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向内观看,就是走向光明[哲理美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3:41:41
向内观看,就是走向光明
2011-05-24 11:09

向内观看,就是走向光明
你的本体是非常有智慧的。
丢给你一些冲突,让你有机会观察这个冲突,然后你才能认清一些事。这些状况并不是要为难你,如果视其为一种困境,你一定会很难过很痛苦;如果你能看见自己会跌跤和受苦,是因为被路上的某些东西绊倒了,那么你就会认清障碍是什么。
有句苏菲谚语是这么说的,“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to be in the world but not of it)。”这句话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你自己的状况、人生经验及理解力,你对这句话会有不同的解释。“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其实是个定位问题。
婴儿刚诞生时,他的生命形态可以说是一种纯然的存在,或是全然活在本体(essence)中。当然,婴儿的本体,和充分发展及证悟的成人本体是不同的。那是一种无区分性的、与母亲浑然一体的婴儿本体。
这个初生儿一旦开始成长,他的人格(personality)就会借由与环境,尤其是跟父母的互动而逐渐拓展。因为大部分的父母认同的都是他们的人格而非本体,所以他们无法认出或鼓励孩子活在本体中。几年过后,本体逐渐被遗忘,于是人格便取代了本体。本体被不同的身份所取代。孩子开始认同父母之中的一个,或是此种经验彼种经验,以及各种攸关他自己的概念。这些身份、经验和概念会变得越来越坚固,因而逐渐形成了人格。孩子长大成人之后,自然而然地相信这个人格结构就是他真正的自我。
一开始,本体就已经存在了,而现在,它还是在那里。
虽然你看不见它,认不出它,甚至以许多方式拒绝了它、伤害了它,但是它仍然存在着。为了自保,它只好藏身于地下,而掩盖于其上的便是人格。  拥有人格并不是坏事。你必须拥有它。缺少了它,你根本无法生存。但如果你错把人格当成了自己真正的身份,那么你就是在扭曲事实,因为,你,并不是你的人格。
人格是由后天的经验、思想、观念及身份等组成的。不过你还是可以发展出真正的个人性——个人性的本体——它和掩盖于本体之上的人格是截然不同的。然而这份潜力通常会被我们所谓的“自我”以及习得的身份感所接管。
一个人,若是因认同既定的概念,或过去的经验,而深信他就是他的自我,那么他就可以被称为“属于世界,但不活在世间”。他无法察觉他真正的身份,其实是他的本体。这是很难理解的一件事,除非我们偶尔能觉知到自己的本体。
于是,自我或自我认同便取代了我们的真实身份,而人格则取代了本体。人格只是一个冒牌货。对本体或人格而言,世界都是相同的那一个,不过它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却截然不同。“属于世界,但不活在世间”的人,他定位的方向一定是人格,而非本体。

始终记住:自我,只是另一个东西的反射。
认同人格,为什么扭曲了事实,并且会造成痛苦?你想要证明自己是独立的、坚强的、成功的、有地位的吗?几乎每个人都会设定这个目标。这个目标可能源自于本体,也可能源自于人格,其中的差异非常巨大。
立足于世上和独立自主,意味着建立起本体的个人面向,这其实是一份内在的成就,也是一份很深的想要实现自己的欲望。活出真正的你,则意味着摆脱过往建构出的所有错误身份,这和你在世上的作为无关。你在世上的作为,或许能显示出你是谁,但是它无法定义你这个人。一旦活出你个人性的本体,也就是你真正的身份,那么无论你做什么都是定位于本体的。通常你会认为自己所选择的职业——园丁、物理学家、母亲——可以带给你一个真实的身份,然而这意味着你认同的只是你世俗的那个部分,这也意味着实相被扭曲了。
当一个人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下工夫时,通常无法区分出什么样的选择是由人格驱动的,什么样的选择是由本体驱动的。他可能以为选择此事而非彼事,比较能活出自己,但其实并没有一个清楚的指导原则。不但缺乏指导原则,而且基于自我认同,他相信了人格驱动他去做的事,而且非常猛烈地捍卫这些事。“这就是我。我就是这个样子。这是对我最有利的事。”但如果你质疑他对未来的计划,或对自己所抱持的观念,他就会受到威胁。即使稍微质疑这些心智建构,都意味着你可能会摧毁他所有的信念。
在《钻石途径》里,我们认为人格寻求自主和身份的驱力,其实是一种扭曲的心理反射;它真正想要的乃是本体的某个面向——我们称之为个人性的本体。在某些苏菲派的典故中称其为“公主的珍宝”或“无价之宝”。有许多故事都谈过这位公主——个人性的本体——如何从“监狱”之中解脱出来。当然,“监狱”在这里指的就是我们的人格,在别的故事里,追求此“珍宝”则代表着对个人性本体的追寻。

