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门口墙用什么装修:莲花上的人生[ 人生感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2:54:23
莲花上的人生
每个人一出生就开始了参禅的人生: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酒色财气,爱恨情仇,名利权威。人一生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缘于此,也植根于此。幸福如晨露,在眼前,触手可及,却没人能捧起。参悟了这二十字的禅,心如莲花,你就是手持莲花的人。
人生之“生”
你是美丽的蝶。漫漫长路,你可曾记得她? ——她有刺,有毒,有伪装 ;她生得卑微,生得丑陋,生得柔弱 。但她有重生的意志,重生的梦想,重生的誓愿 。她作茧,自缚;破茧,化蝶 。她有作茧的勇气,破茧的决心 。她化作了你;你却延续着她的卑微,她的丑陋,她的柔弱!
人到底在追求什么?钱?名?利?爱情?自由?钱是什么?钱的本身并没有什么,只是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赋予了钱太多的内涵与深度。人类社会的钱,如同自然界的水。在自然界,水为生命之源;人类社会,钱为万物之首。水可为云、为气、为雨、为雪、为霜、为露、为雾、为冰;钱可为衣、为食、为名、为利、为权、为威、为色、为寿。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钱首先间接地代表了衣食。否定了钱,也就是抹杀了衣食,否定了人类工业社会由衣食而延伸的一切。钱不是万能的,但上善若水,大善如钱。
然而,钱毕竟不是衣食的本质,也不是名利权威色寿的本身,如同云雾般,她不是水,不能真正濡养万民而生万物。盲目追求钱,如坠云雾中,也是人们如此钟情于钱,而又不知所为的迷惑。
名是什么?名,就像盛水的容器。你本生于大海,自从你有了“人”的称谓,你就被涌入江河中;再后来,好事者便给你准备了湖、缸、杯。她可能是一只稀罕的夜光杯,可能是一口普通的水缸,可能是一条平凡的湖泊,人不论装在怎样的容器中,你总是人,即使有人给你加了糖,添了茶,拌了沙,那只是你的遭遇,你终究还是人。名,对于你来说,只是一件容器。只要这件容器不损,人注定要一茬一茬地流变。
所谓的自由,所谓的爱情,所谓的利,与生的关系大吗?想象创造了一切,同样也可以毁灭一切。
衣食父母呀!还是看看吃与睡吧。有生命的万物,谁能说不吃不睡,能生存的?食是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本。人,动物,植物,只要是存在生命状态的东西,谁能不食而生呢?“生”是什么?你“生得卑微,生得丑陋,生得柔弱”;为了生存,你渐渐像她一样“有毒,有刺,有伪装”;你还得像她样日复一日地不辞劳作。植物要日复一日用根从大地汲取营养,保障生长;动物要日复一日从大自然获猎食物,供己生存。不劳作,就意味着停止生长,等待死亡。
当人具备了积累一定衣食的生存能力时,也就意味着你到了该作“茧”的时候了。这时,很多“丝”将你团团裹住:生为纲,死为目,老为网,病为络,名作经,利作纬,情为液,爱为唾,酒色财气作引,权威仇恨作索。破茧,方得自由呀!
对于人,积累了足够的衣食,不劳作,意味着什么呢?不劳作,就意味着停止成长:首先是对生的迷惑,再是对老的忧虑,最后是对死的恐惧;这样的人,就只能靠肉欲的刺激和精神的刺激,来感觉“生”的意义;即便是这样的“生”,也不得不劳作——这样的“生”,再不劳作,就是人生的无聊。无聊到极致,人才领悟到“生就是劳作”,这时人才会想到要做点什么;甚至想破茧。
“名”“财”也一样,名人、明星、富豪,一旦他们停止“名”“财”的事业,他们的“名”“财”也会停止生长。即使是孔子老子,他们的事业也是如些。孔子的事业,由于后世人的不断劳作,才会影响至今;老子的事功,后世为此劳作的人少,所以其影响不及儒家。“恶”也如些,一个人,一辈子作恶,对一个民族作恶,可谓罪大恶极,就在于他不断地在作“恶”;财富更是如此,停止劳作,就等于停止生产,“坐吃山空”,必定会破产。
生,本来就不为什么,如同虫鱼鸟兽,花草树木,你是大自然的一元素,存在着就是你的意义。在历史长河中,千千万万无名的民众,求名不得,求利无多,求财如空,他们一样的存在过,他们为什么而存在?他们知道存在的意义,存在着就要靠自己去劳作去寻食,直至叶落归根,重获新生。
何为生?生还是最好的答案!如果只有生而没有长,就连虫鱼鸟兽花草树木也不及了。
人生之老
“老”应该是一生成熟的收获,一次重生的喜悦。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它们怕老吗?
“老”对于它们来说是一生当中最炫目的时期:花老了,就意味着要结果;果子老了,就意味着要归根要重生;树老了,根扎得更深,年轮更厚重;虫鱼鸟兽老了,为其他低级物种提供了生命保障,间接为自己的后代腾出了食物。 人老了呢?应是历经人世的酸甜苦辣,参悟人世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酒色财气,爱恨情仇,名利权威”后的一份心的宁静,是一生成熟的收获,是一次重生的喜悦。为何现实中的老人不见这样的宁静与喜悦呢?一辈子还在参呀!还要参呀!只能说他们还不够成熟,因此他们不能获得重生。
“老”是成熟到极致,是收获,也是放弃;放弃虚华,放弃不属于你的一切,你的存在,就在于你的根。“老”是成熟到极致的重生,是重生,也是结果;从出生到老年历经人世之路的业果,便是人生之路新的开始。
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幼时没有谦逊之心,长时没有称道之德,老了还要倚老卖老;年纪是老了,心却还没成熟,活时只有受累了;既累自己也累他人,与贼何异?
