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突袭2创意工坊:傲慢与偏见:三峡工程再调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6:41:40

近百年的激辩与争鸣,留予世人一个神秘莫测的三峡。


  众所周知的是,自1919年国父孙中山最早提出其较为原始的三峡工程构想迄今,中国政府历届最高领导层,都曾密切关注过三峡以及三峡工程,毛泽东、邓小平更是在三峡大坝反复论证、谨慎决策且最终成行、上马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


  此中最耐玩味之处在于,一个本属工程技术范畴的课题,却因牵涉众多关联环节、关乎国计民生,争议之声数年不绝于耳。浩大且繁杂的三峡工程可谓从诞生之初,便已被打上鲜明的政治烙印。


  之前的争议已成历史,更为值得关注的,似乎是时下三峡工程的真实状态。


  2007年9月25日,上任时间不长的三峡办(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汪啸风,于武汉主持召开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研讨会。他在会上说:“对于三峡工程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以损失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


  汪表示,三峡库区历来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生态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状况远未得到根本扭转。


  说者有心,听者亦有意。汪的言论一经媒体披露,旋即引发大量猜测,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原总经理陆佑楣就此对《财经文摘》表示:“正是初来乍到的汪啸风对局势判断失误,过分担心,才造成媒体乘虚而入、借题发挥。最终迫于舆论压力,两个月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不得不再次举行新闻发布会,出来辟谣。”“武汉的会是个失败的会,我没有参加。”


  2007年11月2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汪啸风特别指出:“总的来说,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按照这个结论,我在武汉会议上,充分肯定了三峡工程建设以来所取得的成效,其中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


  汪继续说:“我要给大家表明,这是中国政府一贯的立场,就是从项目研究开始,就十分重视存在的隐患和问题,而不是某些舆论所说的中国'始料未及',好像以前什么都不知道,不存在这个问题。也不是某些舆论所说的,'中国政府官员首次承认这个问题'。”


  此次会议上,两院院士潘家铮亦直指西方某些媒体在刻意“妖魔化中国的三峡工程”:“最近我发现有一些媒体和记者对中国的偏见太深。他们对中国的成就、贡献绝口不提,对中国的一些问题,或者说是'阴暗面',到处收罗、夸大歪曲、讽刺挖苦,甚至无中生有、挑拨离间。”


  “作为我个人,三峡工程耗尽了我后半辈子的全部精力,现在这个工程被人们形容为妖魔、炸弹、一库酱油,心里很不好受。我希望这些先生们能够客观地报道中国,中国人民欢迎朋友们的批评和监督,哪怕讲得重一点,我们也是欢迎的,但是请不要'妖魔化'。” 潘家铮坦露心扉。


  三峡办相关人士在两番发布会的前后表述耐人推敲。同时另有人士预测,2008年三峡大坝将最终提前一年建成,175米水位箭在弦上,工程事体重大,潜在隐患有集中爆发的可能性。


  这一切,使得本已敏感且一直备受关注的三峡工程,无可回避地再度激发起境内外媒体的报道热情。


  自1994年开工建设,到如今已近15年,对三峡工程的质疑、反对之声一直未绝,甚至早在20世纪40年代这种声音便已出现。三峡工程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曾经的反建者预言是否果真发生?当下的移民、地质、生态、气候状态,是否果真如某些传媒的描述?


  在《财经文摘》看来,在争论三峡上马与否的问题上,任何一种观点都不是一点道理没有,任何一种观点也并非十全十美。今天,我们审视宏伟的三峡工程,也会发现,在创造了若干奇迹,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同时,这个庞然大物其实并非白璧无瑕。当然,有些人会把一条裂缝说成是灭顶之灾,有些人会把这条裂缝用一点面粉遮盖起来。这些其实都不是事实真相。 在众多的论点前,我们也是茫然的。要把眼前的迷雾拨开,最恰当的做法,是到实地去再调查。


  然而,记者不是专家。面对自然界的万千造化,凭一双肉眼很难看透一切。因此,我们的调查,还是仅能提供一些细节。


  2008年1月17日-1月27日,《财经文摘》记者从湖北宜昌段出发,沿长江走势,上行西进,经三斗坪,过秭归、巴东、巫山、奉节、云阳、开县、万州,一路上达重庆。其间选择为数不少且具典型代表特征的县市、村落、滑坡地及移民区,进行了密集采访。


  适逢南方普降大雪,记者对库区移民的生存状态感受更为深刻。奈何三峡工程庞杂而严谨,虽经两个月的紧张采写,依旧惟恐挂一漏万。本刊力图通过此番实地调查及权威人士专访相结合的方式,尽己所能地呈现一个当下的三峡状态,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