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卫生巾的广告词:红旗渠——中国的骄傲、世界的奇迹 艾辛访谈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25:01

艾辛简介:

    国家一级导演;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编导专业。曾经从事学术理论编辑和西方戏剧理论研究工作,师从西方戏剧大师廖可兑先生。

    发表的戏剧研究论文代表作有:《19131918,奥尼尔与海》、《社会问题剧的艺术价值》、《斯特林堡的内心世界》、《幽默的发 现——评苏联喜剧》等。

    翻译的剧作有:尤金?奥尼尔剧作《至真的爱》、《诗人的气质》等。曾经编导电视剧《地质队员的妻子》、导演话剧《双人浪漫曲》、《走不出的圆》等等。

    1992 年以后, 曾先后在中央电台《东方时空》、《中国报道》、《民族大家庭》、《纪录片》等栏目担任编导。做过大量的人文纪录片和时政、国际、经济、文化、人物、风光等类型的节目。

    荣获国家级的将项有:金鸡奖、华表奖、彩虹奖、骏马奖、星光奖、社科节目专题类一等奖;国家广播电视新闻奖;大学生电影节特别奖等等;多次获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的各种奖项。

    近年影视节目代表作例举如下:导演纪录电影《走近毛泽东》、电视纪录片、专题节 目:《移天缩地的皇家园林》、《千年掠影》、《世纪中国》(系列片)、《人类生存共同的愿望》、《圆梦》、《中美首脑互访故事》、《黄金的兴衰》、《世界经济版图在变化》、《克林顿绯闻与美国政坛》、《国际争端和平解决的趋势》、《北爱和平进程》、《确保人类食品安全:迫在眉睫》、《国际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战火中的平民》、《九寨情缘》、《永远的马纳斯》、《沧桑巨变话西藏;大型系列片:《中国——法兰西》、《天堑通途—亲历川青藏公路》、《中国钢铁》、《大动脉》、《探秘新疆公路》等等。

引言

    几年前我还在大学读书时观看了纪录电影《走近毛泽东》,夜不能寐,原来被世人争议颇多的毛泽东是这样的。之前看了很多有关毛泽东的书籍,有一个感觉,仿佛该书的作者比毛泽东高明很多,比毛泽东看到的更远。而普通老百姓眼里的毛泽东又是高大无比,这样的毛泽东是不可亲近的。那么毛泽东究竟是什么样的伟人呢?

    我就是带着这样的问题观看的《走近毛泽东》。让我震撼的是,影片带领我重新认识了毛泽东,并走进了毛泽东的精神世界。我突然发现,原来人可以这样活着;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灵魂是这样的平凡可亲。

    《走近毛泽东》这部影片,看似描述一些生活的细节,与宏大叙事无关。但看完影片后我们发现这才是真正的一部“宏大的叙事”影片,是针对污蔑毛泽东形象的有力回应;是对历史真相的还原,绝非一般意义上的“伟人生活作 品”。更重要的是《走近毛泽东》唤起了一个民族的记忆。我认识的人群中,无论其思想观点如何,也无论其有没有政治意识,都很喜欢这部作品。这是毛泽东的人格魅力,也是纪录电影的艺术魅力。

    我想收藏这部影片,于是在一个周末,我跑了几个音像店,终于找到了《走近毛泽 东》的光盘,在光盘并不起眼的位置上印着:导演艾辛。从此艾辛这个名字进入我的视野,能如此深刻解读毛泽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高人呢?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和同事拜访了艾辛老师。她的办公室朴实无华,她的着装更是朴素简洁,而她的待人风格更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她耐心地给我们讲纪录电影、红色经典;还给我们讲电影《红气球》,《青春之歌》等等;甚至还讲亚里士多德,海德格尔,马克思;讲古希腊的剧本;讲她自己的人生经历。

    听着艾辛的话,我领悟到了什么叫大家风范。真正的艺术家绝非是只会自我炒作,而是要有器识。器是器皿,也就是广阔,能够海纳百川的胸怀。识就是见识,广阔的视野,深刻的见解。艾辛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有器识的人,正如她自己所说的专业功夫在专业之外。我们自身的修养、涵养才是对我们成长,对我们实现理想起决定作用的关键。

