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id 美国 信用卡:孝敬父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资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3:44:55

孝敬父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资源

2009-02-21 12:58:00 中国青年网

 

孝敬父母、爱老、尊老、养老和敬老,是中华文化中特有的现象,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性本善的延伸,是社会理性和人娄文明的表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若干子系统构成,家庭是这些子系统中的一部分,而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恒久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因此,构建和谐家庭,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分必要的、基础性的工程。弘扬中华孝道文化的精华是构建和谐家庭必要的条件之一。


  孝道之所以能够促进社会和谐,是因为在中华文化中,儒家和墨家提倡“孝”,这两家学说的核心基础都是“爱”。儒家讲“仁爱”,爱心的培养从孝敬父母,爱自己的亲人开始。《说文》曰:“仁,亲也”;墨家讲“兼爱”,无条件地爱一切人。儒家孝的核心是“善事父母”;墨家孝的核心是“利亲”。如何者是善于事奉父母,儒家作了十分详细的论证、分析和规定;墨家没有讲清如何“利亲”。这两个学派所追求的社会目标都是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所以,孝道的前提或基础是“爱”。人人皆有父母,而年老的父母对于建设家庭、建设国家、哺育子女和教育子女,是付出了极大的辛苦和贡献的。他们年纪大了,应该得到子女和社会对他们的报偿。孝敬父母就是儿女们对他们恩德的回报,这是家庭得以延续、社会得以延续所必须的,也是社会文明的表现,也是对父母和老人们的尊敬。爱是人类普遍的价值的追求,是合于人性的,合于社会发展需要的。


  所以,在中华孝道文化“敬亲”、“尊亲”是十分重要的。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父母的奉养要“能竭其力”,赡养父母是父母的生存得到保障,这是最基础的。不奉养父母,自古就认为是不孝的。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赌博、下围棋)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喜欢)货财,私妻子(只爱妻子,忘了父母),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纵,放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羞辱),四不孝也;好勇斗很(通狠,忿决),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前三项都是在批评“不顾父母之养”的情形。对父母的孝敬是最本的,但不能只停留在养上,更重要的是要在“敬爱”上。曾子曾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在曾子看来,“尊亲”是第一等位的,“能养”是最下等位的。“生则敬养”,不能只“养”而不“敬”。“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敬而养表达儿女对父母的深切的爱,也能使父母“乐其心”,使父母感受独生女所给以尊爱的温暖。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问孔子:“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脐胀(手掌足底生了老茧),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孔子回答说:“意者身不敬与?色不顺与?”可风,只有“尊敬”、“和气“愉色”,才能称得上是孝子,只养不敬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不敬不养者实为禽兽不如,忤逆不孝者,必定破坏家庭的和眭,影响社会的和谐。所以,爱亲、尊亲、敬亲、养亲,就能使家庭其乐融融,使家庭和谐。


  孝道之所以能促进社会和谐,是因为“孝道”能促进邻里和谐。《礼记·坊记》说:“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孝道的核心是爱,由爱而敬而尊。有孝敬之心的人就有爱心,有爱心就有敬心。从爱父母、爱自己的亲人开始,把这种爱推广出去爱周围的人,爱邻里乡党,直至爱同事、同仁、同学等等。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儒家的“推恩原则”,它是仁孝为基础的。对自己父母、亲人都不爱的人是绝对不可能爱别人的。在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活动范围只局限在邻里乡党的范围之内,把这种睦于乡党的行为推广开来,可以看成是工作单位或自己周围的同事。《孝经》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敢厌恶别人;敬重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敢轻慢别人。这样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相互敬爱,相互尊重。具有仁德孝道的人,不但内心善良,而且有宽阔的胸怀,还会把四海的人都当作兄弟来看待,所以子夏说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有了这样的胸怀能不会团结、友爱与和谐周围的同仁、同事吗?
  孝道之所以能促进社会和谐,是因为“孝道”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具有遵守社会法律规范的自律性。孔子的学生有子说: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心即是仁爱之心,是为人的基本道德。有孝心的人就有仁爱之心,有仁爱之心的就有荣誉感和羞耻感,就有道德自觉和社会责任。就不可能发生“犯上作乱”等违法的行为。《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或好勇斗狠,伤了身体;或违法犯罪而身陷囹圄或被处决,毁伤了身体或失去了生命,是对父母的不孝;作不义的事情,如贪污、受贿、盗窃等,给父母带来耻辱,也是不孝。凡有孝心的人,就有道德的、法律的自觉,就会减少犯罪,达到社会的和谐。


  孝道之所以能促进社会和谐,是因为“孝道”提倡为国家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孝经》说:“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立身行道,为国家建功立业是孝和重要内容之一。“孝”,从事奉父母开始。这是最基本的孝行,更重要的是要为国家服务。《孝经》还说:“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为国家服务),终於立身。”在对国家尽忠和对父母尽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对国爱尽忠是第一位的。为国家服务,尽忠,直至献出生命,是最大的孝。历史上的岳飞就是突出的例子。“立德、立功、立言”等“三不朽”是中华民族典型的价值观。只有对国家民族作了好事,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才能扬名于后世,为父母争光,为国家民族争光。所以,“孝”不但导人为善,还导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人建功立业。这样人们都积极学习向上,一心为国家、为民族,因而能够团结、互助、和谐。


  孝道之所以能促进社会和谐,是因为“孝道”提倡“从义不从父”。孔子教育人要“义之与比”,唯义所从,对于父母也是一样的。首先自己不要作不义的事情,不要作违法的事情,给父母带来耻辱。同时,如果父母有不义的行为或者违犯了法律,必须要“谏诤”,不能顺从、包庇。如果顺从,不谏诤,就是不孝。孟子强调说:“不孝有三”:“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同样,荀子引孔子的话说,对于父母的不义行为,不争就是不孝。据《荀子·子道》篇记载:“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忠)乎?’三问,孔子不对。孔子趋出以语子贡曰:‘乡者,君问丘也,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而丘不对,赐以为何如?’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贞矣,夫子有奚对焉?’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国,有争(诤谏)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孔子把子贡“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忠矣”的言论批评为小人之见。孔子认为,对于君上、父亲的错误或不义的言行要进行谏诤,使之改正错误,才能算是孝顺和忠贞。这种唯义是从的思想,对父母要谏诤的思想,使家庭成员既要遵守社会的道德,又必须要守法,不做不义的、违法的事情,这样不但家庭和谐,社会也和谐了。


  孝道之所以能促进社会和谐,是因为“孝道”提倡生态的保护,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孝”的核心是爱,从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亲人开始,到爱周围的人,到宇宙中的万物,把孝心扩展到去爱万物是逻辑之必然。《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说:“草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就是说,破坏了生太的平衡就是不孝。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也主张:“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要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这是从“仁爱”思想中必须引发出来的思想,惠施的“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以及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都是“孝”这种爱心扩展开来的必然结果,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因之一。更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表现。儒家把人和万物都看成是天地、宇宙所生的儿女。宋代哲学家张载说:“乾称父,坤称母。予(我,即人)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民(人),吾同胞;物,吾与也。”人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朋友,因此,不但人与人之间要相爱,而且还友爱宇宙万物,这也是孝。由此可见,儒家的孝道观不但能够社会的和谐,而且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由此可见,传统的孝德孝道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极其有意义的,因此,继承、弘扬孝道文化的精华,在实践中加以创新、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王巧玲:  内江师范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