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衣品牌:疲态毕露的中国互联网 巨大危机正在悄悄临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0:57:52
疲态毕露的中国互联网 巨大危机正在悄悄临近 


来源:财经时报 


  尽管第一个冲出起跑线,但很快,中国的刘翔就被古巴小将罗伯斯赶超了——这是发生在2007年德国斯图加特室内赛上的真实一幕。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互联网领域。由于后劲乏力,中国互联网在耗光了最初的激情后,也在开始全面减速。这个曾与美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的新兴产业,在经过短暂十年的竞跑后,已经疲态毕露,而与对手的距离也渐奔渐远。 

  从表面看,国内互联网还是一片繁荣:网民数量达1.37亿,超过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互联网经济(包括电子商务、游戏、语音IP、搜索、网上银行等)总量接近5000亿元人民币,占中国经济总量的5%;而网站数量之多,也在十年前无法想像…… 

  但一个产业的衰变,已于无数的细节之处露出了端倪。在种种貌似繁荣的景象之下,巨大的危机正在悄悄临近。 

  利润大滑坡 

  全球Alexa最新TOP500排名中,中国网站数量已突破83家。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这一数字还有望不断攀升。 

  而与这一势头形成极大反差的是,除了百度、腾讯等少数网站外,国内绝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的盈利能力却在不断下降。 

  许多老牌互联网公司最近三年的财报数字无疑是个佐证。 

  从2004年至2006年,新浪公司的净营收均在2亿美元左右徘徊,分别为2亿美元、1.936亿美元、2.129亿美元。 

  “后劲乏力”这一词汇也可以用在搜狐身上。从2004年至2006年,搜狐公司的净营收分别为1.032亿、1.083亿美元、1.342亿美元,但其净利润则分别3560万美元、2980万美元、2590万美元。而且由于博客、视频等新业务盈利无望,这种业绩上升而利润下滑的趋势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变。 

  近年异军突起的网易公司和盛大公司,由于在网络游戏领域面临的激烈竞争,其最新财报也同样表现得不如人意。 

  由于受到信产部和中移动两方的联手压制,国内纯SP概念的互联网公司更是哀鸿遍野。在2月发布的多家公司财报中,TOM、空中网、掌上灵通、华友世纪等公司业绩不增反降。 

  而且,由于核心业务受制于运营商,他们的长期发展也不为投资市场看好。 

  再让我们反观国外的老牌互联网企业:在过去两年间,即使面对Google等巨头咄咄逼人的攻势,雅虎公司依然通过各种创新业务获得了业绩增长。其营收从 2005年的52.58亿美元增至64.26亿美元,净利润也由8.86亿美元增至10.11亿美元;eBay的净营收由46亿美元增至60亿美元,净利润则比2005年增长4%至11亿美元。就是最不被人看好的AOL,也很大程度上帮助时代华纳创造了利润翻番的好成绩。 

  当然更不用说连续创造神话的Google公司。2006年第四季净利润达10.3亿美元,远超上一季度的7.33亿美元。可以说,Google依然在持续创造神话。 

  这些对比总是让人变得困惑:中国互联网公司怎么了?为何当年带领中国互联网走出盈利困境的三大门户网站,也同样遇到了后劲不足的烦恼?中外差距为何拉大?这到底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是夜晚来临前的黄昏? 

 畸形的新兴力量 

  如果说各大互联网公司已是“江郎才尽”,都在吃老本,难有更大突破,那么,代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新兴网站,是否有希望取而代之?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实际上,比起大公司,国内数量众多的Web2.0网站的日子更为艰难。在新一轮的互联网泡沫浪潮中,拥有多年积累的大公司也许能幸免于难,甚至还可以适度扩张,而这些新兴的网站们却似乎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最能代表Web2.0当初的“中国力量”的猫扑,在多次裁员之后,已经与上市梦想渐行渐远。 

