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名称 有趣:中国式的“潜规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00:27:49
中国式的“潜规则”原文地址:中国式的“潜规则”作者:弥勒内院看门人

                  

    窗外下着濛濛细雨,在这个春风拂动,雨声沥沥的五月夜晚,愈发的体会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深远意境。那个“潜”是无声无息,不知不觉的意思;同时还有一层境界是下面,是在那片春风的催促召唤之下,有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感觉。我忽然想起了这样的一个名词:“潜规则”。从字面理解,不难看出,潜规则是浮在水下的“潜水规则”。潜在台面之下,但是我们都心照不宣而已。不过呢,既然是潜规则,它就不能堂而皇之的走到台上。走到台上就不是潜规则了!同时“潜规则”的最大魅力在于不知不觉的、无声无息的滋润万物,化育众生,我们只要长大,走进社会,就会有人潜移默化的将“潜规则”灌输给你。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久经世事之后,你会豁然开朗,原来是这个样子!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潜规则是个什么东西呢?它走不上台面,却绵延中国历史好几千年之久,不知不觉的影响着古人和今人。我们都在潜规则之下,想要脱离它就意味着隐居山林,不谙世事。所以中国的宗教恰好弥补了这个缺憾,使得我们可以在红尘中找到慰藉和解脱。
    说潜规则之前先说中国的情与法,唯独在中国,或曰东方文明的国度,就会涉及到这个问题。法我们都明白,就是我们在社会人生中必须遵循的规章法则!法律就是这个东西,秦朝的商鞅就是死在自己制订的法则上,没人敢在三更收留他,所以他被官府抓获,车裂而死。法就是这个东西,不允许你通融、暧昧!情呢?就是四个字:“方便和慈悲!”“情”就走近了“潜规则”!但还不完全是潜规则!情很暧昧!很微妙!所谓千古人情,有多少人获益于这个“情”,有多少事坏在这个“情”!所以又有一句话说:“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比如说我们抓到一个贼,很可恨,偷车贼。于是那些丢过车的人们围拢来一起“出气”,那么好,在以前就算是打死了这个人都不会有事,因为法不责众!大家一哄而散,你到底抓谁呢?再说,这个事是个负面的事情,它有可恨的一面,不会有人同情那个贼!这就是“情”!在中国,这个“情”是大于“法”的!在官场上,这个情就类似于“潜规则”了,比如我有个亲戚犯了事,我运用我的关系网,找到公安机关和检察院,“疏通疏通”,无非是依靠人情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见“潜规则”最先是由这个“情”字为发展基础!
    中国是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在这样的一个以土地为中心的国度里,注定是情大于法!它不同于西方国家,那是个以契约为基础的文化!上帝在红海边缘让摩西颁布“十诫”,就是制订了以上帝为中心的规章制度,你必须无条件的信仰我!所以连美国总统宣誓就职都要用手按着《圣经》!代表着向万能无比的上帝宣誓效忠!其次才是万民!可是我们中国呢!当初陈胜吴广起义时,就高呼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没有一个宿命的!没有一个迷信的!如果要问中国人信仰什么?信仰自己!信仰家庭!信仰国君!其实这个是一条线走下来的,对自己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我们讲曾子《大学》里的“八条目”,《大学》里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也就是说,古代那些打算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首先要做什么呢?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假如你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那么,你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假如你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那么你首先要修养好自己的品行;假如你想修养好自己的品行,那么你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假如你想端正自己的心思,那么你首先要使自己意念很真诚;假如你想使自己的意念很真诚,那么你首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而获得知识的途径就在于考究,了解,认识万物的道理。《大学》非常强调这个“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我们今天怎么去认识这个八条目,但在中国古代传统中,有无数的仁人志士确实是按照这个八条目去度过他们一生的。有人付出了生命,甚至付出了整个家族的生命。那这个八条目的核心,最关键的环节,最重要的条目是哪个呢?《大学》也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明白的告诉我们,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百姓,大家都得以修身为本。大家都要修养好自己的品行,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枢纽。‘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就是说,没有听说本乱了的,你修身修不好的,别的居然还能做得到。你自己的品行修不好,你家里还能太平吗?如果每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不太平,你这个国家还能太平吗?如果天下每一个国家都不太平,你这世界能太平吗?天下能太平吗?这是《大学》告诉我们的中心环节。
