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创意广告语: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创新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6:32:11
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创新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作者:李军国
 
 
[摘
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最广泛的因素。企业管理创新就是指对企业生产要素和管理职能在质与量上实现新的变化或新的组合,以提高管理整体效能和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阐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了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创新来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关键词]企业管理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 管理创新 主要对策
 
前 言

  
   
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挑战,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经营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多,加之民营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不完善的运作,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峻。因此一个民营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强化民营企业的思维、科技、组织、文化、意识和制度创新,是提高民营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对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较多,但就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的、深层次的因素——企业文化和管理创新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将在这方面作出探索。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本文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又称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它企业且与竞争对手相比更具特色与优势的能力或特征。它可以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营销能力等众多能力要素中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能力,也可以指一个企业所有能力要素构成的综合竞争能力或整体能力,它通过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表现出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企业所拥有的企业员工、企业文化、品牌与信誉、客户、营销网络
等核心资源和资本及风险管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人员管理能力等核心能力构成,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系统体系,其中包括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本要素。一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优化出来的群体意识。二是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直接关系到员工和企业的行为,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所以,对企业价值观的讨论,不仅是企业文化关注的中心,也是现代
企业管理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企业的发展最终是受企业价值观的支配。三是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企业成员对企业、企业行为与企业各种活动成果的总体印象和总体评价,反映的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承认程度,体现了企业的声誉和知名度。企业形象包括人员素质、企业风格、人文环境、发展战略、文化氛围、组织外貌等内容。

  一般认为企业管理创新就是指对企业生产要素和管理职能在质与量上实现新的变化或新的组合,以提高管理整体效能和企业经济效益,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管理创新很明显是对民营企业生存环境发生新变化的反应。

   三、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一)核心竞争力根植于企业文化和管理创新之中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最广泛的因素。它一方面影响企业员工、品牌与信誉等企业核心资源;另一方面对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营销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形成、提升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研究表明:“建立适应知识经济的企业文化是世界500强的共同特征。它们出类拔萃的关键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其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则根植于它们独特的企业文化之中。”

   (二)企业文化和管理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
  
(1)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企业的发展依靠三方面的积累:第一是人才积累,第二是知识积累,第三是经济积累。其中经济积累靠人才积累和知识积累,人才是知识的载体,而企业文化是影响人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和欲望最基本的决定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企业文化培养员工服务社会、奉献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并辅助以人为本、尊重个人的管理模式,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且这种影响力是持续和长久的。同时,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吸引优秀人员的加盟并留住自己的人才。

  (2)提高企业管理能力。“企业管理根植于文化,企业文化应用于管理。”一方面企业文化的产生受到管理理论发展的催化,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理论丰富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内涵。如果说从传统管理阶段到
科学
管理阶段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飞跃,那么从科学管理阶段到文化管理阶段则是企业管理的第二次飞跃。也有学者认为企业文化理论是管理思想理论发展的第四阶段。企业文化变革能够推动管理创新,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文化变革影响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而影响企业管理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影响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人管人气死人,制度管人累死人,文化管人管住魂”就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打造优质团队。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如何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互相协作、同心同德,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并肩作战,就成为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关键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在员工中倡导集体主义观与协作精神,培养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群体意识,强化企业的凝聚力,使其为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共同奉献。
  (4)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企业灵魂,简单的模仿、接受、记忆、重复只能导致落后。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很多,如创新意识、创新机制、创新人才、技术能力、设备能力、管理能力等,其中创新意识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没有创新愿望,一切创新活动都不会发生。为了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一个公平竞争、崇尚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创新氛围,给员工充分信任和更多的锻炼机会并允许其犯错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对创新的影响还表现在:随着企业文化的发展会改变员工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从而对企业创新方式和思维模式产生较大影响。

