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城建开发集团官网:主题:三焦 | 医源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56:36

主题:三焦

+ 关注 ≡ 收起全部文章

曾丽:细辛通调水道以润肾

  湿热病以夏秋之交为多见,因斯时阴雨连绵,淫雨之后,日气煦照,暑热地湿,交相蒸并,湿浊弥漫空间,人生活于气交之中,感触吸受,每易致病。若平素阳虚,脾胃运化失灵之人,或恣食生冷、膏粱厚味、瓜果;或劳倦饥饿,脾胃受损,湿浊内停,则更易感受邪气而致病。即薛生白谓:“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实则因“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所以湿浊内停,弥漫表里上下,阻滞气机,遏伤阳气为其特点。

  湿为阴邪,属水之类,其性重浊黏腻,且湿与热合,湿热裹结,湿郁热炽,热蒸湿动,遂成弥漫表里,充斥于三焦。三焦为气机升降的道路,是人体阳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饮食物的受纳、腐熟,精微的运化、代谢都与三焦的气化功能有关。正如《难经·六十六难》中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说明三焦能运行原气,以达周身,促进脏腑的功能。同时它又是水液运行的道路,主持人体水液的代谢。《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中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难经·三十一难》也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而《灵枢·营卫生会》指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说明三焦又同时主持着人体的气化功能。若湿热阻滞,则三焦不畅,气机不通,气化不行,水液代谢受到障碍,诸病遂生。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肿”。《沈氏尊生书·海藏》则进一步指出:“上焦如雾,雾不散则为喘满……;中焦如沤,沤不利则留饮不散,久为中满……;下焦如渎,渎不利则为肿满……”都说明三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湿热病,湿郁热蒸,湿热弥漫于三焦之中,留连于卫气之分,且热处湿中,湿热裹结,如油入面,难解难分。而热以湿为依附,湿不去则热不清,湿去则热不能独存。因此,如何有效地祛除湿邪,以使湿热分离,则是治疗湿热病的关键。
因湿与三焦气化功能关系密切,所以宣畅三焦,通阳化气祛湿,则是治疗湿热病的重要方法。湿属阴邪,得阳则化,气化则水行。所以柳宝诒说:“治湿热两感之病,必先通利气机,俾气水两畅,则湿从水化,庶几湿热无所凝结”。湿浊已化,清热则易。切忌湿未化而过早误投寒凉,因寒则涩而不流,湿因寒而凝涩,甚则冰伏,气机更闭塞不通,必须温则消而祛之。而湿热为病,湿中有热,若过用辛温,则伤阴助热,所以叶天士说:“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因此,在治疗中必分清湿与热的多少,湿邪虽常可弥漫三焦,但究竟以上焦为主,还是中焦、下焦为主,也当分辨。另外,还须视热的轻重程度,用分消宣化之法,以宣展气机,使水道通畅,小便通利,则三焦弥漫之湿邪,可达膀胱从小便而去。弥漫之湿浊既去,则阳气得通,热可自透。根据热的多少,可加入清热之品,但湿热病应始终不忘祛湿。


  (一)中、上焦湿热的辨证施治
上焦湿热:以上焦心肺为主,湿热上蒸,心肺受迫,胸中者气之海,故感胸满闷痛,肺受湿热所迫,故咳嗽、喘逆且肺部满堵,舌白,脉象浮数按之濡。治疗上焦湿热必须以宣肺为主,肺气得宣则胸满闷堵皆愈。可用疏卫、芳香、宣化以开胸中之气机。药用佩兰、藿香、杏仁、炙枇杷叶、旋覆花、片姜黄等。

  中焦湿热:以脾胃为病变中心,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长,脾胃主运化,若湿热阻中,则脘腹胀满,纳呆、不欲饮食,溏薄不实,一身疲乏无力,舌腻厚苔黄滑,脉象沉濡力弱。用辛开苦降方法,药用半夏、厚朴、草豆蔻、马尾连、黄芩等。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湿热病中,湿邪的多少及阻滞程度,将其分为湿阻、凉遏、寒凝、冰伏4个阶段,常取得较好的疗效。

  1.湿阻 湿热之邪犯人,初起即阻滞气机,病在上焦。若太阴脾虚内湿之人,则邪多从湿化而归于太阴,以湿邪阻滞中焦为主。
 
  (1)湿郁于上:初起为湿热邪气困阻肌表,营卫失和,周身困重酸楚,湿热闭阻清阳,清阳不升而头晕且沉。即《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因于湿,首如裹”之谓。其壅遏阳气,肺气不宣,升降失常而胸闷、咳嗽、喘息,其舌苔白滑润腻,脉濡滑而缓。

