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最大的超市:佛光菜根谭之十一:成功进步的道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06:42

佛光菜根谭之十一:成功进步的道路

生活乐观,是人生的艺术;工作胜任,是人生的价值;事业成就,是人生的富有;宗教信仰,是人生的升华。此乃人生之至善也。(001)

团结共识,是国家进步的原动力;和谐尊重,是社会净化的基准点;善言慎行,是人生美满的催化剂;明心见性,是自我成功的不二门。(002)

用入世平衡出世,能激发慈悲的度众愿力;用积极换取消极,能获得有效的进步成长;用乐观改变悲观,能添加丰富的人生色彩;用奉献克服自私,能展现高贵的精神生命。(003)

财富的意义,不在金钱的堆砌,是为光亮生命的内涵;物质的价值,不在表面的光采,是为造福人类的工具。(004)

以关心代替干涉,能赢得部属的感恩心;以服务代替要求,能引发部属的惭愧心;以教导代替命令,能提高部属的学习心;以奖励代替责怪,能增长部属的精进心。(005)

生活中具备许多的能力,能力就是神通;生活中具足空无的真理,空无就是神通。(006)

要有所作为,必须坚持理念;想关怀社会,必须走入群众。(007)

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008)

遇事推诿的人,会失去学习进步的机缘;凡事承担的人,即拥有成功发展的机会。(009)

老板懂得包容员工,便能激发员工努力工作的意愿;主管懂得包容部下,便有带动部下群策群力的禅机。(010)

勤劳为工作的态度,节俭为工作的方法,融和为工作的精神,谨慎为工作的原则,诚信为工作的宗旨,负责为工作的要领,研究为工作的重心,发展为工作的目标。(011)

一日之计为何?思考于清晨,行动于白昼,反省于日暮,休息于夜晚。(012)

光护短,不公正,是人类最大的缺失;找理由,不认错,是人类最糟的毛病。(013)

尽管高楼大厦,也是水月道场,终究幻灭无?;纵然辉煌腾达,也是空花佛事,转眼烟消云散;就算花容月貌,也是镜里魔军,刹那即时生灭。故一切有为的人生,但求耕耘播种,不问收获有成。(014)

不怕坏人反对我,因为邪不胜正;最怕好人反对我,因为善缘难求。(015)

忙,能发挥生命的力量;忙,能灵活身心的机能。因为滚石不生苔,流水不生腐。(016)

自己的缺点,被恰当批评,应欢喜尊其为师;自己的优点,被合理称赞,应平静视其如友。(017)

最没出息的人,是牺牲别人,利益自己;最有出息的人,是牺牲自己,利益他人。(018)

为什么要谦卑?因为没什么可以骄傲的;为什么要自尊?因为没什么可以懦怯的。(019)

人生要以退为进,退后的人生更宽广;经济要以无为有,无求的经济更富裕;生活要以忙为乐,忙碌的生活更充实;事业要以众为我,众人的事业更伟大。(020)

责任之外,或可闭户不问;责任所在,必当竭力以赴。(021)

贪生怕死,固然不可;暴虎冯河,亦非上智。(022)

求观音,拜观音,不如自己做观世音;求财神,拜财神,不如自己做财神爷。(023)

即使是贫瘠土壤里的种子,只要自己健全,终会萌发幼苗,钻出地面;即使是万紫千红中的嫩芽,只要努力伸展,也能盎然绽放,引人瞩目。(024)

提得起,才能放得下;放得下,才能再提起。(025)

解决困难的最好方法,就是努力克服困难;获得快乐的最好方法,就是真心给人快乐。(026)

水要流动,才会清澈;风要吹动,才会新鲜;轮要转动,才能前进;人要活动,才能生存。(027)

敢,就不会划地自限;敢,就勇于破茧而出。(028)

有了理想,生命才有意义,人生才有目标。坚定理想,才能实践抱负,才能有所成就。(029)

聪明的人,善于利用时空;愚笨的人,为时空所利用。(030)

办事胆要大,心要细;做人待他宽,责己严;弘法观因缘,切实际;修行自得利,他受用。(031)

工作辛苦不要紧,辛苦能获得成长;对人关怀不怕多,关怀能散播温暖;遇事烦恼不怨恨,烦恼能转为菩提;逆境挫折不退却,挫折能增加力量。(032)

不任意多言,就能维护口业;不懒惰懈怠,就能精进道业;不放逸因循,就能努力学业;不苟且偷安,就能开创事业。(033)

欢喜的世界充满色彩,欢喜的人生充满希望;时时怀抱欢喜心的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034)

创意的产生,来自用心于身边的琐事;成功的秘诀,在乎尽心于工作的细节。(035)

为自利要沉默,放下一己之利又何妨;为护法要论辩,保卫真理之法有何惧。(036)

雄辩不如柔言,雄辩只是一时的胜利;威势不如德化,威势只是暂时的折服。(037)

观念改变,能度会随之改变;态度改变,习惯会随之改变;习惯改变,人格会随之改变;人格改变,命运会随之而变。(038)

有用的一句话,胜于千言万语;有用的一个人,胜于千兵万马;有用的一件事,胜于千金万两;有用的一分钟,胜于千年万古。(039)

以理服人,让人心悦诚服;以势压人,让人心口不服。(040)

烦恼越多,痛苦越甚;识见愈高,道理越明。(041)

感动是一时的,感恩是一世的;荣耀是一时的,影响是一世的;受戒是一时的,受持是一世的;委屈是一时的,成就是一世的。(042)

在名利上,要淡泊不计较;在责任上,须认真不敷衍;在世法上,可随缘不强求;在真理上,应固守不放弃。(043)

自我堕落的人不可救药,自强不息的人不断进步,自以为是的人容易犯错,自知之明的人寡尤少过。(044)

有能力的时候,多完成一些事业;有财力的时候,多种植一些福田。(045)

对国家,要奉公守法;对社会,要福利人群;对亲友,要关怀照顾;对师长,要不负教诲;对佛教,要有教无我;对众生,要引导度脱。(046)

有因果的观念,则不妄为;有忍耐的力量,则不怯懦;有敬业的精神,则不懈怠;有感恩的美德,则不抱怨。(047)

称人恶者,人亦道其恶;妒人有者,人亦惧其有。(048)

人我是非,能给我们再造的机会;逆增上缘,能给我们成功的助力。(049)

管物容易,管钱难;管钱容易,管事难;管事容易,管人难;管人容易,管心难。(050)

对事不可推诿,对人不可官僚;对己不可散漫,对主不可怨言。(051)

横逆来时,要能不怨不尤;变故来时,要能不惊不怖;讥谤来时,要能不辩不苦;荣宠来时,要能不骄不慢。(052)

在争执斗争时,不要偏颇;在执著不解时,不可进言;在冲动粗暴时,心存和善;在是非不明时,保持沉默。(053)

为生命留下历史,是证悟的功德;为信徒留下慈悲,是服务的善缘;为道场留下信仰,是精进的发心;为人间留下贡献,是难忘的回忆。(054)

为做事,必须忍耐;为求全,必须委屈。(055)

发慈悲心,人我无间;发信愿心,力量增上;发菩提心,上弘下化;发无我心,扩大完成。(056)

一滴水,能汇聚成汪洋大海;一粒种,能收割成满仓穀粮;一句话,能流传至千秋万世;一颗心,能蕴涵有无尽宝藏。(057)

无事,虽闲适但丧心志;忙事,虽劳碌但益心智。(058)

树木因为承受风吹雨打,所以浓荫密布,众鸟栖息;大海因为不辞细流百川,所以宽广深邃,水族群集;做人若能不计较不比较,则能涵容万物,罗致十方。(059)

生活懵懂时,要揭开它;生活忧伤时,要克服它;生活挫折时,要奋起它;生活美好时,要歌颂它。(060)

说而不能做,不如不说;做而不能说,不如不做。(061)

一个妙计,可以赢得一场战争;一个主意,可以挽救一家工厂;一则良策,可以成就一桩事业;一番用心,可以转失败为胜利。此即是智能的发挥!(062)

今日的耐烦做事,是未来成功的踏板;今日的千锤百链,是未来事业的阶梯;今日的养深积厚,是未来成就的力量,今日的喜舍布施,是未来圆满的助缘。(063)

参访,不是观光,是行脚参学;参访,不是旅游,是增广见闻。参访,可以观照内在自心;参访,可以开拓胸襟视野。(064)

工作,让人开发生命的潜力,展现生命的价值;服务,让人发挥生命的光热,照亮生命的内涵。(065)

战斗力显现于内,是悲心大愿的深度开发;战斗力显现于外,是坚毅不屈的理念开展。(066)

恭敬,不在于顶礼问讯,而在心意一同,谦虚尊重;了解,不在于左右随侍,而在思想一致,精神相依。(06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穿石之水,始于涓滴;功成之基,奠于勤劳;悟道之缘,因于用心。(068)

历史,是种族的光辉;成就,是大众的努力。(069)

以武力服众,人服心不服;以道德领众,人服心更服。(070)

用入世替代出世,用喜世超越厌世;用积极突破消极,用乐观改变悲观。(071)

物质上不要太丰富,才能在困顿中忍得下去;人情上不要太顺遂,才能在曲折中耐得下去。(072)

人生的高速公路──谦虚礼让,是路边的风光;因果报应,是前进的规则;稳握方向,是驾驶的要领;安全回家,是唯一的目标。(073)

自己心胸虚怀若谷,则能接受别人给予的逆耳忠言;自己心胸恢宏辽阔,则能容下别人加诸的横暴邪恶;自己心胸平和坦荡,则能讨论一切问题的成败得失;自己心胸沉潜宁静,则能观察世间事物的因缘理则;自己心胸稳定安详,则能应付人生突发的灾难变化。(074)

生活因阅读而充实,人生因结缘而助成,生命因喜舍而丰富,心灵因信仰而高贵。(075)

团结,要容许异己;团结,要明白分工;团结,要充实力量;团结,要牺牲奉献。(076)

为大事也,何惜生命;为信仰也,何吝舍俗;为学法也,何惧委屈;为承诺也,何必反悔。(077)

用玩乐打发时间,人生必然没有成就;以服务充实生活,人生则能充满意义。(078)

用时间服务别人,是时间的富者;用语言鼓励别人,是语言的富者;用欢喜礼敬别人,是内在的富者;用力气帮助别人,是力量的富者。(079)

不必要的物质,不丝毫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不耽搁分秒;不必要的语言,不随便开启;不必要的心事,不任意妄想。(080)

不应让而让,是不负责,应让而不让,则是恋栈;故在名利上要淡泊,但在责任上要认真。(081)

勤劳精进,受苦一时,将来享乐无尽;懈怠偷懒,苟安一时,将来受苦无穷。(082)

大石挡路,可能被它绊倒,也能当成望远的垫脚石;逆境来临,可能就此泄气,也能作为励志的增上缘。(083)

对过去,不能执著不舍;对现在,不能贪取留恋;对未来,不能心存幻想;对人生,不能一事无成。(084)

善举好事,虽赴汤蹈火,亦可为也;贪赃枉法,虽万斛千锺,不可为也。(085)

求生以害仁者,虽生犹死;杀身以成仁者,虽死犹生。(086)

速食面虽然方便,但美味不能持久;微波炉虽然便利,但热度不能耐久。没有「十载寒窗」,哪能「一举成名」?没有「百年岁月」,哪有「古柏青松」?(087)

动,是人生的意义;动,是生命的活力。动,才能向前;动,才能活跃;动,才能学习;动,才能提升。动,才能入他人行列;动,才能与大众同行。(088)

莫与积聚人争富,莫与进取人争贵,莫与矜饰人争名,莫与狂傲人争礼,如此,则是明哲之人矣!(089)

我爱财,财要能分享大众;我爱名,名要能庇荫众人;我爱知,知要能传授后人;我爱情,情要能成就幸福。(090)

以信心、耐心耕耘的田圃,收成必定丰硕;以恒心、善心栽培的果园,结果必定甜美。(091)

多一分谨慎,少一分失败;多一分预防,少一分灾害;多一分保健,少一分病痛;多一分善心,少一分罪恶。(092)

在学习中,多听多想;在参与中,多容多受;在处事中,多施多舍;在生活中,多节多约。(093)

对生命要护其生存,对老弱要拯其康强,对危难要济其平安,对邪见要助其正信。(094)

对生活,要乐观进取;对工作,要胜任愉快;对事业,要精进持恒;对未来,要充满自信。(095)

人生是生命之逆流,奋发才能勇猛增上;人生是生死之逆流,精勤才能逆流而上。企业家在竞争之流,须知己知彼才能获得成功;读书人在学海中流,须乘风破浪才能学有所成。(096)

价值不是看一时,而是看未来发展;价值不是看表面,而是看内在潜力。(097)

养精蓄锐,可以充实自己;养深积厚,可以善利世人。(098)

生命的意义,不是钻营谋利,而是布施奉献;生命的目的,不是一宿三餐,而是证悟解脱。(099)

追求身体上的健康,更要追求心理上的健康;追求事业上的成就,更要追求信仰上的成就。(100)

以不屈不挠为亲友,能奋发向上;以经验常识为顾问,能增长见闻;以谨慎规范为兄长,能明哲保身;以信心持恒为守护,能达成目标。(101)

迎著风的风筝,才能升得最高;逆境中的勇者,才能获得成功。(102)

水滴甚微,积之成渊;土尘甚微,累之成山;啀步甚微,积以千里;小善甚微,累成大德。(103)

自信者,非光耀刺眼,吹嘘自负;自信者,是温润如玉,谦冲自牧。(104)

思想是现实之因,现实是思想之果;只要正当思想,梦想亦可成真。(105)

人生不要靠学历,要靠学力;人生不要靠财力,要靠智力;人生不要靠武力,要靠能力;人生不要靠势力,要靠人力。(106)

绿色是大地的本来面目,清净是河水的本来面目;公益道德是社会的本来面目,慈悲平和是人间的本来面目。(107)

以关心面对别人的冷漠,以微笑面对别人的批评,以真诚面对别人的虚伪,以负责面对别人的敷衍。如此,即是人生战场上的胜利者!(108)

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利用今天;我们不能样样胜利,但可以事事尽力;我们不能日日平安,但可以时时欢喜。(109)

生命长度有限,我们不能决定它的长度;生命内涵无尽,我们可以控制它的宽度。(110)

不要好大喜功,稻穗成熟就会低头;莫以善小不为,涓滴长流终能成河。(111)

停,不是止步,是要我们不可莽撞;听,不只听音,是要我们辨识好坏;看,不仅看路,是要我们认清世界。停,才有再出发的力量;听,才知道人情的反应;看,才清楚前途的去来。(112)

时间生来人人有,不要嗟叹够不够;有人尽力去播种,有人坐着等白头。(113)

欲知前世的因缘,端看现前的果报;欲知未来的前途,须明当下的源头。(114)

死灰可能复燃,枯木也能逢春;只要勇敢活著,人生必有希望。(115)

布施财物固然好,义工出力价更高;无力为人别烦恼,随众随喜才是宝。(116)

施不为报,信不为求;善不为功,慈不为名。(117)

前进,固然有道路,回头也有一番天地;仰望,固然很辽阔,低首更有三千世界。(118)

知福福在,随缘缘来;明理理有,知事事成。(119)

树木受水则茁壮,金银受磨则光亮,万物受护则可爱,为人受谏则成功。(120)

命不在长,重在命中中的成就;理不在多,贵在理中中的法义。(121)

爱惜米粒,无匮的源头;节省金钱,富有的根本;谨慎语言,平安的基础;保护微命,长寿的缘由。(122)

功名富贵,不是幸福之本;放下自在,才是幸福之源。(123)

容貌不计美丑,美丑端乎流露的气质;饮食不论粗细,粗细全凭品尝的感觉;金钱不管善恶,善恶在于用钱的方法;福田不分大小,大小只看施者的发心。(124)

各尽其职,各展所长;分工合作,和气呈祥。(125)

现在之福,来自往昔功德,不可不惜;将来之福,必能有益后代,不可不培。(126)

国家之宝,重于人民;人民之宝,重于信用。(127)

事大,须有宏远的观点;事小,须有谨慎的态度;事难,须有无畏的精神;事易,须有珍惜的心情。(128)

种子,埋进土里,因缘成熟,自会开花结果;工作,付出努力,实力累积,自能出人头地。(129)

天下无不劳而获之事,须知怠心一生,百事俱废;世间多勤劳致富之例,可见发心一起,万事皆备。(130)

傲慢无礼不能进步,温和谦虚才会成功。(131)

懂得感恩因缘,是智能人;不知广结善缘,是愚痴者。(132)

拥有才华,但不肯脚踏实地,很难成功;珍惜因缘,更知道勤奋认真,必定胜利。(133)

克服困难,才能获得良机;勇于承担,才能成长进步。(134)

凡事不着意,则宏伟的大事,变成小事;万事皆有心,则微细的小事,终成大事。(135)

缘不聚,则一事难成;缘相聚,则万事俱可。所以福德因缘极为重要!(136)

一个人忍耐多大,力量就有多大;一个人承担多少,成果就有多少。(137)

化繁为简,才能创造,才有进步;化简为繁,虽能守成,不易扩大。(138)

凡事皆有成败两端,只要肯立志上进,纵然不成功,也会有成就;凡事皆有利弊两面,只要能权衡轻重,即使有损失,也会有收获。(139)

凡事尽心参与,成功不必在我;凡事俯仰无愧,失败无须挂怀。(140)

以过去的失败为经验,因为失败为成功之母;以现在的成功作警惕,因为警惕能有备无患。(141)

有容心乃大,能包容,不怕助缘不来;吃亏福便至,肯吃亏,何愁工作不顺。(142)

不墨守成规,有变化才能创新;不故步自封,肯向前才会进步。(143)

能肯结善缘,就是善知识;能够发大心,就是大人物。(144)

决策事情,最好能从善如流;执行工作,就必须择善固执。(145)

跌跤的次数越多,越懂得如何爬起来;困难的程度越高,越知道怎么跨过去。(146)

做事一次即成功,不可太过得意,须防乐极可能生悲;做事屡次皆失败,切莫太过气馁,须知否极终会泰来。(147)

撑住意志的船舵,必能抵抗风暴,航渡海洋;系稳理想的罗盘,定可掌握方向,登临高山。(148)

有大胆,方能挑大担;发大愿,才能成大事。(149)

没毅力的人,遇到困境会沉没;有毅力的人,遇到困境会突破。困境,是有志者成德的基础;困境,是有志者成功的阶梯。(150)

人要有梦境,梦想就是一种愿望;人要有斗志,斗志就是一种力量。(151)

改心,是自我进步之道;换性,是自我成长之道;回头,是自我反省之道;转身,是自我调适之道。(152)

带人要带心,有佛法就有办法;领众要领情,有慈悲就无烦恼。(153)

能接受委屈,就有出头的机会;肯承受磨练,必有成功的一天。(154)

不断的努力,时间定会成就人;不断的学习,经验不会埋没人。(155)

成就不是靠金钱堆砌,而是以智能来庄严;权势不是靠武力获取,而是以仁德做号召。(156)

有心做好一件有意义的事,就是有用的人;无意揽来许多不重要的事,仍是无用的人。(157)

凡事求助于人,发挥不出自己的力量;凡事自己承担,才能展现自己的功能。(158)

服务,能让愚痴者变聪明;服务,能让聪明者有智能;服务,能让智能者得稳健;服务,能让稳健者可成功。(159)

永远固守自己的思想,易被淘汰;随时调整自己的观念,才会进步。(160)

天下事无绝对难易,为之,难者亦易;不为,易者亦难。世间人无全然优劣,识之,劣者亦优;不识,优者亦劣。(161)

有理想之因,才会成就现实之果;有现实之果,始知激发理想之因。(162)

大事不胡涂,能掌握方针,而达到理想目标;小事不苛求,能赢得人心,而不致孤军奋斗。(163)

个人肯服务,团体才会健全;团体能健全,个人才有出路。(164)

人生不是因为自己成功而满足,人生是由于众人得度才为成功。(165)

智者不以无过为善,无过易骄矜;贤者不以有过为耻,改过即大善。(166)

做事不因困难而畏惧,一畏惧事即难成,做事不因容易而马虎,一马虎事即败坏。(167)

日常小事能尽责,当能成就大事;重要大事能尽力,自能顾全小事。(168)

被人冷落,正是韬光养晦的时节;不受重用,亦是沉潜自修的时机。(169)

身处顺境,须能惜福而感恩施舍;遭逢逆境,须能忍耐而奋斗不馁。(170)

能坚守最后五分钟的人,将会是胜利者;不谨慎最初五分钟的人,可能是失败者。(171)

小处,若能让人一步;大处,方能迈前一步。(172)

以配角的身分,主角的心情入戏,必能全力以赴;以主角的身分,配角的心情上台,将会敷衍了事。(173)

心智经过挫折,才会成长;生命经过磨练,才有价值。(174)

能干的人,只在做事上认真,不在情绪上计较;无能的人,光在情绪上计较,不在做事上认真。(175)

勤有益,勤俭是成功立业的必要条件;戏无功,嬉戏是倾家荡产的主要因素。(176)

肯做「牛马」,才能紮稳根基,事事顺利;肯给「人缘」,才能广植助力,时时如意。(177)

不肯认错的人,永远不会进步;不肯担当的人,永远不能成就。(178)

勇于革新,才能开创光明的人生;因循苟且,只会累积错误的态度。(179)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能得到历史的肯定;好高骛远,虚浮懒惰的人,逃不过历史的审判。(180)

面对问题,必须主动沟通,才能解决问题;迎接困难,唯有永不退缩,才能克服困难。(181)

只要肯学习,就能突破瓶颈;只要肯吃苦,就能采收甜果。(182)

职位愈高,愈需要直言不讳的属下;处境愈险,愈需要肝胆相照的朋友。(183)

办事化繁为简,才能举重若轻;做事不简而繁,只会慌乱无措。(184)

成事在人,故须善加运用其优点;坏事亦人,故须谨慎处理其缺点。(185)

凡事忍耐,会增加力量,而成就一切;对人欢喜,会成就雅量,而圆满一切。(186)

有所求的付出,反而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所求的奉献,可能无心插柳柳成荫。(187)

能力不足,别人会宽谅我们;发心不够,别人会责怪我们。(188)

能者,以有限的资源,做无限的工作;拙者,以无限的资源,做有限的工作。(189)

秉持「一切为众」的理念,当能有伟大的生涯规画;抱持「一切为我」的私心,只能做渺小的自我抱负。(190)

无能的人,光讲理由;能干的人,会想办法。(191)

该承担时,应有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勇气;该放下时,应有培育后学,功成不居的涵养。(192)

凡事深思熟虑,有计画,则事半功倍;凡事轻慢草率,没计画,则事倍功半。(193)

不怕无位,患己不能胜任;不忧无财,患己不会开源;不畏无名,患己不肯实干;不惧无才,患己不知善用。(194)

好逸恶劳,奢侈懈怠,是事业最大的敌人;吃苦耐劳,节俭精精,是工作最大的助缘。(195)

所谓勇者,是挑战自己丑陋习性的人;所谓弱者,是沉湎自己泡沫光环的人。(196)

依自己的需要行事,助缘有限;为大众的需要做事,成果无限。(197)

最高明的管理原则,是让团体能产生共识,是让上下能打成一片;最良好的管理方式,是以授权来代替干涉,是以己心来体恤他情。(198)

会惜物,则能延长万物的生命;会用钱,则能成就广大的事业;会办事,则能圆满艰钜的任务;会待人,则能聚集天下的英才。(199)

对前途存希望,让人永不老;对自己无信心,让人如朽木。(200)

佛光菜根谭之十二:身心安顿的良方

信仰,能开阔思想;信仰,能解脱烦恼;信仰,能美化生活;信仰,能安住身心;有了信仰,前途有望;有了信仰,生命有靠。(001)

信佛,要信到与佛同在;念佛,要念到心佛不二;拜佛,要拜到和佛共存;行佛,要行到代佛渡生。(002)

禅,能洗净纠结不清的意识分别;禅,能化解顽劣不醒的迷情妄执,禅如山谷清泉,能带给生命清凉自在。(003)

念佛一支香,身心合一,浑然忘我;禅坐一炷香,人格升华,自在洒脱;礼佛一百拜,业障消除,轻安无碍;虔诵一卷经,视野开拓,法喜充满。(004)

用眼睛看清世间,可以认识世相;用耳朵谛听善言,可以心开意解;用鼻孔探索清香,可以体会生活;用语言赞歎大众,可以得到人和;用身体拥抱世界,可以得到友谊;用心意包容他人,可以升华品格。(005)

发菩提心,要永不退转;修一切善行,广度众生常无舍离;发菩提心,要永不厌足,起最大精进,护持正法恒令久住。(006)

生活中的禅心,可以相互交流,和谐群我;生活中的禅心,可以彼此欣赏,怡乐自他。(007)

闻过要欢喜,心量要扩大;眼光须放远,做事须计画;小事不计较,好事不嫉妒;随喜常赞歎,内心常安乐。(008)

忍辱,可以摧毁固若金汤的傲慢;忍辱,可以销熔坚如铠甲的蛮横。(009)

不杀生,杀生断慈悲种;不偷盗,偷盗断喜舍种;不邪淫,邪淫断解脱种;不妄语,妄语断真实种;不瞋斗,瞋斗断忍辱种。不退菩提心,退菩提心断佛种。(010)

缅怀祖师的菩萨行谊,能坚固我们的道念;继承佛陀的慧命伟业,能坚强我们的信心。(011)

三宝如灵丹妙药,能医治三毒心病;三宝如灯烛星月,能指引人生迷途;三宝如大海舟航,能脱离生死苦海。(012)

多少禅师因花开花谢,而参透禅机;多少释子因日出月现,而悟道证果;多少云水僧见青山绿水,而灭却心火;多少行脚人看鸟飞鱼跃,而觅得自我。只要用心留意,人生当能有一番境地。(013)

悟是对生命再参透,参透生命能解脱烦恼;悟是对认知再看清,看清认知可消除疑惑。(014)

君子与小人如何分别?君子能自制,小人不能自制;快乐与烦恼哪里分别?快乐能分享,烦恼只能独尝。(015)

以疑心而来,带信心而去;以慕道而来,带悟道而归;以凡情而来,带法情而回;以客礼而来,带主礼而返。方是真正的拜佛求福。(016)

对世间怀抱爱心,娑婆世界就是净土;对世间充满瞋恨,清凉佛土即成火宅。(017)

悟是从矛盾中统一,悟是从复杂中单纯,悟是从障碍中通达,悟是从枷锁中解脱。(018)

悟是生死一体,杂中单纯;悟是来去一致,有无皆同。(019)

信仰如同马达,是向前迈进的动力,有了信仰,能勇猛向前,不易疲倦懈怠;信仰好比罗盘,是人生大海的指标,有了信仰,能掌握方向,不会误入歧途。(020)

此也是是非,彼也是是非;自心无是非,不听自然无。(021)

感应从结缘、布施中获得;感应从守时、守信中获得;感应从感动、感恩中获得;感应从忍耐、信仰中获得。(022)

用信仰做饮食,来滋养我们的身体;用道德做服装,来庄严我们的形相;用佛法做伴侣,来慰藉我们的心灵;用修道做房屋,来庇护我们的生命。(023)

人生道路长远,莫以一时定终身;人间性命短暂,不因百年忘无常。(024)

众生有众相,相相皆不同;佛心无二心,心心皆无异。(025)

