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金牌耽美文包100:【乐在途中】俄罗斯旅游一周所见所闻及所想之十二圣彼得堡 - 乐在途中 - 户外旅游 - 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2:26:27
搜狐通行证登录 [关闭][打开]

 圣彼得堡之一 
 开往彼得堡的火车
圣彼得堡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6月29日晚上八点左右吧,我们来到去往彼得堡的车站。真没想到,宇宙空间让他们搞得那末热闹,可地上的火车这末寒酸,那种样式在我国九十年代初就都淘汰了。

    不过 俄罗斯的火车站旅客进站速度很快,因为不检票。事先导游在候车室就把每个人的火车票发到个人手里了。俄罗斯的火车票也和飞机票一样是实名制,你的名字,铺位号码,都在车票上打着呢。每个车厢门口有乘务员查票上车,要和护照一起出示你的车票的。   
     正是旅游旺季,我们团队的车票没有买在同一个车厢里,很分散,有的还和俄罗斯人在一个包厢里。 关于游客在俄罗斯乘坐火车防范小偷的警告早在国内就听说了,上车前导游的警告也塞了满脑子。旅游团队人手一份的俄罗斯旅游细则上就写着:乘坐夜晚火车,睡前应将车门由内反锁,并放下安全门闸。如果半夜上厕所要叫醒同屋的人看一下门。。。这紧张的气氛,要是患失眠症的人可就惨了。。我发现这时候导游很辛苦的,她从带来的大皮包里拿出了一堆很粗的铁丝,发给每个包厢一个,还教授我们怎样反锁们,拉门闸,绑铁丝。我拿过来弯了弯,还真是要费点力气。幸亏我们这个四人包厢是个一家三口,加我。有个男劳力,就不用我操心了。
   上了车,先要把你的包放好。说起来很好笑,包厢里是上下铺四个铺位了,在下面的两个铺板底下,是两个大铁皮箱子,每个可以装两个登机箱大小的箱子。把铺板抬起,(这抬铺板也是力气活呢)把几个人的大件重要物品放进去,盖上铺板。大家说,只要睡在上面的人不被抬走,小偷就拿不出来东西,上了保险一样。安顿好了,凭你的票去乘务员那里领来你的四件套,枕巾,床单,枕套,和被套。每套一个大塑料袋装着,倒很干净。拿回来,把铺上的毛毯和枕头套上,床单铺好,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四件套,那铺上的行李是没法用的,很脏)

     这火车要坐八个小时才能到达彼得堡,弄好了床,大家还没有睡意,新鲜、兴奋、更因为正是“白夜”季节,看着沿路的风景,聊着天南海北,。。。因明早要早起下车,大约11点多大家就回到包厢锁好门,搬下门闸,绑好铁丝。。。。这一夜睡得还不错(说是一夜,其实就一眨眼的工夫,两个多小时)我们几个没有起夜的,也 没有说的那末可怕的小偷光临我们的寒舍。早上三点多,外面就有人说话,导游把大家叫起来,收拾自己东西,彼得堡快到了。
    把昨晚领来的四件套要都扒下来,送回到乘务员那里。他们的乘务员太懒了,确实几乎都是大嫂子级别,胖胖的、冷冷的的面容,就是在乘警查票时看到几张年轻的脸。

6月30日   圣彼得堡 天气晴好
     早上四点我们来到了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关于圣彼得堡的名字说法不一;“圣彼得堡”的“圣彼得”并不是指彼得大帝,而是指圣经中的圣徒彼得。彼得大帝生于1672年5月30日,这天正好是圣徒彼得的纪念日,按照俄国的宗教传统,圣徒彼得是这天出生的所有人的守护神,所以彼得大帝就把他心目中最重要的扼守涅瓦河河口的要塞以圣徒彼得命名。再一个说法就是:城市的伟大建立者叫做彼得大帝或者彼得一世,他在俄罗斯历史上起的作用也非常大,这个城市的名字本身是为纪念他命名的。咳,我们知道城市叫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就行了。                                                    
                         

车站不大,大家拿好自己的东西,导游查点了人数,一个不少,也没有意外发生,仿佛不小的胜利,拖着拉杆箱轰隆隆地走出车站。

 

 

 

   迎面看到对面大楼上的俄语字:“英雄城市--列宁戈拉特” ,呵,还真有点亲切的感觉。跟着彼得堡的地接上了来接我们的空调大客。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旧称:列宁格勒/Ленинград 和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是列宁格勒州的首府,也是仅次于莫斯科的俄罗斯第二大城市。

