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4 dead2 mod:大汉王朝-正说汉朝四百年沧桑与辉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54:42

大汉王朝-正说汉朝四百年沧桑与辉煌(第一部分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初版)共143页  第一页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下一页  页码:作者:老李船长 提交日期:2009-03-15 22:44  田千秋还有一个名字,车千秋,他自己改的姓。田千秋年纪大,走路一步三晃,刘彻特批他可以乘车进宫。有一次刘彻看到田千秋坐着小车吱吱扭扭前行,忽然觉得很搞笑,对田千秋说,好一位小车丞相啊。田千秋赶紧下车,跪下高喊,谢陛下赐姓。从此他就叫车千秋了。中国的车氏一族,奉车千秋为始祖。
  
  同年,桑弘羊领衔,向刘彻上报了一份提案,希望在轮台(今新疆轮台县,在天山南麓)部署生产建设兵团。因为轮台有良田数千顷,荒着浪费,最主要的,可以震慑西域诸国,并加强与姻亲国乌孙的联系。
  
  提案报上去,许久不见回复。桑弘羊很奇怪。
  
  终于有批示了,桑弘羊打开一看很郁闷,皇帝把自己骂了一顿。
  
  刘彻的批示超级长,只有第一部分是拒绝桑弘羊的提案,刘彻说轮台离中原太远了,后勤跟不上,车马劳顿,搅扰天下安宁,大家受不了,算了。
  
  后面提到刚刚过去的李广利对匈奴最后一战。刘彻说李广利兵团的全军覆没都是我的错,我就不该打这一仗。
  
  再后面要求各地政府禁止巧立名目收税,要求当前第一要务为全力发展农业生产,并且恢复被刘彻自己废除的养马代替服役的法令,目的就是鼓励民间养马,不是为了打匈奴,是为了提高边军的装备水平。也就是说,对匈奴关系,由全面进攻,改为全面防御。简单说,再不打仗了。
  
  这就是著名的《轮台罪己诏》。中国历史上罪己诏成百上千,唯一知名的就是刘彻这道轮台罪己诏。因为它的意义太重大了,有多重大,中国有多大,罪己诏的意义就有多大。
  
  刘彻任命赵过做搜粟都尉,顾名思义,搜粟都尉就是统管粮食工作的。这位赵过是技术流部长,他对农具进行改进,并全国推广,反响非常之好。
  
  附罪己诏全文如下: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馀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虽胜,降其王,以辽远乏食,道死者尚数千人,况益西乎!
  
  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馀。”公车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封,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乃言“缚马者匈奴诅军事也。”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耐饥渴,失一狼,走千羊。”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
  
  今又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此五伯所弗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岂得行其计乎!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不用怀疑,附上罪己诏全文就是在凑字数。
  

-
作者:老李船长 提交日期:2009-03-16 21:35  罪己诏的内容有点不着四六,不过可以肯定,刘彻的心态是端正的,到了改过的时候了,从前边他对卫青讲的那一番话可以看出,刘彻早就有这个想法。罪己不罪己不重要,真做了才重要,刘彻真做了。
作者:老李船长 提交日期:2009-03-16 22:50  罪己诏是刘彻一生做的最男人的一件事,慷慨认错并改正。孔夫子的学生子贡说,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贡这话说得太大,拿自己和日月并论,他没恁么大场面。刘彻有,刘彻可以撑起这句话。
  
  刘彻还在头疼继承人的问题。
  
  昌邑王刘髆死了,活着的还有三个儿子,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和小朋友刘弗陵。刘旦现在算长子了,聪明,长得帅,读书多,刘彻一直觉得这孩子不错。刘旦自己也在那儿合计,比他大的刘据刘闳都死了,太子这个位子轮也该轮到我了吧?
  
