戏剧表演。1925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学习表演和编导。学习期间,他曾组织过五五剧社,创作了《他们的爱情》、《黄绸衫》等话剧。1929年 7月毕业。此后,曾在北京、定县、西安、凤翔等地当教员,从事民众文化工作。1941年8月到陕甘宁边区,曾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文协戏剧委员会委员,创作了秧歌剧《从心里看人》、《打开脑筋》等。

张寒晖铜像张寒晖在从事戏剧创作、演出和民众文化工作之余,一直坚持音乐创作。前后10年间,共写有歌曲50余首(绝大部分都是自己作词)其中最突出的是1936年秋作于西安的《松花江上》,这首歌曲生动地概括了当时因遭日本侵略者蹂躏而背井离乡的中国人民所共有的悲愤心情,成为家喻户晓的抗战歌曲。此外,象《游击乐》、《干吗要悲伤》(又名《回答松花江上》)、《学习学习再学习》、《纸工歌》等歌曲,以及经他填词、编曲的《去当兵》、《军民大生产》等,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1930~1935年间,他先后两次在故乡定县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收集、研究过定县秧歌和民歌小调,这对他的音乐创作有很深的影响。他的歌曲,从曲调到歌词,都具有鲜明的民歌风味,朴素、洗练,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其主要歌曲作品,已辑成《张寒晖歌曲选》(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1925年入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北平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4年回老家组织抗日救国会,同时从事小说和戏剧创作,为宣传抗日奔走呼号。1935年去西安,在东北军中宣传抗日。1937年再度深入农村,宣传抗日救国。1942年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他创作的《松花江上》、《国民大生产》、《去当兵》等著名歌曲,曾在解放区和全国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张寒晖和他创作的《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而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去临潼请愿时,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怕有危险。这时,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悲壮的歌声令人断肠。张学良听了,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

抗战开始后,周恩来曾代表中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出席东北军军官会议。会议结束时,周指挥与会军官唱了这首歌。悲愤的歌声激起了大家思念故乡的情绪。当歌声进入“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时,全场军官有的热泪盈眶,有的低头哭泣,有的举起了拳头,“一定要打回老家去!”的决心,充溢着歌唱者的胸膛。1937年除夕,周恩来在《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一文中,再次提到:“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伤心断肠。”上个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指示,将《松花江上》编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这首歌的创作者,就是当时在西安省立二中(今陕西师大附中前身)执教的张寒晖。

张寒晖 - 个人作品

1937年7月,张寒晖作《松花江上》于西安,词曲均出他之手。这首歌最强烈地触动了中国人的亡国之痛,歌声所至,莫不唏嘘,成为中国民族刻骨难忘的抗日歌曲之一。

歌曰: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在一堂?

歌曲赏析

这首歌以带尾声的二部曲式为结构。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并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唱出呼天唤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了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

张寒晖 - 人生经历

求学之路


张寒晖

因家庭贫困,寒晖小时体弱多病。1919年他进入保定高师附中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他练习写了一些白话诗、剧。中学毕业,他考入北平私立电气工业学校。1922年又考入北平人民艺术剧院专科学校。张寒晖学习刻苦努力,成为学校的优等生。不久该校解散,张寒晖于1924年回家务农,后在乡村一所高小教书。1925年,北平国立艺专设置戏剧系,他报考后被录取。同年10月,他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童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张寒晖入党后,先是在艺专工人俱乐部工作,后又领导北平青年俱乐部,组织“五五学社”,并在社刊上发表剧作《他们的爱情》,还参加了“三一八”等多次示威游行,宣传革命主张,因而遭到反动派搜捕,不得已回乡躲避。1928年重回艺专,曾参加演出《朱砂痣》,1929年毕业,因学业好,留戏剧系当助教,又参加演出了《黄绸衫》、《终身大事》、《英雄与美人》、《一片爱国心》等剧,但不到一年,又被革职。张寒晖回乡后在本县帮助民教馆做了些搜集研究秧歌、民谣等工作。参加了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在家乡河北定县(今河北定州市)由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简称平教会,为乡村建设运动的前身)的工作。他与任致嵘等创作了《农夫歌》、《除草歌》、《平民学校》、《平民教育》、《农家乐歌》、《高头村歌》等,收集民歌编印了《普村同歌集》。1930年再度回到北平,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帮助组织剧社。“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寒晖用古老民歌《三国战将勇》的曲谱填写了《可恨的小日本》;还以《满江红》的曲调填写了《告我青年》,号召青年“激奋进,齐赴国难”。从此,他开始了用民歌唤醒民众投身抗战的革命艺术生涯。

