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炒作案例:谈庸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4:48:20
中国宁波网网友朱熹学者: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听到“贪官”二字,但对于“庸官”却很少提及,以至许多人都不知道庸官为何物,贪官是社会的蛀虫,是硕鼠,我们对此常贯以“嗤之以鼻”,在批判他们时看到贪官的银两时经常用数目惊人来形容,现在的贪官在几千万以上的应该说还是少数,但个人认为庸官比贪官更可怕。
庸官通俗地说就是平庸的官,人人茫海中平庸者多矣,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庸者也无妨,无伤大雅,但为官者如果庸则的确是社会之大不幸,其危害程度大有比贪官有过之而无不及。为官者,经常是手握着国家公权力,执管一方之公仆也,在我们目前的体制下,为官者的一言一行,可能决定着一群人的政治命运或前途,可能让庸者上能者下;一言一行小则几十万元多达几百亿元的项目可能就此尘埃落定;一言一行可能决定着一个乡镇、一个县、一个部门或一个省的经济走向和命运。如果为官者政治立场坚定,能力强,作风正道,则是百姓之福,人民之福,一言一行折射出的真知灼见;相反,如果庸者为官可能百姓之大不幸,人民之不幸,一言一行折射出却是为官者的无能与平庸。
贪官是可恶的,但庸官更可怕!
领导管理篇:党校教授谈庸官的做派与危害
2010年第7期(总第7期)
2010年06月29日 发布
中央党校教授宋惠昌最近撰文指出: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我们的干部队伍无论是思想素质还是领导能力,都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上,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但是,也不必讳言,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也不乏一些“庸官”。所以,批评“庸官”的思想意识,消除“庸官”现象,仍是我们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庸官”之表现
“庸官”之“庸”者何也?“平庸”、“庸碌无为”、“庸俗”也;“庸官”,即“平庸之官僚”也。其主要特征有三:一是思想上的平庸贫乏,毫无创见;出言就是了无新意的空话、套话——“完全正确”的废话。二是行为上的平庸无为,谨小慎微,循规蹈矩,毫无闯劲、干劲;其主导思想是避免承担一切风险——宁可做不出任何成绩,也不要出一点差错。三是人际关系上的庸俗低级,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摆平”,谁的缺点都不批评,什么人都不得罪,是个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上级“赏识”、群众“拥护”的“老好人”。在这些“庸官”的灵魂深处,说到底就是在言行上要做到“万无一失”,以确保自己的“乌纱帽”,不求“青云直上”,但求“稳步高升”!
二、“庸官”存在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出现了这样的“庸官”?
一是个人方面的原因。一个重要的思想根源是缺乏基本的民主政治意识。如果我们认真调查研究一下“庸官”的思想状况就可以看出,其政治观念是何其陈旧——“为民做主,不是以民为主”的思想根深蒂固,甚至以“父母官”自居的陈腐观念,也常常在一些人的口里流露出来;他们虽然口头上也说“老百姓是共产党的天”、“老百姓的事是天大的事”,但是,思想深处却把自己看作是老百姓的“天”。更为严重的还在于,在民主政治实行了多年的今天,“庸官”根本不知道“民主”为何物!由于民主政治意识的极端贫乏,“庸官”根本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动力,必然表现出思想懒惰。他们常常是摆出一副官架子,但是,却不用心、不动脑,遇事就敷衍塞责。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对这样的“庸官”提出了这样的严厉批评:有些干部革命意志衰退,官僚主义严重,“工作不努力,不踏实,不深入基层,不亲自动手,不动脑筋,靠秘书办事,讲五分钟话都要人家写成稿子照着念,有时还念错了!”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社会中这样的“庸官”及其思想懒惰的情况不能说没有一点改变,但是,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二是深刻的体制原因。“平庸的官僚”大多数都是排斥竞争机制的任命制的产物。既然他们的官职是由上级领导任命的,那么,他们的荣辱升降,关键都在上级领导对他们的印象如何,所以,他们的眼睛必须时刻向上,特别仔细地揣摩上级领导的意图,极其认真地研究上级领导的好恶。这样,久而久之就使他们形成了一种唯上的权势主义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与此相应地,“思想上的绝对服从”就成为他们官场行为的根本原则,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成了无个性特征的权力化身——这就是“庸官”的灵魂。
作为无个性特征权力化身的“庸官”,在如此这般的政治环境中,就逐渐形成了他们所认可的“仕途规律”:抑制个性——掩盖个性——消除个性——行为完全“规范化”——与上级领导人保持高度一致——得到晋升!他们深谙现代官场这些“潜规则”、以“服从”掩盖自己的平庸,从而得到上级领导人的赏识——“晋升”的秘密也就在这里。这样,在现代官场“潜规则”的熏陶下,遵循这样的“仕途规律”,本来不太平庸的干部,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平庸的官僚!
三、“庸官”的危害
最大危害在于:他们只对自己负责,而不对人民、国家、党负责,缺乏起码的职务责任意识。“庸官”的自觉的“无责任意识”,使他们“创造了”许多逃避责任、推诿责任的为官诀窍:凡是有关思想原则的大事,他们都靠上级,而具体行动则完全推给下级。于是,每件事都要靠上级发文件,接到上级文件,就召开会议,层层照念,然后把传达过程写成报告,送上去了事——完成任务!对下面的请示,不做调查研究,千篇一律地写一些冠冕堂皇、套话连篇、模棱两可的批语。他们还有一种公文处理办法:在文件上不表态、只画圈。
邓小平同志1979年就批评过,有些干部在家里办公,“把文件传来传去,尽画圈,这不是官僚主义?有的事画圈画了半年还解决不了,究竟是赞成还是反对,也不知道”。这些保险而无用的“圈阅”或者“批示”,不论后果如何,批示者是不需要负任何责任的!朱镕基同志在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期间,曾对银行行政系统的“庸官”提出了批评:“自己不勤政,又不廉政,吃吃喝喝,乱批条子,任人唯亲,到处搞关系,把国家财产不当一回事,你还坐在讲台上面做报告,下面能不骂你?更不会照你说的去做。你也不敢处理一个人,就只能搞点福利主义,给大家发点奖金,形成一种庸俗的机关作风,这要害死人。”现实生活中,有多少需要迅速处理的大事都耽误在这些“庸官”手里!由于他们的不负责任,出现了多少安全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多么重大的损失!这从近年来媒体的报道中可见一斑。
荐稿:党委组织部
从“瞎驴”推磨谈庸官整治
朱  波http://www.gmw.cn 2011-09-08 19:36:28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字号:大中小]
孩提时,大人们总是把老驴的双眼用一块黑布蒙上,一圈又一圈地转着。它觉得自己走了不少的路,它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分外的满意。
从表面看,“瞎驴”的确值得嘉奖。它既不偷懒,也不好吃,还常常加班加点,如果这么孜孜不倦的驴都得不到表扬,那表扬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但是,在肯定“瞎驴”勤劳的同时,人们也会否定它的勤劳?