    那么我们知道了个人修身的重要性了!可是修身从哪里开始做起呢?从一个“孝”字!古人的启蒙教育要先从《孝经》讲起!要先学通《孝经》,然后就该学习六经了。《孝经》是一部很特别的经典,非常有意思的一点,也是非常奇怪的一点是,它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传统中国的统治者都非常喜欢《孝经》,都大力地弘扬《孝经》。道理在哪里呢?《孝经》讲的不光是孝道,它还指出,真正的孝是一种什么?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并由此推出忠君思想。每一个人都以什么来开始自己的孝道呢?侍奉自己的双亲。先对自己的父母或自己的直系长辈有一份孝心,这就是父慈子孝;然后是兄友弟恭。家庭和睦了,再把这个孝心从自己的家族当中推广出去,推广到最后推广成什么?推广成忠君,就是要把国君也视作自己的父母,要用孝顺父母的心,用这个孝道来推出一种,培养出一种忠君的思想。这么一来,就将作为一切德行最根本的孝和忠君的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变得密不可分。哪一个国君会不喜欢这部经典?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学术界或者一些真正的学者,很独立的学者对于《孝经》的评价却历来很低,在十三经里恐怕对《孝经》的评价是最低的。有的学者干脆说,《孝经》这部经半个小时看看就够了,这在老一辈学者对待经典的态度当中,绝对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特例。
    近代中国的一些学者对待《孝经》的态度,鲁迅先生是最有代表性的,他有一篇文章,专门对宣传孝道的《二十四孝图》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孝道本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但为什么这些著名的学者会反对《孝经》呢?这种情况当然和中国“五四运动”以后的一种非孝的思潮有关系,那个时候,我们提倡反封建,我们发现,在我们以为的封建社会里面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孝道。如果不把这个孝道反掉,忠君的思想也就反不掉,因为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剥离不了的,所以五四时期兴起过一种非孝的态度,当时专门有这种文章,有的题目就叫《非孝》。当然,这样的一种态度,放到今天我们可以商榷,“五四运动”离开现在也就将近90年吧,当时这个非孝的观点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这就影响到好多学者,特别是近现代的学者,对《孝经》的评价极低。这就和皇帝的倡导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这一点,也是这部经的非常独特,非常奇怪的一个地方。
    和《孝经》有关的故事很多,看门人专门有一篇文章就叫做《24孝》。里面的孝的故事很多,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这里就不再专门介绍《24孝》里面的故事了,我们只从历史中选两个真实的故事来揭露或揭示孝的这种复杂性。我们怎么来看传统文化中这个核心概念——《孝经》所传达的孝,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我讲的第一个例子是东晋孝武帝和《孝经》的故事。大家看这个皇帝的名字中有孝,叫孝武帝。根据《晋书》讲。这个皇帝是很聪明的,所谓‘幼称聪悟’。从小就以聪明,有悟性著称,他从小在《孝经》的教育下长大,自己很早就开始宣讲《孝经》。但当他的父亲死了以后,父皇驾崩了,他是什么态度?大家知道吗?他根本不哭,一点都不悲伤,旁边的很多大臣都实在看不下去了,说:“皇上,根据《孝经》啊,您最起码要哭一哭嘛》”孝武帝怎么回答:‘哀至则哭,何常之有’说你们啰嗦不啰嗦呀,我真要悲痛到受不了了我会哭的,难道我经常要哭吗。这么一个皇帝不仅是不孝,而且是乌烟瘴气。最后治了他的是谁,她的一个宠妃,他对父亲没有什么孝道,但他特别宠爱自己的一个妃子,宠爱的不得了。这个妃子姓张,将近30岁。当然在孝武帝那个时候就算比较大了。孝武帝跟这个妃子开了一个玩笑,什么玩笑呢?‘汝以年当废矣’你呀,要论你的年龄,我应该把你给废了。为什么,因为那时候一位女士到30岁就算年龄大了。这个妃子怎么治孝武帝,当天晚上就把他弄死了。这就是一个嘴上讲孝道,实际上根本跟孝道风马牛不相及的这么一个皇帝的最后下场。
    孝武帝从小读《孝经》,自己还宣讲《孝经》,但他实际上根本不懂得孝道,而帝王之家为了争权夺利,杀父弑兄之事更是屡见不鲜,这不仅暴露了封建帝王的虚伪,也使《孝经》变得复杂起来,那关于《孝经》还有什么奇特的故事呢?
