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众成科技有限公司:“董氏正经奇穴学”二二部位(手掌部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9:16:23

“董氏正经奇穴学”二二部位(手掌部位)  

2010-04-30 09:26:59|  分类: 艾灸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修行者--谨铭《“董氏正经奇穴学”二二部位(手掌部位)》

 

引用

 

二二部位(手掌部位)

 

 

 

作者:杨维杰

 

【重子穴】→穴位图

部位:虎口下约一寸,即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

解剖:(血管)指腹侧及背侧动、静脉血管网。(肌肉)对掌拇肌、屈拇短肌,肌腹之间,外展拇指腹内。(神经)正中及桡神经之表浅支。正中神经之末梢支。(有桡骨神经之分布与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

主治:背痛、肺炎(有特效)、感冒、咳嗽、气喘(小孩最有效)。

取穴:手心向上,在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约一寸处是穴位。


 

【重仙穴】→穴位图

部位:在大指骨与食指骨夹缝间,离虎口两寸、与手背灵骨穴正对相通。

解剖:(血管)指腹侧及背侧动、静脉血管网。(肌肉)对掌姆肌、屈姆短肌、肌腹之间,外展姆指腹内。(神经)正中及桡神经之表浅枝。正中神经之末梢枝。(有桡骨神经之分布及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心细分支神经。)

主治:背痛、肺炎、退烧、心跳、膝盖痛。

取穴:当大指骨与食指骨之间,距虎口两寸处是穴。

手术:一寸半针,针深一寸,一般针一针(重子)即可,二针齐针成倒马针,效果更佳。

说明及发挥:

※五指并拢,阴掌食指之中央线(图之C线)之延长线,与大姆指本节高骨做一重直线之交叉点,即重子穴。自重子穴与掌缘平行斜下一寸即重仙穴,两穴单用均治背痛(对膝痛效果亦佳),并用效果更为速捷,尤其治疗膏育穴部位之疼痛,效果更是较一般穴位高出许多。

※重子、重仙两穴同时下针,为治背痛之特效针。治疗肩痛亦极有效,治疗颈痛亦有效。

※余二十年来以此穴治疗落枕患者不下百例,均有立竿见影之效,配承浆穴效果更佳。

※本穴治疗书痉亦极有效,余曾治市府某局主任秘书因喝酒后,手指拘挛不伸,针对侧重子、重仙立即见效。如病久者可在患侧尺泽泻针加强效果更佳。本穴也可治疗半身不遂。

※本穴接近肺经鱼际穴,对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痰稠不易咳出,针之有效。

※本穴治疗子宫瘤、卵巢炎亦有效。


 

【上白穴】→穴位图

部位:在手背面,大指与食指叉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接合处下五分。

解剖:(肌肉)伸指肌、骨间肌、蚓状肌。(血管)桡、尺动静脉之表皮分支形成之血管网。(神经)桡骨神经、正中神经之末梢枝。(肺与心细分支神经交错)

主治:眼角发红,坐骨神经痛、胸下(心侧)痛。

取穴:手背向上。距指骨与掌骨接合处下五分,食指骨与中指骨之间是穴。

手术:一寸针,针深三分至五分。

说明及发挥:

※本穴治腰连背痛有效。

※本穴治眼角发红配耳背刺血效更佳。配三黄穴可治眼 痒颇效。

※本穴治手腕桡侧扭伤有效(针患侧)。治疗颈痛(双侧并针)亦有效。尚可治脚无力。(针健侧)


 

【大白穴】→穴位图

部位:在手背面,大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中间之凹处。

解剖:(肌肉)在食指桡侧,第二掌骨小头后方,有第一骨间背侧肌,内收拇肌。(血管)有手背静脉网,指掌侧固有动脉。(神经)布有桡侧神经浅支。(此处为第一手背侧骨间筋,有桡骨动脉、桡骨神经、肺支神经。)

主洽:小儿气喘、发高烧(特效)、坐骨神经痛。

取穴:拳手取穴〈拇指弯曲抵食指第一节握拳),当虎口底外开五分处取之。

手术:用一寸半针,针五分至一寸深,治坐骨神经痛;用三棱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及急性肺炎(特效)。注意:孕妇禁针。

说明及发挥:

※大白穴即大肠经三间穴,很少单独应用,除用三棱针治疗小儿气喘、发高烧及急性肺炎处,大多为灵骨之倒马针,两穴配合应用效果奇佳。

※三棱针点刺,视大白附近之青筋(血管),点刺出血即可。


 

【灵骨穴】→穴位图

部位:在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与重仙穴相通。

解剖:(肌肉)在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内收拇肌横头。(血管)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穴位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神经)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手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第一手背侧骨间筋,有桡骨动脉、桡骨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坐骨神经痛、腰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胀大、妇女经脉不调、经闭、难产、背痛、耳鸣、耳聋、偏头痛、经痛、肠痛、头昏脑胀。

取穴:拳手取穴,在拇指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距大白穴一寸二分。与重仙穴相通。

手术:用一寸五分至二寸针,针深可透过重仙穴(过量针)。

注意:孕妇禁针。

说明及发挥:

※本穴日人称为泽田合谷,但泽田仅用治偷针眼,而董师则用之治全身许多大病,由是可知泽田与董师之差何以道理计。

※本穴调气补气温阳作用极强,以灵骨为主,大白为辅的倒马针为治癒高棉前总统朗诺半身不遂之主穴。临床治癒数十例半身不遂,皆L灵骨大白为主(针健侧),或配风市或配肾关,间以背部五岭穴点刺,效果非十四经正穴所能比拟。

