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微信推送文案:江小鹣——活跃于民国上层社会的早期雕塑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2:50:43
江小鹣(1894—1939),又名江新(见插图)。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在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中,江小鹣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人物之一。美术史上多把李金发视为“中国雕塑界之泰斗”[1],但是如果排除李金发的中国象征主义“第一诗人”以及杭州国立艺专第一届雕塑系主任的身份,仅从雕塑创作角度考虑的话,笔者认为:江小鹣的地位要高于李金发。江小鹣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雕塑界之泰斗”。之所以提出这一观点,我是从三个角度考虑的。其一,从时间上来看,1915年江小鹣便从巴黎学成回国,后应刘海粟聘请,担任上海美专绘画、雕塑教授。而李金发的回国时间是在1925年。其二,不同于李金发把“雕塑”视为“一切皆是供人订造的商品”,江小鹣对雕塑的态度是慎重的。基于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江小鹣在西方雕塑的“民族化”问题上有一定的贡献。其三,从作品的艺术成就及其公共影响力来讲,江小鹣的作品丝毫不弱于李金发,并有过之。江小鹣游走于上层社会,交际殊阔,得到诸多政界要人(比如行政院院长谭延闿,“云南王”龙云)和经济界名人(比如哈同)的提携和赞助,与文化界(比如徐志摩、邵洵美、陈散原、陈师增、陈小蝶、钱瘦铁、吴湖帆、刘海粟、张大千、张善孖、黄宾虹等)关系密切,这使他得到许多重要的雕塑创作机会(比如国民政府上海市政府广场上的孙中山像)。建国后,江小鹣在美术史上的“被忽略”,和他的这种“上层社会”身份不无关系(他在昆明的陵墓原来邻近聂耳墓,50年代遭夷平,其所造铜像多毁于50年代初)。
我将从两方面展开这一部分的书写:一方面关注江小鹣的传统文化素养,从而为理解江小鹣的作品提供一个前提和平台;另一方面关注江小鹣在雕塑创作方面所取得成就,并将其和江小鹣的社会交往相联接,以便读者了解民国雕塑得以生存的客观环境。
(一)
江小鹣的父亲江标(1860—1899)是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授翰林。1889至1895年在北京,曾入同文馆学习治史,并出访日本。1895年江标参与北京强学会,是维新运动的重要人物。1895至1897年,江标回湖南担任湖南学政,当时的湖南巡抚是陈宝箴。江标创办《湘学报》,积极支持陈宝箴实行新政。在此期间,江标收谭延闿为徒(1895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江标被革职,藏于上海日租界,不久病死。江标在老家江苏甪直建有“灵鹣阁”。是江标的藏书楼、聚宝斋。其本人工小篆(见插图)、能刻画金石,善作山水。因为江标精于鉴赏并熟悉青铜器铸造方法,所以披沙拣金,搜集了诸多精品青铜鼎彝。灵鹣阁还藏有大量卷轴,并以古籍珍本为最。江标著有《灵鹣阁丛书》。从个人才学上讲,江标与文廷式、费念慈号称翰林院三大学者。
受家庭薰陶,江小鹣从小爱好诗书、绘画及古铜器纹饰。“新性精敏,幼已开悟,乐在读书中,以故熟知文史经义,于书画篆刻也无所不谙,犹接父风,交好同道。”[2]江小鹣从小长在灵鹣阁,耳熏目染。这种早年经历对他后来的嗜好(雅好收藏、青铜器鉴赏、京剧)有重要影响。