  随着视频热潮涌起,国内类似YOUTUBE的视频分享网站一夜之间也超过了500家,然而,即使是最有财力的网站,也只能在日复一日的烧钱运动中苦苦煎熬,看不到多少盈利的希望。 

  昔日辉煌一时的博客网站,更是沦落至门庭冷落。由于各大门户网站的杀入,这些最初普及博客概念的专业运营商们已经成为炮灰。 

  被媒体吹捧为“80后新贵”的高燃,在风光一时的草根创业历程中,也被资本的力量拉下马背,成为对互联网浮躁气息的一个小小注解。 

  “中国互联网产业几乎没有蓝海,只有红海。”千橡集团董事长陈一舟的一声叹息,几乎道出了所有Web2.0创业者的共同心声: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众多新兴网站都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网站跟进是把这些新兴网站逼上了悬崖。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两个不同时代中找出差距:在上世纪末几乎一无所有的互联网初期,一些国内互联网公司达到了海外上市的目标,并在多年的坚持下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道路,艰难实现了盈利的梦想。 

  1999年中国网民数量仅有210万,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物流等难题难以解决,商业模式也几乎无从说起。而现在,网民数量是当年的50倍,互联网难题早已迎刃而解,融资规模也是大大超过以前的规模,可以说,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但遗憾的是,虽然先天条件不错,众多后来者却无法超越前人。除百度外,新兴互联网公司在过去两年无一海外上市。倒是与传统行业关系密切的分众、如家、新东方取代了传统意义的互联网公司。这是互联网的悲哀,还是互联网的必然轨迹? 

  观察者的声音 

  “以前我很骄傲,没有政府支持,没有银行贷款,中国互联网发展起来了。而现在,什么都有了,却不再是我认识的那个互联网了。”近日,互联网资深人士谢文向《财经时报》表示。此前在很多场合,他也表示了对中国互联网的失望之情。 

  谢文认为,在互联网的第一轮竞争中(从1995年至2003年),中国互联网并不比美国逊色,无论是创新力度,还是影响,还是创造的SP、游戏、电子商务等模式,中国几乎都走在全球的前面。而现在,中美差距却被无限拉大。 

  在谢文看来,除了百度、腾讯、携程等少数互联网公司还相对健康外,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目前都在陷入困境。“严格来说,中国甚至没一家真正的、有创新精神、朝气蓬勃的互联网公司。” 

  他还指出,互联网作为数百年一遇的新工业革命,目前仅发展十余年,更多创新还没有挖掘出来。那些指责互联网缺乏“蓝海”的说法显然过于短视。 

  互联网分析师吕伯望也有同样的感受。 

  “我从1997年就开始上网,我知道互联网本来不是现在这样的。”吕伯望评价说,“现在很少有能沉下心做事的公司,大家都在追逐短平快,指望一夜暴富。” 

  但吕伯望也认为,互联网的技术变幻依然远远超过其他行业。而且各个技术领域的融合之处,也可能产生无穷变数,从而使大量新兴网站创造出新的神话。“前提是,要脚踏实地,改变现在的浮躁心态。” 

驳《中国互联网 巨大危机正在悄悄临近》
by 音京 [秀才]

第一批:不懂得互联网的历史
什么时候中国互联网“曾与美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从来就属于百米短跑落后50米的水平。
看看比尔盖茨的传记,人家80年代就沉迷于类似telnet的电脑终端了,中国90年代才刚刚接入。在国外留学的诸位应该没有太为网络的速度烦恼过吧(连接国内网站除外),国内现在仍然是个大问题。这怎么能叫“一条起跑线”?文章的前提假设都是错的,结论自然不牢靠。 

第二批:把落后的时间差说成是“优势”
中国“除了百度、腾讯等少数网站外,国内绝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的盈利能力却在不断下降”。
这个现象描述本身是正确的,用于作为证据也是对的,但是推理是错误的
现在互联网公司盈利减少,是泡沫即将崩塌的前兆。对于这点,是正确的。但是中国互联网的泡沫还没来得及堆起来,美国就发生了严重的互联网泡沫粉碎的危机。所以说此次“危机”的到来,实质只是在补美国人上过而我们没有上过的课而已。所以,称作“危机”属于耸人听闻,不会那么严重,因为大有前车之鉴,大家都不傻。 

