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木文化:孔子的教育之道(之二)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7:32:29

孔子的教育之道(之二)

作者:韦志成

中学语文·教师版 年2期 字数:2830 字体: 【大 中 小】


  二 有教无类
  
  中国古代教育在夏、商、周时代就开始了。当时,政府就有分工明确的官方教育机构,把教育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那时学校的名称分别叫做“庠、序、校”,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学校有两种规格:一是国学,设立在天子所在的地王城。也就是首都,以及各诸侯国的国都;二是乡学,指地方学校,一般是小学,按地方行政区划分设立。
  国学和乡学全部由官府承办。它的垄断性十分明显:第一,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只有官府办学,老百姓不能办学。宫学所接收的教育对象只能是贵族子弟。而平民子弟没有资格上学。第二。惟官有书,而民无书。官学控制了学校教育的教材书本,文化典籍,这些都保管在典藏库中。由专门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吏保管。这些保管书籍的官吏,同时也是学校的老师,身兼两职,“官师合一,可以世袭,一代一代往下传。第三,惟官有器,而民无器。只有官学里有教学场地和教具,如校舍、教室等,老百姓没有教学场地和教具。这种“学在官府”大一统的教育,统一规格、统一要求,所带来的后果是:学校少。读书难。广大老百姓的子弟不能上学读书,引起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不满。天子为了确保君位。不得不平息此起彼伏的战乱:各诸侯为扩大势力、争夺霸权而纷争不断,也无心顾及学校教育。这样,国学与乡学纷纷关门,官学逐渐消亡。与此同时,社会上一个新的阶层——士。突然崛起,显示了活跃蓬勃的力量。他们凭借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以及从事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专长。来为权贵服务,不少权贵也养士成风。他们中有些人,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都聚徒讲学。如邓析、墨子等纷纷开办了私学。其间。孔子首创私学影响最大,他创办私学有三个原因:
  第一,他自己的家庭贫贱,无法上官府的学校,在上学问题上,他有切肤之痛。他想创办私学,让平民子弟上学。第二,他想改变官府的用人制度。他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1》)先进行礼乐学习而后再做官的人,是乡野平民。已经做官而后进行礼乐学习的人,是有官位的世袭子弟。如果我来选用人才,我主张用先进行学习的乡野平民。这里,孔子明显地表现出对贵族特权、官吏制度强烈不满,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官吏制度。第三。通过办学实现自己的仁政理想。孔子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他要通过办教育来实现自己的仁政理想,恢复周朝的礼仪制度,促进社会和谐。他曾借评论酒杯抒发感慨:“觚不觚,觚哉?觚哉?”(《雍也·25》)觚,是装酒的酒杯,周朝的酒杯上圆下方,寓意天圆地方,腹部有四条棱角。现在制作的酒杯改成圆筒型,再也没有棱角了。这酒杯也不像酒杯呀,这是酒杯吗?现在都乱套了!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春秋末期。这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礼崩乐坏,犯上作乱”。名义上虽然有一个统一的周朝。但是周天子已经控制不了天下的局势。诸侯一个个心怀鬼胎,挟持天子,大夫放逐诸侯,家臣反叛大夫,利欲熏心的权势者疯狂地追逐着权力。比如说。齐景公的哥哥不守君道,与大臣崔杼的妻子通奸,被崔杼杀死。在一片纷乱之中,景公即位。景公刚当国君没有几天,大臣崔杼和庆封一手遮天,把持朝政,他们又互相勾心斗角。接着,庆封又杀死崔杼而专权,拉帮结派,完全暴露出要取代景公的狼子野心。君臣之间、群臣之间,尔虞我诈,互相倾轧。