江小鹣和陈孝岗在巴黎一起学雕塑,1915年,两人同时回国,到达上海,两人道别,“孝岗莞尔曰:若不与君再会沪上,则吾废艺矣。”[3]陈孝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江小鹣擅长青铜像铸造技艺。“原来鹣数年来在巴黎之铸像厂做工自供学费,因精铸技。而孝岗专攻雕塑但不能铸像,是以戏言如此。”[4]再加上江小鹣早年在“灵鹣阁”,熟知中国古代青铜鼎彝,故喜好铸造古代青铜器,做工精致,“锈绿斑剥,几可乱真。” 江小鹣曾在上海国际饭店专门租摊位陈青铜复制品,但是顾客多看不买,就陈列在家中,不舍得熔掉。在南京中山陵祭堂前有一对青铜鼎(见插图)。这对鼎为孙科所赠,鼎上刻着孙科夫妇和子女的名字。鼎的铸造者正是江小鹣。江依据的范本已经不可考,笔者发现:鼎的形制颇似山东嘉祥武梁祠顶部“神鼎”画像(公元151年,清代摹刻)。江小鹣所造铜鼎有盖,腹部的上面一部分装饰有“雷”纹,侧面有两立耳;浅腹,圜底,腹下有三足。造型庄重,纹饰典雅,与祭堂交相辉映,颇具神韵,较好地呼应了中山陵的“民族形式”建筑风格,足见江小鹣对古代青铜器的理解绝非泛泛。青铜雕塑铸造问题,是现代雕塑家遇到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李金发、刘开渠都曾为此作过多次尝试。陈孝岗回国创作雕塑,江小鹣前往,砌熔炉,帮助他铸像,随后江小鹣的作品业在这里铸造。后来江小鹣在虹桥买地皮盖楼,留出空地“搭工棚,置熔炉、吊车、行车、载重车等,以宜造大件。”整个一个小型铸造厂的规模,并挂出了“小鹣造像所”、“美丰铸金厂”的牌子,足见其在青铜铸造上游刃有余。再加上江小鹣精于翻制中国古代青铜器,可以得知:从技术层面上讲,江小鹣沟通了东西方青铜铸造技法;从艺术创作上讲,他融会贯通了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理解和对西方雕塑的理解。关于青铜器,江小鹣曾对朋友说:此乃中国之抽象雕塑,早于西方的多,又高明的多。此种评论从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又在西方浸润多年的江小鹣嘴中说出,决不能视为不实之词。研究江小鹣的雕塑创作,无法回避他对青铜器的喜好。

“小鹣印人,兼好书法,刻励事艺有之,奔竟遂声绝无,且为雕塑家名淹,故未传于印林。唯其指功腕力超乎寻常,大益于雕艺。”[5]现在可以见到江小鹣印章一枚(见插图)以及在两件雕塑作品上的题字(见插图)。印章文字为“小鶼”(篆体)。江小鹣经常在复制的青铜器上加盖此章,以区别于古代真品。当时经常与他交换印章的名家有钱瘦铁、黄宾虹、邓散木、来楚生、陈巨来等。雕塑作品照片上的楷书有大篆笔意,颇具金石趣味。有书法、篆刻、青铜器鉴赏和铸造为基础,江小鹣和他的父亲一样,颇好古物收藏。江小鹣结婚之后,把家安在了法租界金神父路花园坊77号。据江小鹣的儿子江端回忆,其住所共有三层楼,第三层的一半作为“箱子间”,里面累累橱柜塞满卷轴,还有几箱瓷器。足见其收藏有一定数量。其他房间中也挂满书画,落款有“赠灵鹣阁新阁主人”字样。后来,“灵鹣阁”旧藏有十之三四移到了“新阁”,吴湖帆等收藏大家也推崇“新阁”的藏书。江小鹣在虹桥买地皮盖楼以后,把新阁收藏搬了过来。可惜的是,这些收藏大多毁于日本轰炸。除收藏之外,受母亲影响,江小鹣还爱好京戏,是上海名票,并在20年代后期组织天马剧艺会。江氏与诗人徐志摩、陆小曼夫妇以及翁瑞午都很熟,在他组织的一次票友演出中,四位演了一出《玉堂春》(陆小曼饰演女主角苏三,翁瑞午饰男主角王金龙,徐志摩演红袍,江小鹣饰蓝袍)结果闹成绯闻,上海小报大炒特炒,引来一场著名官司。抗日期间,江小鹣在昆明参加“义务戏”的演出,以征集赈灾款(见插图)。还新学了《打渔杀家》、《击鼓骂曹》、《天文祥》等几出戏。
曾竹韶评价江小鹣的雕塑“造型严谨、意境深邃、手法洗炼,具有民族特色”。[6]江小鹣在书法、治印、收藏、青铜器鉴赏、戏曲等方面都有较深修养,因此,毫不奇怪,传统因素会融入其雕塑创作。其作品(比如《黄兴像》,见插图)更多基于写实,较少美化,在不牺牲细节的基础上,做概括处理,因此“拙”意十足。在江小鹣的爱好中,印章制作、书法和雕塑创作的关系最为密切。“唯其指功腕力超乎寻常,大益于雕艺。”“指功”、“腕力”应该对雕塑的造型处理很有帮助。而《黄兴像》的整体风格很容易让人想到江小鹣的书法:疏朗洗炼,结构处理上带有金石之气,和清代以来的崇尚“金石”趣味的书风不无关系。而江小鹣又长期喜好青铜器仿制,青铜器的制范、铸造和雕塑创作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我们不能仅把江小鹣视为西方雕塑的单纯继承者。他在很多方面更像一个传统文人,自小接受的传统文化浸润对他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何况他爱好广泛,对每种爱好都投入大量精力时日,绝非一般水平,这是我们在研究“雕塑家”江小鹣所必须注意的。
(二)