开始工作

1931年春天,张寒晖应同学邀请,到西安民教馆工作,被任命为民教馆总务部部长。这期间,他创办了民众剧社,并亲自编导了《不识字的母亲》、《鸟国》等。1933年,回乡进定县平民教会工作,他坚持传播马列主义,第二年又组织了家乡的农民运动,并组织农民创作、演出了不少小说和剧本,如《屠户》、《过渡》、《王半仙》、《血乞丐》、《月亮上升》、《我是一个人》等。1935年9月,张寒晖二次应邀去西安,到西安省立二中(今陕西师大附中前身)担任国文教员。此后近6年时间里,他先后在东北军政治部做游艺股长,并坚持了一年“西安实验剧团”、“西安铁血剧团”工作,自当导演和演员,演出了《不识字的母亲》《黑地狱》等话剧。并编辑出版《老百姓报》,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还在黎明补习学校、民兴中学、东北竞存中学教过书。

名作由来

在此期间他耳闻目睹了西安街头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天天见到这种流浪徘徊的惨景,耳鼓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激起了他创作的念头。以含着热泪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张寒晖曾说:“我把北方‘娘们’在坟上哭丈夫、哭儿子的那种哭声变成了《松花江》的曲调了。当然,这也要变一变才成……。”他的友人姚一征说:“当歌曲写完后,我们唱到‘爹娘啊,爹娘啊’时,竟都呜咽地哭了。”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倾述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申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长处呼天抢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   

这首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具有倾诉性,叙述性兼抒情性的特点。歌词内容有很强的说服力,真切感人。第一部分是由两个乐段组成,每一段又都由三个乐句构成。这一部分的音调富于叙事与抒情的特点,倾诉着自己的家乡东北,有丰富的物产,还有自己的爹娘,第二部分的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得到了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这首歌以带尾声的二部曲式为结构。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并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唱出呼天唤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了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   

依据歌词的内容和感情的脉络,这首歌分为怀故、漂流、呼唤三个层次。词的开头部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诉说了家乡的美丽富饶和丰富资源。第二部分“九一八,九一八,在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整夜在关内流浪。”概括地描述了国土沦丧后的悲惨遭遇,控诉了日本侵略军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尤其第三部分是歌曲的高潮。“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那撕心裂肺的旋律,无限感慨地向故乡的亲人发出呼唤,抒发着对早日收复失地的强烈渴望。歌中的“我”那满含热泪、悲愤交加的音调,使每个中国人为之动容。上世纪60年代,我国著名男高音李光羲在大型歌舞剧《东方红》演唱这首歌曲,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初期传唱

张寒晖谱成这首歌曲后,先亲自教省立二中的学生歌唱,然后,他带领学生到西安的城墙上、街头中去演唱,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广大东北军官兵的心,数万名官兵听后无不落泪,不久就传遍了东北军,并迅速唱遍了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当时,这首歌曲并没有出版,而且谁也不知道作者是张寒晖,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泪却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们,人们争相传抄传唱,在祖国破碎山河的上空,到处飘荡着歌曲中的呼号。  