正如黄牛所说的那样:“你只不过是在原地打转,一步也没有前进”,这话说得不无道理。
大家都知道,现如今,干事业、谋发展,就需要像“瞎驴”那样一大批经过实践锻炼和考验,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优秀干部,但干事业、谋发展,如果没有前进的目标,整天效妨庸官,不谋事、不干事,好事揽自家、坏事赖人家、难事推上家、做事找下家,其结果是吃香走俏,得势又得利。
毫无疑问,从“瞎驴”推磨,也可以得出一个用人导向的问题,“主人”何不对那些“混”字当头、得过且过、推诿扯皮、追求安逸、“你想事、他扰事,你干事、他败事,你没事、他挑事,你成事、他坏事”的“庸驴”从“磨坊”撤换下来;同时,把那些信心坚定、业绩突出、作风过硬、“主人”信得过的老实“瞎驴”、有能力的“瞎驴”、干干净净的“瞎驴”、不偷懒耍滑的“瞎驴”拉进“磨坊”,为“主人”“一里、二里……十里……百里、千里……埋头“推磨”,为“主人”碾出更多更好的上等“面粉”,这也许是对一些勤劳“瞎驴”的极大鼓励。
现如今,当人们谈论干部作风问题时,往往对贪污腐败反映最为强烈,认为以权谋私、大肆索贿受贿的贪官对政权和社会危害极大;而对于庸官、懒官,一些人则不以为然,认为他们没有往自己腰包里搂钱,只不过是平庸一些、懒惰一些,无伤大局。事实上,有的庸官、懒官同贪官是合而为一的,不少腐败分子就是从庸、懒的路子走到贪的。甚至一些庸官、懒官玩忽职守、渎职犯罪后,还有人为之讲情、开脱罪责。实际上,从一定角度看,庸官懒政对党和国家事业危害很大,治懒治庸是加强干部管理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因此,治懒治庸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才能为治懒治庸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也只有切实整治庸官、懒官,才能使反腐倡廉建设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朱波)
各抒己见“谈庸官”(8篇)
编辑日期:2011-4-8  作者:林森    [ 关 闭 ]
策划人语
总策划:林 森
有的党政机关,确实有些官员,在岗却不在状态,在位却不在谋事,“混”字当头,碌碌无为,尸位素餐,而且衙门习气严重。舆论称之为“庸官”。庸官形态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危害很大,甚至不亚于贪官。
反腐倡廉,既要治贪,又要治庸。对庸官现象,必须雷厉风行地整治,不能让那些“太平官” 太平,“潇洒官”潇洒;不然,必将严重贻误党的事业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利益也必将遭到严重损害。
鉴于此,本网特搜集部分相关文章对庸官进行剖析,有的文章还提出了治理的方法。希望本策划可以给那些庸官提个醒,同时也希望各位朋友各抒己见,发表高论。——可以通过本网“读者来信”栏目发给我们。 (刘冲)
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治理庸官动真格
“我已准备‘遍体鳞伤’,只要武汉能好!”
“掀起责任风暴,就是要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市上上下下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干部,但决不能刮一阵风就完了!”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纵论“责任风暴”、“治庸计划”,神情坚定,掷地有声。

“看了投资环境调研报告,我彻夜难眠”
今年春节以后,武汉市委组织市“四大家”领导就投资环境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专题调研,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同时委托新华社湖北分社进行专题采访,形成了一份专题调研报告。
“我连续几个晚上看调研报告,看了后几乎彻夜难眠。”阮成发说,调查反映,武汉投资环境的问题就像人病了不舒服却查不出病因,这种“重症肌无力”的病症其实更危险。
阮成发说:“报告列举了行政、法制、财税、金融、人文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尤其是干部作风。报告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不足、问题甚至丑陋的一面。不痛下决心,不坚决解决,我们不可能跨越式发展!”
阮成发要求大刀阔斧,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整治,持之以恒,建章立制,从根本上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努力将武汉打造成全国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程序最便捷、收费最低、效率最高的城市,让投资者和企业家安心、开心、快乐。
“当市委书记不能做老好人,我已准备‘遍体鳞伤’”
“责任风暴”,席卷全市上上下下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干部,建立横到边、纵到底、责权分明的岗位责任体系。“我是全市总责任体系的第一责任人,我没有退路,也不想给自己找退路。”阮成发说:“当市委书记不能做老好人,怕得罪人,我已准备‘遍体鳞伤’,只要武汉能好!”
阮成发要求建立起科学的层次清晰的责任体系,严格责任追究,建立明确的“买单制”,有功有绩必奖,失职渎职必究必罚。他透露,市委、市政府已决定按照“精简指标、提高标准、拉开差距、奖优惩劣”的思路,改革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将干部评价与目标绩效管理结合起来,“半数优秀、全部合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落后单位就亮黄牌,连续两年亮黄牌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免职!”
