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报废车补贴:“1+2+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运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6:03:40
“1+2+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运用河 南 桑晓东#TRS_AUTOADD_1300345350967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00345350967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00345350967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00345350967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00345350967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摘要:“1+2+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为三个环节:“检查巩固旧知识→教师传授新知识→学生自主掌握新知识”。在课堂时间分配上,“检查巩固旧知识”占10分钟,“教师传授新知识”占20分钟,“学生自主掌握新知识”占10分钟,简称“1+2+1”教学模式。“1+2+1”教学模式试图在课堂教学中减轻高中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把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限定在课堂时间内完成。该模式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理念、学生自主学习思想。

 

关键词:减轻高中学生课业负担;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素质教育;自主学习理念

 

2007年,笔者负责申报了省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减轻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经过一年的努力,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1+2+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之后我们课题组成员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并在运用的基础上加入修正,使该模式更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1+2+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把课堂教学的时段进行重新整合,把1节课分成3个时段,形成3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是:检查巩固旧知识→教师传授新知识→学生自主掌握新知识

 

在课堂时间分配上,“检查巩固旧知识”占10分钟,“教师传授新知识”占20分钟, “学生自主掌握新知识”占10分钟,简称“1+2+1”课堂教学模式。在“1+2+1”课堂教学模式中,“检查巩固旧知识”是课堂教学的衔接,“传授新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学生自主掌握新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一、“1+2+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操作模式

 

“1+2+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重视教学效果,摈弃“满堂灌”,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减轻高中学生课业负担,尽量在课堂上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把业余时间还原给学生。该模式发展三个环节:(1)拉长巩固旧知识时间;(2)缩短传授新知识时间;(3)延长课堂学生自主支配时间。“1+2+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即时性、针对性和自主性三大原则。即时性反映在巩固旧知识环节,当堂默写,现场点评,综合检测,查漏补缺;针对性反应在传授新知识环节,梳理知识,解析疑难,抓住重点,言简意赅;自主性反映在学生自主支配环节,自学为主,宏观调控,个别辅导,教学相长。

 

(一)拉长课堂巩固旧知识的时间。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情况。操作办法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示默写和纸张默写。具体操作是教师先挑选4名学生到黑板前进行演示默写,其他学生在专用默写本上默写。对挑到黑板前默写的4名学生,教师应抽出课前精心准备好的前一节课堂内容提炼出的4个不重复的问题,根据4名同学的学习程度,进行分配,一人一题,进行默写,时间限定为5分钟左右。其他学生和这四个学生同步进行默写,但每个人要选择1~2个问题默写。时间也是5分钟左右,以演示最后一名学生结束的时间为准。然后教师让个别学生或所有学生或师生共同逐次点评演示学生的默写情况。点评分3个方面:①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完整性。重点看知识点表述是否准确、完整;有没有错字、别字。②回答问题的逻辑性。知识点是否排列有序、合理,思维是否严密。罗列知识点是否用阿拉伯数字排列等。③字体是否规范、字迹是否清楚、字体大小是否得当等。对没有演示学生的默写检查,教师应不定期抽查默写情况,可让科代表收交部分或全部学生的专用默写本,教师要进行批阅,写出批语。教师在挑选学生演示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普遍性原则。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演板。演示不仅是教师检查学生旧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更是学生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机会。②不均衡性原则。对尖子生、边沿生、后进生,教师要有所选择,在普遍性原则的前提下,也要有倾斜。尖子生,重点练;边沿生,反复练;后进生,适当练。③差异性原则。教师可让不同程度的4名学生,编为一组,同台竞技,相互激励。但教师一定要分配好题目,要让不同的学生默写不同难度的题目,使程度好的学生感到题目不容易,使程度差的学生感到题目不很难,使中等程度的学生感到题目难易适中。④激励性原则。对默写效果好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表扬。比如默写全对的学生,教师要从整体性上表扬;对局部方面默写好的学生,教师要从局部方面表扬;对默写效果差的学生,教师要从心理素质方面进行适当鼓励。教师也可以制定惩戒方法,对默写不好的学生,要适当进行补默,但尽量放在课堂上,不要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二)缩短课堂传授新知识时间。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改革,是对“满堂灌”教学的彻底否定。它是 “1+2+1”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缩短课堂传授新知识的时间,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考验。它要求教师在不降低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并适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发挥自己的潜能,来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操作办法是教师先总括讲授内容,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观念;然后梳理章节知识,弄清知识脉络,理顺逻辑关系,分析内在联系;最后解析疑难,把握重点,讲清难点,舍弃易点。传统教学,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时,对教材没有取舍,过低估计学生,没有发挥学生的潜能,由教师一个人来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忽视了学生的作用。新课改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思路,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通过精讲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教师的“教”为了什么?实质上,教师的“教”不就是让学生“会”吗?反思一下,学生学会的途径只有一个吗?当然不是。教师的“教”只能作为一个重要途径,而不是唯一途径。通过实践,缩短课堂传授新知识的时间,教师是能够完成这个目标的。但教师必须做到:(1)精心备课。①要分析好教材,理顺课本知识脉络。②抓好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③要写好教案,学会取舍,分清主次,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④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⑤加强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对疑难问题,解决在备课中,并通过讨论,统一授课思路。(2)认真授课。①在授课中,思路要清晰,思维要严密。不能漫天无地,放马由缰。②对基础知识,可简单讲解,一笔带过,也可交学生解决。③对重点难点问题,教师要详细讲解,甚至要反复强调。④在授课过程中,语言要精练,语速要适中,发音要规范。要始终围绕一个中心,贯彻一个目的,把握一个关键。“一个中心”就是讲清思路;“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一个关键”就是重点突破。

