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易川运动折扣店:俄媒:未来中国如果不想内战 就必须准备扩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11:14
2011年12月22日08:58环球时报我要评论(84)  

俄刊文章称,赫拉姆奇辛认为,还有一些动向也值得关注。比如,最近几年中国各大城市开始大量建设可容纳数百万人的地下掩体。官方声称用于防范地震危险。但是任何稍懂地震学或民防基础知识的人都非常清楚,一旦发生地震,地下掩体只会变成坟墓。实际上此种做法是在表明中国不怕核打击,早就做好了防范准备。与此同时,中国建成了1.8亿吨石油战略储备,约占年消费量的40%。到2020年,预计将达到8亿吨。通常情况下,这种储备主要用于战争准备。中国担心美国海军切断从非洲和中东到中国的石油运输线。这种威胁确实可能存在。作为应对措施,中国现在正积极建设美国无法切断的俄罗斯和中亚石油运输管道。另外,中国宣布准备拯救欧元,购买问题最严重的欧盟国家,如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的国债,但是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即取消欧洲对华武器出口禁令。在中国现代化武器装备已经不少的情况下,现在为什么还需要欧洲武器,令人生疑。不得不指出的是,中国军事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对战略边界和生存空间的构想,其基础在于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迅速衰竭,从而形成拓展空间的自然需求,以便保证进一步的经济活动,扩大自然生存地域,有效捍卫国家利益。总之,生存空间和战略边界应当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而扩充。

中国是否希望战争

俄刊文章称,赫拉姆奇辛认为,中国军队实战能力自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以来未再经受检验。在那场战争中,中国军队士气较高,官兵作战勇敢,誓死不当俘虏。此后32年来,中国军队内部成分发生较大变化,现在征召的主要是有文化的城市青年,而不再是仅仅受过初等教育的农村青年。中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兵源非常丰富,毕竟中国军队人数仅为全国人口的0.2%。不过,即便是只有0.2%,也足以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现在很难说城市兵能否保持以前顽强的战斗作风。反对者称,他们都是富二代,独生子女,受到过多的溺爱;支持者称,对中国网络文化的研究表明,正是这些有文化的城市青年有着较强的沙文主义和冒险精神。不过,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城市兵的战斗作风至少要好于欧洲士兵,也未必不如美国大兵。另外,在中国没有北约面临的政治分歧问题。中国是一个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军方对国内外政策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俄刊文章称,赫拉姆奇辛指出,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国是否有必要侵略俄罗斯。在中国经济继续增长和人民福利持续增加的条件下,在不远的将来,不仅中国自身,就连全世界的资源都将短缺。应当特别强调的是,中国经济首先是生产性经济,而不是像西方那样的服务性经济,因此中国的原料需求相对较大,其需求增幅也远远高于西方。另外,中国继续保持先前的经济增速势必会导致真正的生态灾难,影响到整个世界。但是如果增长放缓,则有可能激化社会问题,造成大量失业和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实际上,中国大部分民众仍然较为贫穷,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和社保差距过大。如果中国经济不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不仅无法消除这些差距,反而会导致大的社会动荡。造成上述所有问题的原因是中国人口过于庞大。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被迫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实际上只在城市中得到较好的执行,却进一步拉大了城乡生活差距,同时引发了两个更尖锐的社会问题:一是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二是男女比例失衡。一方面需要继续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另一方面需要立刻放松政策,增加劳动力。总之,中国现在处于两难境地,解决这个问题势必会加剧那个问题。因此,所有中国人都非常清楚,今后必须做出艰难抉择,要么承受社会灾难,甚至爆发内战,要么拓展生存空间,争夺资源和领土。没有第三选项。这是客观现实,不受任何意识形态或社会经济体系的影响。中国如果不想内战,就必须准备扩张。两年前出版的《中国不高兴!》一书就持这种观点。