“有人说,这样会不会导致‘人人自危’?我要说,在责任制面前,干部‘人人自危’有什么不好?如果大家都松松垮垮、讲话不算,出了事没人处理,大家都‘不自危’,那么事业如何保证?领导干部‘不自危’,那么人民群众就会‘人人自危’。如果我们都殚精竭虑,尽职尽责,人民才会满意。”
“为政之道要像农民种地,不分昼夜尽心尽责”
古人云:“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昨日(6日),阮成发引用这句古语勉励广大党员干部:“为政之道要像农民种地一样,从播种开始一直到收获,都要不分昼夜、尽心尽责。”
阮成发深有感触地说:“每一个领导岗位,都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一份重托,我们必须胸怀敬畏之心,必须以诚惶诚恐的心情、大恭大敬的姿态接受。”他说,每个领导干部面对岗位,都要经常自问三个问题:“历史上最优秀的是谁,有什么差距?我是不是最优秀的?换个人是不是比我做得更好?”阮成发坦言:“我从一个工人的儿子一路成长,走上市长、市委书记的岗位,始终怀着敬畏之心,不敢懈怠。我也常常自省,我不敢说我做得最好,但我一直瞄准最好的目标在努力。只要我们以这样一种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来工作,就不可能做不好。无数事实说明一个道理——面对岗位,你不敬畏它,它就抛弃你!”
自行出台审批和收费项目,主要责任人一律免职
审批事项多、审批环节多,是投资者反映最突出的问题。精简审批事项、提高工作效率被确定为我市改善环境工作的关键环节。
阮成发要求各区、各部门全面清理现有审批事项,凡是省以下的审批项目一律废止,凡是省以下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包括相关联的子项、所谓公共管理事项一律取消。确需保留的,经市长审定同意。“今后发现一例自行出台的审批项目和收费项目,主要责任人一律免职!”
干部要深入一线,不能像“井里的葫芦”沉不下去
阮成发强调,当前要特别倡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的良好风气,不能像“井里的葫芦”沉不下去。他以少数领导干部“走读”现象为例,批评脱离一线、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作风:“村级干部住乡镇,乡镇干部住城区,远城区干部住中心城区,你长期远离你领导的地区,不知道当地人民的喜怒哀乐,你怎么和他们打成一片,怎么领导他们发展?”
阮成发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作为一项基本工作要求,扑下身子,到问题多、矛盾多、局面复杂的一线去,现场指挥、现场调度、现场服务、现场办公,真正做到“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
“经信委的领导到企业去,建委的领导到工地去,城管局、园林局的领导到马路上去,农业局的领导到田间地头去,规划局的领导到现场去,物价局的领导到市场去,区里的领导要到社区去、到村里去,负责招商引资的同志就应该是‘满天飞’……”
能力席位姓“公”,由谁坐它要由人民决定
“职务岗位是‘能力席位’,谁有能力就由谁担任,只认资格不认人,只认条件不认人。”阮成发强调:“能力席位是铁打的,任职之人是可变的;能力席位是选择的,任职之人是被选择的。能力席位姓‘公’,不是私产,更不是哪个人的祖传之业,由谁坐它,要由它的主人——人民来决定。能力席位更不是关系席位,不能是谁的关系硬谁就获得,绝不允许庸碌者据有它。”
消除“第三种状态”,干不好就交“枪”
“对领导干部来讲,没有功就是过,没有成绩就是问题、就是庸。”阮成发强调,实施“治庸计划”,关键在于消除干部队伍工作表现上的“第三种状态”——干不好又不交“枪”,占着职务岗位不作为。
“‘第三种状态’现象贻误党的事业,在干部群众中影响很坏,变相打击了其他干事干部的积极性。要通过‘治庸计划’,使干部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干得好,要么交‘枪’,不能有第三种选择。重在一个‘治’字,使庸下能上,减庸提能!”阮成发掷地有声。
考核干部要看“三件事”标准
怎么在实干中培养和考核选拔干部?阮成发阐述了“三件事”标准:先交给他一件事情,如果能做好,再交给他一件难一点的事,如果又能做好,再交给他一件很难的事,如果他还能办好,甚至提前办好,这样的干部肯定可以委以重用;相反,交给他一件事不能办好,再交给他一件更容易的事情,还不能办好,再交给他一件弯腰就能捡起来的事情,他还是办不好,这样的干部肯定不能重用。
阮成发说,今年是市、区、乡(镇)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年,要利用这个契机,优先从具有基层和一线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和人才中选拔领导干部,为武汉“十二五”、“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杜绝打招呼“潜规则”,畅行干事文化“显规则”
“坚决不允许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乱的这种怪现象发生!”阮成发强调:“决不能让那些踏实干事、作出贡献的人吃亏,决不能让那些品行不端、心术不正、投机钻营的人占到便宜,决不能让那些跑官要官的人得逞。坚决杜绝打招呼、写条子的“潜规则”,畅行公开透明的“显规则”。既重选票,又不唯选票,真正把那些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人选拔上来,形成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的氛围
“企业是纳税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了城市的竞争力。”阮成发要求破除“官本位”意识,牢固树立“服务企业、服务企业家”的理念,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关爱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形成一种“办企业光荣、当企业家光荣”的风尚。
从今年开始,我市将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每年评选表彰“十佳企业”、“十佳企业家”、“十佳创新企业”、“十佳民营企业”等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对在汉投资兴业并有杰出贡献的企业家授予荣誉称号,大力彰显各类杰出企业为武汉作出的贡献。
做好群众工作是各级干部基本功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应当是各级干部的基本功。”阮成发比喻说,党和群众的关系是鱼水、血肉、种子与土地的关系,要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制定实施重大政策措施,第一位要考虑的是绝大多数群众的觉悟和意愿。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阮成发说,我们工作的重心、核心是始终关注民生。执政的要领是把最困难的人安排好。“在我们的社会里,富的可以更富,但穷的不能更穷。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生活无着落,就没有理由。”
阮成发说,做好群众工作,关键是用心,要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共产党人感情的最高境界,就是对人民群众怀有一颗赤诚之心,用真情赢得民心。
■“责任风暴”,席卷全市上上下下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干部,建立横到边、纵到底、责权分明的岗位责任体系。我是全市总责任体系的第一责任人,我没有退路,也不想给自己找退路。
■只要我们以这样一种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来工作,就不可能做不好。无数事实说明一个道理——面对岗位,你不敬畏它,它就抛弃你!