  治宜轻扬宣郁化湿。肺为华盖,其位最高,主宣发肃降,外合皮毛,湿热之邪上受,肺必先伤。肺受邪则郁闭,其气化不利,湿邪留滞,治宜先化肺气。正如吴鞠通所说:“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宜大豆卷、炒山栀、前胡、杏仁、浙贝、芦根等。或以三仁汤、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等方加减选用,轻扬宣肺化气以祛湿。肺宣湿开,热随湿去,所以湿热郁阻上焦,不用发汗,宜轻扬宣肺化湿,正是徐灵胎所谓:“治湿不用燥热之品,皆以芳香淡渗之药,疏肺气而利膀胱,以为良法。”

  (2)湿阻于中:脾胃受伤,气机升降之枢纽失灵,人体之气机升降,其权衡在于中气。章虚谷说:“三焦升降之气,由脾鼓动,中焦和则上下顺”。中焦和,即脾胃和,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所以中焦和,脾胃升降皆得适度,则心肺在上,行营卫而光泽于外;肝肾在下,养筋骨而强伏于内;脾胃在中,传化精微以溉四旁,人体保持正常的气机升降运动,是为无病。
  
  若脾运失健,则内湿停中,脾本主湿,以升为主。湿邪最易损伤脾阳,脾为湿困,脾气不升,则胃气不降,水湿内聚,气机不畅,可见胸脘痞闷,大便溏滞不爽。湿热阻中,热蒸湿浊,常可弥漫表里上下,兼见倦怠乏力,四肢沉重,面色光亮而淡,头晕且胀,舌苔白腻而滑润多液,脉沉濡而软,或沉缓而迟。
  
  湿热阻滞于中焦,当运脾气,宜苦燥泄热法,药如半夏、陈皮、厚朴、杏仁、大腹皮、黄芩、黄连等,苦燥祛湿清热。脾气得升,胃气则降,湿开则热祛。正如章虚谷所说:“脾气弱则湿自内生。湿盛而脾不健运,浊壅不行,自觉闷极,虽有热郁,其内湿盛而舌苔不燥,当先开泄其湿,而后清热,不可投寒凉以闭其湿也”。

  2.凉遏 感受湿热之邪,恣食生冷,或贪凉过度,或误服寒凉之剂,或感受湿热之邪而湿重热微者,因寒凉凝涩,遏阻中阳,脾胃升降之机为寒凉湿浊阻滞,则全身气机不畅。症见:胸脘痞闷,憋气堵胀,叹息,全身酸楚,大便溏薄,小溲不畅,面色淡黄,舌质略红,苔白滑而腻,脉缓软,或沉缓且濡。治宜苦微温法,开湿郁、畅中阳以利三焦,湿邪凉遏一化,气机宣畅,热邪即随湿而去,药如半夏、陈皮、杏仁、白蔻仁、苍术、木香、草豆蔻等。
  
  若凉遏偏于上焦,卫气不疏,阳气不通,唇红不渴,常欲叹息,憋闷者,可选用白芷、苏叶、藿梗、防风等,方如藿朴夏苓加草蔻之类。辛以开郁,湿郁开,再议清热。

  3.寒凝 素体中阳不足,复感湿热之邪,邪从湿化而归太阴,又因过分饮冷,或过服寒凉滋腻,则湿盛阳微。湿属寒水之类,遇寒则凝泣,而使气机涩滞。症见:胸脘痞闷,堵满异常,喘息腹痛,大便稀,小便清白,舌淡,苔白腻而滑润,脉沉软且涩或沉涩。

  寒凝涩滞,非温不能祛寒开凝通闭,药如桂枝尖、苏叶、苏梗、草蔻、生姜等。用辛温之品治湿热,因寒暂凝于中,为权宜之计,待脉缓渐起,苔化而寒凝开(中病)即止,不可久服,防其增热。

  4.冰伏 冰伏较寒凝更甚,并非湿热病一遇寒凉即成冰伏。多见于素体阳虚的湿热病患者,暴进冷饮或过服寒凉重剂,寒冷人胃,中阳重伤,湿盛阳微,湿热之邪为寒凉所凝至冰冻之势而深伏于内,气机为寒凉所遏滞,阴阳不相顺接,阳气不能达于四末。症见:面色苍白,胸脘痞闷加重,四肢厥冷,少腹绞痛,舌质淡润多液,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脉沉迟或沉伏。此非辛温燥烈之品不能缓解冰伏、散寒开郁而通闭,急用四逆、理中法。常用药物如桂枝、肉桂、生姜、干姜、川椒、草蔻等。冰解寒散,舌苔渐化,面色红润即刻停服,不可过用,防其热势加重。

