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技能矩阵管理办法:书香飘散在希望的田野上——记农家书屋工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3:26:57

书香飘散在希望的田野上

——记农家书屋工程

傅建设

七月的乡间,多雨、多绿、多梦、多彩。

一年的雨水,仿佛都集结在这个季节,让干渴的土地仰着脖儿一口气喝了个饱;农田里疯长绿意,摇曳的稻苗、豆棵在窃窃私语中悄悄拔节;养殖场里鲜活的鱼蟹与大棚里的蔬菜们,你方唱罢我登场;更有桃林、葡萄架下人影绰约,一条大河里渔歌乍起,勾勒出一幅江南农家乐的水墨画卷。而农家书屋这项惠民工程,又为这画卷赋予了勃勃生机,揭秘了其激情所在。

沿着“村村通”公路,踏着《在希望的田野上》节拍,我穿行在乡村的深处寻访着……

小书屋连着致富路

采访农家书屋的第一站是当涂县。新闻出版科的老陈,快人快语,大手一挥说,走,我带你先去姑孰镇章塘村,有个小伙子科学种田有一套。

出门正赶上大雨,越野车在通往章塘村的“村村通”公路上破雨前行。

在车里,老陈谈兴正浓。

县农家书屋工程从2007年开始试点,今年上半年最后63所建成,提前一年将农家书屋覆盖全县所有的村。

前不久,他刚带着县电视台拍了一部反映全县农家书屋工程的电视片,到村上采镜头,认识了这个十里八村有名的种粮大户。

“你去看看,一聊就知道有你想要的。”老陈哈哈大笑起来,我也笑了。

车子径直开到村委会大门口。走进农家书屋,眼前30多平方米的空间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氛围。俊秀的书屋管理员蒋彩霞正在整理着书籍杂志。在她身后,上千种书籍和刊物错落有致地摆放在专门为“农家书屋”配置的崭新书架上,几张桌子、数把椅子、借阅簿一应俱全……

小伙子如约而来,听完我的来意,那话儿就像开闸的水收不住了。

6年前,他承包了两个村组的130多亩田。每年干下来,产量就是上不去,一家老小跟着受累不说,到年尾一算账,也就赚个万把块钱。他为此苦恼的不行。

自从村上开办了农家书屋,他第一批办了借书证。经常过来找书、拿光盘回家看。

这一看,真开窍,赚钱的门道找到了。

小伙子连说带比划着,给我算了一笔过去每年浪费的账:“施肥六七千,打药四五千,水育秧一万多,还有其他七七八八的,少说也有两万多。”  

“现在不一样了,这里的书成了我最好的‘管理员’、‘指导员’。”他说:“比如从育秧到播种,怎么使用农药这一块,以前只看说明书用量不准,现在看了专业书,才知道要适时适量。还有施肥,以前以为下肥多就好,结果是‘肥田收瘪稻’。不懂科学种植,不吃苦头才怪。今年刚学了水稻旱育秧这一项,就省下三四千块钱呐。”

现在田还是那么多,他每年要挣到六七万块钱了。“实话实说,农家书屋要是办得早几年,你今天在村上能看到的田就都是我种的了。”他用手很潇洒地画了一个圈。

与小伙子握别后,我找来《出版物借阅登记薄》翻看,在《水稻除草剂》、《小麦生产实用技术》、《杂交稻高产栽培》、《科学使用化肥》等书的“借阅人”登记栏里都签下了同一个名字:王小龙。

走出章塘村,王小龙那一个手势还在眼前晃悠。我在护河镇青山村塘下圩村组见到了尹一生。老尹的苦与乐与王小龙有着相同的经历,只不过他是一个牛蛙养殖户。

雨,还在下个不停。

牛蛙养殖场“U”形地嵌在一片葱绿的水稻田中间,等我从窄窄的田埂上,深一脚浅一脚走过去时,已是满腿泥巴。

老尹站在雨里等我。他身后的养殖场由四个长条形养殖池和一个孵化池组成,估摸一下有个篮球场大小。一只只体态硕大的牛蛙齐溜溜地趴在池沿边,瞪大眼睛打量着我和他的主人。

也是六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尹对养殖牛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他发现牛蛙在市场上能买好价钱,就一跺脚,在自家的两亩地里干开了牛蛙养殖生意。

