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女人有才华的句子:- 读书的条件- - 陈世旭 -今晚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8:50:47

读书的条件

  • 发布日期: 2011-08-19 00:00
  • 作者:陈世旭

  近年来,见到不少地方创办“写作营”、“创作之家”之类,为著名作家们提供静心读书写作的优越条件,以期有与时代合拍的大作品出现。许是风气所及,民间也时常有些好心的朋友,建议我这样靠文字谋生的人去他办的农场或度假村,或他管理的景区宾馆小住读书写作,热忱而诚恳。每遇这样的好事,我自然是一连声感激不尽,但心里却不知为什么,总是会想起好几位朋友,子女高考或考研,劳神费力地订宾馆,或在大学附近专门租屋,自己则请了假,做饭洗衣陪读,辛苦不已,但结果呢,未必都能如愿。

  读书需要什么条件,或什么条件最好,要说清楚,在我还真有些困难。然而,对读书条件不以为然的例子,却可以举出不少。

  曾国藩曾经在一封家书里写道:“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西京杂记》记载的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丞相的匡衡“凿壁借光”以及“佣作而不求偿……愿得主人书遍读之”的故事;《晋书·车胤传》说的一千六百年前的车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和《尚友录》记载的一千七百年前的孙康“少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后官至御史大夫”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

  近代民国时期的名人冯玉祥当士兵时,一有空就读书,有时彻夜不眠。为了不影响别人睡觉,就找来个大木箱,开个口子,把头伸进去,借微弱的灯光看书。后来当了军官,军务繁杂,为了坚持每天早晨2小时的英语学习,就在兵营里关上大门,门外悬一块牌子,上面写“冯玉祥死了”,拒绝外人进入。时间到了,再把字牌换成“冯玉祥活了”。

  中国有成就的古人认为,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朱熹讲读书时“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清初安徽歙县人张潮写的语录体小品《幽梦影》随处可见山水云雨、风花雪月、鸟兽虫鱼、香草美人、琴棋书画、园林建筑、读书著书、谈禅交游、饮酒赏玩之类风雅文章。他的读书观很宽泛,所谓“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具体到读书,他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

  英国作家科尔顿说,很少人是为思想而读书……多数人是为搜集谈资而读书。“为思想而读书”就必定是像爱默生说的“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 这样的读书,就必定是像蒲松龄说的“性痴,则其志凝……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这样的读书,也必定像德伯里说的 “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如此看来,读书是不需要拿条件来做理由的。需要的倒是推翻种种不读书的讲究条件的理由,诸如气温冷热,光线强弱,环境嘈杂,蚊子太多,之类。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过了秋天又冬至,收拾书箱过新年。”这是一首很著名的搞笑的打油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还是颜真卿的心得靠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