    第二个故事非常有名,叫“诵《孝经》以退黄巾”。汉朝有个人叫向栩(许),是个很奇怪的人,年轻时在家读《老子》,好像是在研习道家的学问。好像是在学道,但他又像是个狂生,怎么狂法?经常披头散发,拿根红带子系在头上,成年累月坐在一块木板上不起来,也不是打坐,是坐在那儿,坐到什么地步,这块木板上居然出现了他膝盖的印记,坐功很好的,把木板都快坐穿了。平时也不说话,不喜欢说话,喜欢长啸。一高兴就吼两嗓子。有客人来拜访他也见,你进来吧,但进来后他不跟人好好说话,也不跟人长啸,趴在那不理你,就这么一个人,这是史书的记载。向栩有时骑着一头驴,上街去乞讨,有时又满大街的找那些乞丐到自己家里又吃又住又玩,就这么奇怪的一个人。当时的人看不懂,都认为是个高人。一般我们看到比较奇怪的人,要么认为他疯,要么认为他傻,接着也难保我们就不认为这个人实在是高明。那个时候当大官的,就要征召他出来做官,说“我们这还里有这么一高人,做事都和别人不一样。”但他不出来,拒绝当官。那别人就更认为这真是一个高人了,越来越高,终于有一天朝廷征召他当一个比较大的官,这回向栩出来当官了,这个官还越混越大,到什么地步,混到朝廷里的侍中,很大的官了。每当朝廷里讨论军国大事,他就一脸正气,大义凛然,弄得别的臣子见到他都有点怕,都觉得这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能一定有些本事有些思想。终于有一天,黄巾闹起来了,黄巾军遍地起义,那宫廷里面就要讨论了,要出兵去镇压嘛。向栩就在那说:“不用出兵。”别人就问他:“你有什么高招?”平时都见你侃侃大言啊。他说:“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就不必派兵了,派个将领到黄河岸边上,朝着北面去朗诵《孝经》,贼呢自然就消灭了。这个就叫诵《孝经》以退黄巾,很怪的一个故事,这个提倡读《孝经》以击退黄巾的向栩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当时有个宦官叫张让在旁边,早就看着这个怪人不顺眼,其实也不怪,弄得自己很怪,你不是说诵《孝经》以退黄巾吗,明摆着是你不打算让朝廷发兵剿灭黄巾了,看样子你跟黄巾有勾结啊嘛!干脆就把他下狱给弄死了。这就是历史上很著名的诵《孝经》以退黄巾的故事。
    向栩以为读读《孝经》就可以退兵,这当然十分可笑,但由此也可看出《孝经》在人们心中是一部劝人向善的经典,我们今天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理解《孝经》,既不能由孝推出愚忠,也不应该丢掉孝道的传统美德。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围绕这个“孝”字来建立文化和历史!我们知道历史上历朝历代我们中原文化都在和游牧民族进行战争!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就倒霉在主力大军和匈奴大军的苦于征战无法回师援救朝廷!那么汉唐时期,就有匈奴、吐蕃这些强悍的少数民族进犯中原。为什么呢?因为草原文化都是逐水草而居,由于长城以外雨量有限,牧场随时都会干枯,所以他们不得不经常更换居住场所。没有固定的土地资源,也就没有固定的文化和历史!在气候恶劣的时期,为了生存必须铤而走险,不依靠掠夺资源根本无法维持生活。一场征战就这样围绕着长城风风火火的连绵展开了好几千年!中原文化一边在抗拒,一边在接纳!有时根本抵抗不住,所以南北朝、五代就划长江分治!宋朝的西夏、契丹、金、蒙古诸国轮番进犯,终于中原文化在狼文化的野蛮利爪下崩溃了!宋朝居然灭亡了!可是没有断了根!中国的根在哪里?就在文化上!由于草原文化突然结束了自己熟悉的游牧生涯,开始自己非常陌生的“土地革命”,一时间很难转型,只好借助于中原文化的管理模式。接受汉文化的教育,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中原文化所同化!在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的中原君主如果想要换一种方式生存,比如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那时佛教传入中国不久,梁武帝信佛,想把佛教推广到全国,自己出家到寺庙,让百官掏钱为自己赎身,美其名曰是积累功德。可是自己这样一厢情愿的折腾,如此便显得不伦不类,宗教的本质是博爱、宽容和奉献,可是作为一种政治管理手段显然不适合历史的发展。必然为历史淘汰!可是我们也同时看到聪明的一代女皇武则天,人家的信佛只是单纯的将宗教为我所用,用来更好的管理国家。