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推销案例:戈尔巴乔夫 的<新思维>的内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15:41
1美国推出星球大战计划,一方面是要在军备竞赛中取得对苏联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使苏联没有精力搞经济建设,旨在在经济上拖垮苏联。

2 西欧方面。当时苏联驻扎重兵在欧洲使西欧国家感到了威胁,和西方关系恶化。而同时,西欧一些国家也布置了巡航导弹,严重威胁了苏东安全。

此外,由于苏联侵略阿富汗,西方国家和美国对苏联实施了战略禁运,使苏联无法得到西方的资金,技术,农产品等

3东欧方面。二战之后,东欧一直在苏联控制之下,当东欧各国经济开始下滑时,东欧开始出现对苏联的离心倾

4 珍宝岛事件之后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在1979年开始改善,使苏联在中苏美大三角中处于被动的境地。

5 日本和苏联由于北方四岛问题,一直是政冷经热,苏联侵略阿富汗后,日苏关系可以说是进入了冰冻期。而且日本经济发展迅速,也引起苏联不安。

6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力下降。苏联侵略阿富汗使它的外交处于十分孤立的境地。而且,苏联在越南,古巴,尼加拉瓜等地的军事开支要占到苏联财政支出的30% 。可以说是苏联的一个大包袱。

国内环境:由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要求国内要大力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这使得苏联的经济结构很不合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戈尔巴乔夫说:“正常的情况应该是生产者 ‘讨好’消费者.然而,现在是消费者受生产者支配”也就是说,当时苏联是一个卖方市场,消费品的供应是十分紧缺的。

正是在这样的国内国际形势下,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思维。在国内进行改革,同时在国际谋求一个良好的环境。

内容:简单交待一下

主要包括三个核心的观念,这三大观念从根本上推翻了长期以来支撑苏联对外政策的各项理论。

首先,(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最著名的观点)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和核威胁的条件下“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他认为世界在向一个整体发展。如果发生核冲突中,既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但世界文明将不可避免地被摧毁。生命将从地球上消失。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和核威胁的条件下,“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

其次,“新思维”纠正了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看法。传统的观念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本质上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关系,一方的存在对另一方的安全和繁荣构成基本威胁。”而戈尔巴乔夫否定了这个观点。他认为,资本主义并未像过去预料的那样走向死亡,因此,应该抛弃过去所宣讲的“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是一种辩证的统一和矛盾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所以他主张把对话作为国际关系实践的基本手段。

第三,“新思维”对苏联传统的战争观进行了彻底的变革。

传统的观念认为军事力量的均衡是安全的必要条件。戈氏否定了这一观点。他认为苏联不需要部署大量武器和维持400万军队来保护自己。传统观念认为军事力量的目的是打败苏联的敌人。戈氏认为军队的目的不是发动战争而是防止冲突和战争。也就是说他把军事力量置于防御的基础之上。

还有新思维非常重视对外关系与国内政策之间的联系,认为外交实践的目的是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

新思维指导下的外交实践:

分为两个方面,肯定的和否定的。

肯定方面也就是说取得了一些成就,主要在戈尔巴乔夫执政前期。

成就如下:

1,苏美由对抗转向对话

  新思维推动了苏美的第三次缓和。 1985,1986,1987,1988连续四年苏美每年都有一次最高级会晤。其间戈尔巴乔夫多次建议削减核武器,也建议过全面削减核武器。美苏双方从步步升级的军备竞赛到在谈判桌前谈裁军,我想这本身也有新思维的作用。

2,调整了与西欧的关系

  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欧洲大厦”的理论,倡导不同制度的国家合作,目的是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希望能够国内的改革能得到欧洲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全欧合作”的概念,指出可以在不同领域进行合作,比如说人文科技,科学技术等。1988年欧共体和苏联建交,之后西欧在经贸关系上开始涌向苏东地区,使苏联打破了孤立的境地。苏联与西欧的军事对抗水平下降,欧洲对苏联的裁军建议也开始响应。