         圣彼德堡还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整个市区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我这次参团旅游,很大的魅力来自彼得堡。很小就知道圣彼得堡这个名字,当然是从《列宁在十月》的电影里第一次知道的。而且前些年到过几次俄罗斯,都没有到过这里,所以很想来看看的。

     车上,彼得堡当地中文导游自我介绍:我比马克斯少一个字,他叫马克斯,我叫马克,呵,一个很帅气很幽默的俄罗斯小伙子。我们说他长相很像我们的新疆人。由此还引出了一段故事。他来往于中国和俄罗斯经商,护照都是多次往返的。有一次竟被我国海关扣下,叫到海关办公室问话。原因就是他长得太像“东突”分子了。。。。。


      他中文说得不错,坐车没有什末事情,就听他“白话”了。他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并不无骄傲地说,普京也是圣彼得堡人,也是圣彼得堡大学毕业的,现在新担任的总统梅德韦杰夫也是圣彼得堡人,都是校友呢。他说,他现在外贸部门经商。很少接团了,这次是帮我们刘导的忙,他们是老朋友了。。还颇为得意地引用中国孔子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要把本地特色更好的、更全面地奉献给游客。他流利的中文解说,让我们饶有兴致的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建筑和设施,还真是的,这次彼得堡一游,大家收获颇丰,与他的中文导游分不开的。马克说:你们很有福气,我们圣彼得堡因为下雨而著名,365天内有阳光的天数只有30天不到,几乎天天下雨,今天可是难得的好天气呀。昨天刚下过雨,空气很湿润,阳光明媚。
   
     大约四点半左右来到一个中餐馆,在餐馆的门上贴着一个告示,内容大致是,嘘!请大家不要大声喧哗,楼上的住户正在休息。 

    老板来了,开了门,我们进去吃了中式早餐。 大米粥,鸡蛋,馒头,咸菜。。。真舒服。在洗手间擦了把脸,漱漱口,就算洗漱完毕。
   
        吃完饭出来看看,呵,也有电线杆上小招贴,买卖房子的招贴,出门对面也是居民区。
    
       居民楼墙上的广告板贴着找工作,物业通知等事宜。
    时间早,哪里也不开门。要先去住宿的地方放行李也不行,要12点以后才可以。来俄罗斯两天也领教了他们的懒散的作息时间。

     路上还看不到一个行人,仿佛整座城市还没有醒来。在俄罗斯旅游,你不用像在国内和其他国家旅游时起早赶晚的,睡个懒觉时间很充裕。因为他们的工作时间都要在10点半左右。所以早上不紧张,晚上下班也不晚,半夜12点天才黑,晚上五点就下班了。。。真休闲。。。感觉彼得堡的节奏比莫斯科还要慢一些。正因为这样,要赶在他们上班和下班之间的时间里,旅游景点的时间安排就很紧张。   
   上了车,有困的就继续睡觉。不困的就看西洋景吧---马克带我们逛市容。

      路过的一个人很多的广场。看那上的字 好像叫起义广场,像是早市。。。?

    由于时间还早,我们一边看着车窗外面,一边听导游马克给我们讲彼得堡的过去,现在。。。。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了,8月中旬,希特勒的部队兵临彼得堡城下,希特勒得意忘形地向全世界宣布:要在9月1日前占领列宁格勒。他没想到,这一仗一直打到了1943年1月。900个日日夜夜,战火、饥饿、寒冷、死亡如厚重的阴云,笼罩在列宁格勒上空。不包括军人在内,这座没有被德军攻陷的城市付出了100万平民被饿死、冻死的代价。但是英勇的列宁格勒人民信守了自己的诺言:“列宁的城市永远是我们的!”

