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生日去哪儿玩:学 老 三 百 问 (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46:46

德  经  篇
155、老子的“德”字主要内涵是什么
     德者,道之德。修道的而有得,谓之德。德统于道,而生于道。以道化人,也叫做德。因此,德有三义:一、道的自性的体现;二、修道而有得;三、度人济世的行为。这是善为道者,证之于己,性命双修,心身俱有所得。
156、怎样理解老子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上德的人,不以德为德,所以有德。德是修道而有德。上德者,乃“修之于身,其德乃真”(54章)之德,为以我合道,化私妄昧为公正明。这种得道玄德的人,不以德为德,乃“以百姓之心为心”(49章)而浑无我心的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20章)遂心所欲所为,而不渝于道。这种人无心于为德,而德自然来归,是以有德,与天同德而合于道。
157、何谓“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下德的人,心中以德为德,唯恐失德,又处处有心于为德,有道是:“有心为善不是善”。因此,反而无德。因为他是从个人私利出发而去为的,所以下德无德,而不合于道。但是,这种人在社会道德中是难能可贵的,在上士闻道后又是积德进道的始基。
158、何谓“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也”
     上德者,最崇高的德,即大德、玄德。因为它无心于为德,不以德为德,是以有德,而合于道。无为者,以人之道合乎天之道,法天道的自然而无为。圣人无心于为,纯任自然,乃“无为而已,则无不治矣!”(3章)此即无不为的最妙注解。
159、何谓“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上仁者,是最崇高的仁,泛爱大众,而心无所偏,关心的是仁被天下,而不是一己之私,一己之德,所以上仁近德。
160、何谓“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义者,是最崇高的义,有心于为,以义制心,权衡真妄,较量得失,以之裁正天下的是非,挽回民心,匡救人道的失落。
161、何谓“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上礼,是最崇高的礼,乃良好的行为规范,完善的社会典则,是为人人所共当履守的。客气就是守礼的表现。但它亦有时而穷,世人“莫之应”,不予理睬。对于无视礼节的人,不得不扬臂而引导他,使之就范。
162、怎样理解“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到了礼的阶段——封建社会,则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忠”者,竭诚尽心,“信”者,信从不疑。忠信都是出于内心的自觉自愿,是朴实的表现,而不是受制于外,不得不为,勉强造作的。忠信不足,失于浇薄,方继之以礼来规范人们,已含有强制之意,所以礼是“乱之首”,萌发着祸乱的种子。因此是忠信的淡薄,而产生动乱的开始。
163、老子的德与道的关系是怎样
     德是生于道,统于道,而又归于道。道之与德,原不分离,从人之道以至圣人之道来说都是法天之道,法的结果,体现为德。它包含性命双修,心身俱得,形神俱妙,这是得之于己,德之在内者;它同时又包含以道济世,施之于众,所谓建德、积德,为德之在外者。两者相根相生,相辅相成,“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故“道生之,而德蓄之。”(51章)
164、怎样理解“居其厚“和“居其实”
     老子说:“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38章)所以大丈夫居处于淳厚,而不居处于浇薄;居处于朴实,而不居处于荣华。大丈夫是指闻道而强行有志,抱道含德,道德为心,“唯道是从”,(20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宠辱不能惊,毁誉不能干,慈心救世,以道莅天下,为人生的历史使命。修炼者成就自我,大丈夫顶天立地,以道自任,弘扬大道科学于世的宏伟志愿,而善居其厚,善居其实,善积其德,而遗弃其薄其华,永远卓然独立。
165、何谓“得一”
     “一”者,道的本体也,朴也,太极也,即“混而为一”(14章)之一,“道生一”(40章)这一,亦即“有物混成”(25章)之物也。老子举一以说道,是以得一就是得道。
166、怎样理解“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
    “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这是老子揭示修道得一的途径。“以贱为本”方至于贵,“以下为基”,方至于高。可见,人生修真大道的基本在于下,在于贱,亦即圣人必处恶受垢受不祥,方成为圣人的道理所在。唯有自处于贱,自处于下,戒慎恐惧,慎终若始,方可成就人生价值的升华,于是善为道者的道德人格,大道境界,乃自下贱而臻于高贵,即自凡夫俗子而成真入圣了。
167、怎样认识“有生于无”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这就是说宇宙万物莫不生于有,而有莫不生于无,究竟言之,宇宙万物皆从无化生也。宋常星说:“无,是为造化之枢纽,品江之根柢也。所以妙有之理,妙有之气,妙有之动,妙有之用,皆从无中发将出来,故曰有生于无。”
168、何谓“反复运动律”
   “反者,道之动也。”(40章)反是天道的运动,亦是天道的运动规律,一、反,通返,返回,返还,复归之意,它是道的运动规律——周行不殆律的特点。二、反是相反,“万物负阴而抱阳”,莫不内含着相异相反而相负相抱的对立面,各向对立的一面渗透,“冲气以为和”(42章)结果是相根相生,和谐统一。这个反字,蕴含着这两方面的意义。姑且称它是反复运动律。
169、何谓“柔弱作用律”
    “弱者,道之用也。”(40章)在道之动的全过程中,弱乃其作用的整体显现,大道也,万物也,人生也,以其柔弱而饱含无穷的生命活力,充满无限的生机,而发挥无尽的妙用,展示无极的前景!老子以“弱”来显示“道之用”,有其极深蓄的意义。这是道的作用规律,它的总特点是弱。姑且称它是柔弱作用律。
170、何谓“无有相生律”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无与有,似相反,实相成,是道之统一体的两面,老子认为是始(少女)与母(母亲)的关系,而不是排斥对抗。但无虽含万有,生万有,有象、有物、有精、有信,而且“其精甚真”,(21章)却是处于微希夷的恍惚状态,不是常人感官所可触知的道之本体,因此强称它为无。姑且称之为无有相生律。
171、老子对于闻道有何写状
     老子认为世间人士分为上中下三种类型,对于大道则因类而异。
     上士,就是具有大智慧的上根之人,闻道而深信不疑,勤而行之,“修之于身,其德乃真”。(54章)这类人能够持之以恒,坚韧不拔,是有崇高理想目标,所以修证于道,不离它的根本,从而达到了真人的境界,取得“深根固柢、长生久视”(59章)的效果,而且扩而大之,道化于天下。
     其次,中士闻道而疑信参半,所以若存若亡。
     最后,是下士囿于世俗的成见,乃大道的绝缘体。对于“微妙玄通,深不可识”(15章)的道必然大笑之。
172、何谓“夷道若纇”
     纵然“大道甚夷”,(52章)然而,人之道则不然,以其异化于道,受染于欲,由来已久,乃深入于内在的身心,内在的心灵世界,且形成妄昧的根深固柢,是谓劣根性。上士行于十分平坦宽阔的大道,仍然要犹豫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视大道好象丝线的结节难解,崎岖不平,一是防止为自己私欲与知见所障蔽,一是大道幽微玄奥,要不断地以科学态度来上下求索,不可陷于盲区或误入迷信的歧途,是以视夷若纇。
173、何以“广德若不足”
     上士闻道,修之于身、于家、于乡、于邦、于天下,而其德也由乃真、乃余、乃长、乃丰,以至于乃溥,这是修道进德的五个境界。上士所以能步步进展,不断道莅天下,德化于世,正是由于他成功而不有、不居、永远好象不足。道无止境,德化无极,上士以宇宙为怀,纵然广德,仍然若不足,较之宇宙境界,不啻一微尘也,何足之有哉!