哪晓得,天公不作美。第一批牛蛙种苗引进后,竟赶上高温天气,他顿时慌了手脚,眼看着几池子牛蛙翻了白眼。

老尹心疼,但还要干,谁劝也不听。不过,他倒是学精了。

“搞养殖,不吃技术饭不行。”他跑江浙、下南方,花钱向牛蛙大户学习养殖技术和经验。

回来后,他又进了蛙苗。天道酬勤,这一批牛蛙就跳上了秤盘,供上了饭桌。

可老尹还只是小搞搞,不敢去规模养殖。

“人说,艺高人胆大,我这心里发毛,还是技艺不到火候呀。”

2009年,他在农家书屋找到了科学养殖牛蛙的“金钥匙”。

打那以后,老尹成了常客,隔三差五来转转看看,揣回去几本牛蛙养殖技术的书和光盘,村里办远程教育牛蛙养殖技术介绍,他盯在那里越看越有味道,感到心里就像长了翅膀似地要飞。

第二年一开年,老尹心一横,把养殖规模和数量翻了一番,正赶上当年市场行情好,一下子赚了十四万元,这一回可放了一次“卫星”。

“今年,虽说遭遇了罕见的旱情,牛蛙行情要差一点。没关系,我学到牛蛙养殖真本领了,就不怕没钱赚。”

站在牛蛙池边,老尹抹一把脸上的雨水,信心满满地把这话说给大地和天空。

真情暖万家的书屋管理员

     听说青山村有个大学生“村官”管理员,我很好奇。

  “真有缘,本来以为出了校门,会远离书香,没想到在这儿又进了农家书屋。”

  一见面,这个“90后”的女孩子就把笑声撒落在我面前的长条桌上。

    她叫王莎莎,通过省里招考后,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去年9月的一天,她来村上报到,村支书如同发现灵芝一样,忙不迭地说:“我正愁着书屋的钥匙没人接呢,这就交给你了。”

    从那时起,除了任职村支书助理外,她有了另一个身份——青山村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

    望着上千册图书,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些图书派上用场,在农民中间生根开花结果。

    说干就干,她利用下午的空闲时间,把所有的书分类排序、登记在册,分门别类的摆放好。为了更快捷地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还制作了电子版图书目录,将书名、编号、作者、出版社、页数、金额等信息全都录入电脑。几天后,农家书屋终于对外开放了。

    农家书屋来了个女大学生“村官”管理员,在千把人的青山村如春风般吹起了阵阵涟漪,村民们三三两两跑来探望。那几天里,在门外看的人多,办借阅证没几个。

    王莎莎好大的不爽。“看我呢还是看书呀。”

    可转念一想,我有责任,要想办法,让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亲近图书。

    村支书听了她的想法,一拍桌子说,我支持你。

    就这样,《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每个农户家里;在村民代表会和党员会上,王莎莎也走到台前宣讲农家书屋的好处;村支书最后下了“命令”,到会的人要先办,一个也不能少。

    随后,她更是忙活了,又对书刊进行了专门的阅读范围分类,把学习辅导刊物、文学小说等书介绍给村里上学的孩子,把致富经、实用技术等书介绍给村里青壮年劳动力,把疾病防控、保健养生的书介绍给村里的老年人,有意识地引导村民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这几招还真挺管用,第一批读者就这样走进了农家书屋。

    一传十十传百的,来农家书屋的人像串起了糖葫芦。

    “当看到小学生们那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村民用满是老茧的双手借到自己满意图书时的高兴神情,我真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和感动。”

  村上的几个种养殖大户来的多了,也与王莎莎建立了热线联系,有时没空到书屋来,就一个电话打过来,询问最近有什么新书呀,他上次要找的光盘还回来没有呀,等等。

“我最高兴的事,就是听到他们报信说,在书屋读了哪本科技书,在这里查阅了什么资料,解决了种养殖难题,走上了致富路。”

 张庄村农家书屋是我见到书目编排最见功夫的一家。管理员汤元保掰着指头算给我听,书的种类1361个,藏书3444册,发放借书证700份。农家书屋开办三年多来,书香的氛围已经漫延开了,也培养了一批每周固定光顾的忠实读者,其中还有一位是村上的种养殖大户,名叫张冀洲。

张冀洲的果园在秀山脚下的小桃冲。这里两山夹一凹,环视一周,两边山上是果林,中间夹着的是15亩正在挂果的葡萄园。

14年前,这里可是比“北大荒”还荒凉,坟包一个挨着一个,荒草有半人高,野兔、黄鼠狼就像唱大戏一样跑进跑出。张冀洲来了,盖了两间半平房,买来了拖拉机和各种农具,一干就是14年。现在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大王”。

