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之路2map代码:游走在家乡的思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0:04:12
  清明节的前两天,我们兄弟、姊妹一行九人回老家苍沟给母亲上坟,又一次走进了我的深山老林,走进了我的母土。

  天气阴沉沉的,一副忧郁的样子,山外偶尔还可以见到阳光的影子,一进入山里,就是一个浓雾的世界了。山路上浓雾翻涌,一会儿浓,一会儿淡,如一群刁顽活泼的孩童在游戏,忽聚忽散的。浓雾散开的空儿,可以看见树们的枝头挂满了雾凇,就连蒿草的梢头,也亮晶晶的美丽。满山满洼的树木,枝头一色的银装,沉甸甸的压抑,很适宜上坟扫墓的心情。几个外甥在山道上大呼小叫,兴奋得很,他们看到这大自然的杰作,欣喜若狂,才不管大人们的心情呢!

  小河已经解冻,哗哗的响着,一副挣脱冬天羁绊后的喜悦。小河两边石头上的苔藓也泛绿了,很是吸引人的眼睛。背阴处的坚冰仍然昭示着山里的寒冷,但是在坚冰之上绽放的冻冰花,又显示出勃勃的生机,诠释着生命的瑰丽。在这里,冬天和春天并存,不知是冬天的深情眷恋还是春天的盛情挽留。总之,当你看到这种景象,心里会不由得产生强烈的震撼——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啊!

  我在小河边蹲下身子,掬起一捧河水,贪婪的一饮而尽,顿时一股清爽弥漫全身。这条小河是我的母亲河!儿时的好多快乐就是小河给予的:春天,在河边玩泥巴、捏泥人,修水磨;夏天在河里洗澡、打水仗;上学或者放学遇到暴雨,摘一朵野荷叶顶在头上,就像打着一顶绿伞,既防雨又神气;炎热的三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口渴了就俯下身子,将嘴巴伸到河水里,痛快的牛饮一气,消了燥热,全身清爽,之后每人顶一朵荷叶,扮作游击队战士的模样,神气活现的玩打仗的游戏,那种热闹和欢喜,至今记忆犹新。

  行至半道上,几个娃娃走不动了,便停下来休息。我忽然间就看见了那石崖下的洞穴,那是一个可容五六人藏身的石洞。那时候的秋季,阴雨连绵,一下就是十多天,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这个石洞就是我们避雨的场所。下午放学之后,大家就比赛着往回跑,看谁先跑到石窑洞里。最先跑到的往往是老四,他个高腿长,没有比得过他的。老四和我关系最好,每次他占领了石窑洞之后,都会给我留出一个空位,这样的呵护持续了四五年之久,直到我们走出山外上了中学。而今这石窑洞依旧,我的玩伴老四却因心肌梗塞离开人世已经十五年了。睹物思人,心中突生悲戚之情,两行清泪早已挂在两腮了。

  我的母校苍沟小学,早已人去屋塌,一副破败凄凉的景象。就是在这座小学校里,我接受了老师们的启蒙教育,走出了山外。院子里几棵碗口粗的落叶松树,还是我在1992年时栽植的,那年我被调回家乡任教,学校就我一个老师,十二个学生,四个年级。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月工资220元的民办教师,每天上四节课,一节课一个小时,最后留半个小时写作业。除过教学,我下午放学之后还要回家劳动,做饭,那时我的妻子在山外的一所小学任教。那种半耕半读的生活持续了三年,我一人教学八门主课,有时候还给娃娃们教唱歌,做游戏,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这种情况持续到1995年秋季,我转正之后被调往山寨学区,从此就真正离开了家乡。在我教学的那十二个学生中,有一个孩子早夭了,其余的都已有所作为,其中有两个已经干到副科级干部了,三个做生意的也都有了自己的小汽车。看着这衰败的校园,真有隔世之感啊。五年前实施的移民工程,除过三四家有特殊情况的农户外,大多的乡亲们已经走出了山外,搬进了新居,我的家乡已是人去屋空,残垣断壁,昔日鸡鸣犬吠,孩童嬉戏的生动场面只能在记忆里找寻了。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回到了老宅。大哥早已生着了火炉,大嫂也做好了洋芋烩菜。三个妹妹忙着打扫屋子里的卫生,给母亲摆放祭品,我便熬上罐罐茶,和大哥拉家常。大哥因为不习惯城里的生活,过罢春节就和大嫂回老家了,他们说自己还能干得动,再干几年,干不动了再说。我感觉大哥大嫂在老家也好,一是他们每年种些药材,收入一两万元,自食其力;二则老家空气好,有益于身心,这是在城里怎么都达不到的。再说了,有大哥大嫂在老家,我们就有念想就有眷恋,老家就有真正的内容,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大哥说野猪多得很,晚上都跑到院子里来了,地里种上药材,怕就叫喎畜生糟害光了。我问有啥办法吗?大哥说有啥办法,猎枪被管制了没有人打猎了,再有啥办法?那咋办?我问。大哥长长的叹了口气,咋办?没办法。要不回城里吧,找个零活干。大哥摇了摇头,表示不愿意去。

  我一人在村子里随意游走。这座粉墙蓝瓦,一溜五间的房子是左老伯家的,这座房子当年在村子里真可谓鹤立鸡群,引人注目,就在今天,它依然出众显眼,依稀可以窥见当年的风采。这院子打左老伯去世之后就日渐衰败,由于后人们都在城里工作,只有在年头节下,才回来对先人做一次祭拜。看着院中那棵挺拔的云杉树,耳边似乎又听到了左老伯那爽朗的笑声。左老伯退休前在县上一个单位任一把手,退休后,他家的院子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因为老人家把儿女们给自己拿来的东西舍不得吃,留给村子里的孩子们,如果谁考了好成绩或者在村子里做了好事,都会得到左老伯的奖励,要么一粒糖果要么一块蛋糕。他老人家的这种做法,使得村子里的孩子们有礼貌有荣誉感,团结友爱,使得外村人赞叹不已。左老伯家的右边挨着的是王姨家,那是一个多么贤惠干散的老人啊!王姨是我母亲的好友,每次回家,都会看到王姨和母亲拉家常。王姨的儿女大多在外工作,每次儿女们来看她,她总会分出一些水果或是食品拿给母亲,母亲每每做了好吃的,也不忘给王姨端一点尝尝。记得我上中学那会,好多次都是母亲在王姨那儿给我借学费或是生活费,我之所以有今天衣食无忧的生活,王姨的相助不可忘记啊!

  走上老宅背后的山包,村子的全景尽收眼底。有风了,大雾升高,视野开阔了,村子里只有大哥家和邻居允哥家冒着炊烟,其余的房舍都寂静无声,默默地肃立在料峭的寒风里。我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坡上,沟畔边,一簇簇白色的纸带或者彩色的纸带,在寒风里飘飞——那是一座座坟茔,里面长眠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左老伯、王姨、老姚伯、袁老伯、老四、老定……他们或是我的长辈或是我的同辈,他们曾经在这片沃土上躬耕劳作,播撒希望和欢乐,最终又融于这片沃土,与这片土地长相厮守了。

  在家乡的土地上,在关山料峭的阳春三月,我的思绪在飞,在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