■要通过“治庸计划”,使干部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干得好,要么交“枪”,不能有第三种选择。重在一个“治”字,使庸下能上,减庸提能!(记者 李晓萌)
治庸计划应避免只停留于宏大叙事
杨绍福
几年前,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媒体上公布了《关于在全市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决定》。《决定》指出,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是为了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干部的执行能力。
“治庸”这个词近来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应当说,对于官员的管理,最重要的,一是治腐,二就是治庸了。治腐早已成为国家行为,而治庸则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至少是很多地方都没有把治庸纳入到官员考核和管理体系中。深圳提出“治庸计划”这样一件本应是很普通的事,却成为轰动性的新闻,就是治庸行动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最好注脚。
无需论证,从网络上网友的赞赏声就可以看出,深圳推出“治庸计划”的确是民心所向。但是,“治庸计划”的提出只是走出了一小步,而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要产生实际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的政策法规的跟进,需要明确职责和程序,避免“治庸计划”落入宏大叙事成为空洞说词的可能。
如果仅仅是看《决定》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规定》所做出的各种规定宏大叙事的倾向是非常明显的。也就是说,《规定》只是提出了工作的方向,什么叫“庸”,如何评判“庸官”,有哪些指标和细则,以什么为依据,由谁来认定,这些关键的问题是难以从《规定》中得出来的。因此,要让“治庸计划”落到实处,还需更为细致的规则和约定。
“治庸计划”所依据的,决不应该是《规定》所提出的这么几条方向和要求,治庸行动应该有更明确、更权威、更持久的地方法规及行政细则的支持。有了地方法规这个依据,深圳的治庸行动就更有说服力,也将从“计划”变成常态。治庸行动最怕成为专项行动,最怕走入权责不清的泥潭。而以地方法规来明确治庸的责任人、治庸的程序、庸官所应收到的处分,等等,此时的治庸就会像惩治腐败一样,至少在法律规定上是有人管的,而且是随时有人管。
治庸还不仅是法律问题,在治庸的口号之下,还有更多的技术性难题尚需解决。当前之所以各地在官员治庸方面建树不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何为“庸”实在难以简单断定,这也是治庸比治腐更困难的地方。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更应避免在宏观上谈庸官的一些普通表现,而是需要分解官员的工作,罗列庸官的职责和相应的考核办法,要以任务要求官员。只有在这些问题上做出细致的规定,才能在考核时判断出何为庸官。
治庸不是提计划,更不是以领导讲话的口吻强调治庸的重要性,我们需要看到有法可依的治庸行动,要有人承担起治庸的职责,要让庸官得到相应的惩处,要在评判庸官的标准上做出细致的规定。只有这些繁琐复杂的事情做好了,深圳的“责任风暴”方能刮得起来,“治庸计划”也才能成为具体的行动。
(来源:国际在线)
庸官的做派与危害
中央党校教授  宋惠昌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我们的干部队伍无论是思想素质还是领导能力,都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上,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但是,也不必讳言,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也不乏一些“庸官”。所以,批评“庸官”的思想意识,消除“庸官”现象,仍是我们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庸官”之表现
“庸官”之“庸”者何也?“平庸”、“庸碌无为”、“庸俗”也;“庸官”,即“平庸之官僚”也。其主要特征有三:一是思想上的平庸贫乏,毫无创见;出言就是了无新意的空话、套话——“完全正确”的废话。二是行为上的平庸无为,谨小慎微,循规蹈矩,毫无闯劲、干劲;其主导思想是避免承担一切风险——宁可做不出任何成绩,也不要出一点差错。三是人际关系上的庸俗低级,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摆平”,谁的缺点都不批评,什么人都不得罪,是个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上级“赏识”、群众“拥护”的“老好人”。在这些“庸官”的灵魂深处,说到底就是在言行上要做到“万无一失”,以确保自己的“乌纱帽”,不求“青云直上”,但求“稳步高升”!
二、“庸官”存在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出现了这样的“庸官”?
一是个人方面的原因。一个重要的思想根源是缺乏基本的民主政治意识。如果我们认真调查研究一下“庸官”的思想状况就可以看出,其政治观念是何其陈旧——“为民做主,不是以民为主”的思想根深蒂固,甚至以“父母官”自居的陈腐观念,也常常在一些人的口里流露出来;他们虽然口头上也说“老百姓是共产党的天”、“老百姓的事是天大的事”,但是,思想深处却把自己看作是老百姓的“天”。更为严重的还在于,在民主政治实行了多年的今天,“庸官”根本不知道“民主”为何物!由于民主政治意识的极端贫乏,“庸官”根本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动力,必然表现出思想懒惰。他们常常是摆出一副官架子,但是,却不用心、不动脑,遇事就敷衍塞责。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对这样的“庸官”提出了这样的严厉批评:有些干部革命意志衰退,官僚主义严重,“工作不努力,不踏实,不深入基层,不亲自动手,不动脑筋,靠秘书办事,讲五分钟话都要人家写成稿子照着念,有时还念错了!”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社会中这样的“庸官”及其思想懒惰的情况不能说没有一点改变,但是,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二是深刻的体制原因。“平庸的官僚”大多数都是排斥竞争机制的任命制的产物。既然他们的官职是由上级领导任命的,那么,他们的荣辱升降,关键都在上级领导对他们的印象如何,所以,他们的眼睛必须时刻向上,特别仔细地揣摩上级领导的意图,极其认真地研究上级领导的好恶。这样,久而久之就使他们形成了一种唯上的权势主义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与此相应地,“思想上的绝对服从”就成为他们官场行为的根本原则,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成了无个性特征的权力化身——这就是“庸官”的灵魂。
作为无个性特征权力化身的“庸官”,在如此这般的政治环境中,就逐渐形成了他们所认可的“仕途规律”:抑制个性——掩盖个性——消除个性——行为完全“规范化”——与上级领导人保持高度一致——得到晋升!他们深谙现代官场这些“潜规则”、以“服从”掩盖自己的平庸,从而得到上级领导人的赏识——“晋升”的秘密也就在这里。这样,在现代官场“潜规则”的熏陶下,遵循这样的“仕途规律”,本来不太平庸的干部,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平庸的官僚!