174、为何“建德若偷”
    上士修道建德,出于自然,不求人知,忌为人知,好比偷窃,唯恐被人发现,要偷偷地去做,有了功德,不但不自居,不自伐,反而“犹兮!其若畏四邻”,(15章)生怕被四周的邻居知晓,因为有心为善便是恶。上士的德,是不德,是玄德,是修道的自然结果。
175、何谓“质真若渝”
     上士质朴纯真,纯任天然,正是修道返朴归真的结果。修道正是修此质真,修得人生本性(本质)的纯真朴素,是谓得道,乃修真的真谛。因为没有粉饰加工,保持其自然状态,看来“浑兮!其若浊”,(15章)反而好象污浊。以其本性本质的至真,反而若渝。
176、何谓“大白若辱”
     上士纯白无染,一片天真,“和其光,同其尘,”(56章)反而好象污垢,正是“知其白,守其黑”(28章)的体现,正是修真之士心灵境界和大道风格的显现。
177、何谓“大方无隅”
     广大的区域是没有边隅的,以喻大道没有边限,道无止境,德无尽头,修无封域。因此,将有限的自我溶入无限的大道,无边无隅,须永不停滞,永不自封,永不盈满,永远奋进!
178、何谓“大音希声”
     最大的声音是“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王弼)大道不可言说,“道可道,非恒道也,”(1章)修证于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大道又是阳春白雪,曲高而和者必寡,不可于凡俗的声音中求之,是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70章)为道须有真知,而后方得真行,力行也。
179、怎样理解“大象无形”
     最大的形象是“惛之而不得,名之曰夷”,“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14章)“故象而形者,非大象也”,(王弼)最大的形象是无形的,,是摸不着的,这是道的本体。
180、老子以何种最简明最深刻最正确最完满的公式表述宇宙生化过程
     宇宙的化生过程,老子以最简明最深刻最正确最完满的公式予以表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来表述万物之所以化育、产生和存在。
181、何谓“负阴抱阳律”
     负阴抱阳律,相根相生,相反相成。要认识万物皆负阴而抱阳,在道中的一阴一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它们是负阴抱阳,相根相生,互为因果,而不可或离的。修道首要修此阴阳,使之不偏不离,使之充实饱满,使之高度和谐,共处于统一体。
182、何谓“冲气为和律”
     冲气为和律,相冲相融,交通成和。要认识这种和谐统一,是冲气为和的结果。要修练阴阳精气使之柔和充实,像婴儿那样“精之至”,“和之至”,(55章)呈现生气勃发,生机无限。
183、为何“强梁者不得其死”
     强梁,刚暴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这是上古的遗训,刻于周代《金人铭》上,用以垂示后世。它背叛道德,不从经教,尚势任力。“坚强者,死之徒也”,(76章)“是谓不道。不道,早已。”(30章)因此,强暴刚猛的人不得好死,是必然的结果。
184、何以“天下之至柔”可以“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老子所提倡的至柔,非世人所认识的至柔,乃大道的至柔,是为百炼金钢化为绕指柔也。它之所以能够“驰骋于天下之至坚”,乃因其“出于无有”,是出于道的本体——虚无,没有形体,不可言状,实是无中之有,柔之至也,仿佛是虚无,如今日所谓的“外气”,方能“入于无间”,进入没有间隙的至坚之物,而无有阻隔,无所障碍,由是而显现至柔的无穷力量和无比的作用。
185、怎样理解“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圣人以其身教重于言教,道莅天下,德溥众生,如风吹草偃,是乃“无为之益”。宋常星说:“以此至柔之理,通乎无穷,贯乎无有,弛骋而入于无间,不有声色,不可名相,故曰不言之教。以不言之教,妙万物而不遗,入万物而无间,不行而至,不疾而速,不动而信,不劳而成,不见有生长之功,不见有变化之能,各遂其生成之理,均得其造化之妙,此正是无为有益之妙处也”。
186、应如何认识与把握“损”与“益”的大道辩证法
     要深识“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43章)的大道辩证法,把握祸福倚伏之理,损益相因之机,以柔弱卑下自处,于己是退其身、外其身,乃吾无身,如是则我有何患?以损求益,以大损求大益,复以无所得为真益,乃大道的玄德也。
187、怎样理解老子的“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名声与身体,哪个更亲切可爱?身体与财货哪个更众多?世人一定会说是身体可爱,身体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名声是身外之物,财货足以养生即可,过多反而害生,但当身临其境,心溺其中之际,有几人能够“恬淡为上”(31章)而以淡自养?能够超然处之,而不以身殉名、殉利,不以身殉“难得之货”,(12章)伤性残生,至死不能自已?这种人沉溺世俗,为荣华富贵,苦苦穷追觅,自甘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而为天道所不容,以妄为常,“不道,早已。”(30章)
188、怎样理解老子的“得与亡孰病”
     对于汲汲所妄求的名与货,究竟是得与亡哪个更为病害,而危及生命呢?此为究极之间,触及人生的本质矣!是为无比深邃的人生辩证法,是为人心异化病的根结所在,是为老子救人济世的釜底抽薪法。释德清说:“世人不察,每役役于名利之间,贪得而无厌,戕生而伤性。与夫贪得而身亡,不若存身而远害,故曰“得与亡孰病?”
