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etbase mod:新中国初期的形貌审美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23:02:55

作者:宗若铁          源自锅锅2718的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至文革结束,特别是五十年代,社会里占统治的形貌审美观,虽历时短暂,但它不同于过去和现在的形貌审美观。这体现在当时的雕塑、绘画、诗歌、小说等作品中。那时文艺作品成为研究美学问题很有价值的资料。

现分三方面来谈拙见。

一、建国初期人体审美观的特点。

以当时文学作品为例,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量歌颂劳动者的美。这个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甲、以身体粗壮为美

参加体力劳动的人,身体骨骼和肌肉都较发达,因此身体粗壮是体力劳动的一个特征。体力劳动是建设当时社会不可缺少的。在劳动光荣的社会舆论下,身体粗壮就被视为美了。

(1)在崔汝光的《一个出渣工》短诗里,对女出渣工的强壮身体作了赞美。作者这样写道:

“发短齐耳稍

一开口就格格笑

粗手大脚黑皮肤

钢铸铁打的身腰”(《五九年青年诗选》,东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2)《黑风》小说里,作者王纹石塑造了正面人物---芒芒。其形象是:

“他有着渭北平原上人的那种高大魁梧的身躯。”(《延河》一九六三年第五期)

(3)在《沙滩里》这篇小说中,作者王纹石塑造了“一个志向远大、精力充沛的年轻人”的形象----大队长陈大年。作者这样描写:

“他生得比困儿(小说里另一人物---引者注)还要强壮魁梧得多,宽肩阔背、车杠一般的胳膊、方脸盘、粗脖颈,。。。。。。

(4)在《山区收购站》这短篇小说里,作家骆宾基塑造了正面人物形象—曹英。作者如此描写:

“她的长型脸蛋儿,还带着一种少女所有的娇柔气,但那宽阔的肩膀啦,走路的矫健姿态啦,都可看出她的体质很健壮,是典型的生长在黑龙江农村的姑娘。”

(5)在《香飘四季》这本长篇小说里,作者陈残云刻划正面人物—凤英,其形象是:

“她有着不高不矮的身材,饱满而健康的胸脯,园而有力的双肩,。。。。。。”

(6)作者俊青在《列车东去》这短篇小说里,创造了一个正面的美丽人物---赵凤英,作者自已描写道:

她的体质是“健壮浑雄”(《黎明河边》集第25页,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出版)

例子无须多举。读者是能从自已阅读过建国初期文学里找出无数类似的例子的。

乙、以皮肤红黑为美

因很多体力劳动者是在室外工作的,避免不了风吹日晒,因此皮肤红黑是体力劳动者的另一个特征。在劳动光荣的舆论下,这特征也就视为美了。

(7)在《卜春秀》这短篇小说里,作家周立波描绘正面人物---卜春秀的形象是:

“油黑的,微园的脸蛋。。。。。”

(8)作者王纹石在《新结识的伙伴》这篇小说里,描绘了“长得多秀气”的吴淑兰的形象是:

“一个皮肤微黑的,瓜子型脸庞,约莫二十七八岁的农家妇女。”

(9)在《沙滩里》这篇小说中,作者王纹石描绘正面人物陈大年的形象是:

“他的皮肤又黑又亮,后脖颈象钢炮似的闪着铮铮的光辉。。。。。。”

(10)在《黑风》这中篇小说里,正面人物芒芒的外形特点之一是:

“深棕色的方脸盘,。。。。。。他那又黑又粗的脖子,黑里透蓝,象在烈火里锻过的钢锭,。。。。。。”

(11)在《赶腊集故事》里,主角眉娃是一个漂亮、爱劳动、聪明的年轻姑娘。她的外形特点之一是:

脸色“黑里透红”。(《杏林春暖》短篇小说集,郑克西作,作家出版社一九五四年出版)

(12)在《香飘四季》这长篇小说里,“美人儿”凤英的外形特点之一是:

脸庞”晒得黑里透红”。

(13)作者刘勇在《嫁礼》这短篇小说里,创造了正面人物---金素芬,其形象是:

“她那白里透红的鹅蛋形脸上,常常挂着快乐的微笑。。。。。。”

(14)俊青在《潍河上的春天》这短篇小说里,创造了一个美丽的正面人物形象---王小美。作者如此描写道:

“脸颊。。。。。。象熟透了的苹果一样,又红又亮。”(《黎明河边集》54页,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出版)

(15)俊青在《党员登记表》这短篇小说里,创造了另一个正面人物形象---黄淑英,作者如此描写道:

脸色是“微黑的”。(《黎明河边》集166页)

(16)在《喷泉记》这本中篇小说里(百花出版社1963年出版),:女主角白金桥美丽的脸庞是“红腾腾地”。(该书102页)