    在如今这个有些冷漠的时代,人们专注于谋求自身利益,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竞争和冷漠。特别是今天的社会盛行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我们奋斗在创业阶段的青年人很难感觉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在艾老师办公室里,我们却感到了一种温暖和温馨;感受到了她对青年人的热切希望和关怀,这种关怀在物欲横流、又缺乏理想追求和人文关怀的当今社会,显得这么珍贵。我想到了智者说的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艾老师的亲切让我们由衷的感受到像艾老师这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老师这个无比光 荣的称呼。

    艾辛老师的文化底蕴、艺术品位如此之高,思考如此之深邃令我们感慨万端,真是应了那句话:文如其人! 于是我们的话题就从我们最近观看的老纪录影片《红旗渠》开始了。

陈军伟(以下简称陈):

    我们最近刚看了纪录片 《红旗渠》,虽然影片表现的很简单,但还是感觉很震撼。艾老师,对于修建红旗渠您是怎么看的?

艾辛(以下简称 艾):

    啊?你看过红旗渠呀! 真应该看!红旗渠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人类创造的奇迹!是人类用自身的智慧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寻求生存的经典;也是信念、精神、意志创造奇迹的经典。

    如果没有红旗渠,今天的林洲可能就是一片荒原。我们过去读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是讲的太行山那一带的故事。林县过去是极度缺水的地方, 你可以去现在的林洲红旗渠博物馆看看,缺水的历史惨象惨不忍睹。林县过去因为缺水,甚至都发生了人相食的惨剧。

    有个最辛酸的悲伤的揪心故事:在年三十,新过门的媳妇等待公公挑水回来才能做年夜饭,已经等了几天了,媳妇终于远远看到跑到百里之外担水归来的公公步履蹒跚吃力,艰难地前行。新媳妇很孝顺,她立刻跑去接公公。可那新媳妇是小脚,担着水快到家门,上石阶时一个跟头摔下地,那担从百里之外挑回来的水就全洒了。这家人过年就没着落了,这个新媳妇因自责无颜见公婆,当天晚上上吊自杀了。多么辛酸悲惨的故事啊!

    像这样缺水的故事,在林县是很多的。因此,红旗渠是我们中国劳动人民用自己的信念、智慧、意志来创造自己生存的空间、改变自己命运的伟绩。红旗渠已不仅仅是水的意义,而是生命的意义。所以我一直很想重拍红旗渠的真实故事,去掉概念化的面纱,揭开尘封的真实,让后来人知道曾经有这么一代林县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命运,为了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为了这片家园的美好幸福而把他们的意志力和创造力发挥到了极致,以惊天泣鬼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人世间的奇迹。

    反映修建红旗渠一共有几个短片。其中有一个是七十年代剪的片子。当时红旗渠的后续工程成功通水震惊世界。有个意大利的著名纪录片导演,他被江青邀请来中国拍摄红旗渠。可这个导演到河南林县后,关注点不是中国人民修建红旗渠的丰功伟绩,而是当地人生活的阴暗面,所拍摄的大量画面是丑化红旗渠的,如破烂的村舍、傻呆呆的村民、脏兮兮的村童、人畜共住的山村,鸡屎猪屎牛屎满地等等。这让中国政府不能接受,尤其是江青很生气,立即指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重新拍摄红旗渠新貌。

    在五十年代修建红旗渠时,新影厂拍摄了大量的素材。当时的新影厂把导演从牛棚调回来,重新剪接了一个30 多分钟的纪录影片《红旗渠》,该片被周总理带到很多国家放映过。估计你看的是这部影片。红旗渠是宏伟的,而修筑红旗渠的人的精神更伟大。

陈:

    是的。记得有一次我和修建红旗渠的劳模交流时,他们说,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红旗 渠。

艾:

    是啊!前年我曾经在林县走村串寨, 访遍60 岁以上曾经参加修建红旗渠的老人,他们都说毛泽东思想是激励林县人民改天换地的精神力量。

    其实不仅仅是红旗渠,新中国从成立到七十年代的三十年里,中国的工业创造了多个共和国第一,还有“两弹一星”的上天,都可以说是毛泽东思想的结晶。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

    前几年北大有一个博士生曾撰写论文,论述毛泽东时代所创造的许多个“共和国第一”,其经济价值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前两年有人愣给红旗渠的经济价值评估为七千多万亿人民币,而当时修建成本只不过花了五六百万人民币,但挽救整个林县人的生存这个价值是无法评估的,是无价的!。红旗渠在国外的影响很大,据说前些年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出访欧洲,好些国家领导人见面首先问的问题是红旗渠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