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甜文一对一宠文:魏晋风度与竹林七贤(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35:38
 《魏晋风度与竹林七贤》(中)
        ● 许天一    郭长秀
【向秀思旧赋友情】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说:“年青时读《思旧赋》,很怪他(向秀)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后来,“民国”的子弹使他读懂了。细读《思旧赋》,在那躲躲闪闪的文字后面,可以感到一种近乎心死的悲哀。它比哭泣更强烈,更令人震撼。
  鲁迅先生处于“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黑暗中,只能以隐晦曲折的笔法对烈士寄以真挚的怀念,并以此控诉杀戮无辜的罪恶。也许可说是“同病相怜”吧,他真正懂得向秀心中的悲愤,懂得了“(魏)晋世不文”的黑暗……
【子期冢头今荒芜】
  
         2004年11月13日下午,记者驱车赶到焦作市武陟县三阳乡西尚村,去追寻向秀旧时的遗迹。
  头天下过一场雨,还未完全铺好的公路上满是水坑,很不好走。在颠簸中,我与同去采访的长秀论起在山涛故居中的采访经过。我问:“采访中我一直很奇怪,山涛如此出名,以至于拿山氏祠堂的大门上的门钉数来确定是否怀地之人,为什么除了正史记载之外,当地却没有太多的传说?”
  长秀回答说:“这很可能与‘竹林七贤’的清高有关。他们的旷放不羁与通脱简易只流传在读书人中间,普通百姓哪会关心这些东西?”
  我默然。是啊,“竹林七贤”很大程度只活在一种精神世界里,一般百姓离他们确实太远了,“竹林七贤”,是否可以说成是“竹林七闲”呢?有闲情才有逸致,名士生活与民间疾苦间的差别,几乎可以说是天上人间。而对向秀的“采访”,是否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形?
  疑惑中,我们的车子在泥泞中已经驶入西尚村中,询问数人之后,没有人能够说得上哪里是向秀的故居。听说只留下了向秀冢,不在村里,而在“准头”(乡音如此)村的旁边。西尚村中也没有姓向的,而以常姓居多。在西尚村人的带领下,我们向南又行了半公里路,来到向秀冢前。
  冢很大,约有4亩左右,远远看到上面长满了荒草,枯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摆,虽然只是11月份,却让人觉得有几分寒意。我的心一下子悲凉起来。
  冢上坑坑洼洼,并不平整,也没有碑刻之类的东西,与周围的界限却很分明。据村人介绍说,这个冢以前特别高、特别大,由于跟前的沁河经常发水,所以发一次水泥沙就堆积一层,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不断从冢边起土,希望能够多些地种庄稼,终于使向秀冢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村人告诉记者,这一片地原是向家的后花园,故老相传,向秀死后就埋在这里。而他们这个村子里住的,就是守墓人的后代。
  在村内还有个小冢,据说是向秀儿子的墓地。书载向秀的儿子有两个,一个叫向纯,一个叫向悌。大冢小冢之间,有地道相连。刚解放的时候,有人挖红薯窖,挖出过石砖垒成的通道,后来又进行了回填。而在大冢之上,则留有2002年盗墓贼开挖的一个大洞。
  车出村口的时候,我看到石碑上的村名是“冢头”,原来是音念转了。
  我对长秀说:“向秀故居叫西尚村,不知道尚是不是向的音变?而村中又以常姓居多,常和向有没有读音上的关系呢?”