  (5)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核心,它通过“文化”传播企业的价值观、经营宗旨和企业目标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许多“大众消费品”来说,由于技术已成熟,不同公司的产品在基本质量上已经大同小异,质量、价格差别化的市场营销策略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影响顾客购买商品的主要因素是企业形象和服务,因此今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是企业形象与服务的竞争。
四、民营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对策
  一般认为企业管理创新就是指对企业生产要素和管理职能在质与量上实现新的变化或新的组合,以提高管理整体效能和企业经济效益,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 思维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
企业管理思维模式的创新就是企业为了取得整体优化效益,打破陈规陋习,克服旧有思想束缚,树立全新的管理思路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思维创新直接地表现为一种创新性思维活动,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经营的创新,它深刻地影响企业的行为和效益,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思维创新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模式,即浓重的小生产意识、经营理念上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在组织管理上的“等”、“靠”、“要”,意识、管理决策上的“一言堂”、“家长制”作用。其次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建构全新的思维观念,即着眼世界振兴民族经济的使命感和机遇感、培育和维护企业形象的CIS意识、严格成本观念和全面质量管理观念、确立名牌战略意识、强化危机管理观念、竞争意识;树立以人为本、“顾客即上帝”的现代文明经商观念等等。创新不是某一个企业家的专利,但是,创新的过程一定蕴涵一种健康、先进的价值观。民营企业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转变发展理念,加快创新发展模式,加快从外延扩张的粗放式向内涵提高的集约发展模式转变,走布局集中、企业集聚、用地集约、量质并举的科学发展道路。民营企业在思维理念上的创新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从小业主意识向现代企业意识转变。目前的民营企业大多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由小农经济逐步萌芽发展起来的,因此其本身就带着与生俱来的两个致命弱点:一是家族化管理;二是独裁决策。这两大缺陷归结起来就是民企管理者头脑中的小业主意识。这种小业主意识非常不利于企业的自主创新,因此向现代企业意识的转变十分重要。

   
2、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创造”的核心目标是建立拥有中国自主产权和民族品牌的民族企业。民族品牌不仅代表着国家产业的高端水平,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承载着一个民族在世界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民营企业是中国的民族工业,在创造民族品牌的战略中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目前许多民营企业的产品就其质量而言,并不亚于国外的产品,但就是由于牌子不响而大大影响了其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收益。民营企业的对策只能在进一步强化产品质量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起自己的品牌,真正拥有自己品牌的制造商,这样才能做大做强,使民营企业的发展跃上新的更高档次。

   
3、培育自主产权意识。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主产权,即使投入再多的人、财、物、力搞产品,终究无法形成持续竞争力。如今,自主产权成为了提升企业原始创新力、抢占产业制高点、拓展发展空间的关键。民营企业应主动建树自主产权意识,从发之初就要着力培育,逐渐形成。
  (二)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就是为了求得利润最大化,企业进行技术研制与开发,合理实施技术改造,发挥技术优势的创新活动。在信息时代,企业之间的分工将主要取决于企业之间的技术优势,而非资金优势和资源优势。技术开发引导着市场需求,技术变迁决定着企业产供销流程体系和企业产业的发展方向,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根本途径。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制高点。因此,现代企业技术创新要形成行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在外部环境方面,国家应该对技术开发研究给予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企业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建立稳定的政策支撑系统。就企业本身来说,必须有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可产业化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项目;同时有对引进高技术产业项目创新能力。

1、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通过集群式的生产创新来提高生产率,开发新产品集群式的生产创新主要是指在某一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民营企业也可通过集群式的生产创新,来提高生产率,开发新产品,获取更多的超额利润。

   
2、积极参与各类工程研发中心建设。不断强化企业创新孵化工作,民营企业可围绕当地的产业需求和行业特点,积极参与各类工程研发中心建设,大力开展行业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研发,加快运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不断强化企业创新孵化工作以实现产业优化和产品升级。