正如上文所说,江小鹣的雕塑艺术除向传统借鉴诸多之外,也和当时社会联系密切。这一方面和江小鹣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和雕塑艺术在当时所发挥的社会作用相关。在本节,笔者将梳理江小鹣三个方面的内容:1、江小鹣创作的主要作品以及这些作品的在当时的影响;2、江小鹣主持成立的主要社团;3、江小鹣主要的社会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为他的雕塑创作提供的可能性。之所以做这些梳理,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民国时期,雕塑作品开始进入公共空间,并且创作、制作费用昂贵,雕塑家不能仅靠艺术才能获得创作机会,也需要较强的社交能力;作为“雕塑家”的江小鹣不仅有社交家的才能,并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他的交际圈以及他所创立的艺术社团为我们理解其雕塑艺术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并有助于我们了解民国时期雕塑艺术的生长环境。

笔者对江小鹣创作的主要作品作了一梳理:
作品名称
时间
地点
材质、形制
备注
《陈师曾像》
约1925年,最早展出于第7届天马会画展
上海
青铜半身像
此为江小鹣第一件著名作品,创作于陈师增逝世(1923年)后不久,最早给江小鹣带来了声誉。
《李平书像》
约1927年,文革时期被毁
“八·一三”之后移到上海豫园湖心亭
青铜立像,高3米。
《陈其美像》
约1928年,50年代初被毁
最早在上海,后立于杭州西湖湖畔陈其美墓旁。今天平海街正对的湖滨。
青铜像,作品连底座高约8米。
人立像旁塑骏马一匹,为当时国内最大的雕塑工程,作品落成后引起巨大轰动。
《邵洵美像》
1929年
上海,最早放在邵洵美书房,后搬到江小鹣工作室。
石膏半身像
《黄兴像》
约1929年
落成时位于武昌蛇山奥略楼东。1955年被移到“辛亥首义纪念坊”后面的蛇山半坡上。1985年10月,迁移到了汉阳龟山公园内。
青铜立像,铜像高2.5米。
基座正面花环中央的大理石上镌刻着“先烈黄公克强之像”,后改成了“黄兴先生之像”。基座另外的3面刻着由蒋介石领衔署名的《黄克强先生像赞并叙》,文中记述了黄兴先生的历史功绩,以及为什么要在他“讲业视师之地”的武汉建立这座铜像的原因与经过。
《孙中山像》
约1929年
汉口民族、民权、民生路三路交汇处。
青铜立像,通高6.15米,其中像高2.15米。
孙中山目光坚毅,面容憔悴,步履沉重,举止艰滞,做“禹步”。花岗岩基座正面镌刻的“孙中山先生之像”七个字,至今尚存,而基座另外3面所刻吴国桢撰写的276字“像赞”,在“文革”期间被毁。
《孙中山像》
约1930年
武汉首义广场(原湖北军政府旧址的大门口)
青铜立像,通高6.1米,其中像高2.32米。
该铜像的基座上,正面原镌刻着“精神不死”四字,另外3面均刻有“像赞”。这些文字在20世纪50年代皆被磨平,今只在基座正面上新刻了“孙中山先生之像”七字。
《蒋介石像》
约1931年
武汉中山公园前广场
青铜骑马像
《陈散原像》
1931年
藏于陈散原后代家中
青铜胸像
滑天友同时期创作了《陈散原像》,而滑天友当时并没有去庐山见陈散原,很可能是依据江小鹣的作品仿制。
《孙中山像》
约1932年
国民政府上海市政新厦前广场,1937年被日本侵略军摧毁。
青铜立像
《孙中山像》
约1932年
国民政府上海市政新厦大厅(另一说作品在新厦北侧中山纪念堂)。
青铜正面浮雕,长宽各2米。
《谭延闿像》
约1933年
南京中山陵灵谷寺东北山坡谭延闿墓(推测,未经核实)
青铜立像
《哈同像》
约1934年
上海哈同花园正门广场之高台,50年代被熔毁。
青铜立像
《朱祖谋像》
1935年
青铜胸像
《蒋介石像》
约1936年
青铜小骑像
为祝贺蒋介石50大寿创作
《孙中山像》
1937年
拟为中山陵造,未来得及铸铜,即被日军炸毁。
立像
《陈老蝶像》
1937年
小立像
《龙云像》
1939年
云南大理七里桥圣麓公园,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熔毁。
青铜骑马像
除上述造像,江小鹣创作的作品还有《朱庆澜像》、《马相伯像》、《胡文虎像》、《陈嘉庚像》、《刘粹刚像》、《马筱春像》、《刘湘像》(该像基本完成,没来得及铸造,江小鹣就去世了。)等。
