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班纳童装品牌故事:科学实验室:守护生命(一)——避震场所(视频)(相关链接科学实验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05:46:14
科学实验室:守护生命(一)——避震场所
',1)">
【强荐!地震躲哪儿最安全?】
今天是5月12日,这个日子我想大家都会记得它的特殊性。在2008年的5月12日,一场汶川的大地震震惊了国人乃至世界,之后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以及发生在最近的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这些无疑让我们看到了地震的破坏力。地震让我们失去了许多,也更让我们知道生命是来之不易的,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为此,我们从今天开始专门制作了一系列名为《守护生命》的特别节目,给大家讲讲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如何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讲讲我们在灾难前,除了乐观的面对,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抓住一线生机。
守护生命----避震场所“在外不在里”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级地震;之后我国青海玉树、云南盈江以及日本都相继发生了大地震。地震是最令人类恐惧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面的强震往往会给我们的城市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当地震来临的时候,您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跑出房屋?还是找个地方躲起来?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专家告诉我们,其实科学地避难会使生存的机率大大提升……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冯锐:“当地震的时候,其实我们有一个原则,要脱离建筑物。”
“在外不在里”是地震时选择安全避难场所的关键原则。也就是说,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在户外,就可以减少被房板、家具、砖块砸伤的机率。地震中遇难的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被困在房屋里,而坍塌的建筑材料就变成了致命的利器。
不过,只是站在屋外是远远不够的,地震发生时户外绝对不能去的地方有哪些?置身于室外又如何寻找到生存几率最大的地方呢?
在地震的时候,户外往往也是危机四伏……比如:楼群中、玻璃建筑下、广告牌旁以及高压线电线杆附近等等,都是我们一定要远离的!
那么,地震发生的危急时刻,如何找到安全地带呢?地震专家有个非常简单的原则——“有树不用跑”……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冯锐:“有树不用跑,找有大树的地方,有树的地方大多会避开广告牌电线,而且我们在过去的工作中发现,地震过后树都是完好的,所以找个大树抱着是比较好的方法。”
如果您发现身边没有树木,找辆车避难也是不错的方法,但是决不是坐进车里,而是像这样蹲在车的旁边,不过一定要选对了位置……
记者:“要蹲在车头旁边,原因就是这里有发动机,周围建筑倒下的墙体不会将它压瘪,而车身部位和车尾部位都是空的,所以当墙压过来的时候空间就会压没,也就行不成生命三角区了。”
所谓“生命三角区”其实就是在地震的时候,可以给人提供相对安全的一个三角形空间。当墙体倒塌的时候,由于有汽车的存在,墙体和地面就被架出了一个三角形空间,人躲在里面就会减少被石板砸中的几率。这样的三角形空间,被称作“生命三角区”。
在面临危难和死亡的威胁的时刻,人往往就是靠着一个信念、一点希望和一个乐观的心态,最终坚持了下来……当然还有一个要素也不能少,那就是一定要有科学的常识。地震的发生,往往是非常突然的,身处室内的人根本无法跑到户外,而且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这就意味着,往外跑将更危险!地震专家发现:在地震中遇难的人中,绝大部分都是选错了躲避的地方……
守护生命---避震场所“靠外不靠里”
2011年3月10日,我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一个12岁的女孩子在地震发生的时刻恰巧在厕所中,但当她被救出时——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当地震来临时,绝大多数人选择躲在厕所、厨房、桌子下面。原因就是,空间小,楼板不容易塌,而且有水源;厨房同样也是空间小,除了水还有吃的,可以维持基本生命需要;而躲到桌子下的原因是,桌子可以为身体挡住掉落下的硬物,也是相对安全的避难场所,那么这些地方是不是真的安全呢?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冯锐:“躲桌子下面那是过去的方法,那时候都是平房,房子什么建的,桌子都是实木的禁得住。现在可不行,水泥板,这桌子一砸就塌了。在地震后我们勘查现场,没看见一张好的桌子。”
地震引起的晃动是横向的,所以发生大地震的时候,毁灭性的灾害实际上是楼板错位而造成的坍塌。七十年代时,大部分百姓住的都是平房,地震时瓦砾掉落,砖墙倒塌,桌子下相对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现今的城市,房屋的建筑材料早已变成钢筋水泥,桌子的支撑力是绝对不可能支住水泥板的,所以躲在桌子下是绝对不安全的。