(17)爱社积极分子任巧有着:紫棠色的圆脸。(该书202页)

(18)<喷泉记>里另一个爱社积极分子小台,有着“黑瓷油一般的脸”(该书212页)

(19)在建国初的童谣里,也反映了这种审美观。例如:

“花喜鹊,尾巴翘,哥哥娶了新嫂嫂,大眼睛,黑眉毛,脸孔像个五月桃。”

(20)蔡其矫在《船家姑娘》这首短诗里赞美船家姑娘的美丽,其中有两句是:

“太阳和风给她金色的皮肤,

劳动塑造他美丽的形体。”

相反,当时作家描写反面人物或落后人物的皮色是苍白的。这种皮色在作者眼中是丑的。例如《卜春秀》短篇小说里的反面人物黄贵生的皮肤特点是:“细肉白净净的”。

丙、以能够显示意志顽强的形象为美。

在新社会里,人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迅速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状态,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人们一一克服,因此很重视意志顽强这一品质。所以就产生出这方面的审美观。

(21)王纹石在《黑风》小说中塑造的正面人物芒芒,其特点是:

“他的厚厚的嘴唇常常紧闭着,关住他那不够灵活的舌头;他的目光深沉、安静、大胆、又带着几分固执。。。。。”

(22)王纹石在《沙滩里》塑造的正面人物陈大年,其特点是:

“他有一双总是在探究的大眼睛,聪明、执拗而沉着;他的一举一动都表现出一副朝气勃勃,沉着有力的模样。”

(23)作者知侠在《红嫂》这篇小说里,塑造了正面人物---彭林少校,其外形特点是:

“他的脸孔微黑,浓黑的眉毛下有一对很有神的眼睛和四方的面形,就可以看出他是个坚毅而果敢的人。。。。。。”

(24)李准在《耕耘记》小说里,描写正面人物肖淑英是:

“一双很俊的眼睛里露出了纯洁坚定的表情。”

在《一个女出渣工》里,描写女出渣工是:

她在大风大雨里长大,

两肩承担过大风暴;

如今,红黑的脸颊上,

还残留着烙印几条。”

诗人赞美了女出渣工的坚强意志,对于女出渣工在和困难斗争中留下的烙印也产生了好的感情。这烙印在诗人眼光看来,决不是丑而是美。

(25)李准在《清明雨》这小说中创造了正面形象—程敏,作者这样描写道:

“她看上去好像不大爱说话,还有点羞怯,可是眉宇间,却露出一股坚定自信的神情。”

建国初期的人体审美观和旧时代的审美观完全不同。在阶级社会里,同一阶级的人,对人体审美趣味不一样,但都有共同的审美标准。剥削阶级的成员对人体审美趣味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带有脱离劳动的体征为美,如将裹足、身体瘦弱,手足纤细,皮色白皙等视为美,因为这是名门望族的标志。旧文学中用“弱不胜罗衣”“银盆”“面如秋月”来形容美人,这些是剥削阶级脱离劳动带来的形象。矛盾有篇《手的故事》的小说,描写五四时期女性潘云仙,她跟丈夫到婆家所在的小县城,她虽是知识分子,穿着在当地人看来很时髦,可是她的一双大手却被当地人视为美中不足,引起小县城的人们一番议论。为什么不美呢,因为这双手不像是小姐、少爷的手。


二、建国初期人体审美观的成因

这种审美观的成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继承了历史上劳动人民的人体审美观。

劳动人民出于劳动的需要,凡是有利劳动的体格都视为美的。从《诗经》保留下来的民歌中可以看出。如《简兮》这首诗中,写一位女子赞美舞师的“有力如虎”。如《桃夭》诗,用桃花的红艳(“灼灼其华”)来比喻少女红润的容貌。如《椒聊》诗,赞美男人身体高大无比(“硕大无朋”)。如《泽陂》诗中赞美女人高大端庄的仪态(“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在阶级社会中,尽管剥削阶级的审美观占统治地位,但在劳动人民中却流行着自已的审美观。建国初期的审美观就是继承了过去劳动人民的审美观。