189、怎样理解“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对于名利财货贪爱过甚,必定会大大地耗费自己的生命,对于财货珍宝藏得过多,必定是“金玉盈室,莫之能守”,(9章)而适以厚亡,甚至危及生命。老子希望人们能以身为重,以物为轻,看重自身的生命价值,明白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可以欲伤其本性,伤其生命,而迷失人生的真谛,陷入“贪夫殉财”(《贾谊·鹏鸟赋》)的深渊,而不能自拔,不能自归于道。
190、怎样理解“知足不辱”
     知足者,自足于内心,自足于已得,要足于其所当足,且足于常人之所未足。它的标准是“常”,是“和”,即要自足于道。知足所以不辱,以其少私寡欲,恬淡为上,不贪求,知有守无,知荣守辱,何辱之有?
191、怎样理解“知止不殆”
     知止者,自止于内心,自止于已得,要止于其所当止,且止于常人之所不愿止。它的界限是“私”,是“妄”,即要不离于道。知止所以不殆,以其戒慎恐惧,慎终若始,于其“大道甚夷”之途,留有充分余地,宁退尺而不进寸,没有丝毫贪功冒进之心,绝无投机取巧之意,何殆之有?
192、怎样理解“大成若缺”
     不纯,方成其世界;不全,便是大全。世上没有圆满无缺、十全十美的事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客观事物的自然反映。以之自处,虽然大成,视之若缺,永不自满,永不自足,成功不居,方能日益于道,而不停滞危殆;以之待人,不可求全责备,更应于若缺之中,求其大成之所在,此之谓集腋成裘,集思广益也。
193、何谓“大盈若冲”
     满招损,谦受益。好象山谷、江溪、大海那样虚旷,方能不断充盈受益。
194、何谓“大直若屈”
     世上没有直路,事物没有迳情直遂的,所以大直而若屈。唯有若屈,方能成其大直。
195、何谓“大巧若拙”
    大巧,返朴归真,与道合一,看似笨拙,浑然天成,叹为鬼斧神工,而没有雕琢的痕迹。
196、何谓“大赢若绌”
    唯有若绌,方能大赢,“治人事天,莫若啬”,(59章)含而不露,啬而善施,重于积德以进道,好比“良贾之深藏若虚”。
197、何谓“大辩若讷”
     大辩者,不言之教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望及之矣”。(43章)因此,圣人不得已而言,一是希言、贵言,一是“信言不美”,“善者不辩”,(81章)最好是“不言而善应”,(73章)决不以不信的美言来讨好人,来作交易。所以好似口吃的人,讷讷不善于言辩。
198、怎样认识“躁胜寒,静胜热”
   “躁胜寒,静胜热”,即阴阳生克的规律,躁属阳,寒属阴;静属阴,热属阳。躁则阳生,可以胜寒;静则阴生,可以胜热。老子于此揭示客观自在的自然辩证法。宇宙自然之道如此,治病养生之道如此,治人事天之道如此。
199、怎样理解“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清静,是大道的本初状态,虚无、无名、无欲、无为,乃是天下的纯正之道。清静者,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是以“清静可以为天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37章)“我好静,而民自正”,(57章)此是老子所提倡的无为之治,“无为而无不为”。(38章)
200、怎样理解“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
     这句名言,是老子对人类异化,人心的私欲的无情揭露和深刻的批判。私欲,是导致一切罪、祸、咎产生的总根源。总结历史教训:“罪莫大于可欲,”私欲为一切罪恶的渊薮,利已主义实为人类最凶恶的敌人;“祸莫大于不知足”,不知足为一切灾祸的最大根源;“咎莫惨于欲得”,欲得为一切灾咎最惨重的根因。
201、老子的“知足之足,恒足矣”说明了什么
     老子的“知足之足,恒足矣”,启示知足恒足律,教人“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而以追逐名利、贪恋权位、妄求财货、迷醉享乐为人生修身治世的大戒。
202、怎样理解“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由于圣人大公无私,大正无妄,大明无昧,天人合一,虚灵不昧,宇宙中古往今来万物的信息,可以心有灵犀一点通。庄子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天地篇》)圣人性真自足,则智周万物,无幽不鉴。故天下虽大,可不出户而知;天道虽微,可不窥牖而见;以其私欲净尽,而无一毫障蔽故也。
203、何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李嘉谋说:“为学所以求知,故日益。为道所以去妄,故日损。知不极,则损不全。故曰益者,所以为日损也。”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许永璋说:“旧妄方损,新妄复萌,故必须损之又损,始能达于无为之境。”
     一益一损,不益不损,不损不益,损益不二,这是老子的损益观。
204、如何理解“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是善为道者“道法自然”,(25章)返朴归真,与道合一之后的真人境界,就是一切顺应自然规律——大道之“常”,不背离此“常”,不妄自追求自己的目的,只要遵道而趋,以辅自然,便可以实现无不为,天下万事万物随之而自正自化。
205、怎样理解“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圣人永恒没有个我的心意,绝不师心自用,既无去一切世俗之心,也无去所有的我见、我明、我情,而“以百姓之心为心”,心中唯百姓,慈心救世,胸怀天下,一切言行以百姓利益与幸福为依归。
206、什么是老子的大道生死观
    “在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人类自不例外。当其出之于道,生命诞生了,是从无生有,当其入之于道,生命死亡了,是自有返无。皆是道体的变化流转,一气的周行不殆,乃自然而然的过程。这就是老子的大道生死观。
207、对道之尊,德之贵,为什么说“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车载说:“老子提出''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见解,说明万物是在无为自然的状态中生长的。万物的生长,是顺应着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而生长的,各自适应着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而生长的,根本就不能有所谓主持者加以安排,然后才能生长的。”尊道贵德是人生历史的使命,它是人生的根柢所在,它是生命哲学,心性哲学的灵魂所在;它是把握命运升华人生的唯一途径,它是人生真善美境界的升天梯。
208、怎样理解“尊道贵德律”
     老子所提示的尊道贵德律,乃属于自然辩证法,是“莫之爵,而恒自然也。”尊道贵德,本是人生的自然,本是人生的应然。昧之者,乃“虽智大迷”(27章)之徒,则“不知常,妄作,凶”,(16章)“不道,早已”。(30章)由此可见,人生须尊道贵德而努力修真,这是人生应有的课题。
209、老子如何提示“无中生有律”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天下万物,必有其始源,以之为天下万物的母亲,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有者,母也;无者,始也。始者,少女也,“无名,万物之始。”(1章)母者,母亲也,“有名,万物之母。”(1章)始、母俱是道的周行运化,唯所处阶段性不同,但又相依相从,密不可分。
210、老子怎样提示“得母知子律”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即得本知末,执本御末也。不得其母,何知其子?是以老子修真大道乃着重于“深根固柢、长生久视”。(59章)此其母也、本也,其余乃其子、其末也。其母如何“既得”?乃从天下万物之始以求之,就是从大道原始根源处求之。“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4章)便指明修真证道,处世待物,要执古御今。
211、何理解“知子守母律”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其子既知矣,不可舍本以逐末,而流散于无穷,须复守其母,以母御子,以本御末,庶几母子相应,根深叶茂,于是则没身不殆矣!