  长秀对我说:“沁阳市有一个西尚镇,当地人都发成‘西向镇’的音,看来是有一定的关系。至于常和向之间,你研究过音韵学,自己也去推一下吧!” 【郭象欺世盗秀书】
  
    向秀(约公元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人。相对于“竹林七贤”里的其他人,向秀似乎名气不够响亮,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记载也不很多,但是,千百年的岁月流逝却无法抹去向秀的独特光彩。
  向秀少年时即以文章俊秀闻名乡里,后来研读《庄子》颇有心得,于乡里讲学时为山涛所知。山涛听向秀所讲高妙玄远,见解超凡,如同“已出尘埃而窥绝冥”,二人遂成忘年之交。在山涛的接引之下,认识了嵇康与阮籍,同为“竹林之游”。
  向秀虽然没有完整的文集传世,但他却是少有的大哲人大文豪。据记载,向秀主要著作有《庄子注》,时人称此注“妙析奇致,大畅玄风”,“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其好友吕安见此注后叹为“庄周不死矣”。向秀还著有《周易注》,传称“大义可观”,然“未若隐《庄》之绝伦”,今佚。又有《难养生论》一篇,存《嵇康集》中;《思旧赋》一篇存《文选》和《晋书》本传中。
  向秀所著一书、一论、一赋三种作品,均为问鼎之作:其《庄子注》开创玄学注《庄》新思路,后人难望其项背;《难养生论》匠心独运,与嵇康难分高下;《思旧赋》更是堪称绝唱,魏晋时期无赋可与之比肩。
  向秀是个哲人、玄学家。《老》、《庄》、《周易》是谓“三玄”,共同构成玄学的主题。向秀在对庄子的研究方面,达到了非常精妙的境界,他曾经为《庄子》逐篇作注解,非常贴近庄子的本来奥义。《晋书》称:“庄周著内外数十篇,历世才士虽有观者,莫适论其旨统也,秀乃为之隐解,发明奇趣,振起玄风,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也。”
  经历了嵇、吕事件的大悲大痛,向秀在惆怅和迷茫中大彻大悟,在苦闷和徘徊中大彻大悟,心境更加趋于淡泊宁静。他到洛阳以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庄子思想的研究之中。于是闭门谢客,潜心作注,用心阐发庄子思想的精神。但遗憾的是其中《秋水》、《至乐》两篇还未注解完,向秀就去世了。
  那时候向秀的儿子还小,没有将父亲的注释光扬天下,被郭象将文稿窃取,又加上郭象自己的一点阐释,就以自己的名义大行天下了。《晋书·向秀传》中称“惠帝之世,郭象又述而广之”,说得实在太隐晦、太文气了些。其后千百年来,世人一谈到《庄子》的注释,就将郭象奉为大家,而忽视了向秀的显著功绩。这大概是中国文化历史上最著名的侵犯知识产权案例了。
  关于向秀注《庄子》,还有个有趣的插曲。开始向秀注释的时候,嵇康说,《庄子》中的玄言妙旨会被注释弄得僵滞,以前也没有一个较好的注,向秀不如不注。后来向秀注基本写就,拿出来给嵇康看,嵇康才知道向注使《庄子》的玄理更加美妙,因此对向秀的才识大为叹服。
  对于名教与自然的看法,向秀既肯定“口思五味,目思五色”是“自然之理”、“天地之情”,主张“开之自然,不得相外也”,又认为必须“节之以礼”,“求之以事,不苟非义”,由此推及人的社会心理和欲求,如名利富贵等,从而强调合“自然”与“名教”为一。通过向秀注解所体现出来的儒道两家经典的互解,“使儒道两家的分歧,通过字句上的精心诠释而得以化解,为经世致用奠定思想基础”。 【无奈之中学徐庶】
  
    向秀与嵇康关系最密,同时又通过嵇康结识了东平人吕安。嵇康“性绝巧而好锻”,于是经常可以看到二人在嵇康家门前的柳树下打铁自娱,嵇康掌钳,向秀鼓风,二人配合默契、旁若无人、自得其乐,同时也为了“以自赡给”,补贴一点家用。向秀还经常去好朋友吕安家帮吕安侍弄菜园子,三人可谓情投意合。
  向秀助嵇康打铁时,亲眼见证了钟会被嵇康奚落。这件事情成了嵇康被杀头的源头。向秀目睹了后来发生的一切,这些事也影响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
  向秀早年淡于仕途,有隐居之志。嵇康被司马昭杀害后,为避祸计,不得已顺应朝廷威逼拉拢而出仕,先后任散骑侍郎、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但“在朝不任职,容迹而已”。这一点很像东汉末的徐庶——徐庶之母为曹操所拘,不得已进入曹营,但他不发一言,不献一策,以沉默来对抗强权,向秀也是这样。
  据《晋书·向秀传》中记载:康既被诛,秀应本郡计入洛。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猖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秀乃自此役。——司马昭在杀了嵇康以后,还要威逼向秀吞下这枚“苦果”:你以前不是要隐居吗,现在怎么不学人去采薇了呢?向秀为保命计,只得顺其意说:“像巢父和许由这样的人,并不了解尧帝求贤若渴的用心,所以隐居的生活并不值得羡慕。”但他内心中真的是这样认为的吗?在强权之下的生命,就像浮尘一样轻忽。
  向秀曾经主张无为政治,然而他所主张的无为政治,是“任自然而不加巧”。但当他选择了只做官不做事,就变成消极无为了。做官并非他的本意,因此他的内心更加痛苦。陈寅恪先生说向秀“在嵇康被杀后,完全改节自图,弃老庄之自然,遵周孔之名教”,但是细读他的《思旧赋》,那种刻骨的痛却在昭示着他的不甘与愤懑。所谓的“改节自图”,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又经竹林思旧赋】
  