 

(三)延长课堂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延长课堂学生自主时间,就是减轻高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这是新课改理念下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表面上看,延长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只是课堂时间的重新分配;实际上,却是一种教学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在学生自主支配的10分钟内,学生可以消化新知识,理顺新知识的脉络,提升和运用新知识。具体操作办法是教师宏观调控,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个别辅导,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这10分钟内,从课堂的主角变为配角,学生从配角变为主角。教师所要做的是为学生解答疑难,帮助学生完成课堂教学的新任务。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以从事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比如师生讨论、学生之间讨论、学生自习、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等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由的思维打开了,学习的空间相对扩大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在课堂教学学生自主时间内,教师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学生自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说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课堂的一切。通过我们的实践,我们得出,延长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有以下几点作用:①当堂解决学习问题,学生不留学习疑问;②节省课余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③促进师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④发现更多学习问题,促进教学相长;⑤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⑥学生学习气氛轻松,心理负担相对减轻。

 

二、运用“1+2+1”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时间的科学分配。“1+2+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三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实践性。“检查巩固旧知识”占10分钟,过短达不到检测的目的,过长就不能完成后面两个教学环节。“教师传授新知识”占20分钟,主要是为了完成新知识传授的三大任务:总括知识、梳理知识、重难点知识的解析。总括知识3—5分钟;梳理知识10分钟;重难点知识的解析3—5分钟。如果教师讲授太多,学生就没有思考的余地,最后一个环节就失去了意义。 “学生自主掌握新知识” 占10分钟,学生可以进行思考、讨论、提问、归纳、梳理、延伸。老师在这10分钟内可以解决传授新知识的疑难问题。

 

(二)三大原则的鲜明体现。三大原则就是即时性、针对性和自主性。“1+2+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三个环节分别体现出即时性、针对性和自主性。“检查巩固旧知识”中的个别演示和集体默写,在限定的时间内必须进行即时反馈,否则起不到预期目的。“教师传授新知识”不能像过去面面俱到,必须突出主次,有所舍弃,“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和讲课时必须有针对性,摸清所教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不能无目的的讲解。“学生自主掌握新知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环节的合理衔接。“1+2+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复合式教学模式,它融合了“反馈教学模式”、“训练教学模式”、“讲授教学模式”、“目标教学模式”以及“自主教学模式”和“合作教学模式”等等。它体现的不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师在运用时必须注意三个教学环节的合理衔接,也就是把握好过渡。这种衔接是知识的合理衔接、思维的合理衔接和语言的合理衔接。

 

(四)操作过程的规范使用。在运用“1+2+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时,操作过程要规范,从时间到各个环节的每一步骤都要规范操作,不能随意延长个别教学环节的时间,也不能随意改变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

 

当然,我们在强调课堂教学模式方法重要的同时,也有充分认识模式方法的局限性。我们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是为了有利于课堂教学,凡有利于课堂教学就不必固守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查有梁教授在《课堂模式论》中指出:“教学有模,但无定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这就是最好的模式。”此乃模式论的至理名言。

 

三、“1+2+1”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过程

 

“1+2+1”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探索过程。我们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

 