212、如何理解“塞兑闭门律”
    “塞其兑,闭其门”。塞住我身嗜欲的孔窍,关闭我身嗜欲的门户,使之内不出,外不入,我但守朴而无为,守静而不欲,何来穷困之有?与道合其真,与天合其一,与万物合其体,从容大道,自在弘道,如是而已,如如自在啊!
213、老子如何提示“见小守柔律”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大道“玄之又玄”,(1章)如何观妙观徼,何能进入“众妙之门”?(1章)无见小之明,如何能“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64章)贵明于见小,防微杜渐,以求上工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也。
     “柔弱者,生之徒也”,“故坚强居下,柔弱居上”(76章)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78章)以“弱者,道之用也”,(40章)是以“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43章)唯有守柔之强,方免蹈“强梁者不得其死”(43章)之复辙。善为道者,守柔之强,乃“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33章)之所致。
214、老子如何提示“用光复明律”
   “用其光,复归其明”。因袭大道之常——根本规律,永不离失,从而“无遗身殃”,永葆此道,而“没身不殆”。其常、其要,即“用其光,复归其明”,道尽用光的千古要妙,挽救无量私妄自误的众生,其所以半百而衰,其所以英年早逝,其所以陷入邪途险区,动皆之死地者,从其根本处来说,则是不知得母守母,以致用其光,不能复归其明,人生三宝精气神,耗之于外,竭之于内,难以逃脱“不道,早已”(30章)的危难。
215、怎样理解“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路途异常遥远,大道工程异常伟大,大道事业异常崇高,我们对于大道的认识与把握,远远落后于客观自在的大道;同时,又有种种甚至是难以逾越的时代历史的,社会环境的以及自身先后天的局限,因而不得不显得有所偏离。要时时做到“唯施是畏”,极其困难。唯对大道科学有深切独特之知,方能高瞻远瞩,大明无昧,而“唯道是从”,(20章)步步走在大道上。
216、何谓“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老子深深为民众的舍正就妄,舍弃坦夷的道,偏偏爱好崎岖小径而浩然长叹!芸芸众生,对平坦的大道,竟然舍弃之,而迷恋于斜径。民之所以好径,是其主观世界——心灵王国的私妄昧作崇,自然与大道的本性格格不入,而本能地反抗,自我局限,一叶遮目,不见泰山,乃沦为“虽智大迷”(27章)之徒。
217、何谓“盗夸”
     老子骂无道昏君为“盗夸”,即强盗头子。老子以简炼的文字,高度形象地描述历代“盗夸”的典型。看!朝庭十分整洁,衣服华丽,文采锦绣,佩带着锐利的宝剑,餍饱丰盛的太牢般的饮食,资财货物绰绰有余,却使国家仓库十分空虚,田园十分荒芜!这就是老子对盗夸——无道昏君的尖锐的讽刺与深刻的鞭挞。
218、何谓“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善于建德的人,得以深根固柢,外物外力不可以拔动他;善于抱朴的人,得以慎终若始,俗情俗利不可以脱离他,是以“子孙以祭祀不绝。”是以建德抱朴,为人生之宝、传家之宝、传世之宝,家族以至民族的生命以绵延不绝,后继有人。
219、老子如何提示“积德进道律”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唯有修道于身,身化于道,他的德才会真实,便从世俗之人而升华为有道的真人——真正的人。这是修道的根本点,是核心所在,然后,以此为基点,由之而生发而扩展,道之“场”似一个同心圆,不断地充实扩大,于是修之于家、于乡、于邦、于天下,随着不断深入地弘扬大道,随着其修之范围的扩充,而其德遂由真而余、而长、而丰、而溥矣!这是人生修真辩证法,也就是积德进道的规律
220、何谓“同类观照律”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此“五观”皆同类观照,非同类不足以观照也。同类之物,具有相同的质的规定性,方具备相比相照的条件。观的方法,是以道观照,以修道之身,观乎他人之善与不善,以为我的师资要妙,力避“虽智大迷”(27章)的误区与陷阱。其师其资。一正一反,以之为镜,助我证道。
221、何谓“实践知然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老子的知其然,乃根据他们不同的实践事实,不同的现实效果,以道观照之,而后知其然之大有分别也。老子从为道大成者子孙以祭祀不绝的历史性实践出发,进而纵观古往今来无数修道者的实际,以之来检验大道,总结此“五修”论,而知天下之然的结果。
222、如何修道含德
   一要德返于初,似人生之朴,没有私欲妄见。
   一要含蓄其德,“建德若偷”。(41章)
   一要“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41章)
   一要“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81章)以无积而有余。
   于是方能达到“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不断地含蓄积累德性,纯厚似初生的婴儿那样。这是归根复命的要求和体现,是修炼“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59章)所结出的硕大的正果。
223、怎样理解“知和曰常”
     知道“和”叫做“常”。王弼说:“物以和为常,故知和则得常也。”
    “和”者,“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唯有此和,方能“三生万物”;(42章)唯有此和,才是生命的常态。和,是阴阳两种精气相根相融的结果,是万物生存的最佳状态。一团和气返婴儿,一团和气万事兴。因此,唯有真正认识并把握了“和”,才是合于大道之“常”;唯有真正认识并把握了“常”——大道的根本规律、大道的常态,才是明白大道。
224、何谓“益生曰祥”
     唯有善为道者有益于生命,才是得道之祥。“祥”者,吉祥也,祥光普照,光明无限。善为道者,正当的要求与追求,可以如愿以偿,有了罪咎,可以免除,这便是祥的含义。
225、何谓“心使气曰强”
     唯有君主之官的心,能够使命元气,才是真正的强。“强”者,“心使气曰强”,可知老子以心使气为强。“心使气曰强,”正是“抟气致柔,能婴儿乎?”(10章)的途径与工夫,如是方能“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226、怎样理解老子“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之说
     万物一到壮年,便即衰老,叫做不合于道。就人生来说,不但不能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尤其不能我命由天亦由我,突破先天遗传基因的局限——天年的局限,而“深根固柢、长生久视。”(59章)反之,半百而衰,英年早逝,它乃“不道,早已”,是为人生莫大的悲剧。
227、怎样理解“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真知大道的人,不说,以其“行不言之教”(2章)也;说的人,不知“道”,“道可道,非恒道也。”(1章)宋常星说:“默契道体,谓之知。不言者,心与道合,惟自知自行,未尝以言语显露其妙。”又说:“世间言道者,多因未悟,故多生议论;议论生而道愈晦,以无形无体之物而欲以言语形容,必不能尚其妙,则所言或入于支离,或流于偏僻,而其心实未知道,故曰言者不知。”
228、何谓“玄同一切律”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56章)善为道者,臻此境界,世俗的亲疏,利害,贵贱,以至生死等等,固自无动于衷矣,我自超而越之,玄而同之,我但与道合真,与天合一,“故为天下贵”矣。
229、老子“治邦安民之道”包括哪些主张
