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供应清单:走进校本教研 推进课程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41:08

学校是教育发生的地方,是教育改革的基点。新课程的推进,是一个开放性的探索过程,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要求学校承担起探索、创新的职责。一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校在校本教研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围绕校本课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在实现理念到实践的转变、教师和学生角色地位的转变、教师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有了很大突破,学校逐渐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下面,就我校学科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情况作一个简要汇报。

一、提高认识  完善制度  走进校本教研

1、加强培训学习,树立正确校本教研观。

“谁看不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谁就是在根本上不理解教师的劳动;同样,不进行教学研究的教师,也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并成为真正出色的老师”。教师作为校本教研的一个主体,只有当他们对校本教研的内涵认同了,才能真正转变为自觉的行动。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通过交流谈心、辩论探讨、自我反思等活动达成对校本教研的共识:校本教研是一种集学习、工作、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取向;它不仅是一种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也是一种经验的理论提升过程;它不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也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个性化、特色化学校的主要途径之一。开展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发挥集体智慧,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民主科学的探索,建立和谐课堂、和谐教研组、和谐校园。

2、完善管理体系,保障校本教研良性运行。

校本教研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新型教学研究模式,构建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是校本教研得以实施的基础。学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负责人;建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教研组——课题组——教师个人”的校本教研管理体系;出台了《东马坊初中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实施方案》、《东马坊初中校本教研工作制度》、东马坊初中校本教研评价标准》等系列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和健全了校本教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例如,学校一改往常的常规教学检查模式,把教师是否参与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科学研究纳入教师的考核量化范畴,促使教师积极投身校本教研的浪潮之中。

同时,学校由业务副校长牵头,以教科室为主,依靠教研组和课题组,全方位落实校本课题研究。教科室的职责是:规划校本教研方案,指导督查,总结评价;教研组的职责是:组织课堂研讨、学科讲座、校本论坛;课题组的职责是:形成校本课题,开展案例分析,集体备课。由于责任明确,措施得当,保障了校本教研活动规范有序地进行。

二、落实课题 规范过程 推进课程改革

1、确立校本课题,选准校本教研突破点。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总处于求新求变之中,新课程的实施,又给教师带来许多新的思考。学校十分注重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开展自我反思,撰写反思笔记。如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具有监控性的行动过程的反思,具有批判性的行动后的反思等等。在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教研组选择组内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带共性的问题或困惑,开展“校本论坛”活动。通过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和组内成员的共同研究,形成本组校本课题,并成立相应的课题组。去年,经过反思、申报、论证、审核程序,学校确定了“语文学科中综合性学习与探究”、“语文大班额教学中的互动”、“数学活动课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英语新教材教学中学生单词记忆的途径”、“新课标下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等12个校本课题。

校本课题的选定,确立了校本教研的重点和研究方向。课题组的成立,尊重了教师个性选择,明确了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着力点。

我校校本课题形成的流程是:教学反思、发现问题→教学论坛、形成问题→研究报告、形成课题—学校审批,确立课题。

2、构建四个平台,扩大校本教研展开面。

(1)构建学习平台,打造学习型和谐教研组。

“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型的和谐学校,是学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我们首先要把教研组建成一个学习型的和谐教研组,为建设和谐课堂、和谐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一,学校为每个教师都配备了一本课改理论书《走进新课程》,为每个教师订阅了一本教学杂志。并要求他们不断加强学习,作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突出教学反思。近两个月,教师写出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二百多篇。各教研组的教师们都深切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他们说:“我忙碌并快乐着”。

其二、专业研究人员的及时参与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因素。学校积极选派一批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学习培训,让他们成为我校的“土专家”。我们要求他们在学习之后,写出学习心得,把学习所得写成文字材料,在学校法定的“教研活动日”中讲解新的教育理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有时我们还聘请有关专家到校指导工作和进行专题讲座,发挥专家引领的辐射功能,使全体教师都能受益。