第二、和进步的美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周扬翻译的马克思主义前的进步美学著作《生活与美学》(车尔尼舍夫斯基著),一九四八年二月由读书出版社出版,四八年九月再版,建国初又再版了几次。这部美学著作在广大的知识分子中起着很大的影响。其中有这样的话:”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在农民,这个概念同时总是包括劳动的概念在内;生活而不劳动,是不可能的,而且也叫人烦闷。辛勤劳动,却不致令人精疲力竭那样一种富足生活的结果,使青年农民或农家少女都有非常鲜嫩红润的面色---这照普通人的理解,就是美的第一个条件。上流的‘弱不禁风’的都会美人在广大人民看来是断然不漂亮的,甚至给人不愉快的印象;因为在他看来,‘消瘦’要不是疾病就是‘苦命’的结果。乡下美人因为要劳动,所以不能有纤细的手足-----民谣是不歌咏这种形象的。民谣中美的描写所包含的美的属性,无不是旺盛的健康和均衡的体力标记。。。。。。上流社会的美人就完全不同了:它的历代祖先都是不靠双手历代而生活过来的,由于无所事事的生活,血液很少流到四肢去;手足的筋一代弱似一代,骨骼也愈来愈小,而其必然的结果是细细的手足---社会的上层阶级觉得唯一值得过的生活,即没有体力劳动的生活的标志,假如上流社会的妇女大手大脚,这不是她长得不好,就是她并非出自名门望族的标志。”这段话的大意常被谈美的文章择引或转述。这样给文艺工作者审美观,不能不起作用。

第三、和领导阶级的政党倡导有密切关系。

任何统治阶级的审美观,总是在那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新中国建立后,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他的以劳动为美的审美观必然占统治地位的。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倡导文艺工作者要为工农兵服务,要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要表现他们,歌颂他们。因此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在文艺中得到了迅速充分的反映。

上述审美观在革命队伍中有很大影响。老干部进城后回忆文章中,不少人都写对当时穿旗袍抹口红的女子是看不惯的。以我的经验看,相信他们这方面说的是真话。

我是1949年6月参加苏北干部建设学校学习的。当时我们住在泰州张家坝地主大院里。大院里住着大地主的亲戚。地主逃亡了,大约她是看家的。那姑娘当时20岁左右,白皙脸,整天穿着淡蓝的旗袍,有时淡淡涂着口红,对人带着微笑。现在看那姑娘还是美的,不知怎的,那时对那姑娘就是看不顺眼。我想解放战争前参加工作的干部,更是看不惯那种女子了。

三、建国初期人体审美观的意义

俄国早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指出“人们对美的概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无疑的在变化着。(《没有地址的信》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出版136页)同样,人体审美观也是在变化着。尽管是变化,但并不是不可以对历史上的人体审美观作出评价。否则美就变成无客观标准了。现在不少谈美文章,就犯有美无客观标准的毛病。

建国初期人体审美观是有着很大意义的,现分三点来谈。

第一、以劳动为美的审美观,在建国初期得到了充分体现。

以往阶级(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审美观,都带有剥削阶级的审美标记,建国初期的审美观,有着劳动的标记。在中国形貌审美观的发展史上,具有阶段性的意义。

第二、建国初期审美观是劳动者的审美观,从长远的角度看,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人类离不开体力劳动,因此以劳动为美的观点也就不会消失。马克思曾预言:“我们从那些由于劳动而变得粗黑的脸上看到全部人类的美。(转引自1957年第三期上《学习译丛》第48页)当然,以劳动为美的审美观随着劳动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

第三、肯定建国初期的人体审美观是有着现实意义的。

近年来,由于受我国内部或外部旧的审美观的影响,由于迎合广大城镇居民的趣味,由于片面追求利润,不少报刊上、广告上、年历上大量出现“弱不禁风”的美人画,有些书刊不考虑职业特点,片面宣传如何保持身腰苗条、皮肤白嫩,有些画家把劳动妇女画成“深闺小姐”,电影中塑造劳动妇女形象不突出劳动美,据说有的中学教师,把《红楼梦》第三回描写林黛玉病态的一段文学,在课堂上大加赞赏。这些宣传旧的审美观已经给现实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如鲁家松在《呼吁宣传劳动妇女的形态美》(1981年1月5日《解放日报》)一文中说:一些青年女职工害怕露天作业晒黑皮肤,害怕粗笨的机器使手指变粗,害怕大幅度的劳动动作使腰身变宽。他们心目中的美只有一个模式:身如柳、腰如蜂、肤如玉、指如葱。今天体力劳动岗位上的女青年工。比之五六十年代的女工,劳动素质已大大降低了。鲁同志谈的这种现象是应重视的。这说明审美教育未能跟上去,把美学理论只视为是研究反映美的现象,没有把理论变为改造影响现实的武器。文艺工作者应多注意表现劳动的形象美,美学理论肯定宣传建国初期人体审美观,帮助一些青年纠正自已的陈旧的审美观是有作用的。这是审美教育的任务。

第四、建国初期的形貌审美观是那个时期社会风气的反映。

建国初期,党风是好的,民风是好的,广大人民满怀革命豪情,当时的形貌审美观总的来说是朴素的、健康的。但是,毋庸讳言,由于当时国家刚从战争的废墟上诞生,物质匮乏,人体审美观难免有失简陋之处。那时的审美观深层次地反映着社会风气。

一九六三年初稿

一九八八年十月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