“张冀洲也曾遭遇过一段时间的‘知识恐慌’。”汤元保回忆说。

以前,张冀洲想看些农业科技方面的新书、新杂志,还得去市区书店买,来回赶耽误功夫不说,常常还会遇到农业科技类书籍杂志不上架的窘况,因此吃了不少种植苦头。

“村里建了农家书屋之后,他最先办了借书证,平常来看书,了解种养殖业方面的最新信息。”汤元保说。这两年,他每周固定两三次来一趟书屋学习新知识,通过培育新品种,一亩地产值能达到3万多元。现在他一年能收入30万元,成了附近村民纷纷学习效仿的致富带头人。前几天还从我这里抱走了七八本呢。

张冀洲这天刚巧出门,他老婆告诉我说,是订购装葡萄的纸箱去了。“我家种的葡萄有十几种风味,又甜又好吃。这两天预定葡萄的电话,快把我手机打爆了。”

“别人家的葡萄只能买一个月,他家的能从7月卖到11月,这都是知识的力量。”汤元保笑着说。

  “多读一本书,不怕不致富。”这句话正在成为张庄村村民的共识。

书香润心细无声

  在章塘村采访那天,正巧看到七八个男女都在书屋里静静地翻看各自喜欢的图书报刊,俨然一道美丽动人的风景。我举起相机,连拍了几张。

看到“图书馆”开到了自家门口,村民们七嘴八舌,赞不绝口:“以前我们的业余生活除了打扑克聊天看电视,几乎就没事干。这下可好了,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书读了。”“孩子们放了学也能来这儿看课外书籍了。”

章塘村农家书屋2010年7月建成,有书1500册,光盘100张,还有30多种杂志、报刊。

农闲时间,村民们或是来到这里査阅农业、科教领域书籍,为发展农业生产求经问宝;或是在这儿阅读文化娱乐方面的书籍、观看影片,进行文化休闲。

“这两年,我们村的人通过看书学习,不仅在生产上得到了实惠,也提高了文明素质。”村支书老魏在一旁说。

“远的不说,你看那一片水面。”他抬手向窗外一指,“就是那里。”

我从窗口看去,嗬,好大一口塘,刚下过雨,水汽升腾。塘中间还打了一道埂,将水中分为二。

看到我差异的神情,魏书记讲了一段其中的故事。

这口大塘的水面大约有100多亩,是村上养殖大户潘成虎承包的,在里面养了不少鱼蟹。

以前不知道啥叫科学养殖,鱼蟹就放养在整个大塘里。要是风调雨顺的年景还好,一到遇上天旱少雨,周边的种田户就吵着要老潘放水浇田。

老潘跑来找我说,这要是你来抽几亩地的水,他也来浇几亩地的苗,我塘里养的鱼、蟹还不死个精光。不行不行,那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我就做他工作,跟他一起想办法,总不能为这事打架斗气吧。

后来就想出了这么个主意,在塘中间拦上一道坝子。一半是塘水一半是养鱼的。这样一来,养鱼、浇田两不误,再没有争吵发生,大家其乐融融。

我没见着老潘,不知道他从哪本书里看到的。反正这是个“金不换”的点子。出处在哪里又有啥关系呢?!

“还有一个感受很深的事,村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了。”

违建拆除这事够难的吧。要在过去,那是磨破嘴皮,跑断腿。他就是死扛着不拆,还歪理十足。现在,看了法律的书,他知道哪些该要,哪些不该要,闹不好还会违法的。不用你上门做工作,他自己就主动拆掉了。

过去,村里的媳妇们得空就抱个娃娃四处婆长公短、说东骂西,现在都比谁家孝敬老人、谁家干净、谁家孩子学习好、谁家有知识、会致富。

    “赌博的少了,酗酒的少了,游手好闲的少了,打打闹闹的少了;治安好了,邻里关系好了,村容村貌好了;学科学用科学的多了,致富的多了。”魏书记这样概括农家书屋给村里带来的喜人变化。

黄主任会念书屋“经”

马鞍山市大大小小的农家书屋有204个,如一盏盏明灯点亮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我走访了其中的十几个农家书屋,感受到各具特色的温馨。

霍里镇苏里村的朱书记,40岁不到,却是有着13年历练的“老”书记了。

这个村是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村。村里以苗木种植、葡萄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

他说起村上的农家书屋很是自豪。“我们是马鞍山首批而且是第一家挂牌的省级示范点。现在已成为村民们业余文化生活的‘主阵地’,脱贫致富,增长智慧的‘充电器’。”

     同在一个镇,在黄里村却是另外一番风景,把农家书屋办进农户家是其最大特色。

“农家书屋不能都放在村委会所在地,我设想的发展模式叫‘行政村+农户’。就是把农家书屋建在农民家里,有利于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当然,我有要求,如面积的大小、‘屋主’的文化程度和人际关系等。 ”村委会主任黄金川这样说。