三、“庸官”的危害
最大危害在于:他们只对自己负责,而不对人民、国家、党负责,缺乏起码的职务责任意识。“庸官”的自觉的“无责任意识”,使他们“创造了”许多逃避责任、推诿责任的为官诀窍:凡是有关思想原则的大事,他们都靠上级,而具体行动则完全推给下级。于是,每件事都要靠上级发文件,接到上级文件,就召开会议,层层照念,然后把传达过程写成报告,送上去了事——完成任务!对下面的请示,不做调查研究,千篇一律地写一些冠冕堂皇、套话连篇、模棱两可的批语。他们还有一种公文处理办法:在文件上不表态、只画圈。
邓小平同志1979年就批评过,有些干部在家里办公,“把文件传来传去,尽画圈,这不是官僚主义?有的事画圈画了半年还解决不了,究竟是赞成还是反对,也不知道”。这些保险而无用的“圈阅”或者“批示”,不论后果如何,批示者是不需要负任何责任的!朱镕基同志在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期间,曾对银行行政系统的“庸官”提出了批评:“自己不勤政,又不廉政,吃吃喝喝,乱批条子,任人唯亲,到处搞关系,把国家财产不当一回事,你还坐在讲台上面做报告,下面能不骂你?更不会照你说的去做。你也不敢处理一个人,就只能搞点福利主义,给大家发点奖金,形成一种庸俗的机关作风,这要害死人。”现实生活中,有多少需要迅速处理的大事都耽误在这些“庸官”手里!由于他们的不负责任,出现了多少安全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多么重大的损失!这从近年来媒体的报道中可见一斑。
(来源:《北京日报》)
“庸官”生态的形成与治理
陈天祥

陈天祥
庸官现象是多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
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解释庸官现象的原因:其一是帕金森定律现象。它是上个世纪50年代英国人帕金森提出来的,认为官员喜欢任用那些比自己低能的下属,这样他们就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也比较听话而容易控制。而下属也上行下效,最终导致整个官僚体系充满庸官。
其二,高度程序化的政府组织使然。为了保证公共权力行使的公平性,也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人们设计了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制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于是,社会组织和公民到政府部门办事,就会经常遇到“公文旅行”和按章办事以及公章成堆的现象,久而久之,惯于“规则迷宫”者在政府中占有强势的地位,同样,这些拥有话语权的群体也习惯于任用规则的追逐者,排斥异己,最终导致政府的繁文缛节和低效率。而那些敢于坚持原则、开拓进取、创新有为者则可能被排除在外,失去发挥作用的舞台。
其三,彼得原理陷阱。政府部门常见的逐级晋升制度,容易将人员选拔范围限制在很小的圈子里,瘸子里选将军,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个组织就会出现大部分的领导职位是由不能胜任的人所担任,即出现庸官治理。尤其是我国有关干部任用制度有明确的规定,晋升到某一级别的职位必须在下一级(或半级)职位中任职达到一定年限,如果晋升时几个具有下一级职位任职经验者都不具备担任上一级职务的条件,就有可能出现晋升者的不胜任问题,而按照这种任用规则,他在今后仍然有可能晋升到更高级别的职位任职,这样会离任职要求越来越远。
其四,专才与通才之间的错位。一般来说,职位层次越高,管理范围越大,越要求任职者具有综合管理能力,亦即越应该是一个通才。但在实际的干部任用中,往往很容易掉进专才等同于通才的陷阱。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最重要的工作是经济建设,需要上很多项目和很多工程,对官员的技术要求相对的就多一些,技术人才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晋升机会。但如今,民生问题、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要求领导者要善于了解公共服务的需求,善于进行利益平衡和妥协,善于利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公共治理,才能更好地使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时,仅有专业技术方面的局限性就会暴露出来,只懂技术不懂管理的人才就会变成庸才,严重者,还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近年来,我国各种社会矛盾突凸显,群体性事件频发,它们多与社会不公平、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缺失密切相关,既反映出政府治理模式的滞后,也反映出官员中只懂技术不懂公共治理、只懂招商引资和工程项目建设不懂如何化解民怨的严重缺陷。时代呼唤善谋略、善沟通、善深入民众了解疾苦、善纵横捭阖、善于民主决策、通晓社会知识的善于治理的“通才”式人才。
其五,考核方式的缺陷。长期以来,我国干部考核中普遍存在重经济轻社会倾向。所以考核什么,被考核者就注重什么。只注重经济指标的考核方法使很多官员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从而培养了一大批不懂社会问题、不懂得百姓疾苦的庸官。
其六,民主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一大批“只唯上,不唯下”的官员,他们只对上级的意志比较敏感,惟命是从,阿腴奉迎,却不懂得替老百姓排忧解难而变得碌碌无为。
其七,传统干部任用制度中的委任制在运作过程中出现变形,民主集中制的天平向集中倾斜,甚至出现“任人唯亲”、“裙带关系”,能力降到了次要的地位或者可有可无。
其八,现有的公务员职业发展通道狭窄,只有领导职务系列和非领导职务系列两种途径,职位之间权力配置关系的失衡和中国人的“官本位”思想使非领导职务系列者有足够的动力向领导职位系列流动,早已为人们所诟病的副职成堆现象就是这种流动的必然结果,它进一步加剧了领导干部的庸官泛滥。
从上述分析可知,官场上的庸官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官僚制度和用人制度使然,因此,治理庸官也就不能仅靠一两次集中行动或运动,那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只有从体制上和制度上入手,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如何治理庸官?