    《思旧赋》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嵇康、吕安被杀之后司马政权加紧了对向秀的监视,并予以拉拢。向秀因此不得不抱着仕其位而不谋其事的态度赴洛阳应仕。途中经过(或者就是有意再往)百家岩那片与故友共同隐居的竹林,“日薄虞渊”之际,忽闻“邻人有吹笛者”。笛声萦回山间,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笛声依稀,翠竹依旧,想起曾经与嵇康一起纵情竹林的美好回忆,那一切是多么的切近又多么的遥远!如今斯人已然远去,再不会有那样的“雅集”。
  物是人非,向秀悲从心来,写下了著名的《思旧赋》(并序):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嵇意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并以事见法。嵇博综伎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想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曰: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以北徂。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惟追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栋宇在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伫驾言其将迈兮,故援翰以写心。
  
     向秀把人世的沧桑与怀古伤今的情怀都寄于笔端,字里行间流淌出对朋友无尽的思念,赞美了亡友嵇康视死如归的高尚气节,同时隐晦地表达着对司马氏屠杀俊贤的愤慨。他又由耳畔的“鸣笛之慷慨”,想到了嵇康临刑时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由笛声到琴韵,勾勒出亡友彻悟命运之后的豁达与从容。短短的《思旧赋》,其中的情怀却是婉转哀怨;情辞深痛的语句里,是一份久远深切的怀念。
  这篇蕴藉含蓄的短赋,读来令人深感回味无穷,成为哀悼逝者的千古名作。
  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最后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几句话,是对暗无天日的社会的控诉,也是对死者最真挚的缅怀。
  嵇康走了,“竹林七贤”散了。百家岩在一场盛宴之后,一切归于无形。
  咏曰:
  子期冢头今荒芜,
  郭象欺世盗秀书。
  无奈之中学徐庶,
  又经竹林思旧赋。 【刘伶酒醉三年醒】   鲁迅先生曾说:“正始名士服药,竹林名士饮酒。”“竹林七贤”可以说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七贤”中人无不好酒,而阮籍听说步兵校尉衙门里会造好酒,就主动请求去做了步兵校尉,这就是“阮步兵”这个称号的来历。阮籍甚至曾饮酒至一醉数月,日日不醒。
  司马昭一直想与阮籍联姻,就派人到阮籍家提亲,要娶阮籍的女儿为儿媳。在世俗之人看来,这种事求之不得,但阮籍却根本不想结这门亲事,又不能得罪司马昭,于是,他就拿出了绝招——“醉酒”。他开始拼命地喝酒,每天都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一连两个月,天天如此,那个奉命前来提亲的人根本没法向他开口。司马昭无可奈何地说:“唉!算了,这个醉鬼,由他去吧!”
  相比较而言,嵇康饮酒不像阮籍那样无度,他饮酒非常有节制,绝不至昏醉。他曾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山涛性嗜饮酒,却从未醉过,因为他饮酒总是到八斗而止。据修武县当地传说,有一天,“七贤”在竹林附近的黄公酒垆放怀畅饮,阮咸忽然发现山涛停杯不喝,就催促他快喝。山涛笑着说:我喝酒向以八斗为足,过则不饮。众人不信,山涛就指着他喝过的酒坛让其他人看,果不其然,正好八斗。
  大概阮家的人都好喝酒,阮咸尤其如此。与众不同的是,他喝酒不用杯盏壶觞,他用盆。只要在他家喝酒,大家都围着盆子坐成一圈。别人都拿杯子从盆子里舀出来喝,他却把脑袋凑到盆子里去喝。久而久之,连他家里的猪都学会了这招。往往酒喝到后来,就见一圈猪头加一个人头围着酒盆,你拱我,我拱你地争着喝酒,在一片哼哼声中,偶尔传来阮咸的几声吆喝:“喝,喝,不喝的是小猪……”
  而“竹林”中最好酒的,莫过于“酒仙”刘伶了。  【刘伶原是酒中仙】
  
    是真名士自风流,玄心皎然酒中仙。刘伶这个“酒仙”与“诗仙”李白一样,备受历代文人推崇。
  刘伶,西晋沛国(今安徽濉溪西北)人,字伯伦,曾仕至建威参军。看遍有关他的记载,对其形象用两个字就能概括出来:丑、酒。
  刘伶外貌奇丑,憔悴难看到几乎令人惨不忍睹:身高晋尺六尺,折合成现今的长度单位,只有1.5米左右,这还不算,他还从来不收拾外表,整天发蓬衣糙、乱七八糟的。但是刘伶自己不介意这点,凡事轻忽放荡,把形体看得如同土木一样。虽然有俗话说“世上谁嫌男人丑”(意思是评价一个男人并不重视外表,只看他的功业),可是这个刘伶也太丑了点,尤其是老和“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的美男子嵇康他们在一起玩,外貌上的反差何止一点半点!