  也不知道是他自己脑袋抽筋还是身边有什么狗头军师一类的人物出主意,刘旦大老远从燕国派人上书长安,说为表孝心,他想来未央宫,亲自为父皇站岗保驾。
  
  刘彻大骂畜生。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刘旦打的什么鬼主意,他来长安是为了占个地利,哪天刘彻一死,即位的不是他也是他了。
  
  刘旦一脑子聪明都是小聪明。刘彻把刘旦派来上书的人杀了,并借故削去燕国三个县。刘旦的太子之路算是走到头了。
  
  不过他还没死心,后文再讲。
  
  至于广陵王刘胥,刘彻根本就没考虑过。刘胥性格不好,目中无人,行事蛮横,脑子还比较笨,不知道遗传谁的基因。
  
  就剩刘弗陵了,小朋友今年七岁,把国家交给他吗……开玩笑。
  
  可是目前的情形,好像只能开玩笑了。
  
  刘彻又后悔不该让刘据横死了。每念及此,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刘弗陵…刘弗陵…
  
  有个值班的宦官进来,向刘彻递送日常的文件。刘彻并没有意识到,现在不是宦官递文件的时辰。
  
  宦官低着头,慢慢向刘彻走进,刘彻在想事情,没有觉察到这个宦官有什么异常。
  
  宦官猛然间从袖子里抽出一把刀,冲向刘彻。
  
  刘彻反应过来了,下意识地要躲,但是老迈的身体不听脑子指挥,眼看着这一刀越来越近。
  
  忽然从旁边传来一个声音,“马何罗!你要干什么!”
  
作者:老李船长 提交日期:2009-03-17 23:48  说话的是金日磾(读金咪第)。
  
  金日磾前文出来过,匈奴休屠王的太子。休屠王阵前反悔,拒绝投降汉朝,被浑邪王杀了。因为这个缘故,金日磾受到的待遇很不好,浑邪王等人都被封了侯,金日磾和母亲、弟弟只能去给刘彻养马。
  
  刘彻去养马场视察,众马夫排队迎接。一群人之中,刘彻一眼就看到了金日磾,因为金日磾太出众了,身高一米八九,容貌异于中原人士,气质超群,毕竟那是一国太子,往人堆里一站就是鹤立鸡群。见到皇帝不容易,马夫们都在用眼偷偷瞟刘彻,只有金日磾目不斜视,脸色庄严。
  
  刘彻单独要金日磾出列,说要看看他养的马。
  
  金日磾的马膘肥体壮,精神抖擞。
  
  刘彻说你不错啊,以前干嘛的?
  
  金日磾实话实说,我是谁谁谁,是什么来历。
  
  刘彻点点头,当场晋升金日磾为马场总管。
  
  而后由于金日磾表现出众,继续被晋升为侍中,驸马都尉(这时候的驸马还没有女婿的意思),光禄大夫。
  
  刘彻表扬金日磾时,金日磾说这都是母亲教导得好。金日磾的母亲死后,刘彻专门命人画了像,挂在甘泉宫里,作为天下母亲的表率。每次金日磾见到画像,都要磕几个头,刘彻在一旁看到,觉得这人不错。
  
  但是金日磾有很重的危机感,他的身份太敏感,中原人对外国人一概没有好感,东南西北,夷蛮戎狄,这是上千年的传统---当然不能拿现在国人对外国人的的标准看。当时长安就有舆论,说皇帝为怎么能对一个胡儿这么好。
  
  长安这个城市,对于别人来说是生活的地方,对于金日磾来讲,是生存。他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谨小慎微,不能犯一点过错。
  
  刘彻把自己的宫女送给金日磾,金日磾一根手指头都不碰;刘彻说你把女儿送到我后宫里来吧,金日磾坚决不肯,说自己是外国人,不配这么大的礼遇。刘彻说你这人也太死心眼了。
  
  金日磾有两个儿子,都长得很漂亮,刘彻把他们养在身边。有次大儿子从后面抱住了刘彻的脖子,小孩嘛,觉得这样好玩,刘彻也嘻嘻哈哈笑。刘彻不是怪物,正常人有的感情他都有。 金日磾正好在旁边,瞪了大儿子一眼,大儿子哭了,说爸爸生气了…刘彻很不满,对金日磾说,你干嘛跟小孩儿过不去?
  
  后来这个儿子长大了,由于常年在刘彻身边,他在宫里很随便,和宫女嘻嘻哈哈打闹。当然,按规定这是违法的。
  
  接下来几天,刘彻一直没见到这个儿子,于是问金日磾,儿子哪里去了?
  
