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仑苏广告标题:九.不是为了自己的享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5:50:41

【原文】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1。曰:“彼哉彼哉!”

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2骈邑3三百,饭疏食,没齿4,无怨言。”

【译文】于是就有人问关于子产的问题。孔子说:“他是个宽厚慈爱的人。”

又有人问关于子西的问题。孔子说:“他呀,他呀……”

又有人问关于管仲的问题。孔子说:“他是个人才呀,他剥夺了伯氏的骈邑三百户的封地,但他吃的是粗粮,而终生没有怨言。”

【说明】孔子刚用郑国的例子来说明“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他的学生们便按捺不住好奇心,或问子产、或问子西、或问管仲。孔子便一一作了回答,就是对子西的问题孔子没有说。这是孔子的宽宏大量,从历史的记载上看,子西这个人实在不怎么样,故而孔子略过不说。孔子对子产的评价,在《公冶长》第十六节中,“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故而孔子在这里只赞扬“惠人也。”对管仲的评价在《八佾》第二十二节中孔子曾批评过,但在这里,孔子还是赞扬他。管仲制匡书,是孔子较为敬佩的事,《管书》有《大匡》、《中匡》、《小匡》三篇,所纪皆管仲辅相桓公时事(参看《子罕》第五节)。管仲之辅佐齐桓公实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改革,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管仲的对内、对外政策,将守旧与革新结合为一体,具有明显的两重性、过渡性。但他毕竟辅佐齐桓公,建立了霸业。这就是管仲的“忠焉,能勿诲乎?”对君主的忠诚。管仲还有一个优点,即本节所说的“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意思是说,管仲虽然剥夺了伯氏的骈邑三百户的封地,但管仲不是为了自己的享受,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管仲一生吃的是粗粮,而终生没有怨言,虽然他“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有逾礼的地方,但他的生活还是比较简朴的。

以上孔子对管仲和子产的评价,也是旨在说明“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这个问题。

——————————————————

【注释】1.子西:楚国的大夫,名申,字子西。

2.伯氏:齐国的大夫。

3.骈邑:齐国的一个地名。

4.没齿:古人用直到没有牙齿来形容人的终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