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力闪电学院:一个人在同一时刻可以拥有多少朋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0:59:43
 

 


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说开辟了人类文明的一个新时代。最突出的一个好处就是扩大了人类交友的范围。有了互联网,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交朋友,而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不但能够交新朋友,而且也可以找到失散多年的发小、同学、战友、同乡,和他们重新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那么一个人在同一时刻到底可以拥有多少朋友?应该是没有止境吧!你看很多人在脸谱、QQ等即时交友平台上能够积累好几百名好友,特别是年轻人更是以好友数量来鉴别一个人是否快乐和在社会吃得开。可是最近牛津大学的一位人类学家发现,不论一个人标榜有多少朋友,人平均起来只能有150个朋友,而这150个左右的朋友还各有亲疏,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层次的朋友。

一个人最亲密的朋友最多只有5到7个。鉴别最亲密朋友的标准就是看他在你最困难、最颓废、最压抑的时候,他是否能跟你同舟共济,为你倾囊相助,对你不弃不离。

下一个层次的朋友或许可以称为“感情挚友”,大约15人。这种朋友虽然不是无话不谈,或者不分彼此,但是在感情交流上有许多东西是可以分享的。你有什么烦恼愿意找他倾诉,他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也会牵动你的心;

第三个层次的朋友大约50人。人类学家尚未给这个群体下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义,但是我觉得可以称之为“分享快乐的朋友”,因为这一类的朋友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感情融洽,志趣相投,时常一起搭伙出去郊游,参加文体活动等,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但是这类朋友很少涉及个人隐私,有什么烦恼需要帮忙的事就找不到他们了。

人类学家认为以上三类是“有实际意义的朋友”,最多只能维持150人。也许在对待朋友这个问题上东西方也会有很大差距。我觉得中国人为数最多的一类朋友是“功能性朋友”,可以属于第四类朋友吧。这类朋友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自己有用,有好处。平时这类朋友都记在通信录(或者大脑里),有什么事情了才想起来,属于临时抱佛脚型的。有用性是决定这类朋友能否持久,是否得到重视的一个准绳。到底这类朋友能够维持多少人还是等中国的人类学家来统计吧。

朋友有亲疏,这本是人类社交的需要,但是却因此造成不少交友上的误区,使很多人感到困惑。首先是朋友分类认知上的差异。比如,甲把乙当作最亲密的朋友来看待,可是乙只是把甲当作一般朋友。这样在交流过程中就会产生误解和不平衡。甲会发觉乙待他不冷不热,每把他当回事,而乙觉得甲故意套近乎,另有所图。这样下去,两个人的交往要不然就是不能持久,要不然就是一方委曲求全,向另一方妥协。另一种误区是“亲密错觉”。本来两个人关系没有那么好,可是在一起一喝酒吃饭,就信口开河,称兄道弟,好像一下子变成了两肋插刀的密友。可是过后蛮不是那回事,很多人就会认为对方不够朋友,不守信用。这就是把假象当作实相来看待了。我倒觉得对方“失信”,应该指责的是你自己,因为你们俩的交情没有到那个份上,你的任何奢求都得不到兑现的。

我觉得最悲惨的是当你还把一个人当作你的朋友的时候,那个人早就把你剔除朋友的列表了,甚至把你忘得一干二净,反之亦然。比如你在大街上看到过去的一位“朋友”,你便上前热情地搭话,可是那个人不知所云,甚至连你是谁都想不起来了,不论你怎么提醒都没用,他说不定还纳闷你是不是认错人了。遇到这种情况的确很尴尬。凡是在对话中出现“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你怎么看上去那么眼熟啊?”“你不记得我了?”之类的话语,你一定知道你们俩的关系已经在150人的范围之外了。

人类学家这种分类虽然还有待于证实,并且受国情、年龄、性别、宗教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至少这种理论提醒了我们,朋友的数量并不是无限的。当你的朋友达到了极限的时候,你每交一个新朋友,就会有一个老朋友从你的名单中消失。你每次把一个普通的朋友升级为“亲密好友”的时候,另一个人无形中就会降格为普通朋友。像歌里唱的那样“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虽然在情感上你不想疏远老朋友,但是你的大脑却无法为你维持好超额的朋友圈。

交友,也如同聚财,多既是少,少便是多。

作者:赵何膺,2010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