为自己的初出茅庐作势鼓气!女人嘛,想要在这个男权社会里有所作为一要依靠男人,二要依靠舆论支持!所以武则天宣扬自己是弥勒菩萨转世!唐朝的佛教空前的发展壮大,今天所谓的宗门教上禅宗就是在那时开创!不过我们同时看到佛教宣扬的慈悲宽大一点也没在武曌身上体现,她一上来就任命一系列酷吏为她执行高压管理,武则天几乎将唐室的子弟诛杀殆尽!哪里有丝毫的慈悲可言!不过呢,唯一的好处是唐朝的女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最自由的!最解放的!回到国家的政策管理上讲,我们中原文化自有一套管理模式,它经过几千年的打磨创造和发挥,已经是颠扑不破和千锤百炼!想要更替和改变它根本不太可能!
    它的模式基础就在那片土地上!农耕国家的一切文化和历史都是围绕这块生生不息的土地!尤其中国文化的中心是以孝为基础的宗祠制度。为什么重男轻女?就是为了耕种和收获!为什么重视孝?就是为了延续一种稳定和传统!有了稳定才会和谐,有了传统才能永恒!这也意味着我们中原文化永远不可能抛弃这一片赖以生存的土地!一切的征战和矛盾也就一直围绕在这片土地!都因为这块土地!由于它常在,所以自然就成了众矢之的!所以中国的朝代换来换去!皇帝如走马灯似地变换!但是中国的土地文化亘古就存在一个根源!就是“孝”!汉朝以来所谓的开科取士其实根本不是类似现代的考试,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从隋唐才开始的!汉朝以前的取士标准时什么呢?就是这个字——“孝”!我们都知道曹操吧,他就是孝廉出身!什么是孝廉,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人在一乡之内是最孝顺的人!而且正直无私、作风清白!我们也看到了曹操的“孝顺”!自己的父亲曹嵩被徐州牧陶谦的贪财部将杀害后,曹操是怎么表现他的“孝”的?所有的青州军全部戴上重孝!一路杀到徐州,沿途怎么样?屠城!见一个杀一个!连鸡狗都不放过!这就是曹操的孝!为了自己一个人的孝不惜破坏天下人的孝!基于这个观念,曹操的杀害吕伯奢一家人还有什么稀奇的呢?我们何必在今天又要抓住曹操的这个小辫子不放呢?这不过证明一个道理:曹操不是完人!虽然他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义之举,以致他在历史文化上始终抬不起头来!不是现代人为他翻案哪里有他见天日的一天呢?这就又引出一个问题所在!中国文化到底在说什么呢?还是这个“孝”字!就如我们在上面讲的,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有了孝才有忠君思想!孔老夫子为齐景公说过一句名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意思?孔子强调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认为为政首先要“正名”,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说:“必也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第十二》)。这就是礼的基本精神:即君守君道,臣守臣道,父守父道,子守子道。这就是说,礼对君父、臣子是同时发挥作用的,礼对统治者和人民是同时提出道德要求的。孔子虽然提倡忠君爱国,但孔子时期的忠君并不是封建社会的愚忠!否则晚他四辈的孟子就不可能说出:“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千古名言了!因为古代儒家的“仁”是针对君子而提出的!什么是君子呢?君子相对于小人而言,小人不是卑鄙无耻的人!小人是没有责任感的老百姓,是只顾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小市民。君子是胸怀天下的人!是勇于担当的人!所以孔子说:“君子们!你们是先知先觉者!你们的职责就是带动那些落后的人们一起进步!把‘仁爱’的道理传遍中华大地!”而那些掌权当政者就更要发挥模范作用!所以孔子又说:“老百姓的过失只在自己一身,但是君子以至圣人的过失就会影响一个时代!因为我们都在举头望着您啊!”可以看出孔子一直在为了仁义疾呼奔走,到处传播他的理论。可是呢!没有一个人肯听从他老人家!一个54岁的老人在外漂泊了13年啊!为了什么呢?谁不知道享受荣华富贵呢!可是!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不计个人得失!因为他知道自己肩负着传播周代文化的重任使命!
