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创新广告视频: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麓山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0:45:24


麓山寺,湖南最早的寺院。又名慧光寺、岳麓山寺、万寿寺。位于长沙市岳麓山。为西晋武帝秦始四年(268)僧人竺法崇修建,已有1700多年历史,敌称“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系湖南佛教发源地。粱武帝天监三年(504),刺史夏侯祥“别构正殿”于清风蛱下(今岳麓书院处)。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智颛在此讲《法华经》。文帝仁寿二年(602)在岳麓山上建舍利塔。唐代,麓山寺处于全盛时期,高僧辈出,游客如云。
住寺的著名僧人有昙捷、智谦、摩诃衍、首楞严、惠镜、惠齐、兴哲等人。其中以摩诃衍禅师影响最大,曾赴西藏参加与印度高僧莲花戒进行长达三年的论战(“拉萨法诤”)。杜甫曾写《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书法家李邕撰书《麓山寺碑》。当时麓山寺殿堂雄伟、规模宏大,由湘江之滨赤沙湖畔的头山门直至山顶之法华台,皆有殿堂及其附属建筑物。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全部被毁。迄至唐末,禅宗僧人景岑在清风峡旧址上重建寺宇,峡下建筑均未复建。北宋太祖开宝六年(973)郡守朱洞创岳麓书院于原大雄室殿遗址。宋代,该寺是著名禅宗寺院之一,继景岑后有慕喆、悟新、惠洪,智才、智海等人较为著名,智海任住持时,寺宇一度被焚,他于宋哲宗元祐元年至八年(1086--1093)主持重建。元、明两代几经兴废。明神宗万历(1537)中,妙光于清风峡遗址重建寺宇,殿堂齐备,朝廷赐名“万寿寺”。明末憨山德清在此讲经,明恩宗崇祯十六年又毁于兵火,片瓦无存。清代多次修复。智擅于康熙十年(1671)全面修复后,旋遭兵火,大部被毁,到康熙二十年(1681),始由其法嗣阿诺继续修复。其时诗僧辈出,智檀、文惺、弥嵩、天放、笠云等均有诗集行世。太平天国攻打长沙时,该寺遭破坏,笠云乃将山门和弥勒殿重新修复,嵌上原有古刻“古麓山寺”横额及“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门联。民国三十三年(1944),该寺主要殿堂均毁于抗日战火。
麓山寺1953年9月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交佛教协会管理。“文革”中被占用。1979年落实政策清理教产,退还佛教协会管理,1985年由长沙市佛教协会筹集资金l04万元,国家补助25万元,重建大雄宝殿,弥勒殿、禅堂、讲堂、添置多种《大藏经》、《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现代佛学大系》等。l994年修建了方文楼、藏经阁、五观堂、后山门、素茗斋,创建湖南佛学院,举办寺院执事进修班、居士学修班,创《正法眼》杂志和《三湘佛教网》,面貌焕然一新。现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来源:湖湘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