(2)构建交流平台,让教师在互助互动中共同提高。

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我们开展交流的主要形式有两种。

其一,开展 “参与式”活动,落实好“四评”。即将理论培训与课堂教学研讨结合起来。首先,教研组选定一名教师上示范课。课后做课教师先“自评”,然后其他教师“互评”,再由课题组长或学校“土专家”进行“点评”,最后由教研组长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即“生评”。这种形式使每个教师都得到一次教学理念上的提升和参与交流的机会。

其二,开展“校本论坛”活动,落实好“四个一”

“校本教研论坛”是为进一步强化教师素质,营造“学习型”校园,为广大教师交流经验体会而建构的一个平台。它对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的实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我们积极倡导“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教科研模式。每个月各教研组开展一次校本教研论坛活动。活动要求具备“四个一”: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有一个中心发言人,每个参与者有一份书面交流材料,有一份形成的结论和提交的问题记载表。去年下半年,学校开展二十一次校本教研论坛活动,提交议题近五十个。现在,我校各教研组已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学校已形成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也正朝着建设学习型学校、营造和谐氛围的方向发展着。

(3)构建展示平台,让教师成为校本教研的直接受益者。

其一,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课堂教学研究是校本教研的重点。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强抓集体备课和课例分析。各教研组在各年级设立备课组,由各年级学科牵头人任备课组长。通过“集体备课—个别试教—重点示范---随堂汇报---集体归结”的程序,每月进行一次课例分析。这种形式下的课例或教例,使大家能够在互动中探讨某种课型的教学方法,减少教学的随意性。每个课例,都要求有设计意图,有过程实录,有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展示让每个教师在见识他人变化的同时也展示个人的风采,对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起了很大的作用。去年11月份,来校调研新课程实施工作的各级专家对我校教师的随堂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其二,校本教研成果展示。目前,我校校本课题有十二个,它们均来自于平常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实际,且每个教师都身体力行过,收获很大。在应城市第十五届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我校17篇专题论文获奖。语文教研组开展的“语文大班额教学中的互动”课题研究,有4篇论文获奖;数学教研组开展的“数学建模思想的建立”课题研究,有2人获奖;英语教研组开展的“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有三篇论文获奖;美术组开展的“美术教学中的人文思想”课题研究,有一篇论文获奖……

学校还将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课例实况放到校园网站上进行展示,再由教研组长主持,由教师谈观后感。寻找他们的亮点,找出自己的不足。同时,在网络中调集优秀课件,为“我”所用,在“用”中学,使自己的课件质量得以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构建创造平台,拓展校本教研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所开展的校本教研,形式多样,归根结底,那就是“学习是前提,反思是关键,行动是核心,写作是创造”。这里所说的“写作”,它包括经验的总结和归纳、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使我们深深认识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角色的转变,要与学生成为“合作式”的对话者。因此,教师更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我们所进行的课程资源开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超越课程的内容。针对社会现状,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最关注的人和事着手,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目前已成册,共计课程40节/篇);二是对教材重新创造加工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去年,我校为检阅英语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成果、考查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成功地举办了两次“英语艺术节”活动,一次是开展了共计21个节目的英语文艺汇演,每个节目都来源于教材,但都由师生进行了加工和创造。一次是英语手抄报比赛,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上级领导的好评。三是教师对教材的研读,以拓展延伸的方式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只有经过教师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并结合教师个人的感受和生活体验,教材资源的深层面的东西才能被学生接受,并与时代接轨。

通过开发课程资源,克服了“教师活了,学生死了”或“教师死了,学生死了”的课堂教学怪现象,形成了“教师活了,学生更活了”的课堂教学大好局面,“自主、合作,探究”和“愿学、乐学、会学”的学风更加浓烈。

总之,校本教研是我们教师职业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在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校本教研工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培训学习经费的问题,教师素质技能老化的问题,专业人员难以进课堂指导的问题等等。但是,因为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的校本教研工作也就有一个不断完善和不断创新的过程。所以我们相信: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有上级的正确领导和热情关怀,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勇于探索,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教师和创新型人才,使我校坚持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就一定能进一步走进校本教研,将我校的课程改革引向深入,引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