  不过我以为,他们都是高人名士,断不会恶俗到以貌取人。所以,互相一见面,就各自引为朋友,携手入竹林喝酒去了。只是,东汉以后,盛行根据外貌判断人物品相高低的骨相品鉴之法,从而决定政府官员的任命。也就是说,天生的外貌往往能决定人一生的命运,嵇康这样的“风姿特秀”之士固然有条件从政,像刘伶这样外表实在糟糕的人,居然也能走入仕途?这实在是个谜。
  刘伶豁达洒脱,非同一般。史载刘伶平时常常驾着鹿车,手携酒壶,一路痛饮,优哉游哉。他还带上童子,让童子扛着铁锹,并且对童子说:“如果我死了,随便找一个地方把我埋了就行了。”纵情肆志至此,可见其何等的达观洒脱!刘伶荷锸、“死便埋我”的旷世骇俗,在其放浪形骸之后,透出一种个性的极度张扬。
  刘伶喝酒之际,行为举止更是放荡不羁,他任建威参军期间,曾在家一丝不挂地饮酒。有人去访刘伶,见他如此尊容,实在看不下去,就劝阻他说:“你也是礼教中人,这等行径实在有失体统。”刘伶听后醉眼一翻,竟然说:“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裳,你怎么跑到我裤裆里来了?”不羁至此,夫复何言。不过我以为,人家刘伶喝醉了酒,在家里耍酒疯,又不是上了大街,正如今天有人在自己家里看黄碟,实属“隐私”,并无可非议处。若因而模仿,从上街“裸奔”甚至于床上“裸戏”,实属有伤风化。中朝名士如毕卓、王尼、胡毋辅国等人的行为都以七贤中的阮籍和刘伶为蓝本,但颇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味道,西施捧心很美,东施效颦就不美了。
  刘伶爱酒,他的一生,几乎是以酒为命,正所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刘伶的夫人看不惯了,就与刘伶的小妾商量好要“谋害”刘伶,于是,酿了一大缸酒。酒还未完全酿好,刘伶已急得不断讨酒吃,老婆说:“等到酒酿成后,一定让你喝个痛快。”酒酿好之后,刘夫人把刘伶喊来,待他喝得半醉之时,刘伶的两位夫人合力把他推入大酒缸中,用盖子盖好,再用木头压住缸盖,心想:这家伙一定要淹死在酒缸中了。过了三天三夜,听听缸中一点声音也没有,就打开缸盖,一看大惊,只见一缸酒已经干了,刘伶喝得大醉,坐于酒糟之上。过了许久,刘伶酒醒,抬起头来说:“你不是答应我喝个痛快吗,如今让我在此闲坐干什么?”
  有一次喝酒后刘伶觉得很不舒服,口渴,就让老婆给他去拿酒“解渴”。这次刘夫人实在出离愤怒了,拿起榔头把家里的酒缸全砸了,连酒壶酒杯也给砸了。完事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对刘伶说:“你喝得也太凶了!你喝死了事小,我们老的老小的小可怎么办,这次你必须彻底把酒戒掉!”刘伶见夫人急了,也严肃了起来,对刘夫人说:“你说得很对。不过我自制力很差,这样吧,我求神灵帮助我,这次一定戒掉。你马上去买供奉的酒肉吧!”