  (二)下焦湿热的辨证施治

  若下焦湿热,病在大、小肠及膀胱,当考虑淡渗与通导之法。

  1.淡渗 淡渗法用于利小便、通阳以祛除湿邪。湿热病小便不利,常因湿热阻滞于膀胱。《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湿热阻滞,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涩滞不行,可用清利膀胱之品,以利水道。药如通草、茯苓皮、猪苓、木通、车前子、冬瓜子、冬瓜皮、滑石、寒水石、山栀等。但湿邪重浊,湿热最易弥漫三焦,使决渎无权而致上壅下闭,三焦皆困。肺为水之上源,上源闭塞,则下流不行。若症兼见胸满喘息、咳嗽而小便不利者,当加宣肺之品,如苏叶、前胡、杏仁、枇杷叶等。辛开肺气,佐以淡渗通利膀胱,即所谓“启上阖,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法。

  2.导滞 湿热兼滞,除湿热见症外,舌苔黄厚,根部厚垢而腻,口臭,大便臭而不爽,脉濡滑而数,关、尺部尤甚。其气机为湿热食滞所阻塞,因此除祛湿外,必须加消食化滞之品,如保和丸、焦三仙、木香导滞丸、沉香化滞丸、香砂枳术丸等。润下、攻伐皆所禁忌。

  总之,湿热病的治疗,应以化湿、祛湿、渗湿为主,切忌早投寒凉之晶,否则误治,湿未去而热反恋。治湿必先化气,“气化则湿亦化”。湿在上焦,则化肺气;在中焦,则运脾气;在下焦,则化膀胱之气。湿开则热随湿去,湿祛再议清热,非热重湿轻者莫用苦寒。

  (三)治疗湿热病常用方法

  1.芳香宣化法(上焦) 暑热之邪袭于外,湿热秽浊蕴于中。

  症见:头晕身热,周身酸沉乏力,胸中气塞,脘闷咳嗽,小便黄赤,舌苔白腻而滑,脉濡滑。

  运用于湿温初起阶段,宜芳香宣化方法。

  药用:鲜佩兰10g(后下),鲜藿香10g(后下),大豆卷10g,嫩前胡6g,川郁金6g,鲜菖蒲8g,白蒺藜10g,姜竹茹10g,制厚朴6g,川黄连3g,通草1g。

  2.芳香疏解法(上焦) 暑热外受,表气不畅,湿阻中焦。

  症见:形寒头晕,周身酸楚,身热,肌肤干涩,中脘满闷,恶心呕吐,腹中不舒,舌苔白腻,脉濡滑。

  芳香疏解,退热定恶。

  药用:佩兰叶12g(后下),广藿香10g(后下),陈香薷5g(后下),大豆卷10g,制厚朴6g,新会皮6g,制半夏10g,苦桔梗6g,枳壳6g,白蔻仁5g,煨鲜姜13g,杏仁10g。

  另:太乙玉枢丹1g,研细末先服。

  3.芳香化浊法(上、中焦) 暑热湿浊,互阻中焦,气机不调。

  症见:身热泛恶,呕吐痰水,心烦急躁,两目有神,口干不欲饮水,胸腹中阵痛,大便欲解不得,舌白苔腻,脉濡滑而按之弦数。

  以芳香化浊方法,定呕降逆折热。

  药用:佩兰叶10g(后下),藿香6g(后下),厚朴6g,半夏曲12g,川连3g,佛手10g,大腹皮10g,煨姜3g,保和丸12g(布包),赤芍12g,焦麦芽10g。

  另:上落水沉香末1g、白蔻仁末1g,两味同研装胶囊,分两次汤药送下。用沉香末以降其气逆,蔻仁末以化开湿郁,治若不当,即可转痢。

  4.轻扬宣解法(上、中焦) 暑湿蕴热,互阻肺胃。

  症见:身热头晕,咳嗽痰多,胸脘痞满,舌红,苔白腻,脉弦滑略数。

  热在肺胃,法宜宣解;湿浊中阻,又当轻扬。

  药用:香豆豉12g,炒山栀6g,嫩前胡6g,象贝母12g,杏仁泥10g,枇杷叶12g(布包),保和丸15g(布包),鲜芦根30g。

  5.宣肃疏化法(上、中焦) 暑湿热郁,蕴阻肺胃。

  症见:咳嗽痰多,胸中满闷,大便不通,小溲赤黄,舌苔黄垢而厚,脉象濡滑,按之略数。

  宜宣肃上焦,疏化畅中。

  药用:前胡6g,象贝母12g,杏仁泥10g,香豆豉10g,山栀6g,炙枇杷叶12g(布包),黄芩10g,保和丸15g(布包),焦麦芽10g,枳壳6g。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辩证施治]栏目

