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的公益广告:中国近百年历史珍贵图片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58:16
  
中国近百年历史珍贵图片大全(佚名)
    由今上溯到百多年,是中华民族阅尽苦难,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抗争崛起、励精图治的历史。它警示着国人:

不忘耻辱、自强不息

    《中国百年史》收录了近3000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20多万字的信息,广泛、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中国自1894年至1997年百余年的历史变迁,是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不可多得的材料。(以下是按时间排序)
引子
1894~1911
1912~1919
1919~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1949~1956
1957~1966
1966~1977
1977~1991
1992~1997
人物
事件
香港
澳门
台湾
 
 
 
中国百年历史人物照片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中国表情:百年一切,尽在脸上(1844-2008)

    “世间一切,尽在脸上。”

  古罗马哲人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如是说。

  什么写在中国的脸上?是由朝代更迭、制度替换、运动叠起造成的历史的倦容,还是由社会开放、民族复兴、大国崛起共同铺垫的自信和从容?

  过去的150多年,摄影术在中国,没有写下完整的国家命运及民族史,但逼真纪录了150多年来众多中国人的肖像和表情。这些脸孔,共同组成了我们民族的容颜。

  晚清时期,外国人拍下中国人的第一张肖像,在西方留下中国人呆滞、木纳的最初形象。民国时期,《良友》封面女郎和罗伯特·卡帕镜头下抗战士兵坚毅的脸庞,呈现出国人的浪漫与英勇两面。随后的样板戏剧照表情,是国人最热衷模仿的肖像照姿势。改革开放30年,肖像摄影的风格流派日呈多样化,中国人在镜头前释放出自由表达的无限性。

  历尽磨难的少年中国已经长大成人,150多年来,中国所发生的和中国人所经历的一切,都写在中国的脸上。(《新周刊》)



  第一阶段:
  
  1844-1911
  
  一个王朝的背影矗立在约翰·汤姆森的面前,他转到正面去拍他的脸。镜头后是猎奇的西方眼睛,镜头前是正襟危坐的东方表情。

1844年10月,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耆英。由法国海关总检查长于勒·埃及尔所拍,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照片。(图/新周刊图片库)

 






 1860-1870,两个南方女子正在梳妆。当时的女子常于脑后梳圆髻,讲究光洁,在髻上横插一把精致的小木梳。(图/新周刊图片库)




 1903年,慈禧扮观音。(图/新周刊图片库)




1872年,中国留美幼童,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
  
  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 (图/新周刊图片库)




意大利传教士南怀谦拍摄的晚清两个准备进京赶考的学子,其中一个拿着当时颇为新潮的洋伞。(图/新周刊图片库)

                                                                          
意大利传教士南怀谦拍摄的晚清一对夫妻。第二阶段:
  
  1912-1949
  
  变革时代的中国人走进了照相馆,肖像进入社交、登上杂志封面、为婚姻和友谊定型。中国第一次有一大众明星脸,也有了与肖像相关的生活美学。

 1916年,林徽因(右一)与表姐妹们的合影。她们身上穿的是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校服

 

 


 1913-1917年间,周恩来(前一)和南开学校老师伉乃如(前排左二)及同学合影。(图/新周刊图片库)

 

 



1936年,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拍摄的《毛泽东在陕北》,。1937年,美国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经过四个月的采访活动撰写出近代新闻报道杰作──《西行漫记》。在采访红军的活动中,斯诺拍摄照片用了三十卷胶片。他选择了二十多幅照片给《红星照耀中国》作插图。其中有幅传世之作──《毛泽东在陕北》,在这幅照片上毛泽东头戴红星八角帽,神采奕奕。

 

 



 1938年,准备上抗日战场的年轻国民党士兵,头戴德式钢盔。曾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作封面,拍摄者罗伯特·卡帕。(图/Fotoe)

 

 


1948年,清华大学女子排球队。(图/张祖道)

 



 《良友》的封面女郎通常都是“年轻、富有、魅力的女性”。

 

 

 


 1934年,四川理县嘉绒少女。(图/庄学本)

 第三阶段:
  
  1949-1976
  
  这时,摄影为人民服务,摄影为工农兵服务,摄影为政治服务。领袖伟大详和,人民幸福真诚,英雄专注坚定,时代的道具和政治的符号塑造了标准脸庞。

 
“我们热爱和平”。1952年抗美援朝期间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的印刷品在中国大地流传,也传到了朝鲜。战壕里、指挥部的地图旁边、野战医院里……志愿军战士们几乎人手一张,都是那种小型的印刷品。照片激励了战士保卫和平的决心和信心。(图/阙文)



 



 1958年,董存瑞烈士的父母在河北怀来县家中。(图/张祖道)

 



