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道网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8:30:31
提高北京市初中化学复习课实效性教学研讨会暨现场课评比展示活动(2007)
教案
专题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金属活动顺序的复习,使学生提高对有关置换反应的判断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金属与酸、盐发生反应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答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金属与酸和盐发生置换反应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有关规律。
教学流程图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传授基本方法
培养综合素质
实施技能训练
落实基础知识
设置问题情境
促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引入: 06中考〈课标卷〉37小题
确定知识目标: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双基回顾: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含义
巩固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规律;构建知识系统
基础巩固:问题1(基础练习)
强化提高:问题2(提高练习)
拓展训练:问题3、4(拓展延伸)
独立思考,解答;归纳解题规律
积极思考,应用规律;提高能力素质
强化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解答方法和思路。
小结:规律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小经验1:小经验2:
课题
专题: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片断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金属活动顺序的复习,使学生提高对有关置换反应的判断能力。
2.通过金属与酸、盐发生反应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答问题能力。
3.通过对金属与酸和盐发生置换反应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有关规律。
重点
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应用
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问题启发讲练法
板书设计
专题: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金属活动性顺序           3.拓展与延伸
2.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       4.小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问题引入: (06中考〈课标卷〉,37)实验室废水随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某校实验室的废水中含有大量AgNO3、Zn(NO3) 2和Fe(NO3) 2 ,该校实验小组设计实验从该废水中回收银,并得到副产品硫酸亚铁晶体。实验方案如下所示。(实验过程中未引入其它的金属元素)
⑴实验室常用          的方法分离固体甲和溶液乙,该操作需要使用的仪器有                      。
⑵固体甲中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⑶步骤①中向废水中加入过量A。检验A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
观看试题
联系思考
激发学
习兴趣。
板书: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 引导学生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
(1)要求写出活动顺序表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
板书: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问题1:下列金属中,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
(A)铝(B)铁(C)银(D)锌
问题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Cu + 2HCl → CuCl2+ H2↑
(B)Cu + 2AgCl → 2Ag + CuCl2
(C)Fe + CuSO4 → Cu  + FeSO4
(D)2Fe +6HCl→ 2FeCl3 +3H2↑
板书:3.拓展延伸
问题3: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铁片,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
(C)不溶物中可能含有氧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铁
问题4:在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再向滤液中插入铁片,铁片上无变化,则滤液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滤出不溶物中一定有          ,可能有                   。
强化记忆
认识含义
思考、解答。
巩固练习
倾听讲解
小组讨论
探究解答
帮助学生复习遗忘的知识
渗透温故知新的科学学习方法
通过练习巩固提高学生对金属与酸、盐反应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探究解题能力。
小结:
规律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小经验1:
⑴金属与酸反应时,酸一般指稀盐酸或稀硫酸
⑵金属与盐的反应必须在盐溶液中进行。
⑶铁与酸和盐反应时生成正二价的亚铁盐。
小经验2(顺口溜):
有金单,找酸盐,前换后,要记住!
有金氧,去找酸,非金氧,只认碱。
总结金属与酸、盐的反应规律
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解答方法和思路。
总结规律
提高综合能力
教师用题:
(06中考〈课标卷〉,37)实验室废水随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某校实验室的废水中含有大量AgNO3、Zn(NO3) 2和Fe(NO3) 2 ,该校实验小组设计实验从该废水中回收银,并得到副产品硫酸亚铁晶体。实验方案如下所示。(实验过程中未引入其它的金属元素)
⑴实验室常用          的方法分离固体甲和溶液乙,该操作需要使用的仪器有                      。
⑵固体甲中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⑶步骤①中向废水中加入过量A。检验A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
例题1:下列金属中,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
A.铝     B.铁     C.银      D.锌
例题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Cu + 2HCl → CuCl2+ H2↑
B. Cu + 2AgCl → 2Ag + CuCl2
C. Fe + CuSO4 → Cu  + FeSO4
D. 2Fe +6HCl → 2FeCl3 +3H2↑
例题3: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铁片,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
B. 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
C. 不溶物中可能含有氧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铁
例题4:在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再向滤液中插入铁片,铁片上无变化,则滤液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滤出不溶物中一定有          ,可能有                   。
学生用练习题:
1.下列金属投入到稀硫酸中,没有气体产生的是(     )
A.镁        B.锌           C.铁         D.铜
2.下列物质可以通过相应的金属与稀酸发生反应而得到的是(     )
A.ZnCl2      B.AgCl        C.CuCl2      D.Fe2(SO4) 3
3.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Zn、Fe、Cu、Ag、Pt、Au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中不可能含有的金属是(     )
A. Cu、Ag    B. Fe、Zn     C. Pt、Cu    D. Ag、Au
4.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后过滤:
(1)若向得到的固体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
(2)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
5.铁粉中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向该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后过滤,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
6.在Cu、Fe、Ag、CuCl2、FeCl2、AgNO3六种物质中能够正确验证Fe、Cu、Ag三种金属活动顺序的两组物质是                                       (每组只许用三种物质)
7.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的多种方案,每种方案所需的试剂如下:①Fe、CuSO4溶液、Ag;②FeCl2、Cu、AgNO3;③Fe、Cu、AgNO3溶液;④Fe、Cu、稀盐酸、AgNO3溶液;⑤FeSO4溶液、Cu、Ag;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
8.与金属跟盐的反应规律相似,非金属也有这种规律。Br2、I2、Cl2及其化合物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Br2+2NaI→2NaBr+I2    Cl2+2NaI→2NaCl+I2     Cl2+2NaBr→2NaCl+Br2
则这三种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9.某工厂排出的废液主要含Zn(NO3)2和AgNO3,为了从中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
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Y的化学式X             、Y                ;
(2)写出固体A和滤液B、C中的溶质的化学式A        、B        、C          ;
(3)操作Z进行的是                                  。
固体

废液:
AgNO3
Cu(NO3)2
Mg(NO3)2
过量固体a
过滤
滤液1:
Mg(NO3)2
Zn(NO3)2
固体

滤液
2
ZnSO4溶液
过量固体a
过滤
过量溶液b
过滤
10.(04中考)现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根据实验推断:
(1)固体甲是            ;
(2)滤液2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3)滤液2跟固体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结:规律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小经验1:小经验2:

特点分析
教学设计突出学以致用,注重复习中的螺旋式上升。将学生学习中的“漏洞”转化为一系列的“问题串”,最终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该知识点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目标层次为理解、应用(★★★),在历年考试中均为必考内容。试题多以中等难度题或难题形式出现,因此在习题设计上,不论是教师用的例题,还是学生用的练习题,均围绕着历年中考重点题型设计、展开。
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客观上已经分为不同层次。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各层次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使每一名学生每一节课后都能取得一些进步,都学有所获。基于上述考虑,本节课开始就以06年一道试题引出本节课复习的主题,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复习积极性,让学生做复习的主人。在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中,首先回顾基础知识,然后利用习题使学生在“做中学”。在习题的设计上,一方面紧扣“新课标”和“考试说明”;一方面注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使学习困难生“吃的着”,优秀生“吃的饱”,中等生“能消化”,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加大课堂容量,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