一是进行组织变革。对传统的官僚制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消灭官僚主义和庸人治理的土壤。当今世界是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时代,对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政府提高办事效率,为经济社会提供快速的服务,以提高社会组织的竞争力。为此,就需要对政府组织进行变革,如组织结构扁平化、业务流程再造、网络化的资源整合、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公共服务的透明化和公开化、强化官员对结果负责的观念等,而当代的信息技术则为政府组织变革提供了技术条件。只有政府组织的有效变革才能打破传统科层制体制下官员只对程序负责的习惯,从而消灭庸官治理的土壤,使真正有能力者脱颖而出,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改革和完善公务员职位管理制度。职位管理是建立科学的用人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它主要包括职位分类和职位分析两个方面。我国现有的公务员法只是从原则上规定了将公务员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三种类型,这种简单的分类还不足以为科学的人员管理奠定基础,应该在此基础上对职位进行进一步的细化,然后,进行认真的职位分析,搞清楚每一个职位任职人员所具备的资格条件,如管理能力、业务水平等。这样,在选拔人才时,就可以参照晋升者的实际情况和岗位所需要的标准予以取舍,保证各级各类岗位上的人员,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专业技术人员都基本符合岗位任职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双梯制”甚至“多梯制”晋升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公务员职业发展通道,科学设计不同职位之间的权力配置关系和报酬制度,既能够防止综合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错位晋升的现象,又能够有效地激励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安心从事自己熟悉的业务工作,做到人职匹配,杜绝滥竽充数者,有效避免彼得原理陷阱。
三是强化公务员培训,使他们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需要。针对目前很多官员只懂得经济建设,不懂得社会建设,不懂得解决民生问题,不懂得疏导民怨的状况,应大力强化公共管理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系统的现代管理艺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民众之中,了解民众的疾苦,更好地认知政府的应有角色,善于运用多元化手段进行公共管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四是大力推进公开选拔干部制度改革。必须破除政府管理的封闭性和神秘性色彩,努力建设公开和透明的政府。在干部选拔任用的过程中,通过诸如拓宽拟用人选范围和考察渠道、考评方法多样化、民主评议、差额选拔、任前公示等加大群众参与力度,确保民众的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和知情权,能较好地克服用人制度中的不正之风和权力寻租的现象。
五是加强考核,积极推进问责制度改革。传统的干部考核多停留于对德、能、勤、绩、廉简单的定性描述上面,无法区分不同人之间的绩效差距,也就无法实现奖优罚劣的应有功能,为此,必须大力推进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制度,强化目标管理,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指标生成机制,反映上级政府的执政意图和民众的服务需求,坚持结果为本、以民为本,引入民众评议政府的机制,增加民众对政府绩效的发言权,并改革和完善问责制度,从而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良者进、劣者汰的机制。
必须强调一点,现有的干部问责机制存在流于形式的危险。典型的例子是动辄免职,有愚弄民众之嫌。其实,免职只不过是干部任用的一道程序而已,不是对责任者的惩戒。众多被免职者短期内又异地任职,这种做法受到百姓的普遍质疑。应多运用引咎辞职、撤职、开除、降职、公开道歉等形式,才能真正对被问责的庸者起到惩处作用,也才能对其他人产生警示作用,并激励敢于负责、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领导干部,使治庸工作落到实处。、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三类庸官画像:不学无术,投机钻营,明哲保身
杨三军  沈 洋  李忠将

庸官在堂,锐气不扬
如果把贪官比作干部队伍的明显硬伤,那么,庸官则是不显眼却危害极大的内伤。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保尔?柯察金的这句名言激励无数人奋发有为。但是在官场,“庸官在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政治生态,不学无术、投机钻营、明哲保身者大有人在。庸官怎样尸位素餐?庸官何以碌碌无为?怎么让庸官让、能官上?
贪官是硬伤,庸官是内伤
半月谈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听说这样一件事:某市一领导秘书获擢升,到下面某县任“一把手”,临别时其领导赠言:“上任后,不期望你能有多大政绩,但有三句话你必须牢牢记住:第一句,希望你不要出问题;第二句,还是希望你不要出问题;第三句,希望你千万不要出问题。”
在这位领导眼里,为官从政即使平庸一点并无大碍,但你要是一旦出了什么问题,那就一损俱损,前程尽失了。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谓庸官的一大典型特征。从廉政角度划分,官员大致可分为清官和贪官两类;从勤政角度划分,则可划分为能官和庸官。庸官还可以再细分清廉且平庸之官和平庸且贪婪之官两种,后者自有党纪国法管束,前者的危害则往往容易被忽视。
三类庸官画像:混,钻,滑
不学无术型,可概括为一个“混”字。这类庸官大多靠关系或金钱开路走上领导岗位,本身不学无术,整天无所事事。他们坐办公室不外乎呷茶品烟搓麻,做报告有秘书备好的现成稿子,开会发言顺着领导的“竹竿”往上爬,遇事“研究、研究”打官腔,反正前后左右都有人伺候,总能混一个潇洒自如。
投机钻营型,可概括为一个“钻”字。这类庸官在其位不谋其政,热衷于作秀,投上级领导所好,捞取政治资本,为仕途升迁铺路。整天夹着个皮包赶会场,吞吐一堆八股套话;奔忙于剪彩、庆典、揭幕等秀场,在摄像机镜头前笑容可掬;偶尔“深入”群众,不过是装装样子,蜻蜓点水留下几个镜头就拍屁股走人……
明哲保身型,可概括为一个“滑”字。这类官员智商、情商不可谓不高,但都没有用到正经工作上。这类官员深信“不做事没事,做事会出事”,把“难得糊涂”视为做官最高境界,遇见矛盾就躲、就推,躲不开也不明确表态,打太极、和稀泥;对群众疾苦和诉求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万一出了事,就想尽办法捂盖子、卸责任。
半月谈记者在东部某县采访时,认识了当地分管文教卫生的一位副县长。该县一家医院改制后,医生的收入直接与科室创收挂钩,迫使医生开大处方,对患者重复检查。医院部分职工遂向媒体自曝丑闻,以期政府回购医院。作为分管领导,这位副县长也希望通过政府回购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回购医院需要投入一大笔钱,更重要的是,政府回购医院后能否解决问题,这位副县长心里没有底。于是,这位副县长不是主动向县长汇报情况,而是任由事态恶性发展。
他对记者说:“分管的部门出了问题,我要负一定的领导责任,但负主要责任的还是拥有拍板权的正职,如果正职采纳了我的意见,结果事情没办好,我就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庸官何以碌碌无为
庸官并非与生俱来。他们的庞大存在,自有其生存土壤和空间。这与当前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尚不完善有很大关系。由于缺乏科学的干部业绩评价机制,一些官员“啥都不干,难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担风险;组织考核,没有缺点”。就算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只要不犯错误,不仅可以在领导岗位上风平浪静,还可以通过熬资历按时升迁。