  夫人以为他真的再不喝了,就给他准备了美酒佳肴。刘伶见酒肉供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女人之言,慎不可听。”说罢,端起供案上敬神的酒一饮而尽,肉也大吃特吃,不一会儿又醉倒在桌下。知夫莫若妇,虽说刘夫人一片好心,我想见到这个样子,估计以后肯定再不劝丈夫戒酒了。
  刘伶很喜欢喝酒闹事、借酒撒疯。有一次,喝多了,他和一个彪形大汉碴上架了。酒壮人胆,他也拍桌子踢板凳的,弄得挺像那么回事的,可人家根本不吃这套儿,说急了眼,挽起袖子,提着拳头就过来了。刘伶一看人家动了真格的,他也不含糊,呼啦把衣襟撩起,露出两列排骨,嘴里说道:“您看我这鸡肋骨上有地方放您的拳头吗?”结果那个人大笑而去。 【一醉三年不还钱】
  
    当时流行说“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伶”。刘伶喝过很多种酒,可他还没喝过杜康酒,他倒要试试是杜康酒好,还是他刘伶量大。
  据民间传说,洛阳龙门伊川县,南有九皋山,北有龙门山,东有凤山,西有虎山,四山中点缀六泉,上曰古泉,中曰酒泉,下曰龙泉,左谓凤泉,右谓虎泉,还有一个叫平泉。杜康以泉水酿酒,并在九皋山下开了一个酒店,店门上贴着一副对联:“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盅海底眠。”横批:“不醉三年不要钱。”
  一天,名士刘伶路过这里,看了对联,大摇大摆地进了酒店,说:“店家,拿酒来!”刘伶话音一落,只见店房内一位鹤发童颜、神情飘逸的老翁捧着酒坛走过来,刘伶连喝三杯,只觉得天旋地转,不能自制,连忙向店家道别,跌跌撞撞回家去了。
  三年后,杜康到刘伶家讨要酒钱。家人说,刘伶已经死去三年了。刘伶妻子听到杜康来要酒钱,又气又恨,上前拉住杜康要去见官。杜康拂袖笑道:“刘伶未死,只是醉过去了。”众人不信,打开棺材一看,脸色红润的刘伶刚好睁开睡眼,伸开双臂,深深打了个哈欠,吐出一股喷鼻酒香,得意地说:“好酒,真香!”
  这本是一个传说,杜康与刘伶二人本非同时代人,自然也不会有这样一个故事,但我们从这个“演义”出来的故事中也可看出,刘伶好酒之名到底如何。直到几天前,汝阳杜康与伊川杜康所谓“品牌”之争,终于尘埃落定,而泉下的刘伶,可知这身后的扬名?
  百家岩之醒酒台,其石横屈,一壁直立,巨大山石有如醉酒之人靠山而卧,如雕如塑,算得上非常传神的“刘伶醉卧图”。虽然刘伶酒量惊人,但由于他饮起酒来毫无顾忌、毫无节制,所以经常醉意醺然。据说每当他在百家岩喝醉酒时,就要登至淬剑池上的醒酒台,或坐或卧,赏天地美景,品四时之意,山风徐来,瀑声轰鸣,神为之醉,酒为之醒。
  我站在今天的醒酒台上,虽已不见当年的胜境欢会,却依然可以感受到“七贤”的醉意撩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或在乎山水之间耶? 【其乐陶陶赋酒德】
  
    刘伶唯一的传世文字,是《酒德颂》。他颂扬以饮酒为德、酗酒为德、唯酒是德的饮酒思想,文曰: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惟酒是务,焉知其余。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气,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蜂起。先生于是方捧甕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怳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若江海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这个“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的大人先生,“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如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但不论何时何地,“惟酒是务”,视纷繁万物如过眼烟云,只识酒杯,旁若无人。这就是大人先生的形象,也是刘伶自身的真实写照。
  宋人叶梦得这样看待他们:“晋人多饮酒,至于沉醉,未必真在乎酒。盖时方艰难,惟托于酒,可以疏远世故而已。陈平、曹参以来,已用此策……传至刘伶之徒,遂欲全然用此,以为保身之计……饮者未必剧饮,醉者未必真醉耳!” 【放浪形骸心不甘】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醉酒。明代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一语道破天机:“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犬马。”
  表面上看,刘伶之流的嗜酒之态,既憨又痴又潇洒,也挺符合这类文人天马行空、百无禁忌的性格特征,但酒醒之后那种加倍的空虚和痛苦,没有醉过酒的人是体会不到的。不管刘伶是愤世嫉俗,还是蔑视礼法,在其放浪形骸之后,透出的何尝不是一种浸入骨髓的绝望!