   
3、加大“产学研技术合作”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产学研结合是目前我国自主创新中一个关键环节,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迅速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民营企业通过与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进行技术研制与开发的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大力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以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推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开发与辐射。民营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切实抓好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争取在更高的起点上促进本企业的自主创新。
  (三)组织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现代企业组织创新就是为了实现管理目的,将企业资源进行重组与重置,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新的组织结构和比例关系,使企业发挥更大效益的创新活动。民营企业组织创新是通过调整优化管理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现有管理要素的效能来实现的。作为企业的组织创新,可以有新的产权制、新的用工制、新的管理机制,公司兼并和战略重组,对公司重要人员实行聘任制和选举制,企业人员的调整与分流等等。组织创新的方向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
民营企业的组织创新,要考虑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要对未来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经营活动进行系统筹划;要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信息、宏观调整信号及时作出反应的反馈应变系统;要不断优化各项生产要素组合,开发人力资源;在注重实物管理的同时,应加强价值形态管理,注重资产经营、资本金的积累等等。
(四)文化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先导
创建企业文化,优化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企业文化的创建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氛围。无论是家喻户晓的海尔集团还是一夜之间被世界所知的尚德太阳能,凡企业宣传无一不着墨于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凡企业家谈成功之道无一不谈企业文化的塑造魅力。民营企业通过创建企业文化,可以优化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打造品牌文化,赢得消费者的认同与共鸣。厂房再漂亮,消费者不会在购买产品之前先去参观工厂;技术再先进,没有多少消费者会花时间深入探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做出,最主要的是凭着对产品的认同,对品牌的感受。品牌文化是企业整体社会形象的外在表现形式,民营企业打造品牌文化的目的是要使消费者产生对于企业产品认识的共鸣,进而促进产品销售和企业发展。

(五)管理意识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
1、强化创建自主的营销渠道和网络意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市场已越来越显示出它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企业的生死存亡也越来越由“市场说了算”。在这样的形式下,营销创新一企业前进的另一个轮子的作用就更加明显。民营企业营销模式的关键就是要紧贴产品卖点,创建企业自己的营销渠道和营销网络。

   
2、提高危机管理意识。我国目前的市场竞争,已经初步进入了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日趋成熟理性的新阶段。由此传统的一些营销手段,往往不能奏效。因此企业平常就要有危机管理意识与措施,要随时主动出击,走进攻型的道路,在危急中求发展。

   
3、培育职业经理人意识。职业经理人是专门从事企业高层管理的中坚人才。职业经理人的职责定位是以其良好的职业境界、道德修养、专业管理能力,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帮助企业获取最大利润。目前我省的民营企业普遍缺乏这种职业经理人,而这恰恰是阻碍民营企业向高档次发展的严重障碍。今后加快培育职业经理人应是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点。
   (六)制度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撑
1、激励机制创新。所谓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通过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我省民营企业要想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就要不断对目前的激励机制进行完善和创新。