俄刊文章称,专家指出,至于为什么是中国,而不是西方必须争夺原料的问题,也很容易解释。第一,中国更需要原料。中国经济是生产性,而非服务性经济。中国人口是西方人口的两倍多;第二,西方可以用货币采购原料,至少可以大量印钞,而中国则会购买西方的债券;第三,对中国来说,原料很快就将短缺,如果买不到需要的原料,就只能从当前市场上争夺。对西方来说,购买原料比发动战争更为经济实惠,如果在军事实力削减的条件下发动战争,占领他国领土,必将导致人力费用剧增,心理因素和民主管理体系动荡,付出的代价过于高昂。而对中国来说,解决这个问题要简单得多。中国不仅需要资源,还需要领土,中国对人员伤亡的敏感度较低,完全无法与西方相提并论。而且可以由多达6.741亿的农民来间接占领。中国农民现在人均耕地只有0.07公顷,最多只能生养两个孩子,如果迁移到被占领土上生活,所有这些限制都将取消。如果手中握有武器,就能非常有效地行使占领职能。

向北方拓展

俄刊文章称,赫拉姆奇辛指出,至于中国未来的拓展方向,幅员广阔、资源丰富的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自然是首选目标,而且这里本就不多的人口还在迅速减少。哈萨克斯坦也面临类似情况。中南半岛则是中国可能拓展的另外一个方向,但是这里的现实情况是领土小,资源少,人口多。向此拓展只能在不大程度上解决中国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移民和耕地不足的问题只会进一步加深。

俄刊文章称,当然,也有专家反对肆意夸大中国拓展生存空间的风险。他们强调,中国自身几乎还有一半领土尚未开发,现在94%的人口生活在46%的领土上,因此没必要向外拓展。而且,西伯利亚和远东气候条件恶劣,特别是冬季漫长而严寒,中国人无法适应。但是,几乎占中国面积三分之一的西藏更是地球上最不适宜居住的地方,那里的平均海拔为4000米,极度缺氧,多数人无法在此长期生活。而且在这种高原条件下,无法从事任何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总之,很难通过移民和经济开发促进西藏的发展。新疆的自然条件虽然稍微好一些,但是戈壁沙漠面积较大,前景也不乐观。相比之下,俄罗斯外贝加尔和阿穆尔河沿岸从事农业活动的条件要好得多,滨海边疆区则适合从事任何经济活动。甚至是严寒的雅库特地区也比西藏好,至少这里不缺氧。

赫拉姆奇辛指出,有一些专家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威胁俄罗斯的意图。一个不容质疑的事实是,哪怕是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最为虚弱的时候,中国也没有采取任何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行动。确实,当时中国没有军事入侵俄罗斯。但是90年代初俄军的实力要远远强于现在,而中国军队则明显弱于现在。当时中国不具备发动侵略的实际能力,也没有表现出善意,只是充分利用了俄罗斯的软弱,形成了对己极其有利、对俄方不利的双边经济关系,为人口拓展打下基础。还有一些专家在批驳中国威胁论时经常指出,中国正忙于解决内部问题,根本顾不上对外拓展。实际上,正是为了解决内部问题,中国才需要扩张。

俄专家称,另外一个相当流行的观点认为,不能肆意鼓吹中国威胁论,因为中俄冲突只会对美国有利。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中美俄三国中任何两国冲突都会对第三国有利。美俄冲突,中国自然获益。但是,无论是俄官方,还是学术界,都从未把中国当成是对抗美国的潜在盟国。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对俄罗斯造成威胁的根本原因不是美国的推波助澜,而是中国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它是由中国的社会经济性质,而不是政治所决定的,是完全独立的。