  像刘伶、阮籍这些“隐士”的痛苦之所以沉重到非醉而无法承受,就在于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醉过,他们异常敏锐而清醒地洞悉自己内心与外部世界的一切,他们酒具中满满盛装的是朝不保夕的恐惧、非人非鬼的恶心和尊严尽失的屈辱,他们将这些连同酒与麻醉一起吞咽。
  但话又说回来,在封建时代的中国,哪里有什么真正的“隐士”?不管是大隐于朝、中隐于市还是小隐于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哪里又有一片净土可供你“隐”?到处都是名缰利锁,到处都是趋利避害之徒,就算你四大皆空,踏入佛门,那里一样等级森严。从这个意义上说,刘伶们“醉酒”是假,“病酒”是真。
  李白曾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刘伶跟着酒出了名,一直出到了千百年后的今天,并且还将名传千古。这个不寂寞的饮者,其实本来就是个可歌可泣的圣贤:“一生浑是醉,万古复何悲。”
  咏曰:
  刘伶原是酒中仙,
  一醉三年不还钱。
  其乐陶陶赋酒德,
  放浪形骸心不甘。 【王戎钻核鬼灵精】   王戎可能与李子树有缘。从最早的“辨李甜苦”,到后来的“钻核卖李”,他的聪慧与他的精明都体现在李子之上。
  王戎生来就是“神童”,他非常聪明,判断分析能力很强。六七岁时,他和小朋友在路边玩,看到有一棵李子树结了很多果实。别的小孩子都跑去摘李子吃,他一个人躲在边上。别人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不过去。他说:“李子树在大路边,树上还能有这么多果子,那它一定是没有人爱吃的苦李子!”结果真是如此。想一想,一般人在那岁数上能有这个心眼儿?
  后来,他家有良种李子,卖出去时生怕人得到好种子,总是先把果核钻破,或者把李子核从果肉中取出再卖,绝不让你拿到李子种!不过仔细想想,王戎这样做也对,毕竟也不是谁都能弄出来优良品种的。我想,这大概是首例主动保护知识产权的典范了。
  据我想来,王戎之所以能够拥有良种李子树,或许是因为童年时的发现启发了他,促使他不断观察哪些李子好吃,哪些不好吃,经过这样的“优胜劣汰”,可能还有几代的嫁接配种、不断繁育,终于使自己家得到“好李”。这样的“知识产权”,当然不能随便为人所获。因此,“钻核卖李”,体现出的是一种“经济学”的思想。在一千多年前的魏晋时代,能有这样的思想,确属难能可贵。若凭这一点就说王戎为“守财奴”,首先我就不会同意。  【神童生为世家子】
  
    王戎(公元234年~305年),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字濬冲,官至尚书令、司徒,晋爵安丰县侯。
  晋时有民谚曰:“王与马,共天下。”“马”指的是晋朝皇帝司马氏一族,“王”指的就是琅琊王氏世家。琅琊王家是晋朝叱咤九州、最为煊赫荣耀的世家大族。他们中的主导人物有王戎、王衍、王澄、王敦、王导。
  王衍和王澄是亲哥俩,而王戎则是他们的堂兄,王敦和王导是堂兄弟关系,王敦、王导兄弟是王衍、王戎的从弟。“五王”在性格和作风上都有着强烈的“清流名士”派头,与其祖的儒士风范相乖甚殊。而且,有意思的是,以名士风潮先后来分别的话,这五王居然属于三代人:王戎属于“竹林名士”;王衍、王澄属于“中朝名士”;而与他们同辈的王敦、王导则属于“江左名士”。
  王戎长相神采秀澈,双眼炯炯有神,颇有灵气,据说可以直视太阳而不感到眩晕。与王戎幼时齐名的裴楷曾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所谓“烂烂”就是灿烂的意思。就是说王戎的眼神自小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并且像电光一样具有穿透力。
  王戎小时候就以胆大聪颖而闻名远近。一次,魏明帝曹叡在宣武场上命令手下人收拾老虎爪牙,听任百姓观看。当时王戎7岁,也上前观看。老虎疼得受不了,一次次跳起来扑到虎栏之上,其状惨怖,啸声震天,很多成年人都被虎啸吓得屁滚尿流,他居然一点儿都不害怕。王戎的举动,被坐在宣武场观礼楼上的魏明帝看得清清楚楚,对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超乎寻常的胆气大为惊叹。