  金日磾说,我把他杀了。
  
作者:老李船长 提交日期:2009-03-19 00:03  连刘彻都惊了。
  
  刘彻是见过大场面的人,死在他手底下的人数以十万计,但是他不明白金日磾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
  
  金日磾回答,他说我那个儿子今天和宫女嬉闹,明天就有可能做出淫乱的事情来,我怕他制造宫廷丑闻出来,所以为了防范此类事件,我把他杀了。
  
  金日磾只说了一半话,另一半他不敢说。当年李家三兄弟,小弟弟和宫女乱搞,不但自己被刘彻杀了,还搭上大哥李延年的命,亏得李广利当时要领军,要不然他也跑不了。金日磾怕的是这个。
  
  生存有多么难。
  
  刘彻也明白这里边的道理。
  
  刘彻说,你这不是逼着我欠你人情吗?!
  
  金日磾说,我没这个意思。
  
  从这时起,刘彻知道了,这个金日磾绝对是做大事的人。
  
  我们前文说了,昌邑王刘髆死了,丞相刘屈髦死了。御史大夫商丘成也死了,他是自己不小心犯错,被刘彻逼着自杀了。李广利死在了匈奴。因为刘据一案得利的几个人,只剩侍郎马通了。马通比较老实,至少看上去很老实,平时不说话,刘彻还没来得及考虑他。
  
  马通其实还好说,他不过是个侍郎,马通的弟弟马何罗有个更敏感的职位:侍中仆射,官职里有中字,这是皇帝身边的人。金日磾也是天天在刘彻身边,所以他和马何罗非常熟。他知道马何罗的背景,马何罗和江充关系很好,而江充和亲戚朋友都被刘彻杀了,马何罗幸运,没有被刘彻点名。但是马何罗免不了担心,总有一天祸到临头。也就是说,马何罗也有生存危机。
  
  也许是同病相怜,也许是本能,也许是金日磾心思细密,他觉察到马何罗有问题。而且金日磾曾经无意间看到过马通、马何罗,还有小弟马安成一起小声嘀咕什么东西。
  
  金日磾留了一份心思,盯住了马何罗。只要马何罗出现在刘彻身边,他一定也会出现。
  
  刘彻又去甘泉宫养病了,金日磾和马何罗当然也都跟着。
  
  一天清晨,金日磾如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准备上班。起床第一件事当然是上厕所,金日磾去厕所路上,隐约看到了一个身影很快地一闪而过,似乎是马何罗。
  
  金日磾马上感觉到事情不对,这么早皇帝还没起床,不大可能有什么事诏马何罗来吧。
  
  不好,要出事!
  
作者:老李船长 提交日期:2009-03-19 12:01  作者:jinning8428383 回复日期:2009-03-19 05:16:25 
  
    经过连续3个通宵我终于赶上大部队了啊,呵呵真不好意思大前天我才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第一次上天涯就看到楼主这样的帖子运气不错啊,大汉写到这里是不是该写霍光中兴了啊.说实话楼主的帖子我很保留意见,看了这个连续2年的文章首先佩服作者的敬业精神,能坚持到现在很不容易了啊,再就是作者引用的很多事件和叙事的连贯手法很专业啊.如果不是专业写手写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啊,不过我感到有点遗憾的是作者在写小说的时候没有引用太多的历史背景,叙述只是有一小点点苍白.我不知道是不是作者赶时间还是什么的现在的帖子没有太多作者对那个时代的理解,只是在就事论事,没有写某个事件对那个时代和对以后历史的走向有没有太大的影响.我本人很喜欢历史也喜欢评价历史,,,以上全是自己的个人观点如果有不对或说错的地方希望楼主和广大网友们及时指正.
    最后向作者致敬................这个时代能坚持就是胜利..
    再最后说一句为什么 冷雨夜兄弟和玛瑙MM失踪了啊..
  ====================================================
  多谢指教。

-
作者:老李船长 提交日期:2009-03-19 22:47  金日磾马上快步跑到刘彻房间旁边守着。
  
  马何罗想动手不是一天两天,可是这个讨厌的胡人金日磾像鬼一样守在刘彻身边,他没法下手。马何罗终于等来了机会,一大早他们兄弟三个伪造了一份圣旨,跑到军火库骗来了武器---皇帝身边的人是不可能带武器的,只能冒险这么搞。然后由马通、马安成俩人掠阵,马何罗实施行动。
  
  马何罗有假圣旨,甘泉宫内畅通无阻。他把一把匕首藏到袖子里,摸进刘彻的房间,向床上休息的刘彻刺去。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眼看就要得手了,旁边传来一个声音,“马何罗,你要干什么!”
  