艰难的选择

俄刊文章称,赫拉姆奇辛认为,在推行主要战略方向军事改革后,俄罗斯面临的局势仍不乐观。南部军区兵力在整体上能够应对战区局势,因为格鲁吉亚已被打垮,尚未恢复。而与北约成员国土耳其的战争暂时不太可能爆发,尽管将来不排除俄土冲突的可能性;中部军区没有直通潜在对手边境的要道,实际上是战略预备区;西部军区的兵力表面上严重落后于北约部队,但是由于北约军力正在削减,而且根本没有任何战争准备,因此当前的兵力是足够的。况且如果真的爆发战争,俄军还会得到非常强大的白俄罗斯军队的支援;东部军区兵力过于薄弱,无论是陆军还是空军,现在都无法与中国沈阳军区和北京军区相提并论。而且在此战略方向上,加强俄军集群实力相对困难,供给线太长。中国北方运输线的长度远远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而且在敌方破坏下的稳定性强,总体输送能力要高得多。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危机,俄政府向银行注资,忽视了道路交通建设。中国政府则投入巨资发展基础设施,大幅扩建高铁和高速公路网。在近期的演习中,中国军队经常演练大部队远距离铁路和公路投送能力。

俄专家指出,在当前常规力量的对比之下,俄军根本无力与强大的中国军队抗衡。至于更为关键的核威慑问题,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他个人对此有以下看法:

1、核武器应当是其他手段用尽后的最后手段,是撒手锏。

2、中国同样拥有核武器,而且其核武库规模不明确,大体情况不清楚。俄和西方媒体引述的数字是数百枚核弹头,数十枚中程弹道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这个数字显然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因为中国不会仅仅生产如此少量的战略武器。俄罗斯个别媒体报道称,中国至少有1000枚洲际导弹和中程导弹。

3、在签署《中导条约》后,俄罗斯不再拥有中程弹道导弹。中国此类导弹数量世界第一。俄罗斯被迫动用战略核力量同时遏制中美,显然有点力不从心。况且对于威慑中国来说,俄洲际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的射程又太远。

4、中俄战术核武器实力对比不清楚。不过,中国在战术核武器载体上具有较大的优势,有数千套射程为150-600公里的战术和战役战术导弹发射装置。俄罗斯只有100套“圆点-U”战术导弹系统,射程仅120公里。在自由落体航空核弹载体方面,中国可以利用老旧的轰-5、强-5、歼-6飞机,其储备数量约为2000-3000架。从战术层面上讲,这些飞机仅凭数量优势就可突破俄防空体系,哪怕损失一半对中国来说也不是问题。

5、无论是对欧洲国家,还是对美国来说,哪怕只有一枚威力不大的核弹打到其境内,都是绝对无法接受的。中国边远地区则可以承受几十枚核弹的打击。

6、对中国来说,对其东南沿海城市实施密集核打击显然是不可接受的。但是作为反击措施,中国会打击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领土,将对俄造成致命杀伤。

赫拉姆奇辛指出,总之,俄对华核威慑的效用首先体现在心理层面上。当然,中国可能推断俄方担心遭受致命核反击,因此根本不会冒险,特别是在保住俄方颜面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如果拓展到俄方领土后,中国可能不要求这些地区在法律上并入中国,只需实际控制即可。这样俄方就不至于颜面扫地,至少国家版图仍然维持原样。

俄专家指出,实际上,中国可能的拓展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同样是一个心理问题。中国更愿不战而屈人之兵,凭借经济和人口优势获得领土和资源。现在,俄官员和多数专家对中国的潜在威胁保持沉默,在政治和经济上向中国做出较大让步,担心激怒中方。实际上,中国现在非常务实。如果俄罗斯不仅在专家学术层面上,而且还在官方层面上,讨论中国威胁问题和防范措施的话,反而可能会降低相应的风险。此举将会让中国明白,向北拓展的风险和代价将会高得难以承受,从而主动放弃。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俄罗斯必须提高国防实力,特别是战略核力量和防空系统。更重要的是,必须退出束缚俄军手脚的《中导条约》。俄军还必须切实增强东部军区的常规力量,并把核武器当作最后的撒手锏。另外,俄罗斯还有必要建立相互保护的国际联盟,把哈萨克斯坦、蒙古、印度和越南当作最重要的盟国,共同遏制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