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这种歪风邪气逐渐形成一种强大的官场“磁场”,把很多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干部也吸入其中,使他们转而甘于平庸、随波逐流,原本能成为能官的最终还是沦为庸官。
江西九江市有位镇长,做事很有魄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2003年,该镇党委书记被提拔为副县长后,当地干部群众都认为这位镇长是理所当然的镇党委书记人选。但事与愿违,县里另派他人补缺。这名镇长虽然有点不服气,但认为自己资历尚浅,还是坚决拥护组织决定,工作仍然兢兢业业。两年后,镇党委书记一职再次出现空缺,这次他觉得应该轮到自己了,可惜又一次希望落空。接下来几年,镇里一些年轻干部纷纷被提拔,唯独他一直原地踏步。
经历一次次打击后,这位镇长开始动摇了,认为自己工作再出色也没有升迁机会,还不如做个太平官。半月谈记者最近见到他时,感觉他明显颓废了,上面推一步他就挪一下,上面没要求他就不动,先前那种干劲已经不复存在了。
江西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高继民认为,干部提拔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政绩,还有很多人为因素,这种现象在基层较为常见。一些能力突出、群众口碑好的干部原来也有一番干事业的雄心壮志,但在职位升迁上屡受打击后,容易产生消极应对心理。
平者让、劣者下、能者上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根本要求。身为领导干部,就是要为民众做磨刀石、做渡河船、做及时雨,在事业上始终保持一颗进取的心,多做造福民众的好事实事,这才是人间正道,为官根本。
我们反对贪污受贿的官,反对弄虚作假捞取政绩的官,我们同样也反对那种虽然两袖清风但无所作为的庸官。拿着人民给予的俸禄,却对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一拖再拖,以致矛盾、问题日积月累,由小变大、由大变炸,群体性事件频发,党群、干群关系恶化。近年来发生的“瓮安事件”、“孟连事件”等群体性事件,大多可以看到庸官不作为的影子。概而言之,领导干部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就是失职,即使无错也是“过”,是官场消极腐败的另一种形态。
庸官不治,如何让广大群众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如何让人们相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治庸,必须动真格,对不想干事、不会干事、干不成事的庸官,必须铁腕狠治,坚决采取组织措施,将其清理出领导岗位。与此同时,更要进一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干部业绩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以制度管人,真正做到“平者让、劣者下、能者上”。唯有如此,才能使庸官失去生存的土壤和市场,无处藏身,才能警示为官者时刻牢记宗旨,尽心尽力为民多做事、做好事、做成事。
(来源:半月谈 )
整治庸官应动真格强考核
王传利

王传利
当前,一些庸官懒官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他们中有的唯权是图,巧言令色,世故圆滑;有的心浮气躁,不思进取,工作上敷衍了事,庸碌无为;有的拉拉扯扯,欺上瞒下;有的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脱离实际,劳民伤财;有的贪图享受、奢侈浪费;有的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对群众的安危冷暖漠不关心,工作办法简单粗暴,甚至肆意欺压群众。群众对此极为痛恨,对庸官懒官现象是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
第一,治理庸官懒官,要提高对庸官懒官造成危害的认识。
庸医治病,固然可怕;庸官当道,亦令人担忧。贪官固然可恨,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庸官懒官亦复可恶。他们在位虽然不贪不占,但一事无成、平平庸庸,只会做官、不会做事。殊不知,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就是失职,庸官懒官的危害性并不逊色于贪官。2005年11月,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严重污染了松花江,哈尔滨市400万居民断水4天,许多企业停产、半停产,中小学校被迫停课,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事后披露出来的材料表明,这起事件与地方某些官员刻意隐瞒、互相推诿有关。据权威统计,全国因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占世界同类死亡人数的70%。而在2004年,中国矿难死亡6027人,占全世界矿难死亡者总数的80%!每一起煤矿事故背后,都有庸官懒官作祟。如果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 的“平庸病”流行,必然管理不善,人心涣散。平庸懒惰不治,任其蔓延,必然造成管理低效或者失效,执政能力丧失,危及国家稳定和百姓平安。如果把官员腐败比作明显的硬伤,那么,庸官懒官就是暗藏的软杀伤力,一旦爆发,后果极为严重。
第二,治理庸官懒官,要动真格。
对于那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庸官懒官,应该严肃查处,决不姑息。今年6月28日,贵州瓮安县发生震惊全国的冲击党政机关事件。风起于青萍之末,发生这场严重的事件,固然与当地的黑恶势力挑唆煽动有关,但更与当地一些干部的不作为,特别是与少数官员庸、懒的作风存在严重问题有关。诚如6月30日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所言:公安局不作为,党委政府不作为,庸官、懒官、拿钱不干活的官多了,老百姓就不会有好日子过。这样的庸官、懒官、拿钱不干活的官,该下课的统统下课,决不姑息!此言真是大快人心。瓮安县的主要干部被免职表明,当官必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有使命感、责任心,还得有真本事。如果马马虎虎、稀里糊涂,对工作不负责任,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和生命造成损失,那就必须严肃查处。
第三,治理庸官懒官,要提高干部的执政本领。
毛泽东在名篇《反对自由主义》中,传神地刻画出了自由主义者的形象,简直活脱脱一幅当代庸官懒官的嘴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等。庸官懒官之所以庸且懒,是因为他们没有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本领。消除庸官懒官,就是要提高干部的执政本领。一位哲人说过:“一切才能都要靠知识来营养。”能力来源于素质,素质来源于知识,而获得知识的途径首先就是学习和实践。不读书、不看报、不学理论,不成为庸官懒官才怪呢!同为领导干部,有的具有很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事有章法,成绩斐然,有的则思想迟钝,观点陈旧,方法单一,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注意了培养自己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当今世界,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如果不能及时吸收新知识,很快就要落伍,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庸官懒官。改变庸官懒官形象,就是要把吹牛、喝酒、打麻将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上,才能高人一筹,有所建树。应注意的是,文凭不等于水平。毛泽东说过:读书是一种学习,实践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领导干部克服庸懒的作风,要真抓实干,在解决棘手的问题过程中显现本领,提高素质。
克服庸懒的作风,要强化“五个能力”建设,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这“五个能力”是治理庸官懒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围绕“五个能力”的核心内容,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都应努力“提高三个水平”,即: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水平,不断提高统揽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领导水平,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的领导水平。