老子说:“物壮则老,是为不道,不道早已”,万事万物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衰落,这个时候与其与自然相抗衡,强而为之,还不如知止而殆,急流勇退,以积蓄新的力量。万事万物,谁也不可能摆脱老的过程,身体会老,民族会老,制度会老,思想会老;“老”了就要遵循老的规律去作为,勉励为之,还不知知止而殆,迟早会“早已”。人生理上老了,心理上如果还不成熟,还要年轻的心态,焉能无疾而终?
从古至今,除上古时代传说有很多上百岁的老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你听过或见过有人真正老死的吗?百分之九十恐怕都是因病致死,自杀他杀也有千之二三,自然界万物何独人类病死的最多?为什么人类几乎全都是非正常死亡,不得无疾而终?
人生之病
身与心的不适,都是“病”。肉体的疼、痛、痒、酸、麻、胀、疲、渴、便秘、发热,无不是身体在警告我们:“你的生活方式不对,要调整了!”这是大自然给我们人类的造化呀!人的福音呀!是人正常生长的必需。可芸芸众生,常对这些小痛小痒不屑一顾,还是按以往的生活方式,拖着“病”体继续生活生长,一个人这样去生活,还能无疾而终吗?
“病兆”是好事呀!就怕人不自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心”的“病”,空虚、无聊、烦恼、忧郁、激愤,也      是“病”症呀!是大自然的造化警告人们:生活不合道,这不是你正常的生长方式。 “病”告诉我们许多东西,人却不自知;即使明知,却要不可为而强为之。强为之的结果只有一条:人在不正常的道路上生活生长,长出的只能是畸形,结出的只能是苦果。
凡是身与心的不适,都是“病”,这是你福音。
《内经》云:上医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老子也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未病”“不病”,只有自己最清楚,他人能看出来时,那时 “病”已入 “心”。人人害怕生病,就在于不了解病,当你真正认识了病,人才不怕“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病”;一副“病体”如何能结正果呢?一个人奋斗了一生,花费了多少金钱多少精力在身体的病上呀?浪费了多少物质多少心思在心理的病上呀?病到最后回天乏术了,才醒悟“是以不道,不道早夭”,才知道生命是多么可贵!至死方知求大道呀!
人生之“死”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不知生吗?庄子云: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只因子路性情耿直,思想有限,说多了,反而画蛇添足画地为牢,这就是人之所以为圣。“生”是要人自己去参悟的。
庄子云:“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吾所以善吾死也。”不知生,哪里去谈死呢?
“慷慨捐身易,从容就义难。”一时的冲动,一时的情感,可以让人在瞬间作出死的决择,这样的死遗憾吗?被人压迫,为物驱使,让情胁持,无可奈何地去选择死,这样的死瞑目吗?子路就是这样:为朋友,两肋插刀;为仗义,舍生忘死。子路上了战场,在战斗中,被敌人一剑把系冠的带子斩断,冠掉下来,于是子路说,“士失冠不如死。”他扔掉剑,下了马,去捡冠系冠,被敌人围过来,砍成了肉泥。临死时,可爱的子路还不忘束冠戴帽。子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死得其所,不是个体的选择,而是天命的造化。老子云:“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一个人,求生之“德”要像婴孩一样纯真厚重,绝无害人之念。你是一只羊,与虎狼共食一片天地。你是与之相搏,还是任之相欺? 抑或与之相约,还是逃之夭夭? 抑或另辟蹊径,还是智慧地与之共享这片天地?毒虫猛兽攫鸟岂能轻易侵害有“德”有“知”的人啊?
“死”并不可怕,不遗憾。“死”而结不了“果”,才是大多数人怕死,遗憾终生的症结。能在人生路途中,结出正果的人,都是不畏死的。“死”是大义凛然,是叶落归根。然而,“生”、“老”、“病”,未参悟的人,如何能全生呢?人类不能无疾而终,不正常,却也实属正常。一个人生下来,就要面对“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酒色财气,爱恨情仇,名利权威”这许多的问题,怎能全生?
庄子云: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面对生死,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境界。佛家有语:渐悟是心,顿悟是相。相为心生,不生不灭。按生理学的角度,人体的细胞血液,每日每时都在更新。 今天的身体是不是不同于昨日的身体呢?身体昨天好好的,活泼泼的,今天感冒了,病怏怏的;经过调整治疗,身体又恢复了生机。生灭无常,生死有度。按心理学的角度,人的思想情感时时刻刻都是在变化着的。从早晨起床到见到太阳,人的大脑生发多少“念”呀?一个元素一个元素的累加,一分一秒地累积,思绪渐变的背后藏了多少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呀!当人将思绪表现为情绪时,就是叠加后的相——顿变的境界。“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人不肯面对过去已“死”,所以才“生”出“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不常之心。所以,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大学》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面对过去的已“死”,一切才会是新的,万象方能重生。
未知生,焉知死?

请点击以下链接浏览更多内容:【浏览更多精品请到我的首页】
77句送给所有被深爱、受伤害的人悠然我思:人的一生人体穴位作用注解图【360度全景动态图欣赏】清明上河图、...
办公室专用表格下载《马铃薯生汁》万能的生命水人生35个好习惯,这就是你的优势!读者中的名言警句摘录(一)
读者中的名言警句摘录(二)读者中的名言警句摘录(三)女人,别……追求成功人生必须牢记的闲言碎语【图...
这些话转给自己,写得真的很好!值得贴在床头的文字!让你每天看两遍!学会放下是精彩,学会放弃是收获一个80后的心声
喜好喜好欢迎你的到来
http://xihao.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