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力怎么作弊改步数:用中文唱洋歌剧未必“听得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8:26:28

                   用中文唱洋歌剧未必“听得懂”

统相声中有一段腿子活《日本梆子》,内容是用“日语”唱河北或河南梆子,最后直接串到日本戏,“包袱”非常火爆。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曾经有人很认真的做过用英语唱京戏的实验,为的是把国粹更好的推向世界,结果国门还没出,在国内就引起轰动——这个“包袱”比《日本梆子》还“响”,直接当相声听了。我没有听到过外国人对“英语版京剧”的评价,但我猜应该和用毛笔写英文一样,是一种不伦不类的幽默。

但是用本国语言唱歌剧就不太一样了。在世界舞台表演艺术门类的范畴内,京剧是一种纯粹的汉族民族艺术,而歌剧已经是一种世界性的国际化艺术。提起京剧全世界的人第一反应是中国;提起歌剧,那联想出的国家就多了:意大利、法国、德国、俄罗斯、英国、捷克、美国、西班牙……咱们中国近当代也有不少原创歌剧。这就像旗袍、马褂穿在外国人身上总有着那么一种滑稽感,而西装、牛仔裤穿在中国人身上已经很正常一样。因此在二十世纪初,对待歌剧这种国际化的艺术形式,欧洲各国都有将别国歌剧译配成本国语言演唱的现象,特别是德国、英国和前苏联,有大量的唱片记录了这些国家的歌唱家用本国语言演唱意大利歌剧的录音。这么做除了让本国听众“听懂”,还有些其他的原因:那时欧美的歌唱家和指挥家不像现在个个精通好几国外语,用本国语言演唱、指挥外国歌剧,既可以免除学外语的麻烦,录唱片更不会“露怯”。而意大利歌唱家更绝,索性除了本国歌剧不唱别的,这除了对本国歌剧强大的自信之外,背后也有不会外语的原因。

 

二战之后,西欧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渐密切,歌剧这门舞台艺术也随着电影、电视等等娱乐形式的冲击,渐渐不再有“娱乐大众”的公用,而成为了一种“高雅”的小众艺术。因此能否让大众“听懂”不再重要,因为凡是来听的基本事先就“懂”,事先不懂的也很少会有来听的念头。同时有了现场字幕系统,也解决了“翻译”的问题:听众更追求“原汁原味”的演唱,这就像现在电影院上映的外国电影,“原声字幕”版比“中文配音”版的票房好得多。“冷战”结束后欧洲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用本国语言演唱外国歌剧的情况就更少见了,只有英国人还在坚持:伦敦专门有一家歌剧院上演用英国演唱的外国歌剧,这应该是二十世纪初传统最后的遗迹。

 

我幼年时候听的第一部歌剧是中文版的《费加罗的婚礼》,至今第一幕“一尺、两尺……”的台词还记忆犹新。之后上小学时看的中文版《卡门》使我对歌剧这门艺术有了最初的认识,因此我的歌剧启蒙是在中文译配的歌唱中完成的。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初我听的是原文歌剧,是否会因为“听不懂”就不会喜欢歌剧了?其实当年我在现场,也是看着幻灯字幕听完全剧的,因为即便唱的是中文,大部分的歌词内容我仍然听不清。这就像京剧,如果不是资深爱好者,初听之下,绝大部分唱词也听不懂。因此其实用什么语种演唱和听不听得懂没有必然联系,只要有字幕,在剧情理解方面没有什么差异。后来原文歌剧听得多了,偶尔再听中文译配的歌剧,那种滑稽感就油然而生了:欧洲各个国家的语言虽然不同,但大多数国家都属于印欧语系,像德语和英语同属日耳曼语族,意大利语和法语同属罗曼语族,所以只要译配得当,用自己国家的语言演唱别国的歌剧,只是专业人士会觉得别扭,一般听众还是可以接受,而且也不会对音乐线条产生太大的破坏。而我们汉语所属的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完全是两个体系,用中文演唱歌剧,不仅要面临词义翻译准确的难题,还要面临和为外语“量身定做”的旋律“兼容”的问题。这就像给狗做的衣服非要套在猫身上,要让猫觉得舒服、外人看着顺眼,只能拆了重改。

 

因此在很多英文版、俄文版的意大利歌剧总谱中,编者会对原谱做许多改动,以适应本国语言。最理想的情况是像威尔蒂的《唐.卡洛》那样,作曲家自己先写了个法语版,之后又写了意大利语版,这样两版就都是“原版”了。如果用中文演唱外国歌剧,也必须对原有旋律进行更多的修改以适应中文的发音、断句规律,但是这个“改编”的难度也许比“原创”更大,也需要更多的勇气。

 

用中文唱外国歌剧在“歌剧普及”初期可能有其积极意义,歌剧能否“普及”暂且不谈,其“普及”的目的也还是为了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因此艺术特性的“地道”非常重要。也许我们可以像英国那样,成立一个专门用汉语演唱外国歌剧的团体,这对于很多歌手和指挥可能是一种解脱,但对于观众,他们自然会有自己的选择。更不用以听众“听不懂”为理由回避自身外语能力的欠缺,除非真有乔榛、丁建华、童自荣那样的艺术造诣,并且能够回到那个没有字幕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