怀抱「爱心」来对待世上一切,世界会更美丽;怀抱「喜心」来观看世间所有,娑婆会变净土。(026)

秧苗田里种,善因植在心;稻禾地上长,善果应在身。(027)

善心有若及时雨,好让枯木长新枝;恶念如同狂飙风,直叫大地尽蒙尘。(028)

花儿种在泥土里,花开花落,难保存风光;花儿种在心田里,花开花落,永远吐芬芳。(029)

快乐,不在繁华热闹中,而在内心的宁静里;烦恼,不在谨言慎行中,而在人我的是非里。(030)

无私的慈悲,像春风、像冬阳;无尽的发心,像甘露、像能源。(031)

禅师的棒喝啐啄,是教禅;禅者的扬眉瞬目,是论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参禅;赵州八十犹在行脚,是修禅。(032)

禅,如山中清泉,洗涤心灵,沉淀尘埃;禅,如青天白云,飘流四方,任运逍遥。(033)

人有大小,法无尊卑;人有生死,佛无去来。(034)

入世的生活以拥有为快乐,出世的生活以空无为快乐。拥有是包袱,是拖累;空无是无边,是无限。(035)

破戒,好比树木折干损枝,犹可忏悔;破见,如同根茎腐朽坏烂,难以挽回。(036)

修行,在真参实学中,显发自性的光芒;修行,在志行坚固中,流露悲愿的力量。(037)

出家要发出离心,以放下自在为好;在家要发增上心,以拥有看淡为上。(038)

认识无常,生命有希望;明了无我,生命没烦恼。(039)

严持净戒,即是维护僧团;维护僧团,即是弘扬佛教;弘扬佛教,即是慈佑众生;慈佑众生,即是成就佛道。(040)

常听大法,心志自宏;铭记初心,悲愿弥坚。(041)

超度贪欲,才能获得喜舍;超度瞋怒,才能获得慈悲;超度痴简,才能获得光明;超度冤亲,才能获得平等;超度忧悲,才能获得安乐;超度妄念,才能获得正觉。(042)

学佛的人没有烦恼,最大的烦恼是自己;学佛的人没有敌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学佛的人没有冤家,最大的冤家是自己;学佛的人没有魔障,最大的魔障是自己。(043)

生活佛法化,生活没烦恼;信仰正觉化,信仰能提升;处事平和化,处事没纷争;修行日常化,修行能持久。(044)

四念住,可以安顿身心;四威仪,可以规范行为;四摄法,可以广结善缘;四圣谛,可以明白真理。(045)

真挚的背后,必存宽厚的坚定相随;沉默的背后,则有平静的勇气相伴。(046)

谨慎每一念,时时观照反省;把握每一念,念念菩提般若。(047)

佛如光,可以照护我们,让我们获得温暖;法如水,可以涤净我们,让我们获得滋润;僧如风,可以吹拂我们,让我们获得清凉。(048)

对外境增一分定力,就减少一分痛苦;对人事舍一分是非,就远离一分煎熬。(049)

心不贪念不讨巧,意不颠倒自知晓;慈悲和蔼不减少,安然自在不争吵;数息观心真正好,宽宏大量是个宝;放下名利不烦恼,心生欢喜不觉老;禅悦法喜不可少,去欲无私不计较。此为精神保健原则也。(050)

有一念的惭愧,就有一念的善根;有一念的宽恕,就有一念的福报。(051)

人生路上,修福为先;生死海中,念佛第一。(052)

应付人情,费神且难尽责;忘却人情,专心又能尽责。(053)

把世界涵纳在心灵中,则物我一如;把众生包容在方寸内,则自他不二。如此,方能启发长远的菩提心。(054)

提升心灵,放宽眼界,自能海阔天空;放下执著,随缘放旷,自能超越生死。(055)

一个家,没有主难成为家;一个人,没有心不成为人。(056)

与其美化容颜,不如美化心灵;与其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057)

用佛心看待人,人人都是佛;以佛心看世间,世间皆净土。(058)

生活有嗜好才有乐趣,有乐趣才能自娱;生命有信仰才有力量,有力量才能自主。(059)

戒如清水,能洗涤我们的心地;定如璎珞,能庄严我们的身心;慧如明灯,能照亮我们的前程。(060)

去除妒嫉,日日无不喜;放宽心胸,处处无不乐。(061)

对人性,我永不灰心;对佛道,我永不退转。始谓真正的菩萨行者。(062)

禅修思想,是平常、平实、平衡的意境涵养──但尽凡心,别无圣解禅修内涵,是信心、道心、悲心的长养增进──不变随缘,慈悲喜舍禅修生活,是规律、简朴、惜福的用心实践──依戒生活,知足澹泊禅修精神,是承担、无畏、精进的落实行履──自心是佛,直下承担禅修运用,是生活、生趣、生机的权变妙用──触处皆道,机趣无限此即是人间生活禅的体现!(063)

密行,是觉悟五蕴不实,而能远离颠倒梦想;密行,是觉悟生命无常,而能悲心救度众生。(064)

布施,令众生身心无忧;爱语,令众生发大信心;同事,令众生信受法义;利行,令众生入佛之智。(065)

佛国的完成,不在他方世界,不在未来时光;佛国的完成,在当下的人间,在现世的人生。(066)

佛靠一炉香,法界尽蒙薰;人争一口气,天地亦肃然。(067)

一句佛号的舟航,负载无明恶业之障碍,免除轮回苦海;一句佛号的内容,包含三藏十二部经典,即是智能明灯;一句佛号的妙用,涵盖世间出世间功德,能够离苦得乐;一句佛号的能量,汇聚宇宙万有之能源,可以成就众缘。(068)

闻法者,对说法者当作医王想,作拔苦想;说法者,对闻法者当作患者想,作癒想。(069)

不背负从前,逝者已矣;不企盼将来,来者未卜;只品尝现在,当下即是。如此,何愁不自在!(070)

一个「忍」,一个「好」休却多少麻烦,给予多少欢喜,泯灭多少代沟,消除多少怨尤。(071)

学习气,蒸发升华;学习云,浮游天际;学习雨,滋润大地;学习泉,喷洒自如;学习水,行脚江河;学习海,安心自在。(072)

发心为播种,喜舍为结缘;众生为福田,慈悲为雨露;方便为和风,忍辱为枝干;般若为花叶,菩提道果成。(073)

人赞人,出伟人;僧赞僧,出高僧。(074)

学佛要学出欢喜,不欢怎能喜学佛要学成舍的,不舍怎能得?(075)

有佛法的人,没有是非;有愿心的人,没有得失。(076)

修行,可以令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走向觉悟的彼岸修行,可以令众生从黑暗的阴谷,走向光明的大道修行,可以令众生从污秽的世界,走向清净的佛国修行,可以令众生从迷执的凡愚,走向解脱的圣道。(077)

以柔和自安,以戒法自净;以平等自在,以寂灭自乐。(078)

喜舍的态度,使我们更富裕;悭贪的观念,只有令人贫乏。(079)

呼吸如梵唱,能涤清俗虑;脉博是钟鼓,能震慑烦恼;两耳如菩提,能觉醒自在;身体是庙宇,能启迪道心。(080)

汪洋大海,不如一滴清水,可以滋润草木;妄想纷飞,不如一念专精,可以清明智能。(081)

物质有限,情意无量;真心供养,自他庄严。(082)

身忙,犹是小事;意乱,才是祸源。(083)

心善,自然美丽;心真,自然诚挚;心慈,自然柔和;心净,自然庄严。(084)

家里的门窗,是家庭和外界往来的沟通;心灵的门窗,是自心和宇宙交会的要点。(085)

淡泊寡慾可以养神,宁静致远可以养志,怡情适性可以养和,观空自在可以养心。(086)

有病,可令人注意健康,并且生起道心;受苦,才知道奋发图强,并且改善因缘。(087)

心光则明,心大则广;心明则清,心空则有;心有则喜,心德则正;心慧则智,心量则容。(088)

好的时辰,好的地理,不在心外;只要心好,日日都好,处处都好。世界之中,处处是好地;世纪之中,日日是好日。(089)

布施,能让我们克制金钱物欲,不会过分贪著;持戒,能让我们克制行为情感,做到防非止恶;忍辱,能让我们克制顺逆毁誉,养成心平气和;精进,能让我们克制散乱懈怠,积极成就道业。(090)

求生以害仁者,虽生犹死;杀身以成仁者,虽死犹生。(091)

春山淡雅,夏山苍翠,秋山明净,冬山沉稳。四时之山,如人一生。(092)

惭愧,可以洗涤我们的懈怠;正见,可以击退我们的邪见;慈悲,可以温暖我们的心房;精进,可以鼓舞我们的力量;知足,可以增加我们的财富;内省,可以督促我们的善行;持戒,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净念,可以庄严我们的世界。(093)

身体要靠食物的营养,才能健康;心灵要靠道德的滋养,才能健全。(094)

人的一生,有无上的尊严;人的一命,是无价的宝贵。因此,人生不能空过,生命不能虚掷。(095)

枯萎的禾苗,我以甘霖的活水滋润之;瞋恚的怒火,我以忍耐的活水熄灭之;污秽的身心,我以智能的活水洗净之;焦渴的人生,我以佛法的活水饮用之。(096)

国家的法律,不是用来定人罪行,而是依法守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佛教的戒律,不是用来拘束行为,而是依戒守戒,获得身心的自由。(097)

一念顿悟,可以放下身心,解脱自在,不受热恼;一念生迷,只会作茧自缚,掀风起浪,不得安宁。(098)

知足如点金石,一触成金,在知足中享有幸福;布施如及时雨,洒下清凉,在布施里获得快乐。(099)

从忍辱中去除无明,从作务中培养福报,从修福中增长智能,从感恩中获得快乐,从参禅中解脱自在。(100)

道德的钥匙,可以开启苦牢之门,到达快乐的天堂;慈悲的钥匙,可以开启瞋牢之门,到达无争的领域;智能的钥匙,可以开启闇牢之门,到达光明的净土;信仰的钥匙,可以开启心牢之门,到达完美的境界。(101)

眼睛要消化声色犬马,耳朵要消化道听涂说,大脑要消化信息知识,心灵要消化善恶是非。(102)

鲸豚沉潜于大海,幽兰沉藏于山谷,从容沉静于纷扰,清明沉淀于心灵。(103)

养生,则身可立;养性,则心完成。(104)

一念慈悲助人,就是圣贤之心;一念嫉妒害人,就是小人之心。(105)

佛法不是表现自己,只顾自我表现,不名佛法真义;佛法要能受用他人,能让他人受用,方得佛法真谛。(106)

人生如大海,船过不留痕;人生如晴空,雁过不留声。(107)

点灯,是点亮心中的明灯;拜佛是拜出心中的佛性。(108)

福慧双修,修得自他圆满;禅净双修,修得成佛作祖;事理双修,修得平安顺遂;人我双修,修得祥和无忧。(109)

从山下拜到山上,越拜越高,如同步步高升;从一人拜到万人,越聚越多,好比善缘广结;从殿外拜到殿内,由外到内,可谓内外一如;从傲慢拜到恭敬,由高到低,自能福慧增长。(110)

以布施来度化人群,以持戒来节欲守道,以忍辱来修持百行,以精进来降伏魔怨,以禅定来安住身心,以般若来启发无明。(111)

从念佛中得到法乐,从禅坐中得到禅悦,从礼佛中得到轻安,从读经中得到清净。(112)

用正见来认识善恶,用般若来判断真假,用法印来抉择是非,用空理来体会有无。(113)

不计较好坏,则能转苦为乐;不拣择美丑,则能转染为净;不分别善恶,则能转迷为悟;不挑剔高下,则能转危为安。「转」,有无限的妙用。(114)

在工作中养息,能恢复旺盛的精力;在烦恼中安然,能止息焦虑的情绪;在复杂中单纯,能避免无谓的干扰;在不悦中喜乐,能保持平静的心灵。(115)

静中有活泼的举止,才不会失之于沉;动中有宁静的力量,才不会流之于浮。(116)

不乱听,耳朵不会找来麻烦;不乱看,眼睛不会带来麻烦;不乱说,嘴巴不会惹出麻烦;不乱想,心意不会制造麻烦。(117)

静心有净土,静念有佛国;人圆好事近,人善好运来。(118)

转贪心为喜舍,转瞋恚为慈悲,转愚痴为智能,转假我为真我,转小我为大我,转有我为无我。(119)

快乐的人生,不在山珍海味上,在清和澹雅;快乐的人生,不在盲目追求中,在真诚相待;快乐的人生,不在别人的施舍,在自己争取;快乐的人生,不在遥远的未来,在当下获得。(120)

心若诚恳,则光明出现;心若善良,则道德显著;人若真诚,则信用自来;人若实在,则缘分必到。(121)

受戒容易守戒难,发心容易恒心难,忍苦容易忍气难,尊上容易尊下难,共无容易共有难,依人容易依法难,依神容易依佛难,为己容易为人难,听法容易行法难,处众容易处闲难。(122)

人人皆求名和利,几人能把欢乐分?心心唯念情和义,普天尽是有缘人。(123)

福田在心,悟者无求;为善在人,能者不难。(124)

无是无非,人间好会;有贪有瞋,荆棘满布。(125)

面对逆境,只要有悲愿信心,就能解缚脱困;身处顺境,只要能感恩惜福,就能持盈保泰。(126)

上床不烦恼,心宽福寿长;包容无心过,积福远灾殃。(127)

宽恕是良药,施舍得快乐;身安茅屋稳,知足大地宽。(128)

忧愁苦恼是地狱,慈悲欢喜是天堂。(129)

心平气和,才能长养智能,止于至善;心浮气躁,只会蒙蔽灵台,趋向无明。(130)

生从死来,无死哪有生;死因生有,有生无不死。故生死只是人生的一种现象。(131)

懂得因果,可以让我们勇于面对挫败;体会因缘,可以让我们活得欢喜自在。(132)

活,是精神和生命力的展现;活,是慈悲和忍耐力的诠释。当个会笑的「活」人,才能拥有世界!(133)

身为苦本,苦因有身,身要离欲才会自在;心为道源,道在于心,心要清明才能见性。(134)

超脱荣辱毁誉,就是解脱;放下是非恩怨,即能自在。(135)

秉守正见,是到达真理之路;护持正法,是开启佛国之钥。(136)

至忠之一念,小可安住身心,大能舍己为公;至诚之一念,上能体悟佛心,下可发扬人性。(137)

退步再思量,可以跳得更远;休息再沉潜,可以走得更长。(138)

世界上最大的力量,是慈悲和忍耐;人世间最美的情操,是发心与感动。(139)

所谓智能,是清楚自己的一言一行;所谓慈悲,是关照别人的一举一动。(140)

佛门,是五浊恶世的安全港;信仰,是动荡社会的定心丸。(141)

信仰的热忱,要靠不忘初心来维持;处世的平安,要以不负因果为原则。(142)

种善因得善果,甜美的果实人人爱;种恶因得恶果,苦涩的果实人人怕。(143)

知道苦恼的人,会守本分不妄求;明白是非的人,能懂因缘不无理。(144)

迷惑时,我们失去所有时间;开悟后,我们拥有一切世界。(145)

心志不磨,则智能钝拙;患难未尝,则胆力怯懦。(146)

真正的闲,是心灵中超然物外;真正的忙,是工作里浑然忘我。(147)

禅,就是平等,没有分别对待的心,才能参禅;禅,就是尊重,懂得尊重包容的人,才能悟禅。(148)

受戒要发心,心一发,邪魔外道都会遁形;持戒是守道,道能守,天龙八部都会护佑。(149)

疑心,会破坏感情;信心,能凝聚共识;瞋心,会瓦解人性;爱心,能营造和平。(150)

懂得勤劳的人,不会说没有时间;不知精进的人,才会抱怨没成就。(151)

不听世间的杂音,耳根清净,心境自然空灵;不看眼前的五色,眼根单纯,心中自然无物。(152)

如能人我互调,则心里平静,不易起瞋心;常思彼此平等,则心怀慈悲,更易生爱心。(153)

心真,则大地皆清净;心善,则行事皆顺畅;心美,则众生皆可爱;心诚,则天下皆平坦。(154)

不害怕烦恼,自可安然自在;不执著烦恼,当能高枕无忧。(155)

心中有一盏明灯,是最美丽的人;心中存一滴法水,是最富有的人。(156)

随时照顾念头,就是戒律的持守;分秒把握当下,即为禅定的显现。(157)

要提升精神世界,必先淡化对物质的要求;要充实人文内涵,须得增强对知识的渴求。(158)

荣辱祸福皆是业,心甘情愿任他来;利衰毁誉无非缘,心安理得随他去。(159)

一旦发心,平庸化为神奇;如能承担,渺小变成伟大。(160)

禅心,是抢不走的珍宝;密意,是流不尽的法水。(161)

难得胡涂,是解决烦恼的最好办法;大智若愚,是安顿身心的最佳妙方。(162)

有著无忧无惧的人生,过著无贪无瞋的生活,看着无生无灭的生命,存著无高无下的心情。实乃世间一大福报也!(163)

独处,须内观,看无相之相;静坐,常内省,听无声之声。(164)

没有信仰,如同无舵之舟,难以抵达幸福彼岸;没有信仰,如同无树之根,无法期待开花结果。(165)

身心清明,做得了自己的主人;身心污浊,只能当别人的奴隶。(166)

找到自己,能寻回生命的本质;扩大自己,能延长生命的价值;升华自己,能体会生命的自在;圆满自己,能觉悟生命的真谛。(167)

常怀怨恨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满怀感恩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168)

无我,则无对待,无我是和平的根本;有我,则有分别,有我是争执的根源。(169)

人各有所难,非胜其难,则不足为英雄;人各有所悟,非彻其悟,则不名为禅者。(170)

忙,是忘掉烦恼最好的方法;闲,是衍生忧虑最快的途径;喜,是增加情趣最美的甘霖;怒,是丑化心灵最猛的毒药。(171)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者不惹事生非;话少不如话好,话好者能给人欢喜。(172)

不为外境所动,即能坚忍其性;不为内根所惑,则能澄明其心。(173)

容貌姣好,不是真正的漂亮;心地善良,才是真正的美丽。(174)

能放下生死烦恼,是第一等有福报的人;能提起信心正念,是第一等有智能的人。(175)

欲望越少,越能享有幸福的生活;烦恼越少,越能拥有自在的生命。(176)

只有享不到的福,福薄自怜之人经常错过幸福;没有受不了的苦,苦尽甘来之人终会远离痛苦。(177)

污秽的溪流,一入大海即为清水;散乱的凡心,一念慈悲就成圣贤。(178)

布施,是慈悲的养成;持戒,是道德的增长;忍辱,是人格的升华;精进,是力量的聚集;禅定,是修行的展现;般若,是智能的极致。六度皆备,则是佛道的完成。(179)

发菩提心,要能不退,才会达到预定的目标;修菩萨道,不求速成,即能完成圆满的愿力。(180)

幸与不幸的人生,是前世所造的「因」;好与不好的生活,是现在承受的「果」。(181)

不会听话,可谓烦恼之根源;学会听话,即得无忧之妙方。(182)

做好生活的环保,居家干净,必然清爽舒适;做好内心的环保,心灵无染,自然法喜充满。(183)

滋长情绪的无明,是众苦之源;开显心中的智能,是断苦之本。(184)

心中没秘密,即是开朗的人生;心中没负担,即是解脱的人生。(185)

佛法不离生活,行住坐卧皆可示现;生活不离佛法,语默动静无非是禅。(186)

得失妄想不能停止,就无法安住;好坏攀缘不能去除,就无法自在。(187)

心若闲,事多人忙心不忙;心不闲,事少心忙人不忙。(188)

为学要专心,心无旁骛,才不会被声色迷惑;做人要单纯,心没杂染,才能不为葛藤缠绕。(189)

唯有三轮体空的布施,信仰才会纯洁;唯有无住无得的修行,佛道才易成就。(190)

欢喜是佛法,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佛法是财富,有佛法方能留住钱财。(191)

不以成败论英雄,成败实乃家常事;不因善恶定圣贤,善恶只在一念间。(192)

出污染心,得清净心;出贪瞋心,得慈悲心;出邪知心,得正见心;出凡俗心,得道念心;出懈怠心,得精进心;出妄想心,得正念心;出差别心,得平等心;出计较心,得自在心;出奸邪心,得忠义心;出孤独心,得群我心;出自私心,得公德心;出三界心,得佛教心。如此,始谓真正的出家!(193)

持戒,能将坎坷的遭遇,变成福乐安康的境地;修定,能把散乱的心思,调至专注沉稳的状态。(194)

心平气和,乃健康之道;结缘喜舍,是快乐之源。(195)

心中了无牵挂,是真正的自由;生活一无所求,才全然的自在。(196)

多做、多学、多发心,是最好的收入;少欲、少瞋、少烦恼,是最大的幸福。(197)

物质尽管丰富,拥有的层面有限;精神大可淡泊,享有的乐趣无穷。(198)

安住身心,是工作进步的关键;淡泊寡欲,是人生自在的条件。(199)

存好心是──以真诚心对治虚假心,以忠义心对治奸邪心,以仁爱心对治残暴心,以欢喜心对治愤怒心,以慈悲心对治瞋恚心,以般若心对治愚痴心,以喜舍心对治悭吝心,以感恩心对治怨恨心,以知足心对治贪婪心,以虔诚心对治轻慢心,以清净心对治污染心,以正直心对治谄曲心,以公平心对治偏狭心,以公德心对治缺德心,以随喜心对计较治心,以尊敬心对治傲慢心,以包容心对治怨怼心,以进取心对治放逸心,以淡泊心对治虚荣心,以光明心对治暗昧心,以念道心对治世俗心,以善良心对治邪恶心,以厚道心对治刻薄心,以平等心对治歧视心,以感动心对治冷漠心。(200)

佛光菜根谭之十三:做人处事的原则  为人媳者,要孝顺翁姑;为人妻者,要敬事夫婿;为人母者,要慈爱儿女;为人妹者,要和睦兄弟。(001)

建立感恩的美德,可以培养人间的善缘;拥有希望的未来,可以增强乐观的人生。(002)

懂得快乐的人,随时找机会替人服务,在服务中享受快乐;懂得付出的人,随时找机会为人奉献,在奉献中拥有无限。(003)

有用的人,什么事都不难,无用的人,什么事都困难。(004)

正当做事,认真负责,谓之智能;公事私事,公平处理,谓之正义;不避艰难,承担解决,谓之坚忍;压抑欲望,淡泊自持,谓之节制。(005)

给人信心,关怀他人多赞歎;给人欢喜,面带微笑常问好;给人希望,言谈举止要温和;给人方便,有事相助不推托。(006)

欢喜用心,则时时眉开眼笑;欢喜待人,则处处无往不利;欢喜利世,则遍地是净莲;欢喜修行,则满心是自在。(007)

从谦和中友爱尊重,从学习中进取奋发,从信仰中发掘自我,从忍耐中增加力量,从和合中集体创作,从明理中随顺因缘,从发心中庄严自己,从参与中奉献身心,从威仪中端严礼敬,从沟通中融洽和谐。(008)

融和,是一种容人的雅量;融和,是一种平等的对待;融和,是一种尊重的言行;融和,是一种智能的表现。(009)

我们不仅要作好人,更要作正人;我们不仅要作善人,更要作全人。(010)

僧人无宿怨,大人无私仇;军人无私念,众人无特权;道人无杂念,净人无污染;真人无假意,梦人无真实;觉人无愚昧,俗人无气质;圣人无分别,凡人无创见;大人无牵挂,小人无情意;强人无畏惧,弱人无公平;醉人无理性,醒人无盲性。(011)

处事,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要;待人,不以利益为急,而以欢喜为上。(012)

强势之人,刀锋锐利,损人又不利己;和众之人,刀锋圆钝,护己且不伤人。(013)

从生活满足中,培养感恩喜舍的美德;从工作参与中,培养勤奋奉献的精神;从群众和合中,培养集体创作的观念;从共识认同中,培养尊重配合的情操。(014)

痴人不可作,愚痴是烦恼之源;邪人不可作,邪见是堕落之源;恶人不可作,恶霸是争斗之源;非人不可作,无理是妄执之源。(015)

学佛,要学得快乐洒脱,充满法喜,不要关闭自己,把自己阻隔于山河大地之间。学佛,要学得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不要拒绝世间,把自己孤立于人群社会之外。(016)

人生要求真,以真诚对待他人;人生要求善,以善心拥抱众生;人生要求美,以美丽妆点世界;人生要求和,以和平促进繁荣;人生要求知,以知识带动文明;人生要求喜,以喜悦丰富生命。(017)

朴素淡泊,用来要求自我是道德;朴素淡泊,用来要求别人是苛刻。(018)

暴力,只能挫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柔和,才能令人心悦,由衷爱敬诚服。(019)

生活新律仪:早上起床十念法,夜晚睡前一柱香;吃饭之前五观想,有无好坏不计坏;忧愁烦恼不管它,逢人见面只说好;悲欢离合随因缘,生老病死不牵挂;心中满足到处好,人情冷暖任随他;乐观进取真逍遥,威武权势不必怕;行住坐卧要威仪,衣食住行莫浮华;做人处事八正道,慈悲喜舍称无量。(020)

不为讨便宜,而侵犯别人;不为逞己快,而讽刺别人;不为妒嫉心,而打击别人;不为护私欲,而伤害别人;始谓不侵犯的慈悲。(021)

一粒种子,可以生长千万的果实;一泓细流,可以长养无限的生命;一句好话,可以激励无比的信心;一个善念,可以成就无尽的因缘。(022)

懂得感恩惜福,半碗咸菜就是万两黄金;不懂感恩惜福,全部宇宙如同一堆废土。(023)

唯有宽容,才能去除嫉妒;唯有尊重,才能成就一切。(024)

尊重,是与人为善,给人利益;沟通,是从善如流,体解人意。(025)

处处与人计较,猜疑忿恨,心中充满贪瞋痴,就是地狱;念念行戒定慧,慷慨布施,心中充满真善美,就是天堂。(026)

布施与结缘,贵在真和诚;惜福与感恩,贵在情和义。(027)

人人争胜,吵闹又忧愁;个个礼让,欢喜又祥和。(028)

手中一把尺,测己不测人;心海一艘船,渡己更渡人。(029)

眼观四方,能扩展视野;耳听八面,能察纳雅言;头脑灵活,能圆融世事;知觉敏锐,能减少错误;古道热肠,能广结人缘;肝胆相照,能获得情义。(030)

结缘,便我们的人生更宽广;利人,使我们的人生更富有。(031)

众生岂止万千,相逢非等闲事;同事何其殊胜,因缘得之不易。(032)

一切好事,从我本身做起;一切好言,从我口中说出;一切善心,从我内心开发;一切善人,从我至诚礼敬。(033)

处世,要有忧患意识;为学,要有笃实心态;做事,要有敏锐觉知;度众,要有慈心悲愿。(034)

爱护世间的感情,就要「惜情」;爱护彼此的缘分,就要「惜缘」;爱护大众的力量,就要「惜力」;爱护难得的人才,就要「惜才」;爱护飞逝的时光,就要「惜时」;爱护美好的语言,就要「惜言」。爱护同体共生的万物,就要「惜物」;爱护得来不易的福报,就要「惜福」。(035)

慈悲的力量无比大,慈悲的对象无限广,慈悲的价值无穷尽,慈悲的意义无量深。(036)