在江小鹣的作品中,《孙中山像》共有5件。最早创作的两件放置在武汉,一放置在汉口民族、民权、民生路三路交汇处(见插图),孙中山身着中山装,右手执手杖,做“禹步”状。与诸多表现孙中山的雕塑不同,这座雕塑并没有把孙中山理想化,而是注重“写实”,表现了孙中山为革命奔波劳累的状态。在这件雕塑中,孙中山的上半身(不包括头部,从中山装衣领到下摆)和下半身基本等长,和孙中山身高(据史料记载,孙中山身高不足1.6米)比较契合,江小鹣做此处理,应该是基于历史事实。而后世的很多处理,都把孙中山腿部拉长了。武汉的第2件《孙中山像》(见插图)位于在武汉首义广场(原湖北军政府旧址,俗称“红楼”, 红楼位于首义广场北端),孙中山身着传统的长袍马褂,表情严肃,人物呈劳瘁疲暮之面容。与孙中山1924年12月25日在天津留影(见插图,这是孙中山的最后正立站姿遗像,此时孙中山健康状况已经很差)颇为相似,只是礼帽换到了右手。这个雕塑和国民政府上海市政新厦广场的《孙中山像》(见插图)基本相同,只是后者体量较大。日本攻占上海之后,上海市政新厦广场的《孙中山像》也被摧毁了,并遭到日本人的侮辱。另外两件《孙中山像》,一置于上海市政新厦大厅(另一说作品在新厦北侧中山纪念堂),另外一件原来是为中山陵创作的,但是没有来得及交付,就被日军战机炸毁了。没有找到这两件作品的照片,所以无从评论。无论从“孙中山”的身份来看,还是从作品放置的位置来讲,这5件《孙中山像》都极为重要,从此我们也不难想象江小鹣的艺术成就以及在当时的受重视程度。

除《孙中山像》以外,江小鹣以政治人物为表现对象的作品有《陈其美像》(见插图)、《黄兴像》、《蒋介石像》(共有两件)、《谭延闿像》(见插图)、《龙云像》(见插图)等。这些人无一不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政治领袖。陈其美[7]、黄兴都曾经是孙中山的左膀右臂,是民国早期重要的革命将领。《陈其美像》是江小鹣的第二件重要作品,江小鹣造该像,为他带来了极高声誉,如果该像的确是中国雕塑家所做的“国内最大的雕塑工程”的话,那么视江小鹣为“中国雕塑界之泰斗”并不为过。江小鹣曾为蒋介石造两像,均为骑马像,一放置在武汉中山公园;一为小稿,镀金,是为庆祝蒋介石50大寿创作的(正是这次祝寿,徐悲鸿拒绝为蒋介石画像)。据称,蒋介石曾公开赞扬江小鹣的艺术成就。谭延闿[8]、龙云[9]对江小鹣的创作曾鼎力支持,是江小鹣雕塑生涯中的重要人物。前者是江小鹣父亲江标的学生,后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对江小鹣提携有加。1937年,江小鹣去昆明为龙云造像,其后定居昆明。在此期间,龙云也对江小鹣照顾有加。
江小鹣除了表现政界人物外,许多作品也以经济界、文化界名人为表现对象。前者以《哈同像》(见插图)最为有名。这座雕像原来立在哈同花园(也叫“爱俪园”)正门广场的高台上,高台前面有喷水池。哈同花园1910年建成,占地300余亩,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园,也是当时上海社会名流和政界要人经常聚会的地方[10]。《哈同像》立于哈同花园,以哈同在上海经济界的地位,对江小鹣来讲,无疑具有极好的宣传效应。江小鹣还和文化界交往密切,并为文化界名人创作过多个雕像。这些名人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属于传统文人,比如著名诗人陈散原、词人朱祖谋、著名国画家陈师增;一类属于有现代倾向的文人。比如徐志摩、陈老蝶、邵洵美。由于江标曾被点翰林,他有一些故交(比如陈散原)对江小鹣提携有加。江小鹣的雕塑才能最初得到肯定,就是因为创作《陈师增像》,这也是他的第一件重要作品。江小鹣亦擅长社交,和许多时兴文人关系密切。1929年,江小鹣曾为邵洵美塑像(见插图)。邵洵美是当时上海的风云人物,集“诗人”、“散文家”、“翻译家”、“出版家”、“纨绔子弟”多重身份于一身,他的家当时是上海的著名社交中心,江小鹣时常来邵洵美家做客。邵洵美非常喜欢这件雕塑,“小鹣也非常得意,在洵美书房陈列了半年多,拿回去放到自己的工作场。”[11]
上面对江小鹣的作品做一细致梳理,想达到几个目的:(1)弥补以往美术史研究较少涉及江小鹣作品的不足,辅以作品图片,让读者对江小鹣的创作有一全面了解。以此为基础,才可能做更深层的研究。(2)以时间和表现对象为标准,对其作品做简单梳理。一方面体现江小鹣的创作历程(见表格),另一方面构建江小鹣的创作语境,使读者对民国时期雕塑艺术的客观环境有一了解。
