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文章发到朋友圈:深圳大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8:01:47

丁学良到深大讲学清理关于“大国崛起”的误读

发布时间:2010-4-27

    4月26日,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在科技楼三号报告厅为深大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关于“大国崛起”:清理一些误读和误解’的精彩讲座。

 
    丁学良指出,目前“大国崛起”这一话题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对“大国崛起”的理解还很薄弱,不仅体现在概念、理论上,也体现在政策上。从前人们认定“大国”的标准是上帝给予的条件,比如国土面积、自然资源、人口数量等。近现代决定国家是否强大的标准发生了很大改变。大国不再是“big country”而是“great power”,要看国家能够动员和使用的力量如何,能否对国际事务产生影响,甚至起主导作用。其中软实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改变是对国家实力、民族实力理解的分界线。一个国家是不是great power,不是体现在这些物质要素上,而是体现在这个国家所拥有的制度性、政策性、法律性的体制要素,以及从这个制度衍生出的这个国家人民发挥出来的生产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在这些方面有杰出表现的,即便它的国土不是很广阔,人口并不多,它照样是great power。而只是拥有很多自然资源和众多人口的国家,也不足以成为great power。
    丁学良认为“崛起”二字目前还不适用于中国。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反反复复的崛起和衰落。汉朝和唐朝是两次崛起,明朝郑和下西洋本来有机会带来一次海洋崛起,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只迈出第一步就终止了。而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把海洋崛起作为国家、民族的崛起之路,才有了欧洲文明对全球文明的重大影响。中国要实现“大国崛起”要走的路还很远,千万不能被这几十年来的进步冲昏头脑。 “崛起”一词在亚洲更适合日本。日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一个近代国家的形象登场,成为近代亚洲第一个崛起的国家。日本当时清醒地认识到,大清帝国代表落后的文明,欧洲代表先进的文明,只有采用先进的文明才能被全世界所尊重。日本给国际竞争研究留下了丰富的史料。
    谈到未来中国是否能够实现“大国崛起”,丁学良态度严谨的说,未来不可预言,任何做出预测的人都很容易使自己处于一个可笑的境地,人类社会国家间的竞争存在无限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