     老子“治邦安民之道”包括三方面,即:“以正治邦”,“以奇用兵”和“以无事取天下”。
230、何谓“以正治邦”
     治理邦国的政治,出之于正道,而不允许有一毫之私智作用于其中,它要求统治者,必须是圣人,以道莅天下,心似慈母,以百姓之心为心,没有私欲和妄见,唯以“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之道,推已及邦,相化于道而已。是为“正善治”。(8章)如是则可常可久,德溥天下,百姓风从。
231、何谓“以奇用兵”
     邦国须有国防,方能自保自全。因此,老子坚持正义自卫战争,而反对侵略战争,以之图存救亡。所以在战略上要“以奇用兵”,出奇制胜,“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36章)国防机密和尖端武器不可轻泄,而陷于被动挨打,重在自我防御、自我保护,“果而已矣,勿以取强焉。”(30章)虽奇,而不失其正,不离于道,虽战,而出于不得已,不失其慈,复归于道。
232、何谓“以无事取天下”
     无事者,非无所事事也,乃我但“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29章)盖以其私心妄求也。天下者,非可一已而私之,只有“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13章)只有“修之于身,其德乃真”,(54章)而后推而广之,及于家、乡、邦、国,以至天下,其德及含积之厚,而有国之母,遂为百姓乐推而不厌,是谓“以无事取天下”。
233、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为”说
     无为者,非俗人常人所能悟解的,尤非无所作为之谓,乃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至于无为”。(48章)可见,老子之无为,是修道的至高境界。它是损尽私与妄,损尽一切非道的思维定势、思想感情、个人性格,生活习惯,又损去己之多余,以奉天下,是为无为。
234、怎样理解老子的“无事”说
      肖天石说:“能无事于心,无物于心,则自万欲不起,一念不生,清明在躬,虚灵不昧,神化天行矣。”无事者,我既无为,既好静了,自然无事于外求,无事于天下,心化于道,一切唯道,一切自然,何事之有?
235、怎样理解老子的“无欲”说
     无欲者,我无去世俗一切的私欲,乃“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20章)吾之所欲,即道之欲,我本非我,何有我欲?进而欲而不欲,唯其自然,唯其大道,何欲之有?
236、怎样理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难,幸福之机却依倚在其中;幸福,祸难之兆却潜伏在其内。换句话说,好事和坏事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历史上《淮南子》中讲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祸福互相转化的实际例子。
237、怎样理解老子的“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是正奇相生,善妖相化,相互倚伏,循环不已。“这正是以反语的句式肯定了这种转化是经常的,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绳准,而绝非是什么不可知论,神秘主义思想的流露。”(张松如)
238、怎样理解老子的“善啬”说
     啬者,通穑,古代农夫叫啬夫。老子要求善为道者,要效法农夫,不但善于播种耕耘,尤其要善于敛藏俭用,要以啬为治理人世,奉事天道。
239、怎样理解“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国也,身也。譬如榕树,唯有深其根,固其柢,盘根错节,紧紧结合于大地,方能屹然挺立,而不为十二级台风所拔;方能充分吸收养分,而枝叶茂盛,欣欣向荣,长生久视,不但长寿,而且健康。
240、怎样理解“治大邦,若烹小鲜”
   《诗经·桧·匪风》毛传;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治大若小,举重若轻,视“大邦”若“小鲜”,虽至难实至易,以其“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63章)须知“烹小鲜”,一须掌握火候,过犹不及也;二须依其固然,辅其自然,依照其固有自在的规律,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于“辅”字上,辅助促进其自然之趋势而已,而不敢为也,稍有随意妄为,必定失败。
241、怎样理解“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
     法天之道,以治理天下,大邦以谦下对待小邦,就可取交小邦;小邦以谦下对待大邦,就可以取交于大邦。它们或者谦下以取交,或者谦下而被取交,其所以然者,都在于善“下”。
但是,作为大邦,是居于主动,所以有力量来“兼畜人”,作为小邦,是居于被动,所以要争取“入事人”。这样双方“皆得其欲”,俱遂其所欲,团结一致,实现天下的和平共处,相安于道。大邦一方得天地的独厚,更应谦下自处。
242、怎样理解“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出之于道的“美言”,可以博得人们悦服;体现大道的“尊行”,可以施加人们的身上。有道之士,其言自是“美言”,朴素自然。“美言”,美妙传神,藉以弘扬大道,众人受其“美言”之益,如饮甘露,于是遂顿生向道之心。
有道之士,其行自是“尊行”,出于其自身的“玄德”,或直接地施加于人,跟从他修炼大道,或受其“不言之教”、“无为之益”,(43章)而无形之中感悟大道,信心奉行。
243、何谓“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无为者,无去世俗的私心妄为也;然后,臻于“无为而无不为”的至高无上的大道境界,而遂其“无为而无不为”的大道无穷妙用,乃是“为无为”也。
     无事者,无去世俗的争竞俗事也;然后,臻于“将欲取天下也,恒以无事”(48章)的大道境界,而遂其“我无事,而民自富”,(57章)“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37章)的大道无形妙用,乃是“事无事”也。
     无味者,无去世俗的浓腻滋味也;然后,臻于“道之出言也,曰:淡兮!其无味也”(35章)的大道境界,而遂其“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35章)的大道微妙大用,乃是“味无味”也。
244、怎样理解“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圣人者“以百姓之心为心”,(49章)慈心济世救人何怨之有?纵于弘道之际,俗人有所怨矣,圣人乃大其小者也,多其少者也;无论其怨之小,之少,均郑重对待,而以德报怨,务使和而化之。
245、怎样理解“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圣人者,深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4章)深知弘扬大道科学,乃天下最难最伟大的事业。是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46、怎样理解“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圣人知易守难,深以“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的历史经验为座右铭,以其重视困难,是以终无难矣;以其“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64章)
247、怎样理解“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其脆,易判也;其微,易散也”
     它安定的时候,容易持久啊!它未有征兆的时候,容易图谋啊!它脆弱的时候,容易分判啊!它微细的时候,容易解散啊!