作为“雕塑家”的江小鹣兼具社交家的交往能力,政治家的组织才能。江小鹣一直热衷于组织艺术团体,创办艺术杂志,是当时上海艺术界的风云人物。在此对江小鹣参与的艺术团体做一梳理,悉数这些艺术团体的活动以及艺术主张,以便读者能更加全面地理解江小鹣的雕塑创作。
团体(或杂志)名称
成立时间
成立地点
主要活动以及艺术主张
中华美术协会
1916年
东京
以上海赴日本学习西洋美术的留学生为主体,1916年创立于东京。1916年前后,上海的江小鹣、许敦谷、陈抱一、乌始光、汪亚尘、俞寄凡等,相继赴日本留学,在东京深造学习西洋美术,又遇见在东京学习西洋美术的中国留学生严志开、汪洋洋、雷毓湘、方明远、李廷英、胡根天等。为了共同研究如何在中国发展西洋美术问题,遂发起成立该协会。会长江小鹣。[12]
天马会
1919年9月—1928年
上海
由江小鹣、丁悚、汪亚尘等发起。天马会成立时发表五项主张:(一)发挥人类之特性,涵养人类之美感。(二)随着时代的进化,研究艺术。(三)拿“美的态度”创作艺术,开展艺术之社会,实现美的人生。(四)反对传统的艺术、模仿的艺术。(五)反对以游戏态度来观赏艺术。天马会成立后,每年举办展览会,先后九次。审查委员八人,西洋画为刘海粟、江小鹣、丁悚,中国画为吴昌硕、王一亭、费龙丁、李平书、华子唯。特约吴昌硕、王一亭来天马会作如何将中、西画结合的研究,有着积极影响。研究项目为中国画、西洋画、图案画、雕塑、工艺美术。天马会活动频繁,是20年代甚有社会声誉的一个美术团体。[13](文字有精简,特此说明。)
艺苑绘画研究所
1928年10月—1934年
上海老城内西门林荫路19号
西洋美术团体。由江小鹣、张辰伯、王济远、朱屺瞻发起创办,王济远主持。其宗旨和活动方式,1930年上海《时代(画报)》刊有《艺苑小史暨第一届美术展览会纪》一文,有如下记述:“鉴于外洋归国者及学校毕业后无高深之研究机关,故以诚挚研究艺术之态度……设立绘画研究所,以备爱好艺术者之公共研究。……以增进艺术兴趣,提高研究精神,发扬固有文化,培养专门人才为本。不染何种机关之色彩,亦无独霸艺坛之欲望,以艺术为生命……一切均取公开态度。”分设油画人体写生、素描石膏写生、水彩静物写生三科。分午前部、午后部二组,于11月1日起开始实习。人数以30人为限。(一)研究员15人,容纳一般画家自由创作。(二)研究生15人,对于绘画有深切之嗜好者,共同习作。聘关良、倪贻德等为研究指导。艺苑悉心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在社会上声誉日增,有“犹似沙漠中的一朵蔷薇”之说。因迫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战乱和经费困难,于1934年停止活动。[14](文字有精简,特此说明。)
《美术生活》(月刊)
1934—1937年
上海
综合性美术月刊。1934年4月1日创刊。上海三一印刷公司出版发行,由钱瘦铁、江小鹣、郎静山、吴朗西、钟山隐等担任责任编辑。聘请吴湖帆、张大千、徐悲鸿、林风眠等为特约编辑。8开本。分设金石、图画、雕塑、洋画、建筑、工艺图案、生活摄影、理论等栏目。印刷极为精致。曾刊登古今中外艺术名作,还发表一批美术论文。1937年8月1日出版第41期后停刊。[15](文字有增删,特此说明。)
由图表可知,(1)江小鹣热衷于发起、组织团体。(2)江小鹣1915年回国以后,除担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教授和教务主任外,一直兼任社会职务,并且时间衔接紧密(1919—1928在天马会,1928—1934在艺苑,1934—1937担任《美术生活》美术编辑)(3)团体(尤其是天马会、艺苑)有较大影响,设置基于专业思考。(4)团体的参与者素质很高,许多人是当时美术界的杰出人物。
除借助团体联合同仁以外,江小鹣个人交友也很广泛。在此列表罗列与江小鹣有个人交往的部分名人,并陈述他们之间交往缘由。期望借助这样的梳理,将更多相关信息注入作为“雕塑家”的江小鹣的个人世界。一方面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江小鹣,另一方面,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还原民国时期的艺术世界,从而使读者能恰如其分地感受“雕塑家”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
人物
交往缘由
人物
交往缘由
康有为