(一)从课外巩固旧知识到课堂巩固旧知识的探索与实践。在每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历中,都有一个逐步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过程。这是一个教师的立足之本,也是学校领导考查一个教师能否胜任教学工作的重要标准。学生的成绩从何而来?教是一方面,督促学生学习是重要手段。怎么督促学生学习呢?检查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我们历史组在这方面,曾经走过了一段弯路。从前,我们总是把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放在课外时间。抽查学生背书,找学生默写,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办公室里挤满了等待检查的学生。早饭时间被挤占了,午休时间被挤占了,晚饭时间被挤占了。老师累得连休息的时间也没有,学生更是怨声载道,且同一个教学班的各科教师不满,说挤占了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时间。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提高上去了,但教师付出的时间太多,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对我们所教的课程日益不满,师生矛盾激化。怎样既能检查学生掌握旧知识的情况,又不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呢?这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能否把这个时间放在课堂上呢?历史教研组反复讨论,多次争辩,结论是压缩课堂教学时间。然后展开试验,先让个别学生到黑板前演板,之后进行评讲。缺点是大多数学生的课堂时间浪费了。之后改为学生集体默写,学生的课堂时间充分利用了,但缺点是不能立即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最后,经过取长补短,过渡到抽个别学生到黑板前演板,多数学生在专用默写本上默写,教师对演示学生的默写情况进行评讲。时间也逐步稳定在10分钟作用。大致是默写5分钟,评讲5分钟。

 

(二)从集体备课到编写集体教案到浓缩课堂教学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历史组有一个好传统,就是上下团结,老中青相结合,老教师的传帮带做的比较好,关系比较融洽。早在2001年我们就开始加强集体备课,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集体教案。集体教案,囊括了1~3年级所有教学阶段的历史课程,并逐年修订。集体教案的编写,大大缩短了年轻教师的成长时间,减少了多数教师重复性备课的时间,教学效率大大提升。我们的集体教案,不同于公开出版的优秀教案。它分三个部分:第一是知识的梳理,详细分析教材,罗列知识结构,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第二是疑难解析,把教材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逐个找出,详加解释。第三是习题的解答。后来我们又对集体教案进行修改,增加高三知识小专题,下放到高一、高二学习;并把高考考试大纲放在每一册的最前面,把近四年的高考试题放在书后,直接与高考接轨。后又增加精选的练习内容,供授课选用。由于我们编写的集体教案实用性强,效果明显,被学生发现后要求编印。这样,教师和学生都有了统一的授课内容,教师板书的时间节省了,学生记笔记的时间节省了,课堂时间被节省下来了。很多学生一看就懂的内容不用多讲了,重点难点问题学生找到解决的捷径了。师生课堂时间精简了,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也可以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了。

 

(三)从教师挤占学生自习到增加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大多采用延长授课时间、挤占学生自习的办法提升自己所担学科的成绩。这种做法,在教学实践中,确实有一定的成效。但其危害也是显著的:①额外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②导致学生各科成绩发展不平衡;③打乱学生整体学习计划,从长远看,又制约学生总成绩的提高;④导致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⑤学生厌学情绪加大,学习积极性减退;⑥违背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为此我们课题组专门进行了两次抽样调查,一是让学生总结高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二是让学生畅想理想的高中生活。通过调查得知,学生对课业负担过重深恶痛绝,对负担过重造成的危害分析得入木三分。学生在畅想理想的高中生活中,强烈要求增加课外活动时间,减少文化课课程节数,开设实践课,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这些都与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不谋而合。我们课题组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走访专家,最后得出结论:首先,不挤占学生自习。提出“不占学生自习从我做起”的口号,缩短授课时间,布置适量作业,还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其次,在授课环节上做文章,对讲授内容大胆取舍,详略有别,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决不“满堂灌”,合理使用课堂时间。学习洋思中学的经验,浓缩教授内容。由于教学理念的改变,授课时间逐渐减少,留给学生的自主时间逐渐增多。最后,课题组教师互相交流,反复讨论,一致认为,留10分钟课堂时间给学生是可以做到的。给学生10分钟,让学生在课堂解决疑难,掌握新知识,并适当加以强化和运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萌发了,学习的效率比以前不降反升了。

 

四、“1+2+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成果与推广

 

自2007年推出“1+2+1”课堂教学模式后,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和修订,该模式在操作性、实用性和规范性方面越来越成熟,并根据各个老师自身的特点适当调整,在成熟的同时还加入了个性化的元素。特别是2008年后,随着高中新课程的改革,教材容量的扩大,该模式的前景更加广阔。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大力宣传、推动新教学模式的推广运用。他们首先号召其他学科组到历史组听课、观摩、交流和学习;然后在文综学科组推广运用。

 

自历史组采用“1+2+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以来,取得了以下几点成果:

 

(1)教师的业务素质大大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提升了。

 

(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厌学情绪日益减少,自主学习的风气逐渐形成。

 

(3)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各种考试中历史成绩名列前茅。

 

(该论文获2008年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论文类)1等奖,并被吸收到《2009河南教育年鉴》。)

 

作者简介:桑晓东,中学高级历史教师,河南省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许昌市首届专家型教师。曾负责承担两项河南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减轻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研究》和《如何构建高中和谐师生关系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