据老作家、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王林公开发表的回忆文章,1936年王林在西安张学良的卫队二营东城门楼学兵队当兵,这个学兵队是中共与东北军合作的产物,学兵队的成员,几乎都是在北平参加“一二·九”爱国运动的学生和地下党员、团员。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下旬的一天,当时在东北军里做基层地下活动的孙志远(建国后任国务院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与王林是中学同学,当时又有组织联系)来东城门楼上见到王林说:“有个同志做了首歌很好,我给你唱唱!”他立刻引吭高歌了《松花江上》,并说这首歌是张寒晖同志创作的,立刻写了个便条要王林去西安第二中学找张寒晖。当时蒋系特务经常绑架和密捕爱国人士,东城门楼学兵队被称为“小赤都”,目标很大,总队部严禁学兵告假外出。王林拿着孙志远同志写的便条,才告下假外出,拿着孙志远写的条子找到张寒晖。张寒晖非常高兴,说他这支歌编出来不久,还不成熟,要王林在学兵队一边教唱一边修改。张寒晖当即哼着歌,用简谱谱出歌词交给王林。王林不会按简谱教唱,在学兵队第一连就由徐瑞林同志(建国后任河北省副省长)教唱。学兵队是由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华北青年学生为主,当时正处在抗日援绥(绥远省的抗战)的高潮中,大家血气方刚,开始还嫌《松花江上》这首歌太悲哀,不愿唱。不久又流传到学兵队的其他各连队。很快就在东北军中传开了。 

“双十二”捉蒋前,这首爱国思乡的革命歌曲,被国民党反动派敌视为“宣传赤化”,横加禁止。西安事变前夕,在西安的东北流亡学生、青年去临潼向蒋介石请愿,行至十里铺,张学良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这时,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悲壮的歌声令人断肠。张学良听了,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双十二”捉蒋后,东北军成立抗日政治处,随着以周恩来副主席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来西安的罗瑞卿同志参加了这一工作。东城门楼学兵队统编为政治宣传队,分发东北军各军各师。宣传队用《松花江上》这首歌做为重要的宣传武器,因而很快地就传遍东北军的各军各师。这首歌也迅速普及西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东北军东调,又把这首歌曲传布到江、皖广大地区。   

西安事变前,王林还把这首歌寄给当时在北平地下市委负责的黄敬同志,转给北平学联的歌咏队。北平歌咏队就用卡片印发流传。但上边没有印出词曲作者张寒晖同志的姓名。因为当初王林寄给黄敬同志时,担心写出尚在西安第二中学教书的张寒晖的真姓名,国民党很可能加以迫害,所以没有写。    

西安事变爆发后,周恩来曾作为中共代表出席东北军高级干部会议。会议结束时,周指挥与会军官唱了这首歌。悲愤的歌声激起了大家思念故乡的情绪。当歌声进入“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时,全场军官有的热泪盈眶,有的低头哭泣,有的举起了拳头,“一定要打回老家去!”的决心,充溢着歌唱者的胸膛。   

1937年除夕,周恩来在《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一文中,再次提到:“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伤心断肠。”   

“双十二”捉蒋后,以东城门楼学兵队的俱乐部为基础成立了东北军“一二.一二剧团”。团长就是张寒晖同志。1937年3、4月间,东北军东调时,这个剧团跟着总部差遣队开到安徽怀远县。五月间,差遣队(即以学兵队为主改编的东北军政治宣传队)被遣散后,“一二.一二剧团”根据党的指示争取继续留在东北军内活动,跟着东北军总部转移到淮阴县城,住在北门外淮河北岸一个小店里。一九三七年六月间,“一二·一二剧团”终于也被南京政府勒令遣散。张寒晖同志先去上海访问老友,不久又回到陕西,坚持斗争,后在白色恐怖的迫害下,于四一年八月奉命撤回陕甘宁边区   

1938年7月7日晚,武汉举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动,十多万群众分乘几百条木船,举着火把汇聚在长江之上。这时候,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应,十几万人的歌声掀起了巨大的声浪,汇成了人间罕见的、血泪凝聚的感情的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