    孔子为了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在两千多年前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带着数个随从弟子,历经坎坷,栖栖遑遑,花了十四年的时间,访问了六国国君,虽然处处碰壁,然而仍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和境界,令人敬仰!
    孔子回到鲁国后,不问政事,晚年撰写《春秋》一书。孔子感到周道衰微,列国纷争,礼崩乐会,欲以史为鉴。他晚年根据鲁国的史料,作《春秋》。《春秋》以鲁国十二国君为顺序,记载了春秋时代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其间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予以褒贬,含有微言大义,以让人们明白美丑善恶。因此,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孔子的这种写法,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这是中国政治思想重点所在,也是孔子所说名言——“政者正也”的引伸。主要是要求于领导人的。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中有一句“《春秋》责备贤者”的惯用语。这是说明孔子作《春秋》的主要宗旨,是为了时代的衰颓,社会风气的败坏,尽他对于历史的责任。他并不苛责一般人,因一般人大都是盲从的,听命的;他责备的是领导者,当权者,或者有道德学问而负这种责任的贤者。倘使这些人搞错了方向,会导致历史的重大罪过,因此《春秋》以中正责备贤者。其实,“内圣外王”是儒家的根本精神,《论语》作为儒家的核心经典,从修身成德入手,为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指出了一条根本又切实可行的道路。《论语》中的观念解释为政的道理在于先求自正,后来曾子《大学》的正心诚意等一系列思想,也是孔子这一观念的引伸、演绎。到了唐代,真德秀著《大学衍义》、《心经》(儒家的心经)、《政经》等书,就是强调这个重心给帝王和领导者看的,所以唐代以后,用《大学》、《中庸》的正心诚意思想,作为领导人必然的修养,也是根据孔子这里的思想。
    从历史上看,孔子通过删定六经来匡扶正义、扬善抑恶,如“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在春秋时代,孔子的所作所为在后世儒家看来,是代“王”立言,孔子被称为“素王”,原因于此有关。素王原意是指有圣王之德与才、无圣王之爵与位的人。齐景公很欣赏孔子的政治思想,当他问政于孔子时,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不由深为叹服。这也就是孔子为政,提倡“正名”的本意所在。由此可见,孔子的“素王”实际上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无冕之王。孔子一直说自己:“吾道一以贯之”,夫子的‘道’是什么呢?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好好的努力,生活总可以过得去,发财不一定。只要努力求学问,有真学问不怕没有前途、没有位置,不怕埋没。“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是很好的格言,人生的准则。
    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里一直就把儒家思想当做我们的精神食粮,儒家文化宣扬仁爱、宣扬道德、宣扬责任和义务。儒家传统的民胞物与就是无私的给予和付出,儒家传统的躬自厚薄责于人就是要求我们做人的厚道,儒家传统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是提醒我们不要做个唯利是图的小人,而要当个宁肯舍身取义也不随波主流的君子!什么是君子和小人?小人不是卑鄙无耻的人,小人是没有责任感、自私自利的小市民。君子胸怀天下,以万民的幸福安乐为己任!君子是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感、勇于担当的大丈夫!这就是君子儒!可是后世的宋明理学把儒家思想搞得乌烟瘴气,将一干读书人全变作了平日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小人儒!儒家全然被封建君王所利用,成为彻底束缚人心的枷锁和工具!但是我们也看到除了中国之外,其他的国家正在把儒家当做治国安民的法宝,比如韩国和日本就是如此!他们虽然从中国取了真经,但一直没有像我们这里丢了吃饭的家伙。人家一直保持着儒家的优良传统: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听起来逐渐陌生的传统!这是我们两千多年的传统!可我们没有继承和发扬广大!反而被人家给偷走了!真丢人啊!