     这四句话,老子点明自然辩证法的妙用。
     老子要求我们处事要正确地把握时机,从而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辅其自然,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248、如何理解“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
     老子要求我们走在事物变化的前面,“于其未有”,尚未酝酿成熟显露有形之际而为之;“于其未乱”,尚未酿成大灾变为混乱局面之际而治之;此是为之治之的最佳火侯——“度”,所谓“未雨绸缪”,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也。
249、老子是怎样论述“量变到质变”的自然辩证法规律
     老子揭示自然辩证法的规律是量变到质变,没有一定的量变,是完成不了质变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毫末的生发,何来合抱的大树?没有累土的筑起,何成九层的高台?没有足下的起始,何致千里之行?
250、怎样理解老子的“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之说
     他们的“为”与“执”之所以“败之”,“失之”,是根本上违背了自然规律,由之于私心的主观妄为、妄执,其败其失是注定了的归宿。
251、怎样理解“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
     大道者,反俗也。圣人之欲,非世俗之欲,乃欲世人之不愿欲、不能欲。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正是人之所弃,我之所宝;人之所宝,我之所弃啊!世人之所欲,是“难得之货”,圣人与俗相反,是“不贵难得之货”,则复至于大顺,大顺于道。
252、老子如何揭示“辅其自然律”
     老子揭示辅其自然律,是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辩证关系的主要规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51章)于尊重客观规律的大原则下,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主客相融,求得最积极的最有成效的结果;于此同时,严肃地指出要坚持“而不敢为也”,若是违背了此大道自然之常而敢于为者,未有不是“为者败之”(29章)的。
253、何谓“不以智治邦,邦之德也”
     不用智慧来治理邦国,是邦国的福德啊!宋常星说:“治国者,宜乎无事无为而已,不必用智也。使民安其居,乐其俗,甘其食,美其服。不出私智,扰之于民;不用机巧,乱之于政;天下共乐于太平,朝野相忘于无事,非国之福乎?”
254、“江海”何以能成为“百谷王”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谷众流之王呀!因为它善于自居卑下,因此能够成为百谷众流之王。
255、老子的“三宝”是什么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56、为何“以慈为宝”
     以慈为宝,心慈气柔,心慈气顺,心慈气和,心慈气祥,自然百体柔和,心健体康。有其内必发于其外,是以心慈面善,容光焕发,和气可亲,和气致祥,自然似磁石的吸铁,有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凝聚力,亲和力,可以众志成城。“夫慈,故能勇”,“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若以慈恒之”。因此,善为道者学习老子第一个至要的法宝,便是“慈”。
257、为何“以俭为宝”
     以俭为宝,心俭不奢,心俭自足,心俭自广,心俭自乐,知足常富而不辱,知止常安而不殆,以俭养德,心不贪求,自得其乐,而不乐俗人之所乐。唯慈能俭,俭以养德,乐天知命,大顺自然。心俭欲寡,虚静自致。俭于嗜欲,可以养精;俭于言语,可以养气;俭于思虑,可以养神。因此,俭为第二个至要的法宝。
258、为何以“不敢为天下先”为宝
    以不敢为天下先为宝,后而不先,不是不要先,而是不敢为先。先非可为者也,其先其后,是大道规律的显现,是自然的结果,不是有心妄为、矫揉造作可以实现的。“先后之相随”,(2章)或先或后,此先彼后,昔日之后,转成今日之先,今日之先,适成来日之后,凡此种种,都是自然之道,岂是一己之私所可妄于强为的?因此,“为者败之,执者失之”(29章)是必然的结局。“揠苗助长”的古训,乃是不敢为先的最好注脚。因此,“不敢为天下先”为第三个至要的法宝。
259、何谓“善为士者,不武”
     善于为士的人,不尚武。不武者,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一切以道观之,唯道是从,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决不逞强好胜,决不强梁行事,而以柔自守,以弱自用,重于积德,何尚于武?尚武者,未有不是“强梁者不得其死”,(43章)殷鉴昭昭,“人之所畏,亦不可不畏”(20章)也。
260、何谓“善战者,不怒”
     善于作战的人,不暴怒。不怒者,“恬淡为上”。(31章)圣人之心乃“以百姓之心为心”,(49章)其心固慈,即使临战用兵,乃不得已而为之,亦迫而后应,后而不先,是决不打第一枪的,尤其是坚持大道,以德服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自是从容和豫。
261、何谓“善胜敌者,不与”
     善于胜敌的人,不短兵相接。不与者,不急促从事,不短兵相接,不孤注一掷,胜之以道,而不胜之以险(侥幸取胜);胜之以德,而不胜之以力,乃“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然而善谋”。(73章)
262、何谓“善用人者,为之下”
     善于用人的人,为他谦下。弘扬大道是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历史使命,唯有同心同志,方能同德同道,是以唯有善“为之下”,谦虚而不虚伪,朴素而不客气,自然而不造作,善下者,乃是具不争之德,有自然之善,下乃其谦德的本然流露而已。因此,善“为之下”者,唯以心交心。而阻隔上下相济以德,相交于道的,乃是世俗的私妄昧。因此,“善用人者”,于其“为之下”之际,自亦善于知人而善用,而善下也。
263、何谓“不争之德”
    “不争之德”,即玄德的最集中最完整的体现。唯有“不争之德”,方能善于“用人之力”,方能顺乎自然与天道合一。无论是处世待物,治身治世,作战胜敌,于己之善,是不武、不怒、不与;于人之善,是为之下。善为道者,以其不争之德,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264、何谓“配天”
    配天者,乃自觉地进而自然地以人之道配合于天之道,即以人合天,“天人合一”的理论,其源头处,即是老子的“配天”,以人配天,而非以天合人,是天人和谐,而非“人定胜天”,绝不是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对大自然予取予夺,随意改造。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极其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自然辩证法》第304—305页)
265、为什么“用兵”要“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兵者,不祥之器,所以有道者决不主动启其兵端,而以攻伐为事,只是居于客位,迫不得已而后应之,藉以自卫安民而已。一主一客,一刚一柔,敢与不敢,截然分明,乃妄与正的分野。古人用兵,以道御之,以德待之,素有不打第一枪,退避三舍之说。所以有道者决不多进一寸,而宁可后退一尺。此是:“善胜敌者,不与”,(68章)后而不先,天高海阔,何必逼虎伤人,短兵相接,非血流漂杵不可?一进一退,一动一静,一劳一逸,一躁一安,正妄分明,道与非道昭然,胜负之势判矣!