  正因为他从小就显露峥嵘,所以一干有眼力的名士,在他小时候对他的评价就已经很高了,像钟会就说他简练切要,将来有当吏部尚书的可能。要知道在魏晋时期,名士对一个人的评价,是直接与该人将来的仕途前景挂钩的,钟会如此高看王戎,以赞赏的语句夸奖他,几乎就将王戎成年后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王戎作为“竹林”中的小字辈,之所以能被嵇康、阮籍等引为同道,主要的原因也在于王戎鉴人断事准确透彻。钟会伐蜀前向王戎问计,王戎沉思片刻道:“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钟会不解其意。后来他与邓艾灭蜀,二人猜忌争功,钟会计杀邓艾,并在蜀国降将姜维的怂恿下作反,结果死于乱军之中。此时人们才明白,王戎原来是要告诫钟会不可恃功自傲。从此,王戎的话便被时人奉为“知言”,深受推崇。 【性情超常蔑俗礼】
  
    王戎与阮籍相识,被标以“清尚”而成名。而王戎的行事也受到了“竹林”中阮、嵇等人的影响,不拘小节,纵情饮酒。他喝酒时要讲究个对手,不般配的还不和他喝,颇有名士风范。据记载,王戎曾造访阮籍,当时刘公荣也在座。阮籍对王戎说:“我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刘公荣之流就算了。”两人推杯换盏,刘公荣却不得一尝,但是刘公荣却不以为意,想来已知此二人的个性,故不强求。
  王戎性情超常,所以时常有些在一般人眼里很怪诞的言行,也是一个率真自然的人。王戎母亲去世的时候,他仿效阮籍,强忍悲痛,依旧喝酒吃荤,直到后来方才痛哭失声,时人称之为“死孝”。自己悲痛到形销骨立,却连最基本的祭礼都不准备。幸亏晋武帝司马炎知道他是发自内心的真孝,并未怪罪他。
  他有个好儿子叫王万子,有“大成之风”,世人评价很高。后来,他的这个儿子死了,他作为父亲痛不欲生到了失态的地步,旁人不解。他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我们这一类人既不是圣人,也不是常人,刚好是那种钟情之人。
  王戎完全不将世俗礼法放在眼里,他的家庭生活也体现了这一点。据说王戎的夫人也是率性自然,每当老公要出门或者是刚回来,总是先送上一个香甜深情的热吻,很有点当代小资和贵妇的做派。有个典故叫“卿卿我我”,说的就是王戎和他夫人的事。
  当时有种称谓叫“卿”,是长辈对晚辈的昵称,就像现在父亲称儿子“小子”一样。王戎的夫人就常称王戎为“卿”,弄得王戎很是不满。有一天,王夫人又称他“卿”,王戎就对夫人说:“女的称自己的丈夫为‘卿’,不合乎礼节,是对我的不尊重。以后别这样了,啊?”不料王戎话音刚落,王夫人就噼里啪啦地数落开了:“我亲卿爱卿,所以才称卿为卿。我不对卿称卿,谁该对卿称卿!”王戎无可奈何,从此就听任妻子称自己为“卿”了。如今,这“卿卿我我”便成了男女恩爱的象征。
  《世说新语》中还记述了一个王戎与女儿、女婿的故事,表现了在这种家庭里成长所养成的个性:王戎到女儿家看女婿,老丈人不待通报径直到女儿女婿的卧室,而女儿女婿也若无其事地起床待父,谁都不感到不好意思,这也算是个很另类的合家欢典型,叫人忍不住喷饭。 【竹林游后入晋仕】
  
    王戎出仕很早,在曹魏时就已经做到吏部郎了。嵇康、阮籍相继去世之后,竹林之游烟消云散,王戎等人也各奔前程。钟会叛乱被平息之后,王戎即被征为相国掾。其后官职一再升迁至荆州刺史。
  司马炎代魏称帝以后,加封王戎为建威将军,率兵伐吴。王戎奉旨,一方面进军武昌,一方面派使者潜入江夏城中,说服吴军将领归降。吴军将士对吴主孙皓的荒淫残暴早有不满,见晋国招降,随即献城。王戎又亲督大军进攻蕲春、邾县,吴国守将见大势已去,遂出城迎接晋军。晋武帝接到王戎捷报,大喜,增派琅琊王司马 、将军胡奋、杜预、王浚、唐彬等引后军20万,分数路沿长江而下,夺取沿江重镇,然后与王戎合兵一处,直取吴都建业。其后晋军势如破竹,吴兵望风披靡,一溃千里,吴主孙皓出城投降。三国一统,王戎因平吴有功,被封为安丰县侯。
  晋惠帝时,王戎任尚书仆射,领吏部,兼吏部尚书。起初,他看到官吏先擢后用,全然不论是否具备治理百姓的才干,以至于官员过多过滥,真正有德能者却无法录用。针对这种弊端,他奏明晋惠帝,在选官上实行“甲午制”,即先让待选的人去地方试用三年,每年由上司进行考绩,若政绩优秀,可酌情授职;考核不良,不复录用。
  不过在西晋后期混乱的政局和散诞的世风下,这种想法根本就不现实。据说因为他的作为,有人还奏了他一本,说他“不仰依尧舜典谟,而驱动浮华,亏败风俗,非徒无益,乃有大损”。所谓“驱动浮华、亏败风俗”,正是魏晋时期统治者最为敏感之事。因为弄不好就可能产生类似东汉的“党锢之祸”。因此,“白痴皇帝”晋惠帝下令废除“甲午制”。幸亏王戎与当时的太后贾南风是亲戚,终于不得坐。