    诚然,在孔子的时代,孔子并没有实现他制定的人生理想。因为那个时代正是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周君已形同虚设,礼义已经荡然无存!孔子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忧心忡忡,一心想要重现周公、尧舜的辉煌。但那个时代已经没法子挽救了,一句话:“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说明了人心的堕落,道德仁义礼仪的丧失,君不君、臣不臣的真实现状让孔子痛心疾首。他想挽回那个时代,但他自己无力回天,一只麒麟的悲剧预示着圣人的结局,孔夫子只能郁郁而终,事实上没有子贡以及曾子这些贤士弟子,我们今天都不会听到孔子的名字,更别提他的传奇事迹。
    至于秦朝焚书坑儒之后,法家,兵家的文化开始盛行,谶纬学说、迷信伎俩很受皇帝支持!包括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栽在这上面!汉景帝的八王之乱之后,皇帝们开始反思中国文化!于是治乱根本还是在“孝”字上!没有孝那行啊!于是汉武帝设立察举制度,就是审查荐举!这就是孝廉的开始!我们又回到曹操身上了!不过我们终于知道了曹操那个不是真孝!因为我们知道真孝是:“养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永远是从自己的小的孝顺扩而充之!那才是真的大孝!所以曹操是个英雄!不是君子!我们还要由此了解到历史上所有的先辈们并不完全像史书上所描述的那个样子!一个人都是有对,有错!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将一个人神化!如果他是好人就不容许他有一点污点!想法设法为他开脱,反之亦然!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一个大大的忠臣,都不知道他在益州时为了个人私愤打击同事李严的一个举动!同样的是《三国演义》为了过分的溢美不惜更改真实历史!火烧赤壁的不是诸葛亮!是人家周郎!根本没有草船借箭和借东风!空城计也不是孔明设的,那都是别人的典故拿来安在诸葛亮头上!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真实的历史和我们所接触的文化历史有很大的出入!我们永远不要因人废言,或者因言废人!老祖宗早就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经典格言!
    好了,我们也快步入主题了!说了这么多中国文化,无非是要证明一件事:中国式的“潜规则”就蕴含在深深的中国文化里!有时它们都到了不可分割的程度!潜规则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一种为大众所接受认可的潜在文化!正因为不能走上台面,所以它还不具备写进历史教科书的资格!为什么呢?历史教科书是一种典范!它往往宣扬真善美!贬低假恶丑!什么是真善美呢?比如说爱国吧!我们都熟知的岳飞父子,抗金英雄!最后被高宗和秦桧陷害!因为第一高宗不想迎二帝还朝!第二秦桧和金国早有勾结!所以这个岳飞硬要反其道而行之,怎么能不被其所害呢?!但是现代有这样一个理论:岳飞不是爱国!因为金国也是中国人!都是一个国家!所以他不能称为英雄!我开始听到这样一个理论不禁洒然失笑!真是一个混沌理论!原始人如果看到我们的原子大炮恐怕也会说:“上帝来了吧!”我们同样会嘲笑那些茹毛饮血的低劣生物!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或许他们就是我们的祖先也未可知!我们人类也是这样慢慢走过来的!我们看待自己的历史一定要注意还原到那段历史的时间和地点!那个历史的大环境下去理解那段历史和文化,否则,岳飞和金兀术打架时,金兀术也会说:“你打我干什么啊!我们早晚都是一家人啊!”岂不是同样的荒唐和可笑吗?所以真善美是我们的几千年中国历史千锤百炼,浓缩提炼出来一种代表我们自己文化的一种精髓!一种可以流传不朽的传统!爱国不仅以前提倡!现代一样如此!所以岳飞、文天祥、于谦、乃至追溯到汉朝的苏武!还有数不清的仁人义士、忠臣孝子现代一样被我们所深深敬仰!从孔子晚年著述《春秋》开始,所有的乱臣贼子就变得无法遁形!那么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曹操为古人所不齿了!为什么他会和手下的谋士荀彧发生矛盾了!说穿了,有相当一部分曹操的谋士并不是死心塌地地为曹操卖命,因为最初曹操是打着匡扶汉室的口号起来革命的!那时的曹操一腔热血,忠君爱国!我们都知道孟德献刀的典故,如果当时曹操真让董卓识破而舍身取义的话,历史也会为他重新改写的!他一定也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孝子了!可既然是匡扶汉室,可见前提之下还是以汉室为正朔!但曹操后来羽翼丰满,得意忘形竟想取而代之!加九锡为魏王还不知足,眼看就要僭越,这时以荀彧为代表的一部分官员就要站出来反对了!你不能这样做,啊!这是什么呢?是篡逆之举!以前王莽就是这样做的,所以直到现在王莽还是个反面典型!他那个新政——始建国是不为古人所承认的!虽然曹操怀恨加害了荀彧,但是迫于舆论,他并没有行称帝之举。否则他真是把自己置于火炉上烧烤了!曹操是聪明的,他将机会留给了儿子曹丕。这就是古人的一套忠孝节义的法则在制衡、威慑着那些野心家、叛逆者所发挥的巨大心理及舆论作用和影响!我们都知道关羽最爱《春秋》,经常秉烛夜读!可以想见关羽其人是多么向往古人的那一种忠孝节义!所以关羽一生也是这样做的!这里面就有一种效仿和学习!难道我们现代就不提倡了吗?诚然,现代有现在的历史环境,文化也在潜移默化的演变着。我们今天再不会讲盲目忠君!因为君主不存在了!被辛亥革命推翻了!可是孝还讲吗?礼义还讲吗?仁人爱物还宣扬吗?一样要继续啊!不能丢啊!