江小鹣敬拜对象,并协助刘海粟拜师。江小鹣所揖游之贤长还有章炳麟、曾熙、李瑞清、马良等。江小鹣为马良造像。
徐志摩
徐、江两家为邻居。江小鹣和陆小曼同是上海京戏名票,曾同台演出。江协助陆小曼、唐瑛成立“云裳公司”。江小鹣夫人徐之音和徐志摩前妻张幼仪感情甚笃。
梁启超
曾跟随江标学习版本目录学和词学。其交谊江小鹣。
刘海粟
同在上海美专任教(江小鹣任教务长)。江小鹣后来把表妹张韵士介绍给刘海粟为妻。
陈散原
江标故交。江小鹣为其造像。
留日诸友
江小鹣交好陈抱一、乌始光、汪亚尘、俞寄凡等。
陈师曾
陈散原子,相来和江小鹣关系亲密。江小鹣为其造像。
陈老蝶
陈小蝶
徐志摩、江小鹣好友。曾有“两小(江小鹣、陈小蝶)无猜”的说法。江小鹣曾为陈老蝶造小立像。
蔡元培
江标故交,同列翰林院多年。提议江小鹣修复江苏甪直保圣寺。
钱瘦铁
切磋书法、治印,常来江小鹣家做客。同为吴中名人。
叶恭绰
谭延闿旧属。与江小鹣同好收藏,过从甚密。提议江小鹣修复江苏甪直保圣寺。1937年江小鹣参加叶恭绰发动的“上海文献展览会”。
张善孖
张大千
常来江小鹣家做客。同为吴中名人。张善孖曾携带幼虎来江小鹣家做客。
谭延闿
江标门生。资助江小鹣出国。把江小鹣推荐给宋庆龄、何香凝等。江小鹣为其造像。
吴湖帆
世交。都富于收藏。
龙云
江小鹣在昆明时交好龙云,得到龙云诸多照顾。
万籁鸣
早为摄影界同仁。私交甚好。万籁鸣是江小鹣家常客,并学雕塑。
非常明显,上表只能给出江小鹣社会交往的点点滴滴,但是这些“点滴”时刻提醒笔者,不能把江小鹣这样的“雕塑家”简单化。江小鹣作为民国时期雕塑家的早期代表人物,其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他的复杂性也是昭然若揭的。江小鹣游学日本、法国,接受了“西方”正统的“绘画”、“雕塑”训练,但这并没有使他走向与传统的决裂,相反,他的国学根基深厚,对多种传统艺术形式兴趣盎然。江小鹣从小浸润于艺术氛围之中,但并没有使他成为“躲进小楼成一统,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隐士,相反,他热衷于社会交往(后成为战时昆明“江浙同乡会”的会长),又频频组织社团,影响深远。
[1] 《中华民国美术史》,阮荣春、胡光华著,四川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页350。
[2] 《江小鹣传》,陆建初著,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页38。
[3] 《江小鹣传》,陆建初著,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页73。
[4] 同上。
[5] 《江小鹣传》,陆建初著,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页86。
[6] 《中国美术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
[7] 陈其美(1876—1916)浙江湖州人。1906年东渡日本,后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年春回上海,1909—1910年在上海先后创办《中国公报》、《民声从报》,并协助于右任、宋教仁等筹办《民立报》。1911年任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庶务部长,同年与黄兴等发动广州起义。1911年10月10日,陈其美领导江浙革命党人响应辛亥革命,联络上海商团于11月3日在上海发动起义,上海光复,他被公推为上海沪军都督。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后,陈其美辞去改职。1914年,陈其美担任中华革命党总务部长。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陈其美在江南多次发动反袁军事行动,与蔡鄂遥相呼应。1916年5月18日,陈其美被袁世凯暗杀。孙中山手书“失我长城”以示哀思。
