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logo设计公司:厦门市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指导意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1:25:15

厦门市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指导意见

(讨论稿)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使高中新课程在规范有序的推进过程中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制定本监控指导意见。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指导思想及目的意义

1、质量监控的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福建省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和厦门市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推进素质教育,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以评促教,以评促学,通过多元的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质量监控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质量监控,统一基本的学业要求,保证基本的教育教学质量要求,确保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各个阶段的目标得到有效实施。对教学的全过程实施监督和调控,及时提供与当前教学状态有关的信息,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使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3、质量监控过程中应处理好如下关系

(1)高中课程的实施与教学质量监控的关系。

有效的监控能提高教学的成效,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保障课程的实施。高中课程的实施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必须面对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程实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质量不仅仅是考试成绩,课程实施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教学质量与监控的关系。

监控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才是目的。教学质量的监控,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对监控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以促进学生发展。同时,教学质量的监控要有利于引导和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原则

1、诊断性和发展性

质量的监控不是为了检查、甄别、选拔和评优,而是关注教学的全过程,凸显诊断功能,通过分析评估,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2、系统性和全面性

在质量监控体系的建构上既要有高一新生的综合素质评估,又要有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发展指标,既要关注学业成就,又要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

3、综合性和可操作性

质量监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全面的、能动的发展。教学质量监控要遵照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学科特点,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监控的内容要能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监控结果的呈现要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监控的过程是个体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4、科学性和多样性

在监控的手段和方式上要体现科学性和多样性。注重监控的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强调质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倡导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同时结合运用真实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情感评价等多种评价手段,全面、清晰、准确地描述学生、教师的发展状况。

三、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

1、学生的三维目标

目标中的三个维度是同等重要、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学生能力的形成是在探索、学习和内化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的,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又直接影响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

(1)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他们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与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态度和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否对知识的形成、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的作用,总结经验教训,进行自我调整。

(2)在阶段性学习结束时,采用“学科学生评价报告单”的方式,将三维目标有机地融入学科评价之中。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用成绩进行评价;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从课堂学习、思维表现、讨论参与、实验操作,以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用描述性评语进行评价。

(3)在学习的不同阶段采用观察、访谈、答辩、汇报、展示、竞赛、评比、学习档案等质性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

2、教师的教学常规与效果

(1)教学常规

根据《课程标准》中有关教学实施的建议组织教学,包括教学理念、课前准备、课堂操作、教学反思等。

① 教学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要提高教学质量,观念首先要到位。每一位教师都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日常的教学活动。

② 课前准备

备课的质量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教学的质量。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从教法选择、学法指导、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学习情趣的调动、学生的参与和交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案等环节全方位地思考教学,做到:全面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与要求,准确把握教材的要点,教法的选择恰当,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学法指导到位,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对话,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促进学习,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③ 课堂操作

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本,实事求是,讲究实效,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做到: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教学过程的自然生成、教学内容的落实与开放、教学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媒体使用的充分与恰当。

④ 教学反思

根据课堂操作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及时总结反思,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教学常规做定期检查,市、区两级教育部门结合教学视导或专题调研有重点有计划地做随机抽查。

(2)教学效果

① 测试型监控

考试、测验等定量评价仍然是评价教学的十分有效的手段,要注意测试的角度与问题应该有所变化、有所改革、有所创新,力求使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拓宽测试内容的背景,突出对问题的本质理解。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全市统一的高一新生学习现状调查。

市级教研部门负责此项调查工作。全面了解高一新生的素质状况,帮助学校衔接好初、高中的教育教学,为高中教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打下基础。

各校进行模块教学质量自查。

各校要严格按照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学质量自查,不能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各校的模块教学质量自查方案及自查的质量分析报告要存档备查。

全市相关模块的教学质量检查。

市级教研部门负责此项质量检查工作。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状况和教学质量情况,并及时反馈,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与建议。