 1968年4月16日,解放军战士王国祥,作为黑龙江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代表,应邀到哈尔滨市郊区公社为农民讲述他学毛著的先进事迹,群众把自己佩戴的170多枚毛泽东像
  
  章戴到他身上。(图/李振盛/Fotoe)

 



1969年6月,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和韶山学校的师生们在一起。(图/侯波)

 



 1974年,河南辉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下乡知青。地处太行山区的辉县是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县。(图/王树洲)

 



 1973年,周恩来。这张照片第一次发表在意大利的《时代周刊》上,以后世界各国的报刊陆续大量的刊登,后来中国驻意大利使馆找到摄影师,他又亲手放大了三张原作,并签了字。托他们一张转送周总理,一张送中国外交部,一张送给中国驻意大利使馆。过了几年,周总理去世,四人帮被粉碎,这张照片才在中国发表,(图/Giorgio Lotti)

 



现代京剧《红灯记》剧照(高举红灯),1974年摄于北京工人剧场。(图/张雅心)

 

                     
 第四阶段:
  
  1976-2008
  
  国家开放和社会转型之下,人成了多元价值的承载者,人脸就成了公众媒介。职业与生存特征只是细枝末节,中国人的脸既被纪实化摄影,又被符号化解读。

 


 1977年,画家石鲁。作为长安画派的代表性画家石鲁在文革中受尽了迫害,几乎致死。1977年,石鲁住进了北京通县结核病医院,摄影师在医院拍下了这张照片。(图/李江树)

 



1991年,武汉钢铁厂的炼钢工人。(图/张海儿)

 



 1994年,电影影星刘晓庆。十余年来先后主演过《小花》《瞧这一家子》《原野》《芙蓉镇》《春桃》等多部影片,曾几次获得百花奖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30年演艺生涯造就中国第一女星。 (图/王文澜)

 



1996年,河南孟津县朝阳乡南石山村,张群子和她的两个女儿。那时乡间流行健美裤,两姐妹在集市买了最时髦的红色健美裤。(图/姜健)

 



 2003年,四川凉山地区的彝人照相馆。(图/黎朗)

 



2006年,东北人。(图/王福春)

 



2006年,广东河源。 送外卖的餐馆女工。(图/王昕伟)  

 



2006年9月,台湾。孔子后裔孔德成,长孙垂长,曾长孙佑仁。(图/曾年)

 

 


2007年3月,国家体育场(鸟巢),做钢梁防腐的工人。(图/傅小海)

 



2007年12月,北京。俏江南集团董事长张兰。(图/Paolo Woods)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2005)57个精彩瞬间
  1949年:开国大典


1950年:斗 地主


1951年:农忙时托儿所


1952年:飞机喷撒“六六六”药粉,灭杀蝗虫


1953年:生产合 作社


1954年:毛泽 东写选票


1955年:北京青年赴黑龙江垦荒


1956年:天津青年资 本家高呼“积 极接受改造”


1957年:整 风运动,干 部下放


1958年:大 跃进;积肥万担,亩产万斤


1959年:毛 泽 东批评彭 德 怀“右 倾”错误


1960年:抢救61名食物中毒民工,传为佳话


1961年:纠正错误,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发展


1962年:周 恩 来说,知识分子不是资产阶级


1963年:向雷 锋同志学习


1964年:焦裕 禄,县 委书记的好榜样


1965年:“四 清”运动 斗争“富农分子 坏分子”


1966年:红 卫兵捣毁寺庙


1967年:清华大学红 卫兵批斗刘 少奇的夫人


196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9年:刘少 奇去世


1970年:张志 新被捕


1971年:林 彪政变失败出逃,机 毁人亡


1972年:尼 克松访华


1973年:江 青利用小学生黄 帅的信“批 林批 孔”


1974年:周 恩来抱病出席25周年国庆


1975年:邓小 平复出


1976年:十里长街送总 理


1977年:高校招生实行统一考试


1978年:生产责任制;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1979年:企业家马 胜利承包纸厂,扭亏为盈


1980年:“舞 禁”初开


1981年:鼓励个体经营;街头早点摊位


1982年:计划生育


1983年:小学生学习电脑


1984年:小 平你好


1985年:乡镇企业给农民致富,也带来严重污染


1986年:第一家债券股票市场开业


1987年:邓小 平退休


1988年:天津举行美发美容大奖赛


1989年:民工涌向广东、上海,人满为患


1990年:春节联欢晚会


1991年:富裕的农家小院


1992年:商场保安搜 身,构成人身名誉侵权案


1993年:温州农民富裕后,大建豪华坟墓


1994年:边境贸易空前活跃


1995年:街头手持砖头样的大哥大


1996年:京九铁路开通


1997年:香港回归


1998年:抗洪


1999年:澳门回归


2000年:西部大开发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2002年:“促进就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2003年:决战非典


2004年:温总理为农民讨薪


2005年:神六发射成功

_________________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