心灵,以纯真笃实为第一;容貌,以端庄和蔼为第一;语言,以关怀真切为第一;行事,以光明磊落为第一。(037)

待人,要从良心出发;处事,要向历史负责。(038)

做事发心,发心就是修行;待人慈悲,慈悲就是修行。(039)

思想是无形的谈话,好的思想,能激发智能的火花;行为是有形的语言,善的行为,能显现典雅的内涵。(040)

以忍耐化解暴戾之气,以慈悲美化社会人心,以智能增加人间色彩,以和平创造大众福祉。(041)

做人要像千年老松,能经得起寒霜雨露的摧残;处世要像严冬腊梅,能受得了冰天雪地的考验。(042)

能喜舍的人,必定是内心富有的快乐人;只接受的人,必定是贪婪无厌的贫苦人。(043)

不可告诉人的快乐,不是真快乐;能与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快乐。(044)

称人之善,是善美的修养;扬人之短,是鄙劣的行为。(045)

善法多闻,能增长智能;善念多思,能培养慈心;善事多做,能种植福田;善行多赞,能和谐群我。(046)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无言;行难行之道,要有信无惧;忍难忍之苦,要有容无怨。(047)

人人做义工,投身公益我尽心;人人做义警,社会安定我关心。(048)

有慈悲,则会做人;有智能,则会做事。(049)

智能,是人生的透视,是微妙的颖悟,是经历的结晶;慈悲,是世间的至情,是善美的关怀,是立场的互易。智能与慈悲,乃人间至宝也。(050)

以戒生活,以慈待人;以忍处事,以缘交友。(051)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不计人得失。(052)

当出口伤人时要沉默,当流言中伤时要不理,当对方无理时要容忍,当别人受难时要体恤。(053)

有慈悲的人,布施必能喜舍;守规矩的人,持戒必能严谨。(054)

为受窘的人,说一句解危的话;为沮丧的人,说一句鼓励的话;为疑感的人,说一句点醒的话;为无助的人,说不句支持的话。(055)

可以同意他人的意见,不能不倾听他人的心声;可以不关心自己的利益,不能不坚定自己的立场。(056)

取人之直,疏其谄曲;取人之朴,疏其奢侈;取人之宽,疏其狭隘;取人之敏,疏其懒惰;取人之辨,疏其迷糊;取人之信,疏其虔偶。此乃用人之道也!(057)

别人对我好或不好,不重要;自己对人好或不好,才重要。(058)

包容别人,就是扩大自己;尊重别人,就是提升自己。(059)

再坚冷的冰,遇到太阳照射,终会溶化;再生硬的米,经过炉火烧滚,终能煮熟。做太阳,可以温暖别人,做炉火,能够成就他人。(060)

不达世务是腐儒,不体圣言是呆汉,不求进步是庸才,不知惭愧是非人。此辈终会被人所淘汰!(061)

一人慈悲,众皆伴侣;万人慈悲,法界一如。(062)

念飞禽有网捕之苦,故应尊重生命自由之权;念家禽有汤镬之苦,故应节制自己口腹之欲;念贫困有饿冻之苦,故应伸出慈悲救济之手;念众生有生死之苦,故应萌生护佑解脱之心。(063)

对顽强众生,给予包容;对怯弱众生,给予鼓励;对冤家对头,心存平等;对亲朋好友,心存感恩。(064)

时时开发自己,以求自度;念念开发社会,以期度他。(065)

一脸微笑,给人欢喜温暖;一件善事,给人利益方便;一句好话,给人亲切赞歎;一瓣心香,给人信心祝福。(066)

上等人,经得起千锤百链;中等人,经得起打骂棒喝;劣等人,经不起任何脸色。(067)

不逆人意──是应世的慈悲,是处众的智能;是圆融人际的善巧,是广结善缘的方便。(068)

儿女不逆父母之意,是孝顺;父母不逆子女之意,是开明;属下不逆主管之意,是服务;主管不逆属下之意,是尊重;朋友不逆对方之意,是知交;教师不逆学生之意,是启发。(069)

学会处众,处处有通路;学会结缘,处处有助缘。(070)

灵巧,是能为人留一点余地;灵巧,是能为人多一份设想。(071)

所谓欢喜,要能慷慨共同享有;所谓欢喜,要能宽大不妒人有。(072)

发愿作保护伞,令众生免受日晒雨淋;发愿作手电筒,令众生消除暗夜恐慌;发愿作无忧草,令众生解脱烦恼伤痛;发愿作大舟航,令众生安渡茫茫苦海。(073)

每个众生都有尊严,切莫以宣扬别人的痛苦,来增加自己慈善的光彩;每个众生都有尊严,不可以张扬别人的贫苦,来获得自己行善的荣誉。(074)

幼儿童稚时,靠父母改造自己;青春年少时,靠老师改造自己;长大稳定时,靠自己改造自己;成熟思考时,靠佛法改造自己。(075)

皇帝以玉玺为信,佛门以衣钵为信,君子以信誉为信,朋友以道德为信。(076)

用责备别人的心责备自己,能让自己越来越进步;用宽恕自己的心宽恕别人,能让自己越来越慈悲。(077)

话不能说绝,事不要做绝,路不要走绝,人不要处绝。(078)

幽默,要谐而不谑,要真诚美善,要你我皆大欢喜;幽默,是春风吹拂,是清凉甘露,是人间智能之花。(079)

会观照的人,会探测因缘的关系;能观照的人,能深入事相的内容。(080)

灵巧的人做事,能观照前后左右,面面俱到;灵巧的人处事,心中有你我他人,样样顾全。(081)

医生要观察患者的病症,才能对症下药;农夫要观看天时的气候,才能适时播种;父母要观明子女的根性,才能适性教育;老师要观照学生的差异,才能应机逗教。(082)

对长辈──多听话,少讲话,能得欢心,能多领悟;对晚辈──多身教,少言教,能收默化,能受尊重。(083)

忧悲,是关怀国家安危,关怀全民福祉;忧悲,是不忍社会纷乱,不忍众生受苦。(084)

行为,一举一动要自重;讲话,一言一行要自重;处世,一事一物要自重;人生,一时一刻要自重。(085)

以慈悲获得尊重,以智能处理是非,以恭敬接待大众,以道德修养身心。(086)

以慈得爱,以智化愚;以忍处众,以戒修身。(087)

用舍心来对治贪欲,用慈心来对治暴力,用智心来对治邪见,用佛心来对治混乱。(088)

轻声交谈,深怕惊动周遭他人;守法守则,唯恐搅乱大地次序。(089)

以慈悲净化社会,以道德立身处世,以勤劳创建事业,以和谐沟通群我。(090)

善论人者,察己常疏;善护己者,待人常苛。(091)

共事选择良友,求学选择良师,安民选择良理,治病选择良医。(092)

识人要「清楚」,教人要「明理」,用人要「公正」,留人要「激励」。(093)

对别人,不可忽略掌声;对自己,则须要求无声。(094)

刀下留情,救人于一时;笔下留情,救人于千秋。(095)

以和合他人来处世,世界自然无争;以摄受他人来处世,世界自然欢喜;以恒顺他人来处世,世界自然和平;以觉悟他人来处世,世界自然进步。(096)

对世间要救苦救难,对他人要感恩感德,对家人要共荣共有,对社会要献心献力。(097)

独立的人,心中拥有大众;孤僻的人,心中只有自己。(098)

慈爱的父母易见,孝顺的儿女难求;勇敢的好汉易见,诚实的朋友难觅。(099)

慈悲不是一时的恻隐之心,而是透过公理的感动助人;慈悲不是热闹的随众起舞,而是心存正念的服务济人;慈悲不是私心的利益亲友,而是无所欲求的惠施众人。无我无私,怨亲平等,即是慈悲的最高境界。(100)

选择给予的人生,一生乐意帮助别人;选择接受的人生,一生需要别人帮助。(101)

做人十败──虚荣者败,懒惰者败,骄慢者败,暴戾者败,贪吝者败,私心者败,无信者败,邪执者败,不忠者败,说谎者败。(102)

体谅关怀,是真正的尊重;救苦救难,是实质的慈悲。(103)

责己要严,待人要宽;邻里和睦,处处净土。(104)

眼中看人无贫富,耳里听音好处想;口中说话无荆棘,身手做事好商量。(105)

种树必须因缘成熟,才能开花结果;做人必须条件具备,自然龙天推出。(106)

克己利人是上等人,利己利人是中等人,损己损人是下等人,利己损人是劣等人。(107)

你微笑,我微笑,大家心情好;你客气,我客气,大家都和气;你说好,我说好,气氛就会好;你让步,我让步,条条是大路。(108)

慈悲喜舍,人间至富;饮水思源,感恩惜情。(109)

悲天悯人,谨言慎行;与人为善,心甘情愿。(110)

有用之人,如太阳,日日散发光明和热力;有德之人,如春风,时时吹拂清凉与舒适。(111)

师不可慢,亲不可逆;谦虚有礼,皆大欢喜。(112)

见面多微笑,烦恼都?掉;好话是供养,赞美出妙香。(113)

人人做环保,污染自然少;垃圾随便丢,做人真害羞。(114)

用心要慈悲,行事要方便;人人有爱心,社会多温馨。(115)

酒色不沉迷,盗赌不流连;出门说地方,亲人心不慌。(116)

不说是非话,不听是非事;做人要认真,大家要共生。(117)

帮助受刑人,行义又行仁;关怀残疾苦,才是大丈夫。(118)

处处做好事,时时做好人;欢喜结人缘,融和无怨言。(119)

诚心说话,耐心听话;将心比心,大家更亲。(120)

慈悲不暴戾,喜舍不贪取;每日做好事,行善又方便。(121)

与人为善,以和为贵;从善如流,心甘情愿。(122)

他人老大,自己老二;自利自他,别人无话。(123)

遇人微笑并问好,人间处处有欢笑;说请谢谢对不起,人我之间多欢喜。(124)

受人尊敬,必因有德;被人厌离,必因骄慢;做人失败,必因安逸;为人堕落,必因奢侈。(125)

和众相处,必须养成优雅的风度;与人谈话,不可养成轻浮的态度。(126)

行事正义,给人欢喜和利益,就是仁者;为人邪曲,让人受害和厌离,必是恶霸。(127)

勤劳,是成功的种籽;欢喜,是幸福的泉源;清净,是智能的门户;奉献,是道德的阶梯。(128)

有情有义,是世间第一贵人;有悲有智,是世间第一富人;有你有我,是世间第一通人;有道有德,是世间第一圣人。(129)

只为自己着想不会大,能替别人着想不会小。(130)

人际以慈悲为念,慈悲所到之处无往不利;生活以智能为用,智能所办之事无有不成。(131)

宁可让人责骂,责骂能鞭策自己不断成长;不要让人宽容,宽容会姑息自己继续犯错。(132)

懂得利用时空之间的人,就能拥有宇宙;知道运用人我之间的人,才能拥有人生。(133)

勇敢的人,不一定慈悲;慈悲的人,必定有勇气。(134)

凡事都与己有关,则所见无不美好;凡事都与己无关,则所知皆不动要。(135)

被人指责批评时,要欢喜接受;受人赞美恭维时,应持平谦虚。(136)

心中有偶像,能启发见贤思齐的能量;眼前有目标,能激发勇往直前的力量。(137)

愿从心生,发愿就是发心;缘从施来,结缘即是播种。(138)

应该广结善缘,并且加以珍惜;不必嫌弃恶缘,才可引为殷监。(139)

不分你我,而能相亲相爱,宇宙何其宽广;不忌残缺,而能相知相惜,人生即是圆满。(140)

人生如画,自许做一支彩笔,彩绘出自己灿烂的生命;人生如戏,自许为一流导演,编导出人我圆满的生命。(141)

带著抱怨心做事,即使是好事,也无功德;常怀欢喜心行善,即使没成功,也有功德。(142)

学会忙里偷闲,能享受生活的乐趣;懂得闲中用心,可领略生命的妙趣。(143)

陶然忘我,是快乐的闲人,因为忘我才能无我;牺牲小我,是可敬的伟人,去除小我才成大我。(144)

快乐犹如洒香水,洒向别人,自己也会沾上几滴;悲伤好比打麻药,折磨自己,别人丝毫替代不了。(145)

眼睛朝向光明,所见皆为亮丽的景色;脚步踏向善美,所行尽是平坦的大道。(146)

自知无用,或许能成为大用;刚愎自用,终不能为人所用。(147)

爱是双方的,单方的爱,只顾自己,是狭窄的单行道;爱是双向的,相互的爱,成就对方,是宽广的双向道。(148)

心中有感恩的念头,是取之不尽的宝藏;眼里有芸芸的大众,是用之不完的福缘。(149)

愚者也有幸福,只是幸福常在遥远的彼岸;智者也有幸福,只是幸福总在当下的跟前。(150)

自私自利的人,常处地狱中;服务他人的人,身在天堂里。(151)

勇猛中要有慈祥,慈祥才能让人信服;慈祥中要有力量,力量才能让人跟随。(152)

幽默自己,并懂得自我解嘲,是真正的幽默,此幽默人人欢喜;取笑别人,并趁机自我吹嘘,是刻薄的讽刺,此讽刺人人讨厌。(153)

居心宽大,条条是大路;为人公正,处处行得通。(154)

容人的雅量,能带来彼此的和谐;平等的对待,能泯除人我的纷争;尊重的态度,能促进自他的愉悦;高尚的言行,能提升大众的文明。(155)

抱持著真诚心、慈悲心,一定能赢得人心;一味的虚假心,嫉妒心,必定会失去人心。(156)

看别人的优点,是人际相处的润滑剂;找机会的优势,是事情成功的关铤卡。(157)

希望别人重视自己,必先重视别人;宁可别人辜负自己,切莫辜负别人。(158)

自尊须防傲慢,一傲慢则众人远离;自谦尤忌自卑,一自卑则尊严扫地。(159)

继往开来,贵在历史的保存和延续;承上启下,重在人我的互信与欢喜。(160)

做人圆融多一些,怨尤就会少一点;待人怨尤少一点,圆满就会多一些。(161)

做事能任劳任怨,必能无事不办;做人能委曲求全,必能无事不成。(162)

光荣归于他人,是处事成功之道;吃亏归于自己,是立身安全之方。(163)

以责人之心责己,必能养成自己的宽恕之心;以待己之心待人,必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之德。(164)

不应谦让而让,是推诿责任;应谦让而不让,易失去人心。(165)

忍让为做人之基,多一分包容忍让,少一分倾轧障碍;谦虚乃处世之本,多一分祥和谦虚,少一分争执破坏。(166)

微笑,是最美丽的语言,能散播芬芳;礼貌,是最庄严的表情,能广结善缘。(167)

争辩,只有加深彼此的怨结;谦让,才能取得人际的和谐。(168)

做人要明理,理路通达,则做事会顺利;做事要明理,理路明白,则做人能成功。(169)

尊贵之人,都从谦卑中来;谦卑之人,必然散发尊贵。(170)

愚笨之人也有一得,其得应赞歎;聪明之人终有一失,其失可包容。观得莫观失,实为人我相处之方;隐恶且扬善,正是彼此祥和之道。(171)

做人要胆大,胆大才能无畏;做事要胆大,胆大可以成事。对人要心细,心细才知体恤;行事要心细,心细不会败事。(172)

说话要轻,切莫干扰他人;立论要精,必须抓住重点。(173)

从善如流者,坏事能办成好事;固执己见者,好事易变成坏事。(174)

智者,不以谄媚之言惑人,亦不为谄媚之言所动;愚者,不以正直之言教人,亦不为正直之言所化。(175)

常常不满群众,终遭众人遗弃;时时拥抱群众,必得众人爱戴。(176)

随缘是最好的性格,能随顺因缘不执著,则凡事易成;负责是最佳的态度,能勇于承担不推诿,则凡事顺利。(177)

与人谈话,多用句点;讨论学问,多用问号。(178)

忍耐之人,必能严以律己,甚至消灾解危;厚道之人,必能宽以待人,进而增福进德。(179)

河水,懂得避开障碍,故能川流不息;处世,知道随顺因缘,才能无往不利。(180)

见人一善,须忘其百非;见人十恶,要记其一善。忘百非,则众人皆友;记一善,则人皆圣贤。(181)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成圣成贤,圣贤的基本条件是处事做人。(182)

让人厌倦的讲演,是只顾自己信口开河;让人欢喜的沟通,是能给别人倾心说话。(183)

不为一己之私,与人斤斤计较;须为大众之利,和人据理力争。(184)

为学做人,在名利上要淡泊;立身处事,在责任上要认真。(185)

光说不做,会失去信用;言出必行,能赢得信任。(186)

能节制物质欲望,才能享有幸福人生;能降伏心中魔障,始能受用佛法真谛。(187)

要别人相信自己,须先信任别人;要别人喜欢自己,须先喜欢别人。(188)

小人以利为友,故易见利忘义;君子以道为友,故能论道讲义。(189)

竖的联系,能凝聚团结的力量;横的协调,可巩固周边的助缘。(190)

尊重他人的需要,给予方便,是真布施;衡量自己的能力,尽心踏实,是真精进。(191)

只知贪图自己的利益,是贫穷的弱者;能够关照别人的权益,是富有的强人。(192)

心量小的人,无异自绝因缘,削弱自己的能量;心量大的人,始能广培助缘,增强自己的力量。(193)

没有解不了的怨仇,只有除不了的私欲;没有放不下的负担,只有看不破的感情。(194)

作家笔下有德,就是修行;农夫锄下留情,也是修行;教师口中存善,就是修行;政客心怀众生,即是修行。(195)

不说伤人之语,以免损害别人的信心;不做无用之事,以免增加自己的烦恼。(196)

能感化别人,是德的施与;肯同情别人,即义的行为。(197)

人言为信,言而无信不足为人;二人为仁,心中无人不名为仁。(198)

从勤劳里,能创造未来的希望;从奋斗中,可采收明天的果实。(199)

做人十胜──诚实者胜,勤劳者胜,谦虚者胜,仁慈者胜,喜舍者胜,大公者胜,笃实者胜,圆融者胜,忠忱者胜,信用者胜。(200)
佛光菜根谭之十四:进德修业的指南 从灵感增长的信心,能知世事之微妙;从福德增长的信心,能懂结缘之殊胜;从慈悲增长的信心,能明人我之关系;从慧解增长的信心,能晓是非之轻重;从体验增长的信心,能达真实之境界;从见性增长的信心,能悟自他之一如。(001)

没有慈悲的智能,是世智辨听,不会有善美的结果;没有智能的慈悲,是世俗情感,不会有超脱的自在。(002)

日能知其所无,无法穿透隔墙之碍;月无忘其所能,能够照亮阴暗之处。如日如月,可谓有自知之明也。(003)

宠利毋居人前,居人前则为人疑嫉;德业毋落人后,落人后则为人轻视;享受毋踰分外,踰分外则为人批评;言行毋离中道,离中道则为人排挤。(004)

轮回第一义,是坏人的惩罚,好人的赏赐;轮回第二义,是因果的行道,生命的转机。(005)

妨碍人生读书之道,是杂事太忙;妨碍人生养生之道,是欲望太高;妨碍人生处世之道,是话语太多;妨碍人生治家之道,是开销太滥。(006)

人不患无才,识进则才进;人不患无量,见大则量大。(007)

专精于一,涉猎至深,谓之博学;不求专精,浅浮涉猎,谓之泛学。(008)

学习,能在无助孤独中使你快乐;学习,能在疑惑困顿中赐你智能。(009)

世道多艰辛,所以要勇敢;世事多难测,所以要自知;生活多困难,所以要坚强;生命多无常,所以要珍惜;处事贵公正,所以要无私;做人贵诚信,所以要实在。(010)

读书,是求得知识的过程;读书,是做人明理的钥匙;读书,是自我心灵的探险;读书,是点燃知识的火种。(011)

读书,以融会贯通为主旨,以方法技巧为辅佐;读书,以勤恳熟读为功效,以用心下手为实际。(012)

多读好书,使自己芳香;多做好事,使别人快乐。(013)

不为昨天困,昨天已过去;不被明天迷,明天尚未至。用心面对今天,天天都不困不迷。(014)

以学问磨练气质,气质自然高雅;以理法规范行为,行为自然端正;以宽恕广结人缘,人缘自然良好;以修道净化心灵,心灵自然清净。(015)

凡是双手可触及的资源,不轻易舍弃;凡是眼睛可见到的资料,不随便放过;凡是耳朵可听闻的信息,不任意流失。(016)

布施的观念,使我们更富裕;悭贪的观念,让我们更贫乏。(017)

好于发问的人,只做五分钟愚人;耻于发问的人,一辈子是个愚人。(018)

水能自己活动,也推动别人;水能婉转自如,而委曲求全;水能寻找方向,更不断延伸;水能洗涤污垢,又清净自在。水滋润了万物,使其生气蓬勃;水汇合了百川,成就广大宽宏。(019)

成见愈少,生命愈宽广;偏见愈少,思想愈开阔。(020)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倨傲易伤身;涵养是待人第一法,粗鄙易伤人;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急躁易坏事;恬淡是养心第一法,贪欲易染心。(021)

奉献是福德,不是负担;服务是获得,不是牺牲。(022)

不忌说出自己的毛病,才能发露忏悔;懂得面对自己的缺失,才会勇于改过。(023)

忍是能担当、能负责;忍是能化解、能舍弃。(024)

学律仪,要融入社会,包容世界;学技术,要百般艺能,利人利事;学慈悲,要关怀体贴,互相尊重;学佛法,要禅净戒律,共生万世。(025)

一个人有信用,信用就是财富;一个人有道德,道德就是财富;一个人有健康,健康就是财富;一个人有责任,责任就是财富。(026)

对人生,要有无常的警觉;对物质,要有淡泊的净化。(027)

愿为李树长满李,常使人间添欢喜;愿在心田植慈心,能给社会增清净。(028)

教育,能让我们成为情理兼备的人;反省,能让我们成为福慧具足的心。(029)

忍耐,不是弱者儒夫;胡闹,绝非英雄豪杰。(030)

「舍」能对治「贪」病,不能喜舍时,应懂知足,知足才能清净淡泊;「忍」能对治「瞋」病,不能行忍时,应有慈悲,慈悲才能拔苦予乐;「觉」能对治「痴」病,不能觉悟时,应求正见,正见才能转愚成智。(031)

戒如指南针,有指南针引导方向,人生不会走进歧路;戒亦如轨道,有轨道的正确行走,人生不会落入险境。(032)

言不及义,无异浪费光阴;言行清朗,方能健康长寿。(033)

人间佛教是导正人心,改进生活;人间佛教是净化心灵,充实生命;人间佛教是提升人性,美化世间;人间佛教是入世与出世的圆融。(034)

名利减一分,道念必增一分;感情损一分,智能定长一分。(035)

对物质的贪恋减少一分,我们的人格就能升高一分;对世间的情念减少一分,我们的道念就能增加一分。(036)

真理不会久藏,终有蔚然成风之日;因果不昧善恶,自有昭然若揭之时。(037)

持戒,能将坎坷的遭遇,变成福乐安康的命运;修定,能使浮躁的情绪,化为平静清明的理智。(038)

树若无皮,不生华果;人无惭耻,会道至难。(039)

有才有能者,皆从用心、磨链中增长;有修有德者,亦在忍耐、委屈里养成。(040)

因无明而看不清自己,所以知错需有大智能;因我执而放不下自己,所以认错需有大勇气。(041)

甜蜜的言语,不能代表内心的诚意;恳切的指导,才能称为真实的友情。(042)

寡言得以涵智,慈悲必能增德;宁静足以自处,观照当能明心。(043)

成功与失败在一念之间,快乐与痛苦在一念之间,富贵与贫穷在一念之间,善良与邪恶在一念之间,觉悟与迷惑在一念之间,朋友与仇敌在一念之间,美丽与丑陋在一念之间,天堂与地狱在一念之间。(044)

自智者,人愚之;自下者,人高之。自智、自下,端乎一心也。(045)

怨恨不满,是烦恼的根源;感恩知足,是快乐的泉源。(046)

奉行四摄六度,能广结善缘;遵守五戒十善,能远离罪垢。(047)

持戒,可以增福进德;布施,可以广结善缘;忏悔,可以净心除垢;发愿,可以成就事功。(048)

智能、善根、正见,是学佛的重要根本;亲切、慈悲、关怀,是度众的最佳方便。(049)

没有黑暗,显不出光明的可贵;没有邪恶,显不出善良的可爱。(050)

遭人毁谤,无须丧气,可当作消灾解怨的好时机;受人赞歎,切莫得意,应视为气度修养的大考验。(051)

戒的力量,可以对治贪欲;定的功夫,可以对治瞋恚;慧的般若,可以对治愚痴。(052)

忍,是成功的力量;忍,是幸福的泉源。走遍天下,忍是最好的法宝。(053)

一言之失,初不为过;终日回护,过加大矣。(054)

读书可以改变气质,不读书者,言语乏味,面目可憎;修持可以清净身心,不修持者,身无所住,心无所安。(055)

忍耐不是怯弱,而是谦让;忍耐不是退缩,而是承担。(056)

智者,以美化心灵庄严色身;仁者,以悲悯众生升华人格;勇者,以解救苦难完成愿力;觉者,以福慧双运圆满生命。(057)

认识佛法,仍是知解之徒;实践奉行,才是真实行者。(058)

反省,创造完善之人;读书,创造达礼之人;教育,创造理性之人;学佛,创造智能之人。(059)

能读书的人,要读通生命之学;能研究的人,要研究生死之学。(060)

能包容人与事,则无过患;能积聚福与德,则远灾祸。(061)

忍是一种力量,能让我们面对一切灾难;忍是一种承担,能让我们负起大小责任;忍是一种功德,能让我们减少许多罪业;忍是一种智能,能让我们圆满各种人事。(062)

憎其恶行而及其人,非圣贤之教;憎其行而不嫌其人,则近圣贤矣!(063)

买好书,看好书,天天读好书;存好心,说好话,天天做好事。(064)

正直的语言,能去除绮语;柔软的语言,能去除恶口;和合的语言,能去除两舌;真实的语言,能去除妄语。(065)

去除一分恶习,就增长一分善念;减少一些贪念,即添加一些道气。(066)

树木没有经过日晒雨淋,就不能长高;做人没有经过千锤百链,就无法健全。(067)

教室里,有慧解的修行;劳动中,有植福的修行;处世上,有做人的修行;心灵内,有道德的修行。(068)

思路畅达,是良好的通风;热心开朗,是灿烂的阳光;展望未来,是宽广的视野;菩提正道,是方便的交通。这就是内心最好的龙穴。(069)

看手相,看面相,不如看心相;靠人力,靠人助,不如靠己力。(070)

学佛没有对手,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学佛没有仇家,最大的仇家是无明。(071)

欲除烦恼病,当取佛经读;欲入快乐门,先做无我想。(072)

治学,重在明理,理之不明,博学亦无益;治人,重在治心,心若清净,凡事皆善美。(073)

笑容,是世界上最美的色彩;幽默,是世界上最好的佐料。(074)

忍一时之诟辱,能夷灭自己一时之戾气;修一世之忍辱,能默化他人一世之顽冥。(075)

历史是镜子,心中有镜子,才能以之为监;人物是榜样,心中拥有榜样,才能见贤思齐。(076)

端正,不单是色相上的华美俊彦;端正,更是自然流露的威仪庄严。(077)