通利三焦法的临床应用

  笔者幼承家学,又蒙全国名老中医陈潮祖先生悉心教诲,临证稍有浅得。近年来临证常从三焦论治,通过通利三焦以治脏腑病变,用于临床各科,取得较满意疗效。故不避鄙陋,且将愚见阐述如下。

  1理论溯源

  《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云:“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日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调内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说明少阳三焦为津气运行之通道,其功能为运行水液和运行元气。脏腑形骸能够获得阳气温煦及阴津濡润,均须凭藉三焦为其通道。《素问·灵兰秘典论》言:“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指出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人体水液升降出入及浊液排出的通道。水液在人体内的布散和向体外的排泄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协调息息相关,然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

  三焦水道通利,则水液运行通畅;否则,肺、脾、肾等输布水液的功能难以实现,水液运行受阻,浊液不能外排,而致水湿内停,变生诸证。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所说:“三焦病者……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则为胀。”可见,三焦病变,绝大多数为水饮泛滥,形成肿胀,少数为“气郁、血瘀(血分)”。但气郁则水不行,“血不利则为水”,仍与“水分”密切相关:其发病虽有上、中、下的侧重不同,但每每互相牵涉,甚则弥漫三焦。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由此可知,水液正常运行,有赖脾气输布、肺气宣降、肾阳气化,而肾阳化气尤为重要;若肾阳亏损,气化不及,则水湿内停。三焦之所以能“总司人体气化”,是由于三焦能通行元气。而元气根于肾,经三焦而分布全身,内而脏腑,外达腠理肌肤。如果阳气运行受阻,肾中之气不能正常运行其气化温煦的功能,则气化不利,水湿停聚而三焦壅滞,变生百病。由此可知,三焦不利,虽与肺失宣降、肝失疏泄、脾失运化等密切相关,然其根本在于肾阳虚损,气化不及。

  气化不及,水液失调,可见小便反多与小便不利两类相反征象。肾阳虚衰,不能蒸腾水津为气上升而直趋下走,则小便增多;津不上承则饮水无度,饮多尿多之消渴见矣。气化不及,水湿停滞于肾脏则腰痛、少腹不仁、小便不利或不通,或阴囊潮湿,或蓄水为疝,或带下清稀,或经淡如水,或遗精滑泄,或体渐肥胖。陈潮祖先生认为,阳不化气,水湿内停,每循少阳三焦水道而无所不及,犯于某部,某部即呈病态…。所以,此证虽然病本在肾,征象却可见于五大系统的任何部分。据此,从表里而论,犯于体表,则见肢体重着、疼痛、不仁、不用、浮肿:犯于脏腑,征象见于五脏,更为复杂,主要有:木为水涝,肝肾同病;水气凌心,心肾同病;土为水侮,脾肾同病;水泛高原,肺肾同病;上干清阳,壅闭七窍;气化不及,湿滞经脉。现分述如下。

  1.1土为水侮,脾肾同病

  阳虚不能化气。脾虚不能制水,内侵脾胃,导致运化失司,升降失调而或吐或泻,或吐泻交作:或阳不化气,水津不布,虽有水湿停滞而肠道却失濡泽,反见便秘。

  1.2木为水涝,肝肾同病   

  肝主筋膜,肾主水液。阳虚气化不及,水湿停于腠理,筋膜受其影响,停滞胸胁,即呈胀满、疼痛;水液变化痰饮料、上干清阳之位,刺激筋膜而眩晕之证见矣。   

  1.3水气凌心,心肾同病

  心阳根于肾阳,心阴源于肾阴,两脏协调,则心脉运行无阻。阳虚气化失司,水湿从少阳三焦上凌于心。心阳受阻,遂致心悸、怔忡等;气化失司,水湿从三焦蒙蔽神明,遂神志不清,成为癫痫。

  1.4水泛高原,肺肾同病

  《灵枢·本输》云:“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三焦联系肺肾,是水液升降之路,若气化不及,水从三焦上泛于肺,肺失宣降,遂生喘咳之症。

  1.5上干清阳,壅闭七窍

  浊阴上逆,上千清阳,则头部昏胀;壅塞肺窍,则鼻塞、流清涕:阳气虚损,表卫不固,卫气不能宣发于外,逆从鼻窦而出,遂连声喷嚏;水湿壅滞目窍、耳窍、牙龈,则视物昏花、耳鸣、耳聋、牙龈肿痛诸症见矣。