3,改善了和中国的关系

  1985年戈尔巴乔夫访华,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可以说戈尔巴乔夫为重开中苏谈判创造了条件。因为影响改善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是苏联在中苏边境和蒙古驻扎重兵、苏联入侵阿富汗、苏联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因为这对中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些是昔日苏联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军事扩张的对外政策的产物。而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就是结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军事扩张,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戈尔巴乔夫何其新思维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一个推动力。

第二个阶段,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新思维否定了国际领域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西方妥协。主要表现在两德统一问题,东欧问题以及与美国的关系上。

1 首先看两德统一问题。其实两德统一问题本是德意志民族自己的事情,苏联本来就不该插手,但是从这个过程中我们能看到苏联外交是如何取从西方的:最开始苏联是极力反对两德统一的,戈尔巴乔夫说过:两德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需要历史去解决。就是说,因该从现实出发,接受两个德国的现实。1989年戈氏还向布什表示他欢迎两德的经济文化交往,但必须承认两德存在的事实。然而到1990年初,他态度就发生了变化,对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总理分别表示他赞成两德统一。这期间除了国内形势等多方面的因素外,有美国经济援助的诱惑,以及考虑到改革要得到西方支持的因素。但是此时,戈尔巴乔夫还是有条件的:即要保持统一后的德国的中立。但最后德国统一后还是加入了北约,苏联再次妥协。其实是这个结果当时已成定局,但是从新思维这个角度来看,苏联也是考虑到德国对苏联经济援助的问题。

2, 在与美国的关系上

1988年苏联开始单方面裁减军备。而且,这种妥切还表现在裁军的“单方面”和“不对等”。“单方面”是指苏联总是抢先宣布它的裁军计划而在美国回绝后,又仍然按照原计划单方面裁军。“不对等”是说,苏联裁减的数额要远高于美国。而美国从来不会在限制核武器和裁减军备中主动让步。

1989年布什提出了超越遏制计划。超越遏制是指在遏制基础上再超越“一点”,这一点就是攻心战,促使其和平演变,纳入西方轨道。与此同时,戈氏却节节退让。美国进一步干涉到苏联的内政。表现在与反对党接触,会见波罗的海三国领导人等。1991年最后一次苏美首脑会晤中,布什讨论的问题已经不是世界热点,而是苏联的政治经济等问题。可见苏联是一再妥协的。

结合以上内容,进行一下简单的评价

这个问题应该辩证的看。新思维是有值得肯定的方面的。刚才也讲过。

另外在理论上,戈氏看到了世界一体化趋势,反对军备竞赛,维护世界和平以及不同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等,这些理论即时是在现在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战略理论上,改变防御性,强调防御性,而且苏联也确实是在裁减军备,得到了欧洲人的认可。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比里根更致力于和平。

而且新思维结束了冷战。为此戈尔巴乔夫荣获了1990年诺贝尔和平奖。这是人类社会对 "新思维"所具有的世界意义的认可。

另外新思维结束了苏联自斯大林时期便开始的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霸权主义、进而干涉别国内政的强权时代。实现了自由选择及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但是另一方面

首先在理论上看,新思维理论本身有一些事实而非的东西:确实存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这是地球本身的存亡问题,但是,抽象地将它凌驾于民族国家利益之上,进行实际操作,是不切实际的。新思维中一些观念只能说是一种善良的愿望,甚至是幻想,是一厢情愿。在这种新思维理论指导下的外交活动实践自然处于被动和一味退缩的局面。 

而且新思维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西方国家对苏联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问题和矛盾,苏联社会内部存在的倾向于资本主义的社会集团和阶级联盟,民族问题等等。如果说这些因素使苏联演变具备了可能性,而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是使演变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关键。

新思维使苏联解体由可能性变成现实性主要体现在:

1社会主义信念和价值观念受到冲击,而是苏联解体的思想基础。

2新思维为西方和平演变创造了条件:苏联迫切需要西方的技术和信贷然而因此步步向西方妥协,单方面向西方让步。而西方的援助都贴有政治标签,美国给的每一点好处,贷款、贸易协定等都要戈氏在内政外交上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