自修是自我潜藏,从缩小自己开始,逐渐增长道念与智能;共修是团体活动,靠大众力量砥砺,更能培植因缘与福德。(078)

祈祷如清水,能洗涤污垢;祈祷如沃土,能成熟万物;祈祷如阳光,能袪除黑暗。祈祷,可以增加善业的力量,让我们心中有佛,转凡为圣。(079)

佛法无量义,慈悲是为本;真理无尽藏,智能是为根。(080)

自修容易流于自我封闭,退失精进向上的力量;共修容易发掘自我短处,维护菩提正念的种苗。(081)

自修缺少境界的考验,难免会贡高我慢;共修具有惭愧的引发,自然能成圣成贤。(082)

有能的偶像,可以让我们效法学习,增广知识;有德的偶像,可以让我们见贤思齐,提升品格。(083)

以正见持戒为盔甲,以智能方便为刀箭,以慈悲喜舍为参谋,以精进勇猛为力量,以戒定慧学为统帅,以八种正道为大军。此乃修行者之战略也!(084)

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对治之道无他,「精进」是最好的针砭良药;说是道非是人的弱点,对治之道无门,「持戒」是最好的妙方法宝。(085)

自觉无理时,读书可以明白事理;自觉庸俗时,读书可以改变气质;自觉烦恼时,读书可以心开意解;自觉无趣时,读书可以充实生活。(086)

明白伦理、道理,明白情理、物理,明白事理、心理;如此理路通达,人人懂理,读书之贵,在此中矣!(087)

读书,是美化生命的彩笔;读书,是获得快乐的甘泉;读书,是充实内涵的宝库;读书,是开启智能的良田。(088)

上等教育家,教导做人和处世;中等教育家,教导做事和智识;劣等教通家,什么都不会教导。(089)

读地理名胜,可以遨游天下;读历史典故,可以神交古人;读文学名著,可以涵养气质;读理工科学,可以通达理路。只要肯读书,必得无穷乐趣。(090)

何谓自我学习?眼要看,口要问;心要用,耳要听;手要写,脚要行;意要勤,念要明。(091)

智能何处来?大其心,容天下难容之事;同其心,悲天下待救之众;潜其心,观天下微妙之理;宽其心,听天下难忍之言;入其心,测天下变化之局;平其心,论天下不平之道;定其心,应天下无常之变;发其心,度天下受苦之人。(092)

一个「忍」,一个「好」,休却多少麻烦,给予多少欢喜,泯灭多少代沟,消除多少怨尤。(093)

为道日益,须当精进;为错日损,须常内省。如此日新月异,德业自有进境。(094)

福,如银行存款,除了惜福,更要培福;福,如良田种子,除了培福,更要修福。(095)

大慈悲,没有敌人;大智能,没有烦恼。(096)

上等语言,亲切诚恳,措词优雅;中等语言,中规中矩,本本分分;下等语言,不伦不类,粗鄙不堪。(097)

眼睛很小,可以看遍大千世界;鼻孔很小,可以闻嗅虚空气息;嘴巴很小,可以教化中外群伦;细胞很小,可以助长人类生存。小,有无限功能,故不可以小视。(098)

只从柔处不从刚,只想好处不想坏,服务勤劳不退缩,谦和恭敬不埋怨。(099)

酷暑寒冬都美,南北东西都好,高低上下都好,人我界限都无。(100)

一念慈悲,可以化除贪欲;一念慈悲,可以化除骄慢;一念慈悲,可以化除瞋恨;一念慈悲,可以化除怖畏。(101)

上等文章,论理精辟,叙事生动;中等文章,平舖直叙,朴实无华;下等文章,言而无物,索然无味。(102)

做好事,把侵犯伤害的行为,转换成利益大众的佛事;说好话,把瞋恨嫉妒的恶口,转换成柔软赞歎的佛言;存好心,把愚痴无明的邪念,转换成慈悲智能的佛心。(103)

声音大者,不一定有理;声音小者,不一定无理;维摩一默,原来是真理。(104)

悲己愚者悲愚人,自知愚拙,会力求上进;自称贤者愚中愚,自认贤能,将停止成长。(105)

玉器虽美好,仍须精细琢磨;钢铁很坚硬,仍须高温锻炼;铜镜能映照,仍须经常拂拭;幽兰有清香,仍须妥善照顾;佳人善解颐,仍须用心呵护;君子怀懿行,仍须努力修养。(106)

大海能包容鱼虾,大地能包容走兽,虚空能包容万物,真心能包容一切。(107)

人生如大地,可以普载万物;人生如天空,可以覆盖大众;人生如福田,可以耕种收获;人生如智库,可以撷取使用。(108)

别人看到外,我看到内;别人明白事,我明白理;别人知道点,我知道面;别人心存私,我心存公。这就是智能。(109)

健康,是最真的富贵;知足,是最大的财富;信仰,是最好的品德;包容,是最美的情谊。(110)

人之修养应:如山之稳重,如山之包容,如山之崇高,如山之坚忍。人之美德应:如水之流通,如水之清澄,如水之深邃,如水之广阔。(111)

微笑如花朵,芬芳生命的园地;微笑如音乐,律动人们的心灵。(112)

在瞋恨之处,散播慈悲的种子;在仇视之处,施予宽恕的谅解;在怀疑之处,培养信心的力量;在黑暗之处,点燃般若的火花;在失意之处,提出未来的希望;在忧伤之处,赠予喜乐的安慰。(113)

话不说满,事不做绝;预留有余地,回转有间。(114)

终日说善言,不如做一件;终身行善事,须防错一件。(115)

艺人善调音韵,船夫善调橹舵,巧匠善调土木,智者善调身心。(116)

孤独不以为悲,孤独能增加内省的力量;污辱不以为耻,污辱能增加忍耐的力量;卑屈不以为贱,卑屈能增加上进的力量;艰难不以为苦,艰难能增加勇敢的力量;迫害不以为意,迫害能增加坚毅的力量;度众不以为烦,度众能增加慈悲的力量。(117)

生命之流中──能争取时间,自我要求,即是延长生命;能善用时间,自我激励,即是充实生命。(118)

礼者,可以培养良好风度;礼者,可以顾全人性尊严;礼者,可以维系伦理道德;礼者,可以形成社会秩序。礼者,心之敬也!(119)

家贫应思良策,国乱应思忠臣,危急应思善友,枉误应思正法。(120)

读书,在于培养知识力;参究,在于培养领悟力;后退,在于培养容忍力;微笑,在于培养亲和力。(121)

勿因喜而轻诺寡信,勿因辞而瞋恚愤恨,勿因快而多事生非,勿因倦而鲜终无果。(122)

以无谄心亲近友善,以他胜法化解嫉妒,以无常观乐悦法喜,以菩萨行袪除轻慢。(123)

以慈悲来感化怨恨,以善良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实来感化虚妄。(124)

漂亮的容颜,难保长久;美丽的心灵,永远动人。(125)

读书要有胜解力,信仰要有坚固力,待人要有亲和力,做事要有持久力。(126)

读书贵在明理,理明才能通达;学佛重在修心,心修始能悟道。(127)

冷饭冷菜难吃,冷言冷语难受,真人真事感人,真情真意温馨。(128)

多吃无滋味,故须节制饮食;多言不值钱,故须谨慎语言;多忌失亲友,故须付予信任;多虑难成事,故须当机立断。(129)

种瓜得瓜,道理分明;好因好果,如影随形。(130)

勤俭,是治家之本;忠孝,是齐家之本;谨慎,是保家之本;胆识,是兴家之本;诗书,是起家之本;积善,是传家之本。(131)

若要德业成,先学受困穷;若要烦恼无,先学能知足;若要度量宽,先学受冤枉;若要心绪平,先学能耐烦。(132)

福莫享尽,要留余德;势莫使尽,要留余力;话莫说尽,要留余地;事莫做尽,要留余路;情莫散尽,要留余韵;心莫用尽,要留余量。(133)

坦诚认错是勇气,见义勇为乃丈夫。(134)

莫以长自大,谦恭自然尊贵;莫以小相欺,包容才是美德。(135)

知足,是人生应有的修养;施舍,是人生必要的行为。(136)

不骄慢而谦卑,是有德之人;不自私而为公,是伟大之人;不怨人而责己,是惭愧之人;不放逸而勤劳,是精进之人。(137)

耳闻不如目视,目视不如手摸,手摸不如心明,心明不如真知。(138)

贪爱如海洋,瞋恚如火烧,烦恼如死结,嫉妒如高山,疑惑如幻境,邪见如烟雾。如果都能了,平安直到老。(139)

拾金不昧,俯仰无愧;不疑不嫉,无忧无虑。(140)

交道德的朋友,如读圣贤列传;交风趣的朋友,如读散文小说;交精明的朋友,如读财经文献;交诚实的朋友,如读历史诗篇。(141)

心怀瞋恨、傲慢、成见的人,纵天降甘露,也难入其心;心存慈悲、谦虚、宽和的人,纵灾难临头,亦难摧其志。(142)

施恩不望报,受怨不计较;宽去心中事,快乐少烦恼。(143)

有礼不邪淫,有义不诈欺;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144)

每日静坐片刻,必知烦躁之源;每日守默一时,必知静谧之美;每日清心半日,必知多欲之苦;每日读书数篇,必知开卷之益。(145)

买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懂为难;懂得不难,能记为难;能记不难,能用为难。(146)

与其逞强持巧于最后,不若藏拙谨言于当初。(147)

若是君子,则进德修业,日日更新;若为小人,则文过饰非,日日退步。(148)

欲知涵养心量,须看乱时气势;欲知谦恭进退,须看利益当前。(149)

言如利箭,不可乱发,一入人耳,有力难拔;文如铁证,不可乱投,一入公门,九牛难出。(150)

悟人容易悟己难,悟己容易悟心难,悟心容易悟佛难,悟佛容易悟法难。(151)

修行不计髒秽,好让污泥出青莲;做人不避罪恶,好让酸涩成甜李。(152)

要求健康,不如求健全;要求长寿,不如求无量。(153)

人格是至宝,有人格,众人恭敬有加;道德是良田,有道德,百世收成有余。(154)

不软弱而忍让,是为勇敢;不轻浮而活泼,是为正派;不寡断而明理,是为宽容;不骄傲而自强,是为谦恭。(155)

疑而好问,已得知识之半;明而再问,更得知识全貌。(156)

学之不勤,因其志尚未笃也;勤而无功,因其力犹未逮也。(157)

居家须防盗与火,富贵须从勤与俭,和平须有忍与让,文明须靠读与学。(158)

如有真心,不会妄想;如有真语,不会杂话;如有真耳,不会恶闻;如有真眼,不会错识;如有真慧,不会谬执。如系真人,不会邪恶。(159)

从小培养道德,道德的心灯会照亮一生一世;从小薰习佛法,佛法的心灯会照亮生生世世。(160)

与其探究前世的情况,不如把握眼前的因缘;与其寄望来世的美景,不如耕耘当下的福田。(161)

一味衡量利害得失,就会顾此失彼,妨碍发展;建立是非善恶观念,就能掌握方向,勇往直前。(162)

心存歹念,天必歼之;心有善念,天必护之;心生贪念,天必弃之;心具净念,天必佑之。(163)

忍耐是烦恼的定力,也是向前的道路;包容是和平的基础,也是快乐的源泉。(164)

疾疫在身,而能不怨不恼,是袪病的第一良方;魔难临头,而能不忧不惧,是获胜的唯一办法。(165)

聪明的人常会内省,因在内心的深处,才能找到无过的平安;愚痴的人总喜外求,而在攀缘的地方,必然失去珍贵的品德。(166)

怀疑处,须培养信心的力量;瞋恨时,要散播慈悲的种子。(167)

以仁慈代替暴力,才有永久的和平;以赞歎代替嫉妒,才有万事的圆满。(168)

以道德节义和人交往,所交皆善友,品德也会日趋清高;以谄曲利益和人交往,所交非善友,品德也将日渐低落。(169)

行路困难,不在山水阻隔,只在不同人情与人心;修道艰难,不在业障深重,只在不知方法与正见。(170)

能纳善言,才会知过必改;能察恶言,就能观照自在。(171)

莫畏笨拙,笨拙常是灵巧的根基;莫夸灵巧,灵巧多从笨拙中增长。(172)

不肯纳受忠言的人,是自甘堕落;能够采纳谏言的人,会自我进步。(173)

现前的赞美,只是生命一时的荣耀;后世的效法,才是生命永恒的光辉。(174)

有聪明、有能力,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有慈悲、有智能,一定可以克服困难。(175)

人生无事可权,只要明了就不会畏惧;宇宙无物可恋,只要看破就不会眷恋。(176)

人生的美好,是因有缺陷的衬托;缺陷的价值,在于有美好的期待。(177)

世间人事纵有不公不平,只要我心公平,则何处不平?真理之下皆是不增不减,只要我不增减,则何须罣碍?(178)

从言谈中,可以认识一个人的个性内涵,所以言谈时,要有情有义;由文字里,可以明白一个人的思想见解,所以写作时,要有事有理。(179)

潦倒委屈之时,要有忍耐和智能,才能柳暗花明;青云直上之际,须有谦恭和谨慎,方能持盈保泰。(180)

能以讥我、谤我为助缘,则能平息瞋怨;能将赞他、敬他作修行,则能道心增长。(181)

投机取巧,只能得到一时的胜利;笃实行事,必能拥有永久的信赖。(182)

念念慈悲,是立德、立言、立功之本;时时清明,是闻法、思法、修法之钥。(183)

我们的行为,必须日趋稳重;我们的思想,则应不断革新。(184)

世间已有生老病死苦,不要再有比较苦;人生已具福禄寿三多,不要再有怨气多。(185)

「勇」是美德,但须辅以道义和理智,否则即成匹夫之勇;「仁」是慈悲,唯应具备宏观与智能,否则即是妇人之仁。(186)

发心如烧水,必须不断添薪加柴,水才能沸腾;修道如扫地,必须经常拂尘除垢,地才会干净。(187)

眼看口问,能开拓视野;心用耳听,能增长见闻;手写脚行,能实践理想;意勤念明,能清净身心。(188)

闻善言而着意,能长养正见和精进心;听恶言不着意,可获得自在与无畏力。(189)

金钱会流失,般若的财富不会减少;健康会衰退,永恒的生命不会灭亡;名位有高下,尊荣的人格没有卑贱;感情有得失,珍贵的慈悲没有分别。(190)

自满者,心量格局必狭小,故要戒骄满;有德者,胸怀器识必宽大,故须养仁德。(191)

学「禅」,更要学「惭」,惭愧能令人庄严;学「仁」,更要学「忍」,忍耐可让人成长。(192)

发心是无价的,不能以报酬来计算;知足是极乐的,无法用多寡来衡量。(193)

自我认错不会失去尊严,反而能赢得更多的尊重;自我革命不会丧失本性,反而会寻回更真的佛性。(194)

行善是超越、净化、融和的感情;行佛是无量、无边、无尽的财富。(195)

生来之福有限,故应惜福;积来之福无穷,故须培福。(196)

德行善举,是永不失败的投资;布施结缘,是永无匮乏的资产。(197)

懒惰、拖延、虚伪、无恒,都是贫穷之源;勤劳、积极、诚实、有恒,才是富贵之道。(198)

修学上,须有般若智能,心才能「明」;行事中,须有无尽慈悲,人才会「活」。(199)

不养成无益的恶习,无益之习,会丧心矢志;不发展无益的欲望,无益之欲,会身败名裂;不生起无益的念头,无益之念,会损人害己;不常说无益的语言,无益之语,会惹是生非;不阅读无益的书籍,无益之书,会增长邪见;不结交无益的朋友,无益之友,会让人堕落;不进出无益的地方,无益之地,会埋伏危机;不经营无益的事业,无益之事,会家毁国亡。(200)

佛光菜根谭之十五:励志自思篇1

 人生之所以苦恼,有的是对苦乐太计较,被苦乐所牵制;有的是对荣辱太计较,被荣辱所牵制;有的是对得失太计较,被得失所牵制;如果能从牵制中解脱出来,自在、快乐自然垂手可得。(001)

人的生命固然宝贵,但在必要时,能牺牲生命完成职责更为可贵,所谓「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求生以害仁者,虽生犹死;杀身以成仁,虽死犹生。(002)

人生的意义不在恋栈长寿,也不在永生不死,应该是如何发挥我们有限的生命,将它的内涵做无限的扩充,正如火花,虽然瞬间即灭,却为人间留下灿烂的光彩。(003)

一个人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知珍惜;轻易放弃善美的原则,往往不易成功。(004)

学问、学问,要学就要勇于发问,不断的发问,不断的找寻答案,才能不断的进步;从问中随解,久久自然能有所得。(005)

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在于能为生命留下历史,为社会留下慈悲,为自己留下信仰,为人间留下贡献。(006)

人虽然不免一死,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扞卫公理、正义而牺牲是值得嘉许的,如果因无法突破困境、想不开而自杀,则死得没价值。另外,若是为满足个人权力欲望,而不惜牺牲众多人命,更是罪过了。(007)

娑婆世界充满了痛苦,无奈、委屈、不平,如何才能活得自在,唯一的办法,是以自己的般若智能找到心中的净土。(008)

人不必都成佛,也不可能都成佛,但得身心安静,物我相谐,也就接近禅的境界了。(009)

世间一切皆因缘,缘聚则成,缘散则灭,「缘」的聚散是有定律的,因此人是死不了的,身体的生老病死是一种轮回,世界的成住坏空也是一种轮回,轮回就是定律。(010)

生命如薪尽火传,是生生世世赓续不断的。尽管天上人间,去来不定,我们的真心佛性永远不变。重要的是,要珍惜每一期的生命。(011)

努力耕耘必有收获,能克服一层忧患,生命就多放一道光彩;能突破一层困难,生命就多一分价值。(012)

生命不可有丝毫的浪费,每一天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是旅程的一段。当生命之轮不停向前转动时,我们又怎能放慢脚步?(013)

人死后,与其让身体被虫蛀、腐烂,不如将有用的器官捐赠移植,让别人能延续生命。人生在世都有缺陷,何必要求死后一定要「全尸」呢?「全尸」能保全吗?(014)

人生有此处、彼处,岁月有今年、明年,人如果能欢喜的生活在希望里,则生机无限,天天都是过年。(015)

身体好比是父母为我们营造的房屋,让我们的心在里面。但是,我们只是过客,居住、使用一段时间,以后还是要离开。所以,我们应该从身体的家,进而营造心灵的家,最后进入宇宙的家,成为宇宙的主人;能以宇宙法界作为我们的房屋,才能永恒长久。(016)

及时努力,像甘露般滋润万物,像燃烧的火花,留下璀璨的光辉来照亮后人。(017)

在世间生活,即使身处「天堂」,如果不能认识它的美好,天堂也会转变成「地狱」;如果懂得以佛法来处理困境,转化厄运,那么「地狱」也可以成为「天堂」。(018)

世间上最宝贵的能源,最殊胜的财宝,不在地底下,不在深海里,不在银行中,不在荷包内,而在我们的心中。(019)

净土的建立,应从人心开始,一般的环保是心外的,心中的清净才是最大的环保;心内的环保做好,心外的环保才能完成。(020)

玫瑰虽美,却是短暂不实。因此,人除了漂亮,还要把尊严、性格、气质、风仪、人缘等活出来。(021)

古董之所以为人珍藏,乃因其生命已经久长。如果我们能以爱性生命的态度,来使用一切物品,不仅可以延长其寿命,也会让自己懂得珍惜人生。(022)

幸福、平安是从喜舍中获得。所以,具有喜舍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富有者。(023)

人的贪取心如果能减少一分,喜舍心便会增长一分,懂得因缘果报,福报就会不求自生。(024)

有话要说,有事要讲,保持开朗的情绪和包容的心胸,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卫生。(025)

人生有苦乐的两面,太苦了,当然要提起内心的快乐;太乐了,也应该明白人生苦的真相,热烘烘的快乐,会乐极生悲;冷冰冰的痛苦,会苦得无味,人生最好是过不苦不乐的生命。(026)

真正的享受,是除了享受有,也会享受无;享受好的,也可以享受不好的。当然,更高的层次是「享有不一定要拥有」。(027)

思想的愚痴,常常会误导人生进死胡同,故凡事往好处想、往大处想、往远处想、心胸自然会开朗。(028)

人生的道路,无论是崎岖或平坦,都要靠自己去走;人生的滋味,哪怕是酸甜苦辣,也要自己品尝。没有一个人是永远的赢家,也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失败者;只要你有信心,只要你和气、安忍,就能无欲则刚、能忍自安。(029)

对世间的一切,我们应该用欣赏的态度、享受的态度来拥有,不要用占有的态度将之据为己有,就不会因贪欲多求而痛苦了。(030)

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不会因名缰利锁利锁而自我束缚、自我设限、自我封闭;人要如行云流水般自由自在、任运逍遥,那才是生活的意义。(031)

「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经常保持一颗无事的心,必能享受没有梦魇的清宁。(032)

一个人如果能时时自我观照,不做坏事,不生起非分的心念,便能止息诸恶,不致招感苦果。(033)

凡事都不命定的,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只要心好,不侵犯别人,又能广结善缘,自然能使乖舛的命运转好。(034)

世事无常,诸相皆空。如果我们有一颗平常心,世间的一切,有也好、无也好,都看作镜花水月。有,固然可以生活无忧,无,也可以心灵自在,深入体会无限、无边、无量,得也好,失也好,能得是福气,失去是结缘。常怀平常心,生活里自能不因有无得失而颠倒罣碍。(035)

为人处事,要常给自己留个转身的余地,才不致逼到死角。能提得起、放得下,能进能退,能有能无,才是参禅悟道的境界。(036)

一个人快乐与否,非金钱的多寡可评,钱财的好不好,依「使用」的价值而论,积德比积财更能让子孙受惠,一个真正富有的人,应该是外财与内财兼具、接受与施舍并行、拥有与享有同等价值。(037)

重复的举止,会变成习惯;定型的习惯,会变成个性。而个性的好坏,往往决定于生活习性。(038)

人生有努力向前的时候,也要有退后自省的时候。世界很宽阔,当提起则提起,当放下则放下,果能如此,何等自在!(039)

只要以开阔的心胸,包容各种不同的人事物,自然能看到最美好的一面,领悟到世界上真正美妙、可爱之处。(040)

对事情,不要看一时,不要看表面,要在生活中找出自我的一片空间,因为一沙一石都有无限的世界,心大世界自然就大,心小世界自然就小。(041)

桌子损坏了,可以组装修补;花草荒芜了,可以灌溉修剪,人的颜面,也可以靠化妆来美容。人的「歹」命要如何改?从身口意开始,而这「因」与「果」之间,还需要靠「缘」来成就,故培缘首重结缘,结缘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及环境。(042)

金钱,为人之所欲,用之得当,能做很多善事;用之不当,则会造很多罪业。心中不受金钱左右,也不贪心积聚,以无为有,才能扩大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精神层面,过著随缘放旷的生活。(043)

人若能肯定自己,不被五欲六尘的境界牵著鼻子走,就能心安;心若安住,则天崩地裂又奈我何?(044)

疾病本身就是良药,因为生病能使人警惕生命无常,而激发精进求道之心;实为行者对治放逸懈怠的一帖良药。(045)

不必祈求疾病之临己身,应该效法古圣先贤,以疾病为良药,自救救他;以疾病为针砭,利己利人。(046)

持戒如同守法,在法治社会里,人人守法、本分做人,社会自然安和乐利;人人持戒,多做善事,道德自然淳朴敦厚。(047)

病,是一种障碍,有时是外来的,有时是心生的。治病的良方,不外药物、饮食,甚至信仰、正念等。每一个人都必须做自己的医师,不要做疾病的奴隶。(048)

有时生病不见得不好,生病让关心你的人更珍惜,让嫉妒排斥你的人,因你生病而欢喜,这也是一种消灾的方式。乐极生悲,因祸得福,凡事没有绝对的。(049)

每天在思想上、观念上都能大死一番,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对自我的增品进德,必定有所助益。(050)

我们生活在纷扰的社会中,每天至少要留点时间给自己,透过静坐、思惟、反省,来找回自己。(051)

一滴水汇聚可成海洋,一粒米种植可收万斛。微小的善行能成就终生的福乐;微小的恶事,能成为永久的悔恨。因此,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轻忽任何微细的念头。(052)

身体的健康是生命的能量,人常常因「病」而意志消沉。对于疾病,我们若能化病为友,彼此共存,也是一种养生之道。(053)

一般人靠华丽的衣服和化妆来美化自己,修道者则以道德和慈悲来庄严自己。(054)

世间上最成功的将领,不是打败百万敌军,而是调伏自己内在邪见恶念的魔军。(055)

放下世俗万缘,佛法才能在心中提起。一个人能有多少进步,完全看他心中有多大;心如虚空,就可以包容一切。(056)

为人不能像行尸走肉,要内外一如。人非只有一世,人死后,心识是要「搬家」的,所以,要好好经营这颗心,才会搬个好家。(057)

人的快乐与否,常在心的一念之间。故学佛要在「心」地上用功夫,多往好的、善的、美的、真的、慈悲的方向去追求。(058)

向外追求的是知识,向内发掘的是般若;唯有般若智能才能分别善恶、判断正邪、转迷为悟、去染为净。(059)

烦恼如水,沉溺在烦恼大海中,能挣脱出来,即是得度。常云:「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别人度我们只是一个因缘,真正能度我们的是自己。(060)

学佛要无我,写文章要有我。如果笔下的文字没有「我的感情」、「我的思想」、「我的看法」,就不是一篇好文章。(061)

「清饮食、清呼吸、消思想」三者是卫生之道。能建立「清净」的健康观念,才谈得上修身养性。(062)

如果能以「慈悲喜舍」为根,以「惜福结缘」为本,以「禅净戒行」为修行骨干,以「惭愧感恩」为枝叶、果实,这样的人生自然收支平衡,丰美充实。(063)

身居山林,心如闹市,还是不得安住;唯有无住生心,随缘自在,才能过著充实法喜的日子。(064)

美丽,人人欢喜;丑陋,人人讨厌。世界上,有的人面容美丽,心灵丑陋;有的人容貌丑陋,心性善良。真正的美丽,要从内心出发。只要心善、心真、心慈、心净,一切自然就会美丽。(065)

唯有真正受过痛苦煎熬的人,才更能体悟真理的崇高;唯有勇敢去接受负面的一半,内心才有宽容的空间。(066)

一个人的劳力有限,真正的能源在于内心的智能;智能就是财富,能够开发内心的能源,人生才会活得充实、快乐。(067)

不要急著现在休息,将来百年之后,就有长久的休息。人是一个、命是一条,心是一点;一点点的发心,能让世界更美好。(068)

美,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感受。美的心灵,是我们最珍贵的资产;心中有了美的感动,生活中,自然无处不真,无处不善,无处不美。(069)

自由与不自由,完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心随境转则不自由,心能转境则能获得大自由。(070)

一念固然足以形成人生的转折点,更重要的是自己必须肯用心、肯出力,去完成那最初的一念。(071)

人的一生,不但要抵抗外境的风雨,也要积极的开发自己;不断开拓心中的能源,才能无憾的走完人生。学习六根互用的动员力,敢想、敢作、敢说,勇敢的活出自己,生命才有丰沛的创造力。(072)

人生的自在,不在他求,而是当下自我转识成智,转苦为乐、转迷为悟、转我为人;如此,就可以转束缚的人生为自在的人生了。(073)