    好了,知道了真善美,我们反过来看假恶丑!什么是假恶丑?最好的解释是把真善美反过来就是!比如高宗的不孝!比如秦桧的里通外国!再比如——“潜规则”,记得孔老夫子周游列国时,处处碰壁,他碰到过一些所谓的道家隐者,都来嘲笑他不识时务!有的干脆说你不如和他们同流合污算了!他的学生也开始怀疑老师言论的正确性!一种功利思想开始慢慢影响着孔子!比如,在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陈蔡绝粮,弟子们面对困境心生疑惑之时,孔子问学生们:“《诗》云:‘不是老虎,不是犀牛,徘徊在旷野,是何缘由?’我的主张不对吗?为什么受困在这里?”这其实是考验学生们如何理解当前的困境。子路认为主张不被别人采纳,是由于自身在仁、智方面的修养不到家,所以别人看不起。子贡则认为是由于老师把标准定得太高,别人接受不了,应该降低要求。孔子对子路、子贡的回答不满意,他说:“伯夷、叔齐是仁者吧,却饿死在首阳山。这说明仁智的人也会不遇时而遭厄运。至于降低标准,迎合世俗,实际是放弃理想,更要不得。”孔子问颜回如何理解。颜回说:“老师的主张是伟大的,别人不接受,那是他们的责任。如果我们的道没有修好,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的道已经完善而不被采纳,那是执政掌权者的耻辱。正确的主张不被人家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高兴地说:“好样的,颜氏之子,如果将来你发了财,我愿意替你当管家!”可见在孔子看来颜回最能了解自己。孔子只要轻轻一转就可以大富大贵,成为香饽饽!晚年也不会落得只做个历史研究员,落落寡欢,如果没有子贡和曾子,我们今天根本不可能知道孔子是何人!但是他就是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坚守着自己这块阵地!如今我们才懂得孔老夫子是多么的伟大和难能可贵!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是为圣人!东汉的杨震,他的弟子王密想要巴结他,趁着夜里无人知晓,悄悄送给他十斤金子。杨震正色地说道:“不要说没有人知道啊!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出门走了。这就是“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由来!所谓“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是说做了坏事终会暴露出来,即使无外人知道,你我也明白。天知,地知,是借指自己无法掩盖良心!这句话表明了杨震的梗直廉洁的性格。后来清朝人写了一首诗歌颂杨震:“月明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深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钱,是必需的。但是品德对于一个人更为重要!若只有钱财,而不懂得做人,很容易变成贪婪成性。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现代的教育也许是忽视了这样的美德,使我们的学生也好、孩子也好不知不觉中有了一些陋习。潜规则就是中国文化中的阴暗一面!登不了大雅之堂、见不得人的劣根性!是我们中国人一起把“潜规则”进行到底的!所以我们不能说自己没有责任!比如中国自古以来的官官相护!就是潜规则的最好体现!牢记这句话:“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你就可以走遍全天下畅行无阻!一个官通过自己的关系网络层层放大交际范围,最后整个官场阵营联系到一起。今天我的儿子到你那里优差优差,明天你闺女到我这里来我给照应、安排!一切都是以损害国家的利益为代价!比如公款吃喝、屡禁不止!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拿着纳税人的钱去招摇糟蹋是可耻的行为!这其实就是中国文化中腐朽堕落的一面!垃圾糟粕的嘴脸!从乾隆皇帝召开千叟宴时就没认为这是个不应该做的举动,这是在浪费啊!因为他是皇帝!没人管到他!上有好焉,下必甚焉!一样的道理,公家帐不是帐!他们都不懂得藏富于国和藏富于民的不同和差异在哪里!反正这个国家是自己的!这就坏事了!谁说国家是你的呢?封建社会里没人管得到他,现代呢?!
