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设计大师:透视安全管理的“冰山理论”——对安全文化管理内涵的认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5:29:38

透视安全管理的“冰山理论”

——对安全文化管理内涵的认知

●王兆善

          目前,尽管安全管理已作为控制风险的“第一管理”,越来越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越来越健全,经济奖罚力度越来越大,监督管理越来越严,但为什么一些大事故仍然频发、此起彼伏,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还较为普遍?

从国际经验看,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增长到3000美元的阶段,既是社会转型期,也是事故高发期。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的风险、工业生产与开发的风险、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及生存面临的风险,对人类的安全与健康构成了新的潜在威胁。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表明,全球每年因工死亡人数高达110万。从事故发生的概率看,人的因素占80%,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生产一线;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以及设备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等人为因素造成的。透视这些事故发生的全过程,我们发现,造成安全重大事故难以杜绝的原因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的虚化、法律规章权威的弱化和对企业安全规律探索的淡化。换句话说,没有牢牢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是目前引发一切安全问题的总根源,这个总根源无疑就是安全文化管理所要解决的核心理念问题。

           要从根本上抓安全,就必须深刻把握安全文化管理的内涵,首先要了解安全文化理论的来龙去脉。“安全文化”一词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实践提出的要求,更是血的代价换来的。这个血的代价,就是在“最危险的地方”产生的,就是基于1986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INSAG)针对两起核电事故(美国的三哩岛核事故及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教训而提出来的。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4分,位于苏联乌克兰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里的燃料棒突然发生爆炸,大量放射性尘埃直冲高空,酿成人类核能史上最大的一场悲剧。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以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分析了种种事故原因,最后发现,仅仅从安全的制度、管理、素质及一些技术上找原因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综合来看,“安全文化”的欠缺是导致事故的基本原因。随后,国际核安全咨询部门发表了《安全文化专论》,这是人类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总结出安全文化的特征及其对人类自身的要求,并制定出一系列定性指标,对“安全文化”这一抽象概念进行了诠释,意在提倡从文化的层面研究安全规律,加强安全管理,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强化人们的安全价值观,达到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灾害的目的,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与之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1991年,国际核安全咨询机构对安全文化给出的定义是: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而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内安全科学界给出的定义是: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如果把安全文化体系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安全理念体系就是树干和根系,安全制度和行为规范体系就是枝杈,安全物态文化就是树叶。一棵大树的枝繁叶茂必然与它发达的根系正相关。从这种意义上说,安全文化管理是企业文化具有根本意义的组成部分,随着企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绝不是标语口号,而是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管理系统。

         可能有的领导会说,目前,我们有先进的设备,有足够多的程序和严厉的奖惩,有必要搞“看不见、摸不着”的安全文化管理吗?企业安全管理经历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依靠人盯人,用监督来保障安全,可以做到使人不敢违章。第二层次是用制度约束来保障安全,使违章受到许许多多的限制,从而使人不便于违章。第三层次是用技术手段来保障安全,可以做到在一定情况下使人不能够违章,因为这些技术手段和设备在限制着人。第四层次是安全文化管理。安全文化管理比起我们用制度约束、用经济利益吸引产生的效力更大,更能够做到有没有制度、有没有领导管一个样。有句话说,制度管理使想犯错的人犯不了错,文化管理使有机会犯错的人也不想犯错。安全文化注重突出人的观念、道德、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就像企业的灵魂和方向盘,又像一根无形的精神纽带,让大家知道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是企业追求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有了这样的是非标准,就能够让大家把思想统一到安全生产的总目标上来,把行动统一到“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价值观上来,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这种意义上说,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类的安全观,它决定着人们对于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思维方式,用安全文化建构的企业安全保障系统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安全保障,但却是持久安全保障的决定要素,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