第四,治理庸官懒官,要加强对干部的考核等一系列制度的建设。
“权为民所授”。干部被称为公仆,公仆自然要为人民服务,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考核。中央新的五年反腐规划提出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该机制直指贪官、庸官,努力改变以往官员“只能上不能下”的局面,有利于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作为监督者,社会公众最有权威。一个官员庸不庸、懒不懒,人民群众最清楚。所以治理庸官懒官,社会公众必须行使监督权。人民是真正的主人,在他们面前,庸官懒官无以遁形。
出现庸官懒官,说明我国的权力体制、组织结构以及法律制度方面还存在官员们偷懒的空间和机会。诸如行政不规范,上班聊天、玩扑克、炒股等行为,没有严格处罚的规章制度。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要整治官员中得过且过、滥竽充数的现象,应该从内部和外部强化公务员职业的竞争,将每个岗位的责任具体化,建立科学的、层级清晰的责任体系,严格责任追究,赏罚分明,促进官员尽职尽责。尽责,就要分清责任;失责,就要追究责任。通过考评,加强党风、政风、官风以及官德建设,激励官员兢兢业业,最终形成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符合国家公职要求的公务员队伍。
当然,考评庸官懒官还要注意细节的科学性。如果仅仅以政绩的大小作为衡量庸官懒官的标准,事实上很可能会造成一些地方官员恶性攀比竞争,造成形象工程泛滥。不同的职务岗位对于任职人选的素质要求各不相同,考评标准要根据具体职位的特点加以科学制订。一方面,要细化各项考核指标的权重。考核“一把手”,要加大全局观念和走群众路线等指标的权重;对于副职干部,则应突出协调配合的分值;而对于一般干部,关键是要看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实绩状况。同时,还要加大群众对干部的访谈和测评情况的参考权重。
可喜的是,从中央到地方都注意并加大了对庸官懒官的治理力度。中央有《干部任用条例》、浙江省有《影响机关工作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这些规章,都是针对患有庸懒症的官员对“症”下的“药”。认真贯彻落实这些规章制度,我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庸官、懒官。
(来源:廉政在线 作者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庸官”当治
李贵德

在干部队伍中有一种“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吃了喝了捞票子“的官,被人们谓之“庸官”,或日“太平官”、“逍遥官”、“混混官”。其实,这种官就是没有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的“昏官”。
本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遗憾的是这些人不但没有“回家”,而且不少人还“稳坐钓鱼台”,舒舒服服做官当老爷。他们居其位不谋其政,尸位素餐;对工作不尽其责、竭其力,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应付差事;对难事、得罪人的事不敢抓、不敢管,该作为时不作为,该出手时不出手,往往等事情闹大了,问题成堆了,群众投诉了或领导批示了,才不得不去抓去管。
庸官的存在,反映了干部管理机制的缺陷和用人观念的错位。多年来,无过错者不丢官甚至还能升官,成了官场的“潜规则”。这使许多人认为,只要不贪污受贿,不违法犯罪,就可以太大平平过日子,熬到年头往上升。许多年轻人初入公务员队伍时,意气风发,积极向上,而慢慢地有些人变得甘于平庸,缺少进取了,甚至走上贪赃枉法之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在官场普遍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庸官比清官“人缘好”、更吃香的不正常风气。
提高效能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大事。当下,各级党政机关抓效能,实行“无为问”,在干部队伍中逐渐形成一种当“太平官”、“逍遥官”丢脸可耻和“官难做、难做官、做官难”的正气氛围。惩治“庸官”是深得人心的事情。
其实 对庸官的惩治,也是对清官的肯定和褒奖。庸官当政,误国害民。庸官与贪官,是腐败之体的一对“孪生兄弟”。庸官虽不像贪官那样,直接吸食民脂民膏,但他们拿着人民的奉禄,花着纳税人的血汗钱,却对人民没有感情,对工作没有激情,对群众疾苦不闻不吼 对百姓利益漠不关心,浑浑噩噩守摊子、混日子。他们败坏政府形象,污染社会风气,平添民众怨气,危害实在不浅。所以,治庸与治贪是同样必要的。讲效能,必须惩治“庸官”。
(来源:郴州新闻网)
给“庸官”做次“胸透”如何?

据报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3月11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报告时指出,去年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7349件10227人,同比分别增加4.5%和9.3%。其中,立案侦查重特大渎职侵权案件3508件,同比增加10.5%。另据报载,2006年至2010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各类渎职侵权犯罪案件3.8万件4.9万余人,这些案件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5亿余元,导致2.3万余人死亡,3200余人重伤。
由此说明,庸官、懒官与贪官一样,他们不但浪费大量国家资源和财产,而且使众多无辜的人丧失生命和健康,其危害甚大,决不容等闲视之。
为看出这些“庸官”的“内脏器官”的“病态”,并动一次“手术”,这里,不妨给“庸官”做一次“胸透”:
病态:
“心”:人在岗心不在状态,在位不谋公事,“混”字当头,碌碌无为;和尚撞钟,得过且过;推诿扯皮,效能低下;群众到他们那里办事,常常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心态迟钝、保守甚至麻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这些作风和做法对党和政府公信力的伤害,丝毫不逊色于贪腐。
“肺”:肺活量小,呼吸缓慢,暮气沉沉,散漫拖沓;溜岗串岗,上班甩老K、搓麻将、QQ聊天、炒股、玩电子游戏,而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不论发展压力多么大、民生问题多么急、机遇变化多么快、上级要求多么紧迫,他们却总是快不起来,悠悠然地磨蹭着,心懒、手懒、身懒,整天无所事事。
“胃”: 饱食终日,荤食素餐,吃喝玩乐,追求安逸,胃胀发撑;忙于迎来送往,讲究排场,吃吃喝喝,大把花公款不心疼,常出入于酒楼舞厅,挥霍浪费,签一张吃喝单就可能相当一个农民工一年的血汗钱;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干,对自己不利的事不干;而游山玩水之风在这些庸官、懒官身上更为显著。
……
危害:
庸官、懒官渎职、失职等不作为行为,是损害社会和谐的腐蚀剂,是官场腐败的另一种形态,其危害性不可小觑:损害群众利益、酿成社会动乱、引发事故频仍、招致官司缠身。
“手术”:
加强干部的思想教育,从思想上彻底改造“庸懒”;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在干部考察中淘汰“庸懒”;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制度上约束和防止“庸懒”;坚持科学全面的考核,在干部考核中警醒“庸懒”。
总之,要对那些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敷衍塞责,缺乏进取心,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所负责的工作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视具体情况分别作出免职、责令辞职等组织处理;对因工作失误,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干部,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直至让他们彻底“下课”。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