黄里村有1000多户人家,常住人口3000多人。村农家书屋拥有图书量2100多册、报刊30种、电子音像制品100多种。

“方圆这么大,农民借本书最远的要跑几里路,他读书的积极性就要减弱。我们就倡导搞这个新模式,让书屋进家庭。而且要让这些书流动起来,资源共享。”黄金川说。

现在,村上有二三百本藏书的农家书屋不下四家了,有建在企业、农家乐庄园、退休教师家和企业党支部的。

“有个星月湖农家乐书屋办得不错,一起去看看。”

星月湖农家乐书屋就在离村委会不远的路对面。

陪同我采访的是市文化委董女士和花山区文体局郑女士。我们刚到门口,就见三条不同颜色的狗儿撒着欢地跑了过来,围着直打转儿,像迎接亲人似的。这可吓得两位女士尖叫起来,原地不敢挪步了。

黄主任哈哈大笑说,没事没事,我们黄里村是文明村,狗也文明,不会咬人的。

这时,“屋主”吴学胜赶紧出来把我们迎进他家院子。

曾担任多年村主任的老吴,自居两层小楼,院子里有几间包厢,是给城里人来他家搞农家乐的。为了建“书屋”,他和老伴“捐”出了家里一楼的1间房子,除了用作农家书屋,还兼做老吴自己的书房。

“我这书屋比村上开得还早。”老吴颇为得意。“村上的书屋到晚上、周末就关门了,我这里是天天开门迎客。看书也好、闲聊也好,我都陪着。”

人来人往的,家里吵不吵?面对提问,老吴憨厚一笑:“不要紧,热闹点挺好!”

十平米不到的地方是小了点,倒也收拾得干净利落,三个书柜里的书也有二三百本。看得出,“屋主”老吴是个爱书人。

闲聊间,他弯腰从书桌下面抽出一本有些发黄的书递给我。细看书名,叫《幽谷庵传奇》,蛮有点古色古香的味道,小有50篇文章左右。

我问:“都是老先生原创?”

“这还用问。”

又问:“送我一本吧。”

老吴顿了一下,“嗯?没有了,就剩这一本,都叫来看书的人要光了。”

我再问:“那我跟这书合个影,行不?”

他笑了,那行那行。
    待走出门去,黄主任一拍我肩膀说,在黄里村,像他这样会写书人还真不多。

让文化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 

“农家书屋”是新农村建设基础工程、民心工程。三年来,马鞍山市通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典型引路,科学管理,使农家书屋建设呈现蓬勃生机。

“马鞍山市目前已建成农家书屋204家,率先在全省实现全覆盖。我们要让每一位农民都能享受到公共图书服务,让农家书屋成为农民朋友致富的‘黄金屋’、汲取知识的‘加油站’。”

——市文化委员会负责人

“农闲时间,村民们或是来到农家书屋査阅农业、科教领域书籍,为发展农业生产求经问宝;或是来到农家书屋阅读文化娱乐方面的书籍、观看影片,进行文化休闲。如今,到农家书屋休闲,已成为广大农民的新时尚,成为花山区农村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农民的‘幸福指数’由此得到提升。”

——花山区文体局袁局长

“农家书屋虽小,它却是浓缩知识的海洋;农家书屋虽不富裕,它却蕴藏着一座金山;农家书屋虽然是开在乡间的一朵小花,可它生命的意义却能灿烂一个时代。”

——某文化站站长

    “现在我们农民读书已蔚然成风。村办公大院内设有农家书屋,有许多农业科技和其他各类文化书籍很实用。多读点书,掌握科学种植技术,做希望的田野上的现代农民才最光彩。”

——向山镇向阳村农民谢德金

“走,到农家书屋去看书。”这句话不仅成了马鞍山市不少农民的口头禅,而且也实实在在续写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一个乡村,一个需要用科学与文明去播种的乡村,或许其它都能缺少一点,但不能缺少一盏灯,一盏用智慧的光芒点亮的灯,这便是农家书屋。

我们看见,马鞍山的乡村正是因为有了这盏灯,才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加富足、美丽、祥和和亮堂。

小档案

  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惠民工程。工程建设坚持政府扶持、社会捐助、统一规划、分头实施,着力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促进农民读书用书,开启智慧,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农村文明程度。

据马鞍山市文化委提供的信息,截至今年上半年,马鞍山市农家书屋204个,并率先在全省实现全覆盖。

2011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