  这个声音他太熟悉了,金日磾。
  
  马何罗一惊之下,刀脱手,金日磾冲了上来,一把将马何罗按在地上。马何罗挣扎起身,两个人打成一团。
  
  刘彻一惊之下清醒过来,门外的侍卫们听到金日磾的声音,也知道出事了,纷纷冲进房间。
  
  侍卫们拔刀护驾,刘彻忽然发话,不要伤到金日磾!
  
  侍卫们不敢动手了。
  
  不过马何罗单挑绝对不是金日磾的对手,交手几下,金日磾抱住马何罗,冲向门外,重重地将他摔在地上。
  
  马何罗被捕,行刺失败。
  
  事后刘彻并没有惊慌,也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他甚至有点内疚,怎么我这么招人恨,连身边的人都要杀他。
  
  案子经过快速审理,马何罗被判灭三族,全家被杀了,马通、马安成也被杀了。不过这时的刘彻确实已经变了,不像当年那么狠,要搁以前,行刺皇帝这么大的案子,怎么也得死个几万人才能罢休,这次没有,就杀了马何罗一家和两个兄弟,马通马安成的家人得以幸免。
  
  马通有个后人叫马援,一代将星,著名的成语马革裹尸就出自他的手笔,这个我们后文说。
  
  马何罗刺杀刘彻一事,恐怕有内情,因为杀了刘彻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就算刺杀成功了又如何,马何罗兄弟肯定一个也跑不了,哪儿跑啊。
  
  大概马何罗读到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一时热血沸腾,也想杀个皇帝,千古留名,管他美名还是臭名……当然,这是开玩笑。
  
  至于有什么内情,史书没有一丝一毫的记载,非要编一个出来的话,很可能和燕王刘旦有关系----这是我胡编的,千万别信。
  
  但是经过这么惊险的一刻后,刘彻对金日磾有了绝对的信任,毕竟金日磾实实在在救了他一命。
  
  有件大事刘彻思考了许久,决定让金日磾也参与进来。
  
  刘彻诏他的一个后宫,赵婕妤(钩弋夫人)觐见。
   婕妤是刘彻弄出来的后宫封号,相当于之前的夫人,位仅在皇后之下。刘彻有一年去赵国视察工作时,当地人推荐赵婕妤给他。后赵婕妤生了个儿子,母以子贵,授婕妤封号。赵婕妤住的地方叫钩弋宫,故又称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款款而至。她很高兴,因为最近她听宫里宫外的传言,皇帝要立新太子,会不会就是他的儿子呢。
  
  刘彻面无表情。然后吐了几个字,“送她去掖庭监狱。”掖庭就是冷宫。
  
  钩弋夫人整个人一下子仿佛空了,根本就没反应过来。
  
  刘彻招招手,两边出来人把钩弋夫人架走了。钩弋夫人边走边回头看刘彻,没有哭,她已经被惊得不知道怎么哭了。刘彻说,别回头了,走吧。
  
  几天后,掖庭监狱报告,钩弋夫人自尽了。
  
  刘彻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哀伤。
  
  钩弋夫人的儿子,就是刘弗陵。
  
  紧接着,刘彻让画工作了一幅画,送给奉车都尉,霍光。
  
  霍光就是前文那个霍光,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十来岁时被霍去病拎到长安,从黄毛小儿到成年,从成年到中年,从郎官升到奉车都尉,三十二年来一直陪在刘彻身边。刘彻非常喜欢霍去病,爱屋及乌,对霍光也很照料。刘彻知道霍光不是打仗的料,从来也没逼他上过战场,但是刘彻能看出来,霍光这个人头脑非常清醒,而且最重要的,他对刘彻绝对忠诚。
  
