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区行政级别:牡丹亭游园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3:26:14
   《游园》一出,因其情感细腻曲折,文辞优美精细,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丽娘游园,是因为春情难遣,这倒是令我想起了一部片子,叫《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丽娘也无非是要为那青春找个出口,不想却有了一番“上穷碧落下黄泉”,对人间万象都有个了悟。 
  丽娘游园所遇,是莺声啼遍,牡丹开尽,遍青山红了杜鹃,那荼靡外烟丝醉软,满目春光,一派欢喜。“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汤显祖写的真是朦胧诗,春天是袅袅地吹来,摇漾得像细细的线一样,刚一唱来,便是这般生新可喜的句子。 春天这样的姹紫嫣红,而人又是这样的青春年少。
  于是有了由物及人,见满园春色正好,丽娘比照自身,才有那“翠生生出落得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自诉。人与物相称,美貌如花,这里有丽娘的自得之意。然而接下去“恰三春好处无人见”已有寂寞之叹。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是哀怜自己一生囿于闺阁之中,竟不知外面的世界是这样的精彩。流年似水,游园之前,竟已是十多年岁月虚度,于是乐尽悲来。只是突然之间,丽娘在这满目的春光里看到了衰败与凋零,看见了命运冷漠的眼睛:“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她才知道,越是美好,越是脆弱;越是留恋,越是无常。牡丹开得再好终会凋零,青春再美终会过去。掬水月在手,再怎么美,捧着的终究只是月亮的影子。美眷如花,任你风华正茂,那水样的年华已在指间汩汩地流走了。丽娘此句不仅是对春去何急的哀叹,更是对青春短暂,人生无常的觉悟。原本大彻大悟,是要从大悲大痛中得来的,丽娘游园无意中道出天机,这是中国戏曲举重若轻的妙处,也是受了宋明以来禅宗世俗化的影响。
  汤显祖笔下的丽娘,被描绘得有几分自恋,更有几分自怜,非但不做作,反而更动人。如果不如此,也就不是杜丽娘了。
  面对满园的春光,丽娘心里明白:她的青春,她的美貌,终有一天也会雨打风去吹,付与那断井颓垣。古诗里感叹“轩车来何迟”,又说“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真是悲哀的句子。她也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她咏叹着园林美景,她哀悼着华年锦绣,无一不是因为心灵深处对于青春的无法安放的无奈感。时光太珍贵,她生怕自己稍一草率便辜负了这美韶华。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只有这条路,女为悦己者容,是对女子唯一的交待。丽娘也不例外,她只有寄希望于爱情。如果在她最美好的年华里,有个心爱的人在身边,这一生也就不算徒劳了。可是身在深闺的她,是难以正常地邂逅她的白马的,除非在梦中。心上人不知何处,对独在空闺的丽娘来说,良辰好景也不过是虚设。因此,她才缓缓唱出“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她原先是宁愿被毁灭,因为青春无意义。所以到后来,她才甘愿被毁灭,假使爱情能让青春有意义。
  整个游园,无不是为她梦中与梦梅幽会作铺垫。这是汤显祖在结构上的用力。 
  丽娘已明了,只有爱情,可以配得上这青春,所以在后来才会那般奋不顾身,生生死死(不过中国古代小说里面,女子通常都比男子勇敢决绝。“甘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仿佛是个传统)。
  而对于杜丽娘来说,那个人是谁实际上并不重要,只因那男子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在时间的荒野里恰好赶上了,便有了爱。丽娘的爱,是茫茫人世里的一朵出水白莲,简单而清明。无须问他身世,不用看他来路,更不必问他以后,只因梦里相见,相看俨然,恍如久别重逢,三生三世的宿命都在这里了。爱来得这样迅疾又自然,一辈子的情缘在眼波流转之际扎了根,茫茫云水间开出莲花一朵。这样浪漫而神奇的际遇写来却如同天籁,丝毫不虚浮,全是因为《游园》一出的千回百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