  1.6气化不及,湿滞经脉

  少阴经脉循喉咙,夹舌本。若气化不及,湿阻经脉,肺气不利,可见失音、声嘶、咽中如有物阻等症。

  总之,阳不化气,水湿内停,病及表里上下、五脏六腑、四肢九窍,变生诸症,涉及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

  2治法与方剂阐释

  气化不行,水湿停滞,治此唯宜温阳化气,气化行而津四布,犹如旭日凌空,阴云自散。温阳化气、利水行湿,可令水湿遁去,则三焦水道畅通无阻,诸证顿消。故三焦宜通,而通利之要在于温阳化气、利水行湿。伤寒名家陈亦人先生言“五苓散能助脾之转输,通利三焦,化气行湿。因此,凡是水湿留滞不化,或由此而派生的许多病证,不论表里上下,用之皆有一定效果。”可见,五苓散能温阳化气、通利三焦。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方中桂枝助阳化气,振奋衰惫之阳;白术、茯苓健脾运湿,令脾运正常;泽泻、猪苓淡渗利水,引水液下行。诸药合力,可通调三焦水道,令气化复常。

  又三焦是滓气共同运行之通道,水液运行不利,自要影响卫气运行不利。正如《圣济总录·三焦门》指出:“论日三焦有水气者,气滞不通,决滨之官内壅也……治宜导气而行之,气通则水自决矣。”故宜配合理气活血之昧,亦可合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平胃散、小柴胡汤等加减。若夹热者,加栀子、牡丹皮等清热凉血之品;寒甚者,加附子、吴茱萸等温阳散寒之药,与真武汤合温阳利水之力尤强;气血虚者,加黄芪、人参、当归等益气补血之味。

  总之,通利三焦法从温阳化气立法,辅以理气活血之法,随证加减变化,从而带动水湿之消散,则气、血、津、精、液得以畅通无阻,俾三焦气化得以畅利,气行则血行,水湿毒邪得以顺利排出,以收邪去正复之效。

  3典型病例

  3.1耳鸣患者,女,20岁,学生,2008年1月24日初诊。患者自感耳内嗡嗡声响,持续不止,心烦意乱,遇劳加重4年,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曾服六味地黄丸6瓶左右稍有效,停药反而加重。刻诊:患者脸色萎黄,口干,眼睑浮肿,眼睛经常流泪,饭后易饥,大便每日2次、便溏,小便黄,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弦无力。辨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治宜补气升阳、开窍化湿。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0g,升麻6g,柴胡8g,炙甘草5g,当归10g,丹参12g,陈皮6g,枸杞子l2g,石菖蒲10g。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服上药15剂后,患者脸色萎黄、眼睑浮肿好转:耳鸣服药初期稍有效。续服不见明显改善;舌淡、边有齿痕,脉弦。此为肾阳气化不及,水湿阻滞清窍,治宜化气利水、活血化瘀,兼以和解枢机。遂改用五苓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柴胡l2g,黄芩10g,党参20g,半夏12g,桂枝gg,茯苓15g,白术15g,猪苓15g,泽泻24g,生姜(后下)gg,石菖蒲10g,车前子10g,泽兰15g,怀牛膝15g。继服5剂。三诊:耳鸣明显好转,诸症皆减。效不更方,续服1O余剂,耳鸣基本痊愈。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

  按:耳鸣多由恼怒、惊恐引肝胆风火上逆,以致少阳经气闭阻,或痰热郁结,壅阻清窍:或因肝肾亏虚,精气不能上濡于耳而成;或风邪侵袭,壅遏清窍所致;亦有因突然爆响震伤耳窍引起者。然本案患者乃三焦气化不及,枢机不利,故以五苓散合小柴胡汤加减以温阳化气、疏利三焦,复加利湿开窍、活血化瘀之品,庶可收效。

  3.2痛经、痤疮

  患者,女,1g岁,学生,2007年12月11日初诊。患者经来腹痛6年,周期正常,经期小腹剧痛难忍,量尚可、色黯、时有黑块,大便溏,小便可,满脸布满红黄色丘疹,尤以额头、两颧及鼻子严重,不痛不痒。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舌胖大,上有齿痕、瘀点,舌下络脉怒张,苔白厚腻,脉弦涩。辨为阳不化气,湿阻血瘀。治宜温阳化气、活血利水。方用五苓散化裁:肉桂(研末冲服)6g,茯苓30g,白术20g,猪苓15g,泽泻30g,益母草30g,桃仁15g,红花10g,怀牛膝12g。5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药后患者丘疹明显减退,舌质淡红,苔白,苔厚腻稍变薄。原方加黄芩10g、柴胡10g,续服3剂。三诊:患者丘疹大部分消退,脸上观之如平。舌头发热,舌尖有红色星点,苔稍厚白而不腻,守二诊方续服5剂。四诊:稍感上火,12月25日月经来潮,第1日未感疼痛,第2日稍觉疼痛,后几天均感微痛,未出现剧痛难忍之象。原访桂改为桂枝10g,续服5剂。五诊:患者丘疹基本消退,改嗣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1盒巩固疗效。后用五苓散合小柴胡汤加减调理10余剂,诸症皆消。随访10个月,痛经、痤疮均未复发。