非测试型监控

非测试型的质量监控一般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上级教育部门结合教学视导或专题调研随机抽查。

学校通过对学生的作业、小测验、小论文、计划书、实验报告、活动过程记录等表明学生学习状况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合使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对话等质性评价的方法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的达成。

学校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反映学生成长与变化、自我反省的过程资料。注意成长记录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从不同的侧面建立成长记录,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与分享彼此的学习档案或成长记录袋,使学生能够从中体会自己的进步和反省自己的不足,发挥成长记录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3、学校的课程质量

(1)所开设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包括合理安排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落实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开设。

(2)课程开设的质量与效益。

在模块教学规定的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分的获得情况。

(3)学分认定质量。

学生的学分认定原则上由学校负责,要求做到真实、可靠,准确反映学生的模块学习状况。学校的模块考试成绩与全市相关模块的教学质量检查成绩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合理地评价学生。

四、教学质量监控的方式与组织管理

建立教师、学校教研组/年级组、学校、市教育局的四级监控网络,全面提高高中教学质量。

1、教师的自我监控是基础。教师及时的课堂教学监控,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基础。

2、学校教研组/年级组侧重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监控和教学效果的非测试型监控,发挥导向作用。

3、学校相关处室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侧重对教学效果的监控,及时的质量分析与反馈,调整了师生的教学行为,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4、市教育局、市级教研部门对教学效果进行宏观监控,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调查和相关模块的教学质量检查,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保证我市的高中教学能遵照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顺利进行。

另外,各级教育行政、督导、教研部门要深入学校,研究分析学校的质量监控工作,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帮助学校改进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为保障我市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监控,成立“厦门市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统筹、管理和督导全市的普通高中课程教学的质量监控,成立“厦门市普通高中课程(学科)教学质量监控专家支持组”,加强专业引领与支持,保证我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学校要有相应的“高中课程教学质量监控”领导机制,加强领导,把好质量观,使高中的教育教学真正体现“立足过程,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有相应的“高中课程(学科)教学质量监控”专家支持机制,对学科的测试型监控和非测试型监控的具体实施提供专业支持。

在高中课程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过程中,要树立全员质量监控的观念,保证多元的监控主体,充分发挥师生在监控过程中的作用,使教学质量监控的作用从单纯的监督和评价逐步向激励和引导方向发展。

五、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1、学生学业质量检查制

全市统一的高一新生学习现状调查发挥诊断性评价的功能,学校模块教学质量自查发挥阶段性的形成性评价功能,全市相关模块的教学质量检查发挥终结性评价的作用。通过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评价为教师提供教学计划、手段、导向提供调整的依据,同时,还应该通过一些质性的评价方法如表现性评价、行为观察法、成长记录等非纸笔测验的方法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业质量,体现评价的诊断性和发展性功能。

2、质量监控信息反馈制

    及时做好各项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的反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各级相关部门应做好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的反馈工作,及时形成相关报告,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与建议。

3、教师课堂教学观察制

各校学科教研组负责、建立课堂教学观察、典型课例研讨活动等制度,帮助教师在观察与研讨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学组织与教材的驾驭处理能力。

4、评奖评教制

(1)建立多样评价主体的评教制度。教师个体的自我评教与反思、教学管理人员组织的学生评教活动、同行的课堂教学观察评教、教学视导等评教制度。

(2)定期组织开展的市级、区级和校级的优质课、创新课评奖活动,让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以点带面、发挥辐射作用,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

(3)鼓励有学科特长的教师从事竞赛辅导工作,鼓励成绩优秀、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做好激励性评价的工作。

    5、教学/教研例会制

定期开展市级、区级和校级的教学质量研讨会,及时反馈教学质量监控中存在的问题,交流和研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是对全市高中新课程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反思与总结的工作过程,市、区两级教研部门、学校相关处室、高中各年级组/教研组和备课组,都应加强对质量监控形式与体系的研究,以研究带动工作的进行,提高质量监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我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