  再如,卫灵公有个宠妃叫南子,她妖冶乱政,儿子蒉聩多次向父亲进言,把南子得罪了。蒉聩被迫逃到国外,卫灵公死后,按法定程序,应该是太子蒉聩继位,结果却把蒉聩的儿子辄立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蒉聩不服,在晋国的支持下,带兵袭击儿子,儿子不得已仓皇逃到鲁国,蒉聩回国做了国君,这就是卫庄公。父亲与儿子刀枪相见,你死我活,这就是孔子概括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他一方面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建国方略,寄希望于当政者运用前代圣君的治国之道,来协调、缓和君臣矛盾、君民矛盾、父子矛盾、兄弟矛盾,等等,希望建立一个以仁政为主体的、“天下为公”的和谐社会。另一方面,他想通过办教育来培养人才,来参与国家的治理,推行仁德政治,实现自己的理想,发挥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为此,他在沉寂的古老大地上破天荒地提出了教育宣言:“有教无类。”(《卫灵公·39》)类,类别,区分。只要有教育存在,就没有受教育对象的区别。这一“有”一“无”,向世人公开表明:孔子私学的大门向社会大众敞开,向平民子弟敞开,揭示教育权利的公平性,教育对象的普遍性,执行中不可动摇的坚定性。
  “有教无类”,虽然只有四个字,却完整地诠释着教育的含义:就其受教育对象来说,不分贫富贵贱,种族氏族,亲疏远近,智愚善恶,等等,受教育者没有等级差别,社会上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它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普遍的、公平的、公正的。教育要为所有的人服务。这是人类平民教育的第一声春雷,为平民教育首开先河。
  “有教无类”对自古以来“后进于礼乐”的教育传统,表现出毫不妥协的决裂;对贵族的特权教育,表示了鲜明的反叛;对“学在官府”的垄断教育制度,进行了彻底的颠覆。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平民教育宣言,也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大众教育宣言,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精练、最有价值的教育宝典。孔子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中,成为伟大的教育改革家。
  孔子是当时的知名人物,他30岁时在自己的家乡阙里创办了私学,在杏坛聚徒授课。根据《论语》及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他一生40多年的教育生涯,确实证明他践行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表现出5个特点,
  1、面向天下收徒。孔子收徒的基本倾向是心怀天下,广收四海学子。有教无类,有着极强的感召力,许多学生从四面八方踊跃投奔到孔子门下。从地域来看,由于孔子的声名远扬,慕名而来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主要是鲁国的,但也有来自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几乎遍布天下,即当时的整个中国。比如,冉求来自鲁国,公冶长来自齐国,子贡来自卫国,子游来自吴国,司马耕来自宋国,颛孙师来自陈国,等等。
  2、不分种族氏族。从民族看,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把“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这在当时华夏独尊把狄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看作非我族类的时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着超前意识和革命精神,
  3、不分贫富贵贱。对于孔子的学生成分、当时有人发出“夫子之门何其杂也”的感叹,说他的学生成分相当复杂。从学生的出身来看:有鲁国贵族上卿孟懿子、孟武伯,大夫南宫敬叔,家财万贯的公西赤,还有巨富商人“家累千金”的子贡。有一般读书人的子弟,如澹台灭明,生活困难窘迫,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绝大多数是平民的孩子:有家徒四壁,穷得叮当响,像穷居“陋巷”的颜回父子,有住房“蓬户不完”、“上漏下湿”的原宪,有衣衫褴褛,“捉襟而肘见”的曾参父子,“衣若悬鹑”