一个念头可将贪欲心转化为喜舍心,将瞋恨心转化为慈悲心,将愚痴心转化为智能心,将烦恼心转化为菩提心,时时以一颗欢喜心、结缘心、感恩心、服务心待人接物,生命就像沐浴在朝阳下的鲜花,必然特别美丽动人。(074)

世间的东西无所谓贵贱,完全看它在我们心目中的价值,如国旗虽只是一块布,但其价值却超越任何东西,因它代表了国家!所以说东西无贵贱,心中的价值会有贵贱。(075)

世间上任何事情,都在思想的「一念之间」。学习好的、善的、美的一念,如满足、慈悲、智能、惭愧、感恩等,都是人生的财富。(076)

心,是我们的主宰。心,就是观念,观念一改,命运随之改变。一念之间,哭婆可以变笑婆;一念之间,愚迷可以转灵巧。一念慈悲助人,就是圣贤之心;一念嫉妒害人,小人之心立现。一念私心为己,成就有限;一念发心为人,功德无量。(077)

一念之间,对我们的举止行为有着重大的关系,一念惭愧、一念反省,高贵的品格、清净的自性就升华起来。一念为己,成就有限;一念为人,广结善缘。(078)

看手相、面相,不如看心相,「心」是我们的主人。世间上的好坏,皆以心为出发点,心生则万法生,心灭则万法减。心外的世界如何改变,是无法控制的,但肯定自我的心,就可以做自己的主人。(079)

有的人为了一句话而积极向上,努力以赴;有的人则颓唐消沈,自暴自弃。在人生道上如何转一切音声为陀罗尼,不仅是一种修持法门,也是改变我们人生的特效药。(080)

监狱有「有形」和「无形」之别,有的人虽然身在监狱外,心却住于无形的牢狱中;有的人虽然犯了错,只要心存悔过,依然能坦然自在。在狱中,身不自由,心可自由,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正可以观看内心的世界。(081)

监狱可以关闭一个人的身体,但不能关闭一个人的思想、智能与成就。历史上,周文王囚于羑里,写下一部流传后世的《易经》;司马迁于宫刑后,发愤完成一部名垂千古的《史记》。由此得见,化悲愤为力量,即能成就一生万世的事业。(082)

陋习在最初如客人,其次如密友,最后则成了我们的统治者,时时驾驭著我们。所以我们要从行为、语言、思想上来革除陋习。(083)

为人处事在遇到困境、瓶颈时,要能如「水」;遇山水转,遇石水转,遇岸水转,无论遇到谁,我转!在人生旅程上,何妨委屈婉转,流出自己独特的流域,流出自己理想的曲线。(084)

世界上有一样东西是只有「进展」而不「回归」的,那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如同浪费生命;浪费生命即是杀生。(085)

掌握时间的人,就拥有人生。只要我们能够认识时间、善用时间,就能从分秒、日月的时间里破茧而出。懂得把握当下、珍惜此刻,也能在立德、立功、立言中,体证「刹那即永恒」的生命。(086)

时间没有长短,完全依附心行的情绪而显现;若是不能觉悟,纵使人生亿万年,也是虚掷生命。(087)

时间是世界上最公正的东西,贫者不少一分,富者不多一秒,一切权贵威势都不能夺。(088)

时间是世界上最能干的法律顾问,「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切是非爱憎功过,皆由时间,因果来裁判。(089)

人的贪欲、瞋恨、邪见、嫉妒,像绳索似的控制我们的身心,使我们不得自在。历代高僧大德在功名富贵之前,生死欲海之中,因毫无畏惧,而能解脱自在。学佛最大的目的,就是教我们如何从束缚中解脱出来,而获得自由自在。(090)


节俭者,节约俭省之谓也。我们要做到节俭金钱、节俭物品、节俭时间、节俭语言、节俭福德等,如此,才不会浪费生命。(091)

时间是道德的公正人,「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人格尊卑,久而自见。(092)

做事,无怨无悔是上等之人,有怨无悔是中等之人,有怨有悔是下等之人。纵使不能做上等人,至少要做个中等之人。(093)

生活如波浪,有波谷,也有波峰,在高峰的时候,且慢高歌;在波谷的时候,也不必落泪,一浪翻一浪,一波过一波,便是彼岸。(094)

会运用时间的人,他的时间是心灵的时间,因为能够纵心自由,达古通今,所以他的生命展现了泱泱宇宙的全体大用。反之,不会运用时间的人,他的时间只是钟表刻度的时间,由于受到钟表指针的支配,一小时不会多,一分钟不会少,因此他的生命浑浑噩噩而渺小有限。(095)

人生唯有少执著,多放下;对名利不执著,对权位不执著,对人我是非能放下,对情爱欲念能放下,才能享受随缘随喜的解脱生活。(096)

一个人在挫折、磨难、灰心、困惑之时,如果能保有一颗慈悲的心,将来一定会有办法,因此,我们什么都可以失去,但不能失去慈悲。(097)

人生追求的是圆满自在,只知前进不懂后退的人生,其世界只有一半。在军事学里,有时打胜战并不表示胜利,吃败战也并不表示失败。懂得「以退为进」的哲理,可以将我们提升到更宽广的境界。(098)

人之所以坚强伟大,在于战胜自己,而不是战胜他人。所谓「擒山中之贼易,除心中之贼难」,假使我们屈服在自己的缺点之下,做不了自己的主人,那才是一个最可悲的人。(099)

在赞美、鼓励、信任中成长的小孩,比较健康乐观。伤害孩子自尊的言语举止,是造成孩子没有自信、对人怀疑、自暴自弃的因素。因此,尊重孩子,了解其性向,给予正确的观念,是为父母师长的责任。(100)

父母教育子女的要诀,除了用「心」之外,更要观「机」,了解所处的环境、人、时、地等因素的差异,及建立社会共识、观念,如此,才能对子女因「才」施教。(101)

肩负大众传播工作者,当以社会需要为前提,把真善美的理念散播在人间;笔下有德,就是修行。(102)

自命不凡,往好处说是尊严人格,往坏处说是夸耀自己;尊严是德之宝,夸耀是德之贼。(103)

做人要平凡而不平凡。平凡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平易近人,虚怀若谷;不平凡者,对生死祸福,义利成败要看得清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104)

在该发怒的时候,能够不发怒;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保持自己应有的风格,立场,这才是大学问、大修养。(105)

世界上尽管有「一半」健全的人,「一半」不健全的人,但他们都有独特的优点与短处。世间的事也是如此,无法尽善尽美,所以我们不必求全,只要看破放下,发挥所长,就能随喜自在,展现大用。(106)

人是否能安住身心,得看他是否有「难遭难遇」的体会;凡事能有得之不易的感恩心,就能够安住。(107)

失去与拥有,包容与喜舍,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唯有将两面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提起了全部。(108)

忙,是人生的意义,也是发心、进步、法喜、身心安住的一种表现,进而做到人忙不忙,从积极参与中奉献身心,圆满生命。(109)

残缺是生命的本质,残缺是人生的现象,也是世间的实相,我们应该了解残缺,欣赏残缺,进而运用残缺,转化残缺,最后我们会发现「残缺就是美」。(110)

一种米养百样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念想法,不可能尽如人意,但也因为如此,才展现出多彩多姿的生命历程。(111)

太执著、太追求的人生固然辛苦,太放弃、太空无的人生也未免过于晦涩,最好是能将二者调和,人生才能平衡。(112)

引擎利用后退的力量,引发更大的动能;空气经过压缩,更具爆破的威力。所谓「退一步想,海阔天空。」正可点破人类迷妄执著的盲点。(113)

虽说后面「一半」的世界宽广无涯,但是只要我们抱得崇高的理想,精进不懈,前面「一半」的世界即使是困难重重,也具有非凡的意义。(114)

播种者植种于地,虽然不一定自己收成,但有朝一日看到浓荫伞盖,大众蒙福,也会觉得欣忍无比。(115)

水,质性柔软,以高就低,遇物则转,所以能流出独特的曲线。人,何妨效水,以随缘转境的功夫,优游于天地之间。(116)

一个人除了身体的寿命以外,还有语言的寿命,信仰的寿命,功德的寿命、事业的寿命、共生的寿命等,一个人的功业并非靠年岁成就,寿命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有功于人间?(117)

观察一个人,不能以一时为准,不但看人,还要看事、看行、看心,才能认识清楚。(118)

知感恩者,必定是富有的人;没有感恩心,只图谋他人利益的,是贫穷的弱者。(119)

人生的意义在于能动,因为「动」,人才有思想,才有感情,才有活力;懒惰不动,即不懂生命的意义。(120)

文字的力量和影响,超越时空的变迁。透过文字的传播,源远流长了数千年的佛法,解救了无数悲苦的生命,成就了无数开悟的人生。(121)

污泥可以生长莲花,沙田可以出产黄金;外境的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成为一粒有用的种子。(122)

读新书如晤良友,读旧书如遇故人。人在独处时,不管是良友也好,故人也罢,都是不可少的伴侣。(123)

大慈悲的供养是能包容、能提携;大智能的供养是善教导、善剖析;大勇敢的供养是敢负责、敢担当。能如此就是智仁勇俱全的善知识了。(124)

一般人认为「地」有好地理、坏地理之分。事实上,事有事理、情有情理、人有人理、道有道理、天有天理、地有地理、心有心理。无论什么地方,只要自己欢喜、自觉满足、安然自在,则天涯海角都是「好地理」。(125)

王安石说:「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培根也说:「研究历史使人聪明,研究诗文使人急智,研究数学使人精巧,研究自然哲学使人深远,研究道德使人勇敢,研究理则与修辞使人知足。」因此,要做一个「完」人,永远不能离开书。(126)

不重视历史的人,不会有历史观;一个人若没有历史,就等于没有生命。(127)

会读书的人,要能如蚕吐丝,如牛挤奶,不时把读书心得、意见,或自己的创作发表在报章杂志上,才不失读书的真义,否则「只进不出」,光坚守死书是没有用的。(128)

忍耐并不是胆怯,而是在面对生死存亡、荣辱毁誉时,还能从心里发出无比的勇气,来坚守自己的理想。(129)

人生除了金钱以外还有别的东西,要将自己看得比金钱高、比金钱富,才不会被财欲所役。(130)

学习的目的,应在知识上能帮助人,在品德上能感化人,在实用上能嘉惠人,在社会历史上能传之不朽,才是有价值的学习。(131)

生存的意义是自由,但不是妨碍别人的自由,能尊重别人自由,甚至保护别人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132)

我们在白天繁忙应对时,很多事情都无动于衷,但是到了晚上,就很容易在脑海里反刍,故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内心抱愧,此即是「心牢」之困扰。(133)

俗云:「使黑人脱去黑色皮肤的最好方法,是先给白种人一颗白色的心。」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如果懂得读它,则每个人都能以其特色,点缀我们多彩多姿的生活。(134)

法的生命是理,理的完整便是法;具备自由、民主,且能带给全民幸福、快乐的法律,才是真正法的生命。(135)

一个人的成长,不能只靠师长的耳提面命。古来多少伟大人物,英雄豪杰,虽然出身寒微,但是凭著高超的志节,淬励奋发,终有所成,可见自我教育,自动自发,自我健全是非常重要的。(136)

爱憎心是一种分别、一种执著,也是苦恼的根源;能泯灭爱憎之心,自然无分别、无执著,当然就没有苦恼了。(137)

生活中遇到挫折、不公平时,要冷静思考另外的管道;当事成享受光荣之时,切忌得意忘形,须记取不顺遂时的教训。(138)

「独处」的意义是要内观,看无相的世界,听无声的声音。人与人相处不可忽略掌声,但对自己则要无声。(139)

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灾难、挫折,不见得不好,有时早临的逆境也是一种福报。只是要在困难中得到教训,并用来激励自己,如此才是挫折的代价。(140)

眼睛很小,可以看遍世界;鼻孔很小,却嗅著虚空的气息,每一个小小细胞,都助长了生命的生存。因此,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心,任何一「小」步,都是人间前途的一大步;「小」,蕴藏著不可忽视的力量。(141)

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光十色、尘世喧嚣使我们如聋若盲,失去自己的方向。我们要安身立命,就必须洞察「无相之相」,倾听「无声之声」,诉说「无言之言」;如此,也就能无证之证了!(142)

人在独居或退隐时,最能体会读书的乐趣;谈话时,最能表现出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物时,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143)

想做作家的人,不但要读有字的书,也要读无字的书。所谓无字的书,就是要亲近大自然,并多多吸收人生经验。(144)

任何好品种的花朵,都必须经过修剪布局,才能摆在客厅里让人欣赏。如果只会孤芳自赏或自命清高,不肯接受别人的雕琢,是摆不进人前的。(145)

成功的教育是要让学生能接受。不接受,等于用水浇花,不浇在根部而浇在石头上,是无法受用的。(146)

自尊心可以让人产生荣誉,自省可以让人改过进步,惭愧心可以让人成圣成贤。故今日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拥有自尊及反省、惭愧的心为首。(147)

所谓「宁静致远」,唯有在宁静中,不乱看、不乱听、不乱说,我们才能找回自己,增长智能,见人所未见,听人所未听,说人所未说。(148)

人生在世,难免有顺境逆境。顺境时要淡,逆境时要忍,只要忍得过,再怎么不顺遂的事都会过去。而且,过去的失败,正是未来言行的借镜,是推动我们成功的力量。只要能记取过去的教训,改进现在,与人结缘,就会有无限的未来。(149)

宇宙山河、天地日月、花草树木,都有生命。大自然有同体共生的生命,你爱护它,它就有生命;你破坏它,它就会失去生命的用途。(150)

时间有春、夏、秋、冬,世界有成、住、坏、空,心念有生、住、异、灭,人生有生、老、病、死。人生是环状的,不是直线的。人有来生才有希望,「有希望」就是悟者的世界。(151)

一个国家,有了国防建设,国家才能富强安定;有了文教建设,社会才能和谐有礼;有了经济建设,民生才能富足安乐;有了交通建设,地方才能繁荣发展。人,也要「自我建设」,人生的道路才会更加宽广,生命的意义才能更加开展。(152)

人情如水,如果只蓄不流,就是死水;如果能彼此互动,相互往来,就是活水。金钱如水,金钱不用,就是死水;能以智能活用,就是活水。人性如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能有「逆水行舟」的奋发精神,逆生死之流,即是活水。人心如水,水会流,心会动;当我们把心活跃起来,就是活水。(153)

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因此不能要求一个人必须「十全」;「残缺」更能体会娑婆世界的真味。(154)

说话的目的,是要沟通彼此的思想、看法,说话也可以估量一个人的人格、个性和知识。因此,先思而后发言,可以减少说话的过失。(155)

一个人如果能时时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人,则此人的道德梵行就几近于圆满了。反之,一个无惭无愧、恬不知耻的人,往往因为道德良知被贪心物欲所淹没,被瞋恨嫉妒所蒙蔽,因此无恶不作,自然就失去人格;没有人格的人,如树木无皮,无皮之树,怎能开花结果?(156)

一粒种子,可以生长千万的果实;一泓细流,可以长养无限的生命。春夏秋冬,都是在孕育生命;慈悲喜舍,都是在成长生命。生命的意义,不是奔走钻营;生命的目的,不是一宿三餐。人的一生,无上的尊严;人的一命,无价的宝贵。(157)

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所以称「人事」,人可以输掉一切,但不值得因人事而输掉自我的法身慧命。(158)

一个人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当然很好,如果没有,「大块假我以文章」,宇宙人生,哪样事物不能学习?社会上,每天发生的善恶因果业报,都是我们的教科书;古来圣贤苦学奋斗有成的故事,都是砥砺我们向上的名人传记;每日报章杂志报导的新闻信息,都是我们取法的经验阅历。只要有心,无处不是我们学习的环境。因此,社会就是我们的学校,学与不学,端视有心无心耳!(159)

人在世间,应该负起化导社会的责任。具有道德的人,往往能以身教影响大众,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以「德」服人,人皆能心悦诚服。所以,我们希望在社会上成功立业,最重要的,应该有道德的修养,过道德的生活。(160)

世间上的一切并非一成不变,任何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重要的是如何在变化的世界、变化的人生,变化的感情中,持有一颗永恒的真心。(161)

有智能的人,懂得寻找生命的根源,懂得提起「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的疑情。有智能的人,凡事往大处着眼,并能识大体,不会为了私利而和人计较,自然能够受人尊敬。(162)

人有理智,人能分辨是非善恶,然而在利字当头,如果不能用道德战胜贪婪私欲,则与禽兽何异?反之,若以「众生皆有佛性」而言,禽兽何尝没有慈心?是故人兽之间,其实就在于是否能守护慈悲真心?(163)

智能是人生的导航。所谓智能,「智」者从「知」,汲取知识是智能的开始。然而知识是用学的,智能是用悟的;能「日进新知」,并将知识活用于生活,融入于生命,才是真智能。(164)

世间最可怕的是无明;去除无明,开显心中的智能,才是断苦之本。有智能的人,对于任何事物都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而不致于走入邪途。(165)

不要怕自己无用,无用的人,正可以用一颗虚怀若谷的心,纳受各种因缘。(166)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最要紧的是能受教,能受教才会不断的进步。(167)

人的生活离不开美感,能从生活中感受、领略美的事物,才能享有艺术的人生。没有艺术的人常是脂粉庸俗,有艺术的人则显得气质高雅。(168)

旅游可以增长见闻、广结善缘、充实知识、学习礼仪等,是开展生命价值的管道之一。因此,旅游时应该抱著寻师访道的心情,才不会空费草鞋钱。(169)

一个人的缺点,若没有人点破,永远不会进步。而短处不改,长处就会被埋没。(170)

偷书的人,即使有智能,品德却是有缺陷的;买书的人,即使没有智能,但也会拥有福报。(171)

动,是人生的意义;动,是生命的活力。因为有动,才有思想、才有感情、才能向前、才能活跃、才能学习,才能参加他人的行列;能与大众同行,自然能得到大众的资助。(172)

「我思,故我在」,思想是促进人类文明的动力。人因为有思想,故能开发智能,所以佛教讲「以闻思修而入三摩地」,儒家也主张「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73)

一个人有没有作为,端看你敢不敢。拥有大慈悲、大智能,也要「敢」;敢说、敢问、敢想、敢写、敢学习、敢疑惑、敢担当、敢提起疑情。只要意之所在,要敢,因为有「敢」,才能快速成长。(174)

思想是现实之因,现实是思想之果;有因才有果。思想到了极致,就是开悟。思想能灵活运用,能思惟会意,做事才能灵巧,做人才能通达。(175)

经济,不只是金钱,如果扩大财富的内容,诸如我们的智能、健康、道德、思想、观念、礼貌,甚至我们的平安、技能、明理、善缘、信仰、满足、惭愧、勤劳、节俭、计画、开源、节流、教育等,在在都是有形与无形的经济。(176)

将一切视为是「当然的」,并不是畏事退缩,而是先认同这个世间,了解整个环境以后,从直下承担、自我改造做起;只要能坚此百忍,力争上游,必定可以超越平凡,得其所哉。(177)

一个有好性格的人,是难忍能忍,难行能难,且什么都「能」;能大能小、能上能下、能苦能乐、能早能晚、能前能后、能饿能饱、能冷能热、能荣能辱;凡事无所不能。(178)

情绪是一时的,慧命是一生的。不要让「一生」的慧命,输在「一时」的情绪上。(179)

修持道上,不怕妄想起,只怕觉照迟;时时看住「心」,刻刻守著「心」,日子久了,自然就有力量去转境。(180) 佛光菜根谭之十六:群我相处篇1 「礼」是一种规律人们外在行为的规范,它能使内心和行为、实质和形式调和一致,达到人格圆满的境界。(001)

面对逆境及不顺遂的事时,最好的方法是「忍」。「忍」,是一种认知、承担、处理、认同、负责。忍的步骤是先忍之于口(下忍),再忍之于面(中忍),继而凡事不动心、不生气(上忍),如此才能在大冶洪炉中炼铁成钢!(002)

如何才能不生气?除了懂得排解外,「忍」是唯一的法门。忍耐可以激发心中的力量,有力量,自然就不会烦恼、不会动心、不会起瞋,而且愈挫愈勇,忍到最后,是一种智能,有了智能,看世间万象自然没有什么值得生气的。想一想:我们是为生气而来人间的吗?(003)

做人要争气,不要生气。所谓「争气」,并不是做「上」、「中」、「前」的人,而是做个沉得住气,吃得了苦,有大志愿,禁得起千锤百链的人。(004)

「生忍」,是在人间生存必须酝酿的耐力;能拥有「生忍」,就具足面对生活的勇气。「法忍」,是转变思想心境,体证佛法所产生的智能;能拥有「法忍」,就具备斩除烦恼的力量。「无生法忍」,是随缘随处能洞察一切事物本不生灭的境界;能拥有「无生法忍」,则在在处处皆是自由自在的极乐世界。(005)

忍耐,是潜移默化的功夫。忍一时的诟辱,便能夷灭自己一时的戾气;修一世的忍耐,便能默化他人一世的顽冥。百炼刚之所以能化成绕指柔,全凭「忍」字一诀。(006)

在做人处事上,能忍才有力量降魔,除此,更要和颜悦色的对待一切事情,因为心态不对,事情就不会顺畅。外在人事的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是否快乐,故修行人要懂得心境自我调适。(007)

「我」,是烦恼的根源,只要与「我」有关系者,烦恼就会跟著来。所以,解决烦恼及情绪的妙法,就是不要只想到自己,凡事讲大众、讲团体、讲国家,一心念着如何奉献,自然就不会有烦恼。(008)

接受的人生是贫穷的,感恩的人生才富贵。一点头、一微笑、主动助人,都是无限恩典。因此,父母、师长、国家、亲朋的滴水之恩,都要涌泉以报。(009)

忍是一种力量,人之相好福德,皆从「忍」中而来。修忍辱要能如饮甘露;能忍者是有福之人,也是有力之人。(010)

世事如同棋一局,有远见者胜。凡事不要太过计较,忍不下时,用力再忍,能忍难忍之忍,则一切均能如意自在。(011)

「贪瞋痴」是人生最大的毛病,贪病可用「舍」医治,瞋病可用「忍」医治,痴病可用「慧」医治。当一个人真正袪除了贪瞋痴,不但自己向善,更可以感化别人向善;推己及人,善莫大焉!(012)

心中有法喜、有慈悲,散发出来气质就是欢喜与祥和;这些可以从一个人的音声、动作中感受得到。(013)

世界上有金钱、有名位、有富贵,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欢喜」才可贵。如果拥有了世界上的一切而不欢喜,人生有何意义?(014)

所谓欢喜,要能与人共享共有,要能不妒人有;能够享有无私无我的欢喜,才是有价值的欢喜。「欢喜」让这个世界充满了色彩,「欢喜」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希望。没有欢喜只有忧悲,是不懂得生活;有欢喜也有忧悲,此乃人之常情。能够「无忧而有喜」,则是更高的修养,也是最有智能的处世之道。(015)

欢喜不欢喜只在一念之间,到人间来做人要欢喜,不要把忧愁传染给别人,要为自他制造欢喜的乐趣,把欢喜布满人间。(016)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不是金钱,不是名位,是欢喜。欢喜,让这个世界充满了色彩;欢喜,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希望。能够时时怀著一颗欢喜心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富有的人。(017)

人类要达到真正的和平幸福,必须让大家「皆大欢喜」。而要事事「皆大欢喜」,则有赖当事者抱持「皆大欢喜」的诚意,多方沟通,费心协调。(018)

学佛的人,要学习佛陀的慈悲,以大众的安乐为安乐;要知足感恩,有「我能给别人什么」的胸怀,不能自私贪求,只想「别人能给我什么」。唯有将快乐分享给别人,并懂得报恩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019)

学佛要学出欢喜心,不要一碰到不满意的人和事,就生起讨厌的心。内心要善解人意,嘴边要多点口惠,眼中要慈目待人,常常如此自我警惕,就能不断进步。(020)

感动是人间修行的重要法门,一个人每天要常常感动,不但对于别人所做的善事、所说的好话,能欢喜感动,自己也要以慈悲、忍耐、谦卑、勤劳等美德来感动他人;这就是最好的修行。(021)

世间上,「欢喜」是最美好的。遇到纠纷时,多替对方着想,人我互换,以和气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瞋火怒气,只会焚烧功德林。心如工厂,能生产「欢喜」给人,才不枉过此生。(022)

心如田地,好的田地能生产好的农产品,坏的工厂只会污染环境。因此,我们要保有一颗清净、慈悲、善良、欢喜的心,才能创造快乐给人。(023)

人生的可贵,在于能够修善立德,造福别人。所以我们应该趁著自己能做的时候,多多发心为人服务,让自己的生命充分发挥光与热,让自己的一生为世间留下贡献,这才是生命的意义。(024)

世间上,多少恋人,因为发现对方没有忠于感情而发生勃溪,终至分手;多少患者,由于了解自己病情深重而日渐消沉,抑郁而终。因此,有时「不知道」中,与事实保持距离,反倒是一种美好的境界。(025)

「皆大欢喜」的本意,是一种处事的圆融哲学,并非「是非善恶不分」的滥慈悲。(026)

在人海浮沉里,受苦受难、委屈冤枉都是「当然的」。唯有坚持这种信念,才可以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喜而作、随心而住,为自己找出通路。(027)

人生的美好是从缺陷中而有,对生活、对人生、对修道中所遇到的人情冷暖、变化无常等,如果都能因无求而感到满足,而把身心安住在满足中,则能自适其意。(028)

人生的意义,在于增进人生的真善美,在于懂得永恒的生命力,在于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029)

给人是一种播种、结缘,因为给了人,自己才拥有。富有的人,可以透过财施「给」人,贫穷的人一样可以「给」人笑容、赞美、关怀等;能「给」的人,是最富有的人!(030)

「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给人一句好话,给人一个微笑,给人一份心意,给人一点服务。善的「给」予,美化了人生,净化了社会;「给」才能维系人间社会彼此的和谐。(031)

「富人」之名,不是由拥有多少钱而定。再穷的人,只要肯布施,就是富者。反之,有钱却不肯布施,则和穷人没有两样。(032)

残缺具有沉潜之美,可以激起人类久藏胸怀的恻隐之心,若能善加护念,整个世界定能趋于祥和。(033)

我们不必要求形相上的物质,也无须企盼别人施予温情,只要我们懂得知足、感恩、奉献、结缘,一切荣华富贵都在自己的方寸之间。(034)

世界不是一个人的,唯有放下成见,去除我执,想想别人,才能拥有全部的世界。(035)

人之所以会痛苦,大都是知道太多;有时难得胡涂,可以带来无穷的生活乐趣。(036)

我,是自私的、痛苦的,有我就有分别,有分别就有痛苦;能「无我」,自然不会自私执著,自然会拥有更多、更大的空间。(037)

有的人家财万贯,但不见得能满足,或是有了财富也不懂得运用,这就是富贵的穷人。有些人虽然经济上拮据,但是他看到世间的美好,每天都有欢喜心、满足感,虽没有财富,那也是富贵的人生。(038)

能以游山玩水的心境,步行人生的千山万水,是懂得生命的人,也是有福报的人。(039)

「活得很苦」的人,大都是太自私、太为自己着想,才没有能力应付外来的压力。(040)

只要心能包容,就可以拥有全世界;反之,排斥愈多,我去的也愈多。(041)

世界最大的海洋,比海洋还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胸!所以愈是有包容心的人,愈是富有。(042)