第三批:中国互联网从来就是问题多多
“1999年中国网民数量仅有210万,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物流等难题难以解决,商业模式也几乎无从说起。而现在,网民数量是当年的50倍,互联网难题早已迎刃而解,融资规模也是大大超过以前的规模,可以说,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中国的电子商务问题解决了吗?根本没有,从来没有!支付问题上,存在安全风险。交易问题上,存在信用风险。只有物流比较好,因为邮政衰退,垄断不再,所以效率效益都在增长。现在如果发生“危机”,也只是以前积累问题的一次释放而已。
中国互联网不但没有“前所未有”的大好过,实质一直被流氓插件、病毒木马、黑客所“强奸”着。现在有危机,不应该警惕,应该热烈欢迎才对。有了崩溃的危险,才能焕发生机,找到真正的机会。 

第四批:自相矛盾
“比起大公司,国内数量众多的Web2.0网站的日子更为艰难”
这句话本身不错。还是一样,如果用来证明本文的主题,就大错特错了。
第一,web2.0本身不是技术,因此不能上升到“创新”的高度。“web2.0”实际上是美国商人为了推销自己没有实质技术根基的创意而人为创造的一个技术词汇。Web2.0的发明权属于美国,中国人只有抄袭权,不具有著作权。这怎么能作为“中国互联网的创新”而堂而皇之的作为论据呢? 

第五批:惺惺作态
“中国互联网产业几乎没有蓝海,只有红海。”
“以前我很骄傲,没有政府支持,没有银行贷款,中国互联网发展起来了。而现在,什么都有了,却不再是我认识的那个互联网了。”
“我从1997年就开始上网,我知道互联网本来不是现在这样的。”吕伯望评价说,“现在很少有能沉下心做事的公司,大家都在追逐短平快,指望一夜暴富。”
失败者,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中国互联网有的是赚钱的机会,就是普通百姓无法利用,更不用说创造什么了。 

--------------------------------------------
当然,本文也不是没有正确观点,列举如下:
1,“由于核心业务受制于运营商,他们的长期发展也不为投资市场看好”
太对了。中国互联网不但受制于运营商,同时也受制于美国人一手制造的“先天不公平”。
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互联网的底层:
1-A 真IP地址严重不足:美国某大企业的真IP拥有量就跟中国全国拥有量差不多。不知道有没有人计算过中国人均IP数,虽然我没算过,但估计应该是世界倒数第一。你说中国就是人多?错了,如果算算人均国土面积,日本绝对比中国少,但是日本从来就没缺少过“IP地”。 

1-B 域名解析完全没有主权:
这个前一阵子报道过。中国域名解析,需要到美国“报到”!都说中国互联网慢,不说硬件,软件上也是问题成堆。 

2,“严格来说,中国甚至没一家真正的、有创新精神、朝气蓬勃的互联网公司。”
太对了。中国不可能诞生GOOGLE,GOOGLE天生不属于中国。但中国已经,并可能会高唱“谷歌”。所以,绝对不是人的问题,不要责备公司,因为任何公司的关键都是人。问题归根结底,出在垄断的封闭体制。 

3,“前提是,要脚踏实地,改变现在的浮躁心态。”
这句话只对了一半。中国互联网如果不着急赚钱,永远不会有发展。打牌赌博的时候,玩“假”的我总能赢,一“动真的”,我就肯定输。这其中的差距,很大。
----------------------------- 

“破”了半天,需要“立” 

1,中国互联网需要危机,需要刷洗
2,技术层面上,中国互联网的希望在于IPV6的主动权
3,我能看到的互联网企业级盈利重点,在于网游。 

这些都是大题目。今天,就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