作者:韦志成

中学语文·教师版 年2期 字数:2830 字体: 【大 中 小】


  二 有教无类
  
  中国古代教育在夏、商、周时代就开始了。当时,政府就有分工明确的官方教育机构,把教育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那时学校的名称分别叫做“庠、序、校”,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学校有两种规格:一是国学,设立在天子所在的地王城。也就是首都,以及各诸侯国的国都;二是乡学,指地方学校,一般是小学,按地方行政区划分设立。
  国学和乡学全部由官府承办。它的垄断性十分明显:第一,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只有官府办学,老百姓不能办学。宫学所接收的教育对象只能是贵族子弟。而平民子弟没有资格上学。第二。惟官有书,而民无书。官学控制了学校教育的教材书本,文化典籍,这些都保管在典藏库中。由专门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吏保管。这些保管书籍的官吏,同时也是学校的老师,身兼两职,“官师合一,可以世袭,一代一代往下传。第三,惟官有器,而民无器。只有官学里有教学场地和教具,如校舍、教室等,老百姓没有教学场地和教具。这种“学在官府”大一统的教育,统一规格、统一要求,所带来的后果是:学校少。读书难。广大老百姓的子弟不能上学读书,引起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不满。天子为了确保君位。不得不平息此起彼伏的战乱:各诸侯为扩大势力、争夺霸权而纷争不断,也无心顾及学校教育。这样,国学与乡学纷纷关门,官学逐渐消亡。与此同时,社会上一个新的阶层——士。突然崛起,显示了活跃蓬勃的力量。他们凭借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以及从事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专长。来为权贵服务,不少权贵也养士成风。他们中有些人,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都聚徒讲学。如邓析、墨子等纷纷开办了私学。其间。孔子首创私学影响最大,他创办私学有三个原因:
  第一,他自己的家庭贫贱,无法上官府的学校,在上学问题上,他有切肤之痛。他想创办私学,让平民子弟上学。第二,他想改变官府的用人制度。他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1》)先进行礼乐学习而后再做官的人,是乡野平民。已经做官而后进行礼乐学习的人,是有官位的世袭子弟。如果我来选用人才,我主张用先进行学习的乡野平民。这里,孔子明显地表现出对贵族特权、官吏制度强烈不满,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官吏制度。第三。通过办学实现自己的仁政理想。孔子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他要通过办教育来实现自己的仁政理想,恢复周朝的礼仪制度,促进社会和谐。他曾借评论酒杯抒发感慨:“觚不觚,觚哉?觚哉?”(《雍也·25》)觚,是装酒的酒杯,周朝的酒杯上圆下方,寓意天圆地方,腹部有四条棱角。现在制作的酒杯改成圆筒型,再也没有棱角了。这酒杯也不像酒杯呀,这是酒杯吗?现在都乱套了!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春秋末期。这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礼崩乐坏,犯上作乱”。名义上虽然有一个统一的周朝。但是周天子已经控制不了天下的局势。诸侯一个个心怀鬼胎,挟持天子,大夫放逐诸侯,家臣反叛大夫,利欲熏心的权势者疯狂地追逐着权力。比如说。齐景公的哥哥不守君道,与大臣崔杼的妻子通奸,被崔杼杀死。在一片纷乱之中,景公即位。景公刚当国君没有几天,大臣崔杼和庆封一手遮天,把持朝政,他们又互相勾心斗角。接着,庆封又杀死崔杼而专权,拉帮结派,完全暴露出要取代景公的狼子野心。君臣之间、群臣之间,尔虞我诈,互相倾轧。
  再如,卫灵公有个宠妃叫南子,她妖冶乱政,儿子蒉聩多次向父亲进言,把南子得罪了。蒉聩被迫逃到国外,卫灵公死后,按法定程序,应该是太子蒉聩继位,结果却把蒉聩的儿子辄立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蒉聩不服,在晋国的支持下,带兵袭击儿子,儿子不得已仓皇逃到鲁国,蒉聩回国做了国君,这就是卫庄公。父亲与儿子刀枪相见,你死我活,这就是孔子概括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他一方面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建国方略,寄希望于当政者运用前代圣君的治国之道,来协调、缓和君臣矛盾、君民矛盾、父子矛盾、兄弟矛盾,等等,希望建立一个以仁政为主体的、“天下为公”的和谐社会。另一方面,他想通过办教育来培养人才,来参与国家的治理,推行仁德政治,实现自己的理想,发挥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为此,他在沉寂的古老大地上破天荒地提出了教育宣言:“有教无类。”(《卫灵公·39》)类,类别,区分。只要有教育存在,就没有受教育对象的区别。这一“有”一“无”,向世人公开表明:孔子私学的大门向社会大众敞开,向平民子弟敞开,揭示教育权利的公平性,教育对象的普遍性,执行中不可动摇的坚定性。
  “有教无类”,虽然只有四个字,却完整地诠释着教育的含义:就其受教育对象来说,不分贫富贵贱,种族氏族,亲疏远近,智愚善恶,等等,受教育者没有等级差别,社会上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它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普遍的、公平的、公正的。教育要为所有的人服务。这是人类平民教育的第一声春雷,为平民教育首开先河。
  “有教无类”对自古以来“后进于礼乐”的教育传统,表现出毫不妥协的决裂;对贵族的特权教育,表示了鲜明的反叛;对“学在官府”的垄断教育制度,进行了彻底的颠覆。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平民教育宣言,也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大众教育宣言,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精练、最有价值的教育宝典。孔子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中,成为伟大的教育改革家。
  孔子是当时的知名人物,他30岁时在自己的家乡阙里创办了私学,在杏坛聚徒授课。根据《论语》及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他一生40多年的教育生涯,确实证明他践行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表现出5个特点,
  1、面向天下收徒。孔子收徒的基本倾向是心怀天下,广收四海学子。有教无类,有着极强的感召力,许多学生从四面八方踊跃投奔到孔子门下。从地域来看,由于孔子的声名远扬,慕名而来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主要是鲁国的,但也有来自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几乎遍布天下,即当时的整个中国。比如,冉求来自鲁国,公冶长来自齐国,子贡来自卫国,子游来自吴国,司马耕来自宋国,颛孙师来自陈国,等等。
  2、不分种族氏族。从民族看,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把“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这在当时华夏独尊把狄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看作非我族类的时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着超前意识和革命精神,
  3、不分贫富贵贱。对于孔子的学生成分、当时有人发出“夫子之门何其杂也”的感叹,说他的学生成分相当复杂。从学生的出身来看:有鲁国贵族上卿孟懿子、孟武伯,大夫南宫敬叔,家财万贯的公西赤,还有巨富商人“家累千金”的子贡。有一般读书人的子弟,如澹台灭明,生活困难窘迫,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绝大多数是平民的孩子:有家徒四壁,穷得叮当响,像穷居“陋巷”的颜回父子,有住房“蓬户不完”、“上漏下湿”的原宪,有衣衫褴褛,“捉襟而肘见”的曾参父子,“衣若悬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