※本穴有活脑部血气之功。针头针后再针本穴(久留针),可使头针之效果加强甚多。依临床经验,绝对胜过朱氏之抽气法、进气法或焦氏之快速捻针之效力。

※灵骨配大白治疗坐骨神经痛亦极特效。治脚难举抬(无力)、腹胀、小便不节(次数过多),小便痛亦极有效。

※灵骨穴单用治时痛、鼠蹊胀痛、头晕等症有特效。

※灵骨穴单用尚可治肩痛不举、食欲不振、脱肛、背痛、膝痛、腰痛、脊椎痛、耳鸣(听不足)等,效果亦颇好。


 

【中白穴】(又名鬼门穴)→穴位图

部位:在手背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接连处五分。

解剖:(肌肉)在无名指尺侧,第四掌骨小头后方有第四骨间肌。(血管)有手背静脉网分布于其下周围及第四骨间指背动脉。(神经)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掌背神经。(肾分支神经)

主治:肾脏病之腰痛、腰酸、背痛、头晕、眼散光、疲劳、坐骨神经痛、足外踝痛、四肢浮肿。

取穴:拳手取穴,在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接连处五分是穴。

手术:针三分至五分。

说明及发挥:

※中白穴位于三焦经之中渚穴后五分处,董师最常应用于起坐之际腰痛之症。

※本穴治肾亏之各种病变,效果甚好,除上述作用外,尚可治疗脊椎骨刺。

※本穴亦可治血压高及前头痛。


 

【下白穴】→穴位图

部位:在手背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接连处一寸五分。

解剖:(肌肉)在无名指尺侧,第四掌骨小头后方有第四骨间肌。(血管)有手背静脉网分布于其下周围及第四骨间指背动脉。(神经)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掌背神经。(肾肝分支交错神经,心 脾神经)

主治:牙齿酸、肝微痛、以及中白穴主治各症。

取穴:拳手取穴,当小指掌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一寸五分(即中白穴后一寸)是穴。

手术:针深3分至5分。

说明及发挥:

※下白穴位于中白穴下一寸,为中白之倒马针,两针一起配合应用。

※中白、下白倒马并用,主治前述肾亏各病,疗效极佳。

※中白、下白倒马并用尚可治少阳经走向之坐骨神经痛颇效。


 

【腕顺一穴】→穴位图

部位:小指掌骨外侧,距手腕横纹二寸五分。

解剖:(肌肉)在小指尺侧,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当外展小指肌指点外缘。(血管)有指动脉、静脉、手背静脉网。(神经)布有掌背神经,尺神经分支。(此处为小指外转筋,有腕骨背侧动脉,尺骨神经,肾分支神 经。)

主治:肾亏之头痛、眼花、坐骨神经痛、疲劳、肾脏炎、四肢骨肿、重性腰两边痛、背痛。(女人用之 效更大,两手不宜同时用)

取穴:在小指掌骨外侧,距手腕横纹二寸五分是穴。

手术:针一寸至一寸半。

说明及发挥:

※腕顺一穴位于小肠经之后溪后5分处,治疗太阳 经之坐骨神经痛及腰椎痛、腿弯痛等有特效。配合腕顺二,效果更佳。


 

【腕顺二穴】→穴位图

主治:鼻出血以及腕顺一穴主治各症。

取穴:当小指掌骨外侧,距手横纹一寸五分是穴,亦即在腕顺一穴后一寸之处。

手术:针深一寸至一寸半。

注意:腕顺一穴与二穴以1次用1穴为宜。

说明及发挥:

※原注1次用1穴为宜,临床经验二穴并无不宜。

※腕顺一、二并用治疗肾亏所致之各种病变及疼痛,疗效甚好,肾虚之牙痛、眼痛亦有效。

※除前述各病外,董师尚用治耳鸣、重听、庐腹胀、腰围痛、、腿弯紧痛、疗效亦佳。


 

【手解穴】→穴位图

部位:小指掌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触及之处。

解剖:(肌肉)在四、五掌骨间,有第四蚓状肌,屈指浅深肌腱,深部为骨间肌。(血管)有指掌侧总动、静脉。(神经)为第四指掌侧总神经(尺神经分支)分布处 。(肾脏敏感神经)

主治:主解晕针与下针后引起之麻木感及气血错乱之刺痛。

取穴:手心向上,在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触及掌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停针十至廿分钟即解,或以三棱针出血即解。

说明及发挥:

手解即心经之少府荥穴,少府为心经荥穴当然有效,晕针时首当强心,又《内经》曰:“病变于色取之于荥。”晕针时脸色必变,针必经 荥穴当然有效,所以手解能治晕针。


 

【土水穴】→穴位图

部位:在拇指第一掌骨之内侧。

解剖:(肌肉)有外展拇短肌和拇对掌肌。(血管)当拇指头静脉回流支。(神经)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拇指对掌肌、桡神经、脾分神经、肾支神经。)

主治:胃炎、久年胃病。

取穴:在拇指第一掌骨之内侧、距掌骨小头一寸处一穴,后五分一穴,再后五分一穴,共三穴。

手术:贴骨针深五分至一寸。

说明及发挥:

土水穴计有三个穴位,均位于手鱼部位;中央之土水二穴即鱼际穴,自鱼际至大指本节之中央点为土水一穴,自鱼际至手腕横纹之中央为土水三穴 。

※据《内经》所载,手鱼部位能诊断肠胃疾病,又据经络关系而言,此处为肺经所经之处,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太肠 ,还循胃口,与肠胃有直接关系,因此本穴之洽疗胃病应无疑议。

※又本穴除治胃病、胃痛外,尚可治手指痛、手掌痛、手骨痛。治疗原则,左痛治右,右痛治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