   
2、人才机制创新。在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突出的家族制体制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时到如今,民营企业原有的人才机制已经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科技化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民营企业需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改革人才机制。可从人才招聘市场化。民营企业对人才的招聘应打破传统的家族观念,面向市场,加快各层次紧缺型人才的聚集,不断调整和提升民营企业的人才结构和质量。还要积极营造适应人才发展的企业环境。引进人才重要,留住人才更重要。人才的发展受到环境、待遇、工作、制度、情感等诸多因素制约。企业要给员工提供一个能够展示自我能力的环境平台,为人才的最佳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努力营造尊重人才的物质和精神双重氛围。笔者结合所在哈尔滨双城市晟瑞热力供应有限公司作为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证明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是民营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支撑和关键。公司建设之初,由于工程建设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经验不足等多重困难,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建设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逐步发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不容忽视,公司着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建设,为实现公司“四强”(强化供热质量、强化服务质量、强化客户意识、实强化成本控制)发展战略,制订了基于公司战略的人才管理机制,经过近年来的管理和建设,成绩显著,为公司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上,重点抓好十项工作。
首先,建立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的部门职能、岗位说明书。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分析做到实处。在明确公司发展战略的前提下,设立适应公司战略实施的组织机构,并成立专门的工作分析小组,由公司常务副总带队,将公司设置的部门职能、岗位说明书进行详尽的、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调查分析,编制详细的工作说明书、岗位职责、任职资格等,并在实际管理中进行广泛的应用,为公司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以后人力资源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完善的一手基础资料。
其次,在人员聘用上,基于公司的战略发展和岗位晋升方向,依据岗位说明书严格选拔优秀的人才和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人员进入公司,为公司补充素质高,具有增值潜力的人才队伍,在满足现有岗位需求的同时,保障公司和员工发展的双重需要。并在员工入职之初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将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公司的发展规划进行有效地结合,达到企业、员工双赢的需求。
第三,全面加强员工的培训,针对公司战略对各级岗位的需求,和员工与岗位要求的差距,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将参加培训的学时和培训考核的结果列入绩效考核范围,和绩效工资挂钩。保障员工素质、技能的持续提高。同时为保障培训具有针对性,将培训分为管理技能培训、员工素质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福利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等五大培训系统。各个培训系统既各有专长,又相互联系,在业务技能和管理技能上均具有针对性,即满足公司战略实施的需求,又能提高员工的技能和兴趣爱好。如在管理技能培训中,将职业经理人的各项技能要求根据需求进行系统的培训,将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知人善任能力、计划实施能力、执行能力等逐项进行培训,并经过严格的考核,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技能提升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
第四,建立符合公司战略的绩效考核体系,基于公司发展战略导入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系统,将公司、部门、岗位的绩效指标自上至下进行层层分解,并在指标确认和达成上由下至上层层落实,围绕公司战略进行全员性绩效考核管理,将公司、部门、员工的绩效与结果和绩效改进进行螺栓式的晋升,整体绩效的达成与公司战略发展紧密结合,保证公司各岗位的工作与公司战略一致,最好达成公司战略目标。
第五,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和流程体系,为公司的战略实施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根据公司整体发展需要,编制公司《员工手册》,将员工编制、引进、培训、薪酬、福利、离职等涵括在内。
第六,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坚持竞争、择优和“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用人思想,改变干部终身制,管理人员在通过任职资格考试的基础上,本着“先做人、后做事”的用人标准,采取逐级竞聘上岗,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公司所属各单位和机关部门一级聘用一级,自主组阁、权益一体,使每个团队真正形成合力。
第七,是深化用工制度改革,实现员工队伍能进能出。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用工形式采取竞争上岗、优化组合、能进能出。通过改革,彻底打破了旧有的“铁饭碗”,摒弃了“员工只能进不能出”的弊端,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增强了企业活力,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第八,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工资薪酬能升能降。本着“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按劳取酬、效益第一”的分配原则,实行管理人员岗位工资制、工人岗位技能等级工资制,各单位、部门在工资计划指标额度内可以进行充分的活化和细化,合理拉开员工收入差距,形成了动态的薪酬管理体制,有效发挥了工资的杠杆作用。
第九,“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和管理创新的核心理念。营造一个关心人才、尊重人才的发展环境,将“以人为本”贯穿于企业求才、用才、激才、育才的系统工程。贯彻人性化原则,人性化管理重视人的本质和个性发展,其内涵是:注重员工的存在,鼓励员工的参与,尊重员工的情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员工的价值实现。加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创建学习型组织,切实转变观念,调整发展思路,从过去注重物质基础建设,向注重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转变。建立机制,理顺关系,将现代企业文化具体化为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没有制度文化,就没有严谨的秩序、有效的管理;没有精神文化,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信念;没有物质文化,就没有生存的保障、发展的后劲。只有三者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企业生机勃勃,永葆企业生命力。建构现代企业文化,关键是构建制度文化,使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有一个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作为制度文化,不能单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必须从企业员工的社会需要和心理需求方面来构思、设计和建立。笔者所在企业注重打造企业特色文化,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管理已由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进入到更高的文化管理境界,企业文化及其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日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所在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将其视为企业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注重培育和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将两年来的艰辛创业过程中,逐步培养、提炼、形成了具有本行业和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体系。“诚信、卓越、温暖、永恒”的“晟瑞精神”,“创造温暖、至诚服务、和衷共济、开拓未来”的企业经营理念,“辛苦我一人、温暖千万家”的服务宗旨,“始于用户需求、终于用户满意”的服务意识,“市场与用户为一体”的市场观,“自主灵活、深挖潜力、抢抓机遇、规模发展”的经营观,“精细、到位、严格、科学”的管理观和“日清日结、精心做事”的晟瑞作风,以及“靠事业吸引人、靠情感凝聚人、靠机制激励人、靠发展留住人”、“要把企业建设成为施展才华的舞台、增长才干的学校、过好日子的家园”等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文化理念,无不呈现出晟瑞人崭新的精神风貌,这些继承了优秀历史传统、凝聚着供热行业特色、展示出时代前进脉搏的精神文化理念,如同一面面鲜明的旗帜,指引广大员工树立起竞争意识、拼搏意识和奋发向上的意识,把为企业奉献当成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追求,为集团公司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不竭的源动力。二是抓好载体建设来不断丰富晟瑞文化的内容。公司先后通过企业文化手册、板报、培训等多种形式,同时还广泛开展植树活动、知识竞赛、员工趣味运动会、拓展训练、员工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情操、寓教于乐。并组建了晟瑞工会、晟瑞党支部、晟瑞团支部等,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使员工自觉接受了企业文化,并把自身价值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提升了广大员工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公司大力创造和谐共进的气氛,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努力把企业营造成职工之家。以企业文化建设的系列活动为构建企业和谐环境提供了载体,使员工对和谐企业建设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和直观感受,并积极参与其中,为推动和谐、促进和谐做出贡献。当公司了解到部分员工因家庭变故等原因造成生活平均水平过低的情况后,立即责承工会组织建立了“晟瑞基金会”,通过发放救济金、解决子女或家属就业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善这部分困难员工家庭生活状况。几年来公司和全体员工对贫困家庭、对有突发变故的员工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累计捐款捐物30余万元。通过以上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和企业文化建设,公司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新局面。人力资源管理做到国有法律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企业有规章制度(考勤制度、薪酬制度、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入职制度、离职制度),岗位有岗位职责、考核标准。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支持。
第十,注重向专业公司学习,强化高精尖人才培养。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哈尔滨等地在完善市场管理以及与国际接轨过程中,物业经营、管理市场庞大,需要大量的法律、估价、测量、咨询专业人才。我们在物业经营专业上差距仍然很大,因此,要始终与国内外先进的物业管理公司保持业务合作,吸收经验,培养专业实力。在未来的物业供热行业发展进程中,在物业经营专业领域,我们哈尔滨物业企业还要认真当好学生,缩短差距,迎头赶上。加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一批既熟悉专业惯例和市场环境,又具有在从事专业经营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是民营企业集团走向市场经营取胜的关健。发展民营企业,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应制定民营企业经营人才培养计划,增加教育经费,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材内容,以民营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没有一批高素质人才,就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我国应采取多样形式加快培养这类人才。首先,可以加快发展高等院校的物业管理类专业,增开适应民营企业经营的课程,提高物业管理类经贸专业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增加民营企业经营人才的战略储备,逐步培养出民营企业高精尖人才的管理队伍。
综上所述,企业家要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但是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培养。总起来说,民营企业家一定冲破“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等传统思想观念,树立富而思进的新观念,增强干大事、创大业、做大贡献的经营理论功底和管理创新的胆识和气魄。