你要如何在上述的情况里应用“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
“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意味着你还是继续做你正在做的事。你继续当你的物理学家、园丁或母亲,但你始终得记住这只是你另一个东西的反射,而你最深的渴望就是去实现自己的那个部分。因此,你主要的努力方向就是去了解你的那个部分,并且去实现它。如果以这种方式去生活,那么你虽然活在世间,动机却大不相同了。你不再属于这个世界,你的人生目的不只是做个物理学家、园丁或母亲,而是去发现那珍宝,个人性的本体。如果你是一名物理学家,你可能连连得奖;如果你是一名律师的话,则可能成为州检察官。但若是无法找到那个珍宝,你还是不觉得满足,你仍然想做更多的事,尝试更多的经验,证明自己是更有能力的。你可能把一生都花在追求更大、更美好的结果上。
并不是不能去追求目前你正在追求的,也不是说你必须坐在家里,一心只想着这个珍宝。无论你做什么,都只是在扭曲那个真实的东西,你必须将目标定位于本体,真的把这个人性的本体实现出来。因为你的人格即是那真实之物的扭曲,所以它也能指出那真实之物。借着对它的理解,你会开始认清,心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真相。那句古谚语并不是要你“不属于这个世界”,它指的是“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
活在世间意味着你确实是在这个世间生活,而不是跑到山上去冥想或住进寺庙里。你的人生就是一场历险,无论在世上做什么都不是终点,而是将矿石熔成纯金的一场严酷的考验。一旦认清自己便是个人性的本体,做什么就不再那么重要了,你自然会选择能拓展及加强“真我”的工作。除非你已经证悟了你最重要的那个部分,否则就不可能拥有持续不断的满足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它的地位。
节选自《钻石途径之一:内在的探索》

最值得你全心实践的心灵回归之旅
文:musee
',1)">
向内找,向内心去求,从自己心上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你会发现所有烦恼都可迎刃而解。
佛法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梦想,不是念念经文、做做法事、搞搞形式,不是振振有辞用来辩解的那套理论。
佛法是非常实用、非常实际的一种生命实践,是必须亲自品尝才知道滋味的最美的一个“梨”,是你这一生中最渴望得到的“智慧之果”;是最值得你全力以赴展开的一次身心性灵之旅。
这趟回归之旅,你可以达到的人性高度,是平和,宁静,智慧,细致,敏锐,清明,理性,柔和,强大,宽容,慈善,祥和,如意,顺利......你无需刻意去追求道德完善,却将抵达人世间那些推崇道德者尚远远无法抵达的人格“完善之地”。
向内找,学会从自己的心上解决烦恼。
放下纠缠在你心上你脑中的那些东西吧!舍得舍得,舍了,才会得;解开,才能脱离。你会发现,天原来可以如此清澈的兰,地原来可以如此广袤的绿,阳光可以如此明媚、灿烂,呼吸可以如此宁静、自如,翅膀上的飞翔原来可以如此轻盈、美妙。
我们沉湎于爬行的姿态已经太久太久了,似乎已经忘却心灵还可带我们自由飞翔。若忘却了曾经的飞翔感觉,我们就会习惯于整日麻木的背负着蜗牛壳,沉重的生存,而这,并不是你应该的生命状态。
向内找,向内观看,向自己的内心去求,你,将会走向轻松与光明。
 参考阅读:
问候你,每个生命   我们全心相信    心若无尘    生命的提升,是个不断悟的过程
心素如简,还我本真   人生当渐臻佳境  不断清空的人生 认识你自己,做只空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