  按:本案患者痛经、痤疮同时兼有,病症虽异,病机则一。综合四诊,当属阳虚气化不及,三焦水道不利。《金匮要略》云:“血不利则为水。”血行则水行,水行则血行,二者密切相关。故不囿常规治法,而以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水化湿为主;辅以益母草、桃仁、红花、怀牛膝活血化瘀、利水化瘀同施。俾水化血行,则痤疮、痛经可愈。

  4结语

  三焦不通,宜通利之,而通利之要在于温阳化气。临证以舌体淡胖有齿痕为其辨证要点,并结合其他四诊,辨其为气化不利,则可用五苓散加减。笔者几年来,临证从三焦论治,扩大五苓散的运用范围,用其化裁常收到满意疗效。若用五苓散合小柴胡汤加减,则去大枣、甘草之壅,生姜之散,寒温并用,适用范围更广,用之得当,疗效更佳。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倪诚:五苓散重在治三焦气化不利

  对于五苓散证的认识,多年来伤寒学界和方剂学界一直囿于“膀胱蓄水”说,以至于人们误以为五苓散是中医的“利尿剂”。本文拟根据《灵枢·本藏第四十七》“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的论述,结合《伤寒论》五苓散原文,从方剂学的制方原理和临床运用角度,揭示五苓散证的病机实质、组方特点、方后注原意等。

  五苓散证并非”膀胱蓄水”之一端

  膀胱蓄水,一般认为是因太阳病汗不得法,表邪循经入腑,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所致,其实这是对《伤寒论》71条的曲解。“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指的是太阳表证发汗太过后会出现伤津与伤阳两种变证。较之前者一时性胃津匮乏无需药治而言,后者在表邪未解之微热、脉浮基础上,又有大汗伤阳之口渴、小便不利,就复杂多了。如何理解这种表里相应的病理现象?《灵枢·本藏第四十七》云:“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病焉。”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曰:“肾以应骨,骨应三焦、膀胱,三焦、膀胱气发腠理,故以腠理候三焦、膀胱也。三焦之气如雾沤沟渎,与膀胱水腑是同,故合为一腑也。腠理、毫毛在皮,故亦以皮之毫毛为候也。”以上说明,三焦、膀胱的病变亦可从相应的腠理、皮毛反映出来,即察其外而知其内。《伤寒论》71条是从病机学角度论述太阳病发汗太过,还可损伤与腠理、皮毛相应的三焦、膀胱阳气。二腑气化失司,水饮内停,既不能外敷于腠理毫毛,又不能下输于膀胱,也不能上输于口舌。此小便不利与口渴并见之由来。

  五苓散证的病机实质是三焦气化不利

  五苓散证以小便不利、烦渴欲饮、饮后欲吐,或头痛微热、水逆、吐涎沫、心下痞、水泻、脐下动悸、头目眩晕、短气而咳、水肿、舌苔白滑、脉缓或浮为临床表现,从《伤寒论》条文分布来看,除71条外,五苓散尚主治“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72条);“伤寒,汗出而渴者”(73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等。其病机为三焦不利,气不化津,津停不布,或兼外邪未解。盖“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而“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三焦之职也。受藏津液,气化能出,膀胱之职也”。显然,人体水液代谢是由脾、胃、肺、肾、膀胱、三焦等脏腑共同协作完成的复杂过程。如三焦不利,气不化津,水湿(饮)内停,不能下输膀胱则小便不利,不能布津上承则渴欲饮水。因非真正津液不足,故虽烦渴欲饮,但饮水不多;而饮入之水,下无出路,内失输布,反致上逆,故水入即吐,水湿(饮)内盛,流动不居,动于下焦则脐下动悸,阻于中焦则心下痞,逆于胃中则吐涎沫,上凌肺气则短气而咳,上犯清阳则头眩,下注大肠则为泄泻,外溢肌肤则为水肿,舌苔白滑、脉缓为水湿(饮)内盛之象,如兼太阳表邪未解,还可伴头痛微热、脉浮等。