  霍光知道自己在长安生存不易,做事情非常仔细,三十多年,没有做过一次错事。
  
  霍光没有野心,不操心自己的前途,他相信只要认真做事,无论皇帝是谁,都不会和他过不去。
  
  刘彻送来的这幅画,霍光看着有些混乱。
  
  这幅画叫“周公负成王图”。
  
  周公,就是周公旦,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旦,成王就是周成王姬诵,武王的儿子。姬诵即位时只有十二岁,周武王临死前命周公辅佐姬诵直至亲政。周公负成王图就是说的周公辅政这个事。
  
  霍光能看懂这幅画的内容。霍光隐隐约约觉得,有大事要落到他头上,但是他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
  
  刘彻昭告天下,立幼子刘弗陵为新太子。
  
  刘彻问周围的人,民间对立太子一事有什么说法。
  
  周围人回答说,民间对弗陵殿下没什么说法,只是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杀掉钩弋夫人。
  
  刘彻叹了口气,仰起头,仿佛在对着天说话,“少年皇帝有一个壮年母亲,国家会乱,我不想再出现一个吕后……”
  
  
作者:老李船长 提交日期:2009-03-23 23:21  霍光明白,该担的重任他是跑不掉的,于是在一个单独的机会,现场只有刘彻、金日磾和他,霍光问刘彻,“陛下百年之后,我们该怎么办?”
  
  刘彻说,我给你的画,你看懂了吗?
  
  霍光说,看懂了,但是…辅政这件事情太大,我不称职,不如金日磾。
  
  一边的金日磾马上回答,我不如霍大人,我是外国人,让我辅政,匈奴那边会轻视汉朝,会有动作,我不行,一定要霍大人。
  
  刘彻点点头。霍光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
  
  刘彻发布诏书,昭告天下,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
  
  虽然刘彻没有明说,但谁都能看出来,这是刘彻托孤给他们四个人。
  
  上官桀就是当年跟着李广利去打大宛,一直打到康居的那位猛人;桑弘羊是帝国首席经济学家,前文有介绍,不多说了。
  
  刘彻托孤给四个人,为了让他们互相牵制,不至于一方独大而导致刘弗陵被架空。
  
  四个人中,霍光职位最高,刘彻让不谙军事的霍光做首席辅政大臣,传达出的信息很明确:不要打仗。
  
  这相当于刘彻把汉家江山交到四个外姓人手里。他不想这么做,可是不得不这么做,没有别的选择。身后的事,看天命了。
  
  刘彻的身体早就不行了,但是继承人的问题没解决,所以一直死撑着。确定太子以及托孤大臣后,刘彻没了牵挂,身体彻底垮了。
  
  刘彻不再上朝,所有文件都转给刘弗陵,再通过霍光等四个人审批。
  
  所有人都在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刘彻躺在床上,无数人,无数场景从他眼前一一闪过,都是他亲身经历过的。
  
  刘彻希望自己无愧于千秋万代。
  
  大汉帝国的宗庙里多了一块牌位,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简称汉武帝,后来有人加了一个字,汉武大帝。
  
作者:老李船长 提交日期:2009-03-23 23:36  遥远的贝加尔湖畔。
  
  李陵找到还在放羊的苏武,告诉他说,“他们在云中郡抓到的人说,从太守到老百姓都穿着白衣丧服…”
  
  言未毕,苏武扑通跪下,向着南方磕头,大声号哭,声音凄惨,最后哭不出来,口吐鲜血。
  
  汉帝国首都,长安。
  
  卫尉王莽(不是篡汉的那位),亲手毒死了自己的儿子王忽,外面电闪雷鸣,屋内王莽仰天痛哭。
  
  因为王忽说了不该说的话。
  
  王忽跟人闲聊时说道,武帝病重的时候,我天天在他门口站岗,从没听过什么托孤的事,霍光四个老家伙说自己受遗诏辅政,是在自抬身价。
  
  然后这话传到了霍光耳朵里,霍光对王莽说,你那个儿子,话太多了……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00945/92.html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0094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