既然桌子下不再是安全的了,那么空间小、房板可以相互支撑住的厕所,是否就是屋内最佳的避难场所?不过,专家说,不是什么样的厕所都安全,要看它是否符合“靠外不靠里”的原则。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冯锐:“靠外不靠里就是你在的地方最好靠近外墙,现在的建筑,厕所往往都在屋子里的,最不好的位置。”
的确,现在很多人家的厕所都是没有窗户,从整层楼的户型图来看,厕所往往位于楼层的中间,这就又违反了我们的一个避难原则“靠外不靠里”。一旦发生地震,躲在这种格局的厕所里的人,很难被发现,救援难度就会加大,生存机率也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只有这样的厕所,有窗户,位置靠近楼的外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明卫”,而且墙体还都得是承重墙,这样的厕所才可以在地震时用来避难。
不过专家也说了,所谓“靠外不靠里”指的是待在靠近外墙的屋子,可绝不是下面这两种情况……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冯锐:“外墙最容易倒,阳台最先倒。”
“靠外不靠里”其实是为了在房屋倒塌后更容易被营救,当楼板倒塌后,房屋变成一片废墟,如果处于房子中间的人,营救起来就会变得相当困难了。
七十年代以前建的房子大多数厕所都是有窗户的,所以那时候避震的方法是最好躲在厕所,一旦发生地震,厕所不容易塌不说,还有水源,最重要的是有窗户就靠近外墙,所以营救起来非常容易。不过,避震的知识其实也是在随时代的变化而更新的,只有科学地掌握才能给生命赢来更多的机会。看到这有些观众可能会说了,按照刚才说的靠外不靠里的原则,厨房应该是最适合避震的场所,既有窗户还有食物和水,那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在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九天,搜救人员从宫城县一栋倒塌的民房中救出两名幸存者,这两名幸存者是一名80岁的老妇和她16岁的孙子。据报道,发生地震时两人都在厨房里,地震后靠吃冰箱里的酸奶等食物度过了9天时间。看了这则新闻,恐怕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地震的时候躲进厨房更安全,毕竟那里有吃有喝,一旦被困,可以靠它们来维持生命。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守护生命----避震场所安全“近水不近火”
记者:“您瞧这厨房里,除了有水以外有蔬菜还有粮食,这还有方便面。”
而且厨房由于面积小,所以楼板不会完全倒塌。再加上身边又有这些食物和水,躲在里面就相对会安全些。最重要的是它符合之前我们说的一个避震场所选择的原则——靠外不靠里。几乎所有的厨房都是有窗户的,也就是说,躲在厨房里,人就更靠近房子的外墙,这样一旦被困就非常容易得到营救。
不过面对这些优势,地震学的专家却说地震时能在厨房里幸存下来,那其实是非常幸运的,因为那里实际上非常危险……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冯锐:“有个原则,近水不近火,厨房有煤气,地震会使煤气泄漏,引发火灾或爆炸。”
所谓近水不近火的原则,就是地震的时候要躲在水源多的地方,这一点厨房确实是具备的;但是避震的时候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远离有火的设施,而厨房里却有煤气……所以专家说了光是这一项——煤气,就绝对不能躲在里面,因为它带来的后果很可能是毁灭性的。大量事实证明:煤气给人带来的危害往往比地震更加迅速和致命。所以室内避难一定要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近水不近火。
面对地震,面对形态各异的居室家具,面对身边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选择安全避难的原则其实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很多过去认为安全的地方,在现今社会已经有安全隐患了。那么,如今我们该如何在地震时寻找安全的容身之地呢?地震专家总结了几十年的经验,总结了三个原则:一是在外不在里;三是靠外不靠里;而三是近水不近火。
人在危难中、在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也许就是靠着一个信念的引导坚持到了最后,凭着心中的一点乐观的心态,就找到了生的希望……当地震突发时,逃生恐怕是每个人的一个反应。要知道,危急时刻,能够幸存下来往往和瞬间的行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下一集我们将继续和您讲述如何抓住千钧一发的生机。

科学实验室:热天的烦心事——你的颈椎还好吗?
科学实验室:热天里的烦心事——室内如何变凉快?
科学实验室:热天里的烦心事——心脏病突发那一刻
科学实验室:热天里的烦心事——防范心血管病
科学实验室:热天里的烦心事——当心!“夏打盹”
科学实验室:热天里的烦心事——控制血压降压操
科学实验室:《胡椒粉——“调”出健康来》
科学实验室:《流行偏方的神奇功效大揭秘》 健康吃杂粮-吃豆降血压
科学实验室:《流行偏方的神奇功效大揭秘》 健康吃杂粮——巧吃杂粮粉
科学实验室:《流行偏方的神奇功效大揭秘》 如何吃好山野菜
科学实验室:《流行偏方的神奇功效大揭秘》 男女通用的食疗佳品—花粉!
科学实验室:《流行偏方的神奇功效大揭秘》揭秘安神柏树籽
科学实验室:纳豆真能缓解血栓吗?
科学实验室:消暑开胃吃“山药”
科学实验室:冬病夏治三伏贴
《科学实验室》 如何清除体内湿毒
《科学实验室》 人身上的“去火点”(鲁兆麟教授)按摩巧去火
科学实验室:以形补形的水果
科学实验室:养对“花”摆对“草”
科学实验室:夏天美食记——鸡蛋大调查
科学实验室:糖尿病人的健康食谱
科学实验室:守护生命(一)——避震场所
科学实验室:守护生命(二)——千钧一发的生机
科学实验室:守护生命(三)——室内生命三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