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运动刷步数公众号:古代商圣:功勋美女财富一个不少的范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7:57:03

辅佐越王,功成身退

  范蠡(前536年—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巨商)生活在一个虎气腾腾的春秋时代。

  他出生在楚国宛邑(今河南南阳)散户陇。博学多才,素有大志,只可惜,他生在一个时局动荡的年代,出身又不好,胸怀霸王之道,整天也只能跟那些乡间邻里人混在一起,即便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也没人理会,人家还以为他发神经。怀才不遇的范蠡只好像那个姜子牙(约前1128年-约前1015年)那样,在装疯卖傻中修身养性,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隐居生活。

  然而,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

  终于有一天,他遇到了那个改变他命运的贵人——楚国名士文种(?—前472年。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两人一见如故,成为知己。后来文种举荐范蠡共赴越国任职。两人受到越王的重用,成为越王勾践的左膀右臂。

  在吴越两国交战中,范蠡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向勾践献策美人计。于是,美人西施(生卒年不详。原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即今浙江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被献给吴王夫差。后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坚持不懈,依靠范蠡、文种等人的深谋和才干,起死回生,实现霸业,最后把吴王夫差打败,洗雪了会稽的耻辱,也救出了西施。

  战争时期的成功合作并不意味着和平时代能和谐相处。

  范蠡一直记得老师计然给自己的提醒:越王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只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慢慢的,他也看出勾践好大喜功,生性残忍,便决定急流勇退,离开勾践。

  向勾践辞行的时候,勾践假惺惺地含泪挽留范蠡说:“灭掉吴国,全凭你的帮助,现天下太平,你偏要走,你走了叫我靠谁?你留下吧,我可以和你平分越国,如果你真的要走,我就杀掉你的妻子。”

  邪恶的人总会露出邪恶的本性,天真的文种就没有逃过勾践的魔爪。

  范蠡最终还是选择了抽身引退。

  弃政从商,名扬四海

  范蠡果真携带西施潇洒走江湖吗?人们在津津乐道于范蠡与西施的浪漫传说之时,或许也有人奇怪于范蠡这个流亡者,是不是真的过得逍遥自在。

  那个年月,很多躲避世乱的隐士高人置身于山林乡野,混迹于平民之间,比如他的老师计然,范蠡是不是也步他的后尘,自耕山野,默默无闻?

  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描述范蠡离开楚国后的后半生的: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范蠡带着家人(不知可否是西施),泛舟五湖,飘然远引逃到有山有海、有林有田的齐国海畔。为避免身份暴露,他隐姓埋名,自称“鸱夷子皮”(古代用牛皮做的酒器,即“酒囊皮子”)。

  抛家弃产离开了楚国,范蠡不得不考虑一家人的生计问题。

  他治理过国家,深知“民以食为天”的道理,便打算在海边耕田,再创家业。他在当地购买了一些土地,还亲自饲养贩卖五畜。等有了一定的积蓄之后,就利用天时、地利之便雇人开盐田,搞渔业捕捞,还兼营杂粮等生意。

  范蠡善于捕捉市场信息。他经常跟雇工及当地的百姓、镇上的商贾在一起高谈养畜经,阔论市场行情。他对人温和友善,为人也慷慨大方,遇到天灾人祸时,他总是乐善好施,常开粥场赈济灾民。灾民听说有这么一个大善人,千里之外都赶来投奔他,不久,鸱夷子皮就名扬四海了。

  范蠡做生意就像他从政那样,首先考虑的是普罗大众的利益,哪怕是做小生意,他也不会去赚取黑心钱。

  一次,范蠡到卢氏(河南西北边陲)经商,来到一个熙熙攘攘的集镇闹市上,那里的店铺琳琅满目,连大树底下也摆满了各种杂货小摊,有卖皮毛的,卖肉的,卖山货的,应有尽有。范蠡很快了解到当地盛产核桃、木耳、山珍野味、肉类皮毛、粮食药材等土特产,但普通老百姓缺少食盐、葛麻布衣等日用杂品。这是一个好商机,范蠡当机立断,很快就在镇上开了一个杂货铺,做起了收购山货的生意。

  范蠡对收购来的山货开始分门别类进行放置,每种货物还分有等次。根据各地商贾的需求,他先将各类上等货用牲口运往各个要货的地点进行出售,收款后,他再购买食盐、葛麻布衣等各类日用杂货运回到镇上。这样,他不仅解决了当地人日用品缺乏的问题,自己也赚到了钱。

  范蠡买卖公平,决不会倒卖腐烂变质的货物,不坑害消费者,所以,他的生意能细水长流,他的名声能传遍四方。

  他就是以这样的行事风格,在齐地种养经商,勤勤恳恳,在与家人的齐心合力之下,很快就积累了高达数十万的财产。

  齐王听说范蠡搞经济很擅长,又仗义疏财,施善乡梓,是个贤能之人,便力邀范蠡进宫,请他进国都临淄做主持政务的相国。

  范蠡欣然答应。在任相国期间,他大力发展经济,不仅促进了齐国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冲抵灾年对齐国物资短缺的困扰,也奠定了齐国经济与文化繁荣的基础。三年之后,齐国民富国强,而这时,范蠡又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向齐王归还了相印,决定散尽家财再次远走他乡。

  他说:“官高招怨,财多招忌,这都是惹祸的根苗。人贫我富,人无我有,如果只取不施,为富不仁,钱财再多也无益,还不如趁早放弃!”