266、怎样理解“祸莫大于无敌。无敌,几亡吾宝矣”
    “祸莫大于无敌”,若忘乎所以,骄兵必败,“强梁者不得其死”。(43章)事物总是要走向自己的反面,心中无敌,目空一切,几乎丧失为天下贵的吾宝——道。由于“不知常,妄作,凶”,(16章)“不道,早已”,(30章)其覆亡可以立待。
267、为什么说:“抗兵相若,则哀者胜”
     两军相抗,兵力相当,则哀兵必胜。哀兵所以必胜,首先,决定于战争的性质,是正义的自卫战争,是以道用兵得到广大人民同仇敌忾的圣战;其次,决定于双方力量的对比,要积聚力量到相若的阶段,方可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决定战争的胜负是人心之向背,因此,哀兵必胜。
268、老子为何说:“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
    “无知”者之所以“不我知”,其原因是害于私,蔽于盲,迷于智,惰于行,溺于情等。总而言之,无知乃是由于私心与妄见,而陷于昏昧的状态。
269、何谓“言有宗,事有君”
     言论是有宗有源的,其宗源乃是上古流传之大道。出之于无数先民修道的亲身实践,而得来的真知,不是无稽之谈。行事是有主宰的,即有正确的理论来指导的。这是理论认识来源于群众的历史实践,又用作行事的主宰。
270、何谓“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
     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高尚啊!不知道自己所应知道的,患病啊!两种截然不同对待“知”的态度,产生两种根本相反的效果;善为道者,要知其所不知,进而明于去取,明于知常,常于知知,明于自知,明于见小,明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14章)这是至高无上的。反之,不善于学习,不善于贵师爱资,不知其所应知,这是严重的病态。
271、“圣人”何以“不病”
     圣人以病为病,因此不病,不但善于治,更善于防,察在机先,掌握了主动权,这是由于他能够从事于道,以“知不知”为尚。所以,由人生于道的盲目无知、自发自在而进入道的自觉自为,复经精勤修炼而臻于自由自然,到达真人、圣人的高尚境界。
272、怎样理解“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
    老子着重揭示“威”之可畏,不可不畏,自人民以至圣人,概莫能外。威者,大道之威也,乃大道自身内在的力量与其内在规律的作用也。
人民如果不畏惧大道的威力,那莫大的威力就要来到呀!大威者,天威也。“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3章)失道者寡助,失道者早已。
273、怎样理解“无狎其所居”
    不可轻挤他的居处。要“居善地”,(8章)有个安身立命的处所,方得以修炼。张扬明说:“盖为道者,身固应有所居,而心尤应有所居,然后能心安理得,孜孜为道。”
274、怎样理解“无厌其所生”
    “无厌其所生”是世之统治者,不要以威加之于民,对于人民的居处、生活,不可排挤,不可压抑,使民不聊生,以致铤而走险,轻死作乱,于是则“大威至矣”。圣人则“以百姓之心为心”,(49章)其心如慈母对待百姓,自无挤厌之为。
275、怎样理解“自知自爱律”
     自知者,有知己之明,明于我是谁,真正地认识了自己,自觉地以我合道,而“唯道是从”,(20章)“唯施是畏”(53章)也。自爱者,贵爱其身,而不以身轻于天下,爱我之自身,以之为载道之器,弘道之资也。安居陋所,所以自知也;安贫乐道,所以自爱也;安其性命,所以不自见也;安于大道,所以不自贵也。
276、何以“勇于敢则杀”
     世俗的人,莫不“勇于敢”,而逞强贪竞,无所畏惮,其归宿,未有不是自招杀身之祸,乃“强梁者不得其死”(43章)也。“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76章)一味以坚强自恃,岂知至刚易折,乃取死之道。
277、何以“勇于不敢则活”
     有道的人,莫不“勇于不敢”,而柔弱自持,谦卑自守,处众人之所恶,唯施是畏,以人之所畏,亦不可不畏,故其归趋,未有不是“慎终若始,则无败事”,(64章)终于“成功遂事”(17章)而身退,得以深根固柢、长生久视。因此,“柔弱者,生之徒也。”(76章)
278、何谓“不争善胜律”
    “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夫唯不争,故无尤”,(8章)既善利,又处恶,自然不但无尤,而且善胜矣!