    中国人最丑陋的一面是人云亦云,麻木不仁!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压在我们身上的三座大山!就是为了要我们站起来!新中国不是封建时代,旧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毛主席的三反五反就是为了祛除共产党人头脑中腐朽落后的一面!出了个刘青山和张子善马上严办,不容怠慢和姑息!老百姓欢呼雀跃,无不拍手称快!什么“潜规则”在那时一概烟消云散,我们吃不饱的时候,共产党人一样在挨饿,和我们没有两样!没有特权阶层!我们都享有同样的公民权利!那时哪里会有公款吃喝的事情!就这样毛主席还要砸烂公检法!不过呢!那时人们都在自己的思想上检讨和飞跃!好似一下子迈进了共产主义似地!其实这只不过是初步的均贫而已!不过呢,反过来说均贫总比均富强吧!现在的一个亿万富翁他的资产恐怕相当于一个城市过半的居民收入吧!当人民的90%财产掌握在10%人的手里时,这个国家意味着什么呢?!但是老百姓不敢说!也不想说!怕!于是“潜规则”益发的不可收拾!几乎是官场的护身符!可是真正受损失的是什么呢?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利益啊!现在的孩子上学要花多少钱!还要送多少礼!走多少关系!正常吗?记得当初我上小学时,自己拿着五分钱去自己报名!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那时我只有六岁!“潜规则”的滋生和发展需要一块滋润它的丰厚土地!中国历史文化里的:孝——仁厚——忠君——修身,莫非只是给中国老百姓制订的规则法理?!那些大人、君子、圣人、高官、领导们你们在那里坐享其成!养尊处优!不觉得可耻吗?中国式的“潜规则”置中国老百姓于何地?现在楼市疯涨,一套房子一百五六十万,普通老百姓哪里供得起呢?都是谁在炒作楼盘呢?那些一买就买几十套甚至上百套房子的人为什么就没有人来管管、过问他们呢!?以前还知道在澳门赌场设立监察员监管贪污腐败大肆挥霍人民财产,现在为什么不来管管这些把中国目前经济搞得乌烟瘴气的人呢?你们怕什么呢?怕损害中国式的“潜规则”吗?怕损害自己的利益吗?别忘了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脱离了人民的代价是什么呢?
    中国式的“潜规则”说归其是一种耻辱!一种陋习!是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代价的个体获利行为!是以伤害广大劳动人民思想感情为结果的自我毁灭举动!如果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旧社会、封建社会一点也不稀奇!为什么出现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真是令人难以理解!不可思议!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为了团结广大劳动群众,是为了剥夺那些少数不劳而获的寄生虫手里的不义之财!将人民的财产还之于民!带领我们走向共同富裕!我们永远不要忘了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们为了什么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是为了人类的永久和平与大同理想!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丰厚成果!我们要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为一个永远健康、年轻、真诚、善良、美好、为人民服务的党!要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永远富强、民主、自由、快乐的中国!

 

                                                                    201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