忠于自己的言行,尊重他人的言行,才能活得心无罣碍,潇洒自在。(043)

众生的安危,是学佛者所应该「知道」的,至于其它的琐事,我们不但不强求知道,还应该学习赵州禅师的「忘」字诀──忘是、忘非、忘情、忘境,甚至忘你、忘我、忘有、忘无。(044)

要在世间上保有生存的空间,不外自主、自立、自发;要在世间上保有生存的时间,不外努力、勤奋、自强。(045)

语言是人际间沟通的重要工具,运用不当,则是伤人的强烈武器。因此,学习说好话,以随喜赞歎给人欢喜,也是一种修行。(046)

人活在世上,就是要追求快乐;快乐源自放下、自在,不为旁人一句话而恼,不为他人一件事而怒。(047)

「享有」的观念,可以扩展我们的生活领域,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世上万物,皆可任我们享用,何必一定要拥有呢?(048)

布施是快乐而非辛苦,布施须在不自苦、不自恼的情况下成就,因为有心也要有力量,如此才不会成为一种负担。(049)

人之所以不平,大多是因为有分别心、比较心、计较心、偏见、贪欲、嫉妒、瞋恚。如果能以「清净、单纯」的心来做事,就能泯除分别对待,而过得欢喜自在。(050)

三藏十二部经典,主要在净化我们的心灵。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计较人我得失、以享有代替拥有、懂得回头转身、知道反省自责、对毁谤指责视为当然等等,都是放下自在的方法。(051)

禅是自我的训练,时时观照念头,假以时日,内在的世界宽广了,自然能放下人我是非,甚至能转烦恼为菩提,超越生死与轮回。(052)

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是最自私的人;若能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建立别人的幸福,就是大慈大悲的菩萨行。(053)

平常修福修慧,与人结缘,乐于帮助别人、服务社会,都是未来解脱得度的资粮。(054)

平日待人处事如果不将别人的短处视为缺失,而抱持「结缘,不结怨」的态度,容他、耐他、化他、度他、待时机成熟时,一定可以获得对方的尊重。(055)

我们如果能从心里制造光明的见解、芬芳的思想、洁净的观念,并且生产阳光、花朵、净水般的语言与他人共享,必能拥有一个丰富的人生。(056)

在生活中,身要尽忠职守岗位,口要讲好话、多赞美,心要彼此尊重友爱,如此自然可以完成身口意三业的修行。(057)

生活在世上要知足,不要人比人;人比人会气死人。也不要太计较;太过计较,于得失之间不得安宁。(059)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在学佛的过程里,结缘很重要。结缘的方法很多,例如对人行个注目礼,就是用眼睛跟他结缘;赞美对方很好,就是用嘴巴与他结缘。除此,用服务、用心意、用方便、用技术,都能跟人结缘。(060)

懂得感恩的人才会知足、才会幸福,才不会自私自利,再进而把自己融入大众、团体,生命的价值就不一样了。(061)

真正的情爱不是拥有对方,而是一种生命的交流,更是一种对天下苍生的无尽奉献。(062)

人生有多种:有服务的人生,有自私的人生;有智能的人生,有愚痴的人生;有快乐的人生,有烦恼的人生。如果想要获得自在的人生,就要懂得「人我互调」。「以人为我」,如此很多事情就能心平气和,自然就会有自在的人生。(063)

拥有快乐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一个人如果心中充满仇恨,不但交不到好朋友,也感受不到人生的乐趣。(064)

当我们心中有著慈悲利人的想法,就会产生一股强大的精神力,使我们无病无,恼,充满了蓬勃的生机。(065)

以结缘布施为心田,最大的感应不是佛菩萨放光加持,而是开发了我们内在的光明。(066)

一个人要成功立业,「缘」是不可少的动力。要有人缘,必须结好缘、善缘、良缘,更要惜缘。(067)

语言虽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但也是引起误会最直接的关键,所以自古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之惕。说与不说则要靠智能来过滤,如:所说非人不说、说了无用不说、涉人隐私不说、谄媚阿谀不说、出言招忌不说、说了招祸不说。(068)

给人欢喜快乐,是菩萨情怀;与人分享利益,是随喜功德;别人有理,错失在己,是谦让美德。能以此行持,才是佛法的实践者。(069)

只要有结缘,就会有无限的未来。结缘,使我们的人生更宽阔,命运更平坦;积德结缘,才是人生幸福的根源。(070)

热爱生命的人,必懂得找寻快乐的人生、自在的人生、自性的人生、包容的人生;把自己扩大,慈悲待人,心中自然富有。(071)

在人情世事中,能多些许的坦然与风趣,就能在不平的世间,找出快乐与幸福。(072)

小爱是爱与自己有关的,大爱是爱与他人有关的;真爱是爱真理、爱公理、爱国家、爱世界、爱人间的和平。(073)

我们要有心外的财富,也要有心内的财富;要有前面的世界,也要有后面的世界;要有拥有的人生,也要有空无的人生;要有群居的人生,也要有独处的生活。(074)

人,不一定要拥有金钱、感情,只要拥有信心、慈悲、大众、人缘,即是最宝贵的财富。(075)

人常常是苛责别人,原谅自己。如果反过来对自己常常有不满的要求,觉得自己不清净、不慈悲,觉得自己的修养还不够,就会更加奋发上进,更能为别人设想。(076)

人的苦乐,不少是由于他人引起的。肯惠施快乐给别人,不但自己能离苦,往往也能得到快乐的回馈。(077)

对人生抱持施舍的态度,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富裕;悭贪的观念,只有使我们更贫乏。(078)

心中有力量,不计较、不比较,自能超然于称讥毁誉之外,昂首于富贵淫威之上,快快乐乐过著奉献服务的人生。(079)

生命是活的;活著,就可以看到生命的光彩。人生的希望,不但要勇敢的活下去,还要有愿力的活下去,有智能的活下去;不但为自己,还要为家人、为社会、为责任,勇敢的活下去。因为,不想活的人是懦夫,能维护生命的存在,才是勇者。(080)

「结缘」能化解嫌隙,主动结缘并不表示自己矮了半截,相反地,它比「结怨」更能将事情圆满解决。(081)

人之所以会发生纷争,无非是在思想上太本位主义,在意见上太自以为是,在相处上彼此利害太接近。若要减少纷争,必须对人有用、有利、有需要时要提起,否则就放下。(082)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坏人第一步先防备他,第二步要了解他,第三步是感化他。千万不可生起憎恶的恨心,而应抱持调伏的悲心。(083)

真正能读书的人,应该读「生命」之学,能够读通、读懂「生活」或「人事」的书,自然处处通达,无所滞碍。(084)

会处理问题的人,总能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绝不会小题大作。(085)

待人处事要:存诚去伪,笃实不虚;谦恭友爱,慈悲热忱;明理乐观,关怀大众;珍惜因缘,培植福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尊敬感恩,勤俭本份;发心立愿,自觉觉人。(086)

与人相处,不知道自己的缺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故凡事不要总是指责别人的不对、不是、不好或不应该。学习多要求自己,少要求别人,对人要多些和气、尊重、明理、包容。(087)

施恩不望报,受怨不计较,此中宽大了多少怀抱;忍不过时,著力再忍,受不得时,耐心再受,此中消除了多少烦恼。(088)

人生在世拥有的并不一定真实,因为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必须彼此相辅相成才能成就,如同打篮球,要感谢有敌手,球才玩得起来。对不悦不喜的人,也应该「珍惜」,因为我们的生存跟这些人都有关系。(089)

被人冤枉是有福者,不要太计较一些闲话。纵使受到一些委屈,也是一时的,能够担当、承受下来,自然就会有力量,自然就会增加福报。(090)

不管对上或对下,要多讲「好话」,好话非好听的话、恭维的话、低声下气的话;好话是令人惀快、安慰、鼓舞的话,最重要的还是诚恳的话。(091)

社会要祥和安乐,须得人有肚量去容忍对方、接纳对方,如果彼此中间有一个「空」,就不可能会有冲突。譬如在公路上,中间画一条线,车辆来往就不会相撞,画双黄线,就不会超车,设个安全岛,那就更安全了。又如停车,若车与车之间不留空隙,车子如何停得进去?留点间距,自然能运转自如了。(092)

「我慢山高,法水不入」,做人须自我要求,不能只会要求别人,在谦恭礼让中,可以结一份好缘。(093)

人常因为误会而造成隔阂,故相处时须彼此谅解、互相包容,不要轻易误会别人的意思,要让对方有申辩的空间;不给别人解释的机会,是最残忍的行为。(094)

人与人之间,人与宇宙万物之间,都是不可分割的,彼此都是对方的一部份,如能视人如己,则国与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自然不会有所冲突;能在异中求同,彼此互相尊重包容,即是拥有同体与共生的美德。(095)

婚姻是一份承诺,是一份责任。夫妻之间应该彼此互相关爱、互相信任、互相了解、互相包容。要像光一样照耀对方,像火一样温暖另一半,在任何环境之中都能坦诚相对,携手共勉。(096)

有权有势的人不是最好的,世间上最好的人是明理的人。学习灵巧通达,化愚痴为智能,做一个明理人,才是最重要最难得的。(097)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心存欢喜、恭敬、祝福,就是结缘;给人好因好缘,则是最好的供养。(098)

人我是非只是一种过渡时期的心态问题,时间一过,环境一变就不一样了,所以不要太着意而起烦恼。(099)

人与人相处的艺术,最好的方法不外跳「探戈」,对方进时,我们就要退;我们前进时,对方就会后退。当进则进,当退则退,能有此共识,必能相处融洽。(100)

凡事不要太介意,尤其在人情上最好是难得胡涂。别人如何「说」,只是他人的看法,构不成伤害,在言论自由的环境中,凡事承担,自然无事,最忌以耳代目,乱听乱想。(101)

无须要求别人对我们好,也不必在乎别人的语言态度。只要自己心里感觉很好、很感谢,有喜悦就好。(102)

一时气脱口而出的无心言语,往往毁掉多年培养的友谊与功德。能以宽容、体谅的悲心对待朋友,及生活的一切横逆,前途必能平坦。(103)

猜疑、误会,会使原本快乐的家园变成愁云惨雾的囚牢;唯有彼此信任、互相肯定,才能建立安住身心的快乐家园。(104)

如果大家都能将天下的父母视为自己的父母,将天下的子女视为自己的子女,则什么人都可成为我们的亲人。反之,如果没有爱心,亲人也会形同陌路。(105)

如果能将众生视为自己的眼耳鼻舌、手脚四肢,就会珍惜每一个因缘,心甘情愿地为对方付出一切。(106)

被人利用不是坏事,能被人利用,表示自己有能力,还有存在的价值,对社会人类尚能提供些微的力量。(107)

无争,并非不能争,而是能争不愿争。无争是宽大视野、包容心量的呈现。(108)

人与人的相处,若能时时怀抱感恩的心情,仇恨嫉妒便会消失无形,是非烦恼自然匿迹无影,生活的人间自可获得和谐美满。(109)

学佛的人没有敌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心中真有敌人,那么用心去爱自己的敌人,是让一个人进步的最大动力。(110)

横向的传播讯息,是广结善缘的妙方;而交流联谊,则是促进彼此进步的增上缘。(111)

一个能举千斤之重的人却不能自举其身,这是明于责人、昧于恕己者的最好例证。(112)

「善可为法,恶可为戒」,别人的好坏,正可作为我们待人处事的模范与借镜。(113)

一般雕刻家在塑造人物时,总是鼻子大、眼睛小,因为大鼻子可以变小,小眼睛可以放大,这是雕刻的秘诀。凡事难免有估计错误的时候,太过刻板的严密计画,不见得能成功,所以,必须预留「修正」的空间,尤其在待人接物时。(114)

一个居心宽厚的人,眼睛所见,条条都是大道,足迹所到,处处都能无障碍。(115)

任凭别人待我如何不好,我也不放弃自己对人的尊重;因为尊重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116)

任何的赞美、恭维,都不及在苦难时承受到别人的关怀;因此,我们要常常主动的慈悲关怀需要的人。(117)

人常会为一个位置、一个角落、一个空间生起纠纷,这就是没有空间观念。在现实生活中,进一寸不见得有,退一步也不见得无。(118)

任劳容易任怨难,在人际关系上,不懂得任劳任怨者,不容易成就事业。(119)

在团体中,每一个人都有其价值,要用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团体贡献一己之力,才不会失去自己的价值。(120)

人际间的相处对待,如果能够做到坦坦荡荡、磊落自在,互相都以一颗真挚无染的心相向,就是人格的提升,生命的升华了。(121)

一个人若没有包容性,对看不惯的人事会放不下而觉得痛苦。所以,生活中要时常自我调适,才不会怨憎会苦。(122)

为人处事,不必患人之不重己,应患己之不重人。只要肯为人着想,自然会有人发觉你的重要,此即所谓「重人而后人重之」。(123)

「人事」是一门很大的艺术,伸拳不打笑脸人。微笑是室内的阳光;依此待人处事,就不会失去原则。(124)

一个不会与人斤斤计较的人,别人必然喜欢与他为伍。反之,凡事唯恐自己吃亏,处处用心防范别人的人,别人同样会防范他,所以要获得人和,首先须修「不计较」的心。(125)

和平是大家所共同向往的,但是绝非丧失尊严的苟安,而是人人在平等的原则下,共存共荣。(126)

尽管思想不尽相契,但在圆满的大前提下,仍能互尊互重,即是明白「融和」的真义。(127)

人我相处之道重要随缘,但在有利害得失之际,则要能「不变随缘」,凡事能有所为,有所不为。(128)

中国人的民族性,有些总是见不得别人好,往往只知分割不懂得融和、只知有我不知有人、只知有家不知有国;故要国家富强,必须人人都从心理建设做起,让好人出头,尤其要有佛教的「无我」心胸,才能救国家。(129)

想要实质改变世界使之「平等」,是很难的,但我们可以做到心里的平等,以「平等之心」看万物,世界就会更美好。(130)

真正会开车的人,能观察空间,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做人也一样,能掌握人我的空间,则事事没有障碍。(131)

人情参不透、是非辨不清,就会生起无明,世间上的境界无所谓好坏,只有心中的好坏分别。(132)

生存在世间,珍惜生命,就要珍惜呼吸。趁著一口气尚存,要把对人间应尽的责任尽了,要把对人间所发的愿心完了。应该给国家社会、父母子女、亲朋好友的一切,也都要在一息尚存的时候,赶快处理妥当。(133)

世间上最可贵的东西是平等;平等才能沟通,沟才能和平。佛与众生平等,便是世间最伟大的平等。(134)

一个人如果能时时怀抱关怀别人的心,所言所行就能以善行为基准,自然不会伤害他人,人我之间的距离也会自然拉近。(135)

对有缘的人,明知吃亏也要与其来往,因为缘分很重要。金钱失去了,可以再赚回来,情分失去了,就很难再拾回。(136)

所谓「化缘」,并不是指金钱,而是在培植「因缘」,结对方的情意、佛法、服务等缘分。(137)

柔能克刚,至柔的水,能够穿透至刚的岩石;以柔和安忍来处事,再艰难的事也能迎刃而解。(138)

追求幸福圆满的生活,是人性自然的希望,但是在完成圆融的人生时,更应该涵养宽厚的心,去包容世间其它有缺憾的生命。(139)

万事成于谦虚,败于骄矜;做人要懂得虚怀,如大地之谦卑,才能承载万物,成就万事。(140)

虚心求教,别人必然乐于指导,因此,在谦虚中可以得到人缘,得到友谊,得到帮助。(141)

我慢是人生最大的失;败一个人越不傲慢,就越受人尊,敬越受委屈,成就也会越高。(142)

花,是真善美的化身。做人何妨做一朵花;多给人一些欣赏、一些芬芳、一些气质、一些美感。好的心就像花一样,可以把欢喜带给别人。(143)

人的嫉妒心像一把双刃的刀,当你举起它时,虽达到伤害别人的目的,但也使得自己鲜血淋漓。(144)

无论是扫地倒茶的服务,或是爱语赞歎的布施,凡是能带给别人信心和欢喜的言行,都是和佛法相应。(145)

诸佛的安乐国土,都是为服务众生而成就。当我们尊重众生如佛,则万亿佛祖,皆近在眼前。(146)

能与大众和平相处,才容易在团体中生根。因此,要培养喜欢别人、信赖别人、帮助别人的心胸,甚至吃亏上当都能不当一回事。(147)

人只要知足,虽贫无立锥之地,犹以为富;若不知足,虽处天堂,亦不能称意。(148)

嫉妒,是弱者的名字,这种人无法肯定自己的尊贵,同样的,也丧失欣赏别人的能力。(149)

真正的贤者,不是用身分的高低、排名的先后去衡量,而是须有一颗懂得恭敬别人,包容别人的心量。(150)

在团体中与人相处,必须知和而和。能「和」,才能和气、和平、和好、和悦、和顺、和祥、和谐、和衷共济、和气生财。(151)

人我相处之道在于彼此快乐,若能不以情绪处事,常常站在对方的立场「体贴」一下,自然能和乐共处。(152)

人要彼此互相「比」才会进步。比,不是比较,不是狭隘的排斥别人,而是认识别人,并且砥砺自己精益求精。(153)

「毁谤」打倒不了一个有志气的人,除非自己本身不健全、没有实力;面对毁谤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辩白,对是非则默然摈之。为人不争一时之气,要争的是千秋万世。(154)

人在世间若是不能忍受一点闲气,不肯给人方便,让人一,步往往使自己到处碰壁,到处遭逢阻碍;不肯给人方便,结果自己到处不方便。(155)

人生要不断开拓,生活须有各种尝试。对于人情的好坏,就如春夏秋冬,承受多了,自然能适应。(156)

凡事有意见就有参与,有参与就会关心;在团体中最可怕的莫过于「局外人」。(157)

语言是沟通感情、传达思想的工具,但不得体的言语或过多的音声,常为是非烦恼的根源,故佛门有谓「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158)

「君子欲人同其好,小人欲人同其」。用「油」与「水」来形容君子与小人的性格,极为贴切。油的滑腻浓稠像小人,水的清白恬淡似君子。水可使不洁之物归于清洁,油则使清洁之物变成不洁。君子群里投进一个小人,就像滚水中滴进一滴油,水可以默默容纳油,但水归水,油归油,是为「和而不同」。若是小人堆里投进一个君子,就像滚油中滴进一滴水,油是激搏爆溅,绝不兼容,非把水炸到两败俱伤,是不肯罢休的。由水与油可以看出君字与小人的分野。(159)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喜有瞋、有爱有恨、有恩有、有好有坏。但是,最重要的还要有「恕道」作维系。恕道,在有爱的时候比较容易做到,但是,在怨恨之时仍能做到,才可谓真正的恕道。(160)

在学习的阶段,即使是委屈也要微笑接受,所谓「逆来顺受」,顺之、受之,都是成长的阶梯。(161)

「认错」没有大小之分,只在于我们是否具有「勇气」;能够真诚「认错」的人,才能够处处祥和,一片欢喜。(162)

微笑不但是世界共通的语言,而且能化干戈为玉帛,创造祥和的气氛,并广结和种善缘,行无言之教化。(163)

用人的长相来判断一个人是最不可靠的,因为长相的美丑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人格好坏,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德」。(164)

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性格,性格就是性能,性能不好,则不易被人接受。(165)

许多人很不明理,常常为了一点芝麻小事,而背负了很长时间的误会。所以凡事要讲清楚、说明白,免得衍生不必要的误会。(166)

做事遇到困难、挫折、与人意见相左时,要想出解决之道,不要因思想闭塞而浪费在无谓的人事里。(167)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永远不犯错的人,重要的是在自己犯错时,能觉知反省,对他人的错失,也要有包容的胸量。(168)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色彩,微笑是生命活力的催化剂。人有了微笑,就有表情;有了表情,就像甘霖遍洒大地,一切都会「活」了过来。时常以笑脸迎人的人,必是最有人缘的人。(169)

老年人历经人生的酸甜苦辣,累积多年的智能与经验,如果善加利用,也是社会一项宝贵的资源。(170)

情绪化的言论只是逞一时之快,并无好的结果;理智性的讲话,考虑周详,必能各方面圆融。(171)

工作上没有谁大、谁小、谁重要、谁不重要,只是发展不同、角度不同。只要我们做什么像什么,做什么都心甘情愿,就能拥有一片欢喜的天空。(172)

在人际相处上,有时候别人的一句好话、一个笑容,都可以成为丰富自己生命的色彩。同样的,我们也应以一句好话、一个笑容,来丰富别人的生命。(173)

池塘里,美丽的荷花也须缘叶的陪衬;花园里,翩翩飞舞的蝴蝶,也要有色彩才会更美丽。雨后的彩虹,正因为它能包容各种不同的色彩,故能展现美丽的「七彩虹」。人,总要别人的帮助,才能生存,因此要懂得相互扶持;能有「同体共生」的认知,才能共存共荣。(174)

做人宁可被人欺负,但不可见异思迁;大地虚空给人作贱污染,但是大地虚空没有缺少一点。人生的道路,不管长短、远近,都要正正派派把人生的路走完。(175)

不要强迫别人一定要跟自己相同,须知「方便有多门,根机有多种」,更不必要求人人都顺从我的意思,眼耳鼻舌各司其职,才能成为健全的有用之人。有了铁路,再建一条公路,甚至再加建高速公路,分工合作,才能发挥更高的功能。(176)

生活中,很严肃的问题,一句幽默,可以化解凝重的气氛,让大家心情豁然开朗;商场上,僵持的会,议一点幽默,可能让议案、症结迎忍而解。幽默的人,有著与人共享、共乐的雅量和习惯。(177)

一句赞美的好话,可以使人心生欢喜,终身为其效命;一句伤透人心之言,可以使多年知己反目成仇,因此「口下留德」是做人很重要的修养。(178)

一个团体里,能干的人,大都能促进和谐;不能干的人,则容易引
起纷争。(179)做人要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永恒,不要在小小的人我是非上计较,浪费了大好的人生。(180) 佛光菜根谭之十七:成功立业篇1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必经的磨链与挫折,能忍得下去,就有前途、就有未来。委屈、苦难、逆境、忍耐,都是让我们成长的资粮。(001)

金银财宝为世人所爱,但是,世间的财宝有限、有量、有尽,心中拥有佛法的财富是无限、无量、无尽;那才是真富有。(002)

世间原本就是「一半一半」的世界,我们不必强求自己在某一个领域里出人头地,因为还有另一方天地等待我们去开拓。我们也不必羡慕别人拥有的「一半」,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珍惜自己所具备的「一半」长处,并加以发挥应用,自然能得到努力的成果。(003)

一个人除了求学外,还要懂得做人,「为学」与「做人」如鸟之双翼,不可偏废一方。(004)

懂得把握当下因缘的人,就会有很多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甚至纵使是坏的因缘、烦恼的事情,只要有佛法,便可将坏的因缘转化为增上菩提的好因好缘。就如酸涩的水果经过风吹日晒会变得甘甜美味,同样的,人也须有挫折、打击才能进步、成长。(005)

创造事业的人,对自己要节俭,对别人要宽厚。节俭,不只是财物上的节俭,也包括时间上的节俭,感情上的节俭,我们必须懂得处理和运用金钱、时间、也包括时间上的节俭,感情上的节俭,我们必须懂得处理和运用金钱、时间、感情,并将它们节省下来布施给大众,让大众一起来享受。(006)

在为学处事上,知识学问并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心量开阔才能解决问题。(007)

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才能进步。世间最大的悲哀就是不认识自己,或不敢认识自己。(008)

荣华富贵不一定能永久享有,贩夫走卒也不是一辈子劳苦,一个人只要心安理得,适如其分的做「本分」事,即是幸福。(009)

求不得苦,是现世一般的通病。很多事情是「要」不来的,但因缘具足时,即使不要也会自然而有,所以,随顺因缘是为人处事最基本的原则。(010)

一个人胸怀真理,才能宁静致远,才能超然物外,这种内在财富的享受,才是值得追求的。(011)

希望自己的人生丰富精采,就必须好好规画未来;没有规画的人生容易随波逐流,一无所得。(012)

一般人都希望能够发财,其实只要自己肯勤劳,勤劳就是财富;不勤劳,即使拥有万贯家财,也会坐吃山空。勤劳是宝,养成勤劳工作的习性,当下就是富有的人。(013)

懂得「忙」的人,生活常是快乐、幸福、欢喜的,如果「不忙」,整天无所事事,闲极无聊,胡思乱想,就会烦恼、痛苦。(014)

对外在的善事强烈拒绝,容易招致贫穷;富有的人不轻易排斥任何一件事物,如同大海不拣择细流一般。(015)

快乐要经过努力、勤劳才能获得,没有牺牲奉献的精神与实践,是无法体会真正的快乐。(016)

在人生旅途上,对他人的闲言杂话不必太计较,应该视为是成就自己的逆增上缘。不要记恨,有「德」才能拥有一切,有宽大的胸怀才能茁壮高大。(017)

灾难是一种考验,逆境是一种增上缘。只要我们能通过考验,灾难有时反能激发我们的力量,开展我们的潜能,帮助我们成就另一番新事业。(018)

功名富贵拥有的多寡,与快乐不能成正比,人生如果只在功名富贵上追求,而忽略精神世界的升华,实非健康的心态。(019)

人生遭挫折受阻,必定在过程上有所差错,好比开车会被开罚单,不外是超速或闯红灯。因此,为人处事宁可慢些,不要太急而错误;宁可笨些,不要太巧而败事。遇挫折不顺遂时,要将「原因找出来,并痛切改过不推诿,在人生道上自然能畅行无阻。(020)

人可以不同意他人的意见,但是不能不听他人的「心声」,遇有真、善、美的建议时,更应该从善如流。双向沟通、相互交流,所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如此才能成就事业。(021)

对没有能力改变的环境,要努培养自己的力量,并等待因缘成熟;凡事不要着急,着急易起烦恼。(022)

在团体中要突出,要出类拔萃,除本身具有条件外,还必须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例如:要有因果的观念,不贪污、不抱怨;要有忍耐的力量,能担当、能负责;要有敬业的精神,能进取、能合群;要有感恩的美德,说好话、肯服务。而形象的树立,则要靠时间来孕育和成就。(023)

忍耐是做人处事的无上法宝,一个人只要能够忍耐,再苦的事也能坚持下去。因此,我们要以忍为力,平常训练自己忍苦、忍难、忍讥、忍饿,最要紧的是忍一口气,凡事能够忍耐,委曲求全,必能成功。(024)

不要在困难面前后退,不要在失败面前沮丧,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受得起别人的冷落,禁得起外境的磨难,困难的后面可能就是容易,失败的下一步可能就是成功。(025)

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莫一味的怨天尤人,在犯错时也要勇于认错,如此才能进步。(026)

泥土经过水流才平坦,木材用绳墨测量才平直,人也要广纳别人的规劝阻,才是进步之方。(027)

人间本来就没有十分圆满的事,所以要懂得欣赏和接受缺陷美,凡事不一定要追求完美,在缺陷中完成理想,才是真正的成功。(028)

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处事着重于该为不该为,而不在乎别人的批评;有接受别人批评的雅量,才有资格与人共事。(029)

克难者,克服困难之谓也。我们要克服做人的困难、求学的困难、做事困难、经济的困难,然后才有成功的希望。(030)

不要羡慕别人的聪明才干,有其因,才有其果,若不种因,徒羡其果也是枉然。只要自己肯立志,持之以恒的努力,相信定能开创另一片天地。(031)