    “天之道,利而不害”,(81章)是为“不争而善胜”也,圣人效之,是以“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
279、何谓“不言善应律”
    “天道无亲,恒与善人”,(79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3章)顺之则吉,逆之则凶,是为善应也。而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天地不仁”,(5章)何言之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其行其生,未尝差也。故曰不言而善应也。”(吕惠卿)
280、何谓“不召自来律”
   “天地相合,以输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32章)“莫之令”,不召也;“以输甘露”,自来也。江海不召,而川谷自来。“万物归焉而不知主,”(34章)“不知主”者,不召也;“归焉”者,自来也。
281、何谓“繟然善谋律”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77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繟  缓而平易,雕琢万物,各肖其形,各成其象,品类繁多,无有全此而缺彼者,是繟 然而善谋也。”(宋常星)
282、老子揭露春秋末期社会动乱的三大根本问题是什么
      一、人民何以饥饿?“以其上食税之多也”。
      二、人民何以难治?“以其上之有以为也”。
      三、人民何以轻死?“以其上求生生之厚也”。
283、如何理解“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也”
    老子的妙方是,唯有不以有为养生,才胜过于贵重养生。“无以生为者”,此处之为,乃私心妄为也,非不要讲究养生之道,而是违反养生之道以厚生、贵生,所以难免“不知常,妄作,凶” (16章)也。善于摄生,从而得以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与道共长久。
284、为什么说“坚强者,死之徒也”
    坚强、枯槁者,死亡的事物也。它即使是貌似强大的庞然大物,也是缺乏生机,没有生命力的。老子概括此自然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坚强呀!死亡的途径啊!以树木强硬了,就易于折断的道理,深入论述强的不足恃,用兵恃强则不胜,若树木恃强则易折。
285、为什么说“柔弱者,生之徒也”
    柔弱、柔脆者,新生的事物也。它是不可战胜的,具有无限的生机,蕴存着充沛的生命力,依照着自身内在的规律,开辟着前进的道路,克服或排除来自内外的一切干扰,而坚持走完自己自然的生命历程。
286、怎样理解老子“坚强居下,柔弱居上”的规律
    善为道者,把握“坚强居下,柔弱居上”的规律,永远以柔弱自处,而不处于, 坚强。如果本身客观地处于坚强地位了,则要下之,抑之,知其坚强,守其柔弱。待人处事,唯求其善,有善果而已,切勿逞强求胜,当知其强,守其弱,而以“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得已”(30章)为大戒所在。骄、矜、伐、得已,此四者乃“坚强者,死之徒也”。犯之,自趋死亡之途。
287、老子怎样揭示“天道张弓律”
     宇宙万物自然之道,所以能够冲气为和,周行不殆,全在于此规律的作用。他对微妙玄通,深不可测的天之道,用张弓射箭中的事实作譬喻。拉弓射箭,贵在圆满中和,方能强劲有力而中的。欲要圆满中和,便是抑高举下使之“中”,损有余补不足使之“和”。能中能和,便自圆满,而有力以中的了。其中、其圆、其满,为了其和,而又是其和的显现,所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此为老子自然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288、我们为什么要铭记“天之道”
     善为道者,要深刻铭记天之道,以“损有余,以奉天下”作为人生的座右铭,作为理想的信条,信仰的核心,治病的圭臬和修真的准则;须警惕“人之道,则不然”的侵润腐蚀,严防糖衣炮弹,明察色情诱诈,戒慎私妄,切忌“损不足,以奉有余”,圣人“为而不恃,成功而不居”,胸怀恢宏,眼界开阔,心中唯道,咸其自然。
289、何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吕惠卿说:“天下之物,唯水为能。因物之曲直方圆而从之,则是柔弱莫过于水者也。”又说:“而流大物,转大石,穿陵谷,浮载大地,唯水为能,则是攻坚强者无以先之也。”究其奥秘,老子指出“以其无以易之也”。就因为水是没有任何外物外力可以移易改变它的本性。在任何情境下,不失其常,“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25章)此乃大道崇高伟大的品格。
290、“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何以“莫之能行也”
     柔的战胜刚的,弱的战胜强的,天下之人没有不知道的,然而却是没有人能够实行。因为世人则反之,所贵重的,是坚强,是阳,其结果乃失其根柢,失其主君,而没有不偾事的。
291、如何法水之不失其常
    一要明心见性,显现原始之天性、道性。
    二要读书明道以知常,修真证真以明常。
    三修身要重于积行,治世要慈爱百姓,处恶不争。
    四要善于以静御动,善于化己及人。
    五要“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25章)
    六要“虚其心”,“弱其志”(3章)“清静可以为天下正。”(45章)
    七要以柔弱为用。
292、何谓“正言若反”
    合道的正言,听起来好象是反言。这是由于俗人为性情所限制,拘于世俗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凡事脱不了利已主义,因此,正言、忠言虽合于道,却逆耳不入。善以若反的正言,逆耳的忠言,以至大道的希言、贵言、不言,来自律、自证、而使自己不失其常,不离根本、唯道是从。
293、何以说“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宇宙自然的大道,没有亲疏之分,它永恒给予善为道的大德之人。陈鼓应说:“老子却不以人的主观情意附加给外物,所以说自然的规律是没有偏爱的感情(并非对那一物有特别的感情,花开叶落都是自然的现象,不是某种好恶感情的结果)。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并不是说有一个人格化的''天道''去帮助善人,而是指善人之所以得助,乃是他自为的结果”。
294、怎样理解“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
     大怨已经产生了,虽然“报怨以德”,(63章)用德来进行调和化解,使之消泯,但是,却必定还会遗留有余怨,这怎么称为善呢?老子出之于“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溥”(54章)的大道理想,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心,要求“以道莅天下”(60章)的圣人,以“和大怨,必有余怨”为大戒。效法“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77章)自然怨恨无从而产生,也用不着以德报怨。
295、怎样理解老子的“小邦寡民”
     老子认为城邦虽小,人民虽少,在道化的天下里,由“天下皆乐推而不厌”(66章)的圣人,实行无为而治,“以百姓之心为心”,(49章)慈爱母般对待人民。这种社会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纷争,没有贫困。
296、为什么“使有十百人之器而勿用”
     劳动成为人生的第一需要,劳动者不再是资本家的奴隶和机器的附庸,劳动即修道,岂肯让十百倍于人力的机器,来剥夺自身劳动的乐趣!因为“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脑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庄子·天地篇》)
297、怎样理解“虽有舟车,无所乘之”
     心安修道,自给自足,乐生重死,不贵难得之货,不贪世俗名利,心不旁鹜,自是没有必要坐船乘车。
298、怎样理解“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大邦与小邦,没有战争,和睦相处,相安于道,是以虽然有甲兵,甚至还有秘密的尖端武器——“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36章)但是,却派不上用场,没有必要去陈列它,仅是备而不用。
299、何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诚于道的话,不华美;华美的话,不信诚于道。体道的人,其言必信。他的一言一行必然是信实于道的,是信而有征,历历不爽的,他是言必信,行必果的,而绝不会轻诺必寡信。因为,他是“行于大道”,(53章)“唯道是从”(20章)的。所以,体道的人的言论,信实质朴,唯取其真,而不华美艳丽。反之,华美艳丽的言论,徒为取悦于世,不能信实于道。
300、何谓“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善于为道的人,不尚辩论,而是“大辩若讷”。(45章)因为“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1章)可道,可名已有所偏离于恒道、恒名之真了,辩之何益?“不辩”,大道恒是无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微希夷浑然一体,可以身证,难以言说,可以默契,不可情求。真善于为道者,唯心领神会而已。何事于辩?辩之何益?警惕啊!能言善辩的人,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不要好径,而迷失大道呀!
301、何谓“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真正知道的人,不务外求,而求之于内;不务他求,而求之于己;不务远求,而求之于心。只有身体力行,方得真知于道,所以不博。反之,学问渊博的人,虽学富五车,而流散无穷,适见其无知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