             安全文化是补缝的黏合剂。新木桶理论认为,决定木桶容量的并不只是短板一个因素,也与板和板之间的缝隙有着很大关系。安全工作不能仅仅被动地在补短上做文章,而应着力于主动补缝,这样才能形成牢不可破的力量。很多事故发生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显性的短板,更在于管理背后不显眼的缝隙。安全文化正是安全管理缝隙的黏合剂,是安全管理的灵魂,是决定安全制度和行为的核心因素。有什么样的安全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制度和安全业绩。完美的管理制度是不存在的,制度中总是存在各种缝隙,总是有人钻制度的缝隙,因此完全依靠制度管理来保障安全是不现实的。在制度不能充分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能够用来弥补板与板之间缝隙的,只有安全文化。这是因为,从个体来看,安全文化体现为一种素养,即一种安全知识、安全责任和安全行为,而一线职工安全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从以往事故中不难发现,大多数的事故是因为一线操作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安全责任心不强,忽视对作业现场环境的检查,违章违纪盲目操作造成的。有人在作业过程中总是凭经验和“想当然”行事,甚至认为“一辈子都干过来了,也没出什么事”,导致规章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却落实不到行动上。预防事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更是深层次的认识问题、道德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安全文化问题。“两违”屡禁不止的背后,是职工文化素养还没有达到安全管理所要求的境界。要缩短规章制度要求与职工安全素养的差距,就必须发挥安全文化管理的独特功能。

           安全文化是无形的软力量。“冰山理论”告诉我们,露在海面上的冰山其实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冰山主体是隐藏在海面下的那部分。就安全工作而言,真正暴露在“海面上”的问题并不可怕,那些深藏在“海面下”的隐患才是真正的深水炸弹。国家电监局副主席史玉波说,“抓安全生产犹如破解‘冰山理论’。”“安全生产的着力点不能只解决浮在水面上的问题。应该下大力抓水面下看不见的东西。如果你把水面下的问题抓好了,自然而然浮上水面的东西就少了。”水下面的东西就是人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从现实情况看,人们由于过于浮躁和急功近利,抓浮在“水面上”的工作多,抓“水下面”的工作少,呈现为有形管理方面的一手硬、无形文化建设方面的一手软,这是安全生产事故起伏不断的深层因素。安全文化是无形的,不是短期内能立竿见影的,而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可以说,你不注意无形的事故隐患,有形的事故迟早会让你注意到它。看一个管理者重视不重视安全,不仅要看其是否善于抓眼前有形的东西,更要看其是否善于抓“水面下”看不见的东西,这不仅可以用来衡量其从本质上抓安全的态度,也是衡量领导者作风的试金石。其实,环顾单位周围,对于安全管理问题,我们并不缺少有形的东西,缺少的恰恰是无形的东西。事故暴露出的大多是有形的东西——冰山的一角,而追根溯源的结果却是背后无形的东西——安全文化的缺失。我们只有遵循规律抓安全,带着感情抓安全,在“一手硬”的同时克服“一手软”,不失时机持续抓无形的东西,才能变无形为有形。

        安全文化是管理的新境界。目前企业安全管理手段还比较单一,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面临从粗放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型。由于缺乏统一的文化理念,一些管理者往往把“严格管理”简单理解为“命令”与“服从”。以为有了规章制度,安全就有了保证,对于制度的人性化、合理性、可操作性考虑不多;以为有了高科技手段,安全生产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以为用简单的罚款就可以“搞定”一切,安全管理异化成可怕的惩罚主义。这样做的结果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瞒报事故,谎报“军情”,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隐患积累成大事故。特别是随着生产组织结构的调整,管理机构越来越趋于扁平化,管理人员越来越少,是靠传统的人盯人、靠制度的硬约束,还是靠技术手段保安全?这无疑是对安全管理转型的新挑战。其实,从安全管理实践看,就安全抓安全是不够的,单靠运动式、急功近利抓安全也是难以持续的,仅靠某一种手段和方式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系统地抓安全,通过以人为本、刚柔相济的文化管理,把安全管理各要素综合起来发挥作用,把职工的能动精神充分激发出来,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能安全”,变他律为自律,才能突破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使安全管理更趋规范化、人性化、常态化。这是“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超越,更是对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超越。同时,安全文化管理作为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只有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才能检验其内在价值,并进一步促进安全管理的优化完善,使企业建立起可靠、和谐的安全保障体系,这是   提升安全管理的新境界。

             需要指出的是,安全文化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凡有组织,都有安全文化。同时,安全文化管理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互动融合的结果。如果没有领导者对安全文化管理的深刻理解、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安全文化管理就很难有实质性的推动;同样,没有基层的响应,没有中层干部的承上启下、纽带桥梁作用,特别是没有广大职工这一主体的广泛参与,安全文化管理也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是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实践的。

(原载《领导科学》2009年第5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