  

路边建筑

 

 

 

 

 

 

 

列宁格勒,尽管这个名字已经尘封在历史的名册里,尽管它的今天是那样的美丽,但是你不要忘记那900个白天和黑夜,那是这个城市最为悲壮的一页。

   彼得堡街上到处可以看得见人物雕塑,列宁的雕塑一闪而过。。。

   大家问他,如今年轻人,对列宁怎末看,他没有正面回答,很狡猾的说,列宁时代过去了,列宁过去是神,现在是人了。马克说,俄罗斯人很幽默,爱开玩笑,但是从来不以二战内容开玩笑,他的爷爷曾经在二战当过兵。因为他们认为,二战是个悲剧。据最新统计,战争期间苏联死了3000万人。

   

        运河风光

   彼得堡位于波罗的海 芬兰湾东岸的涅瓦河口,86条大小河流和运河穿过市区,将市区中心部分分割成42个岛屿,诸岛由400多座桥梁相连,该市河流,岛屿,桥梁数量之多,居俄罗斯之冠。使圣彼得堡具有独特的“水城”和“桥城”景观。,河面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0。2%,号称“北方威尼斯”。

 

      桥头建筑雕塑(四马桥)之一

    彼得堡除了那些教堂的尖顶、灯塔以外,高层建筑很少。建筑特色很像西欧国家风格。居民住宅房子看起来很旧,没有多少新式的摩天大楼之类的建筑,很古典的城市。据说彼得堡市政府有规定,不改造这些有历史意义的楼,把新的高楼大厦安排在郊区,所以我们游客可以看到比较完整的一个城市历史面貌。

        该市的市名经历了三次演变:
1703年,彼得一世下令建市时起称为“圣彼得堡”;
1712年,沙皇的皇宫、议院和外国使节都迁到这里。圣彼得堡成为俄罗斯的首都。
1914年更名为“彼得格勒”;1918年苏维埃政府从圣彼得堡迁到莫斯科。从此苏联首都就是莫斯科。
1924年,又更名为“列宁格勒”;
1991年恢复旧名“圣彼得堡”。     

一、早上六点 圣彼得堡的一个旅游外观景点-- 滴血教堂

 

    在“欧洲俄罗斯之都”圣彼得堡市中心,只有一座纯粹俄罗斯风格的建筑,这就是位于格里鲍耶托夫运河畔的耶酥复活教堂。它是19世纪末新俄罗斯风格建筑和装饰艺术最光辉的典范。它为纪念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而建在他遇刺的地方,因而又称“滴血”教堂。                                        

1881年3月1日,民意党人伊·格里涅维茨基将炸弹投向乘坐四轮马车回冬宫的亚历山大二世,沙皇受了致命伤而身亡。当晚,在炸弹爆炸的地方便搭起了临时木制小礼拜堂。翌日,彼得堡市杜马召开特别会议,请求为亚历山大二世修建教堂,以纪念这位因废除农奴制而被称为“解放者”的沙皇。                                  

   在阳光下滴血教堂那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闪闪发光。教堂轮廓十分美丽,与古老俄罗斯风格与附近的古典式的建筑物成鲜明对比。教堂高度为81米,宽阔的外形,采用了与莫斯科红场上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相同的构造,而与瓦西里大教堂的区别在于它镶嵌更复杂、颜色更艳丽,采用了色彩丰富的彩色瓷砖、搪瓷和青铜板来装饰表面,而且完全不对称,给人视觉上的美感,看着就像童话故事中的仙女城堡。她的美丽,让你根本无法想象他的名字竟是这样血淋淋的。

 二、圣彼得堡的著名旅游景点——
     十二月党广场 青铜骑士 喀山教堂  伊萨基耶夫教堂 

   这个广场面朝涅瓦河,一边是海军总部大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军部大楼前的广场,它的喷水池四周,被文化巨匠的塑像环抱着,其中有果戈理,莱蒙托夫,格林卡等的半身塑像。。。停留时间太短,来不及一一拍下来。。         从海军部广场出来,地上有很多图案和文字,马克解释说,这是为感谢修缮海军部大厦的赞助商们建的地砖纪念碑。

   

    著名的青铜骑士铜像立在涅瓦河边的十二月党人广场上,它是一座纪念彼得大帝一世的纪念碑,纪念碑是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建造的。于1782年8月7日正式举行了揭幕典礼。上面写着:献给彼得一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建 1782年 8月。彼得大帝安坐在坐骑上,目视前方。他正在让自己胯下的骏马前蹄腾空,而马的后蹄踏在象征邪恶的蛇身上。马是代表俄罗斯这个国家,下面一条蛇代表敌人。所以这个马一直是在踩那个蛇,敌人就不会来到圣彼得堡,据说这个城市还真是从来没有被敌人占领过。

     从任何方向欣赏这座塑像,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当你站在骄傲地抬起胜利者之头的青铜骑士像前,你就会被不可战胜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感动得激动无比。你仿佛感到骏马马上就会冲下来,扫荡一切……这一塑像曾受到伟大的俄国诗人普希金的高度颂扬,写下了他最出名的叙事诗《青铜骑士》。