不要先存著自己没有能力的心理,要抱定「做一分是一分,行一步是一步」的毅力,此即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也。(032)

唯有在镇静中,才能想出应付事变的方法。因此,有智能的人,越是紧急的时候,越能镇静沉著。(033)

做事遇到困难只是一种过程,就如大石横路,懦者视为行路的绊脚石,勇者却认为是进步的踏脚石;有「力量」者,没有所谓的困难。(034)

经验可以让人不致重蹈覆辙而受损,所以,成功的人懂得记取失败的经验,使之成为成功的基石。(035)

顺境虽好,但往往因得意忘形,而使人堕落;逆境虽苦,若能冲过难关,逆境即成为一切事业成功的助缘,由此可知,「苦」乃学道的增上缘。(036)

素食除了对人体健康、卫生外,更能长养慈悲的心地、忍辱的性格。尤其能养成有恒的耐力,这是世界上任何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037)

一个人要出类拔萃,必须从小养成「接受」的习惯,一味的「我想」、「我愿」、「我要」、「我觉得」、「我认为」、「我喜欢」等等,可能是原动力,也可能是进步的阻力。(038)

一个人希望有进步,先要心平气和以处事,虚心谦让而做人,重反省、勇改过,然后学德方能有进步。(039)

一个人必须对自己产生信心,对自己的所短和所长了然于心,认识清楚,才能开拓自己的前途。(040)

花需要人工栽培,需要浇水灌溉,需要阳光照射,并且还要有肥沃的土地,才能绽放出美丽的风采。人也要有良好的环境来栽培,良师益友来指导,才能有所成就。一个孤陋寡闻、离群独居的人,成就是有限的。(041)

不要埋怨自己不如人,所谓「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能如是持之以恒,则虽愚必明,虽弱必强。(042)

一件事情的成就,切实的行动占十分之八,故「想」不能把事情做好,脚踏实地去「行」,才能将事情圆满完成。(043)

「天生我才必有用」,一个人只要有实力,就有机会发挥所长;只要是千里马,总会遇到伯乐。(044)

会利用零碎时间的人,如同善于储蓄者,久而久之,积少成多,便是一份额外的收入;零碎时间,一样可以成就很多事业。(045)

世间一切皆是因缘和合,做事不合群,会处处孤掌难鸣。在团体中,纵有不如意,也要方便随缘随喜,才不会在大众中流失。一个人具有欢喜与人为善的性格,未来才有事业,在团体中也才能生根。(046)

人一生几十载,懒惰懈怠是一生,精进勤劳也是一生,虽然同样是一生,但其结果截然不同。做事不勤劳,谈不上做事,读书不勤劳,谈不上读书;「勤有功,嬉无益。」人生要勤劳才能有所成。(047)

「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人的一生要不断的更新,尤其在身心的调整上,要懂得规画,为自己许下愿心,为自己订下一日的计画、一月的计画、一年的计画、一生的计画,才不会空过一生。(048)

欠缺团队精神,各自为政或单打独斗,都是团体成长的缺失。一个人要有前途,一定要有融洽的群我关系,并且主动去关怀别人;能感受到别人的存在,自己才能存在。(049)

不耐烦、无恒心,是现代年轻人的通病,因不耐烦所以没有力量,因无恒心所以没有毅力。唯有难忍能忍,才能产生力量;唯有难行能行,才能培养毅力。(050)

做个「老大」,能够领导群伦,固然很好;作个「老二」,去成就别人,也很伟大。红花如果没有四周的缘叶围绕,怎能显出娇媚动人?主角假如没大诸多配角的陪衬,也表现不出他的重要性来。所以,绿叶和配角,都有著举足轻重的地位。(051)

一个伟大的人,必须能做一个箱子,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当前进时前进,当后退时后退。佛法中的慈悲,是没有人愿意做的时候,我们就奉献,有人喜欢做或已经做了,我们就让贤。(052)

先学会约束自己,才能轻易的适应各种环境;先屈服于无理的要求,才能服膺真理。(053)

如果想要展现成功的人生,必得先从「老二」做起,不强出头,随缘随分。如果能在服务奉献当中,成就他人;在努力工作中,实现自我,那么不管现在或将来是否能当上别人的「老大」,至少你已经做了自己的主人。(054)

每个人都须真诚面对自己,想要高飞,就得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身心清明,做得了自己的主人,便有信心掌握比别人更多的机会。(055)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赛跑,有耐力,能支持到最后的就是成功者;中途脱队、放弃倒下都不行。只要我们有恒心达到目标,比别人慢没有关系,到达终点时,一样会有人为我们鼓掌。(056)

一个人若老是轻易拒绝一些因缘、机会,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失去一切。反之,不轻易排斥,随顺因缘,则会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057)

多少人每天忙于计较别人的得失成败,指责他人的不如法,却忘了关心自己的起心动念。如果不能认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责任、自己的使命,则往往庸碌一生,一事无成。(058)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或许有不少失败的纪录,但是最后击败我们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有信心、有力量,每一个人都能从失败中成功。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上,一时的失败无关闳旨,只要我们肯汲取经验,再度出发,必有开创新局的一天。(059)

想要求得进步,必须具有「学徒性格」,耐得住别人教,别人怪、别人训,才会进步;不当「学徒」,如何「出师」?(060)

能做老大的人,必定有他的福德因缘;能做老二的人,必定有他的优越条件。老大、老二,甚至老三、老四,都不容易,都须具备基本的能力。舞台上,扛旗打伞的兵卒,对这出戏不也是有帮助的吗?(061)

困难不足畏,重要的是要正视困难、化解困难,外在的困难正是内在慈悲、智能、信心、愿力、精神、志节最好的试金石。「向困难挑战」,其实是向自己挑战,能一鼓作气,通过考验,我们的人生才能从突破创新中,获得无限的意义。(062)

土地能长五谷、冒甘泉,却任人践踏而默默无言。为人属下者,也应具成就主管的心胸,凡事多承担,多受委屈。如何与主管相处?莫过于「居下犹土」。(063)

反对别人的建议没有关系,但自己必须有更好的一套方法,否则就应该接受别人的意见。(064)

工作,是滋养一个人的养分,故人不可不工作。工作与休息要互相调理,在工作中不感觉到辛苦,在休息时,培养随时都可以再工作的活力,就能做到「人忙心不忙」的安然态度。(065)

「要作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想成就任何事,都得效法秋圃老农,躬自耕耘,培植善好缘,才能有丰硕的收获。(066)

所谓管理,不一定高高在上,做一个发号施令的人,更应当深入群众,和大家打成一片,才能将团队的精神带动起来。(067)

最好的管理,是自己先与对方建立「互信互尊」、「生死与共」的观念,如此,才能发挥最大的整体力量。(068)

「培才爱才」,是为人主管者爱护属下、提拔属下,和凝聚团体力量的基本胸量。(069)

一个人一生有两条路,一是领导人,一是被人领导。不管是领导人还是被人领导,都须具有才华、能力。领导人要德能兼备,属下才会服气;被领导者也要有才学,才能得到领导者的欣赏提拔。(070)

身为属下,须与主管同一步调,不可以「走调」,如同唱歌要有和谐的配乐,才会完美动人。(071)

一个团体要成功,不外一个原则,就是上下一条心,主管爱护属下,组员拥护主管。(072)

如果以刀锋的锐钝来比喻一?人的领众能力,强势的人,刀锋虽然锐利,但容易伤人;温和的人,刀锋虽然钝了点,但经久耐用且不伤人。(073)

有时人多不一定能解决困难,遭逢困难问题,要用智能、经验、方法妥善解决。一个会领导的人,对属下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为他能「知人善任」、「量才而用」。(074)

伟大的领导者,绝不以人废言,伟大的老师,绝不断然否定学生;故身居上位的主管,不要轻易否定部属。(075)

身为领导者,除了具备宽宏的胸怀,平等的精神之外,在思想、风格、处事、道行各方面都必须有能力,才有资格领导别人。本身没能力又不肯受别人领导的人,是团体进步的绊脚石。(076)

为人属下者,要能功成不居,把光荣归于领导者,如此才有资格在团体中做个「众」。(077)

身为主管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对属下只有批评,没有指教,如何学会指导他人,是主管必备的条件。(078)

领导者不一定要有学问,但须会领众;「好」人不一定会领众,因此并不一定适合当主管。(079)

身为主管,应该对部属提供好因好缘、表现和颜悦色、给予慈悲爱护,更重要的是,能提拔后进;这才是最好的主管。(080)

知人、育人、用人、留人,是身为领导者必备的识能,知人首重理念一致,育人要懂得教导部属,用人要公平合理,留人要使之有前途。(081)

人类虽然在种族、职业、天赋、才能上有所差异,但是只要我们肯随顺因缘,在自己的「一半」天地里奉献心力,对人类同样能有所贡献。(082)

如果能从最初的「不以为然」,到最后视为「一切想当然耳」,就是一种进步,就是一种成功。(083)

在这个世间上,给人欢喜,给人信心都是「当然的」。只有抱定这种决心,我们才能不计得失,无视荣辱,尽其在我,为所当为,一切皆「当然」耳。(084)

愿,就是一种理想;有理想,才有实践,两者相辅相成,才有丰硕的收成。(085)

有用的人,即使接受一点小因缘,也能点石成金,做得轰轰烈烈;无用的人,就是付予一桩大事业,到最后也只是「无声息的歌唱」。(086)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创造者,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工程师。不要小看自己的潜能,如果能自许「不要做焦芽败种」,则不但自己获益无穷,也能令整个社会蒙受利益。(087)

「错误」有时是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有时是由于前人的偏差误导,一旦发现了错误,就必须以无比的决心及毅力,来阻止和纠正,唯其如此,才能圆满自己的人生,促进社会的进步。(088)

人,不是「海豚」,不一定是为「小鱼」而工户,应该有济世的抱负及远大的理想,而不汲汲于得到一点赏赐。(089)

人生不仅仅只为展现自己的才能,更重要的是能珍惜人才,给予爱护提拔,为社会大众创造更多幸福的因缘。(090)

我们生活在社会的大洪流中,不随俗浮沉,固然难得;如果能与世俗合而流,则更可贵。(091)

「伟大」是多少辛苦和努力换来的赞美词,虽然世间往往有好人难做,善事难为的现象,但只要我们站稳脚根,坚定信念,就可以走向光明的未来。(092)

发心工作的最大报酬,就是学习到智能与灵巧。所以,发心当义工,看起来是为别人,其实获益最多的还是自己。(093)

「问题」来了,不能逃避现实,唯有勇于面对、不退缩,用理性的方式提出诉求,用团结的力量抵御外侮,才能解决问题。(094)

身在世间,若能经常为对方着想,随顺别人的需要,增加自己的韧性与强度,那怕是一块破铜烂铁,也能久炼成钢。(095)

向困难挑战,其实是向自己挑战,能一鼓作气,通过考验,我们的人生,才能从突破创新中获得无限的意义。(096)

一个人能够承担与否,往往看他吃亏上当的功行有多深。吃得起亏、上得了当,还能甘之如饴,而不改色,才能造就包容天地、忍耐异己的胸襟。(097)

「心」如田地,农田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播种、耕耘、收成;土地必须经过开发,才能建造楼房,发展工商业。我们的心地也必须经过开发,才能产生无限的功用。(098)

金钱丢了可以再赚,名誉丢了永不再来。故为人处事要多留口德,尤其是阴德。(099)

理论与事实往往有一段距离,要把它衔接起来,唯一的办法是智能、耐心和努力。(100)

高深的学问、恢弘的志气、广阔的心胸、忍耐的修养,是艰难人生旅中的最大助力。(101)

每一个人都在写历史,在写历史的过程中,要花费多少时间、培养多少因缘、付出多少辛苦、投注多少心力,才能写出一生精彩的历史?所以平常自我的言行要谨慎,别以为年纪小或资格老就可以轻心、慢心。(102)

能干的人,用慈悲待人,用智能做事;慈悲需要伴随智能,才能助人向上、向善。(103)

凡事抱持「理想」去开创,再多的辛劳,都能心甘情愿,必定能有所成就。(104)

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全心全力投入,一股坚韧的毅力,将会带我们迈向成功之路。(105)

历史,不仅记载了先人努力创业的经过,亦为后人留下了祖先永恒的智能;透过历史的认识,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根。(106)

没有信心的人,无法给人信心;自己都不能肯定的事,当然也不能取得别人的肯定。(107)

拒绝人情,拒绝因缘,主要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慈悲、道德不够;能干的人决不会轻易拒绝别人、拒绝因缘。(108)

做事要依自己的智能,不要依自己的认识,因为眼看的世界及主观的见解并不可靠,也没有一定的标准。(109)

每个人都要经过「千生万死」才能健全。所以,须将很多的经验作为自己的警惕;人在学习过程中,最怕的是一次失败就一蹶不振。(110)

「学」与「问」是求学进步的捷径。「学」是自我教育,「问」是请教别人,两者不可偏废。(111)

人在一起工作,如果相互离心,彼此牵制,则无法成就;若能精神合一,理念一致,即使分散各地,也会有所成就。(112)

一个人必须有自觉的使命感;有了使命感,才会有责任感,才能克尽职责,才能勇敢担当,才能自我健全。(113)

做事不宜有框框,自以为是就是框框,知错不改就是框框,墨守成规不求进步就是框框,不知方便法就是框框,做人不能自我设限,懂得因应需要而适时调整自己的观念、作风,才是做事成功的方法。(114)

「观念」是团体向心力的根本,能不能发挥其力量,得看在观念上是否取得共识。(115)

有志气的人,一句话也能使他长进,正如前发芽的幼笋,寒风冷雨也能助它成林。(116)

尊重、赞美、忍耐,是处事的根本;慈悲、发心、道念,是做人的条件。能如此待人处事,则凡事容易成功。(117)

烦恼大都根源于不认识自己。既然身为「人」,就要知道人的举止行为。进退分寸,做好自己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师、为人子女、为人弟子的角色,而不踰矩、不推卸责任,才是真正做好一个「人」。(118)

做事一定要抱有理想,而且不忘初心,才能持久,一个人只要发心,就会有不可思议的因缘,而成就难遭遇的胜事。(119)

对上级要勇于承担任务,对下属要能交待明确,并多加赞美,则天下没有达不到的工作,没有不能用的人。(120)

树木高壮,众鸟就会云集;海洋宽阔,鱼虾才会聚集。所以,自己要先健全,才能产生能源和力量,才能作他人的依靠。(121)

人生是由很多经验累积的,所以在跨出第一步时,要「敢」,只要敢承担、敢接受、敢尝试、敢卖力,没有什么事不能做的。(122)

时间可以成就一个人,而成功的秘诀在于守时;有时间观念,即是一种信用。(123)

凡事须养深积厚,不求速成,因为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赛跑,要耐得住、耐得长、耐得久。(124)

世界上没有真正困难的事,做事须得肯接别人嫌、别人怪,久而久之,做事就会顺利。(125)

现代社会重视集体创作,个人一枝独秀的成就毕竟有限,集合大众智能可以缔造更大的成果。所以在工作时与别人接触,必须互相尊重与包容,凡事以「办好事情」为前提,如此,当团体有荣耀时,自然「水涨船高」,自己也有一份了。(126)

大时代的洪流很容易冲毁一个人,但是「时势造英雄」,对于意志坚定的人,越是坚苦卓绝的横逆,越能激发潜能,而成为开创新局的机运。(127)

一个人是否伟大?在于是否发大心,立大愿,是否肯奉献,是否无私为众?而不在于位高权大。(128)

不管任何团体,若没有新血轮的投注,则易衰老,进而被淘汰;「传承」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责任。(129)

常保忏悔的心,不但可避免贪瞋的污染,更可以促进人事的和谐。如果我们能以大众利益为前提,置个人得失于度外,则工作上也必能有所成就。(130)

喜欢的事情固然要去做,但也应该有所节制;不喜欢的事情,如果对他人有益,一样要发心去做。(131)

「事因志立,志立则事成。」天下未有有其志而无其事者,亦未有无其志而有其事者。(132)

懂得给自己留个退路,遇事才有转圜的空间,如果处处将自己限定,则走不出自设的死胡同。(133)

不要害怕被别人打倒,能打倒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纵使遇到失意、挫折,只要有信心、肯努力,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继续坚毅精进,终能抵达幸福的彼岸。(134)

不要输在别人加诸于你的屈辱!面对种种屈辱,应知道检讨、反省、改进,能够如此,必然会有成功的一日。(135)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如同能源藏在海底,藏在深山里,只待自己去开采和发挥。(136)

管理的妙诀,在于将自己的一颗心先管理好,让自己心中有时间的观念、有空间的距离、有人我的层次、有数字的统计、有做事的原则,尤其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心里有别人的存在,有大众的利益,能够将自己的心管理得慈悲柔和,将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才算修满「最高管理学」的学分。(137)

不管做任何事,一定要有力量,力量来自我们的发心立愿,来自我们的慈悲力、智能力、信仰力、信仰力、道德力。(138)

世间上有两种人易于生存,一是能命令的人,一是能受命的人;既不能命令,又不肯受命,此人将到处无立足之基。(139)

智能乃靠先天的禀赋及后天的努力而得,两者相较,后天的努力远较先天禀赋的力量大。(140)

会做事的人,一个人可抵十人用,不会做事的人,十个人也做不好一件事。积极、主动、用心、全力以赴,才是做事的态度。(141)

牺生不是放弃理想与原则,而是为了完「大我」,可以「牺牲享受」,也可以「享受牺牲」。(142)

不畏难、不怕繁,抱定逆境是良师的态度去做事,即使天大的难事也难不倒人。(143)

有些事不能等待,必须马上着手去做,只要能将等待的时间改成创造,则腐朽也可以转成神奇。(144)

无论是团体的发展,或是个人的前途,都与整个大环境有连带关系,而这些往往非现在所能知道,然而正因为「不知道」,未来才充满了希望。(145)

做事不要怕辛苦,慢慢来不着急,只要不死,都有希望依愿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146)

在人生道上,碰到艰难困苦是必然的过程,只要能不忘失自己的信心,就有力量面对它、忍耐它、突破它。(147)

能学著适应环境、人事,而调整自己的心态、习惯,才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148)

人贵自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懵懂无知,做人就不会健全。所以,一定要肯自我分析、解剖,把自我的长处加以发展,把自我的短处加以修正,才能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进步。(149)

一个人如果怕吃苦、怕吃亏,则成就有限。每件事情的成功,都是有过程的,就是要耐烦、耐久、耐屈、耐苦。(150)

在团体中须有整体观念,不可强调本位主义;不能与别人合作,就会分化彼此的力量。(151)

能以服从、承受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教导,学习自然愉快进步;不能忍受别人的批评、纠正,学习自然痛苦缓慢。(152)

一个人为什么进步很慢?就是因为「理由太多」!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成功?就是因为不能认识自己!自己的表现不能合乎别人的要求,只有被人原谅、被人包容、被人退票,这是最失败的人生。(153)

做事遇到挫折不要迁怒,若是人事不协调,不要在工作上生气,如何取得沟通的管道,才是解决之道。(154)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发心耕耘,一发心则天下无难事。(155)

今日的耐烦,是未来的荣耀;今日的磨练,是未来的成就;今日的养深积厚,是未来弘法利生的力量。(156)

很多人之所以失败,乃是受基础教育时,没有养成接受的习惯。好比种子不生根,如何开花结果?好的道理、苦口婆心的教导,不接受也没有用。(157)

好逸恶劳是一般人的通病,贪图一时的安逸,往往种下痛苦一生的结果。反之,一时的辛劳,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成。(158)

一个有本领、会办事的人,凡事都OK,即使拒绝,也能提供取代的方案。凡事说NO的人,大都是无能之人也!(159)

忙,多一点,欢喜也会随之多一点。人生的意义就是在忙、工作、为人服务中获得。(160)

在工作时,如果想到是替别人做事,会觉得很辛苦;如果认为是做自己的事,则会心甘情愿。心态改变一下,自然会有精神做事。(161)

为人处世,对自己的承诺要肯定,不轻易违背;忠于职守、重承诺者,自然不会见弃于大众。(162)

人要懂得自我要求,才能找出缺点;懂得自己的长短性格,才知道如何改进。(163)

人,对自己的决定要负责任,要有「一诺即一生」的信念,如此,诸事皆得成就。(164)

过去的成就不管多么辉煌,不能认为过去的光荣是可以永久被肯定,现在的成就才是重要的,而「现在」马上会成为过去,又有下一个「现在」!因此,人不可以自满,要依著善美的原则,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变通,未来才会比过去更美好。(165)

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要创纪录,只有在创纪录中,才能不断提升自我。(166)

能在看来毫无希望的处境下,仍然努力不懈的人,必然能够成就丰功伟业。(167)

兴趣是开发潜能的动力,是安享晚年的寄托,是日常生活的调剂。一个人若能从事合乎自己兴趣的工作固然幸运,如果不能,也要从工作中培养兴趣,进而乐在工作中。(168)

人,要有创意;有创意才能求新,有创意才能求变。创意,让社会更美好;创意,让人生变富有;创意,让人间能和谐;创意,让事业有进步。(169)

一个人的境界应该不断提升,思想应该不断开展,不提升、不发挥、不开展、不进步,很容易就老化了。(170)

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怕没有人重视,不要怕没有机会发挥,要担心的是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担。(171)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一个国家的声望,不一定和土地成正比,实力才是决定的因素。(172)

世间上,促成一个人进步的力量很多,「企图心」是一个重要的力量来源。因为有企图希圣希贤,所以会立志发愿;因为有企图心为国为民,所以会发愤图强。有企图心,才能完成人生许多事。(173)

当官者,在钜细冗杂的工作中,能以政事为经,以佛法为纬,即是进德修业之功也。(174)

「化繁为简」是节省时间、人力的最佳方法。训练自己成为能担当的通才,做事自然会简单化。(175)

一个团体的运作,除硬件设备外,人才的选用是否得宜,是工作成效的关键;有非常之人,才可建非常之功。(176)

人的一生,岁月有限,故要自我要求,自我激励,自我学习。「接受」是最好的学习态度,能接受多少,未来的成就就有多少。(177)

责任感是人间最高贵的情操。负责任的人都是有为者,不负责任的人,不管能力再强,也是庸才。(178)

人生的成败,难有定论。然而,一个人做事可以失败,但做人不能失败;过去可以失败,但未来不能失败。(179)

在人生的旅途上要站得住脚,要禁得起考验必须对自己所想、所言、所愿负责,能如此自然会受到肯定。(180)佛光菜根谭之十八:信仰修行篇1

内在美,如空谷幽兰,洋溢阵阵芬芳,使人心情愉悦。学道的人,须重视内在的修持,不以华丽的衣著来装饰自己,而以高贵气质来涵育自己,以道德修养来庄严自己。(001)

因果不只是知识,是人生的真理,是行事的准则。因果不能从一件事或一时来看,因果是通三世的,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002)

一个善知因果的人,不但自己不种恶因,也会设想周到,不让别人种恶因,所以不会产生恶业的果报。(003)

人生的祸福成败不必计于一时,因为凡事没有绝对,有人乐极生悲,有人因祸得福。(004)

在世界上,什么人都可能辜负我们,唯有因果不会辜负人。学佛要明白心里的富贵,世间的好坏不要太认真,有时吃亏亦无妨,因为可以藉此长养悲与道德。(005)

福报,如银行里的存款,如果挥霍无度,存款会一直减少;积功累德,则存款也日渐增多。我们今生所享的福德,皆是过去生中培植而来的果实,如果不珍惜,福报享用完了,苦果便接踵而来。所以,我们不但要知福、惜福,还要培福。(006)

如果我们心中有因果道德的观念,就不会轻易犯错,因果是我们处世的准则,因果是我们生存的龟监。法律容或有冤枉我们的时候,历史也有辜负我们的一刻,但是因果绝对会给我们公道。(007)

因果,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一个人可以什么都不怕、不信,但不可以不怕因果、不信因果。有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为什么畏因?众生为什么畏果?(008)

人的命运全由自己决定,因为业报的定义是自作自受,每个人「身口意」的行为,皆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若是未报,只因时辰未到。(009)

行为是因,业报是果,就像风吹水面,生起涟漪一样,什么样的行为,产生什么样的业力。当业力如轻烟升起,散入空中,必然改变原有的环境结构,潜伏成为下一次大气变化的因素,如同烧废电缆产生世纪巨毒奥辛一样;看不见,但并不等于它不存在。(010)

学佛贵在「有心」,只要心中有佛法,对毁誉哀乐就不会太在意,因为佛法是智能和财富的泉源,所以说「有佛法就有办法」。(011)

在佛法大海里,我们可以找到安慰、找到平衡、找到欢喜、找到自在;佛法是人类的光明,是世间的救星。依佛法的道理修持,可以圆满自己,超越自己。(012)

虽然宿世恶业形成今世的障碍,但是,只要肯耐心培养当下的善缘,改善过去的恶因,未来必定有无限的希望。(013)

修持,应依法而修,圣言量就是我们修行的准则。因此,学佛修行,必先通达佛教的基本义理。(014)

心能造业,心也能转业。如果能时时摄心正念,不使偏失不好的命运,也会变成好的境遇;如果散心邪念,再好的福报也保持不住。(015)

从轮回的观点来看,有情众生是完全平等的。幸福快乐的人生,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不幸悲惨的命运,也是我们自己所造成。因此,我们要努力创造自己幸福的人生。(016)

人的一生,都在跟自己内心的妄念作战。禅宗常教诫弟子「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所以,一个人要「重生」,必须大死一番,而且要天天死,天天生;经过万死千生,何怕诸事不成?(017)

人的一生都活在业力当中。业,如同我们背负的债务,只要业报受完了,就可以「无债一身轻」。因此,只要能「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终有解脱的一天。(018)

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认识自己。一个不能认识自己的人,往往昧于自己,昧于事实,而障碍了自己的法身慧命。学佛,就是要开发自己的真心,摘下自己虚假的面具,诚恳的剖析自己,认识自己。(019)

一般人都害怕生病,所谓「英雄只怕病来磨」。其实,人吃五谷杂粮,生病是在所难免的。佛教讲「修行人要带三分病」,有时身体上的病痛,反而能增长道心,成为学佛的增上缘。(020)

世间的事情,是「求人不如求己」,靠自己才是究竟之道。常常观照自我心念,净化自我烦恼,不执著事相上的言语是非,于道业上精进修持,自然能有无上微妙的体会。(021)

经常礼忏可以增加法喜,并清洗身口意三业。礼忏的法门很多,如念佛、发露、礼拜、发愿、回向等,都是忏除罪业、增长福慧的方法。(022)

做事要有随缘的方便,也要有不变的原则。在家修持应该中道,兼顾世间法与出世间法。(023)

学道的过程,如果只靠自己,没有指引,则无法因指见月,但一味的依赖别人,则有如附木之藤,将无所成就。(024)

衣服髒了,可以用水洗净;房子坏了,可以找人修补;身体病了,可以找医生治疗。我们的心如果髒了、坏了、病了,唯有靠佛法之水才能洗净、修补和治疗。(025)

人生在世,金钱不是最重要的东西。道心,才是值我们去追求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放下,但道心一定要把持住。(026)

清净,是戒的基本精神;清净非指形象,而是心地上的清净。戒,如城墙、舟航、光明、指南、水囊,能清净受持,自有大力量、大功德。(027)