 

【参考文献】
 
[1]秦婧,朱同丹.促进民营经济自主创新提高民营企业竞争力[J].民营经济研究.2007,(1):25一27.
[2]黄亮宜.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问题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3]姜真.民营企业现状与改革汇[J].中国林业企业.2001(3):30-32.转贴于 中
[4].石峰,《人本管理:激活人力资源》,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11月。
[5]姜汝祥.差距[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7][美]比得斯.创新理念全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8].王璞,《如何让您的企业基业常青—领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9].(美)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
[10]葛玉辉.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1]朱瑞珍,蒋晗晖.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01).
[12]李剑锋,王珺之.人力资源管理十大误区[M].北京:中国出版社.2006经济
[13]袁俊昌,《人的管理科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2版。
[14]曾仕强,《中国式领导—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1日
[15]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6]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7] 范喜贵:无形·有形:企业文化:管理的第四阶段[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8]郭国庆、成栋:市场营销[M]. 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9]张国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扩散:一种战略协同的过程[J].经济管理,2007(20).
[20]方统法:企业核心能力及其识别[J].经济管理,2008(20).
 
谢   辞
 
两个月的培训,使我在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学习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我首先要感谢的是中国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黑龙江管理中心的老师和相关工作人员,是他们的积极组织和辛勤服务,让我们能更好的学习。
   
其次,我要感谢的是给我们授课的各位学者、教授,老师们,他们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使我接受了全新的思维理念和研究方法,让我在职业经理人的各方面的职业培训进行了较系统的学习,给予我丰富的理论营养。尤其是负责论文写作的指导老师,给予我耐心的指导。
    我还要感谢与我一同学习的职业经理人培训班的每一位同学们,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也同时让我有所进步。
    在此衷心谢谢每一位关心和支持帮助我的领导、老师、同学们,谢谢你们的关心和帮助,也真诚的祝愿大家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