  由此可见,五苓散证的病机核心是三焦不能化气布津,病位在三焦,而不仅是膀胱,病性有水湿(饮)停蓄某处与水津不布全身两种。

  五苓散功善化气布津、分消水气

  五苓散针对三焦气化不利,水湿(饮)内停,水津不布,或兼外邪未解之病机,根据“三焦膀胱与腠理毫毛相应”、水制在脾的病理生理特点,以淡渗利水为主,结合化气布津、解肌发汗、实脾制水而组方。方中泽泻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之力较强,重用为君。茯苓、猪苓甘淡渗利,增强利水渗湿之力,为臣。白术合茯苓健脾布津,且寓实脾制水之意;桂枝内可通阳化气,以恢复三焦、膀胱气化功能,外能解肌发汗,“亦宜入治上焦药”。综观全方,表里同治,三焦兼调,针对气化不利、津停不布病机,发挥利水渗湿、化气布津功效。其特色配伍有二:一是泽泻、猪苓、茯苓配桂枝,化气利水,分消水气;二是白术、茯苓配桂枝,化气布津,实脾制水。

  五苓散方后注蕴含深意

  五苓散方后注云:“多饮暖水,汗出愈。”一般认为,《伤寒论》示人服后当饮暖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考《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所载五苓散,其方后均注明“多饮暖水,汗出愈”,仲景深意实非助发汗可以尽释。因五苓散证主导病机不是表证,而是三焦气化不利,水湿(饮)内停。局部蓄水虽多,但输布全身之津液却相对不足。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指出:“然表里之邪,谅不因水利而顿解,故必少加桂枝,多服暖水,使水津四布,上滋心肺,外达皮毛,溱溱汗出,表里之烦热两除也”,可谓一语中的。因此,多饮暖水一方面助发汗解表,另一方面藉本方通阳化气作用,以恢复三焦膀胱气化功能。何以知三焦、膀胱气化功能恢复?仲景以“汗出愈”为观察指征,即多饮暖水后见到汗出,表明内停之水湿已除,饮入之暖水已散布全身,外达皮毛。如此深意,当细心领悟。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针灸治疗水肿

【概说】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而言。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与肺、脾、肾、三焦各脏腑密切相关。依据症状表现不同而分为阳水、阴水二类,常见于肾炎、肺心病、肝硬化、营养障碍及内分泌失调等疾病。
【病历病机】
(一)风湿外袭,内舍于肺,肺失宣降,则水道不通,水液溢于肌肤,发为水肿。
(二)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停聚,横溢肌肤,发为水肿。
(三)房劳过度,内伤肾元,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内停,溢 于肌肤而水肿。
【辨证治疗】
(一)阳水
主证:发病急,初起面目微肿,继之则遍及全身,腰以上肿甚,皮肤光亮,阴囊肿亮,胸中烦闷,呼吸急促。或形寒无汗,苔白滑,脉浮紧;或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取肺、脾经穴为主。针用平补平泻法,以宣肺、解表、利水;表邪退后,宜参用阴水治法。
处方:列缺 合谷 偏历 阴陵泉 委阳
方义:阳水为病,系肺气失宣,水湿内停所致,腰以上肿宜发汗,故取列缺、合谷发汗解肌,通利肺气;腰以下肿宜利小便,故取偏历、阴陵泉利小便以消水肿;委阳为三焦下合穴,功可调三焦气化功能以消水肿。
(二)阴水
主证:发病较缓,足跗水肿,渐及周身,身肿以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复平较慢,皮肤晦暗,小便短少。或兼脘闷腹胀,纳减便溏,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象濡缓;或兼腰痛腿酸,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取足太阴、少阴经穴为主。针刺用补法,并用灸法,以温补脾肾,利水消肿。
处方:脾俞 肾俞 水分 复溜 关元 三阴交
方义;阴水病因脾肾阳虚,针灸脾俞、肾俞、复溜可温脾肾元阳,促三焦气化;灸水分利水以消水肿;灸关元培补元气以温下焦;补三阴交健脾利湿,通利小便。
【其它疗法】
耳针
取穴:肺 脾 肾 三焦 膀胱 皮质下
方法:每次取2-3穴,中等刺激,隔日一次。也可用耳穴埋豆法。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针刺疗法]栏目

三焦配穴法体会

 