佛门对极端的苦行虽不苟同,但适度的勤苦,却是袪除烦恼、舍离贪著的方便法门。(028)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工程师,可以塑造自我的内心世界,可以靠自己的修持来变化气质。唯有自我反省、自我改造,将贪欲、瞋恚、嫉妒、自私、偏执、骄傲,转变成慈悲、喜舍、宽宏、中道、温和、勇敢,才能拥有圆满的人生。(029)

「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道情增一分,俗情自然淡一分。陶瓷的冶炼,若火力愈大,所烧出来的瓷器便愈亮丽。同样的,修行道上,经过时间和魔难的考验,道业才会更形坚强。(030)

一位行者,对自己可以有出离心,但是对世间应行菩萨道。如果空有出世的思想,而无入世的精神,只是罗汉自了的境界。(031)

所谓学佛,就是向佛学习。佛,是慈悲的体现者,学佛如果没有慈悲心,如何与佛法相应?(032)

行善、做好事的法门很多,不管有相或无相,只要肯做,永远不嫌多。(033)

儒家言:「知耻近乎勇。」《佛遗教经》也说:「惭耻之服,无上庄严。」一个人若能经常惭愧自己的不足,惭愧不能帮助世间的苦难众生,惭愧自己的思想、信仰不够清净,自然会奋发图强,有所作为。(034)

六度波罗蜜,是菩萨为圆满佛果的因地修行,应用于现代社会,则是实践人间佛教的圭臬。(035)

从事教育的人,如能开启禅的幽默、活泼、洒脱、自然等特性,必能在肯定自我、惜福结缘、慈悲感化、方便灵巧中教育下一代。(036)

每个人都像一座宝矿,皈依就是开采内心的宝藏──开发佛性;我执不除,佛性难显。没有皈依,正如宝矿未经开采,黄金不能出土。(037)

学佛要懂得自修自度,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格和自悟的能力,进而开显清净的自性。(038)

佛教并非全盘否定金钱,对于取之有道的金钱,称为净财;净财可以推动各种事业的发展,使社会安和乐利。(039)

佛教是很有环保意识的宗教,不仅强调对人要有爱心,对山河大地也要爱护,因为「大地众生,皆有佛性」、「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佛经里记载,有一位菩萨,每丢一张纸,深怕污染了大地;每讲一句话,怕惊醒了大地;每走一步路,怕踩痛了大地,这就是一种环保的意识。(040)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教复兴之道在于人才,人才之训练在于教育。以教育培养人才,才能成就佛教事业,达到普济群生的功能。(041)

钱财只能拯救肉身生命,济人燃眉之急,但是无法熄灭贪瞋痴三毒。佛法的布施,能进一步进化心灵,拯救法身慧命,使人断除烦恼,了生脱死,其影响是生生世世的。(042)

佛教本身就是慈善事业,但是慈善工作并非佛教的全部,所以信仰渐次升级后,须从做善事修福中,进一步研究教义,求得智能。(043)

佛教除了本身的弘法家务,利生事业外,更要深入社会,从事文化、教育、慈善、环保等工作,才能把佛教跨出寺院,带入社会。(044)

护持文教事业,成就别人的法身慧命,对自己而言,是修福也是修慧。(045)

寺院除了有匡正人心、扶正道德的功能外,更具有教化社会、孕育善良风俗的作用。(046)

佛教并非不事生产,弘法利生即是生产。寺院是善友往来的聚会所、是修养性灵的安乐所、是去除烦恼的清凉地、是悲智愿行的学习处。(047)

寺院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庭,能补我们色身不足的法身慧命。因此,常常回「家」,向佛菩萨报到学习,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功课。(048)

只要发心,没有不能完成的事。学佛就是「开发心田」,心中的田地要开发,才能播种、生长、收成。每个人心里都有慈悲、智能、信仰、力量、惭愧等宝藏,所以要发心待人慈悲、发心精进修行、发心改变气质、发心减少烦恼。能发心,才会进步。(049)

佛法在恭敬中求,一分恭敬就有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就有十分利益;学佛首要培养恭敬的美德。(050)

布施如播种,所谓「一文施舍万文收」,表面上看似给人,实际上获益的却是自己。布施不单指金钱物质的财施,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乃至一个微笑、一个鼓励,都是布施。(051)

佛教的信仰不是迷信的膜拜,不是盲目的奉献,而是从浩瀚的三藏十二部不朽经典中,觉悟出缘起缘灭等生命的真理。(052)

宗教的重要,在于能领导生命的大方向,能衔接过去、现在、未来的生命之流。佛教的轮回因果观,让世间许多差别现象都能平等,让人们更能慎重的对待自己的人生。(053)

我们的心,平时接受了太多的是非好坏,而念佛就是心理建设。佛国净土在哪里?就在念佛的当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在绕佛时的每一步。(054)

慈善救济虽然重要,但教育文化更重要。由文化、教育来培养人才,宣传教义,从思想见解上改造人心,才是根本的救济。(055)

五戒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不能持守五戒,即表示人道有亏。一个人只要一念生起清净的信心,即能灭除八万四千重罪,所以一个人一生做的功德累积,都不及皈依三宝、求受五戒当下所获得的功德之殊胜。因为皈依三宝,就能得到民主与平等;受持五戒,就能得到尊重与自由。(056)

人间佛教是释迦牟尼佛一脉相传的教法,是一种积极奉献人生的大乘佛教,既鼓励人们发财致富,造福社会民主,又劝人积德行善,慈悲宽容。对国家之繁荣、进步,社会之稳定、和睦,具有难以估量的推动和促进作用。(057)

佛教在人间的功能,不只是超渡灵魂、往生善趣,更重要的是和乐社会、清明政治、善治经济,并且合于礼法的处理人生各种事业,完成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058)

皈依三宝,是学佛的第一课。佛如良医,可以诊疗众生各种不同的类恼病;法如妙药,可以启示我们人生的正道;僧如看护,可以引导我们正信。唯有皈依三宝,我们的身心才能平安快乐。(059)

佛法僧三宝,是我们精神、法身、慧命的宝藏。佛如光,佛的慈悲之光可以温暖我们,佛的智能之光可以照耀我们,佛的福德之光可以庇护我们。法如水,法水可以灌溉我们的菩提幼苗,法水可以洗涤我们的罪业,法水可以成长我们的道业。僧如风,僧人的德风可以吹拂众生,僧人的行谊可以流通社会,僧人的风范可以清凉众生。拥有三宝的人生,才是最富贵吉祥的人生。(060)

放生最大的意义是放人一条生路;给人机会、给人方便、给人救济、给人离苦,这是佛教徒应有的护生观念。(061)

不要把假相放在心中不除,若能将「假相」随事随遣,就能提起佛法的正知正见。(062)

信仰是人生的目、轨道。有了信仰,可以找到自己,明白自己,发觉自己。因此,我们什么都可以不拥有,但是不能没有信仰。(063)

世俗认为多子多孙多「福气」,有福就有气;佛门则言善心善行多「福报」,种福田即有善的果报。(064)

佛教的本质是和平忍让,但佛教徒要有护教的勇气。当佛教徒受到灾难时,要挺身而出;当佛教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用理性表达或争取我们应有的权益。(065)

防患未然,也是一种进德修业,防他人的恶意恶行,更要提防自己的恶心恶念,才是真正的身心环保。(066)

社会混乱脱序乃由于贪心、自私、执著,故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让佛在我们心中显露。心中有佛,则眼视、耳闻、手做,皆是佛的风范;大家都能想佛所想、行佛所行,则人间就是佛国净土。(067)

「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不只是「佛光」,更重要的是「我的光」;我的执著能放、解脱,才能形成光,这种光自然能普照众生。「我的法性之水」清净无私,则能流淌世间,滋润大地,洗涤众生的罪业。(068)

佛教讲因缘,凡事必须因缘具足、众缘和合,方能成事。即使佛陀说法也必须具足信、闻、时、主、处、众六种成就,才能开演法筵。(069)

书画、桌椅、衣服等一切物品,都有时间上的生命,只要我们悉心爱护它们、尊重它们,让这些物品能耐得久,这也是护生之道。(070)

以贪求的心态来信仰,是信仰的没落。真正的学佛,讲究的是慈悲、布施、奉献、服务、破邪显正、隐恶扬善、牺牲自我、成就别人等等。(071)

世间的事事物物都离不开因缘法,一个懂得感谢因缘、珍惜因缘的人,必定是一个成功的人。(072)

遭遇逆境、挫折时,只要肯努力改变自己,尽心改善因缘,就会有美好的未来。(073)

因缘所生法,缘起、缘灭,都在启示「无常」的道理。无常并不可怕,无常告诉我们:好的会变坏,坏的也能变好。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有无限的希望,而面对好缘、顺境时,也因懂得「无常」而能把握现在、珍惜所有。(074)

缘,不是佛教发明的真理;缘,是宇宙人生本来的真理,佛陀发现了它,让我们知道它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人一生中都是在因缘中轮转,如我们靠因缘结朋友,靠因缘建立家庭,也靠因缘成就事业。(075)

世事虽兴衰无常,仍有一些常轨可循,如果自身有不败之资,即使是外患交加,也能继绝存亡,否则,尽管是因缘殊胜,终将步入穷途。(076)

有因有缘,一切事才能成就。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因缘,破坏了因缘,万事万物就很难圆满。因此,做事不顺遂,是因缘未具之故,不要怨天尤人,不要丧失意志。只要广结善缘,培养福德因缘,等条件具备了,必然能成功。(077)

天地间一切的存在,都是由因缘相依相辅而成,因缘和合则万法生,成因缘离散则万法消失。天地间没有创造主,任何事物都是藉著人为的力量和因缘,使之促成或消灭。(078)

有因缘,就有希望;有因缘,就有方便;有因缘,才能成就一切。因缘,实在是美妙无比!所以我们不但要感谢过去的因缘,把握现在的因缘,更要培养未来的因缘,为自他开拓光明的人生。(079)

「佛法」是充塞在宇宙自然中的真理,也是众生本自具有的性能,只要我们依循佛法行事,一切因缘不请自来;否则,纵使富甲一方,权倾天下,因缘尽时也终归失败。(080)

「缘」是一种力量,能够生长,能够增上;有「缘」就能生起,有「缘」就会成就一切。(081)

感谢因缘、珍惜因缘的人才会富有、才有人缘;不重视因缘的人,终究会贫乏而处处碰壁的。(082)

自然就是一种因缘,不随顺自然,到处是障碍;顺乎自然,凡事顺理成章。因缘就是「法尔如是」,所谓「如是因,如是果」,一切都必然有其因缘与果报。(083)

所谓「有容乃大」,有包容异己的雅量,就能体会因缘和合的佛法,就懂得相互依存的真理。(084)

外在的环境是「缘」,自我的条件是「因」;有缘无因,或有因无缘,皆不能成就大事,所以,平常要广结善缘。(085)

只要发大心、立大志、行大愿,摒除一切人我是非,则周遭的一切,都可以变为成就我们的因缘。(086)

人活著,最苦恼的是对自己的未来茫然无知,因此很容易被神权控制,把自己的未来交给神权去主宰。如果明白因缘的道理,就会肯定自己的未来,而脱离神权思想,做自己因缘的主人。(087)

只要我们珍惜因缘,凡事就会恒久;因为珍惜,让生命能延续;因为珍惜,使生命得永恒。(088)

因缘成就一切,尤其人生旅途中,任何一个小小的因缘,都可能影响自己的一生,可以说「一个人结缘愈多,成就也愈大。」(089)

没有阳光、水份的滋润,很容易会断「缘」,因此,结缘、培缘,更须「惜缘」,此缘才会绵长。(090)  世间一切事的成就,需要有人;而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缘。因此,平时善修内心,广结善缘,只待因缘成熟,自能水到渠成。(091)

现代的宗教信仰,应该从对「神」的依赖,走向对「人」的关怀。信仰不能把一切责任都交付给别人来负担,世间上的幸与不幸、好与不好,都是往昔久远以来的「原因」(业),而形成今日的「结果」,此中还有待「缘」的完成。这当中的因缘包括上帝、包括佛祖、包括他人、包括我们自己。(092)

平常心是道!佛教不讲神奇怪异,而是提倡生活的净化、道德的修养,以及建立正知正见、慈悲惜福等观念。(093)

般若,是一种能透彻宇宙真相的智能,般若有知苦灭苦、观空自在的功用。缺乏般若的生活,有如盲者摸象,易为苦乐所动摇。如果我们能以般若来处事,以般若来生活,人生自然美妙无比。(094)

学佛没有速成班,也没有特效药,只要养深积厚,时节因缘功行一到,刹那即能与永恒结合。(095)

菩萨的大智是为了实践大悲,大悲是为了完成大智,两者运用自如,相辅相成,悲智双运,才可以成就无上菩提。(096)

慈悲,是菩萨度化众生的原动力,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慈悲心来自无我的智能,所以学佛要有无我的智能及无私的慈悲,才是自度度人。(097)

没有慈悲的智能是狂慧,离开智能的慈悲是俗情;唯有体达「同体大悲」的菩萨精神,才能令智者有所知、仁者有所爱、勇者有所为,而相倚互赖,利乐一切众生。(098)

每个人都有未来,甚至树木花草、工程、经济、军事、政治,都有未来。因此,我们无须妄想将来,也不用回忆过去,只要把握现在!未来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未来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未来是个什么样的人生?一切都有因缘果报,一切都在因缘之中。(099)

尊重别人、爱护别人,就是最大的慈悲。有慈悲心的人,必能泯灭人我对待,不分亲疏地照顾周遭的人,自然能与别人没有隔阂,而达到人我无间。(100)

慈悲是净化的爱,是无私而充满智能的服务济助,是不求回报的布施奉献,是成就对方的一种愿心;有了慈悲,人间就有光明与希望。(101)

心里没有般若智能,没有慈悲善念,就好比工厂没有资源,没有原料,无法生产好的物品。(102)

日常生活中,眼看耳听的一切,往往在无形中增加心理的压力,所以要用慈悲的法水、智能的光明来净化我们的心灵。(103)

有慈悲心,就能代替众生承担一切痛苦。把慈悲心建立在般若智能的基础上,自然能利益一切众生,真正做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境界。(104)

在社会上生存,谁也脱离不了政治。佛教徒虽不介入政治,但应该关心社会,关心政治;太虚大师的「问政不干治」是佛教徒对政治的态度。(105)

孟子说:「仁者无敌」。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慈悲没有对手,慈悲可以克服一切魔难。(106)

真正的慈悲,不一定是和颜悦色的赞美鼓励,有的时候,用金刚之力来降魔伏恶,更是难行能行的大慈大悲。(107)

无,并不是没有,而是无限。学佛应该有无限的慈心、无限的悲愿、无限的热诚、无限的亲切,才能广度无边无际的众生。反之,如果心中执著于有,就是有限。尽管拥有再多的东西,如果有了限度,终有告罄之时。因此在追求「有」的同时,自己就大不起来;唯有无限地付出,才能真正拥有全部。(108)

慈悲如果运用不当,也会沦为罪恶。所以,真正的慈悲必须以智能为前导,否则弄巧成拙,反而失去善心美意。(109)

慈悲是做人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一种不以己悲,不以物喜,却能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的胸怀。(110)

慈悲可以化瞋恨为安和,转暴戾为祥瑞。在慈悲之前,顽石会点头,盗贼能感化,所以慈悲的力量最为强大。(111)

「种树培其根,种德培其心」,凡事不勉强、不违逆、不强求,常与人为善,则能广结善缘。今天我们是成就别人的因缘,他日别人也会是成就我们的因缘。能够随顺因缘,随时培养好因好缘,必能获得福报,而「心想事成」。(112)

慈悲之心,是万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人间所以使我们留恋,即是因为人间有慈悲。(113)

凡事好坏,多半自作自受,既不是神为我们安排,也不是天意偏私袒护。业力之前,机会均等,毫无特殊例外;好坏与否,端看自己是否能应机把握,随缘得度。(114)

「佛法无量义,一以净为本」,学佛首先须具备一颗清净的心。心地如果被无明、烦恼、嫉妒、怨恨所污染,即使倒入法水也会变髒。所以平时要常常审查自己的三业是否清净?不过,世间上没有所谓「清净」的地方,热闹场中作道场,只有心的宁静,才是真正的清净。(115)

一个人除了用心于工作,还要珍惜从工作中所得到的功德、慈悲、修身、惜福、包容、信仰等利益。(116)

学佛,不是一定要放弃现生的福乐,去追求来世的富贵。人间佛教重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现实生活的美满与福德。(117)

幽兰长在深谷里,因此只能孤芳自赏;牡丹产于我国西北,所以,我国南方人无缘亲炙。如果太坚持表面的清净,反而无法对一切万物发挥正面的力量,必得了解佛法的真谛,合光同尘,不执不拒,如莲花一般出污泥而不染,在暑热中吐露芬芳,才有办法让更多人分享清凉美意。(118)

敬佛拜佛,在心不在物;只要心诚意切,纵然是一毫一滴的布施,也必定功不唐捐。(119)

人一生的境遇,往往由于各种因素而改变命运,有的人因为一个人而命运改变;有的人为了一块钱而命运改观,有的人由于一件事而走出截然不同的人生。甚至为了一句话、一个念头,使人生有天壤之别的变化。不过;最终能主宰命运的,还是我们自己!(120)

生命,有生、老、病、死;生了会死,死了又再生。这种轮回流转是极自然的道理,并不如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可悲。可惜的是许多人不了解其中的意义,在生灭之间,无法坦然,自在的面对。(121)

信仰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相信世间一切皆美好,在一念之间,信仰就是力量。(122)

在工作中,除了依法依理之外,还能对人体谅、关怀、鼓励,就是慈悲的表现。(123)

一句好话能振奋人心,无异于慧命的延伸;但是再好的话,也要透过实践,才能自受用、他受用。(124)

学佛贵在觅得本自具足的佛性,否则即使是读遍千经万论,学富五车,也不过是穷人数他宝,自欺欺人。一旦境界来临,还是照样被五欲尘劳所障碍迷惑,有时甚至铸成大错,还不自知。(125)

世间一切事物都离不开轮回,例如:宇宙物理的运转是轮回,善恶六道的受生是轮回,人的生死变异也是轮回。其它如春夏秋冬的更替、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流转、昼夜六时的交替、东西南北方位的转换、此处他方的不同等等,也都是轮回。(126)

因为有轮回,人生才有转寰的余地;因为有轮回,未来心愿终有实现的一天;因为有轮回,生命才有下一班车可搭乘。轮回,让生命充满无穷的生机。(127)

受戒比发财更好,尤其戒杀生而护生、戒偷盗而布施、戒邪淫而尊重、戒妄语而诚实、戒毒品而有智能,更是圆满人生的不二法门;人生的功名富贵,均在受持五戒中求得。(128)

如果我们相信有轮回,努力积德、结缘,道德可以轮回,因缘可以轮回;积德结缘的人生才是幸福的根源。(129)

世间一切成败得失、成住坏空,既不是鬼神所能操纵,也不是权势所能左右,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因果」法则。(130)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无住生心,随缘应物,虽千钧加顶,也能举重若轻。(131)

「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善与恶的因果就像青松与花,所以,我们要随时提醒自我的言行举止,因为「因果」是谁也不能代替的。(132)

佛教信仰和民间信仰最大的不同,在于民间信仰是为自己利益,佛教信仰,则是发自内心为世为的修持奉献。(133)

一个人心中有佛,除了可以倾诉、祈愿,更能产生莫大的力量;心中有力,就不怕外界的伤害。(134)

佛教是为众生解决痛苦的幸福之教。佛教谈「苦」,是由于苦是人生的真相(而非目的);人因为知苦,才易入道。(135)

人的病痛除了药物治疗外,也有物理、饮食、气功的治疗,另外,还有心力的治疗,如欢喜、乐观、放下等,而在心境脆弱时,则要佛力来加持。(136)

世间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有好就有坏,有善就有恶。因此,佛法告诉我们:对不好的要忍,对太好的更要忍。(137)

战争是残忍的,也是不得已的,但是,碰到必须加以制裁的恶魔,有时也要杀一儆百,这就是慈悲降魔的精神。(138)

劫难,不一定是劫,也许是乘愿之始;福报,未必是福,或许是祸害之苗。劫难祸福,尽由因果相乘,因果则奠基于行为的善恶。(139)

一个人即使物质生活欠缺,只要他有慈悲、智能,生命就会变得充实、富裕。「心诚则灵,有求必应」,信仰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140)

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业,都没有从事宗教事业来得寿命绵延,就如几千年来,佛经仍为大家所诵持一样。(141)

世间乃众缘和合之世间,如水与土,平常物也,但将两者合制为佛陀圣像,则尊贵无比,此即因缘和合为贵之明灯。(142)

在一般人的感觉里,人生是向前进取的,退后是失败的。但是在佛教里,向前的人生是半个世界,退后的人生也是半个世界;向前的世界是个窄门,向后的世界则有无限的宽广。(143)

一块大石头放进水中,很快就会沉下去,如果把它摆在船上,可以安然地运载至彼岸。众生顽强如磐石的罪业之身,透过诵经功德的慈航普渡,也能免于沉溺在生死大海之中。(144)

人生在世,生死乃必经之路,重要的是在临终时能保持正念,心不贪恋,意不颠倒,自然心中就没有恐怖了。(145)

死,是非常自然的事,有信仰的人不是不会死,而是面对死亡时,能认识清楚,增强力量,知道死亡不是结束,是另一期生命的关始。死如搬家,如换新衣,所谓死与生、生与死,是二而为一,一而为二;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生固未必喜,死又何足悲!(146)

人间佛教,讲究的是生活要过得幸福,如夫妻要相亲相爱,家庭要快乐美满,人际关系要和谐圆满。由于佛教能促进人间的幸福,所以才叫「人间佛教」。(147)

真诚忏悔有如法水,可以净除我们的罪业;犯错而知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减轻消除。(148)

大海之所以大,是因为不嫌水多;泰山之所以高,是因为不嫌土多。佛教徒对于功德善业的修行也不要嫌多。(149)

无,不是没有,所谓「真空生妙有」;真正有用的人,能够从空无中成就一切。此即空瓶能装水,虚空能容万物也!(150)

改变自己最大的力量是忏悔,忏悔不仅是一种念头,更是一种由内心发露的力量。忏悔如水,水不是能洗涤一切污秽吗?(151)

研究佛法,要用佛教的自由思想,来帮助众生解脱烦恼;用佛法的平等观念,来倡导人性的尊严。(152)

佛教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宗教,在于它不怕「问题」,也因为如此,佛教才有力量解决各种问题。(153)

现代教育,除了身教、言教外,还必须「心教」。心教是藉著宗教对心灵净化的功效,使人人心灵净化,如此,社会才会充满善意的关爱及理性的法制。(154)

有人说成功的要素在于「能力」,也有人说在于「努力」。「努力」加「能力」之外,如果再加一份「宗教情操」,人生就会更完美。(155)

人的犯罪是「心」失落的一种现象,「心」能找回来,世上就不会再有迷失的人了。(156)

佛门中的信仰,不只是要大家信佛,更是要人人能肯定自己,认识自己,进而对自己有信心。(157)

学佛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知正见;一个人只要有正知正见,肯发心立愿,则历史会肯定你的价值,大众会推动你的前进,工作会帮助你的成就,信仰会保护你的未来,因缘会安排你的人生,功行会助长你的前途。(158)

学佛是向内寻找自我,找到自己的佛心、佛性;是一种向真、向善、向美的智能之举。(159)

愤怒,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丢下一块大石头,会扰乱原本清澄的智能之水,无法正确判断事理而贻误自害。唯有去除胜负心,泯灭分别识,才能无争自安。(160)

「人间佛教」包含生活层面和精神层面,包括入世思想和出世思想,也具有现代特色与传统特色;「人间佛教」的性格是一切普化,兼容并蓄的。(161)

钱财要像活水一样,流动的活水才不会发臭。富人的钱财,要造福贫民;贫民的努力,可以换取富人的财富,贫富要相互支应。佛教所讲的布施、喜舍,就是让钱财互相回馈,不是贸易的买卖,不是服票的交换,是人间爱心的交流。(162)

所谓「佛法」,就是慈悲、智能、包容、平等、方便、善巧等等。靠武力征服对方,不能成功;以法布施,感动对方,才是成功。能运用这些佛法,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163)

和平是人性光明表现,和平非一人之力可成,乃集多人团结之力。佛教认为以无我观才能致力和平、以慈悲行才能促进和平、以尊重心才能谋求和平、以平等心才能实践和平。烧火须不时添柴,火种才不会熄灭;信仰亦然,须不时地鼓舞,信心才能持续增上。(164)

怀疑是人们的根本烦恼之一,世间许多悲剧都导因于猜疑,疑念一起,如绳缚身,寸步难行。(165)

世间上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要成贤。发愿做一滴水,滋润花草;发愿做一朵花,庄严环境;发愿做一棵树,让人乘凉。只要有心,任何善愿都能开花结果。(166)

每一位佛菩萨的成就,皆是由发愿而来。在人生的道上,也因为有愿,才会有力量面对一切困难,此即「有志者事竟成」。(167)

一个厚道的人,在道业上能够养深积厚,在人际间能够广结善缘,在事业上更能得道多助;可谓厚道才能成事。(168)

遇到挫折,能随顺自然,不抗拒、不气馁、到最后,时间自然能克服一切。(169)

管理好自己的身、口、意,不起烦恼,不与人斗争,是处事最好的妙方,其原则不外《华严经》所言:「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170)

人生的旅途上,不一定每步都向前。能退一步想,海阔天空;凡事退一点,不但留给别人一点余地,也是自我的方便。(171)

自己最认识自己,所以我们要知道如何弥补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做自己的医疗师,看顾好自己的毛病。(172)

世间的好坏、苦乐、忧喜、成败,常是一念间的转移,一念之间,很多因缘往往因此而改变。(173)

唐太宗曾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的长相,必须照镜子。若要了解行为的得失,则必须用「反省」的镜子来观照。(174)

学习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成佛」,佛之一字,乃「人」要先「弗」去自私执著,「弗」去无明烦恼,袪除人不可有的东西,那就是佛了。(175)

人在四大不调时,身体会生病;遇到不悦的事不高兴时,心里会生病;恶口伤人或妄语时,口中会生病;摆脸色给人家看,脸上会生病。因此,学佛的人应该学得健康、学得平常,时常自我提醒,不要让身、口、意生病。(176)

命运操纵在每一个人自己手中,在真心的世界里,人人皆有真如佛性。人的烦恼与菩提是相互关系的,「怨恨」是这一颗心,「欢喜」也是这一颗心,甚至情绪起伏、为善为恶,都是这一颗心在妄想分别。若能泯除分别,自然不会有爱恨好坏,那么任何不顺的境界也会成为成功的增上缘。(177)

世界上最美丽的一句话,莫过于「阿弥陀佛」,它蕴藏著超越时空的宇宙真理,所谓「无量寿、无量光」是也。(178)

学佛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知正见;一个人只要有正知正见,肯发心立愿,则历史会肯定你的价值,大众会推动你的前进,工作会帮助你的成就,信仰会保护你的未来,因缘会安排你的人生,行动会助长你的前途。(179)

很多人做事会失败,是因为没有规画。规画是「智忍」的力量,有力量才可以承担一切,并且对抗境界。有「智忍」的人才能「观自在」;观人自在、观事自在、观境自在、观理自在。反之,则一切都不自在。(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