  他把财产分散给知交和那些贫苦的老乡,携家捎带贵重财宝再一次抽身离去。

  生财之道,无处不有

  做事有始有终,方可善始善终。

  范蠡举家风餐露宿,辗转来到齐国西南接近宋、卫的陶邑安顿下来。初到陶邑,范蠡自觉逍遥自在,便给自己再次改姓更名为朱公。没过多久,不甘清闲的他又开始考虑治业大计。他的家人对他颇有怨言,说:“人人都想富贵,个个都想发财,你偏偏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富贵,还认为钱财无用,现在没钱了又重提这事,你以为钱财这么好赚啊?”

  他哈哈一笑,说:“穷富之别,看的是你的心。只要有心,生财之道无处不有。”

  从政40来年,花甲之年隐退江湖之后范蠡才开始做生意,也是从小买卖开始他的商旅生涯的。在陶邑,他又一次重创家业。由于当时本钱不多,他的生意不是很大,就像刚到齐地那样,平日里只做一些当地的粮盐买卖。好在陶邑四通八达,是商贾往来的必经之地,范蠡自然也从这些商家那里找到了很多商业灵感。

  时值诸侯割据、战事不断,范蠡在吴越生活了数十年,深知那里需要大量战马,而齐国多牧场,马匹便宜又剽悍,如果能将齐国的马匹低成本、高效率地运到吴越,一定能够赚大钱。可问题是怎样将马匹从北方运到吴越?兵荒马乱的,沿途强盗十分猖獗,从北到南,千里迢迢,运输费用高不说,一旦遇到强盗,还有可能会血本无归。

  范蠡只能等待时机。通过多方考察,他终于了解到一个重要的信息:齐国有一个很有势力、经常贩运麻布到吴越的巨商姜子盾。姜子盾的货物在那条路上几乎都是畅通无阻,他早已买通了沿途的各路强盗。这个重大发现让范蠡看到了希望,他使了一计,将写好的一张告示张贴在城门口。告示的大致内容是:商人范蠡新组建了一支马队,时值开业酬宾,可免费帮人向吴越运送货物。不出所料,姜子盾获知这个消息,很快主动找到了范蠡,求运麻布。这正中范蠡下怀,他满口答应。如此,范蠡与姜子盾一路同行,货物连同马匹都安全到达吴越。

  这次,范蠡不仅成功借助姜子盾的势力赚了一大笔钱,还帮了姜子盾的大忙。

  从此,姜子盾与范蠡成了商场上的好朋友。

  到哪儿就在哪儿成名

  在陶邑,范蠡主要以经商为业,在商场上他也用治国之策来治家。没过多久,他又在陶邑发家致富了。他富了就爱施舍,施舍不但不要回报,还喜欢帮助穷人一起致富。

  鲁国穷士猗顿,做什么都摆脱不了贫困,就向范蠡讨教致富秘方。范蠡坦诚告诉他说:“你若想快速致富,最好去搞种养,比如种粮、饲养五种牲畜、养鱼等。”《齐民要术》记载的《养鱼经》据说就是范蠡所作。范蠡赠给猗顿二十头牛,猗顿开始起步,最后终于致富,他还被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列在范蠡、子贡、白圭等巨商富人之中。

  其实,范蠡经商成功,一靠勤奋,二靠智谋,三靠抓机遇,四靠仁厚诚信。

  有一次,范蠡因资金周转不灵,向一个富户借了十万钱,一年之后这个富户上门讨债,没想到走水路乘船时,随身携带的包裹不慎掉入江中。包裹里可是这些年来他借钱给别人的几十万借据,这下,自己连路费都没了。好在事发地点离范蠡家只有几十里地,他就去投奔范蠡。范蠡在没有借据的情况下,连本带息还了那人的钱,还送了他很多衣物和礼品,这样,范蠡的仁信之名广播天下。各国商人都愿意和他做生意,工匠与农民也愿意为他做工。在他扩大生意,资金短缺之时,各富户都会主动送钱上门,帮他渡过难关,让他抓住机遇。短短几年时间,范蠡就成了齐国首富。

  后来,范蠡又散尽家财,周济那些贫困的同乡老友,为此他还表白说:“其实,在我看来,经商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钱财是身外之物,贪得无厌往往会适得其反。懂得用钱才能得到钱,这也是生财之道!”

  美女、功勋、财富,范蠡一个都不少,就连种田、经商也样样能成功。他不是随意离开某处,但他到哪儿就能在哪儿驰名天下。他出身贫寒,为越国称霸中原立下汗马功劳,却不留恋权位,在功成之时,名遂身退;他弃官从商,以治国之策治家,终于成为巨富而名闻天下;他又不贪恋钱财,在巨富之时,19年三致千金。这样的人不愧为“治国衣臣、兵家奇才、华商始祖”。

  范蠡最后老死在陶地,享年大概88岁,世人称他陶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