    这里还有很多典故,据说当时为雕塑当模特的是一名体形酷似彼得大帝的俄国将军。他骑的是来自著名的奥尔洛夫马场的骏马。将军上百次地冲上人工堆成的山丘,让马直立起来,以便让雕塑家记下骏马直立的姿态。 
    选择一块外形如悬崖突出部分的台座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结果在彼得堡的郊外找到了一块1600吨重的大石块,因为它是被雷击下的,所以被叫作“雷石”。数百名农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拖出沼泽地,再用木排运到彼得堡。这总共花了两年时间。叶卡捷琳娜得知“雷石”终于运到参政院广场(现今的十二月党人广场)的消息后命令发放特别勋章纪念这一事件。勋章上刻着“敢作敢为”的字样。
   

     悬挂俄罗斯国旗和彼得堡市旗的玛丽亚宫 —现在是 圣彼得堡市议会
      这里叫议会广场。议会广场还叫做玛丽亚宫殿,是一位皇帝妹妹的宫殿,但据说她从来没在这里住过。说法很多,其中一种说法就是这里只能看到战士的背影和战马的屁股。
       

    伊萨基耶夫教堂广场
    伊萨基耶夫教堂又名埃撒大教堂、圣埃撒大教堂,位于伊萨基耶夫广场北部,耗时40年建成,于1858年正式完工,教堂高101.5米,长约112米,宽大致为100米,是俄罗斯最大的教堂,教堂圆顶是世界第三高的圆拱型建筑物。十月革命之前,伊萨基耶夫教堂一直作为首都大教堂而被视为是整个俄罗斯帝国的重要教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神圣无比。
    

   伊萨基耶夫教堂气势雄伟,法国著名建筑师奥古斯特蒙斐朗的主持设计建造。设计细腻大方,仅教堂围墙就有5米厚。教堂外墙的石材使用的是大理石、花岗岩。教堂四面都有门廊,每面都用16根以整块花岗岩精心雕刻成的圆柱支起,仅一根就重达120吨。柱上伤痕累累,是二战期间教堂遭受严重破坏,战后用了20年才修复。现在光洁的花岗岩石柱上仍弹痕累累,但没有进行修补,目的是让后人不要忘记过去.

          

    据资料记载:为建这座豪华的殿宇皇室不惜财力。工程中运用了许多新技术和大胆的施工方法,其中用汞合金火烧法为圆顶镀金,装饰用的黄金就达410公斤。其中仅穹顶外部镀金就用了100公斤。教堂自1858年建成后,一百多年来,巨大的穹顶历经一个半世纪从未整修,没有重新镀金依然金光灿灿,光彩夺目。

    

   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塑像,屹立在伊萨基耶夫广场的中央,在塑像下的基座上装有四个神话故事中的寓言人物雕像,分别代表着信念、智慧、力量和平等。有趣的是据说这四个雕像的面貌形象与尼古拉一世的妻子和三个女儿极为相似。        路边一个自来水设施,建于1809年。水是可以直接喝的   

  走近 喀山教堂,感觉建筑相当雄伟,可以与罗马建筑有一比。我们到达的时候,这里正在修缮,用很多安全作业绿布围着。但你站在他面前仍然可以感受到他的厚重、威严。

    喀山大教堂是为了纪念16世纪末伊凡雷帝征服喀山汗国时掠得的圣母圣像而建。   与伊萨基辅大教堂华丽的装饰不同,喀山大教堂加强了外观的庄严感。1837年,在柱廊东西两端入口前竖起库图佐夫和巴克莱·德·托利两元帅(苏格兰人,1810~1812任俄国防大臣,在卫国战争中战功卓著)的雕像。
    俄罗斯名将--库图佐夫的灵柩也在这座教堂里。

    圣彼得堡的教堂在经历了20世纪野蛮愚昧的破坏和战争的创伤后,近年来,大多经修复重换新颜,惟有喀山大教堂沧桑依旧,带有浓重的历史感,尤其它与教堂广场前繁华的涅瓦大街形成强烈的对照。

          彼得堡涅瓦大街尽头的喀山教堂

  由于这几座建筑物计划中都属于外观项目,只能听听介绍,看看表面了。

   

         照片大都是车里拍得,视线不是太好,这就是车观市容。

      我们去往皇村(普希金城)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