  不久,他的女婿裴頠因写《崇有论》抨击虚无的玄学,被人以针砭朝政、迷乱人心的罪名告至朝廷,王戎虽四处活动,但裴頠仍被处死,王戎也被免官。其后,王戎虽然通过与他有亲戚关系的权贵贾充再次被起用,并擢为司徒,但从此他为了保全性命和官职,无时无刻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在局势危险复杂的八王之乱中,因为出错了主意,王戎还差点儿丢了小命。当时齐王司马冏掌权,被围攻得心惊胆战,于是向王戎问计,王戎便建议他缴械。结果司马冏的一个手下大怒,要求杀死这个出馊主意的人!这一吓唬不要紧,王戎连忙佯装五石散药力发作,掉到了茅坑里,这浑身的腥臭最终救了他一命。
  此后,王戎心灰意冷,百事不问。他十分怀念年轻时的“竹林之游”。一天,他乘车到山阳故地重游,看到百家岩的那片竹林依旧苍翠欲滴,黄公酒垆依然酒旗飘飘,如烟往事历历在目,不由触景生情,回头对坐在车后的友人说:“当年我和嵇叔夜、阮嗣宗在此酣饮,是何等畅快,何等舒心。自从嵇、阮二位去世之后,我便为世事所羁,无法挣脱。今天看到这片竹林和这家酒垆,虽近在咫尺,但看上去却非常遥远,恍如隔世啊!”
  如今,黄公酒垆已不见踪迹,但“七贤”间的友情却流传千古,回荡在百家岩的竹林之内…… 【悭吝贪财世人讥】
  
    要是根据以上事实,来判断王戎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道德高尚、堪称典范,那就有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事实上,王戎在历史上最出名的事情,不是他的豪放洒脱,也不是他的文韬武略,而是他性格上最叫人不齿的一点——极端吝啬贪财。这在“竹林七贤”乃至所有魏晋名士里,都是屈指可数乃至独一无二的。《世说新语·俭啬》共有9条记录,王戎的典故就占了整整4条。
  王戎出身豪门,后来又官至三公,富比王侯。按理说像他这样从小见过钱的人,应该对财物看得淡一点。但是他却总是嫌钱不够多,把“神童”的心眼儿全用在聚财生利上了。《世说新语》中说:“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契书鞅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王戎成家立业以后,每天都在琢磨怎么能多敛财。每时每刻手边都得有一个算盘,睡觉的时候,都得拨着算盘珠才能睡踏实。
  对外人算计也就罢了,他连自己的亲人都不放过,以至于被时人讥为“不治之症”。他儿子王万子,天生肥胖。王戎可能觉得儿子即使喝白开水也能长肉,这下他可乐坏了。从那以后,他再没给孩子一顿正经饭吃过,平时就让他吃糠。他的女婿裴頠向他借钱数万,长时间不还。当他的女儿回家时,他就给女儿脸色看。女儿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赶紧叫人去婆家取钱归还给他,王戎这才高兴起来,复叙天伦之乐。后来王戎的侄子结婚,王戎只送给侄子一件单衣。婚礼一过,第二天天刚亮,王戎就堵在新房门口,要侄子还衣服,弄得侄子一家哭笑不得!
  一个悠然出世的人,既有官瘾又有财瘾,让人总感觉有些别扭。不过我以为,王戎算得上是中国较早的“经济学家”,他所倡导的理财要开源节流、精打细算,所倡导的“保护知识产权”,具有“开创性贡献”。要是放在今天,说不定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当然,这只能当作一句玩笑话!
  曾有人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会从大名鼎鼎的“七贤”变成这样一个人,他直言不讳地说:“其实,老朽可能本来就是这样一个爱财如命、贪生怕死的人,或许现在的我才是真正的我。”王戎真是坦白得可以,这也才有一点“竹林”气象。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王戎不过是把自己的个性完全展示出来,这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越名教而任自然”。
  咏曰:
  神童生为世家子,
  性情超常蔑俗礼。
  竹林游后入晋仕,
  悭吝贪财世人讥。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