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办公家具公司:冬至养生 还需“三多三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0:12:24
冬至养生 还需“三多三少”
来源: 网络采集   发表时间: 2010-12-21   关键字: 健康 冬至 养生 节气 体质 饮食
12月22日是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表示寒冬到来,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长春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裴智梅教授介绍,从养生学来讲,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养生的重点要注意戒怒戒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合理用脑、养血固精、节欲保精、防止过度疲劳,同时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
冬至饮食应“三多三少”
冬至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气,因为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裴教授介绍,冬至也是人们养生的大好时机,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饮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吃温热的食物以保护脾肾。吃饭宜少量多餐。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中年是进补的最佳年龄
“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这一谚语流传已久,可见冬季进补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裴教授介绍,冬季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应讲究“养藏之道”。也就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人们进补应注意年龄,过早进补容易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过晚则可能错失良机。一般情况下,男性在40岁左右开始进补,女性则从 35岁左右开始。男子在40岁以前,精力旺盛,肌肉饱满,筋骨强健;40岁以后开始出现“肾气衰”现象;女子也是如此,35岁前身体健壮,35岁以后便开始精力不济,面部开始焦枯,头发开始脱落。而40岁也是人体健康状况发生改变的界限,比如动脉硬化等原发性心血管疾病多数是在40岁后开始出现症状,并逐渐加重等。而中医认为,中年人的脾胃运化功能优于老年,既能进补亦能受补。
冬季吃坚果可补肾
“坚果性味偏温热,在其他季节吃容易上火,而冬天则不存在这个问题。”裴教授介绍,坚果大多有补肾健脑、强心健体的作用,而冬季对应的是肾脏,所以冬季进补多吃坚果很有好处。冬季吃坚果还有御寒的作用,可增强体质,但应适量,且因人而异。核桃的营养价值较高,有补肾固精、润肺止咳、化痰定喘、顺气补血等功能,对肾虚、尿频、咳嗽等症有很好的疗效。常吃核桃能缓解疲劳和压力、防止细胞老化、健脑、增强记忆力、润肌肤、乌须发。但其含有较多脂肪,过多食用易影响消化。栗子有补肾壮阳、健脾和胃、活血止血的功能,其对人体的滋补功能,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中药材相媲美。常吃栗子还可防治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抗衰老等。因其含糖及淀粉较高,过于肥胖的人要少吃。榛子有调中、开胃、滋养气血、明目的作用,常吃可增强体质、抵抗疲劳、防止衰老、促进骨骼生长,有益于儿童的健康发育。杏仁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有止咳化痰、润肠通便的作用。杏仁有苦甜之分,苦杏仁有毒,不能生吃,入药多为煎剂。因杏仁有通便作用,所以消化功能差的人要少吃。常吃花生有养血补血、补脾润肺、滋润肌肤的效果。花生红衣有补脾胃之气,能达到养血止血的作用。但跌打淤肿、消化功能弱的中老年人、胆囊切除的人不宜吃花生。
冬季应节制性生活
“时值年终岁末,很多人都备受‘年根儿’的困扰,尤其是中年人。”裴教授提醒,建议人们此时应静神少虑,精神畅达乐观,注意合理用脑,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工作、学习之余多听音乐,心态年轻化,以振奋精神,增添生活乐趣;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节律;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句谚语“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足以说明冬季锻炼的重要性。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节制房事,避免因房事不节而劳倦内伤,损伤肾气。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充足,五脏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强,身体健壮则人能长寿。严格而有规律地节制性生活,是健康长寿的必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