【关键词】  难经;三焦;配穴法

三焦配穴法是笔者从《难经》中化裁而来的一种针灸配穴方法,上中下三焦病证各有一特定主治穴位,气冲通治三焦。在临床应用中,取穴少,效果好。

  1 理论渊源

  《难经》三十一难载:“上焦……其治在膻中;中焦……其治在脐旁;下焦……其治在脐下一寸……三焦,其府在气街。”其旁指天枢穴,脐下一寸指阴交穴,气街即气冲穴。膻中主治上焦疾病,天枢主治中焦疾病,阴交主治下焦疾病,气冲通治三焦疾病。

  《难经》认为三焦“有名而无形”,“三焦者,气之所终使也”(三十一难),“主持诸气”(三十八难),“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六十六难)。归结起来,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一是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二为水液运行的通道,水液的正常代谢依赖于其气化功能的正常。

  2 作用机理

  三焦配穴法的理论基础是藏象经络学说。

  膻中穴位于胸正中线上,两乳连线中点。为任脉穴,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之会,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交会穴(《针灸大成》)。《灵枢·海论篇》:“膻中者,为气之海。”《经脉篇》:“三焦手少阳之脉……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功能宽胸理气、活血止痛、降逆利膈。主治上焦心肺疾病:呼吸短气、咳逆哮喘、肺痈唾脓等呼吸系统疾病;胸闷、胸痛等心血管疾病;呃逆、不下食等膈肌不利之病症。

  天枢穴位于脐中旁开2寸,为足阳明胃经穴,大肠之募穴,在上下腹分界处,斡旋上下,是中焦气机升降的枢纽。功能健脾胃、通肠腑、调经带。主治脾胃肝胆疾病:腹胀、腹痛、肠鸣、泄泻、食不化、不嗜食、奔豚气上冲等消化系统疾病;月事不调、漏下赤白、女子胞中痛等妇科疾病。

  阴交穴位于脐下1寸,为任脉穴,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交会穴。功能调理经带、利水消肿、温补下焦。主治下焦疾病:月经不调、带下、绝子、产后恶露不止、乳余疾等妇科疾病;水肿癃闭等泌尿系统疾病;阴痒阴汗、疝气、阴中痛等前阴病症;以及命门火衰之腰膝酸软等症。

  气冲穴,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旁开2寸。本穴既是胃之气街,又是奇经八脉之冲脉起始部。《难经》二十七难:“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阳明”《素问·骨空论》作“少阴”)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冲脉自上而下经历上中下三焦,乃“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灵枢·逆顺肥瘦》)。气冲通主三焦,功能调理三焦、理气调经、调理冲任。主治逆气上攻心、心痛不得息等上焦病症;消化系统腹胀、腹痛、胃肠中热等症;生殖系统阴痒、阴痛、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难产等症;泌尿系统水肿等中下焦病症。

  3 应用举例

  例1,患者女,19岁。2004年11月17日就诊。患者行经期少腹疼痛2年余,经停痛减,舌淡苔白。脉弦细,诊为痛经。曾服性激素治疗无效。处方:阴交、气冲(双取)、水道(双取),针用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每隔5 min行针1次,经前10天开始治疗,每日1次,经行停针,为1个疗程。经3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年6个月未见复发。

  例2,患者男,36岁。2006年3月20就诊。患者腹痛泄泻数年,日大便2~4次,便稀溏,伴黏液,偶见脓血,便后痛减,面色萎黄,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乙状结肠镜检查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服中西药物无效。处方:天枢(双取,针用平补平泻)、神阙(隔盐灸)、足三里(针用补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巩固治疗3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嘱其每日悬灸足三里做保健灸。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本文编辑:李倩倩)

 

 


作者单位:272600 山东,梁山县人民医院

日期:2010年1月13日 - 来自[2009年第5卷第5期]栏目

中国研究者探讨内置式三焦点牵引器重建下颌颏部的动物实验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第42卷第9期 中国研究者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内置式三焦点牵引成骨器,探讨其应用效果。研究者选取4只杂种犬,手术均截去下颌颏部骨组织,制造出25~30mm的下颌骨正中联合部位骨缺损动物模型。在两侧骨断端分别制作一个宽度约10mm的骨输送盘。安装自行研制的内置式牵引成骨器。术后1周开始加力,牵引速率0.5mm/12h,在13~16d两侧输送盘在正中对接后,牵引结束。术后分期拍下颌横断袷片,在牵引完成后固定第12周时处死动物,取材并观察新骨形成情况。结果发现所有受试动物均耐受实验全过程,牵引器未见断裂、锈蚀。下颌骨缺损被恢复,牵引区内新生骨组织成熟且骨量充足,两输送盘之间可见增厚、粗糙的外骨痂,已达到骨性愈合。由此,研究者得出结论,自行研制的内置式三焦点牵引成骨器为临床修复下颌骨颏部骨缺损提供了新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