[8] 谭延闿(1880—1930),字组庵,湖南茶陵县人。1904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909年任湖南谘议局议长。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湖南督军,1912年加入国民党。1922年陈炯明叛变后,谭先是变卖家产将穷途末路的孙中山迎往上海,随后他又聚湘军一万多人,讨伐陈炯明。1924年,谭被孙中山任命为北伐军总司令。孙中山去世后,谭延闿和蒋介石的关系日渐密切,1927年12月,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谭延闿为介绍人。蒋介石第一次下野重新上台后,蒋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任行政院长。1930年9月,谭延闿患脑溢血去世,国民政府下令国葬。
[9] 龙云(1884—1962),昭通人,彝族。原为唐继尧部将,1927年,胡若愚等发动兵变改组省政府成功,龙云相继任云南省常务委员员主席、38军军长、云南省政府主席、13路军总指挥、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主任委员、滇黔绥靖公署主任。抗日战争时期,组织第58军、第60军参加中原抗日,后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陆军副总司令等职。秘密参加民盟,支持民主运动。1945年10月,蒋介石以武力改组云南省政府,龙云调任军事参议院院长。1948年底至香港,1949年8月13 日在香港发展《我们对现阶段中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表示拥护中国***。龙云是继唐继尧之后,执掌云南党政军权长达18年的人物,对民国时期的云南省有较大的影响。
[10] 近代历史名人孙中山、蔡元培等人都曾来过园中,辛亥革命后中山先生从海外返国曾在爱俪园小住,之后到南京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章太炎与汤国黎女士的婚礼,也就在园中著名的天演界举行;而护国运动的功臣蔡锷将军,在东渡日本就医之前曾在园中养病。园内还创办过中国最早的佛学大学———华严大学,之后还创办过另一所圣仓明智大学。
[11] 《我的爸爸邵洵美》,邵绡红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页75。
[12] 《上海美术志》,《上海美术志》编辑委员会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第1版,页269。但是根据《江小鹣传》作者陆建初的记述(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页77。):江小鹣担任会长的时间应为1906年,当时江小鹣虚岁14(周岁12),但“鹣早慧,性喜疏财,好成人之美,是以年少而受朋辈拥戴。”陆建初是江小鹣的外甥女江建毅的丈夫,《江小鹣传》是他根据江小鹣的儿子江端(其岳父)的回忆所写,应该具有较强的真实性。江端仍在世,居住在昆明。笔者曾在深圳与陆建初晤谈,核实此事,陆建初颇为肯定,正如他所说“小鹣赴日在辛亥前,而一九一五年已由法国返乡。”江小鹣去日本的时候(1906年左右)年龄很小,大约10岁左右,他是与长兄同行。但是,这么小的年龄能通过审查吗?笔者又借助《中国留学日本百年史(1896—1996)》(沈殿成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年9月第1版,“上册”页105。)得知,在1901—1906年近代留学日本的第一个高潮期,“其原来之资格年龄,亦甚参差。有年已四十、五十以上者,有才六、七岁者”,得知,江小鹣此类出国现象并非不可能。
[13] 《上海美术志》,《上海美术志》编辑委员会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第1版,页271~272。
[14] 《上海美术志》,《上海美术志》编辑委员会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第1版,页285。
[15] 《上海美术志》,《上海美术志》编辑委员会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第1版,页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